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豪車
❶ 常山趙子龍的資料
趙子龍
姓名:趙雲,字子龍
籍貫 [冀州]常山真定 [今河北正定]
容貌 身長八尺 姿顏雄偉
官至 鎮東將軍 永昌亭侯 謚曰順平侯
子女 趙統 趙廣
趙雲 - 簡明歷史傳記
趙雲開始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劉備,當陽長阪坂惡戰中保護劉禪和甘夫人脫險。劉備西征時,趙雲截江奪回了後主劉禪。後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陽、資中一帶,完成了對成都西南部的包圍。漢中爭奪戰中,趙雲以微弱兵勢設伏,使曹軍撤退。建興六年,趙雲隨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戰成功吸引了曹真主力,使得諸葛亮順利奪取了涼州三郡。後雲以兵力差距輸給曹真,但是由於他和鄧芝領兵固守,沒有造成蜀軍大敗,戰後趙雲請求自貶。建興七年,卒,後追謚為順平侯。
趙雲品性忠良,直言敢諫,曾力勸劉備將本打算賞賜功臣的土地還與百姓。在劉備伐吳前,又進忠言,勸劉備以國仇為重、私仇為輕。在對他的謚書中,強調了他有賢者之風,能體恤民情,慈愛百姓。其高風亮節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道。
趙雲的歷史評價
▓劉備:子龍不棄我走也。 《雲別傳》
▓別傳:雲不用自近,其慎慮類如此。 《雲別傳》
▓劉備: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雲別傳》
▓劉禪: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沖,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 《雲別傳》
▓姜維: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 《雲別傳》
▓陳壽: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三國志·蜀書六》
▓楊戲: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三國志·蜀書十五》
以上是《演義》中關於趙雲的一些內容,再看看史實吧。
趙雲自追隨劉備後,直到劉備當了漢中王,可說是馬不停蹄,無役不予。阿斗確是他在長坂坡救出的,史書雖沒《演義》寫得那麼玄,但趙雲救阿斗不是虛構的。進軍西川,是趙雲第一次沒隨劉備行動而留守荊州。可就是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奪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壯舉。兩次三番救了後主劉禪的小命,趙雲對蜀漢的汗馬功勞還小么?可劉備得了西川後,對趙雲就再沒重用了。
定軍山之戰,主謀是法正,而「親冒矢石」強攻定軍山的是劉備本人,趙雲根本沒上第一線。
一出祁山,趙雲也沒當先鋒,與鄧芝領偏師出斜谷策應主力。街亭失守全線大敗,而「雲與鄧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損。」《演義》中的「不損一人一騎」是羅老先生給英雄帶的花環。而戰後孔明上表檢討,自貶三級,有功無過的趙雲卻也糊里糊塗地跟著被貶了級。直至去世,趙雲也未獲封侯。
趙雲不得重用,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這與中國歷史上產生於西漢後期,東漢時達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門閥制度」有關。
漢末亂世,群雄並起,門閥制度也受到沖擊,但其生命力極為頑強。袁紹貴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決定因素。三國之中,曹瞞對門閥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稱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戰將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韋、許褚是草莽豪強,徐晃、張遼、文聘是降將。而劉備早期無人可用,顧不上講究門第。但卧龍一到,這套玩意兒就又活了。魏、蜀、吳三國,蜀漢對門閥制度的堅持是最明確的,趙雲也就倒霉了。同時,孔明的任人唯親,也是史有定論的,馬謖、楊議就是例子。難怪在孔明當政的後期,蜀漢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
劉備稱帝,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諸位知道領銜的是誰么?「征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沒別的原因,「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趙雲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連名字都不能列在賀表上。
歷來讀史之人有「漢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漢高帝劉邦,殺死了韓信、彭越、黥布;漢武帝時有飛將軍李廣的悲劇。到了最後三分之一的後主時,趙雲好歹還是壽終正寢的。
《演義》上寫劉禪聞趙雲死而大哭,又是羅老先生加的花環。那時的劉禪,早把救過他兩次的趙雲忘得一干二凈了,連點「悼念」的意思都沒有。到得後來,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來了,在給別人封侯時順帶也追封了趙雲。可趙雲要是知道追封的事,准得氣得在墳墓里詐屍不可:那時距蜀漢亡國還剩下不到三年了!
趙雲武藝不在呂布之下!
❷ 浙江常山溫氏畜牧就是家禽
容貌 身高一丈(約2.23 面白無須 神采英俊 器宇軒昂 英勇不凡
官職 東漢左將軍、領徐州牧
爵位 縣侯—溫侯
配偶 嚴氏(正妻) 曹氏(次妻) 貂蟬(中國四大美女之一)
民族 漢族
相關人物 曹操 劉備 董卓 丁原 王允 高順 陳宮
綽號:飛將 鬼神
兵器:方天畫戟
坐騎:赤兔馬
演義配飾 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
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
人中呂布,馬中赤馬
呂布的出生和成長
有關呂布傳奇性的出生和神話般的成長,在九原縣有很多流傳。相傳東漢章帝年間北匈奴進犯南匈奴及漢朝領地時,呂布祖父呂浩(時任憲部越騎校尉)奉命留守邊塞。呂浩攜妻兒率部駐扎五原郡地,定址北河(黃河舊道現烏加河)南岸五原縣塔爾湖五分橋東,大興土木,建城築堡(今城圪卜就是由此而得名),開荒農耕,並逐步發展畜牧業,紡織業,冶煉治陶業等,固守邊關。
呂布祖父去世後,其父呂良繼任,娶妻黃氏,系五原郡補紅灣(今五原縣城西補紅村)人,是一大戶富豪財主之女。黃氏聰明賢惠,知書達禮,善染織(後成為染織作坊主事)。黃氏生有四女,苦於無子。一日,隨夫到白馬寺廟(今五原縣錦旗東五里處,由於黃河淘堤已毀於河底)拜佛求子。歸來當晚,黃氏得一夢,夢見有一猛虎撲身而來,黃氏見狀急喚丈夫趕打,老虎卻溫順地卧於身旁。不日黃氏身感有孕,懷孕12個月未見生產,百感焦慮。
公元161年7月23日,黃氏移至染織作坊,突然屋外人聲大嘈。眾人紛紛出外觀之,但見西北上空彩虹映現,光彩奪目,此景奇異。隨之五原山地崩裂,地動山搖。黃氏欲生,身感不適,腹中疼痛難忍,盆骨悶脹,羊水外溢,寸步難行,隨卧於布匹之上,不久產生一男嬰。
