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改裝汽車 » 汽車改裝上市公司

汽車改裝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3-03-08 16:50:20

A. 大眾聯合汽車改裝公司怎麼樣

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0104,公司簡稱「上海汽車」。2006年經過重組,上海汽車成為目前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為65.5億股,合並總資產864億元,職工總數3.3萬人,公司目前控股股東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公司是目前國內領先的乘用車製造商、最大的微型車製造商和銷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2006年度以134.4萬輛的整車銷量,居全國汽車大集團之首。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29日,集中了世界500強企業上汽集團與汽車產業鏈相關的資產和業務,旗下企業主要從事汽車和零部件的生產、銷售、開發、投資及配套服務,2005年共向中國及海外市場銷售整車超過105萬輛。 上汽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上汽汽車)於2006年2月22日正式成立。上汽汽車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份)和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各投資60%和40%組建,初期投資為36.8億元人民幣。 目前,上汽汽車的各項工作已全面啟動,將同步建設上海和儀征兩個生產基地,中期規劃將形成年產轎車及變形車30萬輛和發動機40萬台的生產規模。截止到2010年,上汽汽車計劃推出RV車、中級車、緊湊型車等5個平台超過30款車型,混合動力車也將在其間推出, 從而形成與國際汽車技術發展趨勢相同步的、價格從6.5萬元至30萬元、覆蓋主流乘用車領域各個細分市場的寬系列產品線布局。 上汽(集團)股份投資18億元建立的上汽工程研究院將和上汽海外研發中心將共同成為上汽汽車 的技術研發基地,致力於自主品牌新產品研發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為上汽汽車自主品牌的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證。 上汽汽車作為國際化品牌的經營者,將依託上汽集團20多年合資合作所積累的技術、製造、采購、營銷和管理優勢,以國際化的視野,創造性地集成全球優勢資源,以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滿足消費者高品位需求,以優秀的國際合作團隊,打造中國汽車領導品牌,進而成為全球汽車業不可或缺的力量。 [編輯本段]公司業務 公司主要業務:汽車整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與整車開發緊密相關的零部件(包括動力傳動、底盤、電子電器等)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與汽車業務密切相關的汽車金融。 [編輯本段]集團下屬 公司下屬主要企業:乘用車分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海申沃,上汽通用五菱、韓國雙龍汽車等整車企業;汽車齒輪總廠、聯合汽車電子等與整車開發緊密相關的零部件企業;以及上汽財務公司等汽車金融企業。 [編輯本段]大事記 1955年12月 上海市內燃機配件製造公司成立。 1958年03月 上海市內燃機配件製造公司與上海市動力設備製造公司合並,成立上海市動力機械製造公司。 1958年09月 上海汽車裝配廠試製成功第一輛小轎車,命名「鳳凰牌」。 1960年01月 上海市動力機械製造公司更名為上海市農業機械製造公司。 1964年02月 鳳凰牌轎車改名為上海牌轎車,至1975年形成5000輛年生產能力。 1964年12月 上海牌SH-760型轎車開始成批生產,年產量為50輛。 1969年04月 上海市農業機械製造公司更名為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 1978年11月 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開始企業性公司試點。 1982年06月 上海轎車項目代表團赴西德訪問,與德國大眾簽署桑塔納轎車試制協議。 1983年04月 第一輛上海桑塔納轎車組裝成功。 1984年10月 中國汽車工業公司、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中國銀行上海信託咨詢公司與西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營合同,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奠基。 1985年03月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 1990年03月 上海汽車拖拉機工業聯營公司更名為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 1991年11月 為集中力量發展桑塔納轎車,上海牌轎車停產。 1993年08月 上海桑塔納達到年產10萬輛能力,國產化率突破80%。 1995年04月 上海大眾與德國大眾、巴西大眾聯合開發成功桑塔納2000型。 1995年09月 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更名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1995年10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簽定基礎協議。雙方計劃在上海建立一個汽車合資企業和合資技術開發中心以及其他相關項目。 1997年01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簽署合營合同與章程。 1997年03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簽署合營合同與章程。 1997年06月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11月 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開發行3億股A股股票,發行價7.02元/股,股票代碼600104。 1998年12月 上海通用項目建成,別克新世紀下線。 1999年01月 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和江蘇省儀征市汽車工業公司聯合組建的「上汽集團儀征汽車有限公司」合同簽約儀式在揚州舉行。 2001年03月 上海汽車首次實施配股方案,向原股東每10股配售3股,共配售4.2億股,配售價8元/股。 2002年10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參股通用—大宇項目正式獲得國家批准,通用大宇汽車科技公司在韓國漢城正式宣布成立。 2002年11月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廣西柳州舉行掛牌。 2004年03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和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與遼寧省、山東省的有關企業正式簽署沈陽金杯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山東大宇汽車發動機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協議;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各擁有沈陽金杯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和山東大宇汽車發動機公司25%的股份,上海通用汽車持有50%的股份。 2004年07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003年度117.2億美元的銷售收入首次進入《財富》雜志世界五百強排行榜,列第461位。 2004年10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韓國雙龍汽車公司簽署了收購雙龍汽車公司48.92%的股份的合同。 2004年12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實施改制重組,設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控股股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按每10股送3.4股的比例向全體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使所持非流通股股份取得流通權;隨後,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改承諾,在二級市場投入10億元資金按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股改後的59.8%增至67.7%。 2005年12月 上汽實現整車銷售105萬輛,提前兩年完成年產100萬輛目標。 2006年07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005年合並報表143.65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再次躋身《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行列,排名第475位。 2006年10月 上汽正式發布了首款自主品牌中高檔轎車榮威(Roewe)750。 2006年11月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共同簽署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汽車全球合作夥伴協議》。 2006年12月 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已正式完成向控股股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定向發行32.7503億股A股的相關股權變更工作,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國內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 2007年06月 經國務院國資委和上海市國資委批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持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83.83%股權劃轉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擁有,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成為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與上汽菲亞特紅岩動力總成有限公司在重慶舉行了成立揭牌奠基儀式。 2007年07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合並報表18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402位。 2007年09月 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汽車。 2008年07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007年度合並報表226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373位,第四次入選世界500強,排名比上一年度上升29位。 新出爐的「2009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更好地體現了今天的中國上市公司所面臨的競爭環境。上汽憑借良好的企業形象成功入圍前10強!

