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旅遊安全機制保障
A. 如何構建全域旅遊保障體系
據報道,5月份文化和旅遊部未來將持續開展旅遊市場秩序整治行動,繼續鎖定市場頑疾,針對「不合理低價游」、強迫或者變相強迫購物消費、「一日游」亂象等突出問題,加大整治力度,不斷凈化旅遊消費環境。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相關負責人尚生龍表示,大眾旅遊時代,全域旅遊成為國家戰略,旅遊業從單一景點景區模式向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模式縱深轉變。在這個背景下,就更需要建立適應全域旅遊時代的假日管理保障體系。
業內人士表示,不光是假日旅遊,全域旅遊也有「全時旅遊」的概念,真正做到全方位的立體化保障未來還需要立法層面的跟進。
文章來源:央廣網
B. 景區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善
C. 綠色旅遊的保障機制
觀念層次
要轉變傳統的兩種觀念:一是「旅遊業是無煙工業」; 二是「環境投資是旅遊企業的負擔」。應該認識到旅遊發展會對環境產生消極影響,環境投資是旅遊業重要的競爭手段。如瑞士流森湖度假村強調的是「享受自然比享受舒適更重要」;奧地利維也納黑天鵝集團則提出「提供循環與再生物品,減少浪費」;美國的旅遊業也形成了「安全、無公害」的共識。
社會經濟體制層次
①建立旅遊者道德准則:讓遊客認識到高質量的旅遊經歷有賴於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樹立只購買對環境負責的公司的產品的准則。
②產業道德准則:旅遊企業採用對環境敏感的方式開發與經營,並保護自然環境,決不經營動物皮毛旅遊商品。
③產業指導方針:政府管理上重視多種目標平衡,多種利益協調。
科學技術層次
①實施垃圾冰凍與回收。
②建設綠色旅遊設施:建設依賴於自然的旅遊住宿設施,保存典型建築風格,少建鋼筋水泥高建築,採用與周圍環境協調的建築風格,利用當地的建築材料,應盡量採用可回收建築材料。
③節約能源,使用綠色能源;節約資源,使用可再生資源(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不用煤、不用電、不用油;使用太陽能、地熱能等,以減少石油能耗的增長,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護自然資源。在日常經營中節約用水;減少使用洗滌劑,避免造成水污染;紙張回收利用。
④開發綠色食品。
⑤構造綠色交通。
D. 怎樣完善旅遊安全保障呢
完善硬體設施平台。近年來,索溪河水利景觀工程、城中村改造、城市道路「白改黑」、納百利酒店等重點工程相繼建設或完工,楊家界索道的開通運營,百龍天梯提質改造,袁家界遊客服務中心主體完工,天子山索道的改建,景區公廁、攤棚攤點、休息點、觀光台、自駕游體系提級工程取得突破,交通干線還實施了安保工程、危橋改造等項目,在重點危險路段設置了鋼索護欄、防撞牆、擋土牆。堅持以設施建設夯實安全基礎,2013年、2014年共實施重點項目82個、完成投資41億元,2015年謀劃實施項目50個、計劃完成投資30億元,各個工程項目的推進讓城區、景區設施全面升級,全區交通路網進一步優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城區旅遊安全水平進一步提升,景區游覽安全網路更加完善,遊客安全更有保障。
完善信息管理平台。實施「智慧武陵源」工程,實現「安導通」智能旅遊服務、氣象災害防禦、WIFI、信息化咨詢、武陵源旅遊官網五大系統景區全覆蓋,為遊客平安暢游武陵源插上智慧的翅膀。堅持科技興旅與科技護安並舉,在旅遊相關的林業、交警、水務、交通等部門和環保客運公司、計程車公司、旅遊運輸公司等涉旅企業安裝視頻,對景區森林防火進行全天候監控,對道路交通、山塘水庫、水上交通等旅遊敏感區域實施動態監控。尤其百龍天梯公司採用機器人針對電梯支架傾斜、鋼筋應力等參數實施全天候在線安全監測,並在上下站添置安檢掃描儀,加強安全預警防範能力。多數賓館酒店升級改造鍋爐,提高安保水平。健全完善「天網」工程,在城區、景區、集鎮等公共部位安裝完成480個高清監控探頭,實現公安視頻三級聯網,確保社會和遊客的公共安全。