男嬰出世更為奇事,但見臍帶自斷,雙目有神,兩拳緊握,站立面前,黃氏驚奇,急擦去污物抱於懷中。後說與丈夫,呂良心中大快:「吾兒神也。」因出生布上,故起名呂布。
呂布從小隨母習文作畫,聰慧好學,一點就通,過目不忘,他生性好鬥,力大過人,喜舞槍弄棒,身高體重超出常人,同齡孩童都不敢和他玩耍,視而遠之,唯有同女孩在一起溫順體貼,判若兩人。
呂布卻總喜歡和大人們在一起,問這問那模仿學習。從五歲起常隨牧馬人野外放馬,並喜愛馬,只要一見馬精神十足,興奮的不得了。他騎在馬上手舞足蹈,手持一根木棍酷似一名勇士,那時他能持棍刺擊野雞野兔。七歲時,單獨騎馬追擊野狐山鹿,從無空手而歸,經常將重於他幾倍的小馬駒抱起玩耍,有時舉過頭頂。
九歲那年,隨父母到補紅灣拜見外公,外公殺羊招待,大人們在羊群中逮羊不得手,他卻上去生擒兩只,觀者為此驚嘆,外公見狀大喜,當即送與好馬一匹。從此呂布與馬為伴,精心料理,愛馬如痴,從不離胯。
十一歲時,匈漢兩族邊民在白馬寺廟舉行大型慶典,呂布隨父前去參加,在賽馬比賽中,他的騎技超人,馬快如箭,雄姿展現,一舉取得了騎手榮譽。好鬥的呂布,在觀看摔跤比賽時,他看到摔跤手累戰累勝全無對手,心中不服,獨自沖入賽場,大聲喊道:「我來試試!」
摔跤勝者見是一童子,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瞬間二人扭在一起。經過幾個回合較量,呂布竟將身高和體重比他超出幾倍的大力士摔跤手撂翻在地,頓時轟動了整個賽場,人們呼之為大力士神童。從此,五原地區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並引以為自豪。
漢靈帝熹平5年(公元176年),鮮卑部落軍事聯盟四處武力擴張,對東漢進行掠奪戰爭。東漢邊將大舉南遷,時年,呂布隨父南撤到山西境內,歸附為並州刺使丁原部下。呂布從此離開了五原縣。
編輯本段簡明歷史傳記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擅長騎射,膂力過人,號為飛將。起初由荊州刺史丁原用布為主簿。董卓入京後,呂布因利刺丁原,率其眾來投。董卓令布為騎都尉,隨侍左右。然董卓嘗因小忿而欲殺布,又因呂布嘗與董卓侍婢通姦,與司徒王允計殺董卓。卓黨李傕等嘯聚為賊,攻打長安,布不能拒,奔袁紹,呂布自恃清高袁紹欲殺之,設計出逃最後在張邈、陳宮的策劃下入主兗州,與曹操展開數度激烈的爭奪戰,敗之。後投徐州劉備處,屯兵小沛。後呂布叛備趁機奪取下邳,驅逐劉備於小沛。後來袁術率軍十萬攻打劉備,劉備不能敵,勢甚危,求救於布,布慨然許之,呂布召劉備以及袁術代表討劉總指揮名將紀靈到帳下赴宴講和,以轅門射戟為賭注完美的拯救了劉備勢力。但劉備後來竟然和曹操聯軍攻打呂布,呂布固守下邳。曹操大軍塹圍三月,最後呂布因不同陳宮之言被部將侯成、宋憲、魏續兵變縛陳宮,將其眾降;呂布、陳宮、高順被絞白門樓。
編輯本段簡明演義傳記
呂布是驍勇善戰的漢末諸侯,先後跟隨丁原、董卓作戰,並最終殺了丁原和董卓。成為獨立勢力後,呂
布與曹操為敵,和劉備、袁術等諸侯時敵時友,最終不敵曹操和劉備的聯軍,兵敗人亡。呂布雖然勇猛,但是少有計策,不善於偽裝保護自己。在演義中,呂布公認的武勇三國無雙,經常持方天畫戟,騎赤兔馬,殺入千軍萬馬,如入無人之境。曾在虎牢關獨自面對十八路諸侯的挑戰,殺掉穆順,方悅,砍斷武安國一臂,殺敗公孫瓚後,又大戰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聯手,也只是左右有點遮掩不定,虛晃一槍全身而退,並未被戰倒。曾獨戰曹營六將(典韋,許褚,夏侯惇,於禁,樂進,夏侯淵),一番惡斗後施施然毫發無傷殺出重圍而走。著名的美女歌妓貂蟬上演連環計後,成為呂布的妾室。
呂布雖勇猛卻臉皮不厚,不具備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厚黑與狠辣。
編輯本段三國志·魏書·呂布傳
無敵溫侯狂戟飛,子龍槍神人更美;古之惡來稱典韋,關公武聖高地位。西涼馬超沙場威,蓋世猛將推張飛;強悍孫策霸王氣,許褚虎痴怕過誰?太史力掀江東水,甘寧原為錦帆賊;黃忠老將出神箭,張遼驚得敵膽碎。大智神勇贊姜維,龐德抬棺不畏;顏良文丑二名將,一代槍王是張綉;高順鞠義治兵神,黃巾之時有管亥;傳說魏延有反骨,一世英明盡喪之;還有華雄、張頜、兩夏侯………。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驍武給並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靈帝崩,原將兵詣洛陽。一與何進謀誅諸黃門,拜執金吾。進敗,董卓入京都,將為亂,欲殺原,並其兵眾。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
一英雄記曰:原子建陽。本出自寒家,為人粗略,有武勇,善騎射。為南縣吏,受使不辭難,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其前。裁知書,少有吏用。
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稍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卓自以遇人無禮,恐人謀己,行止常以布自衛。然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布拳捷避之,一為卓顧謝,卓意亦解。由是陰怨卓。卓常使布守中合,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不自安。
一詩曰:「無拳無勇,職為亂階。」註:「拳,力也。」
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壯健,厚接納之。後布詣允,陳卓幾見殺狀。時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語在卓傳。允以布為(奮威)〔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共秉朝政。布自殺卓後,畏惡涼州人,涼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結還攻長安城。一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長安。卓後六旬,布亦敗。二將數百騎出武關,欲詣袁術。
一英雄記曰: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二臣松之案英雄記曰:諸書,布以四月二十三日殺卓,六月一日敗走,時又無閏,不及六旬。
布自以殺卓為術報讎,欲以德之。術惡其反復,拒而不受。北詣袁紹,紹與布擊張燕於常山。燕精兵萬余,騎數千。布有良馬曰赤兔。一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遂破燕軍。而求益兵眾,將士鈔掠,紹患忌之。布覺其意,從紹求去。紹恐還為己害,遣壯士夜掩殺布,不獲。事露,布走河內,二與張楊合。紹令眾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三
一曹瞞傳曰:時人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二英雄記曰:布自以有功於袁氏,輕傲紹下諸將,以為□相署置,不足貴也。布求還洛,紹假布領司隸校尉。外言當遣,內欲殺布。明日當發,紹遣甲士三十人,辭以送布。布使止於帳側,偽使人於帳中鼓箏。紹兵卧,布無何出帳去,而兵不覺。夜半兵起,亂斫布床被,謂為已。明日,紹訊問,知布尚在,乃閉城門。布遂引去。
