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旅遊季節食品安全
1. 旅遊食品安全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加強完善的生產衛生條件監督管理, 良好的標准包裝.
2. 食品安全是第一,疫情下我們該如何保證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普遍受到關注的問題,中國人對於吃這方面最講究,吃的干凈可以說是吃這件事的前提。很多年前就出現過三鹿奶粉、地溝油、瘦肉精等等令全社會都感到震驚的食品安全問題,因此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現在沒發生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必須要做好各種措施,防止出現大規模的食品安全問題。特別是在疫情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被進一步提高了。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有效地保證食品安全呢?除了要注意國內的食品衛生安全問題,還要注意進口食物的衛生安全問題。特別是疫情下的全世界,各種進口食品的衛生安全難以保障,因此一定要做好進口食品的檢測工作。總之,食品安全是一個需要全方位管控的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同心協力才能做好。
3. 旅遊過程中直接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有哪些
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持期,不要食用無QS認證食品,不要食用三無食品。其他的個人一般都無能為力。只能祈禱少一些無良商家。。。。。
4. 新冠疫情防控期間,旅遊者出行有哪些權利和義務需要重點關注
摘要 做好攻略 遠離風險
5. 食品安全預防控制措施
1、加強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整頓,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查處和打擊生產、銷售、使用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為;
2、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整頓,開展蔬菜、水果等農獸葯和禁用葯物殘留檢測,重點打擊無證照生產「黑窩點」;
3、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整頓,督促企業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制度,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
4、加強食品流通環節整頓,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加大食品市場分類監管和食品市場日常巡查力度,打擊銷售過期變質、假冒偽劣和不合格食品的違法行為;
5、加強餐飲消費環節整頓,以學校食堂、幼兒園食堂、建築工地食堂、農家樂旅遊點、小型餐飲單位為重點,加大對熟食鹵味、盒飯等高風險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力度;
6、加強畜禽屠宰整頓,嚴防病死、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 1
未經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肉品進入加工、流通、餐飲消費環節;
7、加強保健食品整頓,查處通過公益講座、健康診療、學術交流、會展銷售等方式變相銷售假冒偽劣保健食品的行為。
2
食品安全防範措施2017-04-21 06:51 | #2樓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特製定本防範措施:
1、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取得合法、有效、完備的營業手續。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誠信經營,公平交易,對銷售的食品承擔第一責任人的義務,主動履行食品質量安全責任。
2、慎重選擇商品供貨商,保證進貨商品質量,不接受來歷不明的上門送貨行為,不從無合法經營資質的供貨商進貨。
3、認真履行進貨檢查驗收責任,對供貨商應當進行全面細致的資質調查,審核其是否持有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等工商稅務合法手續以及生產許可證、產品檢驗(檢疫)合格證、食品衛生許可證等符合條件的證明文件(進口食品需進關檢疫證明),對進店商品的標識、成份、質量、出廠檢驗證明,安全使用期等進行審核,認真把好食品質量驗收關。
4、索取檢驗報告,向供貨商索要新品進店產品生產批次符合要求的檢驗報告或者檢驗報告復印件。以後商品進店時,要根據工商部門的要求,採取一票通形式進店。所有供貨商必須每年提供有效的證件(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稅務登記證,組
織機構代碼證,食品衛生許可證等)和產品檢驗(檢疫)合格證一次。不能提供相關證件的食品不得銷售。
5、建立進貨台帳,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保質期、生產日期、產品等級、供貨商,供貨商工商注冊號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時間等內容,把進貨台帳,每星期導入工商部門的電子監管系統,便於工商部門的監管。進貨台帳和銷售台帳的保存期限不少於2年。
6、定期檢查產品的保質期,責任到人。對保質期在1年以上(含1年)的商品臨近保質期為45天。保質期在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商品臨近保質期為30天,保質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商品臨近保質期為320天,保質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商品臨近保質期10天,保質期在10天以上不足30天的商品臨近保質期為2天,保質期在10天以下的商品臨近保質期為1天,立即下貨架,停止銷售。外包裝有破損的,變質等情況,下貨架停止銷售。夏天、梅雨天等特殊情況下,由部門經理組織員工對敏感商品,易變質商品進行全面檢查,如發現上述情況,立即下貨架,停止銷售。對保質期30天以內的商品和季節性商品,要重點檢查,做到每日二次,發現上述情況,立即下貨架,停止銷售。保質期過半的商品不應上貨架銷售。對臨近保質期的商品沒有退貨的,設立臨近保質期商品專櫃.
