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內蒙路線自駕游
㈠ 中秋節自駕去草原,哪裡比較合適
我給個具體點的吧:::從北京能到達的草原按路途遠近分可有三類:
1、距離北京最近的草原——北京延慶縣境內的康西草原和京西草原,這也是北京市唯一的草原地帶。
2、距離北京較近的草原——河北省豐寧縣境內的壩上草原。
3、距離北京稍遠的草原——內蒙古大草原(太多了,給個統稱,不一一列舉)。
多倫——離北京最近的內蒙古大草原
如果您從東直門出發,走懷柔,過豐寧,行360公里,便可來到地處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錫林郭勒大草原南端的多倫草原,這里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內蒙古大草原。
多倫原名多倫諾爾(蒙語),意為七個湖泊,處於陰山山系東端北部的延陵和大興安嶺南部山地的余脈。多倫境內風光旖旎,古跡瑰麗,清澈綿長的灤河發源在此,湍流向南;綿延千里的渾善達克沙地橫亘其中。這里有廣袤的草場、莽莽蒼蒼的原始次生林,黃羊、狍子、馬鹿、狼、狐狸等野生動物棲息於此,當地的蕨菜、黃花、黃芪、柴胡等食用和葯用植物資源也十分豐富。
由於多倫夏季平均氣溫僅為18.7攝氏度,且距離北京很近,因此當地政府近兩年已開始規劃並開發旅遊資源,目前南沙梁、灤源殿、呼痕湖、匯宗寺等景點都已初具規模,並開始接待暑期遊人。來到這里,您可以盡情享受藍天、白雲、大草原的愜意,感受騎馬、射箭、滑沙、漂流的刺激與歡樂。「游大草原,做蒙古人」是多倫的旅遊宣傳口號。
附:北京——呼和浩特草原風光路線:110國道(德勝門——昌平——延慶——張家口——呼市)全程700多公里,過路費小車100元左右。
㈡ 黃河的中下游的分界點在哪個省份
黃河上游與中游的分界點在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中游與下游的分界點在河南省的桃花峪。
㈢ 黃河的歷史
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歷史上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范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泛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最早有關黃河源的記載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之說。所指「積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距河源尚有相當的距離。
唐太宗貞觀九年,侯君集與李道宗奉命征擊吐谷渾,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達柏海(即扎陵湖)望積石山,觀覽河源。唐穆宗長慶元年劉元鼎奉使入蕃,途經河源區,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顏喀拉山)。
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榮祿公都實為招討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歷時4個月,查明兩大湖的位置(元史稱「二巨澤」,合稱「阿剌腦兒」)。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錫、舒蘭探河源。探源後他們繪有《星宿河源圖》,並撰有《河源記》,指出「源出三支河」東流入扎陵湖,均可當作黃河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遣喇嘛楚爾沁藏布、蘭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測圖。
乾隆年間齊召南撰寫的《水道提綱》中指出:黃河上源三條河(黃河源頭北源為扎曲,中源為約約古宗列曲(即瑪曲),南源為卡日曲,中間一條叫阿爾坦河(即瑪曲)是黃河的「本源」。
1952年黃委會組織黃河河源查勘隊,進行黃河河源及從通天河調水入黃可能性的查勘測量,歷時4個月,確認歷史上所指的瑪曲是黃河正源。
(3)游內蒙路線自駕游擴展閱讀
黃河洪水特徵
黃河上游洪水多發生在9月,主要來自蘭州以上,蘭州洪水主要來自貴德以上。由於降雨歷時長,強度小,加之蘭州以上植被較好,草地、沼澤等對降雨的滯蓄作用較強,形成黃河上游洪水漲落平緩,洪水歷時較長,洪峰較低,洪水過程線呈矮胖型。
龍羊峽至蘭州河段洪峰流量一般是沿程遞增的,特別是洮河、湟水等較大支流匯入後,流量增加較為明顯。
黃河上游多為峽谷河段,不論洪水大小,一般傳播時間變化不大,貴德到蘭州約需1.5天,蘭州到河口鎮約需10.5天。黃河上游洪水到達中下游,一般成為基流。
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是黃河流域的主要暴雨區和黃河下游洪水的主要來源區。黃河中游地區61%的面積為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支流眾多,河道比降陡,由暴雨形成的洪水特點是洪峰高、歷時短、含沙量大。
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地形破碎,植被覆蓋率低,在大強度暴雨的沖擊下,產生強烈的土壤侵蝕,致使中游地區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
㈣ 用什麼軟體,自駕游用,可以導航、標注景點圖片、記錄軌跡
在戶外自駕游,最危險的莫過於走丟了,因此,必須有一個能夠尋跡和記錄自己所走過的地方,還可以拍照,所拍的照片會在軌跡你所在位置處顯示照片。
馬蜂窩旅遊軟體,可以自駕游可以導航、標注景點圖片、記錄軌跡的最佳選擇的軟體;在我七、八年的自駕游歷史過程中,都在使用馬蜂窩旅遊軟體,特別是」旅遊攻略」、「景點導航」非常實用。
㈤ 8月適合去哪裡旅遊
8月適合去香格里拉、湖南張家界、吉林長白山、廣西桂林、江西廬山。
1、香格里拉