B. 汽配概念股最新一覽,汽配概念股有哪些

汽配概念股(相關個股)
一汽富維:一汽富維是一汽集團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之一,國內重要的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主營汽車改裝(除小橋車、輕型車)、製造汽車零部件、汽車修理、經銷汽車配件、汽車、小橋車。目前主要部件已形成年產卡車15萬輛,橋車30萬輛的零部件生產加工能力,鋼車輪形成年產350萬只的生產能力,居國內領先水平。
華域汽車:華域汽車直屬的23家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企業,主要業務覆蓋汽車內外飾件、功能性總成件、金屬成形及模具、電子電器和熱加工等業務板塊,其中延鋒偉世通、納鐵福、三電貝洱、小糸車燈等多數企業長期占據國內各細分市場的龍頭地位,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福耀玻璃:福耀玻璃主營生產汽車安全玻璃、建築安全玻璃、防彈玻璃、制鏡級浮法玻璃、汽車級浮法玻璃,高檔銀鏡及其它工業技術玻璃。公司在福建福清、吉林雙遼、內蒙通遼、重慶萬盛等地建立了現代化的浮法玻璃生產基地,還分別在福清、長春、重慶、上海建立了汽車玻璃生產基地,在國內形成了一整套貫穿東南西北合縱聯橫的產銷網路體系,在國外設立了分布於美國、西歐、東歐、韓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地的商務辦事處,是國內最具規模、技術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供應商,產品不但配套國內汽車品牌,更已成為德國奧迪、德國大眾、南韓現代、澳大利亞Holden、日本鈴木、日本三菱、捷克途勝的合格供應商,並批量供貨。公司的產品標志「FY」商標是中國汽車玻璃行業迄今為止唯一的「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
東風科技:東風科技主營汽車零部件及汽車貿易等業務,是東風汽車集團旗下僅有的兩家上市公司之一,公司旗下擁有一家分公司和九家控股公司、六家參股公司,按地域分為上海、湖北 、廣東三個基地。公司在國內汽車零配件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公司與美國泰利福公司、泰國正大集團、日本京浜公司等均有較好合作並取得良好業績。公司還積極投入高科技電子產品領域,研發的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已取得客戶的定點配套。
威孚高科:威孚高科是汽配龍頭,公司與德國博世共同出資成立了博世汽車柴油噴射系統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歐Ⅲ及以上標準的電子控制柴油噴射系統,包括卡車共軌噴油器、轎車共軌噴油器、電控VE泵及共軌油嘴的生產銷售和服務。建成達產後,將生產歐Ⅲ、歐Ⅳ排放法規要求的新一代電控噴射系統產品,建設成年產56萬台電控VE泵、70萬台高壓共軌和電控噴油器的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基地。
青島雙星:青島雙星在我國汽配行業有著較為突出的地位,公司經過多年努力已成國內輪胎行業的龍頭之一,形成了年產全鋼載重子午胎150萬套、斜膠載重輪胎200萬套、農用輕卡輪胎400萬條、內胎500萬條的生產能力,形成120多家總代理、覆蓋全國、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市場網路,產品遠銷東南亞、中南美、中東等上百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同行業中獲准進入國際市場范圍最大的企業之一。雙星輪胎總體實力排名居世界前列。

