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去鸛雀樓的旅遊感想

去鸛雀樓的旅遊感想

發布時間: 2022-04-12 08:35:45

❶ 去過山西永濟鸛雀樓的朋友給個介紹哦~好不好玩

作為中國四大名樓(四大名樓是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蓬萊閣)的鸛雀樓因王之渙的絕句而流芳勤奮,其中的佳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是成為千古絕唱,又能鼓勵人勤奮上進~
鸛雀樓作為魅力運城的景觀,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在樓上你能看到黃河如長帶在原野上流過,感受詩中的情景,會使你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愉悅感!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景與情懷。
雖然現在的鸛雀樓有了現代化的影子,但它的豐富底蘊一直能吸引中外遊客的觀光
不管是哪裡的景點,首先得了解它的豐富的內涵,要不只能是兩手空空而歸,只能是看個樹木,亭子與湖泊~
鸛雀樓值得一游~

❷ 登鸛雀樓的收獲

登鸛雀樓雖然只有二十字,卻描繪出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意境深遠,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昂揚向上。尤其是更上一層樓沿用很廣。

❸ 如果你站到鸛雀樓上,你會有什看到什麼么感覺,會看到什麼

別人有背景,我們有背影;別人長得像校花,我們長得像笑話;別人開Q7,我們開QQ;別人喜歡旅遊,我們喜歡夢游;別人喝拉菲,我們泡咖啡;別人拿年薪,我們拿欠薪;別人看LV,我們看AV;別人說我們是弱勢群體,我們說生活是自由落體。但是千萬別忘了,草根一樣可以活得很快樂。

❹ 去鸛雀樓作文100字急用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早就熟背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今天,我總算是有幸親眼目睹了!

真不愧為四大名樓之首!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雄偉,高大。

導游阿姨說,鸛雀樓總高73.9米,其中,光基座就有16.5米呢!總面積竟達33206平方米!樓身面寬7間,進深5間,外觀3層,可利用空間為6層,形成了「四區十二點」的空間結構,是一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剛剛下車,天空便下起了蒙蒙細雨,圓潤的雨珠順著剛剛萌芽的柳葉滑了下來,柔柔的滴落在芬芳的草地中。遠遠望去,高大的鸛雀樓矗立在綠色的國度之中,周圍有好多景觀樹,讓園藝工人那雙靈巧的手修剪成許多美麗的圖騰,給那被絲絲濃霧包裹住的人間凌霄殿增添了幾點神秘色彩。

在鸛雀樓前,有一塊不算大的廣場,上面鋪滿了一立方分米的彩色小方磚,一層一層向外鋪開,像一朵美麗的雛菊,在雨中傲然怒放。別看它不大,可奇妙得很呢!只要站在上面拍拍手或者跺跺腳,就可以發出不同的鸛雀的叫聲,記錄了鸛雀的生長過程,及它們生老病死的不同聲音,很是有趣。

人常說,在鸛雀樓頂鳥瞰能看到黃河美景,我一路跑上樓頂——真高呀!我這不常運動的人呀!被累得氣喘吁吁~~~終於到了呀!我猛地眼前一亮:好美——落日銜山,雲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更加暗淡,黃河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於層巒疊嶂之間。好一幅流光溢彩,金碧交輝的壯麗畫面!

鸛雀樓果然名不虛傳呀!

❺ 登鸛雀樓描寫了詩人登鸛雀樓看到的什麼和感受,寫出了詩人什麼的精神,道出了什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於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詩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靈,悟出的是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夠催人拋棄固步自封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不斷拓出愈益美好的嶄新境界。清代詩評家也認為:「王詩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盡,後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勢。」這首詩是唐代五言詩的壓卷之作,王之渙因這首五言絕句而名垂千古,鸛雀樓也因此詩而名揚中華。

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鈞巨椽,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特別是後二句,常常被引用,藉以表達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時至今日,此詩還幾次出現在中國國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場合。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❻ 登鸛雀樓 讀後感

