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ttrs車主改裝車
① 駕駛第八年的奧迪TT,行走十萬公里回憶總結下改車用車酸甜苦辣
一個帖子 記錄多年來的使用體驗和感受 文筆不佳 各位大佬且看鍵盤下留情。 以下使用體驗和感受純屬個人體驗 不代表任何 我會從 1、使用體驗 2、車輛碰到常見的問題 3、改裝的走過的路和坑 4、恢復以及保留目前車輛狀態的原因 這幾點來說
選擇奧迪TT 是因為上學時 我家車位邊上 就停著一台銀色TT MK1 當時就覺得 好帥! (包括後來選擇F80 M3 也是 因為領居家的白色兩門E92 M3) 當時要買家裡第二輛車 就和家裡人說TT帥 剛好我媽也很喜歡她自己就去買了 就挺突然的 當時是不知情的要早知道一定讓選擇個四驅的。(後來覺得前驅也有好處下面說) 前幾年還在上學 就沒怎麼開 後來16年畢業後就基本落在我手上了 撿漏王
我是二代EA888機子 先總結 TT 就是一款軸距短 提速快 不舒適 空間不錯 底盤略微鬆散(可能年份久了) 外觀仁者見仁不提 優點! 1 提速前中段迅猛 時速140KM曲線推背感變緩 到180時基本再往上走提速就比較慢了 2得益於短小的車身其實比同品牌同系的車 轉向會更加靈敏 很靈活。原廠側傾有點大 升級完避震感受明顯。 3得益於EA888大眾同平台 配件便宜阿直接降低維護保養成本 這個非常關鍵阿! 當然和這台車易損件多有關系 4對於10W公里的老車 發動機變速箱以及變速箱的穩定性 都還不錯。 (漏油啥都是小問題了) 還有是真的很能裝東西。 空間誰用誰知道 缺點.. 1舒適度這塊 ,過坑過減速帶 因為軸距短前後跳動的聯系更大 所以是算不上舒服的 就算換了非常舒適的避震。也是跑車的感覺。不舒適 2各種小毛病確實挺多的 一點都不是省心的車。特別後面幾年更換的配件實在多,油墊 感測器 後鹵素燈泡 碳罐 等等等等等等 3異響確實多 而且都是不定期出現 不過都可以解決了。就是要肯專研!!還要有不厭其煩的心!! 都可以解決 每台車異響原因和方式不同。所以有時候你找再專業的師傅也沒辦法解決你的問題。畢竟天天聽著人是車主自己
我個人是從完全不懂汽車和駕駛 慢慢的 到現在略知一二 冤枉學費是沒少交[害羞] 有時候 看了自己以前的做的事就覺得很傻 從改裝就可以看出來 但是一直沒有變的就是那一份或多或少的熱愛 TT論壇的大佬非常多。包括玩TTS直線加速的 不缺乏資深玩家 和店家 看了最近一個TTS 大佬的帖子 也是讓我重新認識一番TTS 改車一定要多多多理解學習請教和分析。缺一不可 要了解自己的需求 再選擇相應的產品 當然有些你必須試了體驗才懂 但是不好的東西盡量減少 改件以及使用體驗下面附在圖文相結合。
305 故事一開始 是從只想改個輪轂。 品牌旋壓的質量還是非常不錯的沒有任何問題。這么多年來過坑過砍完好無損。除了刮刮蹭蹭。
坑都是從輪轂開始 17到18的圈 剎車也是空空空的 也是開始啥都不懂。就要飽滿 越大!越好! 反正錢都花了 也沒考慮也不懂油泵夠不夠 沒考慮也不懂六活塞的剎車對於1.3噸的TT是不是有點過 RS剎車+國產盤(國產盤牌子就不說了) 質量是真的不行。開開就抖動, 後來換成DBA T2盤 完美解決 真的非常抗的住。也沒做導風 從來都是輪胎先失去抓地力(米其林PS4高溫衰退太厲害了 響胎就不敢開了)
