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Ⅰ 我名下已有辆深圳蓝牌车了,可以再买辆新能源吗
当然是可以的,根据国家现在的政策性能车的购买是没有任何限制的而且有的地区已经明确提出新能源车是不限保有量的。
Ⅱ 杭州新能源车每天都可以开吗
可以的。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2012年,深圳坪山区获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这块国字号金字招牌,近300家新能源企业扎堆坪山,形成了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示范效应突出的新能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成为支撑创新坪山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至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Ⅲ 我国最早推广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三个城市
2012年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规划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根据规划,全国各地政府相应知道制定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部分城市成为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城市,且来细看北京、杭州、上海、广州等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的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发布的优惠政策。
北京政策
北京最新出台的《北京市私人购买纯电动车小客车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规定私人购买电动车将不参与摇号,但是仍要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号牌限行;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以获得最高12万元(中央财政6万元+地方财政6万元)的财政补贴。但补贴是补贴给销售企业、然后企业通过降价来让消费者受益。此外,《管理办法》中还对申请纯电动小客车指标的适用人群条件做了限定,申请纯电动小客车的人群必须符合名下没有本市登记的小客车且申请电动小客车的消费者将不准参与汽油小客车摇号。
上海政策
按照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对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给予一次性的现金补贴。电动汽车按照电池功率给予补贴,每千瓦时给予2000元的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贴2万元,纯电动汽车最高可享受每辆4万元的补贴。此外上海市将对新能源车免费上沪牌,但免费牌照有总额限制。计划首批投放2万张上海车牌。
广州政策
在近期发布的《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将混合动力车型划入了新能源汽车的行列。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将混合动力划入新能源汽车行列的地方省份。这意味着在广州购买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获得最高1万元补贴并且可以享受到每月1000余个新能源汽车独享的摇号指标。
深圳政策
深圳市除了享有《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补贴政策外,地方财政补助采取递减机制,按销售量逐步减少补助。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首批1万辆按2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第二批1万辆按15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剩余部分按1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3万元/辆;对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容量超过20千瓦时的部分,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助,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此外在使用过程中也提供一系列政策优惠和补贴,如差别电价优惠、充电、停车和年检补贴、团购、换购及增购优惠、电池回收等。
杭州政策
杭州发布的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方案中规定,购买一辆纯电动汽车,除最高可获国家补贴6万元外,还最高可获市级补贴6万元。此外针对电动汽车的高售价,杭州市还推出了“电池租赁、整车租赁和整车销售相结合”的推广模式。
长春政策
长春市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整车售价在20万元以上的,按照以下标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助4万元,纯电动汽车补贴4.5万元;整车售价在10-20万元的,在此基础上减少1万元。实物补贴配送充电器,电池租赁补贴对于采用电池租赁,额外给予租赁企业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助0.5万元,纯电动汽车补贴1万元。
合肥政策
合肥市对于个人购买并在本市上牌使用的新能源乘用车,在国家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对汽车生产企业按电池容量给予补贴1000元/千瓦时,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贴1.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2万元/辆,汽车生产企业按扣除补助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
整车租赁:对于租赁公司购买并在本市上牌使用的新能源乘用车(不包括不带电池的整车租赁),在国家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的补贴标准与直接购买模式相同,汽车生产企业按扣除补助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租赁企业。同时,对于整车租赁的消费者,给予整车租赁费用50%的补贴,最高每辆车补贴500元/月(补贴2年);电池租赁:对采用电池租赁模式使用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根据电池租赁合约,市财政补贴电池租赁费,让消费者免费使用电池2年。以旧换新:为鼓励私人用户积极购买,对私人用户以自有燃油汽车换购新能源汽车,市财政给予3000元/车的一次性补贴。
Ⅳ 充电桩纳入新基建,百亿投资加持,风口之上如何走向成熟
[亿欧导读]?新基建按下的加速键,会如何催熟市场?