C. 汽車改裝行業前景怎樣

汽車改裝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路暢科技(002813.SZ)、中國汽研(601965.SH)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汽車改裝行業政策情況、中國汽車改裝行業供需情況與價格指數、中國汽車改裝企業區域競爭

行業概況

1、定義

汽車改裝指的是在汽車製造廠家原生產的車上進行外部造型、內部造型以及機械性能的改動,主要包括車身改裝、動力改裝、汽車安全性能的改裝及對汽車智能方面的改裝,以此達到提高汽車性能、美化汽車外觀的效果。

從汽車改裝的對象角度進行分類,可分為街車改裝和賽車改裝,具體分析如下:

2、行業鏈剖析:上游為零部件與材料供應商,下游為私人車主、經銷商、二手車等

我國汽車改裝行業上游主要包括汽車改裝物資原料的生產與供應、硬體設備支持和科技服務平台;中游部分主要包括汽車改裝行業中四大類產品;下游部分主要包括在不同應用場景中汽車改裝體系的發展。

行業發展歷程:行業處於萌芽期

與國外相比,我國汽車改裝行業的發展歷史較短,只有二十多年的歷程,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1997-2007年、2007-2017年和2018年以後這三個階段。2018年10月《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8-2020年)》的發布為汽車改裝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方案涉及多個領域的發展,其中包括支持鼓勵汽車、摩托車運動文化、汽車改裝及賽事。2019年6月《機動車查驗工作規程(GA801-2019)》的發布也進一步縮減了對改造汽車的限制。這些均體現了我國對汽車改裝減少限制政策邁出的第一步。

行業政策背景:積極發展汽車賽事、文化、改裝等相關產業

汽車改裝行業作為市場導向型行業,在政策規范指導下有序發展。我國汽車改裝行業市場性標准持續拓展,但相關的政策法規和標准仍需要逐步完善,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進而提升行業整體的競爭力,引導行業內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同時,汽車改裝行業相關法律法規正在持續修訂完善,為我國汽車改裝行業技術研發和市場規范發展提供法律支持。

行業發展現狀

1、發展模式:三大模式並存

從現階段來看,中國汽車改裝行業大致存在三種發展模式:第一種是主機廠提供整車,社會改裝廠進行改裝;第二種是主機廠與改裝廠聯合開發;第三種是主機廠提供全套汽車改裝。現階段這三種模式都是並存的。

2、供給:AIT參展商數量每年增長30%

中國汽車改裝行業的發展仍屬於初創期,行業標准不統一,但展覽會是反映一個行業發展的晴雨表,從展會的參展商和觀眾的多個維度可以直觀反應行業變化。近年來隨著行業的發展,中國國際汽車升級套件暨改裝車展(AIT)的參展商數量每年增長30%,2021年共有來自國內外超過600家改裝品牌和7大整車廠的參與,展出改裝案例車和網紅車突破3000輛;主營汽車改裝的專業門店采購商數量增長近130%;具體改裝產品如外觀件、輪胎輪轂、功能油品的增速超過200%,性能改裝產品如排氣、避震、剎車、包圍件、發動機周邊產品增速超56%。

