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卧底北京兩家汽車4S店
Ⅰ 吃相難看的4S店暴露行業道德危機
然玉
日前,記者先後應聘進入兩家知名 汽車 品牌的4S店卧底暗訪,發現了諸多驚人亂象。在維修車間,一名4S店員工抄起鐵錘將一輛送修 汽車 原本完好的水箱框架砸壞,拍照後才示意維修技師拆解定損。「每個車都砸,要不然你哪掙錢去啊!」除了「砸壞好零件再修」,暗訪過程中,記者還發現兩家4S店員族燃搭工還存在虛假清洗保養,截留超量油液等問題。(10月19日新京報)
素來為人所詬病的4S店,再次曝出驚人亂象。「砸壞好零件再修」「截留油液回收再賣」……種種膽大妄為、野蠻粗暴的操作,刷新了公眾的認知。有視頻有真相,某些4S店的「黑店」本質,算是坐實了。如今有待追問的是兆拿,此類現象到底是個別門店胡作非為,還是在全行業普遍存在?事實上,考慮到4S店特殊的專業壁壘,以及知識不對稱的優勢,我們或許很難對其職業操守感到樂觀。
其實,不少4S店早就劣跡斑斑、聲名狼藉。吃虧上當多了之後,一些老司機也找到了應對之道。在質保期內,仍然把車送到4S店免費保養,一旦出保就找信得過的汽修廠,或者索性自行采購零件DIY修車……然而,這些自保之術,本身也伴隨著其他「風險」,故而只能說是無奈之舉。
當然了,老司機雖是成功「上岸」了,但卻並未從根本上影響4S店「灰產」創收。現實中,4S黑店緊緊抓住「吃保險」「坑小白」兩條業務線,賺得盆滿缽滿。
做局挖坑、坑蒙拐騙,路子越來越野、吃相越來段悔越難看的某些4S店,距離其原本的角色功能設定越來越遠。作為單一品牌特許經營銷售的4S店,其售後服務天然有著穩定的客源,這使得其缺乏足夠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隨著 汽車 功能越來越多、系統越來越復雜,4S店維修部門所掌握的「專業信息優勢」更加明顯,就算動了手腳,顧客也是發現難、取證難。這種種客觀現實決定了某些4S店很難嚴格自律,而只會無所不用其極,玩套路撈錢。
對於4S店出現的問題,在4S模式上是無解的。打破 汽車 銷售、維保產業鏈條的封閉化、條塊化,加速發展高品質的連鎖汽修品牌店,才能從根本上打破4S店一家獨大、店大欺客的局面。
Ⅱ 315記者老K講述卧底汽車銷售公司經歷,為何導演每天都要給他打電話
《無間道》這部由劉德華主演的電影,相信很多朋友都看了不下三遍,而這位315的記者老K就在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上演了一把“無間道”。他在315晚會當中講述自己卧底汽車銷售公司的經歷,明明是一場危險的卧底任務卻被記者老K出演的生龍活虎,搞的導演每天都要給他打電話,那這究竟是為何呢?
之後老K也向導演明確表達,明白自己作為記者的責任是為了挖出黑幕,凈化市場,絕不會因為一己私利,而變成了銷售公司的真正二把手。這也是作為一個記者的職業准則,無論經受多少誘惑,都堅定自己的內心,秉持自己的職業道德。
Ⅲ 記者卧底4S店:砸壞好零件「創收」!涉事車企回應
&
東風日產晟通專營店存在
虛假保養及截留車主購買的油液產品 等問題。
店員熱衷「玩貓兒膩」只為多賺錢
這兩家4S店員工藏有如此多貓兒膩,主要是他們的 收入更多隻能靠提成 。
相比於車輛維修來說,
他們更願意接保養的單子
「
修一個車輛異響,十分鍾是它,一天也是它,你要一天修不好這個車,一天你一分錢也掙不著。基礎保養通常 半小時之內 就能做完,一天正常 可以保養七八輛車 。
」
19日下午, 上汽大眾北京4S店負責人 回應此事稱,店內已對報道中提到的情況開展自查。
該店所屬的 豐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 回應稱,報道中提到的砸壞好零件「創收」一事,不在市場監管局的監管范圍內,建議聯系車輛投保的車險公司詢問。視頻中被砸車輛的保險公司客服人員稱,理賠部門將介入核查。
