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售渠道4S店佔比
A. 普通汽車銷售4S店成交率多少為正常,以及怎麼算進店量是按進店批次還是進店人數,留檔率如何區分新客戶和售
1.成交率要看你的品牌,一般達到25%就已經可以了(成交率=銷量/留檔客戶量);
2.進店量就是集客量,是計算批次的,不計算人數,每一批的人數可以記錄在明細下;
3.建議設置前台接待員,由前台記錄每天進店的集客量,並初步甄別來店目的,然後由銷售顧問在接待完客戶後進行客戶信息的補填。
望對你有幫助
B. 比亞迪商超店和4S店的銷售佔比
比亞迪的主營業務為交通運輸茄納梁設備製造業、日用電子器件製造業、電子元器件製造業、其他,占營收比例分別為:53.01%、38.64%、7.92%、0.43%。
比亞迪唐是一款全新雙模混動顫運SUV,據悉這款全新SUV車型於2014北京車展首發,官方最新消息,唐已於2015年1月20號上市。比亞迪唐的參數配置信息,其將推出五款車型可選(分別為豪華型、精英型、尊貴型、旗艦型、極速版)
比亞迪唐將標配LED日間行車燈、HID氙氣大燈、雙排氣管、18寸雙色鋁合金輪圈、車頂行李架、智能感應迎賓燈等。其中豪華型和尊貴型沒有配備門帶迎賓燈的檻踏板但卻配備了大燈高低調節。此外,極速版更是擁有獨享的性能套件。尺寸方面,唐的長寬高分別為4815/1855/1720mm,軸距為2720,最小離地間隙為180mm,整備質茄迅量2220kg
C. 汽車流通的五大主要渠道
目前的汽車銷售渠道主要有:品牌專賣-4S店模式、總代理模式、特許經營模式、汽車超市模式、汽車電商模式。
汽車銷售渠道下沉要在一二線市場以外的三至六線城市進行。目前由於一二線市場的銷售趨於飽和,許多汽車公司開始採用渠道下沉的銷售策略。不過國產品牌的渠道下沉做的不錯。畢竟,第三至六線城市的人均收入較低。
在過去的20年裡,4S商店已經成為主導模式,其因素如下:
1、銷售和維護市場比較混亂,需要一個OEM授權的模式來保證客戶體驗。上世紀末,汽車開始逐漸進入普通人的家中,但中國的汽車市場仍然處於大賣場買車、路邊修理店修車的無序狀態。
在汽車服務業,銷售和服務大多是分開的,客戶在汽車使用中的權益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增強客戶體驗,保證產品和服務的標准化,代工建立了以售後服務為中心,集車輛銷售、售後服務、備件供應和信息反饋四大功能於一體的專門銷售服務網路。
通過提供舒適的購車環境、專業完善的全程服務、純備件供應和及時、豐富、准確的信息交流,贏得客戶的信任,形成穩定的市場結構。這種「四位一體」的品牌專賣和特許經營銷售網路後來被稱為「4S店」。
2、行業管理部門的行政要求。為了規范汽車品牌的銷售行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商務部,發改委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005年聯合頒布了《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號,從本質上提出了「品牌壟斷」的管理要求,即汽車經銷商必須獲得商家的授權,並在授權范圍內開展經營活動。
加盟店和4S店的優缺點:
從工廠的角度來看,他們都想發展4S店。畢竟資金投資大,客戶體驗好,銷售目標高。但考慮到渠道下沉的因素,為了覆蓋縣鄉兩級或經濟欠發達地區,4S店的投資回報無法支撐,需要加盟店提高網路覆蓋率。
加盟店也分為兩種廠家直銷、4S兩網或三網加盟店。綜上所述,4S店銷售任務高,客戶體驗好,缺點是資金門檻高,加盟店配送方便,經營靈活,資金門檻低,但客戶體驗差,銷售份額不足。
D. 2.傳統的汽車銷售模式是怎樣的
傳統的汽車銷售模式是4S店。
由於汽車行業的火爆,汽車銷售端也引來了諸多跨界入局者,他們憑借著自身擁有銷售渠道的優勢,讓本就遭受打擊的4S店雪上加霜。
自2017年開始,國美、蘇寧、京東、天貓就開始對汽車領域下手,開辦了汽車超市。利用線上線下雙渠道優勢,為用戶提供包括,整車銷售、養護用品、保養售後、汽車金融、汽車保險、汽車租賃等服務。
