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
『壹』 锂电池的发展历史
2.1锂原电池
美国航空航天航空局(NASA)及世界上其它一些研究机构是最早从事锂原电池研究的,他们努力的结果使锂原电池在1970年初实现了商品化。这种锂原电池采用金属锂,正极活性物质采用二氧化锰和氟化炭等材料。与传统的原电池相比,这种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高数倍,而且其电动势在3V以上,可用作特殊需求的长寿命电池或高电压电池。
上述使用金属锂作活性负极物质的一次锂电池已顺利实现了商品化,但锂离子蓄电池的开发且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最大的困难是金属锂负极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由于在充电反应中过程中会产生枝晶锂(纤维状结晶),这种现象会导致蓄电池产生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个缺陷是对电池特性的影响,那就是以纤维状沉积的金属锂会以100%的效率放电,由此导致电池充放电循环困难,并引起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贮存等性能的下降,第二个缺陷就是枝晶通过充放电的循环反复形成,枝晶锂可能穿透隔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从而发生爆炸。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虽然采用了锂合金来替代金属锂,并改进了电解质,但这些努力的结果仍无法使锂蓄电池实现商品化生产。
2.2液体锂离子电池
为了克服锂原电池的以上的不足,提高电池的安全可靠性,1980年,Armand率先提出了RCB概念,锂蓄电池负极不再采用金属锂,而是正负极均采用能让锂离子自由脱嵌的活性物质。从此以后,锂电池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90年日本的索尼(Sony)公司率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它是把锂离子嵌入碳中形成负极,取代传统锂原电池的金属锂或锂合金作负极。1992年,锂离子蓄电池实现商品化,1999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实现商品化。
2.3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结构的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出现是锂离子电池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电池结构和电池制造工艺上都与液态锂离子电池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这种电池的电解质是以固态或胶体的形式存在的,没有自由液体,因而加工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不需要金属外壳,可以制成全塑包装,减轻重量。其次,电解质可以同塑料电极叠合,使高能量与长寿命结合起来,并且形状和大小可调,使用范围和销路将大大拓宽,适用的范围大大增加。再者,由于电解液被聚合物中的网络所捕捉,均匀地分散在分子结构中,因而电池的安全性也大大地提高。
『贰』 麻烦简述一下汽车电动车变速器的的发展历史
电动车发展在汽车历史上才刚刚迈出了一小步,现在大部分电动车采用的是单极变速器,单级变速器仅通过匹配紧凑的结构,就可以达到普通动力车型的性能。它始终在用一挡,完成从起步到最高时速的行驶。这相当于开一辆燃油车,用一挡起步后不换挡行驶,直到转速被拉高至红线区,发动机不能回到最佳扭矩输出区间,再加速动力被大幅削弱。这样使汽车在中后段的加速就显得很疲惫。目前纯电动车中,我们还没有看到多级变速器的存在。在采用插电混动结构的车型中,宝马已经率先为驱动前轮的电动机单独装配了一台结构小巧的“双级”变速器。相信未来纯电动车的多级变速器的运用,会使电动车发展带来更大的进步。
『叁』 满大街的电动汽车,是时候该来了解下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
近年来电动汽车发展快速,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的身影。肯定很多人都会认为电动汽车是21世纪的产物,其实并非这样,而且电动汽车的发展还早于现在的燃油汽车发展。是不是感到非常吃惊,吃惊就对了,那现在就赶快来了解下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肆』 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
从全球看,不同区域的电动汽车的发展技术路线有所不同。欧盟偏重清洁柴油技术及柴油混合动力技术,美国以发展混合动力与电动汽车技术并重,日本的战略核心是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
国家电动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政策,主要对代表未来电动汽车发展方向的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给予补贴。在这3种类型中,由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基本成熟、生产成本较低、基本不需要另行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并且企业适应性较强,基本可以实现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因而是示范推广的重点。对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技术复杂,生产成本高,并且需要另行建设有关充电装置、加氢站等配套基础设施,短期内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但为形成相关技术储备、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有必要进行小规模的商业化示范推广,因而也纳入了财政补贴范围。
由于铅酸电池的供电成本大体和柴油机供电相等,同时应用历史最长、技术最成熟、安全性最好、成本最低、市场化程度高,因此铅酸电池仍然是低端电动汽车市场的主要动力电池。但由于重量大、寿命短、比能量低、和充电时间长等缺点,限制了铅酸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使用,如果这些缺点不能得到明显改善,不适于长期使用和成为发展主流。随着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铅酸电池必将被取代。在某种程度上,铅酸电池时代可以称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起步和过渡阶段。
镍氢电池安全性能较好,比能量大于铅酸电池、小于锂电池。目前镍氢电池技术较成熟,购置和使用成本较低。镍氢动力电池刚刚进入成熟期,是目前混合动力汽车所用电池体系中唯一被实际验证并被商业化、规模化的电池体系,全球已经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全部采用镍氢动力电池体系。但是,镍氢电池具有难以克服的缺点,记忆效应给镍氢电池的使用带来不便。镍氢电池的记忆效应和充电发热等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该电池的使用。除此以外,镍氢电池自放电率高、比能量较小,只能用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这些缺点的存在使镍氢电池只能是过渡产品。镍氢电池由于技术成熟度和成本上的优势,在短期内仍将是混合动力汽车的首选。在发展电动汽车上,镍氢电池技术最成熟,未来3年内仍将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之后镍氢电池将和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三分天下,5年后将逐渐被锂离子电池及燃料电池所取代。
锂离子电池比能量高于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目前需要解决安全性和性能可靠性的一致性问题。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电压高(是镍氢电池的3倍)、比能量大(是镍氢电池的3倍)、循环寿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安全性好等优点。从发展周期看,目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市场正在走出导入期,开始跨入快速成长期。锂离子电池技术进步较快,它最有可能成为铅酸电池的竞争对手,率先成为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主要动力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尽管在2~3年内难于取代镍氢动力电池,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锂电池未来将取代镍氢电池成为电动汽车主流动力电池。从发展趋势来看,电动汽车无疑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而动力锂离子电池则是电动汽车的最佳选择,5年后锂电池将取代镍氢电池主流地位。
