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去戶外旅遊帶什麼東西

去戶外旅遊帶什麼東西

發布時間: 2022-03-22 16:21:03

Ⅰ 出去旅遊需要帶些什麼東西

出去旅遊需要帶:隨身的重要物件,生活用品,零食。

1、隨身的重要物件。

旅遊出門,不帶些零食,總感少些樂趣。零食多種多樣,如果是為了讓肚子不那麼餓的,可以備些粗糧類的小餅干,小饅頭,它們含的粗纖維有飽腹的作用;為了追求酸酸甜甜的口味,可以備些果脯,像葡萄乾、菠蘿干、芒果乾等,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對身體有好處且攜帶儲存方便,像小谷熊芒果乾

Ⅱ 戶外旅遊應該帶點什麼吃的

高熱量易攜帶的食物,比如巧克力,葯品就帶些清熱解毒的片劑膠囊和雲南白葯那些外傷葯。其實戶外旅遊最重要的一點是帶足干凈的飲用水,如果有必要放棄食物也不要放棄飲用水

Ⅲ 戶外徒步旅行必備用品

徒步旅行裝備之服裝篇

1、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3)去戶外旅遊帶什麼東西擴展閱讀

戶外徒步准備工作:

1、做好打包工作

將背包行囊打包的合適且舒適是一項必備的技能。首先,確定你的背包大小合適你的身體和本次行程。然後,在背包里正確的裝入本次行程中你所必須需要的物品,無關緊要的物品只會拖累你。

2、做好路線調查

事先做好行程計劃是背包徒步的必須流程。有時候這些只是一些最簡單的工作,比如提前查看當地天氣,了解降雨情況,夜裡的戶外溫度如何,這些都決定了你的打包物品如何選定。

3、帶好你的玩具

一套釣魚工具,一副撲克牌或者簡單的一個望遠鏡都能增加你的旅途樂趣。要知道,背包徒步只是旅程的一半,另一半則是紮好營地後享受帳篷時光,探索自然還有和同伴一起進行戶外活動。我想辛苦跋涉來到荒野的你一定不是想來這里玩手機的。

4、帶對食物

徒步攜帶的食物需要輕量,富含營養,易處理同時不易變質腐爛。一些水果乾,堅果,肉乾,能量棒都是不錯的選擇。在一些戶外用品商店你甚至可以買到一些專門用於露營使用的方便食品,當然,味道並不能和新鮮食物相提並論。

Ⅳ 出去旅遊需要帶什麼

首先,要根據你要去地方的天氣狀況准備好衣物,如果是海南,就不要忘了帶上些薄衣物;要地去東北,最好帶上厚的羽絨服;當然,替換的衣物可根據你去的天數來定。要是帶小孩子去,一定要多為他准備一些替換的衣物。

其次,像預防感冒、鬧肚子、蚊叮蟲咬的葯也是必備的,有心臟病、哮喘等疾病者還要帶上你自己的常用葯。


整理好這些以後,你還要考慮一些零碎的東西,比如餐巾紙、擦手巾、手紙等;愛好攝影的朋友當然要帶上相機,不過帶足膠卷也是必要的,因此有些旅遊區的膠卷可要貴好多哦!身份證、小孩子的戶口本、結婚證書等必備的證件以及紙筆等小物件也不要忘記,萬一有什麼用途你不會抓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錢。這可別帶少咯!大約是預算的150%就夠了。


如果你用的是一般的旅行包,最好將衣物等不常用的東西放在下層,而依次將葯品、紙巾、證件等放在上層。當然,如果你要是有一個雙肩背的登山包就更好了,因此一般的登山包都有好幾個口袋可以分別放置這些東西,比如包的下層放置衣物和不常用的雜物,上層放置像機包等,包的頂蓋放置葯品、紙巾等物,包的兩個側袋分別放置證件等物,再加上為專業登山運動員准備的小葯品、洗漱用品包等,很多東西都可以分門別類地放置,這樣你就不會因為東西多而亂作一團。


出窩旅遊溫馨提醒您:無論去哪裡,旅行袋都要最重要的旅行裝具。旅行袋分為提式和背式兩種。提式可以使肩膀放鬆,得到休息;背式可以解放雙手,利於行動。在這里建議選擇背式的。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旅行袋大多用高密度尼龍作為用料,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價格則在八九十元到二百多元不等。