新商業模式沖擊4S店
與傳統的店面銷售模式不同,線上銷售模式越來越成為潮流尤其在疫情期間,成功地改變了眾多消費者的購車習慣。
與傳統4S店售車相比,線上下單可以使價格更加透明,改善了傳統經銷商價格體系混亂的問題,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加便捷的購車體驗。此外,汽車廠家也可以通過線上數據掌握消費者的購車、維修以及換購需求等。並且,在與客戶的日常交流中,可以建立情感體系,使用戶粘性不斷提高。
不僅如此,根據國際咨詢公司調研數據,到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新車銷量渠道中傳統網路(授權門店)渠道佔比將由目前的88%下降到61%。
對此,德勤中國汽車行業服務合夥人張旭東表示:「未來的渠道一定是更加理性和多元的,不會完全對立也不會相互革命,而是多元渠道共生並存,未來的零售將是跨渠道、以顧客為中心的新業態。」
E. 為什麼汽車4s店數量佔比10%,業務量卻占汽車後市場的60%
汽車4s店數量佔比10%,業務量卻占汽車後市場的仿消60%是因為4S店的配件的質量以及維修技師的技術水平相比外面的念大銀汽修店都是更仔宴加靠譜的。
F. 3月車市呈現復甦,雲賣車營銷助力市場回暖
3月過半
中國車市在疫情的陰霾下呈現復甦
3月17日,中國乘用聯席會發布數據顯示,3月廠商銷售目標同比下降38%,2019年調研樣本量占總體市場比例約為81%,通過該比例初步估算,3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量大約為103萬輛,同比約下滑四成,環比將大幅上升。記者走訪廣州車市發現,4S店客流增多,也已呈現回暖。
而在此前的二月疫情高峰期期間,「宅」成了主題。看車的客流量明顯減少,受疫情影響,中國車市在2月「觸底」。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最新綜合銷量數據統計顯示,2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25.0萬輛,同比下滑近八成,相當於跌回了2006年2月的水平;1-2月累計銷量196.9萬輛,同比下降41.0%。
「全年的銷售目標都壓在後半年,可能需要加大優惠力度才能吸引到更多消費者,他們是否會選擇我們品牌也很難說。」一家4S店的銷售經理說。
雲銷售線上銷售成時尚
車企公關紛紛化身「網紅主播」出鏡,花式賣車成了近期車企推廣的主要賣點。
「在數字展廳看車、選車、買車,遇到任何疑問可以隨時撥打銷售顧問的電話,享受一對一專屬服務。」一汽豐田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許多車企和經銷商都通過「雲看車」、「雲發布」等直播把銷售活動搬到線上,VR看車、試駕直播等花樣層出不窮。不少急需購車的消費者通過觀看直播對車輛有了全面了解,最近到店看車的消費者也大多是直奔主題。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一份《疫情對汽車市場影響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經銷商的線上直播開播佔比從春節前1%提升到49%。而據某平台公布的數據,截至2月18日,已有23個汽車品牌的1500家門店在該平台直播賣車,其中不乏寶馬、奧迪等知名汽車品牌,且每天直播超過100場。
疫情之下,線下銷售渠道已接近停擺。線上渠道成了汽車銷售轉型的必經之路。據車企工作人員介紹,線上看車不僅優惠力度空前,還能了解車輛的各方面細節,當天不少用戶都達成了購車意向。
對於傳統車企而言,4S店傳統渠道銷售是必經之路,而以特斯拉為例的互聯網造車企業的出現,在線上賣車模式上有著先天優勢。帶動著不少車企也在嘗試線上銷售的方式,雙十一等網購節上,時不時有車企推出雲購車,但對於車輛這一大宗物品而言,線下體驗簽約仍是首選,線上銷售佔比微乎其微。而此次疫情,逼急了經銷商,也則催熱了「雲銷售」。
不過對於雲賣車的效果如何?
