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山東旅遊景點大全
A. 四月份去濟南市遊玩,推薦幾個景點
盡管來海南的次數不多,但自己已經開始愛上海南這個美麗的島嶼。作為論壇的所在地,博鰲已經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漁村成為一個旅遊勝地,知名度不斷提高,我相信海南島今後將會成為世界知名的美麗海島。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
-海南日報記者楊春虹
即使是最大膽的預言家,在15年前也不曾預料到,在當時的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上都找不到坐標的博鰲,如今會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負盛名的論壇舉辦地。
博鰲就如同是海南大特區的一個縮影。十餘年來,海南與博鰲亞洲論壇共同成長,在雙贏的道路上並肩前行。海南為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提供堅實的服務保障,成為其快速成長和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和參與者。與此同時,博鰲亞洲論壇為海南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思想盛宴和無限商機,成為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強大助推器!
海南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
2001年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大會剛剛結束,論壇成立會址———坐落在萬泉河畔的那個膜結構的會址,頓時成為最熱鬧的旅遊景點。
時至今日,這個已經略顯陳舊和簡約的成立會址,依然是萬泉河邊最熱鬧的景點。每逢黃金周、節假日,會址門前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在博鰲,每天平均有超過5000人次的國內外遊客到這里觀光游覽,最多的時候達到2萬人次。
依託博鰲亞洲論壇形成的品牌效應,附近的萬泉河休閑漂流景區,紅色娘子軍紀念館、高爾夫旅遊區等景點都成為海南旅遊熱點。
繼天涯海角景區後,博鰲成為海南旅遊的另一張靚麗名片,向人們展現出海南大特區獨特的人文魅力和敢為天下先的氣魄!
短短十餘年間,博鰲亞洲論壇大酒店、金海岸溫泉大酒店等近十家高檔次酒店在博鰲形成規模,客房達到2000間左右,床位超過3000張。
據不完全統計,自博鰲亞洲論壇落戶以來,有4000多個大小會議相繼在博鰲召開。而且從2006年開始,每年都有350-400個會議舉行,這也意味著,在博鰲,每天至少要舉行一個會議。
「博鰲對海南的影響是現實的,也是長遠的,是多方面的。海南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因博鰲而大大提升,由此帶來的是旅遊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是招商引資的激增,最後必然是推動了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曾這樣總結。
僅從旅遊業來看,博鰲亞洲論壇帶給瓊海的,同時也是帶給海南的驚喜。沖著博鰲品牌來海南的客人不僅僅停留在博鰲,他們還會在海口停一停、到三亞看一看,到海南其他地方觀光、度假,進行各種商務活動,甚至就買房定居下來成為「新海南人」。
敲響國際旅遊島開場鑼鼓
2010年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國際旅遊島」,也是率先在博鰲亞洲論壇這個巨大的舞台展示給全國、全世界的。
2009年論壇年會上,一場「金融危機下的國際旅遊業」分論壇向世界展示了海南國際旅遊島的未來圖景。
來自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以及日本、泰國等地的旅遊部門負責人齊聚海南島,在這里展望金融危機背景下旅遊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這個分論壇也被業界普遍認為是為海南特色量身打造的。分論壇上,海南的旅遊資源得到了全面的展示,海南旅遊發展的經驗和形勢得到深入的分析,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的構想得到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嘉賓的一致贊許。
利用博鰲亞洲論壇的巨大影響力,2009年5月,國務院新聞辦、商務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旅遊局、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發起2010博鰲國際旅遊論壇。
2010年是國際旅遊島建設開局之年,2010博鰲國際旅遊論壇也被形象地稱為「開場鑼鼓」,海南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用這樣一種方式在世界旅遊界精彩亮相。
作為國際金融危機後旅遊業的第一次大聚會,2010博鰲國際旅遊論壇嘉賓雲集,盛況空前:世界三大旅遊組織負責人罕見地共同相聚同一個會議,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部長以及世界旅遊、文化、體育界精英數百人共同出席。世界旅遊業第一次共同發布《海南旅遊宣言》!
