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價格區間銷量
㈠ 汽車ABCD分別代表什麼價格區間
A:9~18
B:16~25
C:23~40
D:40~90
用價格區間去區別汽車級別是片面和籠統的,確定級別還有很多因素和數據,如軸距,排量,配置等等。
㈡ 汽車的報價為什麼是個價格區間
這個根據不同的區域,會有不同的區域價格,還有選裝的配置也會造成不同的價格
㈢ 車越貴銷量越好25萬以上高端車份額持續增長,8萬以下賣不動
文/宋雙輝
隨著6月車市銷量數據公布,2020年上半年就基本定調了。怎麼說呢,雖然開局很慘,不過在老百姓強大的購買力面前,後半程還是hold住了。
所以下一步,自主品牌想要突圍,可能就要像蔚來、理想那樣,從電動車領域下手了,不然份額只會不斷被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蠶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汽車什麼價格範圍內銷量最好
目前從銷量上看價格在10萬---15萬元的汽車占絕大多數。
㈤ 中國汽車每年的銷售量是多少
今年1月,車市熱銷,被小心翼翼地稱之為「觸底反彈」;2月,車市繼續增長,被保守地稱之為「政策效應」;3月,車市依然火爆,還是被謹慎地稱之為「小陽春」;4月,銷售數據再一次讓人大跌眼鏡,「早就立夏了,艷陽高照,哪兒還是什麼『小陽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繼3月創下111萬輛的單月汽車銷售記錄後,4月份,國內汽車產銷創下新的記錄:生產115.68萬輛,環比增長5.61%;銷售115.31萬輛,環比增長3.91%。其中,乘用車銷售83.10萬輛,同比增長37.37%,再次刷新歷史紀錄。今年前4個月,我國累計銷售汽車383.19萬輛,同比增長9.43%。其中,乘用車銷售282.67萬輛,同比增長15.09%,較一季度增幅擴大7個百分點。
鑒於市場的良好表現,中汽協將2009年汽車銷量預期調整為1020萬輛,同比增長8%。不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董揚表示,要實現今年增長8%的目標還有困難,希望政府能夠繼續出台政策,對「銷量不好」的商用車同樣實行購置稅減免政策。此前,中汽協對今年汽車市場的預測是「增幅在3%~5%左右」。
與數據遙相呼應的是,全國汽車市場缺貨嚴重,「斷貨潮」現象愈演愈烈,一些熱銷車型根本提不到貨,而且促銷活動明顯減少,價格回調現象比較明顯。面對消費者的抱怨,汽車廠家也一肚子苦水,工廠加班加點在生產,生產線已經超負荷運轉,還是無法應付洶涌而來的訂單。真是「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實在變化太快!」
如果說,中國車商也苦惱,肯定會被外國廠家看作是「無病呻吟」。統計顯示,4月美國新車銷量不到82萬輛,同比下滑34.4%。由於經濟蕭條導致個人消費縮減,美國整體汽車市場已連續18個月同比減少,連續7個月同比減少超過30%。另一個主要市場日本,4月份汽車銷量(包括0.66升微型車)為28.4萬輛,同比下滑23%,創下41年來最低紀錄。汽車實際銷量連續9個月同比減少,並且降幅連續7個月達到兩位數,日本政府出台的舊車置換新車優惠以及環保車購買優惠措施並未奏效。
另外,歐洲車企的日子也不好過。法國CCFA汽車製造商協會最新公布數據顯示,法國4月新車注冊同比下滑7%;義大利基礎設施部發布的數據顯示,義大利4月新車注冊數為188406輛,下降7.5%;西班牙汽車製造商聯盟Anfac表示,西班牙4月新車注冊量為67215輛,下滑46%,因消費者支出縮減,西班牙汽車銷售一直領跌西歐車市;加拿大也被美國「傳染」,汽車銷量出現大幅下滑。
用「冰與火」來形容中國車市與全球市場實在再恰當不過。就連本田專務董事兼中國本部長兵後篤芳也表示,全球汽車業新興的「金磚四國」中,巴西市場處於停頓狀態,印度不見增長,俄羅斯更加慘淡,「只有中國市場在引領全球汽車業」。汽車資深分析師賈新光也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整體回暖,即便是目前這個「五一」之後的傳統淡季,汽車市場也顯示出「淡季不淡」的態勢,「平穩」應是5月車市的主旋律。
「中國汽車消費者有需求,有購買能力,最重要的是信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黃永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從稅收、財政等方面推出扶持車市政策,特別是國家發出鼓勵擴大汽車消費的明確信號,對國內車市止跌回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隨著國內汽車消費環境將進一步好轉,消費者的信心會進一步增強。」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 )
㈥ 2019全年銷量最好的10款轎車出爐,朗逸以近50萬輛奪得第一
光陰荏苒、時光如梭,2019年就這么悄無聲息地過去了,雖說很多朋友在2019年裡並沒有能夠如願以償地買到自己所喜愛的新車,但還是有不少人在今年裡買了新車啊。就以乘聯會公布的最新銷量數據統計顯示來看,2019年國內狹義乘用車全年批發銷量達2110.3萬輛,雖同比下降了9.3%,但是整體的總量還是不少的,由此也可見咱們國內的汽車市場依然還有很多的不飽和空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為什麼同一款汽車的價格區間會那麼大
因為汽車有很多種型號,有高配的,也有低配的,發動機也有不同,所以差價很多
㈧ 各價位區間無可替代的車型,2019年終盤點
汽車行業的競爭日益殘酷,2019年的行業寒冬讓一大批企業消失或者即將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即使如此,還是有些常青樹車型,在各個價位所向披靡,可謂為無可替代的車型。
5~10萬
常青樹,銷量冠軍,成為神話,一大堆模仿者,最後消失在車流長河中,這個區間無可替代的車型首推五菱宏光,五菱宏光最早的車型在2009年推出,大批的五菱商用車用戶選擇消費升級,購買了宜商宜家的宏光系列,蹭著當年汽車下鄉的東風,五菱宏光銷量扶搖直上,先後推出了宏光S、宏光S1、宏光S3以及最新推出的五菱宏光PLUS車型,2016年,五菱宏光系列全年銷量達到76萬輛,不僅成為全國第一,還憑借著單一車型單一市場,成為全球銷量第四的車型。