則就一言難盡了
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馬振山認為,「疫情的確催熱了雲賣車,但是能不能賣車能賣多少車還得有時間的磨練。畢竟這么大件沒看到真車,對消費者誠信的建立還是需要不小的考驗。」
廣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則認為,雲直播之於汽車銷售而言更像是開拓市場的「先鋒」,讓消費者提前了解車輛的優勢點,率先建立「好感」,並讓消費者帶著期望到店進行體驗,從而有效提升銷售達成的效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4s店高峰期車進店量佔比多少
男女比例基本相同。
汽車4S店訪客男女比例幾乎相同,26至35歲客戶為4S店的主力人群,豪華車4S店男性比例高於女性。汽車4S店訪客中,男性佔比51.3%,女性佔比48.7%。26-35歲年齡層的訪客最多,達到55.1%。另外,16-25歲訪客佔比達27.2%。
4S店是整車銷售渠道,零售配件銷售,車輛售後服務,整體的信息反饋,四位一體的一個汽車銷售部門,全稱叫做汽車銷售服務4S店,是興起於1998年,最初的來源地是在歐洲,服務比較完善。
H. 誰能說說4S店的規模
4S店是一種以「四位一體」為核心的汽車特許經營模式,包括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後服務(Service)、信息反饋等(Survey)。
4S店是1998年以後才逐步由歐洲傳入中國的舶來品。由於它與各個廠家之間建立了緊密的產銷關系,具有購物環境優美、品牌意識強等優勢,一度被國內諸多廠家效仿。
4S店一般採取一個品牌在一個地區分布一個或相對等距離的幾個專賣店,按照生產廠家的統一店內外設計要求建造,投資巨大,動輒上千萬,甚至幾千萬,豪華氣派。
4S店是集汽車銷售、維修、配件和信息服務為一體的銷售店,一家投資2500萬元左右建立起來的4S店在5-10年之內都不會落後。在中國,4S店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4S店模式這幾年在國內發展極為迅速。汽車行業的4S店就是 汽車廠家為了滿足客戶在服務方面的需求而推出的一種業務模式。4S店的核心含義是「汽車終身服務解決方案」。
有評論家這樣評價該模式:「4S店模式其實是汽車市場激烈競爭下的產物。隨著市場逐漸成熟,用戶的消費心 理也逐漸成熟,用戶需求多樣化,對產品、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嚴格,原有的代理銷售體制已不能適應市場與用戶的需求。
4S店的出現,恰好能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它可以提供裝備精良、整潔干凈的維修區,現代化的設備和服務管 理,高度職業化的氣氛,保養良好的服務設施,充足的零配件供應,迅速及時地跟蹤服務體系。通過4S店的服務,可以使用戶對品牌產生信賴 感,從而擴大銷售量。」
因此,「4S」的關鍵詞是「解決方案」和「服務」。其實在「服務經濟社會」的大背景下,「4S」模式其實和其 他一些已進入「以方案和服務為核心競爭力時代」的行業銷售服務模式殊路同歸,只不過叫法更時尚、更新一些
I. 4家車企破產,龍頭經銷商集團關了31家4S店,車市進入寒冬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
11月份還沒過去一星期,整個汽車行業的輿論圈子儼然被知名車企重組、停擺、出售股權等新聞承包了。
1-4日,包括華晨、北汽、恆大、長江等在內的4家車企6次曝出不好的消息。
但這樣的廣匯,卻在疫情之後陷入了利潤下滑的困局,整體狀況也受到資本市場和汽車行業的共同關注。
業績上,1-9月,廣匯汽車的凈利潤13.12億元,同比下滑41.6%,與經銷商經營狀況直接掛鉤的現金流更是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此前,《汽車服務世界》也報道過,廣匯汽車上半年的利潤下滑超6成,是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團。
渠道上,1-9月,廣匯汽車一共關閉了31家門店,新開了11家門店,集團門店規模減少了20家。
廣匯的盈利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作為主營業務的整車銷售板塊,該板塊1-9月在營收上佔了8成,但毛利率僅為2.55%。
與此同時,廣匯汽車的維修服務、傭金代理等業務,毛利率超50%,其中售後維修業務更是廣匯唯一出現利潤增長的業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匯的資金鏈問題自然受到關注。
10月,廣匯汽車就被曝「資金鏈陷入緊張」,也有多個投資者針對「廣匯汽車資金呈現持續流出狀態」現象詢問廣匯汽車董秘。
關於公司股價、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廣匯卻並未給出回復。