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告訴全球旅遊精英,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在中國是一項新興事業,中國專門研究了世界成熟海島旅遊目的地在開發方面的成功案例,將會根據國情和海南省情探索一條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海島旅遊發展道路。
B. 4月份山東哪些地方旅遊最好
中文名稱
山東省
外文名稱
shandong province
別名
齊魯、東魯、海右、海岱
行政區類別
省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下轄地區
2副省級市15地級市
政府駐地
濟南市
電話區號
0530—0539、0543、0546、0631—0635
郵政區碼
250000—277000
地理位置
中國東部,黃海、渤海之濱
面積
15.58萬平方公里[3]
人口
10005.83萬人(2017年末常住人口)
方言
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氣候條件
溫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泰山、嶗山、三孔、微山湖、沂蒙山、趵突泉、棧橋、蓬萊閣、等
C. 山東旅遊攻略
山東城市美食魯菜,又叫山東菜。歷史悠久,影響廣泛。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古書雲:「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齊魯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的美好地域,為烹飪文化的發展、山東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齊植公的寵臣易牙就曾是以「善和五味」而著稱的名廚;南兒朝時,高陽大守賈思勰在其著作《齊民要術》中,對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烹飪術作了較系統的總結、記下了眾多名菜做法,反映當時魯菜發展的高超技藝;唐代,段文昌,山東臨淄人,穆宗時任宰相,精幹飲食,並自編食經五十卷,成為歷史掌故。到了宋代,宋都汀梁所作「北食」即魯菜的別稱,已具規模。明清兩代,已經自成菜系,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所及已達黃河流域、東北地帶,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
山東古為齊魯之邦,地處半島,三面環海,腹地有丘陵平原,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海鮮水族、糧油畜牲、蔬菜果品、昆蟲野味一應俱全,為烹飪提供了豐盛的物質條件。庖廚烹技全面,巧於用料,注重調味,適應面廣。其中尤以「爆、炒、燒、塌」等最有特色。正如清代袁枚稱:「滾油炮(爆)炒,加料起鍋,以極脆為佳。此北人法也。」瞬間完成,營養素保護好,食之清爽不膩;燒有紅燒、白燒,著名的「九轉大腸」是燒菜的代表;「塌」是山東獨有的烹調方法,其主料要事先用調料腌漬入葉或夾入餡心,再沾粉或掛糊。兩面塌煎至金黃色。放入調料或清湯,以慢火(火靠)盡湯汁。使之浸入主料,增加鮮味。山東廣為流傳的鍋塌豆腐、鍋塌菠菜等,都是久為人們所樂道的傳統名菜。
魯菜還精於制湯。湯有「清湯」、「奶湯」之別。《齊民要術》中就有製作清湯的記載,是味精產生之前的提鮮佐料。俗稱「廚師的湯,唱戲的腔」。經過長期實踐,現已演變為用肥雞、肥鴨。豬時子為主料,經沸煮、微煮、「清哨」,使湯清澈見底,味道鮮美。奶湯則呈乳白色。用「清湯」和」奶湯」製作的數十種菜,多被列為高級宴席的珍饈美味。
烹制海鮮有獨到之處。對海珍品和小海味的烹制堪稱一絕。在山東,無論是參、翅、燕、貝,還是鱗、介、蝦、蟹,經當地廚師妙手烹制,都可成為精彩鮮美的佳餚。僅膠東沿海生長的比目魚(當地俗稱「偏口魚」),運用多種刀工處理和不同技法,可烹製成數十道美味佳餚,其色、香、味、形各具特色,百般變化於一魚之中。以小海鮮烹制的「油爆雙花」、「紅燒海螺」、「炸蠣黃」以及用海珍品製作的「蟹黃魚翅」、「扒原殼鮑魚」、「綉球干貝」等,都是獨具特色的海鮮珍品。
善於以蔥香調味,在菜餚烹制過程中,不論是爆、炒、燒。榴,還是烹調湯汁,都以蔥絲(或蔥未)爆鍋,就是蒸、扒、炸、烤等菜,也藉助蔥香提葉,如「烤鴨」、「烤乳豬」、「鍋燒時子」、「炸脂蓋」等,均以蔥段為佐料。
隨著歷史的演變和經濟、文化、交通事業的發展,魯菜又逐漸形成了濟南、膠東兩地分別代表內陸與沿海的地方風味。
泉城濟南,自金、元以後便設為省治,濟南的烹飪大師們.利用豐富的資源。全面繼承傳統技藝,廣泛吸收外地經驗。把來路福山、南路濟寧、曲阜的烹調技藝融為一體,將當地的烹調技術推向精湛完美的境界。濟南菜取料廣泛,高至山珍海味,低至瓜、果、萊、蔬,就是極為平常的蒲菜、芸豆、豆腐和畜禽內臟等,一經精心調制,即可成為膾炙人口的美味佳餚。濟南菜講究清香、鮮嫩、味純,有「一菜一味,百菜不重」之稱。魯菜精於制湯,則以濟南為代表。濟南的清湯、奶湯極為考究,獨具一格。在濟南菜中,用爆、炒、燒、炸、塌、扒等技法烹制的名菜就達二三百種之多。濟南飲食業歷來十分興盛,原有的聚豐德、燕喜堂、匯泉樓等曾久負盛名的老店,均以經營山東傳統風味菜聞名遐爾。
煙台萊屬膠東風味,以烹制海鮮見長。膠東菜源於福山,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福山地區作為烹飪之鄉,曾涌現出許多名廚高手,通過他們的努力,使福山菜流傳於省內外,並對魯菜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煙台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山青水秀,果香魚肥、素有「渤海明珠」美稱。「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是歷史上對煙台酒樓之盛的生動寫照。山東風味獨特的海鮮菜。以煙台為代表,僅用海味製作的宴席,如全魚席、魚翅席、海參席、海蟹席、小鮮席等,構成品類紛繁的海味菜單。著名的風味飯店有蓬萊春、會賓樓、松竹杯、天鵝飯店等,都以經營傳統膠東風味菜而著稱。
