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漯河旅遊啦
1. 漯河遊玩的地方有哪些
南街村第1名
漯河市臨潁縣南街村前進路1號
AAAA級景區
沙澧河風景區第2名
漯河市嵩山路沙河橋遊船碼頭
AAAA級景區
神州鳥園第3名
漯河市源匯區金江路144附近
AAAA級景區
許慎文化園第4名
漯河市龍江路與中山路交叉口向東800米路北
AAAA級景區
小商橋第5名
漯河市臨潁縣商橋村
AAAA級景區
2. 漯河附近的旅遊風景區
1、賈湖文化遺址:
賈湖遺址位於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賈湖村,南距舞陽縣城20多公里,東距北舞渡鎮3公里,是一處重要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這里自古以來氣候濕潤,河流縱橫,便是人類生息繁衍的理想境地。遺址附近沙河寬闊的水面,自西北洶涌而下,在距遺址約3公里處環繞東行,一瀉千里。灰河由遺址西4公里處蜿蜒而過,至北舞渡注入沙河。離遺址最近的是泥河,距遺址僅1公里。泥河源於葉縣,在遺址西8公里處流入舞陽縣,貫穿全境,在出境處注入澧河。在灰河和泥河之間有一片小湖泊,即是賈湖,賈湖村坐落在賈湖北岸。賈湖村東為泥河窪滯洪區,面積約103平方公里,中心區最低點海拔63.8米。修建這片滯洪區主要是為了在汛期到來時,分流沙河洪水,以保護遺址東30公里處的京廣鐵路不受水患的威脅。
遺址位於賈湖村東,平面呈不規則的圓形,總面積5.5萬平方米。1962年,舞陽縣文化館文物專干朱幟,因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到賈湖村勞動。一次他在勞動時,發現村東的溝底有許多陶片,於是在這一帶進行了細心勘察。他在廢棄的井壁、斷崖、溝坎上同樣發現了許多人骨和紅燒土,還在紅燒土上發現有稻殼印痕。紅燒土通常指被燒烤陶化的土塊,以磚紅色居多,一般都與大火焚毀的房屋有關,這一切表明這里可能有原始人類居住過的村落遺跡。
1975年8月,舞陽縣境內連降暴雨,沙河、泥河、灰河、澧河……大大小小的河流一同決堤而出,洶涌澎湃一瀉千里。在這場大洪水中,賈湖村和周圍許多村莊一樣,成為一片汪洋,遭受到滅頂之災。大水退去,賈湖村民重整旗鼓,在一片廢墟上重新建起自己的家園。為了防止水患的侵害,他們在村莊的周圍築起一道堤壩,用以阻擋泛濫的洪水。護村堤正好在遺址中部貫穿南北,當時就挖出大量的陶器、石器和人骨等,使遺址受到極為嚴重的破壞。1978年秋,賈湖村民再次加築護村堤,堤基寬14米,高2米至3米,堤頂海拔69米。在取土築堤過程中,堤東形成了一個深1米、寬26至42米的取土坑,坑內的文化層被摧毀殆盡。
一天,賈湖小學教師賈建國帶領學生到堤外平整土地,發現了散落在地的石斧、石鏟和破碎的陶片等,他知道這些都是新石器時代的遺物,於是和學生們一同將這些東西收集起來送交到縣博物館。朱幟這時在縣博物館任館長,他當初在賈湖下放勞動時就知道那裡有古文化遺址,而且一直打算去進行調查。當時裴李崗遺址的資料已公布,並蜚聲國內外學術界,影響極大。他把兩地的器物進行了對照和研究,發現這兩處遺址的文化面貌基本相似,便確認賈湖遺址是一處裴李崗文化性質的重要遺址。198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確定賈湖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彼岸寺經幢:
彼岸寺經幢俗稱「龍塔古篆」,經幢造型優美,高12.18米,幢基為石刻八角形海池,內刻波濤海獸、人物風貌、高山流水、亭台樓閣等。經幢構圖古樸,氣韻生動,底層為六角須彌座,各角透雕二龍柱,上下各雕海石榴花,中有佛龕、天王龕。經幢各角為八角形角柱,其上為碑身,高3米多,重9噸余,刻有小篆《彼岸寺碑銘》。經幢中間碑文篆刻,書者已無可考,書勢鋒銳,蒼勁挺拔,記載了彼岸寺興衰始末和創建經幢的情況。彼岸寺視系唐朝以來的海內名剎,建築年代無考,位於漯河市郾城區郾城實驗中學校內。相傳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東京尉氏縣契宗大師游郾城,見寺院破敗不堪募金重修;至清乾隆年間,尚佔地200餘畝,有房近千間。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游寺曾賦詩極贊其大其古:「曾看大柏孔明祠,行盡天涯未見之。此樹便當稱子行,它山只可作孫枝。」