燃料电池从环境效应和长远利益考虑,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是无需置疑的。燃料电池虽然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但是目前它的性/价比太低,要达到可以进入市场的性/价比,可说是任重而道远,必须从基础材料和基本理论上有重大突破,才可能进入汽车市场。但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尚未成熟,产品还没有一个可以被市场接受的价值等式,安全供给氢气仍是一个技术难题,其市场前景既决定于技术、成本的突破程度,政府行为和产业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伍』 电车最早用于几几年
最早出现电动车的是1834年。
1834年,Thomas Davenport制造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它由一组不可充电的干电池驱动,只能行驶一小段距离。大约1838年,Robert Anderson又制造了一辆类似的车,时速可以达到6km/h。不过,这两辆车共同之处就是都没有使用充电电池。
1881年,法国巴黎出现了第一辆以可充电电池为动力的电动三轮车,由法国工程师Gustave Trouve制造,装配了铅酸电池。
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刚发明不久,造车技术尚在摸索阶段,而电动车却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法国和英国都出现了电动车制造公司,汽车行驶速度和巡航里程世界记录也都是电动车保持的。
(5)锂离子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随着石油开采和加工技术提高,油价大幅度下滑,内燃机技术飞速发展,优势也逐渐显现。相比之下,电动汽车的发展却进入了瓶颈期,在制造技术和使用便利性方面均没有明显进步,纪录不断被刷新,风光不再,到1940年几乎完全退出汽车市场。
而现在在全球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大环境下,电动车又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1990年开始各个主要的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发展电动车领域。动力类电池有了很大的突破,相继出现了钙硫电池、镍氢电池、混合动力、锂离子电池等。
『陆』 电动汽车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知识介绍
导读:电动汽车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知识介绍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最为核心的技术应该就是它的电池技术,电池如同它的心脏,只有强大的心脏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汽车的电池有很多,其中有一款是锂电池,那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动汽车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知识介绍。
锂离子电池知识介绍--简介
锂离子电池的传统结构包括石墨阳极、锂离子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阴极和电解液(有机溶剂溶解的锂盐溶液)。最常见的锂离子电池以碳为阳极,以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溶解六氟磷酸锂溶液为电解液,以二氧化锰酸锂为阴极;轻巧结实,比能量大,单体电压约为3.7 V。
相较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相对较高的工作电压和较大的比能量,是镍氢电池的3 倍。锂离子电池体积小,质量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且无污染;电池单个性能指标的数值范围跨度大,这是因为锂离子电池有较多的电极组合,它们在性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锂离子电池可分为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2 种。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主要有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磷酸铁锂等,阳极材料主要有石墨、钛酸锂等。
锂离子电池知识介绍--发展前景
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储能大、功率大、无污染等特点,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的研究和生产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上作为动力能源,成为了电动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先进性和在新兴关键市场(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已激发全球范围内的研发热潮,因此锂离子电池势必将在电动汽车和新能源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目前在电动汽车中,应用较多的锂离子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它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同时价格相对便宜。这些因素使磷酸铁锂电池成为小型电动汽车和PHEV动力电池首选。然而在锂离子电池中,磷酸锂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以及运行电压相对较低,在大型纯电动车应用方面钴酸锂和锰酸锂电池等更具优势。
但是,锂电池电动车的广泛应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锂电池的性能限制,包括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成本、工作温度和材料供应等。
以上就是关于电动汽车锂电池,锂离子电池知识介绍。对于电池寿命,普通的电子产品上的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大概是5到20年,平均可以达到8年。希望我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
@2019『柒』 比亚迪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1211.HK),创立于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发行上市,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是一家拥有IT,汽车及新能源三大产业群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比亚迪在广东、北京、陕西、上海、天津等地共建有九大生产基地,总面积将近700万平方米,并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现员工总数将近20万人。公司IT产业主要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电声产品、连接器、液晶显示屏模组、塑胶机构件、金属零部件、五金电子产品、手机按键、键盘、柔性电路板、微电子产品、LED产品、光电子产品等以及手机装饰、手机设计、手机组装业务等。主要客户包括诺基亚、三星等国际通讯业顶端客户群体。2007年3月。公司分拆旗下手机部件及模组、印刷电路板组装等业务,申请赴香港主板上市,2007年12月20日,分拆出来的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集资约59.125亿元。2011年6月30日A股上市(代码SZ.002594)。2015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00.14亿元,同比增长37.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9亿元,同比增长552.63%。2016年4月,比亚迪汕尾公司获得的全球单笔最大纯电动客车订单(44.66亿元)。8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75位。
