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二七廣場豪車
『壹』 90年的鄭州亞細亞商場:抽獎送豪車,禮儀堪比空姐
鄭州是商朝早期的都城,所以簡稱「商都」。上世紀90年代初,一場震驚全國的「中原商戰」讓人們將這座古老的省會城市重新定義為。
在這場商戰中,最耀眼的明星無疑是亞細亞商場,以一敵五,依然傲視群雄,成為商界傳奇。
亞細亞購物中心創造了中國商業運作的多個第一:
首先設置女服務員和電梯小姐;
也創立了自己的儀仗隊,堅持升國旗;
最早的沒有理由退貨...
很多人都熟悉「中原之行哪裡去——鄭州亞細亞」這個廣告詞。而抽獎送奧迪的大手筆,堪比空姐的銷售人員更是鄭州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然而,10年後,曾經風光無限的亞洲購物中心走到了盡頭,讓人扼腕嘆息,也帶給人們很多思考。
亞細亞購物中心
亞細亞在亞洲的興起
二七區靠近鄭州市中心,又因為靠近火車站,成為鄭州的商業中心。經過多年的經營和聚集,該地區的零售和批發業已經形成了全國著名的「二七商圈」。當年那場著名的商戰就在這座城市爆發,亞細亞商場在激烈的競爭中強勢崛起,聲名鵲起。
1988年,鄭州中原地產公司投資3000多萬元,在二七廣場東南側開發大型百貨商場,地理位置優越。這個購物中心佔地12000多平方米。因為地處德化一角,商場被命名為「德化商場」。
中原地產總經理普野雄心勃勃。他提前在報紙上登廣告招商,打算大幹一場。但在成熟的「二七商圈」出人頭地又有多容易呢?
一大筆廣告費也沒換來幾個租客。眼看百貨公司項目要告吹,普野決定不租出去,而是自己經營。
幾經尋找,普野做出了投資生涯中最重要的決定——找商業奇才王遂舟管理整個商場。
王遂舟
王遂舟,1958年出生,鄭州人。在空軍從事政治工作多年,練就了一身干練的軍人作風。退役後,王隨州從政,發展勢頭不錯。曾被認定為鄭州市工商局鐵路分局副局長候選人。
但在當年衙門里的「經商熱」、「下海潮」的刺激下,他放棄了自己的大好事業,下海成為一家電器賣場的總經理。從商後王遂舟如魚得水,表現出卓越的商業管理才能,使商場生意興隆。
面對普野的盛情邀請,王遂舟欣然同意,他需要一個更大的平台來證明自己。王遂舟對普野只有一個要求:「商場的一切事務由我負責,總公司不許插手!」普野答應做甩手掌櫃。於是王隨洲拿著40萬的啟動資金,開始上任。
王隨州
一番調查後,胸有成竹的王隨舟祭出了他的「三板斧」:
首先,他把商場的名字改成了「亞細亞商場」。當時大街小巷到處都在放韋唯的《亞洲雄風》,為即將到來的北京亞運會造勢。
靈光一現,王隨舟將商場改名為「亞細亞商城」,亞細亞還有太陽升起之地的含義,比街角的「德華商城」要高檔得多。名字確定後,王遂舟開始面向大眾,徵集logo和商場整體形象設計方案。商場還沒開業,僅憑一個名字就獲得了不少人氣。
亞細亞購物中心
其次,王遂舟決定引進軍隊管理模式。打造商業鐵軍,通過管理和服務贏得客戶的信任。
王隨洲在《鄭州日報》上貼出招聘啟事,承諾高薪招聘。當時有3000多人搶著報名,經過考試篩選,招了1600多人。除了職業經理人,其中近75%是年輕漂亮的女孩。
王遂舟把這群精力旺盛的年輕人送到鄭州幹部培訓學校進行封閉式培訓。除了學習業務知識和禮儀,主要是軍訓。
然後公司挑選外貌和表現優秀的女生組成升旗隊,請國旗護衛隊的教官進行專門訓練。經過三個月的訓練,一支訓練有素的「女兵」已經建成。
升旗隊
開業前一個月,這些人進入商場進行實戰演練。王遂舟發布了500多頁的《亞細亞管理與優質服務標准》。
每個崗位都有明確的責任,一言一行都有詳細的要求。比如食品櫃台的售貨員,不僅要對食品的種類和價格了如指掌,還要知道食品的營養成分和食用方法。升旗隊每天在廣場前操練,摩托車手在兩邊開道。
這些勇敢的升旗手吸引了很多圍觀者,大家都很好奇這個商場里「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葯」。大家都在期待商場開業,揭開神秘面紗。
升旗隊引得人們駐足。
王遂舟的第三招是廣告轟炸。開業前,王隨舟將剩餘資金全部投入廣告。