7、保持經營場所的整潔,注意商品衛生和貨架衛生。維護
良好的店容店貌,努力創造安全,舒適的店堂購物環境。
8、明示商品質量狀況,正確使用商品價簽,如實標明商品名稱、規格、條碼、價格、產地、商品等級等信息。涉及企業和商品廣告宣傳的要實事求是,符合廣告法等法律要求,禁止發布虛假廣告。
9、對不合格食品要主動撤櫃,一旦發現所銷售的食品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要立即停止銷售,通知生產企業或者供貨商,並向工商部門報告。
10、對過期不合格食品,要主動銷毀,不退回供貨商,不得改頭換面重新上市銷售。
11、實施無理由退(換)貨,在合理期限內,消費者能夠提交購貨發票或消費憑證,並且所退(換)的商品不影響第二次銷售質量要求的,應予全額退款或者予以更換。對消費者涉及商品質量的投訴,本著公平合理的原則,積極主動爭取與消費者達成處理協議,不無理拖延和故意拒絕。
12、如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起動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6. 疫情防控飲食安全,需要遵循哪五項安全原則
疫情防控飲食安全,需要遵循哪五項安全原則?在疫情期間飲食安全要遵循的五項安全原則是:1、食用清潔的食物和水 ,2、從四個層面保持清潔 ,3、生熟分開 ,4、處理完食物,要用肥皂和流動干凈的水來洗手,5、把食品存在於安全的溫度下。這五項安全原則不僅能夠讓我們在飲食衛生上保證安全,也能夠在營養上保持充足,在飲食上多費點心思,就能多一點營養,多一層防護!
食物在購買前後要徹底洗手,對於蔬菜瓜果一定要購買安全地方的 , 無論熱的或冷的食物,均應在安全溫度下保存,以防止細菌滋生。清洗處理肉、禽、水產品等生鮮食品時要注意方法,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沖洗生的禽肉製品,防止濺灑污染 。訂購外賣時,要查驗食物是否已密封盛放 ,取外賣時務必戴好口罩,建議進行無接觸配送 。平時我們出門要注意佩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注意食品安全。
7. 求一篇關於旅遊景區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的論文。如通過,高分追加!
淺談季節性旅遊市場食品監管的方式方法
目前正值旅遊旺季,確保旅客食品安全,是旅遊景點監管的重點,也是工商部門監管的主要對象。針對旅遊市場周期短、遊客相對集中,食品經營者結構復雜、客流量大、監管難度大等特點,如何加大對旅遊市場食品、餐飲的監管,是擺在我們工商部門的首要問題,探索對其監管方式和方法,對於今後監管工作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 目前季節性旅遊市場餐飲經營存在的問題:
1、因經營的條件所制,難以辦理《衛生許可證》。這些旅遊勝地由於受自然、生活等環境的制約,再加上經營設備簡陋,經營周期短,經營地址不固定等因素,按照衛生部門要求,不具備辦理《衛生許可證》的條件,因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不予頒發《衛生許可證》。
2、因有關前置手續的制約,為辦理營業執照造成難度。季節性強的旅遊勝地經營的大部分是商業、餐飲業。在對餐飲業的監管上,由於辦理《營業執照》前需要經營者提供衛生部門核發的《衛生許可證》、經營人員《健康證》,而絕大多數經營者全年只能經營3至5個月時間,再加上經營的從業人員不穩定,正因為如此,從衛生部門要求獲取不到辦證的資格,工商部門就無法辦理辦注冊登記手續,經營者就領不到《營業執照》。
3、對工商部門日常監管工作造成困難。工商機關對旅遊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嚴把市場准入關。因大部分經營者的前置許可不夠條件,因而就造成了無序進入或違法經營(無照經營)長期存在,給工商部門日常監管造成了許多不便。同時也制約著旅遊市場的發展和遊客對本地區旅遊景區食品安全的信譽度。
4、經營的飲食質量無法保證。在「三證」尚不健全、監管難以深入、各職能部門職權不及時到位的情況下,經營者經營的飲食質量就難以保證,萬一發生飲食方面不安全問題時就無法查處,形成部門之間相互扯皮,當地政府以經營的商戶屬於衛生、工商、公安為理由推辭,衛生部門以沒辦《衛生許可證》為由不參與處理,工商部門沒辦營業執照處罰難以介入等問題,到最後處理的結果將導致遊客不滿意,經營者意見大的問題。