青島不僅有景色秀麗的海濱風光供人游覽,也有佳有供人品嘗。青島也以善烹海鮮馳名,基本屬於福山風味,但又不乏本地特色,口味注重清淡、鮮嫩,講究花色造型。隨著對外開放和旅遊事業的發展,青島市為數眾多的賓館飯店爭相開業;一些歷史名店、老店,經過裝飾改造,也獲得新生。著名的春和樓飯店。被譽為島上明珠的青島飯店,均以其設備整潔典雅,菜品精細味美,服務熱情周到而著稱。
出於曲阜的孔府菜歷史悠久、用料講究。刀工細膩、烹調程序嚴格、復雜。口味講究清淡鮮嫩、軟爛香醇、原汁原味,對菜點製作精益求精,始終保持傳統風味,是魯菜中的餃伎者。原曾封閉在府內的孔府菜,80年代以來也走向了市場,濟南、北京都開辦了「孔膳堂」。
魯西、魯北禽蛋菜、泰安以豆製品為主要原料的素菜,以及魯中地區具有齊國遺風的肉、魚菜,各具特色。
山東菜正是集山東各地烹調技藝之長,兼收各地風味之特點而又加以發展升華,經過長期的歷史演化而形成的,80年代以來,國家和政府將魯菜烹飪藝術視作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採取了繼承和發揚的方針,從廚的一代新秀在茁壯成長,他們正在為魯菜的繼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濟南城內原來百泉爭涌,分布著久負盛名的趵突泉、黑虎泉、五龍潭、珍珠泉四大泉群,有美泉100多處,享有「七十二名泉」之美稱。現大多數名泉都已見底,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漣漣水波。趵突泉有「天下第一泉」之美稱,噴高三尺已不復見,然奇泉不可不看,更有易安與李攀龍,非去不可。黑虎泉,找一個人少的早上,漫步泉旁,看泉眼如珠冒起,聽黑虎泉奔涌之暢快,亦屬一樂事。
大明湖、千佛山與趵突泉,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大明湖湖面寬闊,由眾泉匯流而成,夏日湖上荷花映日,綠柳成蔭,趕上荷花節期間去大明頗有一番風味。千佛山為佛教名山,古名歷山,有舜耕歷山之說,登山遠眺,明湖如鏡,黃河似帶,泉城風貌,盡收眼底。 山東簡稱「魯」或「齊魯」。東臨海洋,西靠大陸。水平地形分為半島和大陸兩部分。東部的山東半島突出於黃海、渤海之間,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遙遙相對。廟島群島屹立在渤海海峽,是渤海與黃海的分界處,扼海峽咽喉,成為拱衛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門戶。
山東地形中部突起,為魯中南山地丘陵區;東部半島大部是起伏和緩、谷寬坡緩的波狀丘陵,為魯東丘陵區;西部、北部是黃河沖積而成的平原,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為魯西北平原區。魯中南山地丘陵區位於沂沭大斷裂帶以西,黃河、小清河以南,京杭大運河以東,是全省地勢最高、山地面積最廣的地區。主峰在千米以上的泰、魯、沂、蒙諸山構成全區的脊背。魯東丘陵區位於沭河、濰河谷地以東,三面環海。海拔700米以上的嶗山、昆嵛山、艾山等少數山峰聳立在丘陵地之上。
山東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東方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山東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丁公村「龍山陶書」,發掘出了中國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龍山古城",擁有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這里還是陶瓷和絲綢的發源地之一。山東歷史上出現過一大批對中華文化產生重要影響的歷史名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成為中國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孫子兵法》,仍然是中外軍界和商界推崇的經典。
山東省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山川風光秀麗,構成了獨特的旅遊風景線。境內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旅遊點約493處,古建築、古遺址1.3萬多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79處。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構成了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共同構成了山東旅遊獨特的風格。
山東旅遊把美麗的自然景觀、豐富的歷史文化和鮮明的地方特色融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基本形成了濟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鄒城的「山水聖人」旅遊區;以青島、煙台、威海為一體的海濱風光旅遊區;以濰坊市區為中心,以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民俗風情為主體的民俗旅遊區;以淄博齊國故城、殉馬坑、蒲松齡故居為主體的齊文化旅遊區;以黃河入海奇觀和原始自然風貌為主體的東營黃河口旅遊區;以水滸故事為主線;以梁山、陽古為重點的「水滸」旅遊線。
氣候:山東省氣候溫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偏南風,炎熱多雨,冬季刮偏北風,寒冷乾燥;春季天氣多變,干早少雨多風沙;秋季天氣晴爽,冷暖適中。年平均氣溫11℃-14℃,由南而北,自西向東遞減。 魯西南平均氣溫多在13℃以上,濟南、棗庄等地達14℃以上,膠東半島、黃河三角洲最低,多在12℃乃至11℃以下。一月份全省平均氣溫-1~-4℃,七月份全省平均氣溫24~27℃。
最佳旅遊時間:一年四季皆可。
D. 山東適合4月份旅遊的景點有哪些
紅葉谷,九如山,靈岩寺,植物園。這幾個是重點推薦你去的,其中紅葉谷是重中之重,四月份正好還有鬱金香展,我去過,地方挺好的!
E. 4月在山東境內旅遊,去哪風景好啊
4月在山東境內旅遊,去哪風景好啊???