完善「三必須」服務平台。扎實開展「有問必答、有難必幫、有訴必果」的服務遊客「三必須」活動,建立健全旅遊服務零缺陷機制,叫響「不讓一個遊客受委屈」口號。按照「統一元素、統一風格」的要求,在主要路段路口、城區道路、景區景點新設置標識標牌154塊,改造標識牌980塊;按照外觀、設備、標識、工裝、培訓「五統一」標准,在景區景點、城區交叉路口、門票站、遊客集散地設立23個咨詢台,確保景區隨處有標示、事事可咨詢,實現自助游無安全障礙。完善糾紛調處平台,在各景區設立7個警務室和5個旅遊速裁法庭,全力提升工商12315、物價12358、旅遊12301熱線服務水平。開展誠信旅遊創建活動,對涉旅企業或經營戶進行誠信等級評定,誠信經營的授牌推介,違法違規的打入誠信「黑名單」並依法嚴處,提高了遊客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E. 如何保障假日旅遊安全
12月20日,國家旅遊局下發關於做好2018年元旦假日旅遊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8年元旦將至,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滿足廣大遊客對於美好假日旅遊活動的嚮往和需要,確保全國人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元旦假期,實現假日旅遊「安全、秩序、質量、效益、文明」的工作目標。
通知還對加強假日旅遊新聞宣傳、做好假日旅遊值班和信息報送工作提出了要求。
F. 結合林芝市旅遊發展安全問題論加強林芝市旅遊安全保障的主要措施
摘要 親您好 一是著力提升行業整體素質。在抓好旅遊系統幹部隊伍教育培訓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導遊人員、酒店管理人員、一線服務人員及農牧民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業務素質和服務水平。 二是推進旅遊市場綜合管理體制創新,加強旅遊綜合執法檢查,推進旅遊監管協調參與機制,推進旅遊市場誠信建設,三是深入持久開展旅遊安全大檢查工作,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水上旅遊安全、旅遊車輛等安全設施設備等專項檢查;強化通報制度,增強警示教育力度,將各地旅遊安全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全年考核,築牢旅遊安全保障網底;四是加大旅遊投訴處理力度,優化旅遊服務環境;編發旅遊質監執法工作動態,確保旅遊投訴處置率100%。
G. 從旅遊政策與法規的角度出發,談談如何完善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制度保障
未來5~1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目標是:使海南更好地發揮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作用;建立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綠色發展模式;走出一條以旅遊資源整合為重點的城鄉一體化新路子。
國際旅遊島是新階段海南改革發展的戰略選擇。海南能否繼續發揮改革開放排頭兵作用,能否在國家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發揮獨特作用,能否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關鍵在於抓住機遇,把國際旅遊島這篇文章做大、做好、做實。
未來5~10年,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目標與任務
1.三大戰略目標
———使海南更好地發揮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作用;
———建立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綠色發展模式;
———走出一條以旅遊資源整合為重點的城鄉一體化新路子。
2.重點任務,概括為「4個區」
———旅遊產業高度開放地區;
———相關服務業先行開放地區;
———全國第一個環保特區;
———以統籌資源為重點的綜合改革試驗區。
建立海南日用消費品免稅區——實現旅遊產業高度開放關鍵一步
借鑒香港經驗,在海南建立我國內地第一個日用消費品免稅區,是落實國家「擴內需,保增長」戰略的重大舉措。
1.建立海南日用消費品免稅區的基本內涵。即在全島范圍內對海內外旅遊者及本島居民實行日用消費品免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的政策。對在海南出售的國產日用消費品視同出口,可以參照國家規定的出口退稅率給予稅收優惠。在條件成熟時,可以由旅遊相關的日用消費品免稅政策擴大到相關的生活資料。
2.建立海南日用消費品免稅區的管理體制
———參照香港的部分經驗,建立日用消費品免稅區海關管理體制。