三英雄記曰:楊及部曲諸將,皆受傕、汜購募,共圖布。布聞之,謂楊曰:「布,卿州里也。卿殺布,於卿弱。不如賣布,可極得汜、傕爵寵。」楊於是外許汜、傕,內實保護布。汜、傕患之,更下大封詔書,以布為潁川太守。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也。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太祖、袁紹皆與邈友。辟公府,以高第拜騎都尉,遷陳留太守。董卓之亂,太祖與邈首舉義兵。汴水之戰,邈遣衛茲將兵隨太祖。袁紹既為盟主,有驕矜色,邈正議責紹。紹使太祖殺邈,太祖不聽,責紹曰:「孟卓,親友也,是非當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邈知之,益德太祖。太祖之徵陶謙,敕家曰;「我若不還,往依孟卓。」後還,見邈,垂泣相對。其親如此。
呂布之拾袁紹從張楊也,過邈臨別,把手共誓。紹聞之,大恨。邈畏太祖終為紹擊己也,心不自安。興平元年,太祖復征謙,邈弟超,與太祖將陳宮、從事中郎許汜、王楷共謀叛太祖。宮說邈曰:「今雄傑並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於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邈從之。太祖初使宮將兵留屯東郡,遂以其眾東迎布為兗州牧,據濮陽。郡縣皆應,唯鄄城、東阿、范為太祖守。太祖引軍還,與布戰於濮陽,太祖軍不利,相持百餘日。是時歲旱、蟲蝗、少谷,百姓相食,布東屯山陽。二年間,太祖乃盡復收諸城,擊破布於鉅野。布東奔劉備。一邈從布,留超將家屬屯雍丘。太祖攻圍數月,屠之,斬超及其家。邈詣袁術請救未至,自為其兵所殺。二
一英雄記曰:布見備,甚敬之,謂備曰:「我與卿同邊地人也。布見關東起兵,欲誅董卓。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將無安布者,皆欲殺布爾。」請備於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名備為弟。備見布語言無常,外然之而內不說。
二獻帝春秋曰:袁術議稱尊號,邈謂術曰:「漢據火德,絕而復揚,德澤豐流,誕生明公。公居軸處中,入則享於上席,出則為眾目之所屬,華、霍不能增其高,淵泉不能同其量,可謂巍巍盪盪,無與為貳。何為舍此而欲稱制?恐福不盈眥,禍將溢世。莊周之稱郊祭犧牛,養飼經年,衣以文綉,宰執鸞刀,以入廟門,當此之時,求為孤犢不可得也!」按本傳,邈詣術,未至而。而此雲諫稱尊號,未詳孰是。
備東擊術,布襲取下邳,備還歸布。布遣備屯小沛。布自稱徐州刺史。一術遣將紀靈等步騎三萬攻備,備求救於布。布諸將謂布曰:「將軍常欲殺備,今可假手於術。」布曰:「不然。術若破備,則北連太山諸將,吾為在術圍中,不得不救也。」便嚴步兵千、騎二百,馳往赴備。靈等聞布至,皆斂兵不敢復攻。布於沛西南一里安屯,遣鈴下請靈等,靈等亦請布共飲食。布謂靈等曰:「玄德,布弟也。弟為諸君所困,故來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布令門候於營門中舉一隻戟,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一發中者諸君當解去,不中可留決斗。」布舉弓射戟,正中小支。諸將皆驚,言「將軍天威也」!明日復歡會,然後各罷。
一英雄記曰:布初入徐州,書與袁術。術報書曰:「昔董卓作亂,破壞王室,禍害術門戶,術舉兵關東,未能屠裂卓。將軍誅卓,送其頭首,為術掃滅讎恥,使術明目於當世,生不愧,其功一也。昔將金元休向兗州,甫詣(封部)〔封丘〕,為曹操逆所拒破,流離迸走,幾至滅亡。將軍破兗州,術復明目於遐邇,其功二也。術生年已來,不聞天下有劉備,備乃舉兵與術對戰;術憑將軍威靈,得以破備,其功三也。將軍有三大功在術,術雖不敏,奉以生。將軍連年攻戰,軍糧苦少,今送米二十萬斛,迎逢道路,非直此止,當駱驛復致;若兵器戰具,它所乏少,大小唯命。」布得書大喜,遂造下邳。
典略曰:元休名尚,京兆人也。尚與同郡韋休甫、第五文休俱著名,號為三休。尚,獻帝初為兗州刺史,東之郡,而太祖已臨兗州。尚南依袁術。術僭號,欲以尚為太尉,不敢顯言,私使人諷之,尚無屈意,術亦不敢強也。建安初,尚逃還,為術所害。其後尚喪與太傅馬日磾喪俱至京師,天子嘉尚忠烈,為之咨嗟,詔百官弔祭,拜子瑋郎中,而日磾不與焉。
英雄記曰:布水陸東下,軍到下邳西四十里。備中郎將丹楊許耽夜遣司馬章誑來詣布,言「張翼德與下邳相曹豹共爭,翼德殺豹,城中大亂,不相信。丹楊兵有千人屯西白門城內,聞將軍來東,大小踴躍,如復更生。將軍兵向城西門,丹楊軍便開門內將軍矣」。布遂夜進,晨到城下。天明,丹楊兵悉開門內布兵。布於門上坐,步騎放火,大破益德兵,獲備妻子軍資及部曲將吏士家口。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合外,同聲大呼攻合,合堅不得入。布不知反者為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直排順門入。順問:「將軍有所隱不?」布言「河內兒聲」。順言「此郝萌也」。順即嚴兵入府,弓弩並射萌眾;萌眾亂走,天明還故營。萌將曹性反萌,與對戰,萌刺傷性,性斫萌一臂。順斫萌首,床輿性,送詣布。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謀者悉誰?」性言「陳宮同謀。」時宮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覺之。布以宮大將,不問也。性言「萌常以此問,性言呂將軍大將有神,不可擊也,不意萌狂惑不止。」布謂性曰:「卿健兒也!」善養視之。創愈,使安撫萌故營,領其眾。
術欲結布為援,乃為子索布女,布許之。術遣使韓胤以僭號議告布,並求迎婦。沛相陳珪恐術、布成婚,則徐、揚合從,將為國難,於是往說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輔贊國政,威靈命世,將征四海,將軍宜與協同策謀,圖太山之安。今與術結婚,受天下不義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術初不己受也,女已在塗,追還絕婚,械送韓胤,梟首許市。珪欲使子登詣太祖,布不肯遣。會使者至,拜布左將軍。布大喜,即聽登往,並令奉章謝恩。一登見太祖,因陳布勇而無計,輕於去就,宜早圖之。太祖曰:「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非卿莫能究其情也。」即增珪秩中二千石,拜登廣陵太守。臨別,太祖執登手曰:「東方之事,便以相付。」令登陰合部眾以為內應。
一英雄記曰:初,天子在河東,有手筆版書召布來迎。布軍無畜積,不能自致,遣使上書。朝廷以布為平東將軍,封平陶侯。使人於山陽界亡失文字,太祖又手書厚加慰勞布,說起迎天子,當平定天下意,並詔書購捕公孫瓚、袁術、韓暹、楊奉等。布大喜,復遣使上書於天子曰:「臣本當迎大駕,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許。臣前與操交兵,今操保傅陛下,臣為外將,欲以兵自隨,恐有嫌疑,是以待罪徐州,進退未敢自寧。」答太祖曰:「布獲罪之人,分為誅首,手命慰勞,厚見褒獎。重見購捕袁術等詔書,布當以命為效。」太祖更遣奉車都尉王則為使者,齎詔書,又封平東將軍印綬來拜布。太祖又手書與布曰:「山陽屯送將軍所失大封,國家無好金,孤自取家好金更相為作印,國家無紫綬,自取所帶紫綬以籍心。將軍所使不良。袁術稱天子,將軍止之,而使不通章。朝廷信將軍,使復重上,以相明忠誠。」布乃遣登奉章謝恩,並以一好綬答太祖。
始,布因登求徐州牧,登還,布怒,拔戟斫幾曰:「卿父勸吾協同曹公,絕婚公路;今吾所求無一獲,而卿父子並顯重,為卿所賣耳!卿為吾言,其說雲何?」登不為動容,徐喻之曰;「登見曹公言:『待將軍譬如養虎,當飽其肉,不飽則將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養鷹,飢則為用,飽則揚去。』其言如此。」布意乃解。
術怒,與韓暹、楊奉等連勢,遣大將張勛攻布。布謂珪曰:「今致術軍,卿之由也,為之奈何?」珪曰:「暹、奉與術,卒合之軍耳,策謀不素定,不能相維持,子登策之,比之連雞,勢不俱棲,可解離也。」布用珪策,遣人說暹、奉,使與己並力共擊術軍,軍資所有,悉許暹、奉。於是暹、奉從之,勛大破敗。一