【山東簡介】【 概況 】山東簡稱魯,省會濟南,位於黃河下游,瀕臨渤海和黃海,面積15.3萬平方公里,西北和膠東一帶為平原,東南為低山丘陵。
山東地區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氣候比較溫和,降雨也相對集中。總的氣候特點是:春季乾旱少雨多沙,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氣涼爽,冬季寒冷乾燥。
山東歷史悠久,春秋為齊魯之地,如此泱泱大國,經濟、文化發達,哲人輩出;秦漢以來,歷代帝王屢屢巡幸山東;因此山東文物古跡遍布,是全國旅遊資源較豐富的地區之一。
【 曲阜 】孔廟位於曲阜市城內,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廟規模龐大,氣勢雄偉,全廟南北長1公里多,佔地327畝,共有廳堂殿廡400多間,前後共9進庭院,是我國規模僅次於故宮的古代建築群。在孔廟共有碑碣3000餘塊,其中最為珍貴的是22塊漢魏六朝石刻。
孔府:位於曲阜市中心,又名衍聖公府,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的地方。現在的孔府基本上是明、清兩代的建築,佔地240畝,有廳、堂、樓軒等463間,共九進院落。孔府有前廳、中居和後園之分,前廳為官衙,中居為內宅和後花園,最後一進是花園,又名鐵山園。
孔林:坐落於曲阜城北,佔地30餘畝,是我國時間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唯一一處木石合一的大型氏族專用墓地陵園,內有60多座樓、亭、殿、堂、坊,兩千餘尊石人石獸,上千塊碑碣和眾多的地下文物。
孟廟:位於山東鄒縣城南,又名亞聖廟,是祭祀孟子的地方,佔地650畝,院落前後分五進,共有各類殿宇64間,規模宏大。
孟府:位於鄒縣城南關,是孟子後裔居住和處理事務的地方,前後七進院落,共有樓堂等100餘間,孟府以大堂為界,前為官衙後為內宅。孟府內現存有帝王所贈的朝飾、聖旨、誥封和珠寶古玩、宗族檔案等文物資料。
孟林:位於鄒縣城東北的四基山西麓,是孟子及其後裔的墓地,內有柏、柞、松、楊等樹種一萬多棵,神道長約1500米,並設有享殿,有尊敬聖賢如尊敬帝王之意。【 泰安 】泰山:泰山位於山東中部,泰安的北部,以其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豐富文化蘊含,被譽為「中華之魂」;泰山又稱東岳,古以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之譽。歷代許多君王來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所到之處,建廟塑像,刻石題字,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泰山同時又是佛、道兩教之地,因而廟宇、名勝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僅有雄奇壯麗的山勢,而且有眾多的文物古跡,也是一個道教名山。1987年底,世界保護自然與文化資源委員會將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岱廟:俗稱泰廟,又叫東岳廟,位於泰安城內,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場所,岱廟主殿天貺殿始建於北宋,為我國三大宮殿群建築之一。
玉皇頂:為泰山絕頂,頂上有玉皇殿,頂東有觀日亭,頂西有望江亭,頂東南還有拱北石,在玉皇頂極目遠眺,有「一覽眾山小」之感。【 濟南 】千佛山:原名歷山,又名舜耕山,位於濟南城東南5公里處,在隋朝年間,在此山及其附近的山崖上雕鑿了許多石佛,並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千佛山之東的佛慧山的主峰山麓有一佛龕,內有一尊頭部佛像,高7米,寬4米多,俗稱大佛頭,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石雕。
大明湖:位於濟南市區偏北,面積幾乎佔了舊城的四分之一,其中水面積46.5公頃,內有一閣(北極閣)、二園(遐園、秋柳園)、四祠(稼軒祠、鐵公祠、南豐祠、匯泉祠)、十亭(玉涵亭、鴛鴦亭、小滄浪亭、八角亭、九曲亭、望湖亭、浩然亭、湖心亭、歷下亭和月下亭)。
趵突泉:位於濟南市區內,是濟南72名泉的第一泉,泉池呈方形,約有一畝左右,泉的四周圍有石欄,池內有三股噴涌,一字排開,湧泉躍出水面約30厘米高;在泉畔有觀瀾亭、來鶴橋和濼源堂等古建築。
珍珠泉:位於濟南舊城中心,為濟南第三大名泉,泉池長42米,寬29米,大約一畝見方,周圍砌以雪花石欄,岸邊楊柳輕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水珠自池底湧上來,如珠如璣,故得此名。【 濰坊 】十笏園:位於濰坊市濰坊區的中部,這是清朝末年地主丁善宅的私家花園,現在濰坊市的博物館設在此花園,園內有十笏草堂、春雨樓、讀書堂、碧雲齋等建築,還有鄭板橋等名人的字畫真跡。
青雲山民俗游樂園:位於東丘市東一公里的青雲山上,佔地三千雨畝,園內共設五區、兩國、一村,在這里可以體驗江南秀色,黃土高坡,天山牧場,齊魯民俗。
風箏博物館:濰坊的風箏博物館佔地1200平方米,大小展廳12個,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現今中外風箏實物及資料1400多件。【 煙台 】芝罘島:位於芝罘區北部,東西長5公里多,而南北寬僅500多米,形狀如靈芝,最高峰海拔300米,島上古跡很多,有一座規模宏大的陽主廟,佔地20公頃,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由山門、大殿、後殿和東西兩廊組成。