电动汽车充电/Pexels
不过,“新基建”地位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充电桩未来的发展就能一帆风顺。十三五期间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显示,到2020年底,中国要实现车桩比1:1的目标。截至到2020年2月,这一数字仅达为3.2:1。雪上加霜的是,新冠疫情还在拖累着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2020年实现这样的目标恐怕并不容易。
虽然当下的行业发展远未达2015规划的目标水平,但亿欧汽车对于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仍有巨大的信心。近年来,全球汽车企业开始走向电动化、CTP等动力电池技术走向量产、更多高效的充电场站完成建设、新能源汽车成本逐渐下探、V2G技术距离量产越来越近……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活力也将不断提升。
在今年1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预计,在2025年之前,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相关技术都会全方位成熟,电动化拐点来临;同时,新能源发电价格拐点也将到来。
亿欧汽车预计,在2025年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逐步超越燃油车,充电基础设施市场的发展期也将结束,正式迈向成熟阶段。
因此,基于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发展前景,充电桩作为其配套补能设施也必将随之成长,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
新基建按下了加速键之后,充电桩的快速布局成为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它却不是制约消费者购买的唯一原因。
(近期,亿欧汽车正在推进《2020-2025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预期研究报告》,欢迎大家交流探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新能源车剩下的50的电是不是虚电
电量低于%50以下都是虚电。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指除汽油、柴油之外的燃料。
2012年,深圳坪山区获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依托这块“国字号”金字招牌,目前近300家新能源企业扎堆坪山,形成了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示范效应突出的新能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成为支撑“创新坪山”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Ⅵ 新华社:新能源车行业有点“飘”,得治!
“纸上造车”“盲目招商” 行业“虚火”旺
多名行业人士及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车销售端“虚假宣传”多见的背后是该行业“虚火过旺”。
记者发现,广阔的市场潜力催生出部分纸上“造车”的“PPT车企”。
截至目前,恒大汽车公司市值已高达5000亿港元,成为港股中仅次于比亚迪的第二大车企,但该公司尚未有一款量产车型在售。根据日前公布的2020年全年业绩报,从营收占比来看,恒大汽车98.79%营收来自医疗美容及健康管理收入,却只有1.21%营收来自新能源汽车。
部分市场人士判断,产能和市值的巨大反差表明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估值虚高。
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硕认为:“部分市场主体投机冲动强烈,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并不多,资产配置中股票又是最容易获得的,很容易就形成过热。”
记者还发现,部分地方政府盲目“竞赛”引进新能源汽车项目。
“有的地方为拉项目啥都条件都给,有的直接为车企把土地都平整好了。”一位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见新能源车项目就抢,审核、甄别都‘绿灯’,生怕自己落在后面。”
“一些地方政府拼命上项目,变相助推行业‘虚火’上升。没有真正的市场需求,产品可靠性无法达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
此外,杨胜兵表示,2021年新能源车补贴进一步退坡,行业面临全面转向技术能力主导的市场竞争。面对当前国内行业技术积累仍较有限的现实,“浮夸”“虚火”在一定程度上都折射出行业焦虑。
抓质量、控资本、提技术 保障行业长远发展
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核心技术“吹”不出来,行业“虚火”不是真火,新能源车行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就要“挤泡沫”“降虚火”,多层次、多方面地提升经营、治理效能。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除续航里程“注水”外,2020年新能源汽车涉投诉主要问题还有:充电速度与宣传不符;电池质量问题突出;变速箱异响、顿挫及动力消失等问题较多;售后服务水平不高等。记者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希望主管部门针对新能源车“虚假宣传”问题建立更直接更高效的投诉举报机制。
杨胜兵认为,当前新能源车企采用宣传手段推广产品无可厚非,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企业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吸引超前研发投资有积极影响。但如果沦为“虚假宣传”则不但会直接损害消费者权利,还将对产业链各环节都产生负面影响。
