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國9月份豪車銷量
① 凱迪拉克銷量很好,它在美國人心中屬於什麼檔次被剔除豪車之外
在豪車市場中,除了一線的豪華品牌BAA以外,還有二線豪華品牌,比如沃爾沃,雷克薩斯,凱迪拉克,路虎,捷豹等,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凱迪拉克。它在國人心中的形象可以算得上是超乎尋常的高,甚至已經有趕上一線豪車的趨勢了。那麼作為美國本土產品,凱迪拉克在當地人心中屬於什麼檔次呢?美國人到底是如何看待凱迪拉克的?
當然了,作為美國的國車,凱迪拉克在政治方面的派頭依然是很風光,而且出場率在豪車之中也算很高了。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美國平民才不會將它考慮進自己的家庭購車計劃中,所以凱迪拉克的未來或許要依靠中國汽車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豪車「金牌銷售」解疑:瑪莎拉蒂為什麼賣不動了
文/ 何己派 編輯/ 陳曉平
瑪莎拉蒂在中國賣不動了。
早在2018年形勢就很不妙,2018年,瑪莎拉蒂全球出貨量約3.49萬輛,同比下滑32%。在華售出新車約1.1萬輛,下滑三成左右,擔當主力的「總裁」和「Ghibli」,在華只賣出1310輛和2386輛,下滑超40%。2019年情況並未好轉,一季度全球出貨量僅5500輛,同比暴跌41%,中國表現乏力。
優雅化身的「超跑皇後」,到底怎麼了?
瑪莎拉蒂是百年品牌,1914年誕生於義大利,以三叉戟的品牌標志全球聞名,隸屬於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集團(FCA),其在華有過段好時光,2004年進入時銷量不足百台,2017年的高光時刻,瑪莎拉蒂全球銷量達4.87萬輛,中國佔全球銷量的近30%,當年上海的「外資企業百強」名單上,賣出14498輛車的瑪莎拉蒂(中國),排名53位,風頭壓過IBM等眾多500強企業。
沒想到好日子戛然而止,固然有車市行情不佳的因素,然而,相比保時捷、蘭博基尼、法拉利等豪車品牌,為什麼唯有瑪莎拉蒂呈現暴跌行情?
17年來專注 汽車 領域的金牌銷售任飛告訴《21CBR》,瑪莎拉蒂的困局,更多是品牌自身原因,涉及產品線、品牌形象與市場戰略。任飛自2012年起就專賣豪車,一年能賣出上百台百萬元以上的豪車或超豪華車。
首先,產品線單一是最大硬傷。
瑪莎拉蒂在華銷售三大主力車型,分別為首款SUV車型Levante、轎車Ghibli以及總裁系列Quattroporte,一直更新緩慢。以Levante為例,2016年亮相以來未有較大升級換代動作,反觀豪華SUV領域的競爭對手,保時捷卡宴於2017年推出第三代,全新一代賓士GLE和寶馬X5在2018年登場。
「車型老,新車型跟進慢,說明集團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有問題。」任飛說,尤其產品質量穩定性不足,又影響口碑。
2017年,瑪莎拉蒂在華召回部分Levante、總裁 汽車 ,發動機存安全隱患是召回主因之一;2019年1月,由於低壓燃油輸送管路組裝存在缺陷,有起火風險,宣布在華又召回超4300輛轎車,並在7月擴大召回。任飛告訴《21CBR》,頻出質量事故讓經銷商心有餘悸,「經銷商賣客戶一台車一百來萬,假設掙個20萬塊,質量不穩定,售後事太多,就會很擔心。」
其次,瑪莎拉蒂沒有維持好超跑品牌的高端形象,車主負面事件頻出,比如,7月初爆出「瑪莎拉蒂車主醉駕撞飛寶馬」事件,尤其未能有效與「微商」群體進行品牌切割。