Ⅳ 戶外旅遊的戶外旅遊必備用品

一般探險時會遇到的一些狀況有遲歸、耗盡體力、惡劣天氣、夜行軍、人員受傷或生病,這類的狀況通常是連續發生。裝備攜帶不夠無法應付突發事故,帶多又增加背負重量與不舒服。
下列是大多數的登山者公認的必攜的基本裝備:(1)地圖,(2)指北針,(3)頭燈,(4)備用糧食,(5)備用衣物,(6)太陽眼鏡,(7)瑞士刀,(8)火種,(9)急救箱,(10)繩索。 一、 服裝篇
1、 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 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 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 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 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 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 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 其他篇
1、 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0、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Ⅵ 去戶外旅遊需要准備什麼裝備

戶外旅遊若干裝備的推薦

在這里,我向朋友們推薦一些戶外運動/旅遊中常用的裝備。我把這些裝備分為若干類,對每一類,分別介紹其主要功能及技術指標,並推薦一個產品。推薦的這個產品應是易於,至少是可以買到的,具有十分高的性能/價格比。我在這里只算是開個頭,介紹自己認為不錯的幾個產品,希望能有期貨朋友把這個題目接下去,讓大家都能買到價廉物美的好東西。

1. 服裝
在戶外運動/旅遊中常用的著裝方式是准備內衣、保暖層和外衣共三層,根據溫度而進行增減。
1.1. 內衣
內衣貼身穿著,上下兩件。內衣的選擇主要看它使用什麼布料,這種面料的導汗能力和潮濕情況下的保暖能力如何。象常見的純棉內衣在這方面的表現就很差。它會把人體產生的汗液吸到棉纖維的空隙中,不能很快散發出去,而且纖維空隙中空氣減少,保暖性大大降低。停止運動後,人體產生熱量減少,這時汗液才會吸收皮膚熱量變成水汽散發出去。想來大家都有過穿著棉衣打完球後後背潮濕冰涼的感覺,這很容易引起感冒,在登山中或冬天還容易造成凍傷。羊毛製品在這方面就好得多了,在潮濕時還有一定的保暖能力。在登山時或寒冷地區一般選用毛襪子。一些專門的化纖材料則有極好的表現,象杜邦公司生產的CoolMAX材料製成的衣服,洗後十幾分鍾就可以變干,但目前國內還沒有CoolMax產品。這里我要推薦的是美國杜幫公司近日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心逸」運動型內衣。「心逸」運動型舒適內衣採用美國杜幫公司開發的高科技纖維製成,此產品面料外層採用高科技中空纖維,內層採用四管道纖維,能迅速吸收皮膚上的汗濕並排制衣物表面揮發。在西單,上衣60元,下衣80。

1.2. 保暖層
保暖層以其內部滯留的空氣來保持人體體溫。主要選擇指標有單位重量材料的保暖性能和潮濕後的保暖性能如何。常用的保暖層材料有羽絨、毛織物和抓毛絨。羽絨產品公認保暖性最強,一般只在高寒地區使用,比較怕水。毛織物保暖性能也不錯,且潮濕後還有一定保暖能力。這里我要推薦的是抓毛絨(fleece)衣褲。抓毛絨是一種人造纖維材料,其保暖性能優於羊毛,浸濕後仍有保暖能力,缺點是防風能力較差。目前許多運動/休閑品牌已經開始生產fleece產品。如班尼路(BALENO)等。但它們往往不叫做抓毛絨而是晴綸之類的名字,一件上衣夾克一百多,背心幾十元。抓毛絨褲則生產較少,只見過OZARC有,價格很貴。穿一身抓毛絨衣褲,再罩一層防風衣褲,可在-10攝氏度下登山。

2. 相機
登山/旅遊美景,不留一像實為可惜。朋友們在相機上多分為兩類,一類是變焦傻瓜相機,小巧靈活輕便,但一般成象低劣,只能「留個影兒」,根本不要想放大一張掛起來。另一類則是攝影愛好者,追求質量,一出手就是FM2、EOS5甚至F5、EOS1N,美則美矣,病在不便,除專門攝影采風或休閑旅遊外,若是登山遠足、背包自助,光想想要背上這幾斤重的「磚頭」就頭疼,再加上磕磕碰碰,不由人心痛不已。本人就常帶一台EOS5到野外,但從實際拍照的數量上,往往只有我下面要推薦的這台相機拍片的一半,它就是OLYMPLUS u-II。u-II是35毫米F1/2.8固定焦距旁軸取景相機。它是定焦鏡頭,沒花大成本去做變焦,而把錢用於提高鏡頭質量,其最大光圈達F1/2.8,成象質量很高。焦距35毫米,適於拍攝風景;體積小巧,比滑鼠還小,全天侯防水設計,使用溫度范圍-10~+40攝氏度(但本人曾在-15攝氏度左右正常使用)。比較有特色的是它具備點測光,這在冰雪背景下拍人像十分有用,能盡量正確暴光。還有它最讓人動心處:價格,在西單商場標價998元(不帶日歷的型號是898)。

