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低盤維修專業視頻教程
A. 怎樣解決車輛底盤生銹
汽車底盤進行防銹,需要去除底盤上粘結的油泥和沙子,或用特製砂紙打磨掉原防銹層,用吹水槍將縫隙中的水吹出,並用毛巾將水擦乾。
准備噴塗防銹處理層時,必須先用遮蓋紙(多用報紙)和膠帶,將輪胎和排氣管周邊遮蓋,尤其注意車身上的感測器和減振器要遮蓋好,將底盤防銹材料依次噴塗到底盤,至少噴3層,厚度約為3毫米。
在進行護理時,一定要保持均勻的噴敷塗層,形成一層保留持久的均勻防銹塗層。全部完工後再進行5-10分鍾的自然風干,底盤防銹處理才算完成。
(1)汽車低盤維修專業視頻教程擴展閱讀
保養汽車底盤技巧
1、防銹處理
車主需對汽車底盤去做個防銹處理,大家可選擇汽車美容中心去做。通常來說,做好防銹護理底盤在高壓噴水沖洗之後沒掛水珠,才能有較好防銹處理功效。
另外做完防銹護理不可用鹼性清洗液,比如說洗衣粉以及洗滌靈沖等清洗車身以及底盤,不然會對防銹效果有影響,還會縮短防銹時間。
2、汽車底盤裝甲
保護汽車底盤最好方式,就是除定期檢測以外就是對汽車底盤裝甲施工。
通常來說,汽車底盤裝甲施工過程要求都是較高。工作人員會將卸下的輪胎以及剎車片等底盤附件,對於汽車底盤做車底清洗,將汽車底盤殘留雜質洗干凈以後,工作人員也會吹乾底盤水跡,再對汽車底盤去噴塗具備彈性塑料材質,進而保護好底盤。
B. 汽車底盤怎麼保養生銹了怎麼處理
答:底盤保養:一、保護底盤; 二、確保行車安全; 三、提高舒適性;四、車輛保值; 底盤防銹分為六步: 第一步:升高汽車,用高壓水槍沖洗底盤,先塗上發動機外部清洗劑或發動機去油劑,去除底盤上粘結的油泥和沙子,或用特製砂紙打磨掉原防銹層。 第二步:用吹水槍將縫隙中的水吹出,並用毛巾將水擦乾。 第三步:准備噴塗防銹處理層時,必須先用遮蓋紙(多用報紙)和膠帶,將輪胎和排氣管周邊遮蓋,尤其注意車身上的感測器和減振器要遮蓋好。 第四步:將底盤防銹材料依次噴塗到底盤,至少噴3層,厚度約為3毫米(國家操作標準是4-5層材料)。 第五步:塗層局部修補,保證遮蔽性越強越好。 第六步:去除周邊遮蔽物,用專用清潔劑清洗周邊非噴塗部位,等待風干,大約4-5個小時。據介紹,整個底盤防銹過程約需7-8個小時
C. 汽車底盤生銹該如何處理
1 盡可能的保持車輛清潔
保持車輛的清潔,才是保養汽車的開始。定期洗車,尤其要注意清洗汽車底盤。因為通常專業的汽車底盤維修和清理,費用是比較昂貴的。由於路況的不同,很難保證在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後,仍然保持干凈。而汽車的底盤,是最容易接觸到路面污水之類的物體的。那麼,就應該盡可能在洗車的時候,多留意汽車底盤的清潔。
2 保護暴露在空氣中的金屬體
任何暴露在空氣中的汽車金屬都可能會被氧化,生銹。現在在普通的汽車保養處能夠買到防銹液,洗完車後,正確的使用不同種類的金屬保護液,會在很大程度上防止金屬的氧化生銹。
3 汽車底盤噴漆
正如上面說過的,汽車底盤是最容易生銹的地方,給汽車底盤噴漆能夠很好的防治生銹。通常情況下,每一年給汽車底盤進行一次全新噴漆,就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汽車底盤的氧化和老化。
4 清理舊的噴漆層
如果在特殊情況下,汽車需要進行重新噴漆,或者局部噴漆,一定要把舊的噴漆層清理干凈。不完全的清理以及非正確的清理方法,都會導致新的噴漆層容易脫落。這樣不僅會影響汽車的美觀,還會造成對金屬表面的二次損害。
5 不要將車內的地毯弄濕
車內的地毯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變干,如果將地毯弄濕了,要及時對車面進行必須的烘乾處理。汽車地毯的清理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個地方,通常大家都是只清理那一小塊可以隨意挪動的腳毯,卻真正的忽視了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車內的地毯如果經常潮濕,就會很容易使汽車底盤生銹,所以每隔半年時間,就應該小心揭開地毯,檢查是否已經形成了生銹點。
D. 求一篇汽車運用與維修類的說課稿,考教師資格證的面試用
提供二篇,僅供您參考,勿作他用,共同學習探討,謝謝……
底盤的構造與維修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探討的是《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這門課程的教學。下面是我說課的主要內容:
一、說課程標准(教學大綱)
二、說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
三、說教學方法手段
四、說學情及學習方法指導
五、說基於真實工作任務的理實一體教學
六、說課程教學環境和條件要求
七、說教學評價
(一)課程標准(教學大綱)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是我院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之一,主要學習現代汽車底盤構造、各總成工作原理、故障診斷、維修等專業知識。通過對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現代汽車底盤的拆裝、檢測與維修的基本能力;具有診斷和排除現代汽車底盤各總成常見故障的能力,能從事汽車底盤二級維護作業的工作能力。
本課程對學生從事汽車維修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起主要支撐或明顯促進作用,且與發動機、電氣、汽車運用基礎等課程銜接得當。它主要由原來的《汽車構造》(下冊)、《汽車維修》、《汽車運用》、《汽車檢測技術》四門課程整合而成,按照真實的工作任務,對從事汽車底盤維修所需知識、技能和能力的要求,重構該課程內容。
