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旅遊幾月份最好
⑴ 幾月份去廬山旅遊最好
7月到9月是去廬山的最好時間,而且水比較多還可以去看廬山的瀑布。
其實除了在夏天去廬山旅遊會讓人感覺到清涼之外,廬山一年四季都比較適合去玩的,廬山還有一個「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和「冬如玉」的美名。去廬山玩的話,主要有很多線,可以從琴湖、花徑、天橋、錦綉谷、仙人洞、御碑亭、圓佛殿、大天池、龍首崖以及還可以去看五龍潭、黃龍潭以及三寶樹和黃龍寺等,可以看到很多美景,屬於比較常見的游覽。
⑵ 江西旅遊幾月份最好,江西旅遊攻略
現在去江西也挺好玩的
江西三月份可以去婺源看油菜花!
⑶ 修水縣有哪些旅遊景點
修水縣景區景點民俗風情介紹
來源:修水縣旅遊局
一、修水自然環境概況
二、景區景點介紹
1、黃龍山
2、千年古鎮—渣津
3、修河旅遊風景區
4、黃庭堅紀念館
5、秋收起義紀念館
6、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舊址
7、桃里陳氏故居與五傑廣場
8、程坊風景區
9、山背文化遺址
10、湯橋溫泉
11、布甲溶洞
一、修水自然環境概況
修水縣,位於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居幕阜山脈和九嶺山脈之間,湘鄂贛三省九縣(武寧、靖安、奉新、宜豐、銅鼓、平江、通城、崇陽、通山)中心。全縣總面積4504平方公里,為江西省幅員最廣之縣,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園」的山區縣。全縣人口80萬,轄18鄉18鎮。
縣境四周群山環繞,向中部依次低山起伏,丘陵廣布,最高海拔為東部山門峽1716.5m,最低在東北部修河出境處海拔75m。地勢周圍高中部低,西北幕阜山脈和東南九嶺山脈呈合抱之勢,使腹地構成一向東北開口的盆地,幕阜山脈從境內西部黃龍山逶迤至北部太陽山,構成江西與湖北的天然屏障,東南九嶺山脈為修河與錦江分水嶺。修河為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是惟一沒有污染源和受到污染的河流,它發源於縣西黃龍山,自西向東貫穿全境,經武寧、永修注入鄱陽湖,全長354km,在本縣境內河長134km,西部瀆水和汩水分別發源黃龍山,流經本縣數鄉後過湖南平江匯汩羅江入洞庭湖,故古人有詩雲:「西接洞庭開曉楚,東傾彭蠡浸睛吳」。
修水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5℃,年均日照1680h,平均無 霜期247天,年均降水量1617mm。地貌形態多姿,氣候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水能資源充沛,礦藏類型齊全,分布廣、規模大、品位高,尤以金、鎢、石煤、瓷土最具特色,香爐山鎢礦品位為亞洲第一,儲量居全國第二。境內重巒疊嶂,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是天然的宜茶區域。
修水自古「山川深重,可供游覽」、「大江以西山水之秀甲天下,洪州分寧縣鍾秀居多」,自然風景資源豐富。雄偉博大的黃龍山,岩奇石怪、飛瀑如虹、古松虯屈、雲蒸霞蔚、景色壯觀,登臨頂峰,三省界地雙腳踏,鄱湖洞庭一望收。山下有佛教黃龍宗祖庭黃龍寺,泰清溫泉,鳴水瀑布。日新月異的縣城「道山屹其南,鳳山蹲其北,修水宏澄,秀水縈帶」、「修水第一山」南山崖傍水而座,懸崖危立,古木參天,藤蔓披地,佳景天成,還有神秘莫測的清水岩溶洞,千奇百怪的東嶺石林,鬼斧神工的布甲溶洞,磅礴壯觀的祥雲瀑布,兀立修江的抱子石,綠影掩映的雙井秀水,碧波粼粼的明月灣,把修水山河裝點得美麗如畫。
二、景區景點介紹
1、黃龍山
省級森林公園。位於幕阜山脈中部、修水縣西部,為湘、鄂、贛三省的天然屏障。距三省省會城市均不足300公里。在建的阿深高速公路從山之西側穿過。屬山嶽型自然及人文風景區。2005年景區被重新規劃開發建設。