———在外匯管理方面,擴大免稅商品標價和結算的幣種范圍,擴大免稅商品企業的外匯自主權。
———完善免稅商品質量監督制度,建立質量公示制度、與國際接軌的產品質量管理監督體系。
3.政策建議
———盡快形成高規格的調研報告和可行性分析報告,提出具體方案,全力爭取設立海南日用消費品免稅區。
———爭取國家給予海南更優惠的稅收政策和一定的財政支持。
———對離境旅客實行「區內付款提貨,海關離境驗放」的政策。
———在全島范圍內開放免稅業務,放寬零售行業准入,運用特區立法權,加強日用消費品免稅區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實現服務業開放重點突破——成為旅遊相關服務業先行開放地區
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關鍵是通過開放推動相關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1.服務業發展水平是決定旅遊業和旅遊消費的關鍵因素
———教育是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基本要求。大力發展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創造世界一流人文旅遊環境的根本性舉措,是培養國際化旅遊業及相關服務業人才的重要手段。
———完備的醫療服務是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基本保障。隨著國際旅遊島建設進程的加快,日益增長的國內外遊客對海南醫療急救體系的應急能力、專業技術水平和救治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金融保險服務是國際旅遊島建設的重要支持。旅遊及相關服務業的參與主體對金融服務,如信貸業務、結算業務、外幣兌換業務、資金管理業務、保險代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化體育娛樂業是提高國際旅遊島軟實力的重要手段。休閑度假旅遊將成為海南主導旅遊。加快海南文化體育娛樂產業開放,引進和發展國際通行的娛樂項目,就可以吸引大批境外高端遊客來海南休閑度假、娛樂和消遣,從而帶動相關服務業的發展。
———會展業是海南旅遊發展的新增長點。會展業的繁榮與發展不僅可以源源不斷地吸引眾多遊客,同時,還帶來巨大的消費和旅遊市場。
———電信服務是實現國際旅遊島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因素。適應國內外遊客的文化消費和信息咨詢的需求,以及文化創意等新型服務業的發展,迫切要求加快推進電信產業開放進程。
2.重點任務
———完善教育開放相關政策法規體系,重點支持外資以獨資、合資和合作的方式參與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辦學。
———放寬限制,鼓勵和支持境外著名醫療機構在海南設立獨資或合資具有國際水平的醫院、突發急救中心和康復中心。
———積極引進國外知名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進駐海南,開辦各種業務。
———放寬市場准入條件,率先在全省范圍內實現「三網融合」,逐步推行全業務經營制度。
———充分利用博鰲亞洲論壇影響,著力引進和培育海南特色國際知名會議和展覽品牌。
———降低文化娛樂業准入門檻,拓寬體育產業的投資融資渠道。加大文體娛樂產業財政稅收支持。
3.政策需求
———建議將中外合作辦學的相關審批許可權下放海南,允許外商在海南獨資開辦職業教育學校和高等教育學校。
———建議加強與商務部、衛生部的溝通和協調,爭取在外商獨資舉辦醫院方面給予重點傾斜和政策支持。
———允許海南省在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督下自主設立外幣兌換窗口;適當放寬海外度假遊客進境攜帶的外幣數量限制;允許海南與台港澳、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
———允許海南自主審批與重大敏感問題無關的國際會議,爭取更多國家舉辦的高層國際論壇在海南舉辦。
———實行更加靈活的高爾夫旅遊產業政策;賦予海南更大的中外文化體育交流活動審批權。
實行綠色發展戰略——率先在全國建立第一個環保特區
綠色發展戰略是最大限度地保護和利用生態資源,實現綠色發展的戰略抉擇。為此,應當努力地把建設我國第一個環境保護特區納入國際旅遊島建設規劃。