登鸛雀樓感中有感
——登高是機遇,有機遇才能登高
從王之渙《登鸛鵲樓》這首詩中,讓讀此詩的人都能很快的領悟到一種磅礴的氣勢,詩人開闊的胸襟給了讀者以開闊的視野,這種氣勢的力量是強大的,如果一個萎靡不振、意志低沉的人,在鸛雀樓,又讀了這首詩,他肯定會有所悟的,這是自然給人的力量和人總結的一種啟迪;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之所以喜歡這首詩,是因為詩般整體都有我下的東西,或者是追求的東西。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樣這是如此美妙的一個景觀,太陽快要落山了,它似乎又在留戀些什麼,流連在山峰之巔,群山,天空中的落日,還有落日在天空中所呈現的顏色,這三者是足以構成一副大氣的攝影作品,攝影家會為了這樣一個鏡頭,而在一個恰當的地方蹲上一天,去等類似鏡頭的出現,而且還覺得挺值得的。但不僅如此,在這,還能在高處目睹黃河的壯觀,黃河作為我國的第二大河,其壯麗是可想而知的,而群山,天空中的落日,黃河、落日在天空中所呈現的顏色,還又偶爾的鸛雀光臨,這樣的景色是許多攝影師所去追求的。而這一切的美,在鸛雀樓,在登高後,在一個天時地利人合的點,這就能捕捉到。因此,盼望有一天我也登上鸛雀樓,去體味王之渙當時的感受,並用相機,把它定格在歷史的瞬間,給我的登高人生一點「留言」。所以,登高是機遇。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用十個字給我們一種生活哲理的啟迪。這句話再很小的時候,就有長輩激勵我們:只有登的高,才能望的遠,我想也許就是這句話的詮釋吧?
事實也是這樣的,每一個高度,必然有一定的視野范圍,就像溫度一樣,每一個高度有其自身的溫度,每一千米就有8攝氏度的差異。在鸛雀樓,「欲窮千里目」還是可以「更上一層樓」的,它有樓梯啊,有一條明路,可是在人的一生中,有許多人還是有上進心,進取心的,但是他們的路需要自己去開拓,要經過自己的努力,踏實地去走出來地,這樣地「登高」似乎比等鸛雀樓難多了!
登鸛雀樓,只要你地腳願意走,就可以去登高,可以去望遠。現實生活中,不是人人想登高望遠就能做到地,其外界地影響因素還有很多,所以,有成功的人,他們可以坦然地站在高處,欣賞他們不同視野,寬闊視野,所能望見的,而有許多人總是在平地徘徊,甚至還餵了排除那些阻礙的因素而努力,登高更無從談起了,他的眼見就只有在平地所能看到的范圍了。所以,登高還是要機遇幫助的。
登高望遠有多少人是不想去做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在等待機遇,而有少數人在「製造」機遇。有句話說:機遇總是青睞於那些有準備的人的,而這里的「製造」就是指為機遇而做准備,有許多人正在做「守株待兔」的事,「守株待兔」,僅僅是偶遇,他們就是在低處所見到的視野,所能做出的行為動作就只有如此了。
我自己的登高也會有或多或少的阻礙因素,但我知道,我不能去等待機遇,而要去「製造」機遇,在「製造」機遇的基礎上去排除阻礙,搬走登高路上的石頭,或跨石而過,我才能更好地,更順利地登上新的高點,去領略新高度帶給我的新視野!
我嚮往著!我也努力著!

❼ 我眼中的鸛雀樓

鸛雀樓位於我國山西省永濟市------我的家鄉。它與岳陽樓、滕王閣、黃鶴樓被成為四大名樓。你知道它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嗎?傳說當年常有鸛雀棲於其上,所以得名------鸛雀樓。它共有六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不僅是唐代著名的風景勝地,也是現在的旅遊勝地。

從遠望去它是那麼高大、那麼的壯觀、那麼的精緻。想想看,過去的人們沒有先進的工具,是用自己的雙手一磚一瓦蓋上、砌上的,正是了不起啊!