蓬萊閣:位於蓬萊石西北的丹崖山上,整個建築群面積32000多平方米,主要有呂祖殿、三清殿、蓬菜閣、天後宮、龍王宮、彌陀寺等,在它的兩側有觀瀾亭、賓日樓、避 風亭、卧碑亭、姜公祠等建築。蓬萊閣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觀日處位於丹崖山巔。
昆嵛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膠東半島東部,面積達4745公頃,園內怪石、溪流、山泉、清潭、瀑布縱橫交錯,另外還開辟了太礴頂、煙霞洞、九龍池、岳姑殿、無染寺五個風景區。
牟氏庄園:是我國北方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園,共有廳堂480多間,佔地兩萬平方米,共有六個大院,主體建築規模宏大,結構嚴謹。【 威海 】劉公島:位於威海市區東2.1海里的威海灣中,素有「東隅屏藩」之稱,全島東西長4公里,南北寬2公里,面積3.15平方公里,島的主峰旗頂山海拔153.5米。島的北部崖短坡陡,南邊坡緩灘平,中部有三棵古龍柏樹,人稱「龍柏三兄弟」,東部煙波浩渺,西部與市區隔海相望。
東方天鵝湖:位於榮成市成山衛鎮,是一天然瀉湖,平均水深2米,是大天鵝冬季最理想的棲息處;這里四季分明,自然環境靜雅宜人,是清心養性,放鬆肌體的好去處。1988年天鵝湖被列為國家第二批風景名勝區,國家一級動物保護區。【 青島 】棧橋:是青島的標志,位於市區中山路南端的海邊,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後於1931年改造,現棧橋全部使用巨大的花崗石砌成,全長440米,寬8米,最南端處築有一座鋼筋混凝土雙層雙檐琉璃瓦覆頂的八角亭——回瀾閣,青島著名的十景之一「飛閣回瀾」便是這里。
小青島:在棧橋不遠的東南海上,又名「琴島」。島上山岩聳秀,林木長青,故名「小青島」。島上建有白色燈塔一座,每到夜晚,導航燈光與波光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奇妙有趣的夜景。
嶗山:位於青島市區東部黃海之濱,最高峰嶗頂海拔1133米,是我國名山之一。現在嶗山主要有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棋盤石、仰口、北九水、華樓9個風景游覽區等大小景點200多處,以獨特的山海奇觀聞名於世。
F. 哪個月份去山東旅遊最好
濟南市山東的省府,中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以泉水著稱,是文明於世的泉城。有著名景點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濟南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如果自己一個人來濟南,選擇錦江之星、7天等普通連鎖店住比較放心。來了濟南可以坐公交車,標牌都比較清楚,夏天來一定到芙蓉街玩玩,可以去王府池子洗洗泉水澡,游泳要注意安全(水比較涼)。大明湖門票價格好像是40元,千佛山也是30元,趵突泉是40元,價格都不貴,山東是有名的文化聖地,度假天堂。
濟南遊玩後直接火車到兗州,然後轉個汽車到(曲阜),游覽一下孔府、孔廟、孔林。
然後汽車去濰坊,濰坊有濰河,有著名的江北園林十笏園,有國際風箏博物館,有楊家埠民俗園,這些在晚上都有資料,來之前多查找資料。准備好,玩的也好。
濰坊玩完後直接到青島看看,青島的夏天很涼快,可以看看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橋,膠州灣隧道,直接到亞洲第一灘青島金沙灘、珠山國家森林公園看看。
住宿和交通可以通過晚上查找電話,到了長途站去咨詢,或者記住當地旅遊部門的電話,多咨詢好了,沒一定的程式。
祝你開心,旅途愉快。
G. 四月旅遊好去處
建議去山東吧,山東濟南,濟南主要景點有:
趵突泉,大明湖,紅葉谷,九如山瀑布,千佛山,泉城廣場,五峰山,跑馬嶺,百脈泉等都是山東濟南著名的旅遊景點。
H. 山東菏澤4月底5月初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曹州牡丹園位於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牡丹辦事處,緊靠220國道,距市區三公里,建於1982年,總面積73hm2,是菏澤牡丹的主要觀賞游覽區。園內牡丹100餘萬株,800多個品種,間植芍葯、碧桃、夏蓮、秋菊、臘梅、月季、玫瑰等數百種花木,競相比美。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百萬株牡丹競相開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爭奇斗研。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形成「花四海,人如潮」的壯觀場面。 曹州牡丹園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園內牡丹曾多次運往北京植物園、中南海、故宮、上海、南京、洛陽等園林風景區栽植。還遠銷日、美、英、法、德、俄、加拿大、荷蘭、泰國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並為日本島根縣建立了「中國牡丹園」。 曹州牡丹園內景點繁多。南北兩座彩色牌坊門樓,高達十餘米,檐出角翹,雕梁畫柱,古樸典雅,金碧輝煌。