他建议,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等各方应正确认识当前消费预期、产业政策预期与产业真实发展整体水平,相关企业在宣传产品性能时,应将实验品、小试产品与产业整体水平的真实关系表达清楚,消费者也应积极了解行业实况及法律法规政策。
对续航里程“注水”等问题,深圳市消委会副秘书长靳丽娟表示,下一步将组织新能源车主流品牌车型的续航里程“残酷测试”,确保续航里程数据准确真实。
对于部分地方盲目争抢新能源汽车项目,多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建议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在招商引资中把好甄别关。
此外业内人士还建议,监管部门应对资本市场针对新能源车行业的“泡沫操作”保持高度警惕。
近期,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表示,将采取技术、管理等多类措施,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
新华社记者:孙飞、吴涛、印朋
Ⅶ 深圳发布2021年新能源汽车地补政策
8月30日,深圳市金融委发布《2021年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金融支持政策》。与国家补贴政策一致,深圳也设置了过渡期,分为三个时间阶段进行补贴:
1.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11日期间上牌的车辆按深圳市2021年补贴政策执行。
2.2021年2月12日至2021年6月11日,获牌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动公交车按2021年深圳市补贴标准的0.7倍补贴,纯电动货车、专用车按相应标准的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3.2021年6月12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已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动公交车、纯电动货车、专用车按中央补贴标准的0.5倍进行补贴,对燃料电池汽车按1:1进行补贴。
车辆要求:已列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两年内车辆号牌不得转出深圳。除私人购买、工作专用车辆、民航机场车辆外,其他类型新能源汽车运营 里程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达到2万公里才能申请补贴。
企业要求:一是保证产品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二是售后服务和应急支持齐全;三是加强关键零部件的质量保证;四是确保与《车辆制造企业及产品公告》保持一致。此外,企业应建立监控平台,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统一接口和数据交换协议,及时准确地报告相关信息。
关于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深圳政策规定,只有单个运营商建设的充电桩总功率达到8000千瓦,才能申请补贴。根据充电设施装机功率,DC充电设备补贴600元/千瓦,交流充电设备补贴300元/千瓦,交流充电设备补贴200元/千瓦。按规划设计要求新建的收费设施不享受本政策的补贴。
关于动力电池回收补贴,深圳政策规定,新能源汽车厂商承担电池回收的主要责任。深圳市发改委将根据需要对汽车厂商专项提供动力电池回收资金给予补贴。按照20元/千瓦时的标准,动力电池回收处置基金专门留出。按要求提供动力电池回收资金的,按审核确定金额的50%对企业进行补贴,补贴资金专项用于动力电池回收。
在深圳销售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包括在深圳的本地生产企业和外地生产企业的法人销售企业,应设立动力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电池。一是新能源汽车销售后,及时将电池生产、车辆生产、车辆销售、车电匹配等信息上传至国家监控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追溯综合管理平台。二是指定不少于5个维修网点负责动力电池的维修、更换和回收,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网点信息。三是维修网络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回收废旧动力电池,在动力电池交车后及时向汽车厂商提交车辆识别码与动力电池码重新匹配信息、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信息和目的地信息。
上述支持政策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符合条件的车辆和充电设施补贴清算完毕。适用范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上牌的车辆、完工验收符合条件的充电设施,且申报主体应在达到条件后6个月内申报。深圳市政府表示,将根据国家、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产业发展、推广应用规模、成本变化等因素,适时调整政策标准。 @2019
