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管白血病孩子獨自去海南旅遊
① 孩子有哪些現象,那就是白血病的早期信號,媽媽不可大意
白血病現在越來越肆虐,治癒率雖然高,但是大家也不想讓家裡人遭這份罪,而且現在家長越來越疼愛自己的孩子,所以也免不了擔心,那麼如果孩子身上有這些信號,家長就要留心查看了。
3.小孩子磕著碰著是避免不了的,但是千萬不要忽視骨關節疼痛。小孩子長身體,可能半夜就會抽筋,造成第二天腿疼,這個是肉疼,白血病是骨頭疼,可是孩子不懂的話就會直接給父母說腿疼,通常父母都會認為小孩子磕著碰著了,從而忽略,其實這個時候,不管是不是白血病,父母都應該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② 老婆單位組織旅遊,有點遠去海南,兒子晚上跟我睡,今年四歲了。晚上洗漱完畢躺床上講故事,突然兒子問我
你的回答有些不妥,為什麼要說到遙遠的地方呢?現在的小孩子非常精靈,他已經潛移默化的接受了不少信息。有時間讓他和他媽媽通個話。
③ 我淑家的孩子得了白血病,現在家裡花光了所有的錢。沒有錢再治療,家人准備放棄,我兄弟才三十一啊,我...
面對你所說的,我默默地為我的病友流淚,只能祝他一路走好了!
誰都有生病的可能,但是得白血病的機率真的是少而又少,可是我們不想就這樣死去,我相信哪一個病友也不想就這樣死去,都是希望家人能再救自己一下,即使病人主動提出拒絕治療也是一樣的心情!
沒有錢治是我們最大的痛處,還沒等病情達到無法控制的程度就主動放棄是我們最悲哀的時候,當知道這一切來到自己身邊時我們會更快地死去,這個信號比病痛的傷害更無敵!
白血病是死亡率極高的惡性疾病,無論作為病人還是家屬都要正視這個現實,我覺得在真正的施治後確實無法挽回的的確沒有必要再讓我們繼續堅持,繼續在病痛中煎熬!別人是無法體會我們所遭受的痛苦的!
我們絕沒有想把整個家庭拖垮的自私心裡!但是家屬也不要用「生老病死乃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來為放棄救治開脫;不要用「已經盡力了」來輕描淡寫地粉飾自己的拋棄行為!面對病魔,讓大家都捫心無愧吧!只要若干年後,當想起早已逝去我們時,不要為自己現在的行為而悄悄地承認自己做錯了就說明現在的選擇是正確的,這就夠了!
作為一名相同命運的病人,我之所言不是指責任何人,因為無論如何,家屬都為我們做出了貢獻,都不同程度的關心、幫助了病中的我們,我在此深表感謝!
我沒有能力提供救治病友的辦法,只能希望家人和朋友能真正地窮盡救治的辦法(絕不是窮盡錢財的意思)!
④ 血癌少女自知治療無望,哭求媽媽想回家過個年,生了大病的家庭要怎麼辦
我是東北人,婚後我連生了兩個女兒,盡管在村裡聽了不少風涼話,所幸我的家庭雖然貧窮,並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孩子們的到來,給全家增添了無限的快樂。我們省吃儉用,盡可能讓孩子吃好穿暖,努力給她們最好的生活。
盡管我們想盡一切辦法,仍然無法保證雙悅每次准時入院。現在化療又欠費,雙悅還高燒不退,雙悅說願意放棄自己的治療,可我們不想放棄,但現實逼得我們不得不考慮放棄。家有小女初長成,我們沒有喜悅卻只有悲涼,如果雙悅能活下去,能看到她長大工作結婚生子,那將是我們這個家庭最大的幸福。然而我們的美好願望註定夭折,費用成了無法越過的鴻溝。
⑤ 有一篇小學課文說一個小孩自己一個人獨自去旅遊 好像找到…
《烏塔》作者汪曉潔 第十冊 第七課 對我來說。 全文如下: 那天,我在羅馬下了車,冒著暑氣趕到青年旅館,找到自己的房間,推門一看,吃了一驚:正對門的地上放了一床席夢思床,上面躺著一個金發小姑娘,睡得正香。 我已經筋疲力盡了,於是匆匆洗漱完畢,也躺下了。 不知過了多久,「丁零丁零」的鬧鍾聲驚醒了我,睡眼蒙矓地看看錶,下午兩點半了。小姑娘已經起身,正在收拾東西,准備外出。她走了不久,我也出去了。 晚上八點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館。這時,小姑娘正愜意地趴在床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一本厚厚的。 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裡來。我說是中國人,現旅居德國。她一聽,高興得大叫:「我是德國人,住在漢堡。」她告訴我她叫烏塔,已經14歲了。這次趁暑假游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義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後還要去希臘。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她很自然地答道。 一個14歲的孩子,獨自一人游歐洲,如果不是親自所見,我決不相信。我問烏塔:「你一人不怕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不擔心你嗎?」 烏塔說,她在家裡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裡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她還說,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准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籍,;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兒童玩。