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改裝汽車
㈠ 恩施或者武漢哪裡可以改汽車大燈
你直接在手機上搜索改燈或者換光,應該會有好多改燈店的地址出來的。
我知道武漢改燈店大大小小好多呢,像在漢口、武昌、漢陽、硚口、青山、蔡甸等等好多專業改燈店。
我車是在武昌那邊的白沙洲長征市場旁邊的藍精靈改得激光大燈,效果還可以。我叔最近也准備將他的奇駿汽車大燈升級呢。
㈡ 恩施男子將摩托改裝成「裝甲車」,被路人拍成短視頻後遭查,有何安全隱患
我覺得這種改裝肯定是不合規的,它的安全隱患在於這個車的大小形狀都不合規,可能會影響到其他汽車的駕駛,佔用的空間更大,而且它自己的防撞強度也降低了。
㈢ 木炭汽車的發展過程
此時的中國,滬、豫、湘、晉、贛、桂等地的一批汽車運輸和工程機械方面的專家紛紛開展汽車代用燃料的科學,值得書一筆的是20世紀30年代初一些憂患之士,為解中國貧油之憂,對汽車代用燃料加緊攻關。
20世紀30年代初長沙試制煤氣汽車和酒精汽車一舉成功,成為轟動全國的新聞,長沙實業界的有志之士決心研製煤氣汽車和酒精汽車。1932年2月省工業試驗所成立,由技師向德領頭,先後研製出5種煤氣發生爐。1932年8月11日,271型煤氣發生爐安裝在汽車上進行第一次試車,獲得成功,從長沙城內六堆子至湘潭下攝司車站,載22人,行程63.3公里,時速39公里。10月10日在長矚公路上舉行試車典禮,有實業部和全國14個省市代表及外同專家觀看,評價甚高。後又研製成除塵器,並獲得專利權,解決了木炭污染問題。
1935年,湘省汽車有20-30%改裝成煤氣出車,到 1939年發展到 50%以上。1935年又試驗成功酒精汽車。因酒精比汽油價格低,到1940年全省32%的汽車以酒精代替汽油作動力。這樣,木炭車和酒精車佔全省汽車總數的82%以上.每年節省汽油18-30萬加侖,價值百萬銀元。
上海的張登義, 1925年從法蘭西海歸,即受聘於上海快利車行,開始從事汽車代用燃料的研究。他們采購了法國及瑞典製造的煤氣發生爐各1套,裝車試驗,後選定法國製造的下吸式煤氣發生爐,於1937年,將上海1路公共汽車全部改裝為木炭代燃汽車投入營運,使上海的代燃汽車開發研究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鄭州市製成中國第一輛自製木炭代燃汽車的湯仲明, 一九三一年夏,湯仲明第一次駕木炭汽車在鄭州西郊碧沙崗公開試驗,並邀請各界參觀,這次公開試驗轟動全市,觀眾如潮。這次試驗效果良好,時速達到四十公里,每公里僅耗木炭一市斤,價值是汽油的十分之一。
一九三一年九月,湯仲明將發明的木炭代油爐報實業部立案,並獲批准專利五年。②同年年底湯仲明為了加快推廣工作,將木炭代油爐的製作技術及圖紙,毫無保留地公布於眾. 一九三二年元月十四日,實業部派專家舒震東、餘人翰前來鄭州檢驗。反復試驗,詳細檢查核實後,認為此項發明木炭代油爐具有重大意義,遠勝國外試驗品,達到實用價值,且造價低廉,易於製造,整個代油爐的造價不及一隻化油器的價錢,與國外比利時、法國、日本.等國製造的木炭車比較,有明顯的三大優點:一是發動時無需用汽油作媒介,國外產品都得使用汽油作媒介,方能發動機器;二是爐體重量不超過一百斤,安裝在車前左右兩旁或車後均可,方便靈活,國外試驗品重達二三百斤,由於笨重安裝就不靈活;三是加一次木炭可行駛四小時,時速達到四十餘公里,國外試驗品加炭時間都比較短,日本製造的半小時就得加一次炭。實業部曾購進法、日兩國產的試驗品加以檢驗,認為都未完善,不適應用,未予推廣,將其擱置。