完成《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需要70學時,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教、學、做相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
根據省教育廳技能抽查底盤模塊考核目標,將課程分為「四個學習領域」,「三十個項目」來完成。
「四個學習領域」是:
1、汽車傳動系的拆裝與維修
2、汽車行駛系的拆裝與維修
3、汽車轉向系的拆裝與維修
4、汽車制動系的拆裝與維修
理實一體教學組織分八講
第一講工具、設備的使用
第二講離合器的拆裝與維修
第三講手動變速器的拆裝與維修
第四講萬向傳動裝置的拆裝與維修
第五講驅動橋的拆裝與維修
第六講汽車行駛系的拆裝與維修
第七講汽車轉向系的拆裝與維修
第八講汽車制動系的拆裝與維修
理實一體化實施性教學具體由三十個項目完成
(二)、說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
選用交通職業教育教學委員會推薦教材,十二五規劃教材,由張寶生主編,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作為教材,該教材內容新穎,闡述問題透徹,注重實踐能力培養,使用效果良好
主要教學參考資料
1.《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教材配套光碟;
2.《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網路課件;
3.《汽車自動變速器實訓指導書》;
4. 《汽車底盤實訓指導書》。
(三)、說教學方法手段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主線,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汽車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體化教學。
1.教學方法
第一,採用講練「結合」, 利用理(論)實(踐)一體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二,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實施教學,學生利用網路課件進行自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 趣,利用在線測試,隨時考核和檢查學習效果;
第三,採用工學「結合」, 學生到汽車維修企業生產實習,對汽車底盤進行二級維護作業實踐,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 第四,採用筆試和實際操作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加大實際操作考核權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2.教學手段
(1)多媒體電子課件,形成了豐富的圖片、動畫、視頻、實物模型等輔助教學手段,展示汽車底盤總成復雜結構、工作原理、故障診斷與維修過程,增強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使學生有融入實際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課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主線,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汽車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與設計,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體現高職教育特色,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一體化教學。
(四)說學情及學習方法指導
實訓室實施有計劃的「開放化」教學,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既強化了訓練,又培養了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實訓操作分小組進行,實行個人考核與小組考核相結合的方法。既提高學習效率,又提高了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的團隊意識。
(五)說基於真實工作任務的理實一體教學
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務之中——汽車底盤大修。
《汽車底盤構造》基於工作過程的「工學結合」課程教學方案:
(一)企業調研
走訪汽車維修企業,確定維修工作流程。
(二)典型工作任務設計
1. 進行工作任務分析
2. 進行工作過程(流程)分析
3. 進行培養目標分析
4. 進行教學分析
5. 工作過程的結構設計
⑴確認工作任務
⑵制定工作計劃
⑶實施維修計劃。
⑷檢查、評價與結果記錄。
6.工作過程的內容設計
⑴確定工作對象 維修合同;學生(技工、項目經理)與任課教師和實訓教師(雇問、客戶);待維修汽車底盤的檢測與故障診斷、拆卸、安裝、調整與維修等。
⑵選用維修工具
⑶制定工作方法
⑷安排勞動組織形式
⑸明確工作要求
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融入到典型工作任務之中。
針對每一個典型工作任務,准確確定和描述對應的綜合職業能力目標。將綜合職業能力目標轉換成課程方案。
1.將典型工作任務對應的綜合職業能力進行分解
2.將綜合職業能力目標轉換成課程方案
3.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進度設計
4.考核方案設計
(六)說課程教學環境和條件要求
