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豪車價格 » 江准0九年新車價

江准0九年新車價

發布時間: 2025-04-12 19:17:31

『壹』 江淮汽車車標及發展歷史

文章導航條返回分頁瀏覽>>

第1頁:吃百家飯 江淮汽車艱難成立
第2頁:轉型求多元化 江淮迎來變革
第3頁:商用/乘用並進 江淮走特色道路
第4頁:大膽前進 江淮首款轎車上市
第5頁:並線發展 商用/乘用車推陳出新
第6頁:成功轉型 江淮乘用車快速發展
其實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江淮就已經在國內商用車市場站穩了腳跟,只不過由於缺少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乘用車產品,江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只是徘徊在人們視線的邊緣。近幾年經過幾番「傷筋動骨」般的戰略轉型,江淮品牌已經開始正式向乘用車市場進軍,試圖在競爭激烈的國內乘用車市場開辟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有關江淮汽車的歷史,還是讓我們從頭說起。
1958-1970年
眾人拾柴火焰高 江淮抓住機遇應運而生

1
吃百家飯 江淮汽車艱難成立

[汽車之家 自主品牌歷史] 如果你是對國內汽車行業有一定了解的「非初級」用戶,那麼江淮的名字你一定爛熟於心,不過對大多數國人來說,「江淮」這個名字似乎還是有那麼點兒陌生。在商用車領域默默耕耘了幾十年,江淮終於在近些年決心走向台前,真正向乘用車領域進軍。或許「不溫不火」、「銷量平平」是目前江淮身上抹不掉的關鍵詞,然而江淮品牌的發展真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中庸甚至平庸嗎?它又有著怎樣艱辛、坎坷的發展歷程?本篇文章我們將為您詳細講述江淮品牌歷史,敬請關注。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似乎江淮頻繁出現在老百姓視線中也就是近幾年的事兒,其實這家企業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早在1958年,為了修建巢湖大閘安徽省成立了專門負責維修保養修閘機械的巢湖閘機械修理廠,順利完成修建巢湖閘的任務後,時任修理廠廠長王慶源提出將這間修理廠升級為汽車配件廠,不但主營業務要從機械維修改為汽車零配件生產,廠房也要更大、更實用。

此後王慶源便立即向上級匯報,表明了他們想要將巢湖閘機械修理廠升級為汽車配件廠的決心。有些出乎預料的是,在當時中央主抓「一汽二汽」的大背景下,安徽省高層領導卻非常支持巢湖人想造車的想法,很快將原水利廳倉庫批給了巢湖人當做廠房。經過精心的准備與籌劃後,王慶源一行人懷揣夢想從巢湖來到了合肥,來到了這片讓他們紮根、奮斗的地方。
就在王慶源他們來到合肥後不久,中國汽車工業公司於1962年在武漢舉辦了汽車產品訂貨會,這家剛剛准備要做汽車零配件業務的小公司也打算到訂貨會上去湊湊熱鬧,或許能在展會上找到商機。然而當時這家公司的狀況是沒有任何生產汽車零配件的工程機械,沒有專業的工程師,只有幾個懂得機械維修的技術工人,用今天的話說,當年的巢湖機械修理廠簡直就是在「空手套白狼」。

不僅是沒工人、沒技術,新公司甚至連正規名稱都沒有,公章更是無從談起。沒名稱沒公章就不可能有企業願意在他們身上下訂單,危急之下修理廠兩位技術員臨時商議出了「巢湖汽車配件廠」的公司名稱,隨意刻了個「蘿卜章」便趕赴了訂單會的現場。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這次巢湖機械修理廠的無心之舉居然拿到了包括離合器、制動系統在內多達幾十個小產品的訂貨合同,這讓巢湖人在驚喜的同時又有些忐忑。
驚喜的是巢湖人發現原來國內對汽車配件竟有如此巨大的需求,這其中蘊含的商機自然不言而喻。忐忑的是當時巢湖人手中沒設備、沒技術,甚至連簽訂合同時的公章都是臨時刻出來的,這幾十份訂單他們能順利完成嗎?此時擺在巢湖人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就是無論如何也要在短時間內建起工廠,並順利完成這批訂單。

為了讓公司有個正式「身份」,以王慶源為首的領導班子先後多次向省計委上報,要求將原來的巢湖機械修理廠正式更名為巢湖汽車配件廠。沒幾天報告批下來了,但批下來的公司名稱卻是「巢湖汽車修理廠」,仍與之前合同上的名稱、公章不符。為此巢湖人又不斷向上級做報告、寫申請,終於在1964年拿到了正式身份,巢湖汽車配件廠也就此正式掛牌成立,而它便是江淮汽車的前身。