3、需求:貼膜、車體改色、升級汽車音響設備改裝佔比85%

總體來說,汽車改裝可以概括為三種需求:一是為了外觀更好看,更個性,二是為了讓行車更安全,三是為了讓速度更快。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調查數據,貼膜、車體改色、升級汽車音響設備等這方面的改裝項目,佔到了整個汽改市場的85%。

4、用戶規模:我國汽車改裝用戶超300萬人

中國汽車改裝行業的用戶規模可從中國駕駛人新領證數量上來分析。隨著中國新領證駕駛人規模增加,消費者對汽車動力性、安全性和舒適性等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對在用汽車的消費升級、改裝需求也是越來越多,中國汽車改裝行業的用戶規模也隨之上升。

根據中國公安部數據,2021年,中國駕駛人新領證數量達2750萬人。根據中國汽車金融實驗室的數據,有11.23%的車主做過汽車改裝,剩下88.77%的車主沒有做過汽車改裝。由此測算,2021年中國汽車改裝行業用戶規模約為309萬人,同比增長23.12%。

5、消費群體:90後注重外觀和速度,70後注重安全性能

我國汽車改裝的消費群體正在逐漸分為三大群體。90後更加追求外觀的漂亮和更快的速度。年輕的車主經常給自己的車子貼上車貼,加上大包圍,改上更為彪悍的排氣系統,加裝尾翼。而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汽車不像原廠車型那樣的千篇一律。相較之下,70後們則更注重安全性的提升,他們的汽車改裝要求,多是為汽車升級。如輪胎要更好的、輪圈要更扎實的、剎車系統要更靈敏的、座椅要更舒適的,一切都圍繞著安全性的提升而展開。

6、消費規模:花費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汽車改裝消費者佔比最多

隨著汽車改裝行業的發展,改裝項目的日益繁多,汽車改裝的消費水平也日益上漲。根據中國汽車金融實驗室的數據,2021年,花費金額在1萬元以下的汽車改裝消費者佔比最多,達52%,花費金額1萬元-2萬元(含1萬元)佔比接近28%,花費金額在2萬元-5萬元(含2萬元)之間的佔比達15%.

7、市場規模:2021年市場規模約852億元

中國汽車改裝行業的發展仍屬於初創期,行業標准不統一,當前改裝門店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但近年來隨著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改裝品牌和大整車廠參與展出改裝案例車和網紅車。整體來看,自2019年9月公安部發布的《機動車查驗工作規程》擴大了汽車改裝范圍,汽車改裝廠商積極對產品服務進行更新突破。

而中國汽車改裝產品核心訴求主要分布在外觀改裝、底盤改裝、動力改裝和智能化改裝四大訴求上。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及共享化的新四化迅速發展,消費者對汽車動力性、安全性和舒適性等消費需求越來越多,對在用汽車的消費升級、改裝需求也是越來越多,高端化、品牌化、品質化、個性化、定製化是逐步成為汽車改裝市場的主流方向。在逐步得到釋放的汽車消費市場「個性化需求」的驅動下,未來我國汽車個性定製改裝市場潛力巨大。根據中國工商聯數據,2021年我國汽車改裝市場規模約852億元,同比增長30.67%。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中國汽車改裝企業主要分布在廣東和山東

從汽車改裝企業注冊地分布來看,目前中國汽車改裝注冊企業主要分布廣東和山東。截至2022年12月,廣東省共有相關汽車改裝企業注冊數達881家,佔比14%,山東省共有汽車改裝企業注冊數632家,佔比10%。

2、企業競爭:國貴科技、卡妙思、曼狄卡為第一梯隊

由於我國汽車改裝行業發展不成熟,企業規模較小,上市公司較少,整車廠對改裝的關注度不足,還未針對可能出現的改裝做好整車技術和產品方面的支持,也未和專業改裝廠商形成穩定合作關系,因此以各廠商的汽車改裝產品與服務布局來分析我國汽車改裝行業的競爭格局。

整體來看,除了幾家專注於國際一線汽車改裝品牌的經銷商外,多數汽車改裝企業重點布局於汽車外觀、底盤和動力改裝市場,技術難度相對較低,品牌優勢和客戶資源主要靠時間和口碑積累;而少數企業如卡妙思則開始自研汽車智能改裝和新材料改裝領域,國貴科技加大對賽車改裝市場的投入,不斷更新賽用汽車改裝產品。目前來看,國貴科技、卡妙思、曼狄卡為中國汽車改裝第一梯隊的企業;中國汽研、路暢科技、雅泛迪屬於第二梯隊;而匯利堡、零創汽車、豐途汽車、車螞蟻等企業位列第三梯隊。

