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安全事故的四級應急響應
⑴ 旅遊安全事故的類別
以下是安全事故的劃分標准,旅遊安全事故也是以此為藍本的!希望對樓主有用!一般安全事故,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較大安全事故,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重大安全事故,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特大安全事故,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參考相關資料的回答,希望對樓主有幫助!希望採納!謝謝!
⑵ 四級安全生產事故標准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調查處理條例》規定之:
第三條根據生產安全事故(以下簡稱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事故等級劃分的補充性規定。
本條第一款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⑶ 什麼是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
根據國務院2005年頒布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按照災害損失情境,民政部將應對自然災害工作設定為四個響應等級。 四級響應指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一次災害過程中:死亡30人以上、50人以下,或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死亡20人以上、50人以下;緊急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30萬人以下;倒塌房屋1萬間以上、10萬間以下;發生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其他突發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需要緊急轉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符合上述情境之一的,由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決定進入四級響應狀態並報分管副部長、部長。民政部向災區派出工作組,慰問災民,核查災情,指導地方開展救災工作。根據災區省級政府或民政廳(局)與財政廳(局)申請,48小時內制定中央救災應急救助資金補助方案並商財政部,按照撥款程序及時下撥到災區。
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緊急轉移安置30萬人以上、80萬人以下;倒塌房屋10萬間以上、15萬間以下。符合上述情境之一的,由民政部分管副部長決定進入三級響應狀態並向部長報告。民政部向災區派出工作組,或根據災害損失情況,協調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趕赴災區,慰問災民,核查災情,指導地方開展救災工作。根據災區省級政府或民政廳(局)與財政廳(局)申請,48小時內制定中央救災應急救助資金補助方案並商財政部,按照撥款程序及時下撥到災區。
死亡100人以上、200人以下;緊急轉移安置80萬人以上、100萬人以下;倒塌房屋15萬間以上、20萬間以下。符合上述情境之一的,由民政部部長決定進入二級響應狀態。災情發生24小時內,以民政部名義向災區發慰問電。民政部協調有關部門向災區派出由民政部部級領導帶隊的抗災救災工作組,慰問災民,核查災情,指導抗災救災工作。根據災區省級政府或民政廳(局)與財政廳(局)申請,24小時內制定中央救災應急救助資金補助方案並商財政部,按照撥款程序及時下撥到災區。
死亡200人以上;緊急轉移安置100萬人以上;倒塌房屋20萬間以上。符合上述情境之一的,由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減災委主任)決定進入一級響應狀態。國家減災委主任或副主任率有關部門赴災區慰問災民,查看災情,指導抗災救災工作。民政部全部動員,成立救災應急指揮部,建議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向災區發慰問電。災害發生24小時內,民政部商財政部下撥中央救災應急資金,協調鐵路、交通、民航等部門緊急調運救災物資;每日14時前匯總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提供的災害和抗災救災情況,向國務院報告;組織開展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全國性救災募捐活動,統一接收、管理、分配國內、國際救災捐贈款物。
⑷ 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啟動,四級響應指的是什麼
應急預案一級響應、二級響應、三級響應、四級響應有宣布進入響應的部門不同、人員傷亡數定義不同、倒塌房屋數定義不同的區別,其中四級響應有以下特徵:
宣布進入響應的部門級別最低
一級響應是由由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減災委主任)決定進入一級響應狀態。二級響應由民政部部長決定進入二級響應狀態。三級響應由民政部分管副部長決定進入三級響應狀態並向部長報告。四級響應由民政部救災救濟司司長決定進入四級響應狀態並報分管副部長、部長。
人員傷亡數定義最低
死亡200人以上;緊急轉移安置100萬人以上對應一級響應狀態。死亡100人以上、200人以下;緊急轉移安置80萬人以上、100萬人以下對應二級響應狀態。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緊急轉移安置30萬人以上、80萬人以下對應三級響應狀態。某一省(區、市)行政區域內,一次災害過程中:死亡30人以上、50人以下,或發生5級以上破壞性地震,死亡20人以上、50人以下;緊急轉移安置10萬人以上、30萬人以下對應四級響應狀態。
⑸ 國家自然災害救助四級應急響應如何啟動