但是,廣匯汽車三季度的現金流持續出現70餘億元的「漏洞」也是基本事實,為了補充流動資金,廣匯汽車控股股東還在9月質押了部分股權。
加上10月的時候正通、潤東先後發布股權轉讓/凍結信息,這些經銷商巨頭的動向真實反映了經銷商群體的經營壓力開始加劇。
巨頭們的資金壓力都始終存在,非巨頭的狀況自然也不敢說好。
4S店:被騙or賣龍蝦?這是一個問題
當賣車不再能獲得高額利潤已經成為現實的當下,4S店的日子不容易已經是基本事實。
此前,中國流通協會公布了3組數據體現了4S店的不易:上半年近八成4S店的新車銷量處於下滑趨勢;不到30%的4S店能盈利;有1019家4S店相繼退網。
4S店經銷商撐不下去退網、維權等新聞今年就沒停過,上述出問題的車企幾乎都被自己的經銷商維過權,在此就不過多贅述。
我們來看另一群4S店經銷商面臨困境後的做法和遭遇。
有相關人士指出:下半年汽車市場增長乏力,廠家填補市場的預期不容易實現。
各家車企業績止跌回升的背後,是成千上萬家汽車經銷商,背負著艱巨的任務,承受著巨大壓力。
這種情況下,一些撐不住、想擴大盈利空間的4S店經銷商,會選擇跟非主機廠/車企進行合作等方式減輕自身的負擔、增加自身的盈利空間。
但這種「沒有車企和所屬集團保護」的做法,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10月31日,浙樣紅TV報道:杭州多家寶馬經銷商與汽車代理公司合作,卻被騙了上千萬。
一位杭州蕭山汽車城十多年開店經驗的汽車經銷商老闆向媒體反映:自己與某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開展了業務合作,但從9月下旬開始,該公司老闆突然失聯、電話關機、辦公室人去樓空。
媒體在采訪過程中,陸續發現有不少當地4S店經銷商與車主均被該公司拖欠車款,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
這些經銷商之所以會受騙,原因很簡單:
1、價格便宜:原價28萬的寶馬車,該代理商只賣26萬,低於市場價的五六個點;
2、經銷商想要獲取更多利潤,從該公司訂車以後轉賣可以賺取差價。
3、經銷商會選擇的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都會是熟人且有過業務往來,有一定信任基礎。
上述報案的店主跟該公司老闆認識了十多年,卻還是被騙了。
事實上,車企與4S集團的每一次變動,對於最下游的4S店個體來說都是一次洗牌。
過程中他們要麼緊跟上游的腳步走一步看一步、要麼慌路求生找別的賺錢機會,有些4S店老闆覺得自己救不了自己的汽車生意,乾脆選擇發展第二產業了。
在湖北有汽車經銷商的投資人,一邊開店賣車,一邊開店賣小龍蝦,賣小龍蝦的利潤比賣一年車的利潤還高,這已經成為坊間「美談」。
是循規蹈矩繼續承壓苦苦支撐?還是冒著風險跟「車圈的老朋友(汽車事務代理公司)合作」/亦或者發展自己的第二春賣個龍蝦啥的?
這指不定會是未來3萬家4S店老闆隔三差五的靈魂拷問。
寫在最後:
本文的出發點並非唱衰4S店,只是盤點4S店群體當下的真實境況。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文中並沒有出現「4S店遇難了、獨立售後能不能趁機獲益」等相關言論。
原因很簡單,今年4S店不好、獨立售後也不算理想,只是行業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巨頭整合的動作太多,導致大家的輿論焦點多放在了「強者正在如何越強」身上。
兩個月前,汽車服務世界發過一篇文章《2020年二季度,近1.5萬汽服店轉讓,實體店難在「實體」?》體現了汽服店現狀,其中提到了一點:去年誰店多,誰光榮;今年誰店多,誰頭大。
這其實表明:2020年,獨立售後面臨的窘境與車企、4S集團以及4S店群體是類似的。
動盪的時候,強者的抗風險能力雖然更強,但他們必須進行的轉型動作可能也更慢。
小船怕風浪,大船難轉彎。
-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2月全國汽車銷量同比降幅-80%左右,4S店銷售效率僅24.9%
截至3月2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查全國123家經銷商集團,總計8095家4S店的復工情況,發現銷售效率只有24.9%,售後效率也僅31.1%,仍然遠低於同期。(銷售效率指的是當期整車銷售能夠達到往年同期的程度;售後效率就是當期售後產值能夠達到往年同期的車程度)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布建議稱,北京限牌配額應適度增大,對穩定2020年汽車消費有重大意義。崔東樹還表示,2019年雖然汽車新車銷售增速回落,但是我國乘用車新車消費總量2100萬輛,列全球第一。並不是說大家不願意買汽車,這是階段性的樓市擠壓車市消費,但中國車市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