坊門正中的「鳳凰戲牡丹」彩色圖集下,上書「曹州牡丹園」鎏金橫匾,是時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舒同書寫。園中採用生產與觀賞相結合的布局方式,建有亭台樓閣,以石鋪的道路相連,便於遊人游賞和憩息。「觀花樓」 、「天香閣」是園內主體建築,新穎別致,古樸典雅,登樓眺望,園中景色盡收眼底。 觀花樓為仿明代建築,坐落在曹州牡丹園南觀賞區,樓內有牡丹展室,供遊人進一步了解牡丹的栽培歷史和牡丹文化,樓前有溥傑手書「天下第一香」和舒同手跡「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石碑。有蒲松齡筆下的人物--葛巾、玉板兩個花仙的塑像,有自然奇石組成的碑苑等小品建築。還有一株枝幹虯曲的大木香樹,花開時節馨香撲鼻,憑添雅趣。 天香閣坐落在曹州牡丹園北觀賞區,該建築古香古色,雕梁畫柱,古樸典雅,16個紅木大柱擎起巍峨壯觀的三層閣樓,紅磚琉璃瓦外漢白玉石欄,似紗裙圍樓,脊檐之上飛禽走獸,神態各異。室內用現代燈光音響營造出快樂溫馨的氣氛,名人書畫件件是賞牡丹、詠牡丹的佳作。音樂聲中登樓鳥瞰牡丹,花海人流盡收眼底。在天香閣南面,數十棵已逾百年的牡丹,已長成牡丹樹,莖粗根茂,花大映尺,粉中透紅,芬芳撲鼻。還有江北第一柏廊之稱的龍柏走廊,數百株龍柏高兩丈以上,株株蒼翠欲滴。天香閣兩側的玉蘭花和木香各具特色,玉波浪渾然一體,散發出濃欲的園林香氣。 桂陵之戰遺址坐落在曹州牡丹園的東區,有桂陵紀念碑亭,有千年桂陵古井,讓遊人聯想起當年兵家孫臏曾在此創下了「圍魏救趙」的光輝戰例。 該園多年從事牡丹新品種選育工作,曾育出『粉中冠』、 『冠世墨玉』、 『紫瑤台』、趙粉、等著名品種。該園除廣植牡丹外,並植有芍葯和多各花灌木,使遊人流連忘返。 牡丹是菏澤的市花。每當花開季節,連阡接陌,五彩繽紛,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每年4月18日至5月5日被定為「菏澤國際牡丹花會」,有上百萬的國內外遊人慕名前來賞花。 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 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位於菏澤市城區趙王河畔。它是在革命老同志的倡導和組織下,經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批准,由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共同籌資,菏澤社會各界大力奉獻,並得到國家和貴州省資助而興建的一座大型跨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總書記親筆為紀念館題寫館名。總理為紀念館批撥了專項資金。 會盟台 會盟台舊址在今舊城鎮葵丘堌堆村西。據《濮州志·會台別業記》載:濮州故城(今舊城)南五里有高大土台一個,佔地二百餘畝,上可容納萬人。此台前面略尖,後呈方形,因春秋時期諸侯多次在此台之上會盟而稱為會盟台。 春秋初期,周王室勢力日漸衰弱,諸侯紛紛爭霸,齊桓公雄才大略,舉賢任能,勵志改革,國勢日益強盛,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公元前651年與諸侯會盟於葵丘,葵丘之盟奠定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從此,齊桓公以中原諸侯的霸主(盟主)身份,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會盟台也因之而名揚天下,備受後人矚目。 百獅坊 百獅坊俗稱張家坊,位於張牌坊街東端,清乾隆43年為張蒲妻朱氏建。該坊用磚石仿木結構建造,遍體雕刻,坊上石雕不論獅子、雲龍、牡丹無不注意剛健與柔和融會,動靜神態協調,使其維妙維肖,栩栩如生。據說正中下坊板的孔鼻上還懸掛著一石雕鳥籠,架上石鳥,神態活現。統觀整座牌坊,結構精巧,壯觀宏偉,雕刻精細,剔透玲瓏,繁而不亂,主次分明,堪稱全國罕見的石雕藝術,人們面對這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不能不贊嘆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智慧和偉大的創造。乘1路車即可到達。 冉子仲弓祠 先賢冉子仲弓祠位於菏澤市東7公里處。這里坐落著一個300多戶人家的小村鎮——張什店。該村古名茶固坡,冉賢鎮,為先賢冉子仲弓故里,村中居民冉性居多。村中心丁字路口東北隅有冉子仲弓祠,俗稱冉家祠堂。寬敞雄偉的廣連門臨街聳立,造型古樸典雅,氣象庄嚴,望之使人頓發思古之幽情。院內現有大殿一座及楷樹一株,均系菏澤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冉子名雍字仲弓,生於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2年),卒於周貞定四年(公元前466年),享年56歲,葬於菏澤東南60里冉山(今定陶縣冉堌集)。冉村鎮建祠合祀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冉求(子有)三賢。蓋三人不唯同里同宗,且均系孔子親自認可的十哲中人,故有「一門三賢」之譽。 據漢陸賈《冉氏源流考》載:「冉子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後。曹叔振鐸數傳至冉離。」始定居「菏澤之陽」。