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蘇軾去哪旅遊好
㈠ 如果你可以帶一位古代詩人去旅行,你會選誰
如能有幸穿越回古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百分之百會選蘇軾!原因有三:
大才子
蘇軾有“千古第一文人”之稱,乃古今中外少有的通才。其文,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有“蘇黃”之稱;其詞,有“蘇辛”之稱;其書,名列“宋四家”之首;其畫《枯木竹石圖》,以4.636億港幣成交。他還會作曲,通水利,善發明,懂醫葯……確實是千古風流人物!
肉:“無竹令人俗,無肉令人瘦。”
酒:“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
羊羹:“秦烹惟羊羹,火候足時它自美”
羊蠍子:“味甚喜之,如食蟹螯”
生蚝:“肉與漿入與酒並煮,味甚美,未始有也。”
河豚:“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朋友多
蘇軾生性豪放曠達,交友眾多,門生遍布。他曾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一生密友王鞏,莫逆之交陳季常,古道熱腸巢谷,患難之交徐大受,最佳損友佛印,詩友黃庭堅,畫友文與可……他的朋友既有名士,也有布衣,定不會嫌棄我這個後來人吧!朋友多了,路自然好走,自然不會乏味!
一路有名士相伴,有美食可享,有良友作陪,豈不快哉?我還是早點洗洗睡吧,說不定能與蘇子夢游一番!
㈡ 蘇軾有關的旅遊景點
蘇軾的一生重要的城市
眉山(出生地)
開封(年少成名)
杭州(意氣風發,莫欺少年郎)
黃州(詩書與柴米)
惠州(甘甜與凄苦才是人生本質)
儋州(終歸塵土)
蘇軾一生從21歲第一次出川後,就踏上了旅途終其一生,都是不斷的在路上,最後也是死在路途中,他的足跡遍布了北宋王朝的大半河山,最北到了定州當時是北宋的國境線,最南來到了海南的儋州,我挑選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的城市來做一條,追尋東坡先生的旅遊線路,我們把起點放在四川的眉山,終點放在海南的儋州。
眉州(眉山)眉山地處成都平原,緊挨著成都市,在蘇軾的那個時期叫眉州,如果是通過飛機前往的話建議可以直接飛成都的雙流機場,我覺得小小的眉州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卧龍,蘇家父子三人在此勤學苦讀,一出川後便是名譽天下,唐宋八大家蘇氏一門獨佔三。來到蘇氏故居,尋找蘇軾的幼年是如何度過的。他的一生從此開始,我們的旅途也這開始。
旅遊貼士:景點眉山三蘇祠,門票40,開放時間9點到18點
開封北宋的都城當時叫汴京,大家熟悉的清明上河圖就描繪的汴京的都市風貌,蘇軾就是在此考中了狀元,而一舉成名天下知」從一個在父母庇護下,只管讀聖賢書而不需要考慮其他的翩翩少年郎,蘇子瞻轉變為需要需要心懷家國天下的蘇軾,只可惜的開封在河南這個中原地區的中原,向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歷經了千年的變遷和戰亂,現在開封城想看到宋代的景觀已經很難了。推薦大家去一個叫清明上河園的主題公園,雖然是現代的但整體的設計建造是以清明上河圖中的北宋都城為背景的,園區還有很多演藝活動,是個體驗宋代文化的好去處。
旅遊貼士:景點清明上河園,門票120,開放時間9點到22點
杭州蘇軾到杭州時是帶著失意,當時已經36歲的他,與北宋官場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格格不入,雖然已經是步入了中年,仍然倔強得不願成為一個圓滑的油膩男,是江南的美景和西湖的湖水洗滌了蘇軾的那灰霾的心情,寫下「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自此一心只想著在一任為一方造福,更願意能到地方上造福一方百姓,帶領著杭州的百姓治理西湖,修蘇堤,到現在就給我們留下一個5A景區,杭州西湖杭州城的招牌,如果不是蘇先生把西湖治理好,許仙也不會隨便跑去西湖溜達也遇不上白娘子吧。
旅遊貼士:景點杭州西湖,門票免費,開放時間24小時
黃州(黃岡)這里是蘇軾轉變為蘇東坡的地方,烏台詩案後蘇軾歷經磨難,在那暗無天日的詔獄里,把這個中年人身上的銳氣全部的磨滅了,從名滿天下的大文豪,到現在被柴米油鹽所困,在此之前我在蘇軾身上看得到很多李白的身影,蘇軾在黃州的赤壁寫三首關於膾炙人口的詩詞,更多人喜歡的是,這一首《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每次我覺得生活過得不如意的時候,我就想起這首詞和蘇軾在黃州的那段歲月,他身上的那種淡然灑脫。
