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景區旅遊安全應急管理制度

景區旅遊安全應急管理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2-16 13:02:33

旅遊安全責任制度

1 為了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旅遊資源,規范旅遊市場秩序,保障旅遊者、旅遊經營者及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2 在行政區域內制定旅遊規劃,從事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經營和旅遊監督管理以及旅遊者的旅遊活動

3 發展旅遊業應當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旅遊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相結合、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原則,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4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遊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旅遊業的指導、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旅遊業的管理與服務工作。

5 旅遊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發揮服務、指導、協調作用,維護旅遊經營者及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6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旅遊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旅遊整體形象宣傳計劃,結合旅遊特色,加強對城市形象和旅遊區(點)的宣傳。

7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對促進旅遊業發展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❷ 如何編寫景區安全管理實施方案

本百分百事通為您提供一篇範文:

XX景區安全管理實施方案
一、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景區安全工作納入各級領導的職責范圍,實行安全工作領導負責制,工作人員崗位責任制,把安全工作任務落實到各部門、責任落實到每個員工,與崗位職責掛鉤,使景區上下形成合力,把各種安全工作制度、防範措施落到實處,努力創建平安景區。
二、景區各位工作人員要嚴格執行國家旅遊總局制定的《風景名勝區工作人員道德規范》、《旅遊管理條例》。
三、經常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同時,要加強對員工的文明衛生習慣教育和紀律教育,使他們能自覺遵守景區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景區安定。
四、切實加強景區員工的生活、衛生、安全的管理,嚴格執行安全保衛制度。要高度重視安全工作,做到防火、防盜、防毒、防破壞,責任落實到人。值日人員要具體、全面負責當天景區的生活、衛生、安全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教育,提高遊客的防範意識,為旅客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嚴禁外來人員隨意進出景區,以防事故發生。
五、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確保食堂、餐廳等生活場所的飲水、飲食的衛生安全。飲食安全工作要指定專人負責,責任到人、獎罰分明。總務處對食堂、餐廳經常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六、景區衛生管理要制訂《景區衛生工作條例》執行。管理部門要按規定定期對員工進行體驗,建立員工健康檔案。要定期對員工進行健康知識教育。
七、各景區按計劃確需組織員工定期集中學習。對安全措施不到位、不落實的場所要禁止遊客前往。一定提高安全意識,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以防萬一。
八、景區設施維護及公共設施的維修與管理由總務處負責實施,要求定期檢查,及時維修,排除隱患,確保安全。

❸ 什麼是景區遊客安全管理

遊客安全管理的具體措施

1旅遊安全管理的部門准備措施。

(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政策與法規。旅遊安全管理政
策法規是旅遊安全管理的基礎,為旅遊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並為其指導方向。而且這些政策法規對遊客也具有一定的約束作用,大多數遊客會通過這些法規了解自然景區的規章制度,並自覺地遵守法規條例中的規定,約束自己的旅遊行為,減少事故發生幾率。
在這方面,遼寧省為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遼寧省旅遊管理部門制訂了統一規范的旅遊合同、有效的旅遊資源保護法規以及系統的遊客安全保障法律體系,大大地強化了各個景區遊客安全管理的力度與成效,從而提高了整個遼寧省旅遊企業的競爭力。

(2)理順自然景區的管理體制。從安全管理的環節和體
制來看,自然景區的日常工作涉及多個政府職能機構,包括城建、旅遊、工商、林業、公安等諸多部門,但是這些部門、機構大多沒有完全理順彼此之間的行政關系,管理體制與運作機制尚不健全,由此導致多頭領導、各自為政的現象較為普遍,形成人為的部門分割和地方割據,這種局面直接影響到風景區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及其辦事效率。經常會出現遊客安全管理的「三不管」地帶。因此應該由一個真正的中心部門來主管自然景區的遊客安全管理工作,這個部門有權利調度和分配其他各個部門的工作,這樣可以大大的提高管理效率。如加拿大就成立了專門的國家公園局來全權負責的各個國家公園的所有工作,由國家公園局來調度其他相關部門,協調管理景區的安全問題。

2.旅遊安全管理的具體操作措施。

(1)做好安全評估工作,防患於未然。自然景區管理機
構必須對景區內的不安全因素做出評估,找出不安全因素、可能發生危險的地方,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在必要的地方配置設施設備,以確保遊客的安全。
例如溶洞中要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在危險的懸崖峭壁要有防護欄;在容易發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安置防護網。日本自然公園的汽車道所有轉彎處的外邊,必有一個直徑約為
80cm2的凸面不銹鋼反光鏡,從而大大降低了山區彎道的車
禍發生率。