然後就覺得顏色不行了。貼了亞光灰色的膜 這個顏色我還是很喜歡的。但貼膜的細節沒辦法和我後來噴漆的細節相對比。可能也是我的錢沒到位? 。
仿R8的板 這個可能是我裝過最傻的東西了。。。。。。真是後來不忍直視
到這里越改越復雜 包括 HKS的泄壓閥 K04的渦輪 UNI進氣 UNI程序 加大中冷 肯德基排氣 RS全套包圍 基本都拆了
後來又貼了一次膜。 換了光面的膜。光面的好打理。 亞光的容易臟
從這里開始就慢慢做減法了,拆掉了 泄壓閥 拆掉了渦輪。 程序換回了原廠 其實裝了渦輪和K04對於前驅車來說前段並沒有多大的提升 用PS4測出的成績 5.6S 原廠也是6秒出頭/ 中後段表現尚可 前段明顯落於同樣改動四驅的TT/TTS 但高轉數才能爆發出聲嘶力竭的動力 體感還沒有原廠來的線性和舒服
順便噴了個漆噴成現在的沙哈拉黃
18年年底迎來了新的夥伴 阿布扎比藍
雖然換了新車 但是還是再給TT做優化。拆除了原本的短彈簧。換了一套OHLINS
這套避震怎麼說。支撐是非常到位。拿在手上能感到做工和精細的品質
把後排座椅給拆了做了兩個儲物箱 後面用木板和亞克力板做了一個隔板
底盤燈被隊友組隊去裝了.......至今未拆 M3已經拆了
到目前我已經把 渦輪(拆除) 泄壓閥(拆除) 大六剎車(拆除換TTS原廠340盤的剎車) 程序也恢復了 對於1.3噸的TT來說我認為211馬力游刃有餘。也可以對應的上 廈門不大的賽道。升級出的馬力還需要多花心思在散熱和保養上多花功夫 OHLINS開了一年也拆了換成KWV1 可能很多會覺得為什麼要把OHLINS換成KW KWV1在支撐性也很足夠的同時。多了那麼一點點的柔韌度 但僅僅是一些。在過減速帶時不至於夾緊屁股。 重點是OHLINS的高度很尷尬阿 。降不到想要的位置 當然期間還改了一堆無用的改件例如油門加速????硬連接的波箱拉桿??? 還有什麼既有增稠的 真的是千萬不要加。發動機hi直接抖 直接把機油放完了。 目前 只保留了進氣 排氣和加大中冷 一套好的半熱熔胎以及MX72剎車片 換了聚氨酯襯套以及ENDLESS的剎車油以及惡俗底盤燈hhhh 盼星星盼月亮今年四五月份廈門的賽道終於開放了 去繁從簡留著目前的配置就 為了想下場玩一玩。 外觀也把這顆戰斗的輪轂換成了素素的rotiform six(圖片還未拍後期補) 編輯了幾個小時發現看下來才一點點。腦子轉不動了 有想補充的放以後 雖然有新的夥伴M3 但從未停止對TT的調整 後期補圖 歡迎福建地區的夥伴來廈門體驗1.8公里賽車場
② 奧迪TT的「黑武士」風格改裝,擁有無極限的回頭率!
這是一輛「縮小版」奧迪R8的改裝案例,全車大部分延續奧迪TT原廠風格,僅僅改動了幾個部位,包括SUPERSPRINT閥門排氣系統,19寸HYPERFORGEDHF-C7鍛造輪轂,PIRELLI輪胎245/35R19和KW避震套件,將「黑武士」風格發揮到極致,而性能動力部分,則保留原廠動力,畢竟奧迪TT的基礎動力足夠秒殺路面上所見的性能車和小鋼炮,而這樣採用「全黑色」「咄咄逼人」的外觀造型,足夠吸引眾多路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爆改TT RS見了都要管它叫大哥!這批新車有點猛!