歷代名人如唐代韓愈、杜甫、劉長卿、公孫大娘,宋代蘇轍、蘇軾,元代元好問等文人墨客均在彼岸寺留下足跡。直至建國前還常有京、省及外地名人官吏來此拓片。後有一縣令不堪往來迎送之擾,以滾蠟將碑身激毀。彼岸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小商橋:
小商橋位於漯河市郾城區商橋鎮107國道西側,是一座坦拱敞肩的石拱橋,與河北趙州橋的結構基本類似,專家們推斷,此橋可能是趙州橋的實驗橋,因此說早於先前所說的河北趙州橋,稱得上「天下第一橋」。橋長21.3米,寬6.45米,主孔凈跨12.14米,橋體由一主拱與兩腹拱組成。主拱的主孔和兩側腹拱的小孔均為20塊紅石拱券並列而成。各塊拱石之間由咬鐵相連接。可以看到,主、腹拱的兩側通身都雕刻有天馬彩雲、雲龍、蓮花、牡丹以及三角幾何等圖案。主拱正中龍門石上的那個浮雕為傳說中的一種吸水猛獸。名字叫做饕餮。另外,主拱與腹拱的連接處也各有一獸頭伸出,北端為龍、南端為龜。這些雕刻圖案形象怪異,風格古樸,工藝精湛,對研究我國的古代石雕藝術提供了重要而又豐富的實物資料。
4、許慎墓:
許慎,字叔重,東漢召陵(今漯河市召陵區姬石鄉許庄)人。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訓詁學家、辭注音韻學家,曾由郡功曹舉孝廉,入為太尉南閣祭酒。嘗從儒學大師騎都尉賈逵受古學,博通經籍,著有《五經異義》、《淮南子注》、《孝經孔氏古文說》和《說文解字》十四卷,其它著作多佚,僅存《說文解字》。清陳壽祺輯有《五經異義疏證》,輯注較備。
許慎墓位於漯河市召陵區,新北環東段的姬石鄉許庄村東土崗上(駕車沿京珠高速漯河北站下路後南行至漯河北環大轉盤,然後東行約3公里路北側)。東南3公里為漢召陵故城,西1公里為沙河(即氵隱 水)。墓冢高5米,周長33米,墓前立有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郾城縣知縣荊其忄享 重修墓碑、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縣溫德裕立《漢孝廉許公之墓》碑和光緒二年(1876年)知縣王鳳森撰文並立《許夫子從祀文廟記碑》。其子許沖墓在許庄村西北。村北原有許慎故祠,已廢。村內多為許慎後裔,1986年,許慎墓被省政府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召陵故城:
召陵故城位於召陵大寨西北。齊桓公點將台遺址位於召陵寨南門外,路東有平台,高3米多,周圍83.3米,士人曰:「齊桓將台」,今遺跡尚存,1959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6、楊再興墓:
楊再興墓位於臨潁縣皇帝廟鄉小商橋村東,當地俗稱「楊爺墓」。該墓地呈長方形,坐北朝南,佔地1.2萬平方米,滿園古柏蒼翠。楊再興墓前有祭廟一座,門前立清康熙、雍正、道光和同治年間的古碑五通。其中康熙年間二通:「宋統制楊將軍之墓」、「宋統制楊將軍墓」碑,二碑行草相間均為清代名宦沈近思撰文,滕之瑚書丹,碑文表達了對將軍的敬仰之情。其他碑刻多記載將軍的戰績和後人的頌詞。廟後為冢,高約7米,冢前有一斷碑,隱約可識「再興之墓」四字。據說為岳飛用槍尖所鐫。墓後有半月形圍山,圍山後面新修廟宇一座,廟內塑岳飛及楊再興像。1963年楊再興墓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3. 漯河十大著名旅遊景點 漯河有什麼著名景
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現已被評為」中國品牌城市」,而且是中西部首個、全國第二個獲此殊榮的城市。漯河是中國首個」食品名城」。此外,漯河還先後摘取「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桂冠。
沙澧河風景區:位於河南省中南部,沿河橫穿漯河市區,是以都市休閑文化旅遊為主題特色的旅遊景區和國家體育公園。景區充分發揮兩河穿城而過的自然資源優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綠色生態長廊、歷史文化長廊。
漯河小商橋:小商橋位於臨潁縣黃帝廟鄉小商橋南小商河上。小商橋是一座時代較早的古石橋,造型優美,結構嚴謹,做工精緻,是研究建築和交通史的重要資料。
