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自駕游攻略
A. 西樵山的景色怎麼樣遊客怎麼去
春末夏初,正是踏青出遊的好時節,到佛山旅遊,南海西樵不可錯過,這里是一代大師黃飛鴻的故里,也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的西樵山所在地。
西樵山由遠古時期火山噴發而形成,現在是一座死火山,海拔只有346米,直徑四公里,整體形狀像蓮花簇瓣。
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地貌很適合人類開采並打制石器,西樵山在古代建有採石場和石器加工場。
如今,西樵山採石場已經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佛山的主要人文景點之一,不過比起其他景點,到這里來采風的遊客相對較少。
旅遊攻略:自駕車抵達西樵山停車場,然後換乘景區交通車到採石場附近,徒步前往。廣州、佛山多座車站有車到西樵,到達西樵後乘坐公交車或打車前往即可。
B. 珠海到佛山西樵山風景區自駕游過橋費多少
珠海到佛山西樵山風景區共141.5公里,2小時6分鍾
7座及以下小客車收費75元
C. 西樵山國家森林公園可以開車上去的嗎
西樵山森林公園
地址:西樵鎮山南路
西樵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佛山市南海區,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1994 年經原林業部批准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西樵山是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和4A級旅遊景區於一體。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南部西樵鎮境內,座落於珠江三角洲平原,東北部距禪城25公里,距廣州45公里。西樵山歷史悠久,自然景觀優美,森林旅遊資源豐富。
游覽只能到大門停車場,然後坐景區的游覽車上去,如在內訂有酒店可駕車上去。
D. 西樵山的旅遊信息
雲泉仙館
原為玉樓書院,後被改建為道觀,觀內建有守真閣、聽泉樓、高士閣及道教神殿等,皆依山借勢而築,畫棟雕梁,清雅別致,宛若仙宮。
雲泉仙館依山勢建築,為二進歇山頂建築,主要有前殿,鍾鼓台、祖堂、墨庄、帝親殿和後殿廂房等,殿前置有兩根石華表,石獅一對,其兩側保護牆壁上飾獅子、鳳、魚等浮雕和六駿圖、百鳥朝鳳壁畫,殿門左右為鍾鼓台,前殿有券頂迪廊,廂房,設中門,後有放生池,後殿為贊化宮,奉祀呂洞賓。清代的精美磚雕、雕像雙龍搶珠、百鳥朝鳳壁畫等都是館內重點文物,它見證了佛山陶瓷的輝煌,作為廣東磚雕主產地之一的佛山,像雲泉仙館保存如此完好的清代磚雕並不多見。
白雲洞
白雲洞創建於明代嘉靖年間( 1522年~1566 年),現名樵園,園之周圍峭壁凌空,飛泉吐玉,亭
台樓閣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樵園後山有天湖、雲路村、丹桂園等景點,東麓有石燕岩、冬茹石、響水岩等勝景。白雲洞位於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稱為西樵山風景區的總匯,曾有「欲攬西樵勝,先應訪白雲」之說,歷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給白雲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雲泉仙館、白雲古寺等一批明清建築和摩崖石刻,其中「西樵雲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白雲洞景區,位於西樵山麓西部,面積1.2平方公里,曾有「預覽西樵勝,先應訪白雲」之說。歷代的士大夫,文人給白雲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雲泉仙館、白雲古寺、字祖廟等一批明清建築和摩崖石刻等,其中「西樵雲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君行西樵,宛若畫中游歷,秀甲西樵的白雲洞景區,融二十四景於一體,而其間古代建築掩映,錯落有致,白雲古洞,峭壁天成,形似空中舞台的逍遙台也會讓你留戀往返,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白雲洞景區又是一個迷人的世界,華燈璀璨的夜公園,為名山美景披裝掛彩,錦上添花。
南海觀音文化苑