轉眼就到了7月份的下旬,隨著各大車展都集中在下半年舉行,新車的上市也逐漸迎來了一波高潮,今天咱們主要來看一下國外近期亮相的重磅車型。
僅在7月份,國內外就陸陸續續發布了多款重磅的新車,眾多車型的發布讓消費者感受到了經濟復甦的勢頭越來越強烈。期待更多重磅新車的到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1200匹魔改奧迪TT RS叫囂「全國約戰」,結局相當悲催
花重金買了車,刷個ECU(刷車載電腦提升車輛馬力),說出來踩線,但在很多人眼裡「順理成章」,而且在茶哥生活的廣東地區,一些年輕的車主們喜歡「倒騰」一些德日系性能車。
近日,深圳一位車主,在抖音上公開炫耀其改裝後馬力千匹的奧迪TTRS,並叫囂全國約戰。「我是國內奧迪TT馬力最大車主,不服來嘣我!」
可見今年以來,執法部門對非法改裝車的打擊力度,有越來越嚴趨勢,既抓典型也抓大部隊,只要是非法改裝上路就有被「盯上」的可能,各位改裝車友怎麼看呢?
曾有喜歡改裝的車主跟茶哥說:改裝就為了炫耀!不炫耀改來作甚?深究這話當然於情於法不合,但很能代表一類改裝玩家們的心理。我就為了個性,為了車動力更猛、外觀更騷、回頭率更高才去改的,不能上路還炫個毛線!
誠然,明知非法改裝車不能上路,但仍抱著僥幸心理馳騁在路上,曾幾何時在某些城市可以打打擦邊球;但網路發達的當下,隨手被舉報或者路上被逮到,也不是小概率的事情。再者,非法改裝動力涉及到噪音擾民、行駛安全,影響你和他人的利益,@各位車主們,你們怎麼看這悖論呢?相約評論區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火遍網路的1000匹奧迪TTRS 原廠EA855的引擎實力怎麼樣
最近一台爆改的奧迪TT RS在車圈迅速走紅。車主在視頻中叫囂道:「你們成都如果有什麼0-2、0-4的比賽,我去的話你們通通都是炮灰,不服開摩托車也可以!」一時間激起全網的口誅筆伐,頗有當年」速度王者「思域事件的意味。雖然車主喊話的語態以及狂傲的行為十分難堪,但其改裝的奧迪TT RS確有實力!
車主對這輛奧迪TT RS的改裝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發動機送去英國鍛造,換了Pte6875的渦輪,西班牙rpc的進氣歧管,以及刷電腦程序和其它各部件的改裝,最大馬力超過了1000P,總價值在200萬左右,絕對是爆改。
而奧迪TT RS經受得住如此爆改,那麼它原廠的實力又如何呢?這台奧迪EA855,地表最強五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首先為什麼 Audi 會堅持使用五缸發動機?現在各大廠家都積極開發四缸渦輪發動機,因為除了能夠降低成本,而且未來的保養也更加便宜一些。不過 Audi 還是堅持使用五缸的設計,原因就是當年奧迪與保時捷合作開發的 RS2 Avant 是搭載2.2L 五缸發動機+6速at變速箱,馬力直逼311Hp,實力不容小看,也因此 Audi 打下了五缸引擎的經驗與基礎!
說回這台 EA855 引擎,它的缸體是採用石墨材質,這種材質其實一般上常見於柴油發動機,可應付更高的溫度與壓力等,那 Audi EA855 的缸體就是採用了這材質打造。另外,EA855 的引擎缸蓋是由熱強度鋁合金製造而成,引擎進氣室也經過 Audi RS 特別設計,降低了引擎「爆震」的幾率。此外,EA855 每個氣缸有四個氣門,每個排氣閥上都有「鈉」 來控制溫度,而它的 Camshaft 也備有 VVT 的技術,同時排氣閥門也擁有 Audi Valve Lift 的系統,並搭配 Direct Injection 以及 Port Injection 技術,動力響應更快,更穩定!
EA255 的排量為2,480cc,採用五缸的設計,點火順序 為 1 2 4 5 3,引擎的設計為長行程,氣缸之間的距離 88mm,而缸徑為82.5mm。在5,4000RPM 時這台引擎可發揮394Hp 的最大馬力,480Nm 的扭力則是在1,600RPM 就激發出來了!重點是這台 EA855 發動機的重量才185KG!
值得一提的時,EA855 在2010年-2018年都獲得了國際最佳2.0L-2.5L 發動機大獎!在沃德十佳發動機排行榜中,EA855發動機能夠在榜單中蟬聯多年,除開排量的定位中競爭對手比較少有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EA855的油耗、動力、排放三方面平衡得比較均衡,而這一點主要是得益於其配備的GDI+PFI雙噴射系統。
可見這台引擎真的非常強悍,這也是為什麼 Audi 一直堅持使用這一台發動機的原因吧!無論如何,大家怎麼看這台引擎呢?