公司成立後的主要業務是生產各大廠商需要的汽車零配件,這樣一來巢湖人便逐漸與中汽公司熟絡起來。同樣是在1964年,巢湖人在中汽公司身上找到了機遇。由於當時南京汽車製造廠單一品種產品的製造批量不斷擴大,他們想將1噸越野車及部分汽車發動機業務向外轉移,中汽公司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很快便想到了正在生產汽車零配件的巢湖汽車配件廠,在中汽方面的幫助下,南汽很快便與巢湖人達成了合作意向,決定無償轉讓1噸越野車整車製造及發動機項目。

項目有了,可前期啟動資金、生產設備及相關技術工人依然是巢湖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時剛剛建立的巢湖汽車配件廠資金極度短缺,想抓住這個機會繼續發展下去,巢湖人就必須解決資金的問題。隨後巢湖市政府親自出面賣掉了幾家原本隸屬於公安廳系統的中小企業,並自籌資金開始了新廠房的建設。除此之外,他們還向全國范圍內的相關企業「求援」,希望他們能夠提供一部分生產整車以及零配件所需的設備。求援消息發出後居然出人意料的得到了全國眾多機械製造企業的支持,許多企業甚至願意自掏腰包,免費將設備提供給巢湖。

至於生產汽車的技術人員,巢湖人吃的也是「百家飯」,南汽除了無償將整條生產線轉讓給安徽,還向安徽委派了一個工程師專家組,就是為了幫助巢湖人造車。除此之外,巢湖人還在省委省政府的幫助下向一汽求援,並順利得到了一個近20人的汽車工程師隊伍。得到各方幫助的巢湖人自己也在想方設法挖掘人才,充實擴大公司的技術隊伍,他們將公安系統中關押的20萬名勞改犯摸了一遍底,挑選出了1200名有相關經驗且案情並不重大的犯人,將他們抽調到工廠工作,表現好的還可以申請減刑。這批勞改犯中有搞設計的、有懂技術的,還有的在製造方面非常精通,巢湖汽車配件廠將他們組織起來,形成了一支造車的強大力量並順利完成了訂貨會上的所有零部件生產。
很快,巢湖汽車配件廠便擁有了自主製造整車的能力,並被國家劃歸為軍工企業,主要為軍隊提供車輛方面的後勤保障工作。雖說解決了生產力的問題,但是安徽巢湖汽車修理廠卻並未生產出任何一台1噸越野車,他們的主要工作仍是生產汽車零配件。

每次寫自主品牌歷史總避不開10年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江淮也同樣如此,由於當時廠長王慶源曾在文革期間被批鬥、降職,因此安巢湖汽車配件廠也一度陷入混亂。不過一心想要自己造車的巢湖人很快便將局面穩定下來,決定以當年南汽「躍進卡車」也就是嘎斯51為模板進行修改,生產一款2.5噸級別的平頭卡車。

1968年4月,靠著東拼西湊的設備和各方支援的技術人員、工人,第一台2.5噸載貨汽車誕生,雖說這台完全由工人手工打造的汽車有著不少缺陷與漏洞,但安徽人還是滿懷信心的將這個喜訊上報給了中汽公司,中汽相關領導得知後非常高興,要求他們盡快將這台車帶到北京,讓中央的領導們參觀、評判一番。除此之外,安徽還向中央正式提出了上馬汽車項目的計劃,想藉此機會得到中央的認可。

進京接受檢驗的結果可想而知,這台載貨汽車受到了國務院農業部部長余秋里的高度贊賞,在鼓勵巢湖人繼續堅持生產汽車的同時也表示將大力支持安徽上馬汽車項目。就這樣,安徽巢湖汽車製造廠正式走上了整車製造的道路。正式確定整車製造業務後的頭等大事就是生產汽車向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獻禮。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這個任務無疑就落在了剛剛具備整車生產能力的巢湖汽車製造廠身上。很長一段時間里,「生產汽車向九大獻禮」成了全廠職工生產汽車的巨大動力,憑著滿腔熱情與艱苦奮斗的精神,巢湖人在1969年九大召開前生產出了20台汽車,順利完成了任務。

第一批汽車出產後,工廠領導班子研究決定將這批車定名為「江淮牌」,並提出將巢湖汽車製造廠的名字變更為「江淮汽車製造廠」。工廠將這兩個命名方案上報當時所屬部隊領導後不久便得到了回復,部隊完全同意工廠的報告意見,並很快批復將這台車命名為「江淮牌」,工廠更名為「江淮汽車製造廠」,至此,巢湖人實現了他們想要造車的夢想,但造車的道路卻並非是一帆風順。
2
轉型求多元化 江淮迎來變革

1970-1996年
轉型商用車生產商 江淮汽車製造廠迎來新變革
其實在江淮汽車製造廠生產汽車為九大獻禮的同時,全國上下已經開始經歷文化大革命,江淮汽車製造廠雖然隸屬於軍隊,但還是無法避免工廠內技術人員被打倒、被降職的情況,合肥江淮汽車製造廠「小心翼翼」的度過了這個時期。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江淮汽車製造廠在新一輪整合後脫離軍工企業背景,被劃歸至機械局管轄。