二、監管的方法:
1、配合衛生部門辦理臨時《衛生合格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應本著確保遊客食品安全,加強對旅遊市場的監管力度。特別是對景區餐飲業的管理,應由景區管委會協調工商、衛生、公安等部門聯手,形成監管合力。對不符合辦理《衛生許可證》條件可以協調衛生部門嘗試核發臨時《衛生合格證》的辦法,以解決前置許可的問題。
2、辦理確不具備條件的,實行實名登記制。對辦不下《衛生許可證》的,採取實名登記制的辦法:一是經營者出攤經營前出示本人身份證有效證件並予以復印,詳細登記經營者出攤位置、名牌號;二是登記經營者詳細地址,起碼知道經營者是什麼地方人,萬一出了問題,就能及時聯系;三是由工商部門對採集到的經營者相關信息進行建檔保存、備查。
3、簽訂食品安全合同,責任到人。在經營前,由衛生、工商部門對經營者簽訂有關食品安全責任合同書,合同上必須載明有關各負責任承諾等事項,應負的責任范圍。
4、建立市場查巡制。實行實名管理以後,對經營者在日常監管中具有以下4個作用:
(1)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明確了雙方間的連帶責任。經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簽訂食品安全生產經營合同書以後,明確了經營者在經營中各種事項,達到的標准,如發生不安全事故時所負的責任,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經營者不得規范各自的經營行為,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
(2)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彌補了原先經營者地址不詳、聯系方式不通的局面。徹底改變以往傳統地做法,對經營者提供的個人身份證及住所要與公安核實,經審驗准確無誤後備案,同時所備案的聯系方式是否能打通,並每月聯系一次。這樣萬一發生什麼問題,就能果斷做出應急措施,消除不安全隱患。
(3)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方便了日常監管。一般旅遊勝地離工商所比較偏遠,為日常巡查工作帶來很多不利因素,特別是對外地來本地經營的,人員流動性大、經營周期短、經營人員又不穩定,加之我們日常監管因人員少、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局限,一度曾出現過監管不到位、巡查缺失、記載不詳等問題,導致有些旅遊市場曾發生過食物中毒事件。實行這一管理後,就會降低事故發生的極率,提高日常監管力度。
(4)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取得了遊客的信任。實行實名制管理後,對每個經營者製作一個《文明經商監督牌》,正面標明經營者姓名、年齡、地址、營業執照號、監督電話等事項,反面印有《文明經商公約》,讓遊客一看,一目瞭然,如發生什麼問題遊客就撥打監督電話,也能說清經營者的姓名。這樣以來,讓遊客吃的放心、住的舒暢、喝的滿意、玩的快樂,領略大自然的美,逐步提高旅遊景點對遊客的滿意程度。
8. 如何做到食品安全
1、注意看經營者是否有營業執照,主體資格是否合法。
2、應注意食品包裝的完整標簽和食品包裝的標簽,包括商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工廠名稱、地點、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和產品標准號等內容。
3、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是否超過保質期。
4、查看產品標簽,注意區分認證標志。
5、看食品的色澤,不要被外觀過於鮮艷、好看的食品所迷惑。
6、查看散裝食品經營者的衛生狀況,注意有無健康證明、衛生證明等相關證明,有無防蠅、防塵設施。
7、看食品價格,注意同類食品的市場價格,合理購買「折扣」、「低價」、「促銷」食品。
8、購買肉製品、腌臘製品最好到規范的市場、「放心店」購買,慎購游商(無固定營業場所、推車銷售)銷售的食品。
9、妥善保管購物憑證及相關證據,為消費者發生糾紛時保障權利提供依據。
10、不購買或消費三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