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汽車價格是多少
㈠ 新加坡什麼車賣的最好
據說新加坡的路面汽車非常少,原因是太貴了,這是真的嗎?
沒錯,號稱「亞洲四小龍」之首、人口稠密、經濟高度發達的新加坡,汽車的保有量卻只有100萬輛左右,這著實令人費解,飛哥了解了一下,當地人居然給出的答案是汽車太貴了,那在新加坡,汽車到底有多貴,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今兒就給大家說說。
在新加坡的某網站上了解到,0.8L排量、國內價格為4萬左右的手動擋奇瑞QQ,新加坡的價格卻是43.6萬,嚇死寶寶了。
而1.4T、國內價格約20萬左右的大眾途觀,新加坡的價格居然高達95萬!!真是神車啊!!
我國的經濟型小車搖身一變紛紛成了豪車,怪不得新加坡能開得起QQ的都算富豪了。
那麼,這如此大的差異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有兩大方面原因:一是因為在新加坡本土沒有汽車工業,所有汽車都是進口貨,所以在車輛進口時,政府就會徵收較高的進口稅,加上各種附加註冊稅等稅費,車子價格無形在車輛本身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大筆;二是新加坡為了從根源上管理道路交通情況,每個月月初會定量進行牌照競價拍賣,A類牌照摺合人民幣價格高達47萬,同時在繁華易擁堵的市區路段,車主還要支付一筆不菲的養路費,怪不得新加坡人人民會說,買車比娶老婆都貴!
這回大家知道了吧,高昂的汽車購置成本加上以及不菲的養車成本,在新加坡即使是富豪如果要買車也要思慮再三,這也是很多新加坡國人主動放棄購買私家車的根本原因了。不過,新加坡政府大力打造了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統,出行便捷環保的同時,道路幾乎沒有擁堵情況,公交是大多數新加坡人民的最佳選擇,正如新加坡人的態度:當習慣乘坐公交,開車便成為負擔,也是棒棒噠!
㈡ 新加坡的汽車價格和中國內地汽車價格有差別沒
首先,新加坡沒有本地的汽車製造廠。中國有很多超便宜的國產汽車,而新加坡就只能從國外進口汽車
其次,除了車價之外,在新加坡買車還要繳納昂貴的擁車證費用。差不多要7、8萬新幣(摺合40萬人民幣),最高時曾經超過10萬新幣
還有問題的話歡迎追問
㈢ 新加坡賓士s系價格(如s600)法拉利呢勞斯萊斯有我們這貴嗎好像新加坡汽車比較貴啊
我感覺 跟中國比差不了多少吧~~
旗鼓相當
現在國內的高檔轎車一輛車總計交稅也超過150%了吧
歐洲10萬歐元的車 在國內大概230 240萬
新加坡
在新加坡,一輛進口車要徵收31%的關稅,140%的附加註冊稅,還有其他牌照稅等小金額手續費。與此同時,政府還要徵收汽油稅、路稅、停車費等稅費。
阿聯酋
阿聯酋汽車進口關稅定為4%的低關稅,除此之外,再沒有設置任何其他的附加稅種。
㈣ 新加坡公交車費只要0.5-1.5人民幣,是真的嗎
現在坐BUS一般都是0.6+SGD,摺合RMB是3塊打底
POLY學生坐BUS有優惠啊,好象坐到哪都是0.4SGD,摺合RMB2塊
0.5-1.5那是SGD單位,不是RMB單位.
㈤ Agera RS落戶新加坡,全球車稅最高的國家,柯尼塞格落地需多少錢
本月初,一輛柯尼塞格Agera RS落戶新加坡,作為全球限量25台的超級跑車,Agera RS可以說是鼎鼎有名,核心是柯尼塞格自研的5.0L V8引擎,最大輸出功率1380馬力,峰值扭矩1371N·M,測試最高時速達到了447.2km/h,成功刷新布加迪創下的記錄,成為世界最快量產車。
不過Agera RS早在2017就賣完了,因此新加坡這一台並非新車,而是從其他國家買來的二手車。
車子的原主人名為Carina Lima(卡琳娜·利馬),摩納哥人,蘭博基尼-寶柏職業賽車手,酷愛柯尼塞格的車子。
卡琳娜一共購買過三輛柯尼塞格,第一輛是Agera R,編號#7105;第二輛是One:1,編號#7106;第三輛是Agera RS,編號#7125。Agera R和Agera RS都已出售給了別人,其中7125從左舵改成了右舵,以適應新加坡的道路標准。
作為限量超跑,Agera RS並不便宜,售價255萬美元(約1786萬人民幣),比布加迪Chiron稍微貴了5萬美元。
新加坡一直面臨著土地稀少的情況,為了防止私家車佔用太多土地,因此劃定了極為高昂的稅費,堪稱全世界車稅最高的國家。
據了解,凡是抵岸價格達到50000新幣(約25.85萬人民幣)的進口汽車,首先就得繳納180%的關稅,此外還有注冊稅、奢侈稅等諸多開支。以蘭博基尼Gallardo為例,原價19.8萬美元,而新加坡售價高達90萬美元,相當於要支出原價4.5倍的開銷。
Agera RS的原價為255萬美元,4.5倍就是1147.5萬美元(約8045萬人民幣)。注意這還只是新車上稅之後的價格,Agera RS的二手價格普遍都在400萬美元以上,那麼這台二手Agers RS的落地價就達到了1800萬美元(約1.26億人民幣)。
所以說,敢在新加坡購買柯尼塞格、布加迪、邁凱倫這些超跑的,才是真正的有錢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