我國地域遼闊,天氣變化萬千,洪水、颶風、龍卷風、地震等不可抗性災難頻發,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傷害。近50年來,我國每年由地震、地質、旱澇、海洋、疫病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自然災害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我國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一、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我國目前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廣為覆蓋的氣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地面監測和觀測網,建立了氣象衛星、海洋衛星、陸地衛星系列,並正在建設減災小衛星星座系統。在氣象監測預報方面,建成了較先進的由地面氣象觀測站、太空站、各類天氣雷達及氣象衛星組成的大氣探測系統,建立了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現代化的氣象通信系統和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全國已形成了由國家、區域、省、地、縣五級分工合理、有機結合、逐級指導的基本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體系。為了監測江河洪水,國家組建了由數目眾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組成的水文監測網,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區洪澇災害易發區警戒水域遙感資料庫,將遙感技術在「八五」期間應用於洪災監測。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外,利用現代科技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如農區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防災減災發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地震監測和抗震方面,組建了400多個地震觀測台站,「十五」期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由48個國家級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國家數字測震台網和由300多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20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網以及若干個流動數字測震台網、數字強震台網構成了中國數字測震系統,建立了大震警報系統和地震前兆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監測預報系統,編制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和震害預測圖,確定了52個城市作為國家重點防震城市,對全國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區的工程建築,實施綜合性震害防禦,對城市和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新建工程進行了抗震設防,完成了多條鐵路干線、主要輸油管線和多座骨幹電廠、大型煉油廠,一批重點骨幹鋼鐵企業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庫的抗震加固。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加強了對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的勘查防治工作,採取了包括工程防禦體系、生物水保防禦體系、管理防護體系,社會管理體系和預測及報警體系在內的綜合防禦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把生態建設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田還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先後確立了包括「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農田防護林、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遼河流域防護林、黃河中游防護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此外,還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衛星,廣泛應用於資源勘查、防災減災、地質災害監測和科學試驗等領域。二.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緩慢一是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發展與應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災種的應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別較大,低水平重復研究較多;三是技術手段和裝備落後,監測能力不強,短期預測預報能力還較低;四是缺乏各類災害的科學評估模型和方法,災害信息共享應用和評估的技術急需完善;五是對一些重大災害的認識與防治技術,長期徘徊不前;六是現有科研結合國情實際不夠密切,科技整體支撐能力有待提高等。三.科普宣教力度不夠缺乏統一的防災減災科普規劃,沒有固定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使防災減災科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致使我國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意識的科普教育水平較低,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最終影響我三、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支撐的對策建議四.加強國內外防災減災科技交流與合作鼓勵防災減災科研機構、管理部門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獲得先進的應用技術及管理經驗,追蹤最新技術。在跨國、跨區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中,政府應積極協調,為項目實施提供幫助和保障。
很不容易,給點分吧*^^*