走進大廳,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副巨大的壁畫。上面描述著唐代繁榮的景象、富裕的生活、辛勤的勞作、繁華的街道……人們其樂融融的生活在那裡。

走進二樓,呈現的是古代人們的勞動景象。他們釀出了甜美香甜的美酒、紡織出華麗的綢緞、冶煉出了精緻使用的工具,這一切體現出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來到頂樓,我站在王之渙曾經吟詩地方往下望去,我看到了「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美景,要想看到這一美景,真是得「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啊!

鸛雀樓聳立在我的家鄉,我為我的家鄉有這樣的美景感到驕傲,我愛家鄉的鸛雀樓。

❽ 讀登鸛雀樓古詩的感受

《登鶴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煥的一首不朽之作。反復讀這首詩感受如下: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兩句說的是太陽朝著山那邊落了下去,黃河匯入了大海。這是一種自然現象,自古如此。平平淡淡地,沒有一絲奇特,也沒有人會投入更多的關注。可是詩人在登鸛雀樓時,一下就把這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高度的概括出來,並形成直觀的感受:要想看的遠點,那麼就要站的更高一點。這些平常的事
物、道理經詩人的一提煉,把它們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一種意味深遠的意境。
白日,白天的太陽。在白天是何等的強大,輝煌啊!但是一到晚上,還是要落下去,沒有一天不是如此。無論多麼輝煌,偉大,總還要向黑夜投降,經過黑暗的洗禮,再重新綻放光芒。黃河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母親河,浩浩盪盪,奔騰不息,綿延幾千里,但最終還是匯入大海。在內陸
大地上,黃河是多麼巨大啊,可這么大的河流,匯入大海時,不也被靜靜地吸收了,和浩瀚的大海相比,它也只是一條涓涓細流而已。
詩的前兩句講的是萬物歸自然,就像日落西山、黃河東歸大海一樣,這一切都屬於自然法則的范疇,任何事物都逃不出自然法則。陽極而陰,陰極而陽,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才構成的自然。在盛極時萬不可得意忘形,否極時切不可垂頭喪氣,失去進取的勇氣。此所謂得矣?失矣?世上本來就沒有絕對清晰的界線!
詩的後兩句說的人生的一種境界。我們著眼點的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相同。站的越高,看的當然也就更遠了,看到的也就更多了,其實人生什麼事情也不都這樣嗎?要想收獲的更多,自然就要向更高的境界攀登。如果說看的更遠更多是一種收獲的話,那麼向上攀登就是耕耘,就是付
出。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有付出オ有回報,這個世界上絕沒有不勞而獲的事物。
以上供參考。

❾ 被稱為「黃河第一樓」的鸛雀樓,為何說是一處軍事設施

被稱為“黃河第一樓”的鸛雀樓被認為是一處軍事設施的原因是他的地理位置重要,特別宏偉壯麗。鸛雀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的蒲州古城,而在古城的西面就是黃河的東岸。所以鸛雀樓位於黃河邊上。目前已經成為當地的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

所以鸛雀樓建於南北朝征戰之時,地處兩國的交界,緊鄰黃河,有修建的十分高大壯麗。所以不難得出,鸛雀樓在當時是作為一處軍事設施,來觀測敵情,防禦重要邊鎮。而經過後人的修繕,現在的鸛雀樓已經成為了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

熱點內容
最好的國產越野車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1-22 08:17:46 瀏覽:866
賓士cls63價格越野 發布:2025-01-22 08:17:45 瀏覽:551
macan咖啡內飾 發布:2025-01-22 08:17:44 瀏覽:620
齊星房車質量 發布:2025-01-22 08:11:58 瀏覽:597
常德地區商務車 發布:2025-01-22 08:09:17 瀏覽:442
10噸恆溫載貨汽車價格 發布:2025-01-22 08:08:31 瀏覽:440
北京到煙墩角自駕游攻略 發布:2025-01-22 08:06:58 瀏覽:926
手動擋小車價位 發布:2025-01-22 08:06:58 瀏覽:208
買豪車能睡女銷售嗎 發布:2025-01-22 08:06:23 瀏覽:450
皮卡迪牧羊犬護主嗎 發布:2025-01-22 08:06:17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