下面摘錄一些u-II的技術指標:
鏡頭:OLYMPLS 35mm F1/2.8, 4組4片
快門:鏡間電子程序快門
對焦:主動式多自動對伙系統,可鎖定焦距,對焦范圍0.35m-無限遠。
曝光控制:程序自動曝光,2區測光,可選點測光,自動曝光范圍EV 1.0 -EV17
閃光燈:指數11.5,有效范圍0.35m-4.1m(ISO 100),回電時間0.2-3.5秒
閃光模式:自動閃光、減輕紅眼、強制不閃光、強制閃光、夜景閃光、
減輕紅眼夜景閃光
全天侯:IEC標准529(防濺水設計)
尺寸:108(W)*59(H)*37(D) mm
重量:135克

3. GPS 個人終端
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縮寫。其個人終端與手機大小相仿,基本功能是給出地點的經緯度、調度信息,精度一般在100米左右,SelectiveAvailability關閉的情況下能精確到30米左右(美國為其軍事目的在2005年前不會常關的)。不同廠家生產的GPS又有不同的功能,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 路標(Way point)功能。 把某點的位置(英文叫PosionFix,包括一個點的三維坐標)記入GPS的內存。這點可以是你所經過的點,也可以是你輸入其坐標。一般還可為這點起個若干字母的名字。. 路線(Route)功能。路線由起點、終點和若干中間點組成。任兩點間的一段叫做一條腿(Leg),一條路線可由若干條腿組成。這些點可以在地圖上查出預先輸入,也可以邊走邊記。
. 方向(Heading)功能。 在運動時指明運動方向,GPS開機時,每1到2秒更新一次地點坐標,它可依此計算出前進方向。. 速度(Spead)功能。 類似方向,給出速度 導向(Bearing)功能。 給出你所在地點到某一路標點的前進方向,一般是顯示從正北方向順時針的角度數。
. 追蹤(Plot trail)功能。以一定的采樣時間間隔(可調)記載運動
軌跡,這項功能在沒有地圖或明確路線以及需要按原路返回的行動中極為有用。
. 計算機上/下載數據。 通過專用連線與軟體,GPS可與計算機連接,
可在計算機上按排、分析路線,在GPS間交換數據。
. 地圖功能。高檔GPS可存貯一定區域的地圖,在顯示位置數據的同時,
直觀地顯示你在地圖上的位置。
比較著名的民用GPS廠家有Garmin、Magellan和Eagle等。這里我推薦一種Garmin出產的Garmin GPS12。 其主要優點有:主要功能齊全,基本實用功能都有,那些比它高一檔次的機器只多些花哨功能。可貯存路線數目較多,有20條,每條Route 30條Leg。追蹤點較多,可存貯1024個坐標,若按每分鍾標記一點,可標記長達17小時的路程。防水設計,適用溫度范圍大,可在-15~+70攝氏度使用,而其它GPS一般多在-10~+60。它是有計算機介面的GPS中價位最低的。價格便宜,只有150美圓。有一點十分遺憾,它只能到國外購買,國內即使有,也是N千元的黑價。下面這個連接有一張常見GPS的性能/價格比較表,內容詳盡,大家可參閱(來源:www.gps4fun.com)。

我對其中的幾項指標略作說明:

.Good in tree cover :樹木會擋GPS衛星的信號,早期GPS最常見的毛病就是密樹林下工作不好,故有此項。
.Max # of Statelites :最多能搜索的衛星數,越多定位越精確。共有24顆GPS衛星環繞在地球周圍,因地球的遮擋,最多同時看到12顆。
.# of Parallel hannels: 最多同時接收到的衛星數。每顆衛星工作在不同頻率,低檔GPS此數會比Max # of Statelites小,串列掃描完各Statelites。此值與定位速度和精度都有關。
.Acquisition Time : 分為warm和cold兩種,若GPS開機時,臨近其上次關機位置或是給定了一個臨近位置,那末它能較快搜索到衛星信號並定位,這叫熱啟動,否則將花費較長時間,叫冷啟動。Internal Back-up Battery:有此電池可保證更換電池時不丟存貯數據。
.Accuray (no SA):GPS精度都好標SA關閉時的值,實際上2005年前一般不會關。SA開時一般精度在100米左右,大約一個足球場的大小。