許慎文化園:許慎文化園依託許慎墓規劃建設而成,是集文物保護、許慎文化博覽、漢字文化觀光於一體的文化旅遊景區。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許慎文化園是許慎文化的集萃地,漯河將緊緊圍繞建設許慎文化研究中心、致力把許慎文化園打造成海內外知名的文化旅遊聖地。
神州鳥園:屬於漯河市開源旅遊景區內,是景區內的大型鳥文化主體公園。景區以休閑旅遊為特色,主要景點有神州鳥園,以漯河文化為背景的河上街古鎮,兒童樂園之一童話世界。
4. 漯河旅遊攻略景點必去
漯河旅遊必去的景點金鳳凰鳥樂園。
5. 漯河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漯河旅遊必去景點,漯河旅遊
彼岸寺石幢在郾城區中學內。建於北宋。高12.18米,幢基為石刻八角形海池。底層是六角形須彌座,每角有透雕二龍柱相支,上下各雕海石榴花,中有6個佛龕。再上為四角形四天王龕,有八棱形角柱。其上為幢身,高3米多,重9噸余,刻有小篆《彼岸寺碑銘》,上為廡殿式石作,有伎樂嬪伽、人首鳥足等圖像。再上為六角千佛造像碑。造型優美,挺拔壯觀。
楊再興墓在臨潁縣城南12公里的商橋村。墓冢高大,翠柏茂密。冢前刻有「宋統制楊再興將軍之墓」的石碑,相傳為岳飛用槍頭刻成。墓前有祠,祠內有明清石碑數通,記載其生平事跡。楊再興 (1104-1140),為岳飛部下,抗金將領。金人屯兵12萬於臨潁,再興以300騎遇敵於小商橋,驟與之戰,殺2000餘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鏃二升。
北舞渡山陝會館綵牌樓在舞陽縣城北25公里北舞渡鎮。鎮臨汝水,西通汝洛;東下江淮,北轉鄭汴。江南商貨由此吞吐中轉。有「裝不完的賒旗店,填不滿的北舞渡」之稱。鎮內山陝會館為秦晉巨商籌金創建。綵牌樓居會館拜殿前,清道光五年 (1825年) 山陝糧商同建,為三間六柱五樓。建築精巧玲瓏,雄偉壯觀。 許慎陵園 許慎墓位於召陵區姬石鄉許庄村東。墓冢高5米,底徑16米,墓前立清康熙、光緒年間碑刻二通,墓後蒼柏林立。當地文物部門征地12畝,建許慎陵園。光緒二十五年,東阿周世專程至墓地祭墓,並在城東北隅購地三畝,建許南閣祠,內設「太尉南閣祭酒諱許慎字叔重之位」,上懸「五經無雙」匾額,現為郾城縣許慎紀念館。1986年許慎墓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星聚墓陳星聚墓位於臨潁縣城南6公里,台陳鎮台陳村西南陳氏祖墳內。佔地1650平方米,南北長55米,東西寬30米。墓前原有華表、碑碣,墓兩側為石刻林。1958年和1965年,陳星聚墓兩次遭到破壞,現僅存墓碑和墓冢。1982年,縣政府撥款重修陳星聚墓碑,建磚瓦碑樓一座,高4.7米,寬1.7米,厚1米,墓地面積480平方米。2004年11月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街村 南街村景區位於河南省臨潁縣城東南隅,緊靠107國道、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面積1.78平方公里,是一處特色人文旅遊景區,現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河南省紅色旅遊景點和河南省南部精品線路的重要景點。南街村旅遊以發展模式、教育理念、發展方針、分配辦法、生活方式及創建共產主義小社區偉大實踐為特色。全面展示南街村獨特的紅色人文景觀,通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完善,南街村旅遊已初具規模,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八大觀光旅遊景區:「工業園區、高新農業園區、村民住宅區、文化景區、文化教育游覽區、廣場文化展示區、熱帶珍奇植物游覽區和革命傳統教育區」。廣大遊客在親身感受「游鄉村都市,品南街產品,觀紅色文化,感集體優越」;豐富內涵的同時,還會收到洗禮心靈、升華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使廣大遊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6. 漯河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著名景點
南街村、許慎文化園、小商橋、河上街古鎮、沙澧河風景區
7. 如何去漯河人民公社旅遊參觀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