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質量管理的任務包括哪些
1. 汽車維修企業的質量管理制度有哪些
汽修管理制度
一、汽車維修質保及服務承諾制度
1
、在車輛維修作業中,嚴格執行作業規范和三級檢驗制度。
2
、認真填寫、整理車輛技術檔案和維修檔案,按規定簽發汽車竣工合格證。
3
、維修中堅決杜絕使用假冒偽劣配件。
4
、對維修車輛實行質量保證期制度,自竣工出廠之日起;
一級維護、小修及零件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汽車行駛
2000
公里或者
10
日;
二級維護質量保證期為汽車行駛
5000
公里或者
30
日;
整車修理或者總成休息質量
保證期為汽車行駛
20000
公里或
100
日;質量保證期中行駛里程和日期指標,以先達到
者為准。
二、汽車維修質量管理制度
為提高車輛的維修質量,加強全廠職工的質量意識,杜絕質量事故的發生,制定如
下制度。
1
、質量管理機構
本廠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由售後經理負責。具體質量管理工作由生產技術部門
負責。
2
、質量機構職責
全面負責全廠質量管理工作,貫徹執行國家和行業主管部門有關《汽車維護工藝規
范》、《汽車維護出廠技術條件》、交通部《汽車維修質量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貫
徹執行有關汽車維修質量的規章制度,確定質量方針,制定質量目標,對全廠維修車輛
進行監督、檢查、考核,對維修技術、質量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整改方案。
(
1
)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加強質量檢驗,進行質量分析。
(
2
)收集保管汽車維修技術資料及工藝文件,確保完整有效,及時更新。
(
3
)制定維修工藝和操作規程。
(
4
)負責車輛檔案管理工作。
(
5
)負責標准計量工作。
(
6
)負責設備管理維修工作。
2. 汽車維修的質量管理
質量是汽車維修廠的生命,做好汽車維修質量管理十分必要。我整理了汽車維修的質量管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汽車維修的質量管理篇一
汽車維修的質量管理淺論
摘要:質量是汽車維修廠的生命,做好汽車維修質量管理十分必要。首先要樹立質量是汽車維修廠的生命意識,加強維修質量管理;其次要加強對汽車維修生產流程的管理,提高汽車維修質量;其三是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扎實地提高汽車維修質量的管理。
關鍵詞:汽車維修質量管理
汽車維修(下稱汽修)質量是關繫到汽修企業興衰存亡,關繫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關繫到汽車製造業和交通運輸業發展的大事。目前. 我國汽修企業質量管理混亂和質量水平橘亮低下的問題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並已成為影響或制約我國汽修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通過對我國汽修企業質量管理現狀的分析, 論述了問題的症結所在. 並針對問題和原因提出了改進和提高的對策以求引起汽修企業界相關人士乃至全社會對汽修質量的關注和重視。
一、國內汽車維修質量管理現狀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內的汽車維修行業展現了良好的發展趨勢,但是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與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國內汽車維修企業的發展中,質量管理問題長期存在,而且是阻礙企業悄伍鋒發展的主要因素。結合國內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現狀,筆者總結了以下具體的質量管理問題。
1.1 汽車維修技術規范陳舊
在國內的汽車維修行業中,雖然已經構建了較為完善的汽車維修與檢測技啟晌術規范,但是在規范中涉及質量管理的內容相對較少,難以達到預期的管理效果。特別是在現行的汽車維修技術規范中,普遍存在內容陳舊、覆蓋面狹窄、以及管理性標准、基礎性標准、維修設備產品性能標准相對落後等現實問題。
1.2 汽車維修質量管理意識淡薄
在國內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熱潮中,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其中。據相關部門統計:國內現有的汽車維修企業中,國有或集體性質的企業不足20%,而個體、私營、合資的企業則佔到80%左右。由於受到短期利益思想的影響,國內汽車維修企業管理者普遍存在質量管理意識淡薄的問題,未將質量管理納入到企業的長期發展規劃中,從而導致企業內部管理環境的混亂、無序。
1.3 汽車維修質量管理認證尚處於空白狀態
在國內汽車維修企業向工商及行業管理部門進行申請注冊時,僅需按照《汽車維修企業開業條件》中的相關規定進行質量管理硬體、軟體的配置,並且經過審批,即可進入汽車維修行業,而缺乏有效的質量管理認證體系。雖然國內汽車維修行業早已引入ISO9000國際質量標准,但是在行業中的推廣和應用面臨較大的阻力,僅有部分大型汽車維修企業嘗試運用ISO9000標准,但實際效果卻不是十分理想。
1.4 汽車維修質量管理的保證體系脆弱
從國內汽車維修行業的總體發展狀況而言,多數汽車維修企業沒有按照相關要求設置專門的質量管理機構,質量管理與檢驗人員的數量也嚴重不足,從而導致質量管理工作保證體系脆弱的現象。為了應付上級單位的檢查,大部分汽車維修企業僅是將質量管理作為一項必須制定的制度,而沒有將其融入到企業的日常經營和管理活動中。特別是部分中小型的私營、個體汽車維修企業,長期存在“三無”的問題,即無工藝要求、無工藝管理、無工藝文件,這必然導致企業的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難以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二、提高汽車維修管理與維修質量的措施