西樵山南海觀音文化苑坐落於南海市西樵山大仙峰頂,由南海觀音主體法相、聖境匯芳、聖域市肆、福壽蓮池和環海鏡清組成,面積15萬平方米,所在大仙峰海拔292.47米,系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別為雙馬峰和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龍蜿蜒,右白虎馴伏,背玄武垂頭、前朱雀翔舞」之最佳吉穴之勢。
觀音法相高為61.9米,寓意觀音成道於之意。法相為坐姿,頂有寶珠天冠,項有圓光,彎眉朱唇,眼似雙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掛瓔珞,帶項飾,著羅裙,慈眉善目地穩坐在蓮花台上,廣視眾生,顯現安詳凝重,救苦救難的慈悲法相。觀音法相蓮花座直徑36米,外部鑲嵌上下三層共66片蓮花瓣。法座內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陳列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品及功德林等。蓮花座四面環水,有四橋通達,寓意四方凈土,八方德水,四邊皆道之佛境。寶峰寺
西樵山寶峰寺有著六百多年的歷史、為南粵四大名寺之一,是一個旅遊、祈福的好地方。自晉代佛教東傳,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寶峰寺得到惠連法師興教弘法,頗有名氣。該寺建於明永樂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剎風華正茂之際,歷盡滄桑,現僅存斷牆殘壁。
應社會各界之意,經省有關部門批准,易地重建西樵山寶峰寺。寶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崗。新址南北長一百八十米,東西寬一百二十米,面積二萬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軸線上建山門和大雄寶殿,兩邊分別建鍾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並建方丈樓和僧舍。建築按明代風格設計,盡量保持原址的建築風格,使寶峰寺清雅古樸。寶峰寺的第一殿天王殿。一進殿,首先見到的一尊滿面笑容,大肚的菩薩就是彌勒佛,也叫笑佛。彌勒佛背後,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威風凜凜的就是韋馱菩薩,又稱韋馱天。兩旁還有四尊大佛像,稱為「護世四天王」,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四大金剛」,代表風調雨順的意思。
在廣場左右兩側分別是鍾樓和鼓樓。在廣場的正前方大型的浮雕,是一幅葯師海會圖。
寶峰寺的大雄寶殿為主要大殿。大雄寶殿於二零零七年一月二十八日(即丙戌年十二月初十)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儀式,並正式向遊客開放。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三寶佛,分別為釋迦牟尼佛、葯師佛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左邊的是大迦葉尊者,而右邊的是阿難陀。 在大雄寶殿的左右兩旁有兩座殿堂,左邊的是普賢殿,裡面供奉的是普賢菩薩,人稱大行菩薩。右邊文殊殿,裡面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人稱大智菩薩。在文殊殿後,建有齋堂,裡面有各式各樣、美味可口的齋菜可供各位遊客享用。
三十三座名亭
與宏偉壯觀的觀音巨像相映的還有千佛映輝景點,依山傍勢建成的三十三座名亭,分別供奉著觀音的三十三種化身。大仙峰左側,建成極具藝術價值的國內外觀音寺廟,觀音造像的微縮景區。還有聖域市肆、福壽蓮池、環海鏡清、牌坊廣場等別具特色、美輪美奐的觀音文化建築群。
三湖書院
康南海「戊戌變法」的搖籃
「煙雨西樵乍霽開,三湖碧水映樓台。追尋遺跡康南海,不盡滄桑過眼來。」這首詩生動的重現了康有為在西樵山白雲洞三湖書院苦求變法強國之路的歷史。
泉聲如琴,松濤如韻,瀑聲如潮,鳥聲如雨,白雲洞果真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導游說,西樵山書院盛於明、清兩個朝代,共有6間書院。如今只剩下康有為曾讀過書、最為出名的三湖書院。書院建於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因為位居於應潮湖、鑒湖、會龍湖之間而得名。