一時間,「中原之行哪裡去——鄭州亞細亞」的廣告在電視台、報紙、廣播、公交車等媒體上隨處可見。
經過一陣狂轟濫炸的宣傳,亞細亞商城的知名度迅速上升,成為鄭州及周邊區縣民眾熱議的話題。
經過王的三步棋,亞洲商城終於「萬事俱備,只等開業」。
亞洲購物中心的輝煌
1989年5月6日,近50米高的亞細亞購物中心擺滿了慶祝開業的花籃,直升機掛著橫幅在頭頂盤旋。六樓的營業廳燈火通明,充滿了熱鬧喜慶的景象。當時的鄭州很擁擠,廣場前聚集的人越來越多。
身著藍色制服的摩托車手繞商場一圈後,訓練有素的儀仗隊出場表演升國旗、奏國歌的儀式,讓顧客們心情激動,產生強烈共鳴。
9點,商場門緩緩打開。早已按捺不住的顧客蜂擁而至,寬敞的商場里人聲鼎沸。
王遂舟見狀,緊急安排保安限流,後面的顧客只能排隊分批進入。
當天下午,90%以上的貨架都被顧客一掃而空,供應商紛紛趕到商場配貨。這種知名度和盛況在鄭州商界是前所未有的。
亞細亞商城在鄭州一炮而紅,迅速在商圈站穩了腳跟。王遂舟並不自滿。他不斷完善管理細節,大膽創新。
亞細亞商場按照星級酒店的風格布置,商場里到處都是鮮花綠植;大廳中央有一個人工瀑布,音樂家在旁邊的鋼琴平台上演奏優美的音樂。旋轉樓梯,人在扶梯上來來往往;中央空調將溫度和濕度保持在最舒適的狀態。
顧客在如此優美的環境下購物,真的是一種享受,都流連忘返。亞細亞購物中心真正吸引顧客的是其周到細致的服務。
亞細亞購物中心是中國第一家設立迎賓小姐、電梯小姐和導購小姐的大型購物中心。商場里的店員長相甜美,堪比穿制服的空姐。
店員微笑著招呼顧客,耐心地介紹顧客,顧客離開時禮貌地道別。
店員不允許對顧客說「不」。如果他們真的受了委屈,公司會獎勵他們的。每天營業結束,所有員工都要站著看最後一個顧客離開。
亞細亞商場率先為重點購物群體設立女裝部、童裝部和化妝品專櫃,時尚感十足,令人耳目一新。
商場內設置兒童樂園,提供缺貨登記、售後送貨、無理由退貨等服務。這些措施開創了商業運作的先河,真正落實了「顧客是上帝」的服務宗旨。這些措施即使現在也沒有過時,與其他商場形成鮮明對比。
靈活新穎的廣告營銷一直是王遂舟的特長。
商場里各種商品知識講座、兒童繪畫比賽、幽默大賽等活動層出不窮。每逢重要節日,各種購物抽獎活動琳琅滿目,精彩紛呈。
亞細亞購物中心抽獎
中了頭獎能開走一輛奧迪車,在當時絕對是大事。王遂舟隨後將廣告投放到央視,連續一年在央視播出,這在當時也是為數不多的。
王遂舟的投資影響很大,亞細亞商場迅速沖出鄭州,走向全國。從其他地方來鄭州做生意或旅遊的客人會來參觀亞細亞購物中心。這種宣傳的沖擊效應被專家稱為「亞細亞現象」。
王遂舟銳意改革,堅持創新,很快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亞細亞開店僅7個月,就實現了9000萬的營業額。1990年銷售金額達1.86億元,利稅達1315萬元,在全國大型商場中排名第35位,居河南第一。
此後三年,亞細亞商場年營業額增長30%以上,1995年達到4.71億元。這樣的發展速度堪稱商業奇跡。
亞細亞商場對員工的要求很高,但給的待遇也讓人羨慕。一個普通營業員的月薪可以達到900元,是當時居民平均收入的2-3倍。
有了梧桐樹,當然少不了金鳳凰。亞細亞集中了鄭州最帥的女生。以至於有同學寫道:「我的理想是成為亞洲的一名店員。」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亞細亞購物中心的強勢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商業格局,勢必會動其他購物中心的蛋糕。
1990年,鄭州華聯商廈、鄭百大樓、商城大廈、聯合商業廈、紫金山百貨等五家國營商廈組成聯盟,向供應商發函,禁止他們向亞細亞商城供貨。同時向衙門投訴亞細亞商城擾亂市場秩序,意圖孤立亞細亞商城。
面對同行的聯合打壓和封殺,王遂舟選擇了強硬,發動了鄭州商業史上最慘烈的價格戰。鄭州的批發部沒有貨源,王遂舟就提前從周邊縣區的批發部和廠家進貨,提前准備了足夠的貨源。
