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級景區旅遊安全
A. 全國八成A級旅遊景區正常開放,疫情期間外出遊玩需要注意什麼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人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越來越注重我們的生活質量,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去經常去外出旅遊之類的,而且對於春節了這個特殊的節日而言,我們都會經常給自己的家人出去外面旅遊,相信大家在網上也是看到了全國八成a級旅遊景區正常開放的這件事情。所以很多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就是疫情期間外出旅遊需要注意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在我看來,其實我們需要注意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說我們一定要注意好佩戴口罩以及去安全之類的,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因此對於春節外出旅遊這個事情,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因為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了,人們都會經常出去外出旅遊,而且很多家裡面也都有一輛小轎車,現在很多人都可以實現那種自駕游的方式。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下,我們外出旅遊一件是一種很正常的事情了。但是即使這樣,我們也應該要注意好自己的安全問題,一定要把老人和小孩子照顧好。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一些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B. 目前我國旅遊景區安全存在哪些問題
旅遊景區是指以旅遊及其相關活動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區域場所,能夠滿足遊客參觀游覽、休閑度假、康樂健身等旅遊需求,具備相應的旅遊設施並提供相應的旅遊服務的獨立管理區。目前我國旅遊景區安全存在的問題如下:
1、對旅遊景區安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一方面,旅遊從業人員對安全事故的嚴重性認識不足,對旅遊景區安全管理的專業知識、敬業精神都十分缺乏,為旅遊景區安全埋下了隱患;另一方面,遊客自身的安全意識不足,對於一些安全警示、安全告知置之不顧,不遵守游覽規則,如在旅遊景區內抽煙、點火,擅自進入景區未開放區域等,致使一些本應避免的傷害時常發生。
2、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
目前,有的旅遊景區仍沒有設置專門的安全管理機構,安全管理人員層次低。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臨時抽調各部門人員組成檢查隊伍,檢查工作不仔細、不深入,存在應付心理,一旦檢查結束,隊伍便自行解散,並不能採取有效的整治和防治措施,導致景區安全存在較大隱患。
3、設施更換不及時。
一些旅遊景區設施老化,卻得不到及時更換,這種現象在一些經濟效益較差的景區尤其突出。管理者往往抱著僥幸心理,為景區安全埋下隱患。比如,2003年初,趙州橋景區曾因電線老化,引發展覽室火災,使展覽室保存的展品不同程度損毀。
4、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嚴重滯後、執行不力。
旅遊安全的制約因素比較復雜,但政策、法規不完善以及執行不力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制約因素。一方面,當前旅遊政策、管理法規相對於經營實踐還嚴重滯後。一些頗受旅遊者歡迎且安全性較高的特種旅遊項目尚未及時納入安全管理范疇,至今缺乏相應的安全法規。另一方面,安全管理政策在實際中貫徹得並不徹底,導致執行不力。雖然國家旅遊局有相關規定,但尚有為數不少的旅遊景區一直沒有配備專門的安全管理人員。
另外,旅遊景區安全職責不清楚、防護措施不到位等也是導致景區安全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全面、深入弄清楚這些原因,找出源頭,從源頭進行控制,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並做好各項防護措施,才能改善當前旅遊景區安全現狀,確保旅遊景區安全。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C. 三a級旅遊景點和三a級景區的區別
沒有什麼區別,一個字不同而已
D. 旅遊景區創建A級景區時候,被要求安全警告、標志、標識要規范,怎麼樣才算規范
旅遊景區創建A級景區時候,被要求安全警告、標志、標識要規范,怎麼樣才算規范?
旅遊景區創建A級景區時候,被要求安全警告、標志、標識要規范,怎麼樣才算規范?
旅遊景區創建A級景區時候,被要求安全警告、標志、標識要規范,怎麼樣才算規范?