(2)藉助高科技手段做好安全預測工作。科技的發展影響著社會的各個方面,旅遊安全管理同樣可以引入高科技手段,及時為遊客提供准確而詳細的信息,保障遊客的人身安全。
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就運用高科技監測手段,專業火山觀測組每天觀測火山的最新動態,將這些信息輸入資料庫,及時更新,為遊客提供最新的火山活動信息。遊客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安排自己的行程,避過危險時間,大大地減少了事故的發生。

(3)對於自然景區的特別旅遊項目,要求遊客具備一定
的技能或配備一定的設施。有些旅遊項目是非常危險的,如高山滑雪、深海潛水等,在這種情況下,景區管理部門可以針對遊客實施專項許可證制度。
美國很多國家公園都針對這樣的遊客發放相應的資格證書,只允許有一定技能的遊客進入特種活動區域:比如進行佩戴自攜式水下呼吸器的潛水者必須獲得使用海洋保護區的許可才能進行潛水;所有徒步旅行者都必須攜帶GPS遙感設備,以便在他們迷路時能方便聯絡。

(4)培養旅遊從業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與技能。旅遊從
業人員是直接與景區接觸的人,也是直接與遊客接觸的人,安全事故發生之後,他們也是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的人。他們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管理技能在整個遊客安全管理的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必須重視旅遊從業人員的安全管理意識,培養他們的安全管理及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技能。旅遊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直接關繫到安全事故的發生機率,具有較高的安全素質的旅遊從業人員,可以防止一些悲劇的發生。

(5)景區應具備必要的安全救援設施,使安全救援工作
及時有效。這不僅關繫到遊客的旅遊體驗問題,而且直接關繫到遊客的人身安全。這就要求旅遊管理部門做好常規准備工作,並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一旦發生意外,可以馬上啟動救援系統的各個環節,使救援工作及時到位。
高山探險和野外活動經常會發生意外,因此歐美國家都有成熟的高山救援體系。以法國為例,在登山活動頻繁的阿爾卑斯山地區,法國的救援中心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設有通訊聯絡站和救援站,由志願者組成救援隊伍,與警察、軍隊、保險、醫療等部門一起實施救援工作。救援中心要求登山者攜帶或向有關部門租借通訊聯絡器材,並且救援中心配有專門的巡邏直升飛機,每隔二十分鍾就巡邏一次,以便及時地發現意外事件並予以援救。

3.旅遊安全管理的預防補救措施。首先,進行宣傳教育
增強遊客的安全意識。總的來說,遊客安全事故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對於遊客個體而言,事故又是偶然的。正是由於這種偶然性,使得目前國內很多遊客都存在著僥幸心理,安全意識非常薄弱,這直接導致安全事故發生機率的增加。針對這種情況,景區管理部門有必要採取適當的宣傳教育手段,對遊客進行安全意識方面的教育宣傳,以減少遊客安全事故的發生。美國的冰川國家公園別稱為「熊的國度」園及鄰近區域的熊就多達300多隻。冰川國家公園充分利用解說手段對遊客進行安全意識教育,以免遭到熊的攻擊。公園管理者會告訴你:千萬不要接近熊,在公園徒步旅行時,你應該時常發出聲響,讓熊有所准備,以免因驚嚇而襲擊遊客。其次,處理好旅遊安全保險工作。旅遊安全保險實際上就是集聚社會資金對個體偶然發生的旅遊安全事故予以補償的一種方式,它在旅遊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旅遊保險可以保障旅遊活動中相關利益主體的正當權益。景區管理部門要通過適當的宣傳教育鼓勵遊客投保,並且在事故發生之後,要協助遊客落實保險賠償。還要及時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遊客安全事故一旦發生,就不可逆轉,但景區管理部門要做的就是從事故中總結經驗教訓,採取整改措施,增強安全意識,力爭不再發生類似的事故。

❹ 旅遊風景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領導重視,責任到人,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前提條件首先,要處理好保護古建築和發展經濟的關系。

加強宣傳,強化培訓,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可靠保障許多古建築管理人員消防意識比較淡薄,所以各基層公安消防機構應加強古建築管理人員的培訓,定期進行消防考核,加強人員的防火意識,認真做好古建築防火工作。

❺ 旅遊景區環境保護管理若干制度

第一條 為了加強和規范旅遊景區景點環境管理工作,提高旅遊景區景點環境質量,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環保局、國家旅遊局、建設部、林業部、國家文物局《關於加強旅遊區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環法[1995]462號)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遺產地、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點文物古跡所在地、生態功能保護區等開展旅遊活動的區域均應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旅遊景區景點管理機構應對景區環境質量負責,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第四條 旅遊景區景點管理機構應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任務,配備專職或兼職的環境管理工作人員,較大的旅遊景區景點應當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機構,並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