19日16時許, 東風日產 通過微信公眾號回應稱,東風日產緊急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展開調查,該專營店嚴重違反《東風日產售後服務基礎管理標准》, 即日起對該專營店取消星級評價資格,並限期整改 。東風日產將立即開展對全國專營店的售後服務檢查工作,加強對終端服務行為的監管,堅決杜絕此類行為的發生。
上汽大眾 也公開回應稱,該經銷商相關行為涉嫌嚴重違反上汽大眾經銷商經營管理指導方針, 已責令該經銷商立即停業,接受相關調查 ;上汽大眾已針對全國經銷商的售後服務行為啟動專項檢查,以確保所有服務流程和服務質量符合規范和要求。
現在不少車企坦擾對於4S店的管理僅限於收收加盟費,至於廠家為規范4S店而設置的軟硬體標准,以及對4S店進行的考核,往往只是走形式。以至於有消費者在4S店被坑了之後,聯系廠家進行投訴處理,結果卻是廠家推脫,相關問題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除了監管不絕睜嚴之外,消費者在發生糾紛的時候,往往處於弱勢,取證難度大、維權成本高。4S店配件價格不透明,更缺乏一個讓宏旦規范的服務價格體系,這就是我們常在網上看到消費者自曝被「蒙」的原因。消費者的知情權得不到保證,基本權利肯定會受到損害。
種種潛規則,讓一些4S店成為了消費者眼中的「黑店」,並對整個 汽車 行業帶來了非常惡劣的影響,甚至還影響到了人們購車的熱情。單純依靠車主增加專業知識,或者完全寄希望於4S店誠信自律,都無法完全杜絕行業的「潛規則」,整個市場更需要的是監管部門亮劍。
從此次披露的一些「潛規則」來看,有關部門應該對於情節嚴重和存在重大違規問題的4S店採取停止業務、吊銷業務許可證、將其清除出保險中介市場等措施,並追究其法律責任。同時,有關部門更應該保證消費者接受4S店服務的知情權,對於消費者投訴,可以安排獨立第三方進行調查。一旦核實清楚,對4S店進行嚴厲的處罰,形成震懾作用。
只有讓4S店的「潛規則」沒有了生存空間,廣大車主才能不再常常感嘆買車容易養車難,也有助於提振 汽車 消費市場。
新民晚報(xmwb1929)綜合新京報、重案組37號、新民眼工作室(xinminjd)
相關作者:方翔
Ⅳ 新京報「暗訪4S店維修貓膩」報道引起重視,主管部門表示嚴查
10月19日,新京報刊發《記者卧底4S店:砸壞好零件「創收」倒掉車主清洗劑「做保養」》一稿引起廣泛關注。20日,新京報記者回訪發現,涉事上汽大眾4S店已停業,店內相關負責人稱,目前他們正配合多部門進行調查。
據新京報報道,針對東風日產晟通專營店存在的維保亂象問題,房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介入調查。房山交通局修管科相關負責人稱,將根據調查取證的具嘩拆體情況,對涉事4S店做出罰款或停業的處罰。
上汽大眾笑蘆答北京4s店維修車間內仍有師傅在維修車輛。新京報記者程亞龍攝
10月20日,汽車民生網以《重磅!無良4S店砸壞好零件虛假定損、截留超量油液被曝光,品牌廠家紛紛回應》為題,對新京報「暗訪4S店維修貓膩」以及涉事的品牌方東風日產和上汽大眾就此事的回應進行了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315記者成卧底公司二把手,他是怎樣真實上演無間道的
在315打假大會上,這位記者被安排到一家公司去卧底,原因是有消費者舉報這家二手汽車交易平台存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然後這位記者為了獲取一手真實的材料便潛入這家公司,但是由於只是普通的銷售,沒有辦法拿到公司內部資料,所以他決定好好乾一路,從銷售到了公司高管,下面我們可以來仔細說一下
3、一路從普通銷售到公司高管成為二把手,
這件事情再次向我們證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位記者他居然從普通銷售一路升職到公司高管,成為了一個二把手,成為高管後,這位記者拿到了公司的內部資料,而且也不會有人懷疑手下還帶了十幾個小弟,最重要的是,在這一個公司的薪資要比他原來記者的工資高好幾倍,
當電視台的領導聽說這位記者成為了公司高管,每天都要打一個電話噓寒問暖,生怕這位記者碳變,而這位記者也表示自己不會去做公司高管做高管的目的只是為了拿到一些核心的資料去揭露這家平台,