註:最高為★★★★★,最低為★★★☆,☆代表半星,用星級表示企業綜合實力。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行業發展趨勢:高端化、品牌化、品質化、個性化、定製化

隨著新冠疫情受控,中國步入後疫情時代,我國乘用車銷量逐步回升,以及賽車行業向產業化趨勢過渡,賽車改裝規模將隨著賽事的風靡而不斷增加,中國賽車改裝市場也將逐步擴大。而在其他乘用車及商用車改裝市場,隨著汽車產業與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駕駛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娛樂性的追求,加之國家也逐漸縮減對汽車改裝的限制,汽車改裝行業標准逐漸完善,汽車改裝技術的應用領域及應用比例將日益擴大。高端化、品牌化、品質化、個性化、定製化是逐步成為汽車改裝市場的主流方向。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行業研究院《中國汽車改裝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D. 商務車改裝公司選哪家好

很多司機為了能夠讓自己在車上旅途享受更好,通常都會進行商務車內飾改裝,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得到更好的駕車體驗,也可以讓自己在開車過程中感到很累,長時間駕駛也不會感覺到疲憊,這就是商務車內飾改裝給大家帶來的開車體驗,大家在選擇改裝公司時,建議大家可以選擇北京豪車匯,這樣才可以有更專業的體驗。

大家在選擇商務車改裝公司的過程中,必須要能夠了解該公司是否能夠具有著非常專業的改裝能力,同時也需要能夠了解其他車主的口碑,這樣才可以在選擇的過程中有更好的針對性和專業性,也能夠在合作的過程當中更加放心,可有專業的設計師給他提供設計方案,在改裝過程中也更加合理,既能夠讓商務車的改裝效果更完美,也可以讓汽車的安全性得到更好的提升。

進行汽車改裝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得到更好的享受,在進行商務車改裝之後,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駕乘體驗可以更完美,但是如果犧牲了汽車改裝的安全性,這對於自己的駕車體驗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和價值,所以大家在選擇商務車改裝公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專業正規安全可靠,這樣才可以給自己帶來更好的服務。

北京豪車匯不僅可以保證在改裝的過程當中更加合理,同時絕對能夠符合大家的需求,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有更完美的效果,讓大家對於改裝可以更滿意,在進行駕車的過程中安全性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乘坐的體驗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

E. 愛義行是上市公司么

截止到2019年愛義行是綜合性汽車服務企業,但不是上市公司。

北京愛義行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創建於1995年,歷經十餘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內最具實力的汽車服務連鎖企業,注冊資金3850萬。公司目前共有連鎖店一百家,全國各地的員工總數超過了3000人,是集環保洗車、汽車美容、汽車裝飾、維修保養、烤漆服務、汽車百貨、車險於一體的綜合性汽車服務企業。

愛義行以"專業的頭腦,快速的服務"為核心競爭力,以服務區域覆蓋全國為未來發展目標,以連鎖經營的模式為有車族提供方便、快捷的系列化汽車服務,成為消費者身邊的汽車服務專家。

愛義行北京地區直營連鎖店十五家,總體營業面積超過60000平米,注冊資金3850萬元,資產總額上億元。2012年,愛義行北京、上海、成都、濟南四地直營連鎖店規模已超過三十家,全國各地連鎖店數十家,員工總數超過了3000人。

愛義行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遵循員工「基本保障高於社會標准」「平均工資高於社會標准」的薪酬准則,同時,更加關注員工的個人發展。

(5)汽車改裝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2018年10月,愛義行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 A+ 輪融資,本輪由上海車孵企業領投。

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遵循員工「基本保障高於社會標准」「平均工資高於社會標准」的薪酬准則,同時,更加關注員工的個人發展。

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和考評機制,將企業發展與員工職業規劃良好的結合,「門店優秀員工晉級推薦」制度、「公司高級人才培訓班」、「二梯隊培育規劃」……幫助優秀員工全面掌握企業管理知識、人員管理技巧、了解公司運營了解財務常識、熟練操作ERP系統……為未來接任重要的管理崗位打好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義行

F. 車之寶官網的那些內飾改裝案例都是真的嗎

是真的啊!這有什麼可懷疑的!