經過近多年的建設,建成使用面積為900多平方米汽車維修技術實訓中心,擁有100萬元的實訓設備。特別時實訓中心完全按維修生產實際要求配置,可以開展實際維修生產。並擁有技術先進、科技含量高的實訓設備,實訓室功能完善、實訓工位充足。能夠同時滿足40人的汽車底盤拆裝、調整與維修實訓。實訓設備情況如下表。
(七)說教學評價
一體化教學的考核方式需靈活多變,不再以單一的閉卷考試來評定學生的優劣,應多元化。考核分為四種形式進行,即學習小組考核、平時成績考核、實踐考核和期末閉卷考核。學習小組考核佔10%,指導老師考核佔20%,實踐考核佔30%,期末閉卷考核佔40%,或者將個體的縱向比較作為參考。同時,鼓勵學生參加社會考核以提高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
謝謝大家!敬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說課
概述
汽車發動機技術的更新主要在電控系統,現教學內容落後於生產技術、實訓項目與生產實際不符。《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重構後而設置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手段、考核方法、考核標准方面不同於傳統的《汽車電控技術》。
1.課程改革
隨著汽車技術的迅速發展,原有的《汽車電控技術》課程滿足不了汽車服務行業的要求,不利於學生的技能培養,將《汽車電控技術》拆分成《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底盤電控系統檢修》、《車身電控系統檢修》三門課程,其中主要的《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確定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突出發動機電控技術服務崗位技能的培養。
2.課程理念
課程教學以「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的理念為指導,引入真實的或模擬的學習情境,在注重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突出實踐技能的培養。推行理論和實習教師合一、課堂和實訓場地一體,實踐環節生產化的教學模式,以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
3.課程學時
總課時80學時,其中:理論講授 40學時;實踐教學 40學時;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學時比例為1:1。
4.課程性質
《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職業技能課程。
5.教學條件
目前開發出6個實踐技能訓練項目(學習任務),包含有17個模塊(學習情境)。
建有5個專業技能實訓室。
6.指導思想
著力建設結構合理的「雙師結構」教學團隊;
推行「教學做一體」、「項目引領、任務驅動」 的教學方式;
創建特色鮮明、動態適應社會發展的課程。
7.建設預期
課程建設擬依照省級精品課程的各項指標要求,力爭2012年達到省級精品課程水平。
課程定位與設計
1.課程定位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核心職業技能課程之一。
使學生掌握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的功能、基本構造、工作原理和使用特性。
使學生具備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常見故障診斷與維修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素質。
2.課程設計
(1)推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以高職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改革為先導,以「基於工作過程」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和教學方法改革為核心,積極進行教材、教學手段和相關教學環境的建設。
(2)體現工學結合的本質特徵--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將教學內容和過程融入其中,培養學生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維護、修理、一般故障診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3)試行 「教學做一體化」 的教學方式。以能力形成為目標,取消純理論課、課程實驗、專門實訓周的教學方法,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的培養融為一體,推行理論和實習教師合一、課堂和實訓場地一體,實踐環節生產化的教學方式。
(4)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體系。依據工作任務分析,確定對應的專項能力。以汽車電發動機電控系統維修項目所需的專項能力和維修的完整過程為學習的基本單元。編寫《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校內教材。
教學內容
課程標准涵蓋三個部分的內容:一是應會的維修項目,它是學生學習的最終目標,也是課程學習內容的核心;二是應會的基本操作,它是檢修的基本功;三是應知的基礎理論,它是操作技能的理論基礎。
2.教學組織
以典型的工作任務為載體,根據任務教學法的基本步驟,按明確工作任務→制定工作計劃→方案決策→計劃實施→檢查控制→評價反饋等六步法則組織教學過程。
3.教學內容表現形式
(1)課程內容根據具體的實際維修項目來確定,符合崗位能力的綜合要求。
(2)實踐訓練取決於維修操作技能的需要,主要是汽車零部件的拆裝與修理,選用配套的任務工作單考核。