松柏蒼翠,綠樹掩映,拾級而上,遠遠就看見民族英雄林則徐書寫的「三湖書院」門匾。1878年冬,年僅21歲的康有為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深感迷茫、憂慮,遂離開嶺南儒學大師朱次琦,來到三湖書院苦讀。「秋風每賦感知己,記得樵山花又紅」。康有為在這里遇上了人生知己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張鼎華,才有了機會走出三湖書院,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
字祖廟、奎光樓
南海清代科舉聖地
歷史長河、潮起潮落。字祖廟供奉的是中華文字的創造者倉頡,奎光樓供奉的是開文運點狀元、中國古代文學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神。魁星一手捧斗、一手執筆,用筆點上誰的姓名,誰就會高中狀元。
高山流水,空山鳥語。這兩座文星樓均建於1777年(清乾隆丁酉年)。當時西樵人文不景氣、學子科舉難中,西樵簡村28戶大戶人家為了振興文氣,捐資在白雲洞建了奎光樓和字祖廟。兩樓建好後,學子每逢進京趕考、小孩入學啟蒙都要來此參拜兩名文星,舉行開考和啟蒙儀式。自此,西樵文運暢通、科舉昌盛,舉人、進士不斷。僅上金甌和大桐堡在清代就出了30多名進士、舉人。奎光樓和字祖廟從此名聲大振,連南海也有許多學子前來參拜,感受文氣和靈氣。據史料記載,僅同治、光緒年間,南海就出了60多名進士。「山風如醉起詩情,細弄朝霞步履輕。春光最滿桃源閣,雲抹煩心風洗塵」。如此讀書聖地,不可不帶孩子一游。
黃大仙聖境園
西樵山黃大仙聖境園,集道教文化、領南建築藝術和自然景觀於一體,是信眾祈福朝聖的道教聖地。黃大仙師為浙江金華人,生於公元328年,少時牧羊,後修煉得道而成仙,自號赤松子。他勸人積善,懸壺濟世,授人葯方,除病解困,深受人們愛戴。清朝末年,西樵山建有供奉黃大仙的「普慶壇」,香火極盛,方圓百里,信男信女,齊來朝拜,後因動亂道長梁仁庵帶黃大仙聖像到香港設壇,名「嗇色園」,香火遍及港澳、南洋及北美、澳洲,今該園已成為香港著名福利機構,為不忘宗嗣,重續香火,又攜像歸宗,於1996年1月在西樵山下重新建成了這座42萬多平方米的」聖境園」。黃大仙聖境園門口的廣場為太極圖案,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八卦廣場。山門前有巨形石雕,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山門設計有西樵民居特色,左右三重,立體多變,步移景異。入門後有回應壇和大仙腳印百草園諸景,回應壇高三層,以花崗岩製成,當站在壇中,腳踩陰陽交界線時大聲呼喊,頓有天地回應之感;大仙腳印傳為黃大仙顯聖時所留,當地有」踩大仙腳印,能平步青雲」之說。
園區盡頭壁下有黃大仙聖像,高28米,全由優質花崗岩鑲砌,雕刻而成。聖像坐西北朝東南,手持塵佛,身披道袍,慈祥肅穆,仙風道骨。黃大仙聖境園之北為西樵山黑岩景區。黑岩洞口狹小,洞內伸手不見五指,溪水沒徑,內有大廳,廳內左通右達盡是石洞,狀若孔明擺下的「八卦陣」,景區另一景觀為波斯岩,因岩前建有波斯庵得名,洞口終年泉水不斷,內進寬廣,高二、三十米,頂上青藤垂蔓,有底下河,岩壁鍾乳石變化多姿,鬼斧神工。
天湖公園景區
天湖,是遊客觀天湖,是遊客觀龍、泛舟待月的好去處。
湖的北面,一座水月軒浮於水中,飛檐傍雲,扁舟偎盪。東西兩岸分別點飾著抱龍亭、龍珠亭、倚天亭、伴雲亭、待月亭和鴛鴦閣等富於民族特色的建築。湖的東面有九曲橋穿過,似玉龍卧波,又像安在綠盤上的一根琴弦。
石燕岩景區
石燕岩景區在西樵山東南部,其主體景觀為古採石場留下的遺址。石燕岩是該景區的精華,也是古採石匠留下的傑作。洞口扁圓如唇,內進寬廣,可容千人,洞分內外兩層:外洞高約數丈,洞壁凝珠含霞,雖六月而涼氣襲人;內洞現已蓄水成湖,設有遊艇專供遊人探幽訪奇,水洞中有巨石兩塊,一為「水上汽車」,一為「七彩牌坊」,造型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石燕岩景區的主要景點有:天窗格、石燕岩、石屏風、石祠堂、冬菇石、景良亭等。
碧玉洞
碧玉洞位於西樵山東北部,是一條東西走向的斷崖峽谷。洞中有玉岩珠、玉書室、遇仙橋、東天湖等景點。玉岩珠瀑是山中最大的瀑布。
九龍岩景區
九龍岩景區在西樵山的西南部。著名景點有四方竹園、寶峰勝處、春風亭、石竹園、紫姑廟等。其中四方竹園以遍植四方竹而聞名;寶峰勝處草坪廣闊,綠草茵茵。九龍岩石壁曲突蟠屈,岩孔高低偃仰,人從外孔鑽入,如螺旋前行,十分刺激,最後可從崖頂通天岩鑽出,當地諺曰:「九龍岩孔能鑽透,好運活到九十九」。
自助旅遊者可從石燕岩景區、雲海連台景區或天湖景區來此。從天湖景區步行,只需30分鍾路程。
翠岩谷
翠岩位於西樵山中部,是一條上窄下寬的漏斗狀的峽谷。清代畫家黎簡與何丹山曾常住翠岩寫詩作畫,石壁上原有他們的書畫室和書舍,翠岩被尊為嶺南畫派的發源地。景區內主要景點有無葉井、翠岩、摩崖石刻、葫蘆井、蟹眼泉、黎二樵書室遺址、碧雲村、桂花園等。其中無葉井更被譽為「樵山第一泉」,此泉水甘清冽,終年不歇,更為神奇的是,無論寒來暑往,葉落紛紛,井面斷無殘葉一片,「無葉井」因而得名。