第五條 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應將旅遊景區景點的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納入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撥出資金用於旅遊景區景點的環境保護。旅遊景區景點也應積極爭取社會團體、個人以及國外有關機構的捐助,並將旅遊收入的一部分用於環境保護,用於環境保護資金不得低於景區門票收入10%,環保投入比例隨著旅遊區收入增長逐步提高。

第六條 實行旅遊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生態環保一票否決制度。旅遊景區景點管理機構制訂的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必須有專項環境保護內容,或制訂專項環境保護規劃,進行環境功能區劃分,明確環境保護目標。不允許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沖區以及其他需要絕對保護的區域開發旅遊活動。規劃應報縣以上政府批准實施。

第七條 縣以上環保、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依法對轄區內旅遊景區景點的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檢查,並參與規劃的論證審查。

第八條 旅遊景區景點開發建設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其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設施和防止流失、植被破壞、景觀破壞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旅遊資源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查和審批。

第九條 旅遊景區景點禁止建設污染環境的工業設施和對生態環境有害的項目。建設其他設施和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准;對現有的上述項目或設施,其污染物排入超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必須限期治理或依法關閉、搬遷。

❻ 自然風光旅遊景區環境保護的相關管理制度都有哪些

一、教育與培訓
環境保護教育應當列入全民基礎教育行列,最好從幼兒教育開始,使下一代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始終具有環境保護意識.
二、景區資源分級保護
以保護景區整體生態環境為基礎,著重景區資源與環境的保護.將整個景區劃分為若干級保護區,同時制定相應的保護措施.
三、生態系統保護
(一)人的因素
人是自然界的過客,是風景區的客體,也是生態環境的最大破壞者.規劃區內村民居住點應限制規模擴大及人口增長,尤其應限制人口機械增長.在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景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以規劃的環境容量為依據,嚴格控制風景旅遊區的建設規模.根據景點容量控制,對人流進行合理疏導和分流,避免客流在某一景點的過多集中.
(二)水 域
水是整個風景區的靈魂所在,水量和水質直接影響到風景區的景觀質量,系統的保護水域是維持風景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採取積極保護措施,並結合環境保護規劃,加強管理,對流域內造成環境污染的村民居住點進行治理、搬遷.景區服務中心和當地居民的生活污水應經污水處理廠處理集中排放,定點、定區、定向排放,不得違反排污規范.同時嚴格控制產生新的污染點.
(三)動植物資源
景區現狀植被覆蓋較好,規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封山育林工作,豐富植物種類,加強風景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更有效地保存植物物種資源,保證風景區綠化的多樣性.建立綠色走廊,搞好防護林帶建設,做好防火工作.防治景區內竹木的病蟲害,做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四、環境保護規劃
(一)環境保護目標
1、大氣環境質量規劃控制目標:Ⅰ類地區Ⅰ級標准
2、水環境質量控制標准:水域功能為Ⅰ類,水質標准為Ⅰ級.
3、雜訊:分區域、分功能控制雜訊.晝間雜訊,酒店服務區不大於50db(A),生活服務區和旅遊區不大於55db(A).
(二)加強環境保護管理
1、風景區建立環境監測中心,隨時監測風景區的環境質量,以便採取相應對策,同時強化管理,提高環境保護意識,開展環保宣傳工作,指定風景區的環境治理技術措施並指導實施、監督執行.
2、按照環境保護目標對策一致的原則,劃定若干級環境保護區進行管理.
3、建設環境保護設施
(1)建設垃圾處理場、垃圾轉運站、公廁,健全環衛機構,完善環衛設施.
(2)因地制宜修建相應規模的污水處理設施,完善排水系統,實行雨污分流,嚴格控制排放標准.

熱點內容
皮卡在上海能上牌嗎 發布:2025-02-10 23:08:13 瀏覽:647
嬌羞皮卡丘磁鐵 發布:2025-02-10 22:56:49 瀏覽:827
皮卡堂管管的qq 發布:2025-02-10 22:54:24 瀏覽:857
15款軒逸新車價格多少錢 發布:2025-02-10 22:51:26 瀏覽:969
長城房車墊子尺寸 發布:2025-02-10 22:51:23 瀏覽:486
廈門的自駕游路線 發布:2025-02-10 22:46:53 瀏覽:644
域虎皮卡首付 發布:2025-02-10 22:43:23 瀏覽:631
皮卡改裝效果圖 發布:2025-02-10 22:34:02 瀏覽:157
科三捷達和皮卡 發布:2025-02-10 22:28:08 瀏覽:122
哪裡改裝房車能上牌 發布:2025-02-10 22:26:33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