4. 采訪機
采訪機是一種錄音機,使用小型磁帶,體型小巧,常見記者使用。大多數朋友外出都有記日記的習慣,若有此君為伴,則可省去諸多繁勞,而且方便靈活,隨時可以記錄,隨走隨說,什麼都不耽誤。更有愛好音樂的朋友,可做民歌采風之用,去年從西藏回京,在青海的火車上,鄰座兩位關西大漢喝燒酒對民歌,唱了一夜「花兒」,高吭清爽,若當時帶得此君,便可常飽耳福了,可惜!
采訪機與一般錄音機功能相似,都有錄音、放音、快進、快退功能,另外又有其自已的特色功能:
.帶速可調: 多有快慢兩檔帶速。 .聲控啟動:採用這種錄音方式時由用戶確定一個響度閥值,采訪機檢測到的音量大於此閥值時即開始錄音,低於此閥值時自動停止。
各廠家叫法不同,有的叫V-Sensor (Voice Sensor Recording) ,有的叫 VOR (Voice Operated Recording)。
.MIC靈敏度可調。
.帶位記數器。等
生產采訪機的廠家較多,象SONY、PANASONIC、AIWA等都有。這里介紹一種較有特色的產品:SONY M-100MC 在西單標價900。(另有多種低檔便宜些的產品可選擇,但要注意有一種很小型的,使用的不是磁帶而是電子內存,只有幾分鍾的記錄時間,不要誤購)它有以下特點:

.指向性話筒,可進行遠距離錄音。
.3種話筒靈敏度模式 (交談、普通、口授)
.聲控啟動
.靜音系統
.索引功能 可在磁帶上標記索引,此索引在快進、快退時可出聲。
.電池壽命19小時
.3位計數器
.3 LED電力指示
.2級可調帶速

以上推薦的幾種裝備配合使用可以給你一種全新的活動方式。試想:外出前收集地圖等資料,規劃路線,把地點位置輸入GPS,依照地圖和GPS指引行進,相機和采訪機記錄全過程,比如到達某點,拿出采訪機錄到:「現在是XX點XX分,我們到達XX位置,GPS標記點是XXXXX,這裏海撥XXXX米,氣溫-XX度,周圍地形如何如何,我們將要如何如何...」。掏出u-II照幾張像,或是記錄些什麼有趣的聲音,照一照大家吃飯時的餓相。回來錄音一整理就是游記,GPS數據下載到軟盤上,和錄音帶、底片一起打個包,這樣就又封存住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http://travel.gz163.cn/freedom/equip/2006-04-05/140313.html

Ⅶ 野外旅遊都需要帶些什麼

戶外旅行基本裝備一覽
個人穿著用品:
一、 服裝篇
1、 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 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 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 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 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 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靠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靠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 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 其他篇
1、 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0、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Ⅷ 野外旅行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戶外探險裝備 參加各種探險旅遊及戶外活動的設備主要有:帳篷、背包、睡袋、防潮墊或氣墊、登山繩、岩石釘、安全帶、上升器、下降器、大小鐵鎖、繩套、冰鎬、岩石錘、小冰鎬、冰爪、雪杖、頭盔、踏雪板、高山眼鏡、羽絨衣褲、防風衣褲、毛衣褲、手套、高山靴、襪子、防寒帽、冰錐、雪錐、炊具、爐具、多功能水壺、吸管或凈水杯、指北針、望遠鏡、等高線地圖或其它資料、防水燈具、各種刀具等。

帳篷:登山應用高山帳篷,通風、保暖、透氣且非常結實,能防12級大風,一般旅遊帳篷不適合高山地區。 背包:登山最好使用帶金屬架的登山背包。 睡袋: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 防潮墊或氣墊:防潮睡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登山繩:主繩直徑9-11毫米,長度在45m以上,常用長度為:45m、50m、60m.承受力在1500kg以上。輔助繩直徑6-8mm,承受力在800千克左右。登山繩一般為尼龍制,外有尼龍衣,有一定的彈性在攀岩中兩端分別與保護者和攀岩者相連。攀冰、登雪山時最好使用不吸水的干繩。 岩石錐:打入岩石縫中,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岩石釘:先用手鑽在岩石上打洞,再將岩石釘放入,擰緊,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安全帶∶用於攀岩、下降、攀冰、登山、探洞(縱)、爬繩、過草繩橋。是由尼龍吊帶制,由雙腿帶和腰帶組合而成。 上升器:陡峭地形上升或保護時和安全帶、主繩配合使用。 繩套、吊帶常作為設保護點時使用。 鐵鎖:現代登山用鐵鎖多為鋁合金製成,承受沖擊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險中用途廣泛。

