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本摩托車價格
1. 羅馬假日 摩托車
當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和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在《羅馬假日》中騎著那輛經典的偉士牌(也叫黃蜂牌)小摩托車穿過羅巴古老的街道時。全世界的影迷都為之傾倒。那麼這款摩托車是誰設計的呢?
名字: VESPA
類型: 踏板小摩托車
設計師: 科拉迪諾.達斯卡尼奧
製造: Piaggio
設計: 1946
投入生產: 1946
材料: 鋼板承重外殼
型號: 0227
如同Lambretta,Piaggio生產的Vespa旨在讓踏板小摩托車遠離反戰摩托車的體育競賽傳統,而成為減輕日常勞作的輕便交通工具。1946年,直升飛機師達斯卡尼奧在設計時,採用了三十年代中期飛機機身的單板外殼結構,把它稱為Vespa是因為它腰細和運用了空氣動力原理,恰如同名黃蜂。第一批樣車是紫紅的,以後就採用了標準的銀灰色。它的形狀讓人驚嘆:不見馬達,小小的輪子被蓋住一半,前擋泥板的頂上是車燈,後擋泥板幾乎觸及地面。年輕人立即把它作為身份的象徵,他們自由快活地騎在它的坐鞍上,這可見於許多當時的電影(弗朗巧利尼的《夏日故事》、卡梅里尼的《初戀》)。懷爾勒1953年的《羅馬的假日》使它聞名全球,並把它神化了。片中,佩克扮演的小夥子騎一輛Vespa遍游羅馬,後面坐著奧黛麗?赫本扮演的秀色可餐的公主。它迅速獲得成功,1946年時,它的日產量僅為十來輛,到五十年代初就達到了500多輛。至今,它還在生產,這不僅因為它是偶像,更因為它懂得占據一塊明確和穩定的市場。
黃蜂牌小型摩托車誕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6年到目前的總銷量約為1700萬輛
Vespa各年生產的型號列表:
1946 Vespa 98: Sie leistet 3,2 PS und ist rund 60 km/h schnell.
1953 Vespa 125: Mit 5 PS Leistung jetzt 75 km/h schnell. Der Scheinwerfer wird nicht mehr auf dem Kotflügel, sondern oberhalb des Lenkers montiert.
1955 Vespa 150 GS: Zahlreiche Neuerungen wie 150-ccm-Motor, Vierganggetriebe, langer Doppelsattel, verschalte Lenker-/Scheinwerfereinheit, 10-Zoll-R?der, 100 km/h Spitze.
1964 Vespa 50: Die erste ?kleine Vespa? mit dem 50-ccm-Aggregat.
1965 Vespa 180 GS: 181,14 ccm Hubraum ergaben 10 PS Leistung und 105 km/h Spitze.
1968 Vespa 125 Primavera: Eine der beliebtesten Vespas. Das neue 125er Triebwerk ist rchzugs- und leistungsstrker.
1970 Vespa 150 Elestart: Die erste Vespa mit Elektrostarter.
1972 Vespa, 200 Rally: Sie erreicht dank 12,35 PS eine Spitze von 116 km/h.
1976 Vespa Primavera ET3: Das Kürzel steht für elektronische Zünng und die drei Einlasskanle des leistungsgesteigerten Einzylinder-Motors.
1978 Vespa P 125 X: Neue Karosserie und moderne Technik leiten entscheidenden Schritt in der Vespa-Geschichte ein.
1978 Vespa P 200 E: Das für Zweitaktmotoren n?tige ?l muss erstmals nicht mehr dem Treibstoff beigemischt werden.
1983 Vespa PK 125: Das Nachfolgemodell der Primavera bekommt eine neue Karosserie. Lancierung der Motorvarianten PK 50 und PK 50 S, beide mit Vierganggetriebe und Elektrostarter.