冉雍以德行著稱,歷代統治者多有封賜:漢高祖時封陶子,元帝時封陶侯,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封魯侯,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薛侯,宋真宗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增封下邳公,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稱先賢冉子。 孔子死後,仲弓與閔子騫等及其弟子合編《論語》20篇,又自著《敬簡集》6篇。《敬簡集》一書是對所引仲弓與孔子應答中的「居敬而行簡……」一段話的闡發,可惜秦火之後,此書失傳。 祠內原有古柏數十株,蒼勁挺拔,遮天蔽日,映襯得整個祠院格外肅穆庄嚴,遊人至此弔古憑今,無不肅然起敬。大殿東南主幹高5米、圍3米的大楷樹,相傳為冉雍所植,現仍枝茂葉繁,形如巨傘。冉子仲弓祠是歷史遺留下來的一份珍貴遺產,也是菏澤地區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青年湖公園 青年湖公園似一顆明珠,鑲嵌在菏澤城的西南端。現存的150餘畝水面,為歷史上築城取土所形成. 這里遠離鬧市,環境清幽,西南兩面城堤環護,綠樹掩映,風景宜人。經1978年以來幾年初期施工, 現已建起小碼頭、佳景亭、湖心橋等一批基礎設施和景觀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遊人,按照總體規劃,完全建成後的青年湖公園佔地 500餘畝,湖上曲亭回環,亭閣相連,湖中築人工島,建園中園,沿湖錯落分布游泳池、游樂場、旱冰場、 月季園、北方水鄉等。巧施精雕,人工天成薈於一體,模山范水,南北風光近收眼底。是一個集娛樂、休閑、垂釣的好去處。近年遊人以有詩贊曰 「莫道曹州無山水,青年湖上景闌干」。 凝香園 凝香園 也稱「正春園」,位於菏澤城東岳程辦事處岳樓行政村。始建於元末明初,原為袁姓所有,稱「袁家堂」花園,後來袁家敗落,被明代萬曆三十八年進士,工部尚書,菏澤城東何樓村人何應瑞購得,又稱「何園」,著名的「何園白」、「何園紅」牡丹,為此園所出。這所花園一直繁延四百來年,據祖孫三代在這座花園當花工的劉老人講,一九三三年馮玉祥先生隱居泰山,為美化泰山,一次就從該園買去五百株臘梅。當時就連趙樓、李集「下廣」的大胡紅,也從此園所購。可見那時「凝香園」花事之盛。何應瑞辭官回鄉後寫的七律《牡丹》,描繪了何園牡丹:「廿年夢想故園花,今到開時始到家。幾許新名添舊譜,因多舊種變新芽。搖風百態嬌無定,墜露叢芳影亂斜。為語東皇留醉客,好教晴日護丹霞。」直到一九三七年底,日寇侵佔菏澤後才敗落下來。目前只剩下10多畝,專植牡丹不足3畝, 牡丹品種70多個,其他雜花40餘種,如刺梅、刺桐、玉果、白果、凌霄、黃芽球、紫薇、月季、看石榴、木瓜、柿子、龍頭棗、鐵梗海棠等。園中有百多年的刺柏、幾百年的臘梅、紫丁香,千年翠蘭松和一塊假山石。「凝香園」附近的何應瑞墓地古柏成林,蒼郁參天。 百壽坊 俗稱朱家牌坊,位於百獅坊西南約百米處。1765年為翰林院孔目贈儒林郎朱叔琪妾孔氏建。因前後枋心邊沿浮雕百個不同篆體的「壽」字得名。雕刻內容除獅、龍、牡丹外還有鶴、鳳、梅花等。其構築精巧宏偉,雕刻精緻生動,可與百獅坊相媲美。甭說那嬌捷神俊的雄獅,繞柱回舞的蛟龍,滿飾額枋的牡丹,單說正間上下額枋祥雲間翩翩飛舞的五隻透雕仙鶴和次間上額枋浮雕的引頸鳴唱、相對翱翔的鸞鳳,就能產生無窮的魅力。仙鶴是幸福、長壽、愛情的象徵,和變形「卍」字形雲紋連在一起,寓意「福壽萬年」。獅座下左右兩側浮雕的蟠螭、鶴圖案,刀法簡潔洗煉,造型古樸優美。獅後夾柱板上各浮雕四幅花鳥畫:牡丹舞蝶,寓意富貴無媲;牡丹芙蓉,寓意榮華富貴;梅花喜鵲,寓意喜上眉梢;梅竹綬帶,寓意齊眉祝壽。還有桃花春燕、山茶錦雞、水仙海棠、秋葵玉蘭等,構圖新穎,雕刻精緻,花卉爭奇斗艷,蟲羽生動逼真。 古今園 位於曹州牡丹園西南側,在菏澤城北5里王梨庄,是距城最近的花園。其前身是明代的「萬花村花園」,主植牡丹、芍葯。 民國初年,花園被曹州府的張培榮據為己有,改名軍門花園。解放後,該園牡丹栽培面積年年擴大,花色品種不斷增多。 1982年,政府撥款重修該園,並名為「古今園」。以後又多次撥款擴建。該園民族形式的大門,古樸典雅;白色的花園圍牆,頗具古代園林風格;拱橋流水,假山噴泉,相映成趣。園內面積50畝,種植牡丹優良品種300多個,另有芍葯、臘梅、黃刺梅、迎春、月季、玫瑰、丁香、海棠等奇花異木幾十種。培育200餘年的松編牌坊——孜誦坊,壯觀優美,堪稱一絕;松編獅、虎,惟妙惟肖;200多年的龍頭槐盤根錯節;100多年的翠蘭松,如霧似煙;200多年的線柏,江北獨一無二;金絲吊蝴蝶樹,春末花開,秋季花托成為蝴蝶狀,如萬條金絲垂吊著一隻只蝴蝶,奇異無比。 安邱堌堆遺址 安邱堌堆遺址位於菏澤市東南12公里,佃戶屯鄉曹樓村東南約100米處。現存堌堆高3米,長寬各500米,四壁較直,斷面暴露有文化層。經調查、發掘,遺址堆積甚厚,達4米以上,距今約4500多年,在該遺址發現龍山文化、岳石文化、早商和晚商依次疊壓的文化層。與近年來在曹縣莘冢集發現的龍山文化面貌基本相同,與豫東商丘地區及造律台龍山文化比較接近,應該屬於河南龍山文化系統。 近年來,在山東省境內京滬鐵路以東地區曾發現岳石文化遺址,但在京滬鐵路以西地區,有關岳石文化的遺址只有菏澤安邱堌堆遺址。該堌堆的發掘,將岳石文化的分布范圍擴大到山東省的西南邊緣地區。岳石文化在山東的分布從東到西連成一片。故這里的岳石文化命名為「安邱類型」。 安邱堌推遺址的商文化層是從早商到晚商連續堆積的,這在全國其它商文化遺址中尚屬少有,由此證實了學術界關於商文化的分期是可靠的,對進一步研究商文化,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線索和依據。
I. 山東有什麼旅遊景點
山東有什麼旅遊景點
1、山東泰山風景名勝區—— 中國五嶽之首
