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價格走勢
『壹』 如何應對新能源車價格持續上漲
3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其中就提出支持氫燃料電池技術發展,並計劃到2025年,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 5 萬輛。此外,該規劃還首次明確了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再生能源制氫是主要發展方向。
日韓車企在該氫燃料電池領域布局時間長,產品也相對更為成熟。國內則是上汽集團在FCEV領域投入較早,投資專門研發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氫捷科技,上汽大通還發布了燃料電池MPV—EUNIQ 7。
寫在最後:從現階段來看,解決新能源車價上漲問題最好的方法是保證供應量以及穩價格,加強鋰、鎳、鈷等資源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構建開發采購並舉,國內國際互濟的多元化保供體系,維持市場供需。長期來看,需要電池技術的不斷突破,尋找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原材料。
『貳』 今年新能源車是漲是卷
今年新能源車是漲是卷
2023年,新能源車的價格是上漲還是進入價格內卷狀態?
3月1日,大河報·豫視頻向大家發出了這個話題後,絕大多數人認為,漲價是不可能漲價的,今年最大的懸念就是看新能源車能「卷」到什麼程度。
3月1日,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於購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徵車輛購置稅,業內認為,這為新能源汽車在今年的價格大戰構築了「政策底」。
進入2月,各家車企都開始了價格調整,特斯拉降價後,華為、小鵬跟降,蔚來對部分一代車型給出促銷,吉利限時降3萬元,哈弗H6 DHT限時降1.5萬元,廣汽豐田官宣降3萬元,日產超過6萬元,比亞迪王朝系列在很多4S店也給出了終端政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今年以來這波降價潮,主要還是受到特斯拉降價的影響,不少車企為保持產品競爭力、提升銷量,不得不隨之降價。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認為,特斯拉的降價導致消費者的消費心態受到了一定的干擾,以致於其他新能源車降價的效果被沖淡。
究其原因,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因為廠家目前的降價力度,和消費者的期望還有差距,另外就是不斷的降價反而讓消費者心裡沒底,不知是否該出手。
乘聯會指出,今年2月是真正的市場啟動期,蟄伏已久的消費市場會持續折射出巨大的新投資新消費機遇。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隨著新能源車企調價政策的落實,新能源車市將逐漸回暖。
目前,比亞迪的秦PLUS DM-i 2023冠軍版售價下探至燃油車區間,至10萬元以下,照這樣的趨勢,在新能源車降價的影響下,今年燃油車降價潮絕對不會缺席,而且會在4月初到來。
屆時會有兩種降價方式,一種是價格直降,一種是廠家利用車型的中期改款,增加大量的配置,等於打了一個大的折扣。業內人士普遍建議,對於目前猶豫是否要出手的購車者,不妨等到4月初再看看。
『叄』 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偏高原因是什麼漲價潮對銷量是否會有影響
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遭到退坡,汽車漲價的趨勢悄然來臨。使得原本價格就偏高的新能源汽車,價格持續的攀升。而漲價的原因是由於補貼政策正在逐步的退出。沒有了補貼,自然價格就會變高。而漲價之後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肯定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購買人群會考慮價格,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在新能源汽車的漲價潮的情況之下,無論是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還是生產者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壓力和挑戰。小編認為應該客觀理性的去看待這個問題。相關部門會大力進行原材料的開發與供應,希望能夠早日恢復新能源汽車高性價比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