1.環境保護特區的基本內涵。所謂環保特區,是在堅持開發與保護並舉的原則下,劃定一個特定的區域,採取嚴格的環保措施,運用世界上先進的治理環境技術和治理機制,治理各種污染,採用嚴格、科學、有效的環境保護標准進行工農業生產和從事經濟運行、城市管理的特定區域。在此基礎上,制定和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充分利用本地區生態資源優勢,通過政策支持和體制創新,大力發展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為重點的環保產業,把潛在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現實的經濟競爭優勢,使之成為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一個特定區域。
2.建立環境保護特區的重點任務
———制定和實施綠色發展戰略。以國際旅遊島為平台,利用優勢、發展優勢,形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產業,以低碳經濟為主要特徵的綠色發展模式。
———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加強生態環保領域的國際合作。充分借鑒和利用國際經驗,把海南建成世界環境保護與發展協調的典範。
3.相關建議
———建議國家在海南成立第一個環保特區,為全國建立新型的體制機制保障進行積極的探索。
———爭取海南成為全國首批「低碳經濟發展區」。
———爭取在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中成為國家生態補償試點,率先建立與生態補償相適應的財稅體制。
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以統籌資源為重點的改革試驗區
海南需要建立以統籌資源為重點的綜合改革試驗區,從根本上打破旅遊等重要資源的行政分割。
1.建設以統籌資源為重點的綜合改革試驗區。為本地區發展進行清晰的定位,既有利於獲得中央的支持,也有利於在本地區形成共識,引導全社會力量建設國際旅遊島。
———組建五大旅遊經濟區,整合市縣旅遊資源。即南部三亞熱帶濱海旅遊經濟區;北部海口濱海文化旅遊經濟區;中部五指山熱帶雨林旅遊區;東部博鰲「國際會展、溫泉旅遊經濟區」;西部儋州生態工業旅遊區。
——以五大旅遊經濟區為平台推進城鄉一體化。成立五大旅遊經濟區管委會,以旅遊經濟區管委會作為行政一體化的過渡機制,隨著國際旅遊島建設進程推進行政一體化。
2.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政策需求
———實施全省土地統一規劃管理。重點是強化省級政府對土地資源的調配能力;完善耕地保護制度,建立城鄉建設用地統一市場。
———實施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使農民工、失地農民能夠方便地辦理城市戶口,並能享受到與城鎮居民水平大致相當的基本公共服務。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制訂《海南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戰略規劃(2009~2020)》;明確各級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中的分工,完善公共財政制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基本公共服務建設。
3.以國際旅遊島建設推動城鄉一體化
加強城鄉一體化與國際旅遊島建設的緊密結合,把城鄉資源整合與提高對外開放度、旅遊資源要素國際化緊密地結合起來,把城鄉一體化的體制和政策與國際旅遊島的改革試驗結合起來。
H. 如何建立旅遊安全預警機制:+①針對旺季、節假日及節慶活動秩序保障,制定切
摘要 長期以來,我國的旅遊預警制度基本上是個空白,旅客出行處於盲目狀態。隨著大眾旅遊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延長假日時間以來,旅遊者對旅遊預警的需求日益強烈。國家旅遊局與國家統計局於2001年開始聯手建立的國內假日旅遊信息預報,在每個「黃金周」期間,在中央電視台等媒體向遊客預先發布全國數十個景點兩三天之內的多種旅遊信息,對旅遊景區景點的旅遊人數、接待能力進行預測、預警,並進.行動態跟蹤、監測。此舉對大眾化旅遊的普及和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I. 外出旅遊安全該如何保障
現階段還是盡量減少外出旅遊,如果實在憋不住可以做好自我防護,有風險的地方不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