2.1樹立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意識
建立以車主為關注焦點的思想觀念,把質量保證工作做扎實,增強市場競爭力。首先要掌握有關汽車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資料,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用以規范維修行為。其次建立車輛維修技術檔案和從業人員的個人技術檔案,將各次維修修理的情況詳細記錄,積極創造條件,使用電腦進行檔案記錄和管理,以便查詢。其三對維修後的車輛進行技術跟蹤服務和回訪,及時為車輛安全運行提供技術保障,了解車輛維修後的各方面情況和總結維修經驗,使本企業的維修水平
和維修質量不斷提高,進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為了適應我國加入WTO的需要,企業應努力創造條件,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並進行質量體系認證工作。
2.2重視檢測站的作用
充分發揮各地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在汽車維修質量檢驗方面的主導作用,積極對社會提供維修質量檢驗服務,應當鼓勵非營運性車輛進綜合性能檢測站進行質量檢驗。綜合性能檢測站應當嚴格按照汽車維修技術標准進行檢驗,特別是對維修出廠車輛的質量要嚴格把關,對出具的維修質量檢驗結果報告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嚴格控制“維修質量合格證”的發放與管理,不具備維修開業條件的維修業戶,維修管理部門不得發給其“維修質量合格證”;維修質量檢驗員必須嚴格依據維修竣工質量檢驗結果對維修質量合格的車輛簽發合格證,並承擔法律責任;嚴禁偽造和倒賣合格證等不法行為。
2.3提高從業人員技術素質
汽車維修市場的競爭最終是從業人員的競爭,維修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是汽車維修技術進步與否,維修業戶能否生存的先決性因素。維修人員要想在維修領域中站住腳,就必須認真學習和掌握先進汽車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維修技能,同時還要能熟練地運用汽車維修的各種檢測診斷設備及各種專用儀器,排除車輛的各種故障,解決維修技術問題,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時間、最好的質量服務於客戶。常言道,沒有一個合格的技術工人就生產不出一個合格的產品,沒有精確的測量工具,就測不出產品是否真正合格
三、完善維修企業質量管理規范的建議及舉措
3.1汽車維修企業內部質量管理規范的建議
汽車維修企業都應該形成統一規范的汽車內部維修質量管理制度,並向顧客透明化,並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嚴格地執行。維修企業的質量管理制度必須貫穿於維修的每一個環節。必須將定置管理、看板管理、工藝流程、質量監控、工具及物料管理等方面按要求融入到日常經營活動中,使之成為維修站的行為習慣,這樣維修的質量就會自然提高,這樣顧客才能感受到維修井井有條、工作有節奏,心中自然放心。維修企業應該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制定嚴格的用人標准,建立定期的員工汽車新技術及設備使用等的培訓制度,同時樹立質量是企業生命的意識。
3.2 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建議
政府職能部門應該建立完善的並具有可操作性的維修質量管理和監督體系,出台維修質量的標准,並強化監管功能加強基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類維修企業檔案。要求汽車維修經營者對機動車進行二級維護、總成修理、整車修理的,建立健全維修合同、維修項目、具體維修人員及質量檢驗人員、檢驗單、竣工出廠合格證(副本),以及結算清單等汽車維修檔案。加強維修質量監管。近年來,各級運管機構在加大竣工出廠合格證管理力度的同時,抓好維護、整車大修、總成大修、專項修理等竣工車輛的上線檢測合格率,適時對汽車維修質量進行監控。堅持完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汽車維修質量。
政府有關部門應制定相關的政策來解決汽車配件市場無序狀態問題。協調並與相關部委聯合出台汽車配件管理的政策法規,從根本上遏制“假冒偽劣”配件。一是要明確界定汽車配件除原廠配件、主機廠認證配件以外其他汽配;二是確定市場的准入政策;三是制定與汽車貿易政策相配套的法律政策;四是建立以市場調節為主政策監管下的配件流通規則,保證配件流通的規范、合法、有序。
完善行業培訓機制,建立相應的檢查處理制度和考核機制加強對維修企業從業人員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等級鑒定管理,進一步提升汽修工程技術人員和各類維修企業從業人員整體水平。
四、結束語
為了迎接對汽車傳統維修技術的挑戰,必須引進新的、科技含量高的現代汽車檢測診斷及維修技術,加強科技投入的基礎上,提升維修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並且加強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力度,進而才能構建完善的汽車維修質量管理體系,不斷提高汽車維修的質量和管理。
3. 什麼是汽車維修質量管理
根據國際汽車行業要求,維修的質量管理主要體現在定期和定量,也就是控管多長時間一定要到來更換各類油水和一些零部件,定量是里程到了一定數量也有質量要求,達不到就要維修。謹供參考!