G. 大眾聯合汽車改裝公司怎麼樣

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11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600104,公司簡稱「上海汽車」。2006年經過重組,上海汽車成為目前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截止2006年12月31日,公司總股本為65.5億股,合並總資產864億元,職工總數3.3萬人,公司目前控股股東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公司是目前國內領先的乘用車製造商、最大的微型車製造商和銷量最大的汽車製造商,2006年度以134.4萬輛的整車銷量,居全國汽車大集團之首。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29日,集中了世界500強企業上汽集團與汽車產業鏈相關的資產和業務,旗下企業主要從事汽車和零部件的生產、銷售、開發、投資及配套服務,2005年共向中國及海外市場銷售整車超過105萬輛。
上汽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上汽汽車)於2006年2月22日正式成立。上汽汽車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份)和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各投資60%和40%組建,初期投資為36.8億元人民幣。
目前,上汽汽車的各項工作已全面啟動,將同步建設上海和儀征兩個生產基地,中期規劃將形成年產轎車及變形車30萬輛和發動機40萬台的生產規模。截止到2010年,上汽汽車計劃推出RV車、中級車、緊湊型車等5個平台超過30款車型,混合動力車也將在其間推出, 從而形成與國際汽車技術發展趨勢相同步的、價格從6.5萬元至30萬元、覆蓋主流乘用車領域各個細分市場的寬系列產品線布局。
上汽(集團)股份投資18億元建立的上汽工程研究院將和上汽海外研發中心將共同成為上汽汽車 的技術研發基地,致力於自主品牌新產品研發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為上汽汽車自主品牌的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證。
上汽汽車作為國際化品牌的經營者,將依託上汽集團20多年合資合作所積累的技術、製造、采購、營銷和管理優勢,以國際化的視野,創造性地集成全球優勢資源,以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滿足消費者高品位需求,以優秀的國際合作團隊,打造中國汽車領導品牌,進而成為全球汽車業不可或缺的力量。 [編輯本段]公司業務公司主要業務:汽車整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與整車開發緊密相關的零部件(包括動力傳動、底盤、電子電器等)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與汽車業務密切相關的汽車金融。 [編輯本段]集團下屬公司下屬主要企業:乘用車分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海申沃,上汽通用五菱、韓國雙龍汽車等整車企業;汽車齒輪總廠、聯合汽車電子等與整車開發緊密相關的零部件企業;以及上汽財務公司等汽車金融企業。 [編輯本段]大事記1955年12月上海市內燃機配件製造公司成立。
1958年03月上海市內燃機配件製造公司與上海市動力設備製造公司合並,成立上海市動力機械製造公司。
1958年09月上海汽車裝配廠試製成功第一輛小轎車,命名「鳳凰牌」。
1960年01月上海市動力機械製造公司更名為上海市農業機械製造公司。
1964年02月鳳凰牌轎車改名為上海牌轎車,至1975年形成5000輛年生產能力。
1964年12月上海牌SH-760型轎車開始成批生產,年產量為50輛。
1969年04月上海市農業機械製造公司更名為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
1978年11月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開始企業性公司試點。
1982年06月上海轎車項目代表團赴西德訪問,與德國大眾簽署桑塔納轎車試制協議。
1983年04月第一輛上海桑塔納轎車組裝成功。
1984年10月中國汽車工業公司、上海市拖拉機汽車工業公司、中國銀行上海信託咨詢公司與西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合營合同,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奠基。
1985年03月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
1990年03月上海汽車拖拉機工業聯營公司更名為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
1991年11月為集中力量發展桑塔納轎車,上海牌轎車停產。
1993年08月上海桑塔納達到年產10萬輛能力,國產化率突破80%。
1995年04月上海大眾與德國大眾、巴西大眾聯合開發成功桑塔納2000型。
1995年09月上海汽車工業總公司更名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1995年10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簽定基礎協議。雙方計劃在上海建立一個汽車合資企業和合資技術開發中心以及其他相關項目。
1997年01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簽署合營合同與章程。
1997年03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簽署合營合同與章程。
1997年06月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成立。
1997年11月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開發行3億股A股股票,發行價7.02元/股,股票代碼600104。
1998年12月上海通用項目建成,別克新世紀下線。
1999年01月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和江蘇省儀征市汽車工業公司聯合組建的「上汽集團儀征汽車有限公司」合同簽約儀式在揚州舉行。
2001年03月上海汽車首次實施配股方案,向原股東每10股配售3股,共配售4.2億股,配售價8元/股。
2002年10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參股通用—大宇項目正式獲得國家批准,通用大宇汽車科技公司在韓國漢城正式宣布成立。
2002年11月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在廣西柳州舉行掛牌。
2004年03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和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與遼寧省、山東省的有關企業正式簽署沈陽金杯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山東大宇汽車發動機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協議;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各擁有沈陽金杯通用汽車有限公司和山東大宇汽車發動機公司25%的股份,上海通用汽車持有50%的股份。
2004年07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003年度117.2億美元的銷售收入首次進入《財富》雜志世界五百強排行榜,列第461位。
2004年10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與韓國雙龍汽車公司簽署了收購雙龍汽車公司48.92%的股份的合同。
2004年12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實施改制重組,設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控股股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按每10股送3.4股的比例向全體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使所持非流通股股份取得流通權;隨後,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改承諾,在二級市場投入10億元資金按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股改後的59.8%增至67.7%。
2005年12月上汽實現整車銷售105萬輛,提前兩年完成年產100萬輛目標。
2006年07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005年合並報表143.65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再次躋身《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行列,排名第475位。
2006年10月上汽正式發布了首款自主品牌中高檔轎車榮威(Roewe)750。
2006年11月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共同簽署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汽車全球合作夥伴協議》。
2006年12月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已正式完成向控股股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定向發行32.7503億股A股的相關股權變更工作,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國內最大的整車上市公司。
2007年06月經國務院國資委和上海市國資委批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持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83.83%股權劃轉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擁有,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成為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上汽依維柯紅岩商用車有限公司與上汽菲亞特紅岩動力總成有限公司在重慶舉行了成立揭牌奠基儀式。
2007年07月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合並報表18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402位。
2007年09月上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汽車。
2008年07月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以2007年度合並報表226億美元的銷售收入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373位,第四次入選世界500強,排名比上一年度上升29位。
新出爐的「2009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更好地體現了今天的中國上市公司所面臨的競爭環境。上汽憑借良好的企業形象成功入圍前10強!