(3)應知的內容為應會的內容提供理論上的支持。以夠用為原則,所學的知識都直接用於維修項目。學習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有一個實例作為支撐,讓知識在實踐中得到應用或驗證。
(4)選用自編教材,保證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
(5)網路模擬教學軟體輔助教學。
教學設計
以培養能力為本位,緊緊圍繞學生就業崗位群所需的技能與素質來組織教學。把企業的工作標准規范,作為教學和實訓的標准,讓學生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始終體驗和感受到一種職業操作氛圍,逐步形成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
1.教學設計思路
(1)設計學習情境典型故障現象;
(2)查找汽車維修資料,提出故障現象的排除過程;
(3)根據故障現象的排除過程,總結出該學習情境學生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
(4)老師在理實一體化教室講解該學習情境的專業知識;
(5)學生分組,在理實一體化教室,老師帶領學生進行故障排除,並講解排除思路,傳授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6)學生參照老師傳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自己動手排除故障,老師做適當的指導;
(7)老師進行總結和評分。
2.教學方法
(1)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將教學內容和過程融入其中,實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每個工作任務都給出明確的教學目標和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完成理論和實踐教學。
(2)實行啟發式、互動式和一體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交替進行,理論與實踐課時比例達到1∶1。
3.理論教學
實施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方式。講授中注重與實例相結合,以啟發引導為主,輔助課堂討論的生動教學。適當對本行業人才的素質和修養方面加以引導和教育。
自主製作實用的教具,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具、實物、操作視頻等教學手段,將實景再現在課堂上,一邊講授一邊讓學生進行現場操作訓練,以提高教學效果。
4.實踐教學
課堂實訓與課堂講授交叉或同步進行,根據內容要求可以先現場觀察,再理論教學;也可以先理論教學,後課堂實訓,或現場對實物剖析講解。
實踐的過程中採取教師演示操作、學生自主訓練的方法。通過這兩個教學環節的有機結合,使學生鞏固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5.企業現場教學
為了更好地使教學與生產零距離,視需將課堂搬到企業工作現場進行企業現場教學。由企業的技術人員擔任現場教學,將企業的設備和 在修車輛等作為教具,完全實現學做結合,將實戰融入課堂教學中。
6.網路教學
利用現有網路資源和「汽車構造網路教學系統」進行遠程網路輔導,為學生提供教學視頻、在線試卷、網上答疑等學習平台,不斷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7.課外活動
成立汽車課外學習小組,利用現有設備和課外時間, 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能。
8.考核方式
教學質量控制綜合化,重點強調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將考核的方式由單一的理論測試改為過程考核和理論考核的綜合考核方式,以提高應用能力。過程考核和理論考核各占考核成績的50%。過程考核包括素質考核、工單考核、操作考核三項。過程考核成績由指導教師、團隊成員共同評定。
特色與創新
1.變「應知」為「應會」
採用現場教學,把職業崗位環境引入課堂。教師不是把有限的課時過多地放在「為什麼」的理論探究上,而是將重心轉移至「做什麼」、「如何做」的技能培養上來,兼顧認知、情感、行為目標的實現。
2.採用「行動引導」教學法
將「教學做」融為一體,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會為目標。教學採用教師引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多種不定型的活動方式,輔以教具、圖片以及多媒體教學軟體,以增加學生的感性知識,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和興趣,使學生主動用腦、用心、用手進行學習,實現從學會到會學的飛躍。
3.教學質量控制綜合化
將考核的方式由單一的理論測試改為過程考核和理論考核的綜合考核方式。以模塊為單位,一個模塊作進行一次考核。過程考核包括素質考核、工單考核、操作考核三項。過程考核成績由指導教師、團隊成員共同評定。形成「1135」考核模式 。
4.實訓場景生產化
實訓項目盡可能與生產一致,要求學生一切行為嚴格遵照生產實際的操作規程來進行。讓學生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始終體驗和感受到真實職業氛圍,把企業的工作標准和規范,作為教學和實訓的標准。以解決實踐問題來講授所需知識點,強調教師的示範、指導作用,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歡迎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