湯仲明的這項發明,它與汽油車相比,只是使用沒有汽油方便,點火需要花三五分鍾時間(點火前用手搖鼓風機一搖也很快就能啟動),上坡時與汽油車相比,力量稍嫌弱一點,這是美中之不足,但無礙行駛,專家給湯仲明的發明以極高評價。35年其在滬開設了製造煤氣發生爐的專業工廠仲明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並呈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全國各公路運輸單位推廣使用代燃汽車,限期將汽車全部改裝為煤氣車,並限制汽油進口。得到當局的肯定,並通令全國公路運輸企業改裝使用。當年,各地私營長途汽車運輸企業也陸續購置煤氣發生爐,改裝代燃汽車。上海還設有湯仲明辦公室負責推廣汽車代燃技術。這為抗戰時期尤其是民國30年太平洋戰爭後,汽油進口中斷,大批汽車改裝為木炭汽車後確實發揮了作用。
當時的國民政府在研究替代燃料方面,以木炭為汽車燃料經過反復實驗和改進,木炭汽車在長期的運行中取得了實績。木炭汽車因為燃料易得,造價又低廉被各省民營交通部門廣泛使用,廣東省也是推行木炭汽車較早的地方;陝西省共改裝了幾百輛這樣的木炭汽車,跋涉在秦嶺、巴山、西安、延安之間,保證了抗戰時期陝西省的公路交通運輸任務。
民國時期的木炭汽車,從研製推行到逐漸被淘汰,歷時將近15年,作為主要交通運輸工具的木炭汽車,完成了抗日戰爭時期繁重危險的運輸任務,為保障戰時的公路交通運輸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在抗戰文化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抗戰時期,武漢淪陷,國民黨政府西遷內地,大西南成了戰時大後方。這期間,運輸產業迅速發展。可是,由於抗戰期間所需的大量戰略物資之一的石油的消耗量陡增,而供應量卻由於滇緬公路的中斷廣州淪陷,汽油異常匱乏,僅靠駝峰運輸的區區數量汽油,軍事專用已經捉襟見肘了,是無法滿足國計民生的需要的。致使戰時主要的運輸工具汽車就成了無米之炊,戰時交通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抗日戰爭後期,中國西南大後方的公路上,除軍用汽車外,所有貨車,差不多都是國產木炭汽車。
當時的交通情況十分惡劣,飛機沒有,鐵路不通,水運遭日寇封鎖,汽油來源斷絕,只有木炭汽車是比較實用的交通工具,目標小,靈活機動,而且又經久耐用,即使被槍彈射中,只要把洞口用布條包起來,照樣行駛。這期間,由於石油無法供應,木炭汽車便成了重要的交通工具。大宗的軍糧民食和食鹽的運輸,也都是由木炭汽車承擔。木炭汽車在抗戰史上不僅起到了交通運輸的頂樑柱作用,而且因為木炭汽車得以與一部分名人結緣。
1939年89月間,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由桂林到恩施參加湖北省臨時參議會的會議,因不願意坐木炭汽車,就乘飛機先到重慶,再由重慶坐輪船到巴東,但到巴東之後,李四光發現了停放在車站的汽車全部是木炭汽車,只好試一試。結果,木炭汽車行駛了200多公里的崎嶇山路,順利抵達恩施。李四光後來說,在桂林時,曾有人向法國購買了幾輛木炭汽車,結果車輛不能發動,只能全部拆掉,所以他在桂林動身前認為木炭汽車不可靠。不料經此一試,發現中國的木炭汽車確實能用,感覺也很舒適安全。因此,恩施會議後,李四光還坐木炭汽車在川鄂邊境考察地質,事畢後,又坐木炭汽車經川東湘西返回桂林。