H. 一汽集團的上市公司都有哪些

一汽集團的上市公司有以下:

1、一汽轎車(000800): 紅旗L5 L7 H7、歐朗、奔騰B50 B70 B90 X80和馬自達6 馬6睿翼 馬8 CX-7車。

2、一汽夏利(000927):夏利系列和NBC系列經濟型轎車。

3、啟明信息(002232):啟明星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系列軟體。

4、富奧股份(000030):生產汽車轉向器、制動系統、底盤系統等。

5、一汽富維(600742):公司是國內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吸收了一汽集團公司車輪、車箱兩個專業廠的優良資產,形成以改裝車、汽車電器、車輪為主的三大系列產品;與全球最大盤式制動器供應商設立合資公司,將生產重型卡車、牽引車、客車的空氣沖焊制動器等零部件。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一汽集團,中國一汽或一汽,英文名稱為FAW),位於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身為第一汽車製造廠,由毛澤東親筆題寫廠名,饒斌創建,於1953年7月15日奠基。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中國一汽已成為年產銷300萬輛級的國有大型汽車企業集團, 產銷總量始終位列行業第一陣營。

熱點內容
衛航房車官方 發布:2025-02-01 22:34:13 瀏覽:879
去吧皮卡丘要錢 發布:2025-02-01 22:32:31 瀏覽:692
牧馬人越野能力 發布:2025-02-01 22:30:07 瀏覽:531
二手江玲趣峰考斯特房車 發布:2025-02-01 22:08:45 瀏覽:715
柴油皮卡直噴電控 發布:2025-02-01 22:08:44 瀏覽:505
湖南房車租賃服務 發布:2025-02-01 22:02:50 瀏覽:743
太原商務車租車價目表 發布:2025-02-01 22:02:40 瀏覽:574
東風風神越野車 發布:2025-02-01 21:53:34 瀏覽:641
國產福特c型房車價格表 發布:2025-02-01 21:53:33 瀏覽:999
東風皮卡491 發布:2025-02-01 21:53:31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