旅遊貼士:景點黃州東坡赤壁景區,門票35,開放時間7點30到17點3
惠州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被貶惠州時蘇軾已經是59歲了,在平均壽命不足40的宋代,這已經是高齡了,但他還是覺得自己可能這次就會死在嶺南了,安排了後事就只帶著最懂他的愛妾朝雲和小兒子赴惠州,在惠州自掏腰包號召募捐又治理出了一口西湖,受到了惠州人的愛戴,還能飽嘗嶺南佳果,吃荔枝吃得不亦樂乎,這段日子大概如荔枝般甜,後來朝雲卻病逝了,蘇軾把她安葬在惠州西湖的孤山下。
旅遊貼士:景點惠州西湖,門票免費,開放時間24小時
儋州這里是蘇軾的人生最後一站了,當時還是一片荒蕪的海南島基本上就是貶官的墓地,10人去者9人無歸,這一年蘇軾62歲了,換做旁人此事時可定已經心死絕望了,可蘇軾還是寫得出「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這種樂觀的詩詞來贊美海南的春天。在離開海南返途的路上,這位寶藏男孩也病逝了,結束他波瀾壯闊而已平靜如水的一生。
我們即使不能擁有東坡先生的才氣,也該學習東坡先生那樂觀的天性,生活越是打壓我們,我們越要微笑的面對生活。
㈢ 古代詩人都喜歡遊山玩水,那麼他們是怎麼去旅遊的
古代詩人都喜歡遊山玩水,他們租用車子去旅遊。
古代詩人都喜歡遊山玩水,為了學習也為了找靈感。普通人在古代出遊的並不多,畢竟去一個地方就要馬上乘很久。除非是居住地方的搬遷或者商人,還有詩人。詩人的旅遊路徑是可以堪比馬蜂窩的,也可以密密麻麻讓你感嘆。像杜甫因為仕途受到影響,到處顛沛流離,幾乎是繞著當時的土地一圈。蘇軾是走被貶哪就找吃的模式,路徑走出一個小問號。
這些詩人出遊之前,必定要先翻一下問卜書籍,挑個好時間才出發。從唐代起,已有相關的旅遊書和旅遊圖,不僅介紹名勝古跡,也會寫可住的民宿和注意事項等等。
也會有很多詩人參看沈括的《雁盪山》、蘇軾的《前(後)赤壁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記》等,會更加激起遊山玩水的心。遊玩的路上有時還沒有廁所,因此還會帶著夜壺馬桶之類的生活用品。雖然詩人描寫得很美,實際路上碰到的問題要比我們開車旅行要麻煩得多,但他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㈣ 蘇軾的詞對旅遊人文的影響
出自北宋詩人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㈤ 有關大詩人蘇軾的相關旅遊景點
與大文豪蘇軾有關的景點很多啊,典型的有:
1、杭州的蘇堤,蘇軾在杭州當市長時帶領群眾治水患所修;
2、黃州定惠院,在今湖北黃崗縣,蘇軾被貶謫在此生活了4年多,寫下有名的《卜運算元 寂寞沙洲冷》,有一段凄婉的愛情故事,還寫下了著名的《黃州寒食詩帖跋》;
3、海南的瓊海。蘇軾第二次被貶謫,就是被貶到這里,當時只有他小兒子蘇過跟隨,現在還保存著一些東坡生活遺跡。
㈥ 蘇軾一生去過多少個地方
蘇軾一生主要走過的地方:
眉山——開封——鳳翔(今寶雞附近)——杭州——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湖州——黃州——南京——穎州(今安徽阜陽)——揚州——定州——惠州——儋州(今海南島內)——常州。
附上蘇軾一生足跡地圖。
㈦ 1.赤壁賦蘇軾為何旅行人為什麼要旅行2.蘇軾出遊的心情如何為什麼會這樣3.赤壁賦蘇軾為何唱
摘要 這恰是王叔遠高妙之所在!蘇軾與黃庭堅半師半友,志同道合,仕途上有著共同的命運;佛印是蘇軾最為知己的僧友,他浪漫機智,常以其幽默的言談給東坡以某種啟示。知己同游,是何等的歡愉暢快!王叔遠將黃庭堅、佛印與蘇軾同游赤壁的場景刻在核舟上,這是一種藝術創作的表現,一種超越現實生活的想像,他是想通過這三個人同游的場面更為形象地表現《赤壁賦》里蘇軾表達的那種豁達意境。 由此可見,核舟的「奇巧」之妙,不僅在於雕刻技藝,更在於內容構思。它需要雕刻者對表現的內容具備准確而富有想像力的理解。
㈧ 蘇軾的愛好有哪些
蘇軾最著名的一個愛好就是美食
擴展:蘇軾關於美食的詩詞
1.惠州一絕 / 食荔枝
宋代: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2.初到黃州
宋代: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3.浣溪沙·詠橘