陳誠在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兼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時,曾派省政府委員朱代傑組織了一個經濟建設參觀訪問團。到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廣西、貴州等省市參觀訪問,歷時三個月,一直都是乘坐木炭汽車,從未發生故障。朱代傑回湖北後,在省府擴大會議上,著重談到各省市有關部門和人士無不稱贊木炭汽車在戰時交通運輸方面發揮的重大作用,認為是湖北建設中的一項重要成就。1939年,陳誠還把蔣介石請來,同許多高級將領一起參觀了木炭汽車,大家一致稱贊木炭汽車十分成功,使公路運輸沒有受到汽油缺乏的影響。
但是,戰時的作用是暫時的,由汽油車改裝的木炭車,木炭爐拖在汽車後背,體積龐大,一次需填裝木炭200斤。駕駛室內裝有一個連接炭爐的鼓風機,木炭點火後通過鼓風機把爐子燒旺,使爐內木炭燒至80%才能產生啟動汽車所需的煤氣。木炭產生的煤氣,通過兩個存氣筒儲存、濾清後輸入化油器點火。
建國初期,為了克服西方國家對我國的封鎖禁運,1951年,廣東汽車修配廠還大量製造了木炭汽化爐,以炭代油,保證了正常的運輸,建國初期運輸企業的老職工,對木炭車懷有深深的感情。開過木炭車的老司機,講述了早期運輸職工創業的艱辛和為運輸事業所做出的貢獻。
建國初期,我們地區運輸企業的十幾部汽車中,70%以上的車輛為木炭車。這種車燃燒系統的結構為:木炭爐、瓦斯管、粗濾器、細濾器、混合器(化油器)等。其木炭爐與現今用的爐子的區別在於沒有煙道,並且爐子上端設有水管,由開關控制水量,以掌握爐內木炭燃燒程度。其啟動過程為:當爐堂內的木炭(木柴或煤炭)點燃後,迅速封閉爐蓋,造成爐內缺氧,使燃料處於半燃燒狀態,從而產生一氧化碳(俗稱煤氣),一氧化碳經過瓦斯管、粗細濾器過濾後,到達混合器,與外界進入的空氣混合後,便形成可燃氣體,然後進入氣缸,通過電火花點燃爆發而產生動力功能,驅動汽車運行。
㈣ 恩施一男子開改裝摩托車上路,交警巡邏時將其查獲,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改裝摩托車是違法行為,將會受到罰款處分,而且還會交由相關部門進行整改。
㈤ 恩施這邊哪裡有汽車改裝比較好的店
可以自己先去網上買一些好的碳纖改裝件,然後拿去汽車4S店或者維修店安裝
正常行駛的車輛,35%-40%的空氣會從車身上面流過。10%-15%從車身下面流過,25%從車身側面流過,一台具有優秀空氣動力學表現的車輛,應該是讓大量氣流通過車身側面,並對車身底板進行流線化處理,壓低發動機罩前端。減緩前風擋玻璃從而減少上下車身壓力差,同時盡可能的減少車輛的正面投影面積,對於汽車尾部而言,應避免車頂氣流與地板下部上卷的氣流混合形成尾渦。
為了保證車輛具有優秀的空氣動力性能,應對汽車車身進行結構優化設計,改裝升級!
【尾翼作用】:減少風阻影響,使汽車能緊貼道路行駛,從而提高行駛的穩定性!免打孔設計,背面自帶3M膠。上揚的尾部起到擾流的作用,也讓車身線條變得更美,更有質感!汽車尾翼不僅是車身的一種裝飾,同時也是汽車空氣動力套件中的一部分,減少車輛尾部的升力,提高車輛的行駛穩定性。
【安裝方法】:粘貼式加裝,本產品配有3M膠,如果覺得不夠牢固,可以再加少量玻璃膠(不要過多,否則會造成修不平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