一九州春秋載布與暹、奉書曰:「二將軍拔大駕來東,有元功於國,當書勛竹帛,萬世不朽。今袁術造逆,當共誅討,奈何與賊臣還共伐布?布有殺董卓之功,與二將軍俱為功臣,可因今共擊破術,建功於天下,此時不可失也。」暹、奉得書,即回計從布。布進軍,去勛等營百步,暹、奉兵同時並發,斬十將首,殺傷墮水者不可勝數。英雄記曰:布後又與暹、奉二軍向壽春,水陸並進,所過虜略。到鍾離,大獲而還。既渡淮北,留書與術曰:「足下恃軍強盛,常言猛將武士,欲相吞滅,每抑止之耳!布雖無勇,虎步淮南,一時之閑,足下鼠竄壽春,無出頭者。猛將武士,為悉何在?足下喜為大言以誣天下,天下之人安可盡誣?古者兵交,使在其閑,造策者非布先唱也。相去不遠,可復相聞。」布渡畢,術自將步騎五千揚兵淮上,布騎皆於水北大咍笑之而還。時有東海蕭建為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不與布通。布與建書曰:「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布,五原人也,去徐州五千餘里,乃在天西北角,今不來共爭天東南之地。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單故也。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智者詳共議之。」建得書,即遣主簿齎箋上禮,貢良馬五匹。建尋為臧霸所襲破,得建資實。布聞之,自將步騎向莒。高順諫曰:「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顧盼,遠近自然畏服,不宜輕自出軍;如或不捷,損名非小。」布不從。霸畏布(引還)鈔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還下邳。霸後復與布和。
建安三年,布復叛為術,遣高順攻劉備於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備,為順所敗。太祖自征布,至其城下,遺布書,為陳禍福。布欲降,陳宮等自以負罪深,沮其計。一布遣人求救於術,(術)自將千餘騎出戰,敗走,還保城,不敢出。二術亦不能救。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太祖塹圍之三月,上下離心,其將侯成、宋憲、魏續縛陳宮,將其眾降。三布與其麾下登白門樓。兵圍急,乃下降。遂生縛布,布曰:「縛太急,小緩之。」太祖曰:「縛虎不得不急也。」布請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四於是縊殺布。布與宮、順等皆梟首送許,然後葬之。五
一獻帝春秋曰:太祖軍至彭城。陳宮謂布:「宜逆擊之,以逸擊勞,無不克也。」布曰:「不如待其來攻,蹙著泗水中。」及太祖軍攻之急,布於白門樓上謂軍士曰:「卿曹無相困,我(自首當)〔當自首〕明公。」陳宮曰:「逆賊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豈可得全也!」
二英雄記曰:布遣許汜、王楷告急於術。術曰:「布不與我女,理自當敗,何為復來相聞邪?」汜、楷曰:「明上今不救布,為自敗耳!布破,明上亦破也。」術時僭號,故呼為明上。術乃嚴兵為布作聲援。布恐術為女不至,故不遣兵救也,以綿纏女身,縛著馬上,夜自送女出與術,與太祖守兵相觸,格射不得過,復還城。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糧道。布妻謂曰:「將軍自出斷曹公糧道是也。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願將軍諦計之,無為宮等所誤也。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
魏氏春秋曰:陳宮謂布曰:「曹公遠來,勢不能久。若將軍以步騎出屯,為勢於外,宮將余眾閉守於內,若向將軍,宮引兵而攻其背,若來攻城,將軍為救於外。不過旬日,軍食必盡,擊之可破。」布然之。布妻曰:「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猶舍而來。今將軍厚公台不過於曹公,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若一旦有變,妾豈得為將軍妻哉!」布乃止。
三九州春秋曰:初,布騎將侯成遣客牧馬十五匹,客悉驅馬去,向沛城,欲歸劉備。成自將騎逐之,悉得馬還。諸將合禮賀成,成釀五六斛酒,獵得十餘頭豬,未飲食,先持半豬五斗酒自入詣布前,跪言:「閑蒙將軍恩,逐得所失馬,諸將來相賀,自釀少酒,獵得豬,未敢飲食,先奉上微意。」布大怒曰:「布禁酒,卿釀酒,諸將共飲食作兄弟,共謀殺布邪?」成大懼而去,棄所釀酒,還諸將禮。由是自疑,會太祖圍下邳,成遂領眾降。
四英雄記曰:布謂太祖曰:「布待諸將厚也,諸將臨急皆叛布爾。」太祖曰:「卿背妻,愛諸將婦,何以為厚?」布默然。
獻帝春秋曰:布問太祖:「明公何瘦?」太祖曰:「君何以識孤?」布曰:「昔在洛,會溫氏園。」太祖曰:「然。孤忘之矣。所以瘦,恨不早相得故也。」布曰:「齊桓舍射鉤,使管仲相;今使布竭股肱之力,為公前驅,可乎?」布縛急,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客,我為執虜,不能一言以相寬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主簿王必趨進曰:「布,勍虜也。其眾近在外,不可寬也。」太祖曰:「本欲相緩,主簿復不聽,如之何?」
五英雄記曰: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斗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陳營。順每諫布,言「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從郝萌反後,更疏順。以魏續有外內之親,悉奪順所將兵以與續。及當攻戰,故令順將續所領兵,順亦終無恨意。
太祖之禽宮也,問宮欲活老母及女不?宮對曰:「宮聞孝治天下者不絕人之親,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老母在公,不在宮也。」太祖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一
一魚氏典略曰:陳宮字公台,東郡人也。剛直烈壯,少與海內知名之士皆相連結。及天下亂,始隨太祖,後自疑,乃從呂布,為布畫策,布每不從其計。下邳敗,軍士執布及宮,太祖皆見之,與語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太祖謂宮曰:「公台,卿平常自謂智計有餘,今竟何如?」宮顧指布曰:「但坐此人不從宮言,以至於此。若其見從,亦未必為禽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當雲何?」宮曰:「為臣不忠,為子不孝,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宮曰:「宮聞將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宮曰:「宮聞將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復言。宮曰:「請出就戮,以明軍法。」遂趨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宮不還顧。宮後,太祖待其家皆厚於初。
❸ 三國武將排名
一呂(呂布)二趙(趙雲)三典韋 四關(關羽)五馬(馬超)六張飛 七黃(黃忠)八夏(夏侯惇) 九姜維 .