4. 淺談如何加強汽車維修的質量管理
一、要提高員工的維修技能
二、要保證維修設備的正確使用與規范管理
三、要加強配件質量管理
四、要進行維修質量檢驗
五、收集維修資料和進行檔案管理
六、建立質量管理制度
5. 汽車維修質量是指什麼
汽車維修質量可分解為:服務質量和技術質量兩個方面。 服務質量是汽車維修服務全過程的服務質量,包括維修業務接待、維修進度、維修經營管理的質量水平;技術質量是汽車維修作業的生產技術質量,具體是指維修竣工汽車滿足相應竣工出廠技術條件的一種定量評價。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6. 汽車維修企業技術管理的基本任務主要包括哪些
1.建立技術管理組織機構
在高檔車維修企業內部應建立以總工程師或技術負責人為首的技術工作指揮系統,並結合企業具體情況,設置必要的技術管理職能機構,配備必要的技術人員。
2.建立技術管理制度及技術責任制度
建立健全汽車維修的各項技術管理制度和各級技術責任制度,例如車輛維修制度、機具設備管理制度、材料配件管理制度、全面質量管理制案例度及質量檢驗制度、技術教育培訓制度、技術檔案管理制度、技術經濟定額管理制度、技術責任事故處理制度等。
3.堅持技術為生產服務的原則
寶馬維修企業技術管理的基本原則,就是要以提高汽車維修質量為中心,技術應為維修生產服務,為生產現場服務。其內容包括:分析汽車維修的生產過程和質量情況,抓好汽車維修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如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抓好零件分類檢驗、維修過程中的過程檢驗及總成驗收,開展QC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等);解決汽車維修過程中所發生的重要技術問題。
4.搞好汽車維修的機具設備管理
根據「擇優選配、正確使用、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合理改造、適時更新和報廢」的原則,配合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對本企業所有的運輸車輛及汽車維修機具設備進行全過程的綜合性管理。
5.搞好修舊利廢與技術革新
積極開展修舊利廢與技術革新工作,以推廣先進維修技術,減輕工人勞動強度,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努力降低修理成本。
6.搞好技術教育和技術培訓
7. 汽車維修行業管理規定
法律分析:汽車維修質量管理的法律、法規是規范汽車維修市場經濟秩序,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汽車消費市場體系的有力保障。 通過了解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內容和精神,懂得如何依法進行汽車維修經營,提高維修質量和服務質量,切實為社會提供方便及時、優質可靠、價格合理的汽車維修服務,維護企業與客戶的合法權益。章重點應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的作用和基本內容,理解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在汽車維修業中的重要性。了解汽車維修質量管理主要以質量檢驗監督為主,掌握維修過程檢驗和整車、總成及零件修復的竣工檢驗。國汽車維修企業是在我國境內從事汽車維修經營服務活動的,理應遵守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
因此,汽車維修質量管理部門應該把汽車維修方面的法律、法規及規章作為策劃汽車維修服務質量管理體系的一類重要依據。汽車維修質量是汽車維修行業管理的核心內容、最終目的和各項工作的落腳點。 汽車維修質量管理是一項廣泛的、經常性的、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的、經濟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強對汽車維修質量的監督檢查。
法律依據:《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機動車維修經營活動,維護機動車維修市場秩序,保護機動車維修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障機動車運行安全,保護環境,節約能源,促進機動車維修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從事機動車維修經營的,應當遵守本規定。本規定所稱機動車維修經營,是指以維持或者恢復機動車技術狀況和正常功能,延長機動車使用壽命為作業任務所進行的維護、修理以及維修救援等相關經營活動。
第三條 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依法經營,誠實信用,公平競爭,優質服務,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維修質量主體責任。
第四條 機動車維修管理,應當公平、公正、公開和便民。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封鎖或者壟斷機動車維修市場。托修方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進行維修。除汽車生產廠家履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汽車質量「三包」責任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指定維修經營者。鼓勵機動車維修企業實行集約化、專業化、連鎖經營,促進機動車維修業的合理分工和協調發展。鼓勵推廣應用機動車維修環保、節能、不解體檢測和故障診斷技術,推進行業信息化建設和救援、維修服務網路化建設,提高機動車維修行業整體素質,滿足社會需要。鼓勵機動車維修企業優先選用具備機動車檢測維修國家職業資格的人員,並加強技術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素質。
第六條 交通運輸部主管全國機動車維修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的機動車維修管理工作。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機動車維修管理工作。
8. 汽車維修質量包括哪兩個方面
汽車維修質量包括:服務質量和技術質量兩個方面。
服務質量是汽車維修服務全過程的服務質量,包括維修業務接待、維修進度、維修經營管理的質量水平;
技術質量是汽車維修作業的生產技術質量,具體是指維修竣工汽車滿足相應竣工出廠技術條件的一種定量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