為何微商最愛「喜提」瑪莎拉蒂?據任飛介紹,中國消費者對瑪莎拉蒂的了解並不深,相比買同價位的賓士、寶馬,微商群體多有炫耀的意圖,更傾向買自認檔次更高的瑪莎拉蒂,而瑪莎拉蒂的折扣不小,優惠後的終端價格有時甚至比賓士更低,這樣傳播的性價比很高。
「比如買一百多萬的車,做一個交車儀式,在門口放禮花踩踩氣球,喜提賓士就沒瑪莎拉蒂那麼高大上。這樣一來,真正的客人就不願要這種車了,就跟買房會擇鄰而居一樣。」
這種情況也與瑪莎拉蒂的市場戰略有關,任飛解釋,以前的瑪莎拉蒂主要集中在總裁系列和跑車,價位在百萬以上,其後Levante等產品線級別越走越低,「優惠完的價格可能七八十萬,甚至特價時還要便宜,量可能會上去一點點,品牌價值在往下走,大家開始覺得瑪莎拉蒂不是超豪華車。」
買車網平台上,北京某經銷商列出的瑪莎拉蒂Levante促銷信息
大眾化的發展方向,即便在內部,也被反思為戰略失誤。比如,FCA曾將瑪莎拉蒂與旗下另一品牌阿爾法·羅密歐捆綁,後者承擔走量任務,在中國借用瑪莎拉蒂的渠道,FCA集團全球CEO麥明凱(Mike Manley)在2018年坦言,捆綁兩個品牌是錯誤決定,此舉降低了公司對瑪莎拉蒂的關注度,並視瑪莎拉蒂品牌如大眾市場品牌一樣經營,這是不應該的。
雪上加霜的是,2019年5月,法拉利宣布,與瑪莎拉蒂的發動機供應合同到期後,將不再續簽。失去法拉利引擎這一賣點,品牌的產品含金量可能得再打折扣。
面對困局,FCA集團7月已宣布一項新任命:原耐克旗下匡威品牌CEO大衛·格拉索(Davide Grasso)上任瑪莎拉蒂COO,負責品牌的市場和財務,及在全球市場的運營;格拉索曾在耐克擔任品牌首席營銷官等多項重要職位,幫助匡威實現業績復甦,被認為在提升品牌價值方面能力卓著。
按照FCA的規劃,希望瑪莎拉蒂2022年銷量達到10萬輛,利潤率升至15%,對比2019年一季度的慘淡銷量,任務艱巨。
走出困局的一大關鍵,仍在於突破中國市場。據任飛觀察,市況固然不佳,但是豪車特別勞斯萊斯、賓利、蘭博基尼等超豪品牌的表現一直穩定,許多仍在增長,「中國的發展速度一定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任何 汽車 品牌,若是在中國市場做不好,在其他地方都做不好。」
(應受訪者要求,任飛為化名。)
③ 韓系旗艦「捷尼賽思」再度入華,美國口碑很好,中國呢
▲捷尼賽思G70這款入門級車型,是目前品牌旗下的銷量擔當,入門級豪華車才是各家的主戰場,也最能體現品牌的影響力到底如何
但對於國內豪華品牌的潛在消費群體來說,價格顯然不是第一購車參考標准,品牌本身才是重點。捷尼賽思再度入華後,攻克「知名度太低」這個硬傷,將是最重要最棘手的課題,尤其是高端車型,直接照搬海外市場的高質低價戰略,極大可能會陷入和很多國內二線豪華品牌一樣的困境——窮人買不起,富人看不上。
那麼從零開始的捷尼賽思再度入華,是不是就可以蓋棺定論難有作為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和美國市場豪華品牌不同,中國豪華汽車的消費群日趨年輕化,對於像捷尼賽思這樣在海外熱度很高的品牌,年輕人能夠獲取的資訊更多,接受起來更加容易。同時,捷尼賽思相比傳統豪車也有更年輕和個性化的形象,對於那些已經對BBA為首的傳統豪車審美疲勞的消費者來說,亞洲風情的捷尼賽思具有很強的新鮮感,所以主攻年輕消費市場,培養新粉絲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寫在最後
捷尼賽思能夠在海外市場崛起,並非朝夕之事。