這個就是排名榜。
❹ 五代十國有2個人物:後周世宗柴榮和馮道,請選一個表述,並簡述主要歷史事跡
周世宗(921~959)
中國後周皇帝。即柴榮。邢州龍岡(今河北邢台)人。後周太祖郭威的內侄和養子。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顯德元年(954)繼郭威為帝,對軍事、政治、經濟繼續進行整頓。軍事上,他嚴明軍紀,賞罰分明,又檢閱禁軍,裁汰老弱,選留精銳,又募天下壯士,選取優異。政治上,他嚴禁貪污,懲治失職官吏。經濟上,停廢敕額(朝廷給予寺名)外的寺院,禁私度僧尼,收購民間銅器佛像鑄錢,招民開墾逃戶荒田;頒《均田圖》,均定河南等地60州租賦,廢除曲阜孔氏的免稅特權。此外,還擴建京城開封,恢復漕運,興修水利,修訂刑律和歷法,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遺書,雕印古籍等。顯德二年起,伐後蜀,收秦(今甘肅秦安北)、鳳(今陝西鳳縣東)、成(今甘肅成縣)、階(今甘肅武都東)4州;此後又3次親征南唐,至顯德五年,得南唐江北、淮南14州。六年,北伐遼,收復瀛(今河北河間)、莫(今河北任丘北) 、易(今河北易縣)3州及瓦橋(在今河北雄縣)、益津(在今河北霸州),淤口(在今河北霸州東信安鎮)3關。六年五月,周世宗正欲乘勝進取幽州,卻柴 榮:(公元921~959年),周世宗,一稱柴世宗,邢州堯山柴家莊人(今河北邢台隆堯)。著名五代時期北周皇帝,後周世宗皇帝,在位時間從公元955~959年為期五年,終年三十八歲。
柴榮,後世又稱柴世宗。父名柴守禮、祖父柴翁都是當地有名的富豪。據說,他的姑母本唐庄宗之嬪御,庄宗沒,明宗遣其歸家,行至河上遇大風雨,止於逆旅數日,偶遇郭威,看他體貌非凡,一見傾心。而郭威亦聞柴氏賢惠,父母知志不可奪,遂成婚於逆旅中。
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榮前去投奔嫁給郭威的姑媽,他性謹厚,幫助郭威處理各種事務,深受郭威喜愛,被收為養子,改名郭榮。當時郭威家境並不富裕,柴榮為資助家用,外出經商,做茶貨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其間學習騎射,練就一身武藝,又讀了大量史書和黃老著作。及長,棄商隨郭威從戎。
後漢建立,郭威以佐命功授為樞密副使,柴榮被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郭威任鄴都(公元大名)留守、樞密使、天雄節度使,柴榮被任為天雄牙內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檢校右僕射。後漢乾佑三年(公元950年)郭威和柴榮留居京都開封的親屬全被隱帝誅殺,郭威起兵,以清君側為名殺向開封,柴榮受命留守鄴都,主持鄴都事務。後周建立,柴榮旋以皇子的身份拜澶州(公元濮陽)刺史、檢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柴榮在澶州任內,「為政清肅,盜不犯境……吏民賴之。」其後加封晉王並出任開封尹,判內外兵馬事。
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周太祖駕崩,晉王榮按遺命在柩前即皇帝位,是為周世宗。
年富力強的周世宗柴榮,雄心勃勃,決心遵照養父的遺願,干出一番大事業。他曾向左諫大夫王朴發問:「朕當得幾年?」精究術數的王朴答曰:「臣固陋,輒以所學推之,三十年後非所知也。」柴榮聽後十分欣喜地說:「若如卿所言,寡人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柴榮在他五年多的統治期間,勵精圖治,銳意改革,南征北戰,揭開了結束分裂,統一天下的序幕。
柴榮大事年譜:
公元921年,唐天佑十八年,一歲。農歷9月24日,柴榮出生於邢州之別墅,籍貫邢州堯山縣柴家莊。祖父柴翁,父柴守禮,姑柴氏(公元郭威做皇帝後封為皇後,謚號聖穆),世家豪右。
公元926年,後唐天成元年,六歲。郭威在洛陽娶堯山同里柴翁女為妻。據說,柴氏原唐庄宗嬪御。是年四月,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作亂,庄宗被亂兵所殺。李嗣源(公元明宗)進宮後,柴氏被放回家,行至汴水,天雨不止,住於旅舍。偶遇郭威,看他體貌非凡,一見傾心。而郭威亦聞柴氏賢淑,遂成婚配。
公元927~946年,唐天成二年~後晉天福十一年,七~二十六歲。柴榮年未童冠,因侍姑母在郭威左右。時郭威無子,家道淪落,然以柴榮謹厚,故以庶事委之。柴榮悉心經度,資用獲濟,郭威甚憐之,乃養為己子,故名郭榮。期間曾去江陵販運茶葉,一邊做生意,一邊習文練武,從而精通了騎射等武藝,讀了大量史書及黃老著作。及長,棄商隨郭威從戎。
公元936年,後晉天福二年,十六歲。時郭威在劉知遠部下,威妻柴氏卒。
公元947年,後晉天福十二年,二十七歲。農歷2月,郭威等勸劉知遠在太原即皇帝位,仍用「天福」年號。農歷閆7月,郭威以佐命功為樞密副使,加檢校太保。柴榮授左監門衛將軍。
公元949年,後漢乾佑二年,二十九歲。郭威鎮鄴,柴榮任天雄軍牙內部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檢校右僕射。
公元950年,後漢乾佑三年,三十歲。農歷3月,授郭威鄴都留守,樞密使、天雄節度使。柴榮隨郭威在鄴,協助郭威政尚清簡,治績有聲。農歷11月,漢隱帝劉承佑以議事為名殺害了楊邠、史弘肇、王章三位顧命大臣,並誅殺了出鎮鄴都的郭威和柴榮在京的家屬。郭威的夫人張氏與諸子青哥、意哥,侄守筠、奉超、定哥和柴榮的妻子劉氏及長子宜哥與其二次子皆為漢誅。郭威聞訊,留柴榮在鄴,以清君側舉兵至京郊之北,隱帝出城觀戰,官軍敗績,隱帝被亂軍所殺。郭威入開封,由太後臨朝聽政。是月,契丹南犯,郭威奉命北上抗遼。軍到澶州(今河南濮陽),將士撕裂黃旗,披於威身,擁呼萬歲,返回京都。
公元951年,後周廣順元年,三十一歲。農歷1月,郭威即皇帝位,改元廣順,國號周,史稱後周。是月,授柴榮澶州節度使,檢校太保,封太原郡侯。柴榮在鎮,為政清肅、盜不犯境。澶之里弄湫隘,公署毀圮,柴榮即廣其街肆,增廨宇,吏民賴之。每旬決囚,贊引律令,辨析中理。農歷8月,郭威故夫人柴氏追立為皇後。農歷12月,柴榮加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公元953年,後周廣順三年,三十三歲。農歷3月,郭威將重臣、樞密使王峻黜往外地,柴榮從澶州節度使任上出任開封尹兼功德使,封晉王。農歷8月,柴榮第四子宗訓生於澶州府第。農歷10月,封柴榮為頓遞使。農歷12月,柴榮陪郭威郊廟行事。