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地區,是國度「三江並流」景色名勝區的一顆明珠,地處迪慶香格里拉腹心地帶。是一片人世少有的完滿保存自然生態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凈土,素有「高山大花園」、「動植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美稱。
2、湖南張家界
張家界是湖南省轄地級市,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區腹地。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中心區域。1982年9月,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5、江西廬山
廬山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廬山雄奇秀拔,雲霧旋繞,東瀕鄱陽湖,北臨長江,風行水上,天氣惱人,7月平均氣溫僅26℃。自古有「匡廬瀑布譽滿天下」的盛名。自司馬遷將廬山載入《史記》後,歷代墨客騷人接踵慕名而來。
(5)游內蒙路線自駕游擴展閱讀
旅遊的注意事項
1、出遊前一定要到正規的旅行社去報名,了解自己的旅行行程,交適量的保險費,了解當前的最新的旅遊政策,同時一定不要忘記簽訂旅遊合同,好讓您的旅途有法律的保障。
2、游覽的時候要注意人員安全,如自身安全,同伴安全,尤其是小孩和老人要注意防止走丟,比較危險的地段要遵守導游的指導。
3、財物的安全,要小心保管自己的行李,不要與陌生人合住,休息的時候請關緊房門,別理會騷擾電話。
㈥ 內蒙古的旗與縣有什麼區別
一、沒有區別,旗與縣是同一個行政級別,因為咱們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旗是內蒙古特有的縣級行政區。
二、內蒙古實行的盟旗制度為清政府時期指定,這樣取消了蒙古固有的部落制度,限制遷移,以便於控制 ,沿襲至今,所以在今天旗相當於「縣」,其首長是「札薩克總管」相當於「縣長」。
三、旗的存在是按照中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1949年的《共同綱領》,對區內具備自治條件的其他少數民族實行自治,是進一步推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重要內容。這一措施,既尊重和保障了少數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又堅持了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
(6)游內蒙路線自駕游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底,內蒙古自治區轄9個地級市、3個盟(合計12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17個縣、49個旗、3個自治旗(合計103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
內蒙古的盟旗制度源於清朝,兼有行政區劃與部落的含義現在內蒙古的盟只是行政區劃的概念,相當於其它省區的地級市、地區,旗則相當於其它省區的縣級市、縣。近年來有「盟」的已經改為地級市。
㈦ 國家旅遊局網站
國家旅遊局網www.mct.gov.cn
(7)游內蒙路線自駕游擴展閱讀:
國家旅遊局是國務院主管旅遊工作的直屬機構。主要職能是:
1、統籌協調旅遊業發展,制定發展政策、規劃和標准,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並監督實施,指導地方旅遊工作。
2、制定國內旅遊、入境旅遊和出境旅遊的市場開發戰略並組織實施,組織國家旅遊整體形象的對外宣傳和重大推廣活動。指導中國駐外旅遊辦事機構的工作。
3、組織旅遊資源的普查、規劃、開發和相關保護工作,指導重點旅遊區域、旅遊目的地和旅遊線路的規劃開發,引導休閑度假。監測旅遊經濟運行,負責旅遊統計及行業信息發布。協調和指導假日旅遊和紅色旅遊工作。
㈧ 成都周邊蒲江旅遊 急!!!
蒲江有石象湖、朝陽湖、飛仙閣、西來古鎮,到石象湖走成雅高整石象湖站下,到朝陽湖、飛仙閣蒲江站下直走約十幾公里,西來古鎮蒲江下了之後第一個紅綠燈右轉看路標就行了.
㈨ 塞罕壩和壩上是不是一個地方
不是的。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處,地貌上界於內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間,主要是高原台地;東西長51.46千米,南北寬17.84千米,區域海拔高度1500-2067米,面積20029公頃。
籠統的壩上是指河北省向內蒙古高原過渡的地帶,具體包括張家口市的張北縣、康保縣、尚義縣、沽源縣、察北管理區、塞北管理區及承德市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內蒙古赤峰市的克什克騰旗、錫林郭勒盟的多倫縣一部分。這片地帶擁有生態、地貌的多樣性,歷來是旅遊愛好者的天堂。
(9)游內蒙路線自駕游擴展閱讀:
皇家狩獵場
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
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後,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
康熙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季狩獵的古代禮儀,同時錘練滿族八旗的戰鬥力,實行懷柔政策綏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維護多民族國家的團結統一等鞏固國家政權的多種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部 「敬獻牧場,肇開靈圃,歲行秋獮」的名義,設置了「木蘭圍場」,將「木蘭秋獮」定為祖制。史學家稱之為「肄武綏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