十多年前,其以對標寶馬5系、賓士E級殺入高端市場也曾一度鎩羽而歸,近年獨立成品牌後,經過幾年的市場摸索,才以「親民牌」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在海外,捷尼賽思已經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准一線豪華品牌,雖然在表現最好的北美市場,體量和主流德系豪華品牌還有較大差距,但也能看到增速驚人。
從去年開始,現代、起亞接連發布多款令人眼前一亮的重磅新車,外加這幾年在發動機、新能源領域的發力,捷尼賽思趁著這波韓系品牌革新的浪潮,再度進入國內,也許正是一個最好的時機。基於此,捷尼賽思或許是一個任何老牌豪門都不能低估的對手。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在美國買車便宜,可為什麼美國人開的車卻很破
說起美國生活,很多人首先想起來的就是帶小院子的別墅和停在外面的敞篷跑車,這應該是以前美國電影帶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但是如果現在仔細觀察美國街上行駛的汽車,就會發現老美們開的車都那麼普通,普通得讓我們無
說起美國生活,很多人首先想起來的就是帶小院子的別墅和停在外面的敞篷跑車,這應該是以前美國電影帶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但是如果現在仔細觀察美國街上行駛的汽車,就會發現老美們開的車都那麼普通,普通得讓我們無法與別墅敞篷車的生活聯繫到一起。為什麼工資高、車價便宜,卻不是滿街豪車?
汽車在美國發展得比較早,美國是汽車的故鄉,美國人對汽車理解並不是炫富的工具而是交通工具,只要能安全到達目的地就可以了,但是美國人比較注重汽車的舒適性,所以大型車輛和懸架軟質的車輛在美國比較暢銷。美國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好面子,對於豪車他們並沒有多大的強烈的慾望,只要能滿足他們實際生活需要就可以了,沒人再去在乎品牌。
美國中產及中產以上的人都很懂得享受生活,他們會發展幾個興趣愛好,定期和家人出去旅行,注意身體保養等。這些當然都是需要金錢支撐的,所以他們並不會把金錢過多的投入到買車養車當中。反觀中國的中產階級因為沒有多少階級沉澱所以消費觀並不成熟,消費結構也僅僅停留在更多的基礎消費上(穿更好的衣服,吃更好的飯,開更好的車),不過如今國人的消費結構越來越豐富,新中產的出現也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社會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人的汽車消費觀念也將逐漸改變
⑤ 這些年在塔塔集團手上,捷豹路虎變得更好了還是被拖累了
去年,捷豹路虎在全球范圍內累計銷量達557706輛,同比下滑5.9%,在增勢下跌的全球浪潮里,這確實算不上什麼新聞。當初塔塔集團收購捷豹路虎之後,上演了一場絕地大反擊,捷豹路虎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扭虧為盈,不過近兩年的情況似乎又有所轉變。
2018堪稱捷豹路虎折戟之年,在2017年全球中國銷量皆創新高之後,2018年捷豹路虎全球銷量下滑了4.6%。近兩年老英國豪門在塔塔集團手裡虧損不斷,之前就有消息稱,塔塔已在考慮為這兩個英國汽車品牌尋找下家,如果傳聞為真,那塔塔集團和捷豹路虎這些年的姻緣質量如何呢?
單年最大虧損達275億,豪門變燙手山芋?