公元954年,後周顯德元年,三十四歲。農歷1月,郭威大赦天下,改廣順四年為顯德元年。加晉王榮兼侍中,判內外兵馬事。宰臣馮道加守太師,范質加上書左僕射,監修國史,李谷加左僕射、集賢殿大學士。王溥為中書侍郎、平章事。郭威寢病,召外甥重進受顧,令拜柴榮,以定君臣之分。臨終前,屢戒柴榮,死後用紙衣瓦棺,不修地宮,不要守陵宮人,不得用石人、石獸,只立一石記子,鐫字雲:「大周天子臨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若違此言,陰靈不相助。」不久,郭威病逝,終年五十一歲。晉王榮在柩前即位。農歷3月,大赦天下,免諸道州府所欠去年夏秋租稅。農歷4月,郭威葬於新鄭郭店,陵曰嵩陵,廟號太祖,謚曰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北漢勾結契丹南犯,柴榮召大臣議欲親征,宰相馮道極力止,柴榮因言:「唐初,天下草寇蜂起,並是太宗親平之。」道奏曰:「陛下得如太宗否?」柴榮怒曰:「馮相何少也!」乃罷其相位。曰:「以我兵力之強,破劉崇山壓卵耳!」他率軍兼程速進,在高平之南與北漢軍遭遇時,右軍樊愛能,何徽部不戰遁潰。在危險時刻,柴榮不畏矢石冒死督戰,北漢驍將張元徽被殺,劉崇軍敗北,契丹軍退逃。此戰鞏固了柴榮的地位,他趁勝整飭軍紀。樊愛能、何徽等70多名將士因臨陣脫逃悉數斬殺,同時對作戰有功的李重進、趙匡胤等將士給予重賞。冊封衛國夫人符氏為皇後。農歷5月,柴榮又乘勝追擊,將北漢都城太原包圍,但由於糧餉不繼,未能拿下太原。農歷6月,下詔班師,車駕發離太原。過新鄭親拜嵩陵,祭奠而退。農歷7月,拜范質為司守徒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館大學士;李谷為守司徒兼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王溥為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不由科進第的魏仁浦聘為樞密使、檢校太保,面對議者曰:「顧才何如耳!」百官上表請以農歷9月24日誕聖日為「天清節」,從之。農歷9月,右屯衛將軍薛訓,因「監雍兵倉,縱吏卒陪斂」被除名,流放沙門島。宋州巡檢供奉官、副都知竹奉璘於寧陵縣,因「盜經商船不捕獲」被斬。農歷10月,柴榮吸收高平之戰周軍將不用命、士不能戰的教訓,下令整頓軍隊,他說:「侍衛士兵,老少相半,強弱不分。」「況百戶農夫,未能瞻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眾,宜一一點選。精銳者為上軍,怯懦者任從安便,庶期不用,又不虛費。」柴榮遂命趙匡胤負責,廣募天下壯士「選取優者為殿前諸班」,通過整頓,禁衛軍成為一支威震鄰國無比強大的軍隊。趙匡胤升為殿前都虞侯,張永德出任殿前都指揮使。在葉縣巡檢日,「挾私斷殺平民」的供奉官郝光庭以「棄市」處決。左羽林大將軍孟漢卿,以「監納厚取耗余」之罪,令其自盡。農歷11月,黃河鄆州界決口,「數州之地,洪流為患。」柴榮派宰相李谷監築河堤,征發丁六萬人,三十日而罷。
公元955年,後周顯德二年,三十五歲。農歷1月,柴榮詔:「在朝文班,各舉堪為令錄者一人。雖因族近親,亦無妨嫌。授官之日,各署舉主姓名,若在貪官濁不任,懦弱不理並量事輕重,連坐舉主。」農歷3月詔:「應逃戶莊田,並許人請射承佃,供納租稅。」委派忠武節度使王彥超與彰信節度使韓通帶領士兵,征發民夫疏通深州和冀州之間的胡盧河。並在李晏口夾胡盧河修建城壘,派重兵戍守。又派德州刺史張藏英召募邊境驍勇之民組成一支精悍的邊軍,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邊民得以安居樂業。為選拔人才,詔曰:「國家設貢舉之司,求英俊之士,務詢文行方中科名。比聞近年以來,多有濫進,或以年勞而得第,或因媒勢以出身。今歲所放舉人,試令看驗,果見紕繆,須至去留。」柴榮親自閱覽新舉進士的詩賦、論文與策文。農歷4月,詔於京城四面別築羅城,期以來春興役。令近臣二十餘人,各撰《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平邊策》各一首,柴榮親覽之。並採納比部郎中王朴的「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的建議,制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農歷5月,廢童子、經明二科及條貫考試次第。柴榮派向訓、王景率軍西征後蜀,欲收復秦、風、成、階四州。是月,下詔:「諸道府州縣鎮村坊應有敕額寺院,一切仍舊,其無敕額者並仰停廢」,「今後不得創造寺院蘭若」,並「禁私變僧尼」。當年廢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所,還俗僧尼多達六萬一千二百人。農歷7月,因西征之師,軍需供應不繼,戰事陷於僵局,周將執意請求罷兵。柴榮派趙匡胤作為特使前往秦州前線視察戰局,及回,具以事實上奏,極言秦、鳳諸州可取。柴榮提拔王景兼西南面行營都招討使,向訓兼西南面行營都監。農歷9月,詔禁天下銅器,始議立監鑄錢。規定除「縣官法物,軍器次寺觀鍾磬鈸鐸之類所留外,自余民間銅器、佛像,五十日內悉令輸官,給其值。過期隱匿不輸,五斤以上處死,不及者論刑有差。」農歷閏9月,大破西川軍,秦、成、階三州相繼歸附。農歷11月,周軍最後攻克鳳州,收復四州之地。農歷12月,命起居郎陶文舉征殘租於宋州。文舉本酷吏也,宋民被其刑者凡數千,冤號之聲聞於道路,有悼髦之輩,不勝其刑而死者數人,物議以為不允。
公元956年,後周顯德三年,三十六歲。農歷1月,發丁夫十萬城京師羅城。柴榮下詔親征南唐,派李谷、李重進、趙匡胤等戰將出征。後來發現李谷怯懦,李重進戰無不克,遂將李谷調開,任命李重進為淮南道行營指揮使,從而大敗唐軍,取滁、揚、秦、光、舒、蘄六州。後因雨季來臨,留李重進軍圍攻壽州,農歷5月班師回京。農歷5月,柴榮徵集工匠「於大梁城西汴水側造戰艦數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戰。數月之後,縱橫出沒,殆絕唐兵。」農歷7月,皇後符氏薨於滋德殿,終年二十六歲。農歷8月,端明殿學士王朴撰成新歷上之,命曰《顯德欽天歷》,並開始行用。王朴於農歷9月升任尚書戶部侍郎,樞密副使。農歷10月,葬宣懿皇後於懿陵。詔:「漳河以北都縣,並許鹽貨通商,逐處有咸鹵之地,一任戶煎煉。」趙匡胤晉升為匡國軍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躋身於後周大將行列。農歷11月,放華山隱者陳摶歸山。柴榮說:「帝素聞摶有道術,征之赴闕,月余放還歸隱。」農歷12月,故襄邑縣令劉居方在任廉潔,死後贈右補闕,子劉士衡賜學究出身,以獎廉吏。