⑥ 這輛奧迪TTRS改裝一千匹,沒想到車主已年近80歲
相較於保時捷718、寶馬Z4和捷豹F-Type,奧迪TT少了一些傳統跑車的流線感設計,但它的引擎潛力卻深不見底,而且高階車型還擁有quattro四輪系統的加持,直線加速性能相當驚人,特別是頂級版本的TTRS。
在過去,我們已經看過很多的重度改裝奧迪TTRS(國內也有網紅最速車型),但是,這輛TTRS令人動容的地方——除了有著「最速TTRS」稱號之外,它的主人是一位78歲高齡的英國籍車主。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改車與年齡沒有半毛錢關系,只要你夠熱血、夠激情,就算到了80歲,你還是能駕駛1,100匹的改裝車,這是一件多麼酷的事情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嘩眾取寵!爆改奧迪TT RS挑戰全網到底有多囂張
最近幾天,某音上一爆改奧迪TTRS車主突然就火了,號稱是中國最大馬力奧迪車主,且加速挑戰全網的言論,短時間激起千層浪,惹怒不少網友。
中國汽車工業本身起步較晚,汽車文化也在緩慢成長中。雖然近幾年汽車銷量呈增長快速,中國品牌車企也逐漸強大,但中國並沒有到平均每個家庭都擁有2-3輛車的地步。
觀點:
這類視頻本人是非常討厭的,我喜歡汽車,喜歡手動擋,也喜歡騎摩托車,隨著國內汽車、機車類文化的成長,也會更加成熟,形成我們中國特有的汽車和機車文化。
而此次爆改奧迪TTRS爆改後馬力和加速表現確實很強,但依舊不抵日產GT-R。而國內機車圈本身限制就非常多,加上近一年摩托車事故頻發,禁摩與否一直被抬上話題尖端,我也希望各位摩友不要去沾這種事件,不管是改裝車還是摩托車希望不要受到挑撥去回應這類挑釁而去比賽,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也不要為禁摩和限制改裝的現有環境添油加醋了。
而該爆改奧迪TTRS車主公開在網路稱「沒錢,你玩個毛」,還使用炮灰、挑戰等字眼來表現自己。不論這是他的個人行為,還是背後公司的炒作行為,我還是希望各位車友能夠沉住氣,看看就好。
在這個流量、快消時代,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你看到的不一定是黑,聽到的也不一定是白。
對於這類人,讓時間沖淡就好,而我們淡然一笑,足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奧迪TT經過御用改裝廠ABT之後,會怎麼樣呢車主感嘆:真帥
奧迪TTRoadster敞篷跑車,前衛的設計搭配惹火的車身比起同門硬頂TT跑車,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2.0TFSI車型還可以爆發出230hp馬力,堪稱是實力與美貌兼具的性感尤物!不過在德國改裝廠ABTSportsline的眼裡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
不僅如此,為了對應升級後強大的動力,ABTSportsline也推出了一套懸掛系統改裝套件,內容包括可以降低車身前輪35mm、後輪30mm的短彈簧,另外還有ABT改裝專用的防傾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橙色風暴 619匹姿態與動力兼顧的奧迪TTRS
目前作為奧迪性能車系裡面最為高調的非奧迪TTRS莫屬了,前段時間各大短視頻平台競相炒作的千匹TTRS也確實足夠吸引各路大神的眼球了。目前風頭已過,也是時候再來分享一台奧迪TTRS的改裝案例了。不過,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台奧迪TTRS缺不是一台為了直線加速而打造的,在兼顧了動力性能的同時,又非常注重外觀姿態的修為,正可謂姿態與動力並存,能下賽道能日常代步的多面手綜合體。
就是這台可甜可咸,能跑街代步,能下賽道飆直線的奧迪性能小跑車TTRS,乍一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但是一旦你真的跟她跑一次,你就會放棄一搏。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么多了,感謝車友們的支持,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給我留言或者評論,我會一一回復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