1984 Vespa PK 125 Automatica: Das erste Modell mit Automatikübersetzung und zwei Handbremshebeln.
1985 Vepa T5 Pole Position: Mit Aluminiumzylinder und fünf Einlasskan?len die st?rkste aller Vespas.
1989 Vespa Cosa 125: Die vorl?ufig letzte Vespa bietet moderne und zeitgem?sse Karosserie und Technik. Sie ist auf Wunsch mit Antiblockier-Bremssystem zu haben
2. 羅馬假日里,赫本開的那輛摩托車,是什麼牌子
赫本開的摩托車的品牌是「Vespa125」,中文譯名「維斯帕125」。「Vespa」在義大利語中是「黃蜂」的意思。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進入兩極格局。為了牽制蘇聯,美國推出了旨在復興歐洲的「馬歇爾計劃」。義大利盡管是戰敗國,也得到了美國的援助。
與此同時,飽受戰火摧殘的義大利市場無法支撐相對昂貴的汽車市場,在戰爭中製造飛機的比亞喬家族於1946年開始生產Vespa摩托車,並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馬歇爾計劃的援助。根據維基網路引用的數據,Vespa摩托車的年產量在1950年有6萬輛。
而《羅馬假日》的上映,讓Vespa摩托車風靡全球,當年義大利本土的銷量就超過10萬輛。到了1956年,加上海外市場,年銷量達到了100萬輛,1960年就翻了一番達到200萬輛,20世紀80年代後期,年銷量甚至達到了1000萬輛。
Vespa誕生歷史
盡管Vespa不是最早的踏板車產品。但是它後期被廣泛的流行是當時的製造商沒有想到的。在二戰期間,義大利的很多工業都和國家軍備製造有一定的聯系。在盟軍對他們進行轟炸後,很多製造商的工廠都被摧毀了。
但是Piaggio(比亞喬)家族卻通過飛機製造使得家族經濟得以重新復甦。不過好景不長,大戰結束後飛機的需求銳減,家族的發展又到了一個艱難的時期。必須要開發新的產品。
身為家族第二代的Enrico Piaggio有了一個靈感:製造一個用2個輪子驅動的產品。他認為這種產品可以更適合於正處在經濟困難期的義大利人來作為代步工具。
Piaggio找來了飛機設計工程師Corradino D』Ascanio來進行設計。因為當時完全沒有同類的其他產品可以進行參考。D』Ascanio憑借自己在飛機上天賦和設計經驗。成功的用零件做出了這款模型,而它也完全滿足了Enrico Piaggio的需要。
當他們給它命名的時候,考慮到它的外型和引擎的聲音,Piaggio決定叫它"Wasp"。在義大利語中的Wasp當然用英語說就是Vespa。
3. 仿維斯帕的摩托車叫什麼
仿維斯帕的摩托車叫馬拉古蒂。
首先會想到義大利品牌Vespa,在1953年的電影《羅馬假日》中,格利高里·派克和奧黛麗·赫本騎著Vespa小摩托穿過羅馬的大街小巷,引得當時的歐美年輕人嚮往不已,紛紛購買Vespa,騎著它談情說愛。
憑借深入人心的造型,Vespa小摩托幾十年來熱度不減。雖然在中國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這個牌子,但它依然滲透了我們的生活。如今,大多數電動車都以Vespa為藍本進行設計,在世界各地的街道上,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同時代的社會主義國家捷克斯洛伐克,也生產了一款名為ezeta的踏板車,憑借比Vespa更獨特的外形,ezeta被戲稱為「小豬」,它不僅在東德、蘇聯,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風靡,還一度進入美國、紐西蘭等資本主義國家,成為了Vespa強勁的對手。
二戰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加入社會主義陣營,於是像蘇聯的大型工業企業一樣,CZ公司於1946年被國有化。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將CZ公司的摩托車與軍火業務分別拆分,CZ摩托車與其競爭對手Jawa摩托車合並,強強聯合,CZ摩托車公司一躍成為了歐洲第二大摩托車製造商。
4. 摩托車十大名牌有那些
摩托車十大名牌有:豪爵、五羊本田、YAMAHA雅馬哈、SUZUKI鈴木、宗申摩托、LIFAN力帆、新大洲本田HONDA、國威GUOWEI、LONCIN隆鑫、大陽DAYANG。
1、豪爵
豪爵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豪爵控股)是以摩托車產業為主的多元化投資公司,旗下擁有多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先後在廣東江門、江蘇常州投資創建了摩托車生產基地,現有員工1萬餘人,截止到2015年底,總資產達121億元人民幣,歷年累計納稅超過134億元人民幣。
4、宗申
重慶宗申機車工業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申機車」),是宗申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主要核心企業,是一個主要生產銷售包括燃油摩托車、電動摩托車,摩托車零部件、汽車零部件、IT零部件等在內的大型綜合性企業。
5、力帆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於1992年,歷經23年艱苦奮斗,己迅速發展成為融科研開發、發動機、摩托車和汽車的生產、銷售(包括出口)為主業,並投資金融於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
5. 「摩斯族」大戰「搖滾客」,兩種英倫機車族的風格碰撞
在每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總有一片土地記載了幾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對於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而言,曾經席捲過一股青年亞文化風潮,形成了Mods(摩斯族)和Rockers(搖滾客)兩派人群。因為生活方式和內心追求的差異化,二者在那個特定的時期成為鮮明的對立面,而兩派人群也曾多次發生過沖突。
至於後期Mods和Rockers的關系緩和,其實說法有很多種,比如我們之前提到的AceCafe59Club就在英國當地為兩派局勢的轉變做出過一些貢獻,如今他們也不會擾亂社會秩序,而是共同以騎士的名義,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其實只要認真探索,就會發現每段事物的歷史都很有趣。看完文章,你是不是對Mods和Rockers又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