黃龍山,自然風景秀麗,系幕阜山脈的主峰,以山雄、景奇、木豐、水美的自然景觀而著稱,被譽為「江西的香格里拉」,同時其歷史底蘊厚重,影響深遠。黃龍山是幾百萬年前劇烈的地殼運動的產物,屬褶皺斷塊山。黃龍山自古未遭人為破壞,至今一派原生態、純自然的原始風光,自然景觀大小難以勝數,黃庭堅、蘇東坡等歷代達人賢士題詩賦句,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章石刻,又為其增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和厚重的歷史內涵。景區內曾被歷朝三次封賜的祖庭黃龍寺至今猶存,香火興旺。南宋慧南(詳見《中國名人大辭典》)大師開創黃龍一宗,使黃龍寺成為宋代江西四大叢林之一,中國禪宗七宗之一黃龍宗的發源地,舉世聞名。從隋朝開始一直成為宗教與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深受黃龍宗影響的日本佛教界,經常專門派人前來拜謁黃龍祖庭。黃龍山蘊藏豐富的常年不低於70ºC的溫泉,具有很好的葯用功效。為方便遊客,景區建有多處風格別樣的休閑避暑山莊和溫泉洗浴場所,是人們休閑度假的理想之選。每年3月舉辦的黃龍山登山節和黃龍寺特定的佛事節慶活動都會吸引大量遊客。景區內主要景觀有:龍王峰、龍湫池、試劍石、鳴水瀑布、黃龍寺摩崖石刻、劉磐墓、犀牛望月、石田三畝、泰清溫泉、玉皇殿、石龜問松、八卦石等40多處。
龍王峰:位於黃龍山頂部,海拔1511米,駐足峰巔,環覽群山,腳下雲飛霧走,天高氣爽之日,放眼西眺可觀洞庭碧波,極目東望能見鄱陽湖光,令人心曠神怡,如入仙境。
黃龍寺摩崖石刻:黃龍寺為歷代文人騷客所詠頌,亦有珍稀手跡傳世而存。江西詩派詩祖黃庭堅親筆手書有「靈源」、「黃龍山」、「法窟」等。眾多的石刻,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湫池:位於龍王峰西北約300米處,為一口2尺見方的水井。亦即石馬龍王井。井水清甜,終年不涸,《義寧州志》載「山頂有龍湫,中有黃魚二尾,能致風雨」。黃龍山因此而得名。
2、千年古鎮——渣津
渣津鎮,地處修水縣西部腹地,是湘 、鄂 、贛三省邊陲重鎮 。距長沙 、武漢 、南昌均約220公里 。古鎮群山環抱,依水而建,環境優美,古風猶存 。是一座集名勝古跡 、紀念聖地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千年古鎮 。商周時期開始建城,古稱艾侯國,距今有二千多年的歷史。
渣津鎮,是古艾文化策源地 、佛教文化發祥地 、中共蘇區根據地,同時也是全國生態小城鎮建設的樣板鎮 。渣津鎮龍崗坪的商周遺址,創造了上下二千年的古「艾」文化 。始建隋朝開皇末年的兜率寺,是宋時黃龍宗派重要弘法道場,香客絡繹不絕 。2002年,由高僧法照禪師住持規劃重建後的兜率寺,規模浩大,氣勢宏偉,是周邊地區舉行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革命時期,彭德懷 、騰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渣津鎮親自指揮戰斗,現存革命舊址多處 。渣津烈士陵園,安葬烈士有1006名,墓碑上刻有徐先華等烈士芳名,墓前建有烈士亭,豎有烈士塑像,是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境內的龍峰山巍峨雄姿,是其天然屏障;美麗的修河穿境而過;古樟 、古杉 、石松 、奇棕等珍貴樹種隨處可見 ,自然環境保護良好 ,使得其成為全國生態城鎮建設的典範 。主要景觀有:古艾遺址 、龍安寨自然風景 、千年古寺—兜率寺 、烈士陵園 、石人洞 、石人峰 、龍崗坪 、石門秀水 、萬壽宮等 。
兜率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寺內有乾隆皇帝歇憩適的大雄寶殿,有一字廂房 、著衣亭 、三眼橋 、百籮丘 、試心梯 、試劍石 、萬功池 、鼎復山莊等景觀和建築 。
烈士陵園:佔地30多畝,園內樹木參天,白鷺結巢,有墓碑 、烈士亭樓 、烈士塑像 、牌坊,89級石階等 。
石人峰:二尊石人,一高一矮,一站一坐,一前一後,相互照應,傳說是和尚和道士的化身 。志雲:「洞口有石如人,歲旱鑄雨者,以泥塗其首輒雨 。」