通過這件事情再次告訴我們金子總會發光,人只要有才能,在哪裡都能夠活得風生水起,這也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版無間道,
當後來電視台采訪這位記者的時候,他表示自己對於銷售是零經驗是從頭開始學的,但也沒想到自己居然從銷售做到了高管,
最後這件事情的結果是,這家二手汽車交易平台確實存在欺騙消費者的行為,通過採取到的資料顯示,有的差價高達6000元左右,最低的也在幾百塊到1000多元不等,隨後在315打假大會上就被曝光了,
Ⅵ 合資4S店黑幕追蹤:廠商勒令整改,終端「視而不見」
汽車頭條App通過多次走訪發現,金融服務費的確是普遍性的。一家歐洲汽車企業4S店銷售人員曾向汽車頭條APP透露,銷售推薦分期購車,一是有提成激勵,二是貸款金融公司為車企自營,銷售人員每月都有固定任務。
金融服務費只是冰山一角,在現有商業模式下,主機廠與經銷商制定的不合理KPI導向,讓銷售及售後服務人員「主動作惡」。此次新京報卧底調查也發現,員工縮減工序、過度推銷、虛假保養等,都是為了拿提成。經銷商砸車定損,也是為了多出千元維修項目,對於這些,有員工稱「很正常,每個車都砸,要不然你哪掙錢去啊,這行業就是這樣」,也有員工表示,「修一個車輛異響,十分鍾是它,一天也是它,你要一天修不好這個車,一天你一分錢也掙不著」。
面對汽車市場的競爭加劇與全新趨勢,用戶與車企、經銷商的關系正深刻變化,車企與經銷商在強化監管之外,該重新審視自身經營理念,重新制定盈利模式了。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記者卧底4S店爆大量貓膩 ,都有哪些問題
4s店確實有很多的貓膩,需要我們去注意的。比如說像這幾天網路上流傳的一個視頻,把一些好的零件給砸壞了,然後再進行維修更換,從中掙取一定的利益。在4s店這樣的情況也是相當的普遍,而且他們還說:如果你不砸,只賺這個工時維修費用,那麼確實沒有什麼搞頭,反正是保險公司賠錢,砸壞了再修對客戶來說,對車主來說也沒有什麼影響。
當然也會截留客戶用不完的油液,留下一次其他車輛使用。比如說一些汽車進行維修保養的時候基本上用不了4升油,有的只需要3.5升,會剩下0.5升他是不會交給客戶的。如果客戶索要他才會給,如果客戶不索要,那麼資源就留在那裡等其他車輛進行保養,用剩下的油又可以留下來,結果是七八輛車保養之後,又能夠省出一瓶機油。
不僅僅是機油,有時候剎車油,以及像這個轉向機油啊,基本上都會有用不完的情況,這些4S店也不會給客戶,剩下的留給其他車使用,照樣收費。
Ⅷ 修車保養別大意,4S店的貓膩比你想像的多
昨天,新京報的一篇報道火了。新京報的記者「卧底」4S店,發現了4S店售後不為人知的秘密,包括砸壞好零件增加維修費用、截留剩餘油液賣給其他客戶等行為,令人不齒。
事件爆出之後,上汽大眾已經發布聲明,責令北京恆星天誠4S店立即停業,接受調查。東風日產則取消了對於晟通專營店的五星評級,並責令整改。汽車行業新車價格透明,4S店利潤微薄是事實,但通過不當行為來賺錢,生意能長久嗎?國內到底還有多少家恆星天誠和晟通這樣的4S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Ⅸ 4S店砸車再保修騙保 汽車行業亂象何時休
昨天,某報一篇《記者卧底4S店:砸壞好零件"創收",倒掉車主清洗劑"做保養"》快速登上熱搜,汽車售後維修亂象再度引爆網路。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止至2019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2.615億台,並且還在不斷增加中。而保養與維修市場的規模也隨之將不斷擴大。
對於這樣一個事關消費者安全與利益的行業,顯然需要監管部門與行業自身以更現代化、更精細的管理,及早剔除這些行業"害蟲",才能實現行業的蓬勃發展,並讓消費者享受到越來越高質量的汽車售後服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