在碧雲峰西,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兩面峭崖壁立,林蔭覆蓋,寒藤搖翠,滿谷青蔥。入口處稱「捍門」,寬約二十米,谷內開闊,漸進漸狹,長約八十米。捍門後有古愚谷、半月泉、嶙峋壁、百花台和龍須瀑等。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復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陰陽水。潭旁有蹬道可登內嵌於崖間的聽瀑樓,樓側有葫蘆井,接貯石縫泄出的甘泉。崖側有棧道可通玲瓏徑,攀繞瀑水之旁上登碧雲村。谷內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黎簡在崖上題下「天然圖畫」四個大字。何丹山也在壁上題下七絕詩一首,正壁有不少清人的摩崖題刻。谷內左崖上榕根攫石如網,異卉紛陳,有山海棠、紫背天葵、翠雲草、石上柏等陰生作物,到處充滿了花木蔥蘢、泉歌不絕的詩情畫意。
四方竹、茶花園景區
四方竹園景區是一個集四方竹、寶峰勝處、寶峰寺遺址、春風亭、茶園、茶花園、霍韜妾氏墓等多個景點為一體的公園。
四方竹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觀賞植物,它是西樵山特有的,如遷離本園,不出三年,竹身便會回復圓形。四方竹徑高三到四米,呈圓角正方形,握下去有明顯的方形感,葉狹長,有明顯的節。這種竹子比一般的竹子要細一點兒,矮一點兒。在竹園裡面,還有許多竹子,比如說:羅漢竹、菩薩竹。
經過四方竹園,便到了四方竹園的另一個景區:茶園。茶園里有許許多多的茶樹,有的茶樹矮矮的,有的卻有五、六米高。茶樹上長滿了一個個小燈籠:淺綠色的茶果,別看它小巧玲瓏,樣子可愛,可是味道又苦又澀,只可以用來榨茶油。廣東茶文化是中國四大茶文化系列之一。據《廣東新語》說,廣東種茶自唐始,唐代曹松把茶種移植到南海西樵山,便拉開了廣東茶文化的序幕,廣東特定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經濟發展狀況,決定了廣東人愛飲茶以及廣東茶文化的特點。廣東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緣,有的地方把飲茶品茗作為一種藝術享受來推廣。當前,在廣東茶文化的領域里掀起了一股新的天然保健茶的潮流——益康緣,普洱茶、綠茶、紅茶、英德茶、潮州茶、羅浮山茶、功夫茶、天然茶。
桃花園
西樵山桃花園是珠三角最大的觀賞性桃花園,其面積四百多畝,種有各種桃花四千餘株,品種上百種,有不少還是名貴品種。在桃花盛開時,滿山紅遍,景色優美。
西樵山桃花沿山坡而種,每一個山坡種的桃花品種都不一樣,紅的燦若紅雲,白的如雪晶瑩。最為名貴的是一種叫清枝密倫的白桃花,只有十株,晶瑩透徹,花香襲人,嫵媚妖嬈,真是名符其實的桃花仙子。
黃飛鴻武術館
黃飛鴻獅藝武術館每天有四場獅藝表演,其時間分別是: 上午 第一場 9:30 第二場 10:30 下午 第一場 2:30 第二場 3:30 成人票70元
半票35元
註:半票僅限於1.2~1.5米的小孩。攜帶有效的學生證件和60~65周歲帶有效證件的老人。
65以上周歲的老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自助旅遊者來黃大仙聖境園和黑岩景區,可從西樵官山城區乘24路公共汽車,官山城區至聖境園為5公里。廣州客運站、流花車站、窖口車站乘坐直通車到西樵;自駕車可從廣佛高速,到南海南庄路口下車,直達西樵。
深圳、東莞遊客來西樵可坐車到佛山汽車站轉車直達西樵。自駕車游可從廣深高速直達廣州,轉廣佛高速,到南海南庄路口下車,直達西樵。
中山、順德遊客可從中山、大良直接坐車到佛山或西樵。自駕車從中山-順德大良-順德龍江-南海沙頭-西樵,或從中山-順德大良-順德樂從-南海南庄-西樵。
佛山、南海遊客來西樵坐公交車可直達西樵,自駕車可從佛山-南庄-西樵;桂城-羅村-金沙-西樵。
E. 佛山西樵山好黑吖(大家千萬勿去西樵山)
這個有用,留名,謝謝了
F. 西樵山哪個門可以開車進去
西樵山南門可以駕車駛入。
G. 從佛山高明區如何去西樵山自助旅遊
1.從高明新汽車站總站轉乘高明-禪城城巴(無站牌,揚手才停,下車先通知)(坐8站)到羔舟村站下.走約390米到西樵山
2.從荷城市場站坐502路(坐4站)、511路(坐4站)、508路(坐9站)、506路(坐9站)、505路(坐9站)到高明新汽車站總站轉乘高明-禪城城巴(無站牌,揚手才停,下車先通知)(坐8站)到羔舟村站下.走約390米到西樵山
3.從荷城廣場站坐503路(坐9站)、507路(坐12站)到高明新汽車站總站轉乘高明-禪城城巴(無站牌,揚手才停,下車先通知)(坐8站)到羔舟村站下.走約390米到西樵山
希望以上信息能幫到你吧!