『捌』 新能源汽车的历史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2008年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乘用车的增长,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台,同比增长117%,而商用车的新能源车共销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
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61.96%,至310辆。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车——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客车、液化天然气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等——销量同比增长178.98%,至4034辆。相比在乘用车市场的冷遇,“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已开始迅猛增长。
2010年,我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2010年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
『玖』 电动车发展历史
电动车的发展史比燃油汽车更长,世界上第一辆机动车就是电动车。后来,由于燃油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电动车在能源技术和行驶里程的研制上长期未能取得突破,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60年代末,电动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沉寂期。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中东石油危机的爆发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电动车才再度成为技术发展的热点。
近几十年来,主要工业化国家为电动车的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电动车的各项相关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尽管电动车在能源和行驶里程的研制方面,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电动车的美好前景仍然激励着人们锲而不舍地开发新型电动车,改善其性能。
处于世纪之交的今天,能源和环境对人类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尽快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的政府、学术界、工业界正在加大对电动车开发的投资力度,加快电动车的商品化步伐。虽然目前电动车在能源和行驶里程方面还未
能尽如人意,但已足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走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之后,电动车正面临着重大的技术突破,有望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大都市中,电动车作为一种小型、中速和短途的日常交通工具,是十分理想的。电动车的开发关系到能源、环保、交通和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兴工业的兴起,它将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动车将使能源的利用多元化和高效化,达到能量的可靠、均衡和无污染地利用。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电动车是无排放交通工具,即使计及发电厂所增加的排气,从总量上来看,它也将使空气污染大为减少。此外,电动车比传统的燃料汽车更易实现精确的控制,智能交通系统则有可能率先通过电动车来实现,从而提高道路利用率和交通安全性。
现代电动车的能源系统、电机驱动系统、智能化的能量管理系统、充电系统、车载空调系统和变速系统,电动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未来智能化的交通系统的发展。根据各类子系统的不同特点.近年来,各种显示高新技术的电动车层出不穷,日新月异。
电动车的性能指标一般包括:驱动性能、驾驶性能、车载能源系统性能三部份,其中驱动性能取决于电机功率因素,车载能源系统性能取决于电池的容量,驾驶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加速性能、最大爬坡性能、刹车性能及驾驶里程性能等驾驶模式,驾驶性能指标的优劣取决于控制系统驾驶模式的技术。
http://www.bfddc.net/webs/newsread.asp?id=504
『拾』 锂电池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有什么优良性能是否清洁环保
锂电池是一种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正/负/负极材料的一类电池。我国的锂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3C数码产品和其他领域。
一,行业发展历史
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电池,电池,可充电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五,业内发展前景
1.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推出了许多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表达新能源车的发展,并将新能源汽车行业增加到“十三”政府行业的支持发展,贯彻我国的汽车工业实现“角落超车” “ 使命。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当地的地方还为锂电池行业提供了不同的优惠政策和补贴。目前,我国建立了一项政策支持系统,具有全面的政策支持系统,如研发,生产,购买和对基础设施,有助于开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能源危机促进行业进步
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煤炭,瑞乃革油,较少的天然气和原油。降低机动车燃料消耗,维持国家能源安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艰难约束,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电气”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长期趋势。近年来,在丰富的石油资源中,各国的燃料汽车的连续问题已被释放。在中国,双重整体政策,在主要城市的主要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将来,电力锂电池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将迅速增长。
3.环境保护要求改善加速行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险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越来越突出,人们对新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汽车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加剧了人们对应用新能源的愿望。通过各种技术创新,工业转型,新能源发展,低污染,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锂电池的市场需求而言,新的能源汽车电池领域无疑是巨大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