Ⅷ 汽车智能网联发展前景如何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达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用通俗的话来讲,现在汽车功能中的倒车雷达、倒车影像、自动泊车、自动避障、远程遥控等等功能,都属于智能网联的范畴,而智能网联的最终方向则是实现汽车的无人驾驶。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汽车行业战略规划和企业战略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车联网汽车数量将从目前的6000万台大幅增加至25亿台。政府“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以及市场需的推动,助力车联网及智能汽车的逐步推广首及。至2020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智能网联运营工程师专业,核心课程涵盖汽车发动机系统、汽车底盘系统、汽车电路电控、汽车美容、汽车快修快保、汽车钣金、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掌握智能网联相关传感器原理、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技术、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转向点转角传感器检测、汽车导航定位技术、超声支传感器实议检测、毫米波雷达检测、驾驶辅助系统、智能网联模型组装车及配套模块操作练习等)。
未来已来,汽车智能化技术层面的突破,需要吸收大批相关技术人才,其发展前景也呈现良好态势。抓住智能网联汽车的风口,你就是下一个智能型人才。
Ⅸ 深圳新能源补贴政策
法律分析:1.对个人新购新能源小汽车给予综合使用财政补贴;
2.对个人置换更新新能源小汽车实施财政补贴。
法律依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第四条 第二款 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加快推动新能源优势领域产业化进程,重点培育太阳能、新能源汽车、储能、生物质能、风电及核电配套等新能源产业,迅速壮大产业规模,促进新能源产业成为全市新兴支柱产业。
Ⅹ 燃油车退市“倒计时”工信部正研究制定禁售时间表,部分地区已先行
日前,工信部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7936号建议的答复》(下称《答复》),明确指出将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开展城市公交出租先行替代、设立燃油 汽车 禁行区等试点,在取得成功的基础上, 统筹研究制定燃油 汽车 退出时间表 。
工信部同时还表示,将加强统筹协调,抓紧研究制定《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积极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推动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高质量发展。
燃油车退出市场真的进入“倒计时”了?
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要求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统筹制定时间表。
实际上,国内在“禁燃”方面早有准备。2017年9月初,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曾在中国 汽车 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 工信部开始研究燃油车退出时间表 。
随后,在2017年9月21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 汽车 品牌发展论坛上,中国 汽车 工程学会理事付于武指出:“禁售燃油车是天大的事,无论是政府还是行业,都要对 历史 负责。中国在禁售燃油车问题上要慎之又慎,要按照科学规律,要按照市场规律,不要盲目跟进,这是我的基本态度。”
到了今年3月, 海南省 发布《海南省清洁能源 汽车 发展规划》, 计划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成为国内首个出台时间表的“禁燃”省份 。
与此同时,国内不少城市也出台政策为新能源 汽车 的销售铺路,例如,上海新能源车主无需拍牌,目前购买国产新能源车无需缴纳购置税,为车主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此外,在商用车领域,新能源 汽车 也“大行其道”。2019年初,深圳市基本完成了新能源车在公交车和出租车领域的替代;北京和广州也出台政策全面加速新能源车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北京对于纯电车替换出租车提供最高7.38万元的补助,广州则要求2022年出租车全面新能源化。
近年来,各国对于新能源车辆的发展一直争论不休,但相同的是,各国都有禁售燃油车的意向。
截至目前,全世界有德国、荷兰、意大利、印度、美国加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布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其中 意大利首都罗马称,将在2024年全面禁售燃油车,法国则表示将在2040年全面禁售 。不过目前,各国都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制定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与此同时,部分 汽车 企业也宣布将禁售燃油车。如 大众 汽车 计划在2030年推出最后一款燃油车 ,全面迈向电动化;北汽集团和长安 汽车 也提出在2025年旗下自主品牌将全面停售传统燃油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扶持下,我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截至2018年底,中国新能源车累计产销超过300万辆,占比超过全球总量的50%。不过,在刚刚过去的7月,由于补贴的退坡,国内新能源 汽车 产销环比下降37.2%和47.5%,同比下降6.9%和4.7%;1月至7月,产销分别为70.1万辆和69.9万辆,同比增长39.1%和40.9%。
数位业内人士均向记者表示,目前,发展新能源 汽车 毫无疑问是大势所趋,不过距离燃油车彻底退出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工信部虽然在研究禁售,但也并没有打算“一刀切”。此次《答复》中,工信部表示,“从我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均衡的国情出发,组织开展深入细致的综合分析研判,因地制宜、分类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