⑹ 旅遊安全事故的分級 及其級別標准
(一)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名遊客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食物中毒,或者涉旅企業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名遊客以上30名遊客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食物中毒,或者涉旅企業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名遊客以上10名遊客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食物中毒,或者涉旅企業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名遊客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食物中毒,或者涉旅企業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⑺ 防颱風四級應急響應是什麼概念
您好!
●為防止雷擊,要迅速切斷各類電器的電源。關緊門窗,以免被強風吹開,檢查並縛緊容易被風吹到的物件,如窗戶等。如遇玻璃松動或有裂縫,請在玻璃上貼上膠條,以免吹碎後,碎片四散。不要在玻璃門、玻璃窗附近逗留。
●突遇台風時,速往小屋或洞穴躲避,若無此種場所時即選擇沒有土崩或洪水襲擊危險的安全之處,如高地、岩石下或森林中均是較安全的避難場所。必須繼續前進時,也要彎下身體且不可貿然淋雨,受潮的衣服會奪走體溫,造成體力失衡。遇強風時,盡量趴在地面往林木叢生處逃生,不可躲在枯樹下。
●關緊門窗少出門。台風來臨之際,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家庭對此應提前做好防範措施,比如關緊門窗防雨,搬移窗檯或陽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等。同時,台風來臨時,容易發生一些大型廣告牌掉落、樹木被颳倒、電線桿倒地的事情……因此,市民在台風來臨時最好不要出門,以防發生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
●台風、大風過後,若有玻璃破損,請及時更換。台風、大風可能造成停水停電等現象,要及時做好日常生活的准備工作。
防颱知識:避免台風災害引發人身傷害
台風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幾種情況:
1、強風有可能吹倒建築物、高空設施,易造成人員傷亡。如:各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臨時建築(如圍牆等)、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設施(如路燈等)、游樂設施、各婁吊機、施工電梯、腳手架、電線桿、樹木、廣告牌、鐵塔等倒塌,造成壓死壓傷。因此,在台風來臨前,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避開以上容易造成傷亡的地點,千萬不要在以上地方避風避雨。
2、強風會吹落高空物品,易造成砸傷砸死事故。如:陽台、屋頂上的花盆、空調室外機、雨蓬、太陽能熱水器、屋頂雜物,建築工地上的零星物品、工具、建築材料等容易被風吹落造成傷亡。因此,請廣大群眾及時固定好花盆等物品,建築企業要整理堆放好建築器材、工具、零星材料,以確保安全。
3、強風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的其他情況。如:門窗玻璃、幕牆玻璃等被強風吹碎,玻璃飛濺打死打傷人員;行人在路上、橋上、水邊被吹倒或吹落水中,被摔死摔傷或溺水;電線被風吹斷,使行人觸電傷亡;海上(內陸)船隻被風浪掀翻沉沒,公路上行駛的車輛,特別是高速公路上的車輛被吹翻等造成傷亡。因此,在台風來臨前,請廣大群眾要及時在安全的地方避風避雨,盡量避免在靠河、靠湖、靠海的路堤和橋上行走,船隻要及時回港避風、固錨,船上的人員必須上岸避風,車輛盡量避免在強風影響區域行駛。●為防止雷擊,要迅速切斷各類電器的電源。關緊門窗,以免被強風吹開,檢查並縛緊容易被風吹到的物件,如窗戶等。如遇玻璃松動或有裂縫,請在玻璃上貼上膠條,以免吹碎後,碎片四散。不要在玻璃門、玻璃窗附近逗留。
●突遇台風時,速往小屋或洞穴躲避,若無此種場所時即選擇沒有土崩或洪水襲擊危險的安全之處,如高地、岩石下或森林中均是較安全的避難場所。必須繼續前進時,也要彎下身體且不可貿然淋雨,受潮的衣服會奪走體溫,造成體力失衡。遇強風時,盡量趴在地面往林木叢生處逃生,不可躲在枯樹下。
●關緊門窗少出門。台風來臨之際,狂風大作,暴雨如注。家庭對此應提前做好防範措施,比如關緊門窗防雨,搬移窗檯或陽台上的花盆以防砸落等等。同時,台風來臨時,容易發生一些大型廣告牌掉落、樹木被颳倒、電線桿倒地的事情……因此,市民在台風來臨時最好不要出門,以防發生被砸、被壓、觸電等不測。
●台風、大風過後,若有玻璃破損,請及時更換。台風、大風可能造成停水停電等現象,要及時做好日常生活的准備工作。
防颱知識:避免台風災害引發人身傷害
台風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幾種情況:
1、強風有可能吹倒建築物、高空設施,易造成人員傷亡。如:各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臨時建築(如圍牆等)、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設施(如路燈等)、游樂設施、各婁吊機、施工電梯、腳手架、電線桿、樹木、廣告牌、鐵塔等倒塌,造成壓死壓傷。因此,在台風來臨前,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避開以上容易造成傷亡的地點,千萬不要在以上地方避風避雨。
2、強風會吹落高空物品,易造成砸傷砸死事故。如:陽台、屋頂上的花盆、空調室外機、雨蓬、太陽能熱水器、屋頂雜物,建築工地上的零星物品、工具、建築材料等容易被風吹落造成傷亡。因此,請廣大群眾及時固定好花盆等物品,建築企業要整理堆放好建築器材、工具、零星材料,以確保安全。
3、強風容易造成人員傷亡的其他情況。如:門窗玻璃、幕牆玻璃等被強風吹碎,玻璃飛濺打死打傷人員;行人在路上、橋上、水邊被吹倒或吹落水中,被摔死摔傷或溺水;電線被風吹斷,使行人觸電傷亡;海上(內陸)船隻被風浪掀翻沉沒,公路上行駛的車輛,特別是高速公路上的車輛被吹翻等造成傷亡。因此,在台風來臨前,請廣大群眾要及時在安全的地方避風避雨,盡量避免在靠河、靠湖、靠海的路堤和橋上行走,船隻要及時回港避風、固錨,船上的人員必須上岸避風,車輛盡量避免在強風影響區域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