宋代:蘇軾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4.和蔣夔寄茶
宋代:蘇軾
我生百事常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
扁舟渡江適吳越,三年飲食窮芳鮮。
金齏玉膾飯炊雪,海螯江柱初脫泉。
臨風飽食甘寢罷,一甌花乳浮輕圓。
自従舍舟入東武,沃野便到桑麻川。
剪毛胡羊大如馬,誰記鹿角腥盤筵。
廚中蒸粟埋飯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柘羅銅碾棄不用,脂麻白土須盆研。
故人猶作舊眼看,謂我好尚如當年。
沙溪北苑強分別,水腳一線爭誰先。
清詩兩幅寄千里,紫金百餅費萬錢。
吟哦烹噍兩奇絕,只恐偷乞煩封纏。
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姜鹽煎。
人生所遇無不可,南北嗜好知誰賢。
死生禍福久不擇,更論甘苦爭蚩妍。
知君窮旅不自釋,因詩寄謝聊相鐫。
5.和王鞏六首並次韻
宋代:蘇軾
一氣混淪生復生,有形有心即有情。
共見利慾飲食事,各有爪牙頭角爭。
爭時怒發霹靂火,險處直在嵌岩坑。
人偽相加有餘怨,天真喪盡無純誠。
徒自取先用極力,誰知所得皆空名。
少微處士松柏寒,蓬萊真人冰玉清。
山是心兮海為腹,陽為神兮陰為精。
渴飲靈泉水,飢食玉樹枝。
白虎化坎青龍離,鎖禁奼女關嬰兒。
樓台十二紅玻璃,木公金母相東西。
純鉛真汞星光輝,烏升兔降無年期。
停顏卻老只如此,哀哉世人迷不迷。
㈨ 你為什麼喜歡蘇軾
如果說唐有李白、杜甫,元有趙孟頫,明有王陽明,那最富人文精神的宋代,尤其北宋,超級明星是誰?我的答案是蘇軾。
為什麼我們推崇宋代,為什麼西方人稱宋代為中國的黃金時代,海洋帝國,商業國家?不僅是城市繁榮,經濟發達,出現「交子」,炸葯、造船術、印刷術……更是因為那個時代中國人的精神面貌和寬松的政治生活。
我們在歷史課本上看見西歐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里,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在學園或公共場合宣傳自己的哲學和政治思想。我們會發現人文民主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辯論。人人都可以表達自己,在激辯中出真理。而北宋的朝堂上也出現過這樣的形式。各種政治觀點都可以在朝堂上辯論。所以出現了很多改革家,范仲淹、王安石;也出現了一些政治道德捍衛者,包拯、趙忭、范鎮、富弼;也出現了一些牆頭草,王圭、蔡京之流。但總體說真宗、仁宗朝政治還是比較清明的。但這一切終結於新政之後的反復黨爭之中。特別是章敦執政後,對一些政治對手的迫害方式已超出了外放。死者要開棺戮屍,還要革去子孫的功名。
我們的超級明星蘇大學士偏偏處在王安石變法時期,變法影響他的一生。他處在黨爭之中的漩渦之中,最後都干成了村長級別的官員了。有人說如果蘇軾提前生個二三十年,他將比晏殊過得還要快活。
我喜歡他的原因,一是他的政治性格——耿。如果蘇軾想追求功名利祿,他的腳隨便往任何一方踩一下就會成為領袖人物。但他偏不支持任何一方。他不僅批評改革派的急功近利,任用奸逆,也批判王安石等人為一己之私偏全面廢除新法的做法。腳踏兩條船可能站不穩,可一條船都不踏勢必要掉進水裡,蘇軾一生的宦海沉浮可以說歸因於他的固執。他沒有政治傾向,即便身居高位,他的為官原則依舊是最初的為民請命。他總是站在底層人民中,切切實實地感受民生艱苦和煙火之樂。他眼睜睜地看著飢荒之年百姓易子而食,所以他不辭辛苦再三向朝廷請糧;他也在豐年和農民打成一片,教他們把「富人不肯食,窮人不解煮」的肥肉烹成佳餚。所以當他晚年在海南無處安生的時候,那些嘲笑他這個赤腳文人的村民紛紛來幫他搭建房子。
二是他的生活情趣。以前有人問我,自古以來任選一人做伴侶會選誰。小時候我總說李義山,因為我欣賞他的才華。長大後,我會說蘇東坡。因為我覺得和這樣一個人生活一輩子不會覺得乏味。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壞天氣里,他依舊給你晴朗的意境。「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月色如水的好天氣,他不會因為時辰不對就放過。
大事上,他有他辛苦的堅持;生活里,他積攢無數點滴快樂。他可以被仰視,也可以被喜歡。
㈩ 蘇軾喜歡什麼
蘇軾喜歡遊玩風景,他還喜歡美食,
喜歡作詩,喜歡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