H. 求佛山的西樵山的旅遊攻略!
您好!
西樵山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西南部,海拔346m,是一座古火山。西樵山是新石器時代珠江三角洲主要採石場和石器製作場,山勢蜿蜒、鍾靈毓秀,奇石異洞散落其間,名勝古跡舉目皆是,自古便有「南粵名山數二樵」之譽。
西樵山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被稱為「珠江文明的燈塔」,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創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間大批文人學子隱居於此,故又有「南粵理學名山」的雅號;西樵山也是「南拳文化」的發源地,一代宗師黃飛鴻就出生於西樵山附近村落,他的英雄事跡及其「南拳文化」,已成為西樵山旅遊文化層面上的一大熱點。
去西樵山旅遊不可錯過的景點有以下幾個:
1.寶峰寺 2.南海觀音文化苑 3.天湖公園
4.桃花園 5.白雲洞 6.九龍岩
7.九龍岩 8.翠岩 9.黃飛鴻獅藝武術館
目前游覽西樵山最好的方式,是乘坐景區內的電瓶車到達山頂之後,再沿著山頂往下游覽會比較好點~
詳細西樵山的旅遊信息可參考:
http://go.ly.com/gonglve/jing-xiqiaoshan-3684/#refid=49157757
I. 廣州到佛山西樵山怎麼去廣州自駕西樵山旅遊攻略
【導語】:西樵山有什麼好玩的嗎?廣州開車怎麼去佛山南海西樵山?怎麼玩轉南海西樵山好?現在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廣州到西樵山二日自駕游桂林吧。》》》廣州周邊游之佛山南海最值得旅遊的3大特色古村落》》》佛山有什麼地方好玩?佛山旅遊好去處 寫下「漫步田園,洗心綠叢」八字時,我驀地陷入了困境,西樵山有何等詩意的田園風光,令古往今來的文人雅客吟誦不絕呢?或許她不像大家閨秀一般,端莊大方,但她那幽靜、恬淡的性情卻從不缺小家碧玉的溫婉可人。 「碧玉峰邊多勝跡,西樵奇勝豈虛傳」這是宋人心中的西樵山;「生態林園好去處,一覽群山盡開顏」這是鍾南山院士眼中的西樵山。她從宋代開始走出深閨,明清時期構建了其繁華春夢。暢游此山,不必呼朋引伴,完完全全可以獨自一人與風景來個約會。 擇一個雲淡風輕的日子,披著晨曦,踏著雲露來西樵山漫步吧。相信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的景緻會給你的回憶冊添上一抹亮麗的色彩。 遊走在西樵山,可觀可玩的景點數不勝數,然而最讓我動情的是隱藏在山裡的村落,不敢確定陶潛先生筆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但我情願在這個寧靜詩意的王國書寫一段「不知魏晉」的浪漫故事。晨起,與她共梳妝;夕下,與她共唱和…… 嶺南的林中生活安靜得恰似長流的細水,不急不躁,人與大自然水乳交融。其實唐朝時期,此山便飄出了裊裊的炊煙,到了明清時期已達萬家,形成13個古村落,在歲月長河的淘沙過程中,如今僅剩下石牌村、寺邊村、大科村、碧雲村、雲路村、雲端村、白山村7個村了。古村並非集中式鋪開,而是像星星一樣散落在山林的某個角落,若隱若現在清泉奇石、香木繁花之間。月黑風高夜有雞犬可聞,晨曦微白時有擔水叮咚。正如王籍所唱詠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一般,這里的生活看似「深鎖」在「閨中」。其實動靜起伏、跌宕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