泰山具有極其美麗壯觀的自然風景,其主要特點為雄、奇、險、秀、幽、奧等。泰山巍峨,雄奇,沉渾,峻秀的自然景觀常令世人慨嘆,更有數不清的名勝古跡,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相結合的游覽勝地。
登山主要可以看到的景點:十八盤、南天門、旭日東升、泰山靈岩寺、泰山普照寺、泰山竹林寺、泰山玉泉寺等。
東岳祖庭-岱廟、泰山日出、雲海玉盤等風景也是泰山的一大特色。泰山風景旅遊區包括幽區、曠區、奧區、妙區、秀區、麗區六大風景區。
2、山東濟南趵突泉—— 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
趵突泉又名檻泉,舊稱濼,為濼水的源頭。三股泉水成一線緊密排列,齊聲迸發,聲勢浩大,因此被乾隆皇帝稱為"第一泉",是泉城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同時也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
濟南7、8月,雨水最多,佔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其他月份降水不多。對於這個以泉水眾多、風光明秀而著稱於世的美麗城市,最佳旅遊時間是秋季。
趵突泉水分三股,晝夜噴涌,水盛時高達數尺。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噴涌不息的特點。「趵突」不僅字面古雅,而且音義兼顧。不僅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躍」之狀、噴騰不息之勢;同時又以「趵突」摹擬泉水噴涌時「卜嘟」、「卜嘟」之聲,可謂絕妙絕佳。
3、山東青島嶗山風景區—— 海上第一仙山
嶗山,古稱勞山、牢山,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黃海之濱,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名山,被譽為「海上第一仙山」,主峰巨峰(嶗頂)高1132.7米,為山東省第三高峰,是中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著海上第一名山之稱。
嶗山聳立在黃海之濱,高大雄偉。當地有一句古語說:「泰山雲雖高,不如東海嶗。」 山光海色,道教名山。2011年1月14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景區。
嶗山景區:巨峰景區、嶗山名勝太清宮、龍潭瀑、主峰、華樓峰、北九水、仰口風景區等。
4、山東曲阜明故城三孔旅遊區—— 孔廟 孔府 孔林
山東曲阜明故城始建於明朝,為護衛孔廟而建。明故城內分布著孔廟、孔府、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跡,集中體現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上世紀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牆大部分被拆除。
曲阜孔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即周敬王四十二年(魯哀公十七年,西元前478年)。根據《史記》的記載,當時孔子的弟子將其「故所居堂」立廟祭祀,廟屋三間,內藏衣、冠、琴、車、書等孔子遺物。至漢初,已歷二百餘年。
5、山東威海劉公島—— 海上桃源
劉公島位於威海灣口,距威海市區旅遊碼頭2.1海里,乘船20分鍾可到達。它面臨黃海,背接威海灣,素有「東隅屏藩」、「海上桃源」和「不沉的戰艦」之稱。劉公島北陡南緩,東西長4.08公里,南北最寬1.5公里,最窄0.06公里,海岸線長14.95公里,面積3.15平方公里,最高處海拔153.5米。全島植被茂密,鬱郁蔥蔥,以黑松為主,多達2700餘畝,1985年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1999年劉公島被建設部命名為」國家文明風景區」,屬於國家5A級景區。
6、山東青島海底世界
青島海底世界主要由潮間帶、海底隧道和地下四層觀光建築三大部分構成,展示部分完全在地下。潮間帶長35米;海底隧道長86.2米,寬2.5米,隧道拱形玻璃的弧度採用180度的常規角度、254度大角度、360度圓柱水體及窗式玻璃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造型結構,行走在隧道中,便如同置身於海底,大大小小的魚兒在身邊游弋,還能看到人鯊共舞的場面;地下四層有高達7.6米,亞洲目前最大的亞克力單體圓柱展示水缸,展示一些珍貴的珊瑚礁生物。
7、山東蓬萊閣景區—— 中國四大名樓之一
蓬萊閣同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岳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齊名,被譽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樓。蓬萊閣虎踞丹崖山巔,它由蓬萊閣、天後宮、龍五宮、呂祖殿、三清殿、彌陀寺六大單體及其附屬建築組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面積1.89萬平方公里。這里是觀賞「蓬萊十大景」中「仙閣凌空」、「漁梁歌釣」二景的最佳觀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