公元957年,後周顯德四年,三十七歲。農歷1月,詔天下見禁罪人,除大辟處,一律釋放。准兵部上書張昭上言:「編修太祖實錄及梁、唐二末帝實錄。」農歷2月,柴榮再次親征南唐,攻破南唐援軍紫金山寨,克壽州。消滅唐軍四萬人,獲船艦數百艘,錢帛器械無數,車駕發下蔡還京。農歷4月,故彭城郡夫人劉氏冊封為皇後。故皇弟、皇子均贈封,故皇妹冊封。農歷5月,李重進、向訓、張永德、趙匡胤等因功晉陞官職。宰臣范質、李谷、王溥並爵邑,改功臣。樞密使魏仁浦加檢校太傅進封開國公。農歷8月,升王朴為樞密使,檢校太保。前濮州刺史胡立自蜀回。農歷10月,先期刺令光廣造軍士袍襦,不即辦集,命斬之。至是以小過見誅,人皆冤之。詔懸制科凡三,其一曰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其二曰經學優深可謂師法科,其三曰詳閑吏理達於教化科。不限資、見任職官,黃衣草澤並許應召。農歷11月,柴榮親率諸軍第三次征南唐,攻濠州、敗唐軍於渦。遂鼓行而東,沿淮城柵,所至皆下。農歷12月泗州守將以城降,柴榮親率水陸大軍東下,得敵艦船三百餘艘,加之周軍數百艘艦船,水陸俱奔,所向皆捷,連降濠州、漣水、亳州。
公元958年,後周顯德五年,三十八歲。農歷1月,柴榮親攻楚州,遇到楚軍防禦使張彥卿的誓死奮擊,周兵死傷甚重。「拔之,斬偽守將張彥卿等,六軍大掠,城內軍民死者萬餘人,廬舍焚之殆盡。」農歷2月,車駕發楚州南巡,破揚州,繼續擴大戰果。農歷3月,幸泰州、廣陵、迎鑾江口,大敗敵軍。南唐主李璟遷陳覺奉表陳情,獻貢品,被迫譴人獻四州之地,畫江為界,歲輸貢物十萬,以求息兵。柴榮悉平江北,得州十四,縣六十。南唐去帝稱號,只稱「江南國主」。令翰林學士李昉對被貢者進行復試。詔曰:「比者以近年貢舉,頗事有循,頻詔有司精加試練,所冀去留無濫,優秀昭然。昨據貢院奏,今年新及第士等,所試文字或有否臧,奚命辭臣再今考覆,庶涇、渭之不雜,免玉石之相參。」農歷4月,車駕發揚州還京。新太廟城,遷五廟神主入於其室。農歷5月,下詔:「侍衛諸軍及諸道將士各賜等第優給。應行營將士殉於王事者,各與贈官;親的子孫,並量才錄用;傷夷殘廢,別賜救接。淮南諸州及徐、宿、宋、亳、陳、穎、許蔡等州,所欠去年秋夏稅物,並於除放。」農歷6月,命竇儼參定雅樂。有司奏御膳料,柴榮批曰:「朕之常膳今後減半,餘人依舊。」兵部尚書張昭等撰《周太祖實錄》三十捲成。農歷7月,頒行《大周刑統》。賜諸道節度使、刺史《均田圖》。農歷10月,詔淮南諸州鄉軍,並放歸農。均定河南六十州稅賦。頒行《均田圖》。詔曰:「言念地征,罕臻藝極,須並行均定,所冀永適輕重……」讓地方官吏均定田賦。並派官吏巡行諸州,丈量土地,以據田畝,定稅賦。農歷11月,詔翰林學士竇儼,集文學之士,撰集《大周通禮》、《大周正樂》。農歷12月,楚州兵馬都監武懷恩,因擅殺降卒棄市。楚州防禦使張順因貪污榷稅錢五十萬,官絲二千兩賜死。詔重定諸道州府幕職令錄佐官料錢,其州縣官俸戶宜停。
公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三十九歲。農歷1月,詔:「每年新及第進士及諸聞喜宴,宜令宣徽院指揮排比。」「禮部貢院今後及第舉人,逐科等第定人數姓名,並所試文學奏文,候敕下發榜。」農歷2月,發徐、宿、宋、單等州丁夫數萬浚汴河。發滑、亳二州丁夫浚五丈河,東流於定陶,入濟,以通青、鄆水運之路。又疏蔡河,以通陳、潁水運之路。左補闕王德成因舉官不當,左遷右贊善大夫。農歷4月,柴榮親率諸軍北伐契丹。至寧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後,領兵水陸俱下,至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以城降。至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鄚州刺史劉楚信以州降。農歷5月,瀛州刺史高彥暉以本城歸順。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柴榮正准備乘勝奪取幽州,遇疾而返。農歷6月,柴榮因病班師回到汴京,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升趙匡胤為檢校太傅、殿前都儉點。立魏王符彥卿女為皇後。以皇長子宗訓為特進左衛上將軍,封梁王;以第二子宗讓為左驍衛上將軍,封燕國公。農歷6月19日柴榮駕崩,終年三十九歲,其子柴宗訓柩前即位,時年七歲。范質、王溥、魏仁浦並相,執掌朝政。農歷11月,葬柴榮於新鄭陵上村,謚曰睿武孝文皇帝,陵曰慶陵,廟號世宗。以貞惠皇後劉氏附焉。
因病不得不班師回開封。同年六月死。周世宗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成就,為北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❺ 請告訴我常山趙子龍的詳細資料
八尺是1.78左右。。。。
❻ 真三國無雙4各武將的最高武器拿法
上面都對 復制到記事本里和保存好 然後開始去打吧
保存了就不比開網頁了
❼ 記常山回笑獵的作者情感
首聯點題,勾畫出了狩獵隊伍的氣派和場面。知州出獵,侍從很多,故雲「點皂旗」。護衛們手持皂旗在車前開道,浩浩盪盪,開向狩獵場所———黃茅岡下。此處為下句「驕馬跑空」作了鋪墊。
頷聯轉入獵射場面的描繪。此時廣袤的圍場內,呼鷹策馬,箭鏃紛飛,場景定然十分緊張熱烈。詩人從全景之中,剪取出最英武的兩個場面,加以精細描寫。兩個場面的主角分別為一馬一鷹。馬非常馬,乃是一匹驕馬。驕,不光指其形體之壯健,更指其神采之駿異。馬蹄下黃茅岡這個圍場,因為其平坦(蘇軾同一主題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詞雲:「千騎卷平岡」),兼之開闊廣大,所以能聽憑驕馬縱橫馳騁。馬兒追逐獵物跑得性起,有時竟能豎起身子,騰踔而立。「驕馬跑空立」五字已寫得神完意足,形象飛動,尤妙在冠以「弄風」二字。「雲從龍,風從虎」,此匹如虎駿馬於一馳一驟、一騰一躍之間,揚起陣陣勁風,故而風因馬起,馬鼓風勁,所以謂之「弄風」。有此一「弄」字,則境界全出矣!鷹亦非凡鷹。此蒼鷹「趁兔」———追逐狡兔,竟至於「掠地」而「飛」。掠地,既足見其訓練有素,又具見其兇猛異常。其以「掠地飛」的拏雲下攫之勢追捕逃兔,不難想像,鷹爪之下,必無完兔。此聯寫得既警動有勢,又狀物如在目前,很具畫意。至此,這意境很像是王維《觀獵》名句:「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也寫鷹寫馬,意境相似,然其「疾」其「輕」,要通過人的想像才能體味出來,倘用畫面很難傳達出此中詩意。蘇軾卻寫得形肖神似,任何一個丹青手都可以據此畫出生動傳神的馬、鷹圖。相比之下,蘇詩就顯得更為精警,更富形象性,所以清人何曰愈說他「七律之新警,於唐人外別開生面」(《退庵詩話》卷一),確非溢美之辭。