經過精心策劃,亞細亞商城推出了一次性50萬元的促銷活動。顧客來搶購,「國營聯盟」馬上跟進降價。
王遂舟坐在辦公室里,不斷地聽著來自各大商場的信息。只要對手的價格比亞細亞商城低,王遂舟馬上通過對講機要求銷售部門降低價格。
一時間,鄭州商圈硝煙彌漫,眾多中小商家被迫捲入其中,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中原商戰」,消費者也從中賺取了豐厚的利益。
經過上級協調,商戰逐漸平息。顧客的眼睛是雪亮的。盡管實力懸殊,亞細亞商城還是贏得了這場激烈的對抗,從此一馬當先。供應商為能夠擠進亞細亞的供應鏈而自豪。
這場「中原商戰」讓亞細亞商城再次名聲大噪。
央視以此為主題拍攝了六集電視專題片《商戰》,亞細亞商城無疑是最耀眼的主角。電視播出後,來自全國各地的180多個商業團體來到亞細亞商場取經。
亞細亞購物中心已經超越了商業范疇,成為中國百貨零售改革的範例。是鄭州乃至河南引以為豪的一張名片。
亞洲購物中心的衰落
1992年,亞細亞商城在鄭州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革。滿懷豪情壯志的王遂舟開始帶領亞細亞商場走出鄭州,向全國擴張。
沒想到,亞細亞的商場危機開始萌芽,走向衰落和消亡。
亞細亞集團投資10多億,首先在濮陽、南陽、漯河、開封開了4家直營店。然後以參股的形式在京、滬、粵、陝等地設立了10餘家大型商業連鎖店,命名為「仟村百貨」。
王遂舟甚至計劃在俄羅斯和澳大利亞開設分店。據稱,到2000年,該集團的業務將涵蓋零售業、房地產業和金融業,年銷售額將超過500億元。
但王遂舟還是高估了人們的消費水平,低估了競爭對手的競爭力。
開設分店需要巨額投資,其中大部分來自貸款。但銷量並沒有預期的高,導致資金鏈緊張,出現了拖欠供應商貨款和員工工資的現象。王遂舟只好拆東牆補西牆或者到處借錢。
「中原商戰」後,其他大型商場開始重組重塑。再加上國外商業巨頭進入中國,亞細亞原有優勢不再,面臨眾多對手的競爭壓力。
其次,亞細亞的管理水平跟不上擴張的步伐。
創業前的級別元老大多離職或被對手挖走。此時的亞細亞幹部儲備明顯不足。有的人剛入集團一個月就被派到外地擔任要職,自然不習慣管理,也做不到。王遂舟雖有三頭六臂,也不能獨善其身。
隨著公司福利的增加,各種關系戶紛紛介紹人去亞細亞工作,各部門領導任人唯親,各自為政,導致企業派系林立,政令不暢,效率低下。采購、招商、基礎設施建設等油水部門腐敗問題。層出不窮,內部管理失控。
王遂舟過於注重包裝、噱頭等宣傳手段,不計成本,卻忽略了收益。亞細亞在海南開了亞細亞酒店,裝修得富麗堂皇,廣告滿天飛,但菜品極其平庸,令顧客失望。勉強支撐了10個月後,以破產告終。
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亞細亞集團開始迅速衰落。
1996年廣州仟村百貨開業時,顧客沒有售貨員多。當年11月,天津分公司倒閉,西安分公司胎死腹中;1997年,廣州、北京分公司相繼倒閉。
亞細亞分亞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了。僅鄭州亞細亞商城就拖欠供應商貨款1億元,銀行貸款7000多萬元,已經資不抵債。
王遂舟被眾多債權人壓得喘不過氣來,不得不辭去亞洲集團總經理一職。
2000年,鄭州中院判決鄭州亞細亞破產。中國零售業最耀眼的明星從此落幕。
王遂舟是商界的人才。他抓住了計劃經濟轉型的重大機遇,帶領亞細亞商場走向時代前沿,創造了商業奇跡,在中國商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是,英雄也有局限性。「生也旺,死也驟」。無論如何,一艘曾經的明星商業巨輪倒下了,還是很尷尬的。
2020年9月,王遂舟突發腦溢血去世。王遂舟和他所領導的亞細亞,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許他們曾經的輝煌只能從記憶中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