然後,她問我,中國的孩子們是不是也這樣旅遊。我一時語塞,想了一會兒才說:「在中國,像你們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很愛他們,會帶他們一起出去玩,但一般不放心讓他們一個人出遠門。」 烏塔對我這番解釋很不滿意,馬上反駁說:「我也是家裡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不過我們興趣不同,所以我們有時候也一起出去玩,有時候單獨出去玩。愛孩子,為什麼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我不明白,你的話不合邏輯。」 我只好笑著承認自己的理由不太充足。烏塔說:「中國的孩子缺少很多樂趣吧?」我說:「中國有電視,有兒童圖書,有游樂園,孩子們很快樂。」但她還是堅持:「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從電視上經常看見義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它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我。」 第二早晨,烏塔向我道別,說晚上坐火車去波恩。她還認真地告訴我要繼續掙錢,以後去中國旅遊。
⑥ 5歲白血病患兒勸媽媽再生一個,你如何看待孩子的這種想法
5歲的白血病患兒在和媽媽對話的時候,勸媽媽再生一個像自己這樣的孩子。在提及到孩子的想法時,雖然孩子的年齡沒有多大,但是孩子卻懂得的事情非常的多。孩子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需要面臨高額的治療費用,也知道面對每一次化療的時候父母在一旁非常的擔心。所以這個白血病患兒就想讓媽媽能夠再生一個孩子,有了另外一個孩子的陪伴,就能減輕媽媽的負擔。
父母為孩子的付出
對於生病的孩子,父母需要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責任。在照顧白血病患兒的時候,父母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工作,只想要長時間的陪伴孩子。由於孩子在治療過程當中需要承擔起大筆的醫療費用,這一個母親為了陪伴孩子和孩子開心的度過每一天,孩子的父親去選擇出門賺錢。這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面對孩子生病以後只能用這樣的日子繼續維持下去。但好在這個孩子非常的懂事。
⑦ 有部電影很感人的。講一個小孩得白血病 就跟他媽媽去KTV。他躺在媽媽懷里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就死
一般來說,噪音之後,有的人會出現聽力下降,因為太大的噪音會影響聽力 但是你最好盡快治療,去醫院測一測聽力,看看是不是突發性耳聾,如果是的話,盡早治療
⑧ 孩子得了白血病,媽媽走了並提起離婚,最終不要孩子,算遺棄罪嗎
我想白血病,是個不治之症,她媽媽走了離家出走不要孩子,這也是被逼無奈的選擇,如果有錢的話,他肯定願意給孩子吃,如果他沒錢男的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死了,我覺得這個應該應該算一次的,但是他也是無奈字句,有的時候男士法律事實的人是活得呀,他如果是出去打工掙錢來給孩子交一下費,只要他們會面叫他發回借錢,那就不能算還是一起歲,如果他走的時候從來不跟家裡聯系,轉了1000來,晚了來給孩子一分錢都不給她玩的絕地求生,遺棄罪應該是判他死刑。
⑨ 環境:傍晚的街頭。人物:一對行乞的母子(孩子有嚴重的白血病,母親破衣爛衫,滿
一個年輕的母親因患白血病纏綿病榻多時,身心越來越疲憊。她知道留給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就趁醫生、護士不注意的時候拚命地為女兒編織了一件毛衣。毛衣織完藏在枕頭下,人也從此進人半昏迷狀態,後來她隱約聽見護士的議論,知道自己不出3日將永遠地離開親人,心裡倒也十分鎮定。第二天突聽到病房外有鼓樂聲,問床前守護的丈夫,丈夫只得告訴她:再過兩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學生們在操練。年輕的母親咬咬牙說:「我要活過兒童節,我不能死在6月1日。不然,每到兒童節,女兒想起這天失去母親,她能高興嗎?」果然,這個年輕的母親在半昏迷狀態下與死神周旋,時不時微睜開眼睛問,什麼時候了?終於堅持到6月2日,她鬆了一口氣:「好了,我要同你們說再見了。」說完指指枕頭下,含笑而去。有一次大地震後,一個母親懷抱要兒被困在倒塌的建築物下,時間一天天過去,救護隊沒有找到她們。嬰兒餓得奄奄一息時,母親用石塊割破靜脈,讓鮮血滴進孩子的嘴裡。等人們終於找到她們時,母親已死去,奧兒以響亮的啼哭歌頌著母愛的偉大。是的,母愛是偉大的。在這種母愛的支撐下,母親富有超常的堅韌和超常的犧牲精神。這種超常的精神和意志,是人類得以繁衍、進步、純潔的原動力。但是,兒女們常常忘記這個簡單的道理,非要他們為人父母後才覺醒。那時,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