E. 旅遊景點分幾 A級,A越多越好嗎
分為5A 4A 3A 2A 1A級景點 A越多肯定越好 5A級為中國旅遊景區最高等級,代表著中國世界級精品的旅遊風景區等級。"5A"是一套規范性標准化的質量等級評定體系,服務質量和環境質量、景觀質量則是景區評定"5A"級別的最根本標准。圍繞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測評內容共分為8大項,包括旅遊交通、游覽安全、旅遊購物、景區衛生、郵電服務、經營管理、遊客滿意率、資源和環境保護等,總分1000分;圍繞服務質量與景觀質量則分為2大項,分值100分。截止2016年10月,國家旅遊局共確定了227家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
2、4A景區
評價標准也是大項,包括旅遊交通、游覽安全、旅遊購物、景區衛生、郵電服務、經營管理、遊客滿意率、資源和環境保護8項。較之"4A"級的標准,"5A"級對景區的人性化和細節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A、2A、A
評價標准相對5A和4A來說要寬松許多,總的來說這些景區的名氣都不是很大。
F. 旅遊景點的A級是怎麼規定的
4A標准:
由國家旅遊局提出的《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從景區的旅遊交通、游覽、旅遊安全、衛生、郵電服務、旅遊購物、經營管理、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旅遊資源吸引力、市場吸引力等方面,將旅遊區(點)質量等級劃分為五級,從高到低依次為AAAAA、AAAA、AAA、AA、A級旅遊區(點),旨在加強對旅遊區(點)的管理,提高旅遊區(點)服務質量,維護旅遊區(點)和旅遊者的合法權益,促進我國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新增的AAAAA級主要從細節、景區的文化性和特色性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G. 春節期間八成A級旅遊景點正常開放,旅遊的過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春節期間八成A級旅遊景點正常開放,平時的旅行我們都經常參加,我們可以著重看注意一下去西藏玩的注意事項吧。
首先就是高原反應,高原反應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太陽鏡、遮陽帽、魔術、頭巾、長袖、防曬衫等等,都是防曬必備的用品。第四是保暖裝備,抓絨沖鋒衣基本上是去西藏旅遊的標配。西藏夏季舒適、涼爽,然而早晚溫差大,白天溫度在25度左右,夜晚就會降到10度,白天最好穿上長褲、長袖,晚上加上一件外套就可以了。
西藏旅遊時間剛好是雨季,會不會有影響?西藏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份,遇到下暴雨時,路況會比較差,偶而甚至有沒有法通行的狀況,需要等候幾個小時的路況障礙排除,或是繞道而行,這是西藏旅遊前,總得具備的心理建設,一般來說,關於整體行程,不會有太多的影響,如果您的時間允許,我們會建議將西藏旅遊時間,安排在4-6月,可以最大可能的避開西藏的雨季。
H. 國家A級旅遊景區的劃分條件
A級旅遊景區1 旅遊交通a)通往旅遊景區的交通基本通暢,有較好的可進入性。b)具有停車(船)場所,容量能基本滿足需求,場地較平整堅實或水域較暢通,有相應標志。c)區內游覽(參觀)路線或航道布局基本合理、順暢。d)區內使用低排放的交通工具,或鼓勵使用清潔能源的交通工具。2 游覽a)有為遊客提供咨詢服務的場所,服務人員業務熟悉,服務熱情。b)各種公眾信息資料(包括導游全景圖、標識牌、景物介紹牌等)與景觀環境基本協調。標識牌和景物介紹牌設置基本合理。c)宣傳教育材料(如研究論著、科普讀物、綜合畫冊、音像製品、導游圖和導游材料等)品種多,內容豐富,製作較好。d)導游員(講解員)持證上崗,人數及語種能基本滿足遊客需要。普通話達標率100%。導游員(講解員)均應具高中以上文化程度。e)導游(講解)詞科學、准確、生動。導游服務質量達到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章要求。f)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的設置基本合理,基本符合GB/T 10001.1的規定。g)遊客公共休息設施布局基本合理,數量基本滿足需要。