此後江淮汽車製造廠便一直在省機械局領導下生產汽車零配件及部分商用車型,幾乎不涉足乘用車領域,也正是因此,江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均屬於「只幹活、不出名」的階段,只有在某些軍隊及工程車輛身上才能找到「江淮」的字樣。由於這期間江淮汽車製造廠留下的資料實在太少,因此文章中介紹的重點將從八十年代末期開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進了各行各業,我國汽車工業也在這一時期快速發展,乘用車領域更是迅速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態勢。此時江淮汽車製造廠由於並不熟悉乘用車業務,想向這個市場發展其實並不容易,江淮汽車製造廠經過仔細研究,決定對企業進行第一次轉型,將精力投入到客貨車底盤領域,著重研究生產客車、貨車底盤。

通過與國外知名廠商在資金及技術方面的合作,1990年,江淮創造性的開發出了一款客車專用底盤,結束了我國長久以來客車只能由貨車底盤改裝而來的歷史,也讓江淮在客車底盤領域站穩了腳跟。同年5月,36台輕卡及24台使用江淮底盤的客車出口至玻利維亞,代號為HFC6700的客車底盤也在同期被列入1990年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江淮汽車製造廠此後還與天津「中國汽車技術中心」合作,繼續鑽研開發新的客車底盤。

兩年後,江淮開發出了國內第一台後置發動機底盤HFC6702KY,當時江淮生產的HFC6702KY、HFC6601KY以及HFC6782等客車專用底盤幾乎代表了我國國內6-8米客車底盤的最高水平,而這三款底盤也基本壟斷了當時的國內中型客車市場。隨著人們出行需求的不斷增加,公共交通車輛長期處在超載及低速工況下,頻繁的起步、加速需要客車在較低轉速區間內擁有更大的扭矩,更充沛的動力輸出,這也為客車底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4年4月,江淮汽車製造廠在HFC6700系列客車底盤的基礎上,升級開發出了HFC6703KAY型底盤、HFC6605系列底盤及HFC6750KAY型底盤,成為當時國內客車市場上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1995年便登頂了國內客車底盤銷量冠軍,1996年全年銷售客車底盤更是突破了1萬台大關。
隨著客車業務的不斷成熟,江淮汽車製造廠於1996年12月接手合肥客車廠,並且在同年開啟了與韓國現代集團在客貨車領域的首次合作,當時江淮方面與韓國現代達成了客車底盤方面的技術合作協議,在吸取海外先進經驗技術的同時進行中國化改造。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江淮真正成為了國內客車領域的佼佼者。

在客車底盤領域不斷發力的同時,江淮也在不斷推動自己在輕卡領域的發展。同樣是在1996年,代號為HFC1061的江淮輕卡帥鈴上市,售價在13萬元左右。作為江淮汽車的核心業務,輕卡共包括三個層次的產品線,分別滿足高中低檔消費市場的需求,高端系列車型為帥鈴1-3,中端車型為康鈴、駿鈴、威鈴,低端車型有好微、好運、大好運等。
1997-2006年
商用/乘用齊頭並進 江淮走出特色發展道路

經過幾十年在汽車行業的摸爬滾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於1997年5月正式成立,同時被確定為安徽12家重點企業集團之一。集團公司內共有合肥江淮汽車有限公司合肥客車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合肥汽車製造廠、安徽省汽車齒輪箱總廠等六家企業。

為了在新時期尋求更大發展,1997年剛剛成立為集團公司的江淮又在醞釀著更大的企業改制與重組計劃。1999年9月30日,由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新加坡金獅亞太有限公司、安徽省科技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省機械設備總公司以及武漢天喻信息產業有限公司這五家股東發起的重組計劃實施,江淮汽車製造廠正式改制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並於2000年三月兼並安徽皖東機械廠,將其組建為安徽江淮專用汽車有限公司

熱點內容
吉利新帝豪車機死機 發布:2025-04-13 07:29:06 瀏覽:434
6噸吸糞車價格 發布:2025-04-13 07:24:44 瀏覽:600
疫情三月份有人出去旅遊嗎 發布:2025-04-13 07:12:37 瀏覽:142
大連環黃泥川越野賽 發布:2025-04-13 06:58:44 瀏覽:460
上汽大眾中型車價格優惠 發布:2025-04-13 06:26:08 瀏覽:587
2013年北京國際房車露營展覽會 發布:2025-04-13 06:26:06 瀏覽:782
越野車更換前後杠手續 發布:2025-04-13 06:20:03 瀏覽:992
幻影豪車txt 發布:2025-04-13 06:10:26 瀏覽:565
分享拖掛車圖紙 發布:2025-04-13 06:06:05 瀏覽:80
小時候家裡窮長大開豪車 發布:2025-04-13 05:51:00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