巧了,居然沒有大眾的車型。
沒有也罷,30萬以上太貴了,先觀望著吧,咱們2020再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從數據看差距,教你看懂汽車銷量排行榜
許多對車不了解消費者在購車時,最主要的參考依據主要是品牌和銷量,因為在這部分消費者的心裡,選擇大品牌就是選擇放心,比如空調就選格力,手機就買華為一樣,雖然不能說最好,但至少不會太差。而銷量也至少可以說明該車型被更多用戶所接受,在從眾心理的作用下,盲目的選擇了一款未必適合自己的車型。
銷量統計到底有沒有參考意義,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的網站去做這個出力不討好事情,但是它們呈現出來的和消費者所需要的數據卻不完全吻合,因為在這份數據中有很多的信息是被掩蓋的。
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就能很好地理解車叔想要表達的意思了。這是一份4月份汽車廠商銷量排行榜,可以看出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以壓倒性的優勢霸佔了榜單的前三位,尤其是一汽-大眾,更是超排名第二名的上汽大眾達4萬輛,更令人費解的是,上汽通用甚至比吉利汽車賣的還要多。
再來看看4月份SUV銷量排行榜,哈弗H6、本田CR-V和長安CS75分別排名榜單的前三位,其中哈弗H6已經累計82個月成為中國SUV市場銷量的冠軍,而長安CS75車型已經連續幾個月銷量突破2萬+,被視為最大的黑馬。
如果只看統計,是否會覺得無論是品牌,還是車型排名前三名的數據總是高到離譜,難道其他品牌真的是技不如人嗎?其實大部分消費者都會被這些榜單所展現的信息所迷惑,且聽車叔娓娓道來。
首先,在汽車廠商銷量統計排行榜中,我們找不到奧迪、斯柯達、捷達這些德系品牌,也找不到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這幾個品牌,這是因為它們各自都歸屬於同一個汽車集團,也就是說一汽-大眾的銷量不僅有大眾品牌,還包括奧迪和捷達,而上汽通用的銷量則包含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個品牌,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兩個大型汽車集團的銷量居高不下也就可以理解,所以單一品牌的合資車企就相對吃虧一些。
再來看看車型銷量,雖然哈弗H6的銷量很高,但是大家知道哈弗H6車型有幾款嗎?從長城官網可以看到,哈弗H6車型擁有全新哈弗H6、哈弗H6 Coupe和哈弗H6運動版,價格從8萬-14萬,這幾乎涵蓋了中國主流SUV售價區間,加上H6的金字招牌,賣的好也就理所應當了。
其實這種現象在自主品牌車型中非常普遍,例如長安CS75的銷量包括CS75和CS75 PLUS,吉利博越的銷量包括博越和博越PRO,這種情況有點類似韓系車企慣用的三代同堂一樣,新款與老款共同銷售,以達到1+1>2的效果。所以在這一點上合資車型再次略顯吃虧一些。
最後大家再來討論一個問題,銷量越大是否代表著利潤也就越大嗎?通過部分車企2019年披露的財報可以看出,去年整體銷量排名第四的吉利汽車,全年共售出1281698台,利潤為82.6億元,而北京賓士去年僅售出了567306台就獲得了40.83億元的利潤。
簡單的可以理解為薄利雖然可以帶來多銷,但也會消耗大量的精力和資源,而目前中國多數的自主品牌,仍然在用豐富的產品來刺激市場和取悅用戶,其實車叔更希望看到的我們的自主品牌可以向精品化線路轉變,用高品質取代「廉價」,用產品力取代性價比,這樣我國的民族工業才能更加強大。
車叔總結
通過現象看本質,才能知事實,任何的好成績都並非一蹴而就,它一定是有跡可循、有法可依,但是別人成功的道路是不能拿來沿襲和模仿的,尤其在汽車行業,因為一個品牌或者一款車型的成功,是需要准確的市場研判,時間和技術的積累,以及市場營銷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自主品牌在多個環節還有需要提升的地方,大家更看好誰能突出重圍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汽車銷售額是什麼啊
汽車銷售額是指美國國內主要汽車製造商每月報告銷售金額。美國商務部每季度作出調整,並於每月結束前一至五天向公眾公布。
價外費用是指納稅人向購買方價外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基金、集資費、返還利潤、獎勵費、違約金、滯納金、延期付款利息、賠償金、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包裝費、包裝物租金、儲備費、優質費、運輸裝卸費以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 。
下列項目不包括在內:
(一)受託加工應征消費稅的消費品所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二)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代墊運輸費用:
1.承運部門的運輸費用發票開具給購買方的;
2.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買方。
(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代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業性收費:
1.由國務院或者財政部批准設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2.收取時開具省級以上財政部門印製的財政票據;
3.所收款項全額上繳財政。
(四)銷售貨物的同時代辦保險等而向購買方收取的保險費,以及向購買方收取的代購買方繳納的車輛購置稅、車輛牌照費。
計算方法:銷售額=銷售量×平均銷售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