頸聯寫罷獵歸來的風度神采。經過緊張的阿圍獵,詩人現在一身輕快,不由回過頭去眺望方才鏖戰之處,但見常山白雲繚繞,遠遠望去,恰似在不斷吐出雲氣。俯視自己,一路歸來,火紅的楓葉已落滿了征衣。二句表現了詩人顧盼自如的神態,而白雲、綠嶺、紅葉,色彩對比鮮明,更增強了詩情中的畫意。至此,詩人還意猶未盡,在尾聯中直接傾吐懷抱,一吐豪情。據《晉書·張重華傳》:「重華據西涼,以主簿謝艾為將軍,進軍臨河,攻麻秋。艾冠白踞胡床指麾,大敗之。」而蘇軾生活的北宋時代,邊患不時發生,因此他在詩詞中,時時抒發自己渴望馳騁疆場的激情。尾聯即以謝艾自許,說朝廷如果委予邊任,定能麾兵敗敵。其意與前面提到的《江城子》詞下闋:「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互相闡發,胸襟抱負如此磊落正大,而當時言官竟強為曲解,把此詩列為諷刺新法之作,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
全詩感情昂揚,氣勢飛動,對仗工整。遣詞造句尤見功力,如「點」「出」「跑」「立」「掠」「飛」「生」「滿」字,富於表現力,下得熨帖,難以移易。「青」「皂」「黃」「蒼」「白」「翠」「紅」等字,使描寫的事物色調鮮明,又與詩情十分吻合。
這首詩與《江城子·密州出獵》所寫時代背景一樣,所寫題材一樣,所寫地點一樣,所描寫出獵的壯觀場面及所顯之志一樣: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詩詞為同一圍獵事件而作。不僅字句相類,如「千騎卷平岡」就是「黃茅剛下出長圍」,「右擎蒼」就是「趁兔蒼鷹掠地飛」,而且主題相同,一以魏尚自比,一以西涼主簿謝艾自喻。
詩更重於敘事性,前六句寫出圍獵的全過程,詞則著力於內心郁結的傾瀉。就抒情性來說,詞比詩更充沛、更生動,表達作者當時的心情更為淋漓盡致。由於蘇軾革新了傳統,又在一定程度上繼承著傳統,所以這首詞的藝術水平才比較高
❽ 大軍出行,車千乘,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 什麼意思
解釋:大軍出征,准備千輛馬車,網羅大江南北的俠士奇才!
沁園春 夢孚若
年代:【宋】 作者:【劉克庄】 體裁:【詞】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台。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車千兩,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涼感舊,慷慨生哀。我們在何處相逢?一同游覽成陽的寶釵樓,又登上了曹操所建的銅雀台。把廚師喚出來,讓他把東海鯨魚切成細片;把馬夫叫出來,讓他牽來西域的寶馬。天下的英雄,除了你我二人,還有誰配與我們飲酒抒情。我們准備千輛馬車,網羅大江南北的俠士奇才!暢飲之後,酣然大醉,耳邊響起了如雷的畫鼓聲。誰料想,美夢被雄雞的輕啼聲驚醒。感慨自己的一生就要過去,但是還沒有建立功名。難道非要等到書生老後,建功立業的時機才會到來。如果威名赫赫的李廣將軍,可以遇到珍惜人才的高祖皇帝劉邦,區區一個萬戶侯又算什麼!披上衣服起床,只覺得凄涼孤寂,於是更加懷念亡友,在感慨中心生哀傷。
《沁園春·夢孚若》是南宋劉克庄所作。這首詞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藉助夢境寫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上片以虛為主,下片以寫實為主,對比強烈,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對故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報國無門的憤憤之情。
賞析
上片是敘述夢中的景象和他同朋友方信孺的胸襟抱負;但是,作者對於南宋小朝廷那種求和屈辱的政策之不滿,已洋溢在紙墨之上,語氣在含蓄之中閃爍著尖刻的諷刺。南宋時,寶釵樓和銅雀台都落入金人手中,劉克庄和方信孺都沒有到過。但劉克庄故意舉出這兩個地方,意在表示兩人平日都沒有忘懷北國河山,兩地名勝於是很自然就在他二人的夢中出現了。「喚廚人斫就」四句,寫出夢境里的浪漫性。這是作者有意虛構的情境,這段描寫在虛構之中還可看出一點真實的影子。這里著力寫出夢中人的豪情勝概,寫法上很有點浪漫主義氣派;又因為是寫夢境,所以使人不覺得是過分誇張失實。借用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掌故,是以「天下英雄」自許,又是對摯友方孚若的論評。作者希望能夠有千輛大車,迎接這些燕南趙北的劍俠奇才,共同收復北方的失地。這里點出「燕南趙北」,又回應了上文的「登寶釵樓」和「訪銅雀台」,使人瞭然知道作者「登」與「訪」的用意,並不只是看望一下祖國北部河山。所以在文字結構上,又是彼此呼應,正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其首又應。足見作者行文的細密。作者結合實際生活,融會歷史題材,虛實結合,而以虛為主,表現出豪邁爽朗的氣魄北方的豪傑之士了
詞的下片寫夢醒之後的現實景象。「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晨雞無情地喚醒美夢,使作者不得不面對現實。夢境值得留戀,但實際生活的境遇卻如此殘酷無情。 「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這是作者與方孚若共有的無奈嘆息,但決不是絕望悲鳴。在劉克庄所處的時代,南宋王朝已處於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境地。他一生經歷了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五朝,仕途歷盡波折,他曾四次被罷官,因此,懷才不遇之感,黍離哀痛之情,在他的詩詞在中常有流露。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作者還懷有強烈的願望,幻想能像李廣那樣在國家多事之秋建功立業。作者在表現思想矛盾、表達一貫的愛國感情時,用的不是平鋪直敘的手法,巧妙地引用歷史典故,做到虛實相彰,使主題思想表達得更加充分、深刻。這三句話基本上引用《漢書·李將軍列傳》的原文,字句相差不多,只是把《漢書》原文稍加點改,用在詞中,顯得自然妥貼,同時賦予這個典故新的含意。時局是如此危急,國家處在多事之秋,正該起用李廣這樣的名將;而現實情況卻恰恰相反,賢才能臣根本就是報國無門,這怎能不叫人「披衣起,但凄涼感舊,慷慨生哀」呢?這首詞下片抒發的正是作者這種真情實感。摯友已乘鶴西歸,恢復國家統一的大業更難以實現,感舊生哀,一腔凄涼悲憤的感情發泄無遺,傷時憂國的思想就是這樣被充分地表現出來。下片描寫以實為主,跟上片恰成強烈的對比。
作者巧妙地引用歷史典故,做到虛實相彰,使主題思想表達得更加充分、深刻。這首詞充分體現了作者「拳拳君國」和「志在有為」的氣慨,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悲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