冰鎬:是登冰雪坡地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可用於自我保護。 冰錘:是固定冰錐、雪錐時的工具,近幾年已很少使用。冰爪:通過堅硬冰雪地形,捆紮在高山靴上的防滑器械,底面和前面有突出的尖齒,可在冰面上扎牢,起到防滑和攀岩作用。 雪套:目的是防止風雪灌入高山靴內。 雪杖:在較緩的地形中代替長冰鎬,並兼探裂縫之用。 頭盔:防止雪塊、冰塊、石塊等飛落而造成意外。

鐵鎖:現代登山用鐵鎖多為鋁合金製成,承受沖擊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險中用途廣泛。 頭盔:防止雪塊、冰塊、石塊等飛落而造成意外。 雪鞋:積雪特別厚時,具有防止深陷的作用。 小冰鎬:指長度不超過55cm的冰鎬,多為鋼指,主要用於攀冰。 下降器:利用主繩下降時使用,鋁合金、鋼制。常用的有8字型、桶型,日字型。 高山眼鏡:防止冰雪地區性的強紫外線照射,防風避免雪盲。 羽絨衣物:高山高寒地區登山最有效的防寒衣物。 防風雨衣褲:在風雪天氣里用來抵擋風雨雪的襲擊。

毛衣褲:行進中有時無需羽絨服時,實用的防寒服裝。 手套:羽絨手套、毛手套、手套在冰雪作業時都應准備。.高山靴:為內外兩層的雙層靴,內靴為保溫防寒、外靴質硬、防水、防風、應付各種環境,便於捆紮冰爪。 襪子:毛襪也是必備的防寒物品,手、腳是在高寒地區最易凍傷的部位,因此手套和襪子必須多攜帶一些備用。 防寒帽:頭部保暖之用,最好無帽檐。 雪錐:雪地上固定保護點的器械,根據積雪的深淺和硬度使用不同長短形狀的雪錐,多為鋁制炊具:攜帶型套鍋、套碗等,高山、高寒地區最好用吊式的。 爐具:攜帶型的汽油爐、煤氣爐。在高山、高寒區用gas爐為首選,丁烷氣爐也不錯。 多功能水壺:組合式,可以當作簡單炊餐具使用。 吸管或凈水杯:在野外生存中的重要工具,用於凈化水。

指北針:辨別方向及輔助使用地圖。 手鑽:在岩石上打洞,以便放置漲岩釘。 滑輪:在長時間,長距離的攀登中,用主繩通過滑輪將過多過重的裝備拉上去。在過懸空處,利用主繩橋,將滑輪放置在主繩上,利用鐵鎖與自身的安全帶結合滑向目的地。 軟梯:在協助攀岩中常用,為達到一定高度安放保護。 金屬梯:在協助攀冰、登雪中常用,為達到一定高度安放保護或利用它上攀。 確保帶:在攀登中需要休息或做其他事時,將其放在保護點上,起自我保護作用。 夜壺:夜間方便器皿,攀登高海拔雪山時非常實用。

攀岩鞋:一種緊裹腳面的鞋,鞋底及鞋幫下半部分由防滑性極好的橡膠製成。 雪鏟:有鋁合金、塑料兩種,主要用於雪山營地整理和挖雪洞用。 掛環:鋼制,用鏍母將其與岩釘擰在一起,用來掛繩、鎖,起保護作用。 雪鋸:用於鋸雪塊,做雪牆用。 望遠鏡,防水燈具,各種刀具,岩石錘

熱點內容
上汽榮威純電動越野車 發布:2025-02-02 07:43:15 瀏覽:537
09年大眾邁騰內飾 發布:2025-02-02 07:33:20 瀏覽:308
巴山大峽谷自駕游路線圖 發布:2025-02-02 07:16:33 瀏覽:857
內飾擦洗技巧 發布:2025-02-02 07:15:43 瀏覽:615
房車平面圖1001房車平面圖 發布:2025-02-02 07:13:25 瀏覽:198
七座越野車限行嗎 發布:2025-02-02 06:58:59 瀏覽:762
16年速騰內飾 發布:2025-02-02 06:56:36 瀏覽:29
哈弗h92020款舒適版內飾顏色 發布:2025-02-02 06:46:49 瀏覽:193
越野前叉 發布:2025-02-02 06:25:04 瀏覽:986
甘肅那裡有越野的 發布:2025-02-02 06:24:24 瀏覽: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