3旅遊安全a)認真執行公安、交通、勞動、質量監督、旅遊等有關部門制定和頒布的安全法規,安全保衛制度健全,工作落實。b)消防、防盜、救護等設備齊全、完好、有效,交通、機電、游覽、娛樂等設備完好,運行正常,無安全隱患。游樂園達到GB/T 16767規定的安全和服務標准。危險地段標志明顯,防護設施齊備、有效。c)事故處理及時、妥當,檔案記錄完整,配備遊客常用葯品。4衛生a)環境比較整潔,無污水、污物,無亂建、亂堆、亂放現象,建築物及各種設施設備無剝落、無污垢,空氣清新、無異味。b)各類場所全部達到GB 9664規定的要求,餐飲場所達到GB 16153規定的要求,游泳場所達到GB 9667規定的要求。c)公共廁所布局較合理,數量基本滿足需要,建築造型與景觀環境比較協調。50%以上廁所具備水沖設備,並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沖生態廁所。廁所較整潔,潔具潔凈、無污垢、無堵塞。d)垃圾箱布局較合理,標識明顯,數量基本滿足需要,造型與環境比較協調。垃圾清掃及時,日產日清。e)食品衛生符合國家規定,餐飲服務配備消毒設施,不使用對環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具。5郵電服務a)提供郵政或郵政紀念服務。b)通訊設施布局較合理。遊人集中場所設有公用電話,具備國內直撥功能。c)通訊方便,線路暢通,收費合理。d)能接收手提電話信號。6旅遊購物a)購物場所布局基本合理,建築造型、色彩、材質與環境較協調。b)對購物場所進行集中管理,環境整潔,秩序良好,無圍追兜售、強買強賣現象。c)對商品從業人員有統一管理措施和手段。d)旅遊商品有本地區特色。7經營管理a)管理體制健全,經營機制有效。b)旅遊質量、旅遊安全、旅遊統計等各項經營管理制度健全有效,貫徹措施得力,定期監督檢查,有比較完整的書面記錄和總結。c)管理人員配備合理,60%以上中高級管理人員具大專以上文化程度。d)具有一定的產品形象、質量形象和文明的員工形象。e)有正式批準的總體規劃,開發建設項目符合規劃要求。f)培訓機構、制度明確,人員、經費落實,業務培訓全面,效果良好,上崗人員培訓合格率達100%。g)投訴制度健全,人員、設備落實,投訴處理及時,檔案記錄基本完整。h)能為特定人群(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等)提供特殊服務。8資源和環境的保護a)空氣質量達到GB 3095-1996的一級標准。b)雜訊質量達到GB 3096-1993的一類標准。c)地面水環境質量達到 GB 3838的規定。d)污水排放達到GB 8978的規定。e)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保護手段科學,措施得力,能有效預防自然和人為破壞,基本保持自然景觀和文物古跡的真實性和完整性。f)科學管理遊客容量。g)建築布局較合理,建築物造型與景觀基本協調。出人口主體建築與景觀環境基本協調。周邊建築物與景觀格調較協調,或具有一定的緩沖區或隔離帶。h)環境氛圍較好。綠化覆蓋率較高,景觀與環境美化效果較好。i)區內各項設施設備符合國家關於環境保護的要求,不造成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壞旅遊資源和游覽氣氛。9旅遊資源吸引力a)觀賞遊憩價值較小。b)同時具有一定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科學價值,或其中一類價值具地區意義。c)有個別珍貴物種,或景觀比較突出,或有地區級資源實體。d)資源實體體量中等,或有一定資源類型,或資源實體疏密度一般。e)資源實體較完整。10市場吸引力a)本地區知名。b)有一定美譽度。c)有一定市場輻射力。d)有一定特色。11年接待海內外遊客3萬人次以上。12遊客抽樣調查基本滿意。
I. 近幾年來國內旅遊景區安全事故實例有哪些
強行超車導致西藏發生30人傷亡的重大旅遊安全事故
案例背景:2007年7月13日中午,在西藏318國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內發生了一起重大旅遊交通事故。一輛西藏博達旅遊客運公司的金龍牌37座旅遊大巴(內乘遊客28人、司機1人、導游1人)在前往日喀則的途中,行駛至拉薩市曲水縣境內,因司機強行超車,導致車輛墜入離路面80米的雅魯藏布江,事故造成包括司機、導游在內的15人死亡,兩人失蹤,13人受傷。