塔塔收購捷豹路虎發生在2008年,不得不說,在收購初期銷量就出現了質的飛躍,2010年年全球銷量為23萬輛,到2014年則翻倍為46萬輛。當然之所以會取得這樣的一個成績,與國內消費者有著密切的關聯。2017年,捷豹路虎在全球全年售出64萬輛,創塔塔集團接管捷豹路虎以來的銷量新高。
毫無疑問,塔塔集團在最初收購捷豹路虎時,確實挽救了它們於生死之間,從當時較為先進的全鋁化車身技術,到及時補足入門車型產品線,捷豹路虎在2014年之前都展示出了飛速的進步。以往豪車毛病多簡直再正常不過,但其實方向早在2010年之前已經開始轉變,豪華汽車製造商們紛紛先後嚴抓質量和品控(不妨了解下寶馬E66一代的7系和賓士W220一代S級換代前後,你就會懂了),這時的捷豹路虎更像是「被裸泳」,並未有意識到這一集體轉變,導致錯過了很好的上升勢頭。
2020年,當豪華車用戶鮮有再為質量問題而困擾時,捷豹路虎甚至還在為質量問題而頭疼。人們都說「新四化」或許是汽車的下一個風口,此前塔塔集團也正式與寶馬達成了電動車相關的合作關系。而想要抓住風口力爭上游,塔塔也需要為捷豹路虎長久以來的質量問題做個了斷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看看美國奧迪、賓士、寶馬的全年銷量
2019年豪華車市始終充滿看點,不僅是競爭越發白熱化的一線豪華品牌,賓士寶馬和奧迪,還有大幅降價換量的沃爾沃、凱迪拉克,以及價格不降反升,熱度始終居高不下的雷克薩斯……無一例外,它們都和銷量增長有關聯。但是這其中在豪車市場的冠軍只有一個,2019年將會由誰包攬?
從上述三個品牌的銷量表格來看,在美國車市,年銷量最高的是寶馬品牌,其次是賓士,最後是奧迪,奧迪品牌和賓士寶馬相比,銷量差距非常明顯,算不上一個銷量水平的競爭對手。排名來看,和中國車市罕見的一致,畢竟以前都是奧迪一馬當先,現如今兩個車市出現了共同點。而不太一樣的是,在中國市場消費者購買力更強,品牌銷量漲幅也更明顯,賓士寶馬都達到了70萬級別,奧迪雖然表現稍遜一籌,但和賓士寶馬也位於同一水平線,差距不大。
如果非要論數據,在2019年大獲全勝的是寶馬,在中國車市和美國車市都拿下了豪車市場的冠軍,坐穩銷量一哥寶座,不過從整體環境來看,其實在這場爭奪戰中並沒有輸家,因為車市大環境低迷,能夠逆市上揚已經實屬不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勞斯萊斯發布2018年全年銷量
有些車有些品牌出生的時候買不起,這輩子基本沒什麼指望了。但是雖然沒法擁有,也擋不住消費者對它們的關注,尤其是超一線豪華品牌的代表——勞斯萊斯。它不僅是奢華和品質的象徵,是身份地位的體現,也是很多人夢想中車型的樣子。
在國內車市遇冷的2018年,勞斯萊斯卻迎來了品牌的銷量最高峰!全球累銷4107輛,相比2017年同比增長22%,創下了115年來的最高紀錄。不得不感嘆一聲,買得起頂級豪車的有錢人越來越多了!
4000多輛,對很多暢銷產品來說不值一提,甚至連月銷量的零頭都不夠,但對勞斯萊斯而言,這是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同貢獻的數據,幾乎全球所有的地區銷量都有上漲。對勞斯萊斯而言,2018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2018年的好勢頭不會是曇花一現,第八代幻影在2018年年底開始交付,而且勞斯萊斯的大型SUV,6.7T/571馬力的庫里南也在各個地區相繼登場,必然會影響促進2019年的銷量增長,帶來新的增長點勞斯萊斯的首席執行官對2019年銷量也很看好。
全球累銷4107輛,你知道哪個國家買勞斯萊斯賣的最多嗎?是最大汽車市場的我國,還是土豪遍地的中東地區?都不是!勞斯萊斯最大的單一汽車市場,是美國。沒錯,2018年美國地區勞斯萊斯銷量全年累計1080輛,占據勞斯萊斯總銷量的22%,在中國勞斯萊斯的銷量增長了43%,超出了公司的預期。
勞斯萊斯能夠得到全球消費者的認可,和品牌對奢華的追求,考究的用料和精緻的做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現在推出的一系列定製方案,更是深受頂級客戶的喜愛,能夠全球范圍大獲全勝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