經拉薩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鑒定,此次事故系江蘇籍駕駛員范曉東超速行駛、在超車過程中臨危採取措施不當所造成的,駕駛員負全部責任。此次事故是自1980年西藏對外開放旅遊以來,發生的第一起重大旅遊道路交通事故。
發生事故的旅遊團是一個「拉薩-日喀則2日游」散客拼團,遊客分別來自四川、河北、陝西、廣東、內蒙古、江蘇、河南等地,由西藏青年旅行社、西藏中國旅行社、西藏高原散客接待中心及西藏天友交通國際旅行社等四家旅行社的門市部分別收客,交給西藏賽康旅行社接待,由其負責安排旅遊團的2天行程。
事故發生後,西藏自治區旅遊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了「7.13事故善後處理領導小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妥善處理遇難者家屬的接待、重傷員的就地治療和後期轉院、輕傷員治療後返回原籍、遇難者保險金的賠償和支付等善後事宜。經過多次協商,涉及事故的旅行社與遇難者家屬達成賠付協議,每位遇難者家屬獲賠25萬元。
輕傷員在拉薩治療期間的費用和重傷員轉往內地治療的交通費和醫療費及遇難者賠償金由西藏人保財險支付。2007年8月20日,傷員全部陸續出院、轉院回內地,遇難者家屬領取賠償後全部返回內地,事故善後處理圓滿結束。(此案例由西藏自治區旅遊局提供)
旅遊交通事故一直是我國旅遊安全事故的主要類型,每年都造成較大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較為巨大。大部分旅遊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司機臨場處置不當或危險的駕駛行為,但往往也與其背後隱藏的市場問題和管理問題有直接的關聯,西藏7.13重大旅遊交通事故即是一例。主要表現在:
一是低價團必然導致高風險。發生事故的旅行團是由4家旅行社的12個門市部收散客拼團而成,該團收費為每人180元(含兩天用車、一晚房費、三頓餐費、導游費、日喀則扎什倫布寺門票),而實際此旅遊線路的最低成本約為每人300元。低團費、零團費、負團費的存在必然導致接待旅行社通過降低服務質量、安排低檔次接待設施、僱傭非專業司機、強制遊客購物、不購買保險等方式來賺取利潤,因而低價團必然導致旅遊者個人安全風險的增加。
二是市場的爆發性增長帶來大量安全隱患。青藏鐵路通車引發了全國性的西藏旅遊熱潮,西藏地區的旅遊基礎設施和接待人員超負荷運行,內地進藏經營旅遊業務的人員迅速增加。據了解,目前拉薩1400餘台旅遊客車中,60%是內地人員掛靠公司私人經營,70%的旅行社門市部是內地人員掛靠承包,50%國內導游員來自內地,內地的一些非法經營方式和手段在西藏迅速蔓延。
涉及此次事故的四家旅行社,都是由非法掛靠承包的門市部收的散客拼團而成,死亡的司機和導游都是去年上半年進藏的內地人,司機沒有達到在西藏駕車5年以上才可經營旅遊客運的規定,導游也沒有辦理正式的手續。這種市場爆發性增長、西藏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和人員服務條件不足、內地進藏經營旅遊業市場監管失控、散客管理混亂無序狀況必然帶來大量的安全隱患。
三是相關部門監管不嚴,監管責任沒有落實。眾多旅遊交通事故的發生與所在地交管部門的監管不力、措施不實、監管責任沒有落實有直接關聯。2007年以前,西藏的交管部門對司機超時超速駕駛甚至酒後駕車沒有嚴格的監管,因司機超速行駛、疲勞駕車、彎道不減速等違規行為而導致的旅遊交通事故屢屢發生。此次事故發生之前的半年內,西藏地區已發生了4起旅遊交通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 28人受傷。
四是旅遊者安全防範意識不強。相對而言,西藏旅遊具有較大風險性,對此,業內外都有共識。但是,旅遊者普遍存在安全防範意識不強、追求低價產品、忽視旅遊保險等問題。此次事故只有旅行社購買責任保險,28個遊客無一人購買旅遊意外險,使傷亡遊客無法得到充分的賠償,給事故的善後處理帶來很大困難。
五是部分旅遊線路道路艱險、行車條件惡劣。我國西部許多熱點旅遊線路的旅遊交通條件還有待改善,大量風景秀麗的地方往往道路崎嶇、懸崖峭壁、行車條件較為艱難。經驗不足或疲勞駕駛的司機一旦碰上危險的隨機事件,容易引發旅遊交通事故。如2004年10月10日在四川省平武縣古城鎮發生一輛旅遊車墜入涪江事故、2006年4月30日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發生一輛旅遊車與一輛轎車相撞後翻入路邊100多米落差的谷底事故,都是由此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