3、修河旅遊風景區
省級風景旅遊區。位於修水縣境內雙井村到楊梅渡村總長約36公里的修河及沿岸地區。「大廣」高速可直達景區。距南昌、九江、長沙、武漢均在230公里以內。是集游覽、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風景區。景區1995年7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5年又再做規劃,進行深入開發建設。
風景區整體規劃面積約70平方公里,主要以36公里修河觀光長廊為線,以沿途山谷故里景區、濕地野趣景區、修水人家景區、野外拓展景區、抱子望歸景區、石林溶洞景區、楊梅渡古樟群景區為點而組成,被稱為「一線串七珠」。
景區內有清可見底、沿岸植被保持自然原生態風貌的修河。有宋代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故居、墓葬、摩崖石刻群。有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團部舊址)。有鍾靈毓秀、神秘奇特的石林溶洞和千畝桃林、梨林掩映輝映等景觀。區內景點有100多處,著名的有雙井訪茶、石磯釣月、草徑閑鷺、十里秀水、旌陽野渡、雲岩曉鍾、魚舟唱晚、抱子望歸等,被稱為「修江八景」。
1、山谷故里景區:該區為宋代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故里,僅宋代一朝出48位進士。有黃庭堅故居、墓葬、黃氏宗祠、高峰書院、明月灣、黃庭堅手書摩崖石刻等景觀。
2、修水人家景區:該區依山傍水,修竹林立,桃梨紛飛,農舍散居,一派農家田園風光。有周敦頤任分寧主簿時創辦的濂溪書院,國學大師陳寅恪紀念館等景觀可供游覽。
3、東嶺石林溶洞景區:該區石林高低錯落,有如石之森林,再有千畝桃、梨輝映其間,春來桃花梨花競相開放,一幅世外桃源景象。嶺側有天然溶洞數個,洞內景觀千姿百態,有如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4、黃庭堅紀念館
5、秋收起義紀念館
2005年修水縣秋收起義紀念地系列景點被國家發改委、中宣部等13個部門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6、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舊址
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舊址座落於修水縣城鳳凰山路60號,東臨縣城鳳凰山路,北靠縣政府招待所,西接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南抵林氏祠堂。舊址座北朝南,一進二重,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四水歸內,麻石門框,整個建築面積350平方米,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上堂前為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設計、製作的地方,上堂前左右各一間房,為師長、副師長辦公居住,下堂前左、右各二間房為師部八大處辦公室,天井為青石鋪砌,兩側廂房為警衛戰士陳士榘、韓偉(解放後分別被授予上將、中將軍銜)值班室,舊址正門前為練兵場。
7、桃里陳氏故居與五傑廣場
陳氏故居:修水桃里是清末兩代名人陳寶箴、陳三立父子的誕生地,陳寶箴(1831—1900)曾任湖南巡撫,在晚清時期領導了頗有影響的湖南新政,是一位有魄力、有建樹的封疆大吏;陳寶箴之子陳三立(1853—1937)維新四公子之一,清末同光體詩派代表人物,近代愛國詩人;陳三立長子陳衡恪(1876—1923)近代著名畫家,與齊白石齊名,並擅長篆刻、書法、詩文;陳三立三子陳寅恪(1890—1969)現代著名史學大師、教育家,他學識淵博,在國內學術界享有崇高聲譽。(陳氏一家三代祖孫四人均載入《辭海》《中國名人大辭典》);陳衡恪次子陳封懷(1900—1993)著名植物園專家、植物分類學家。陳氏一家四代出了這五位傑代人物,成為國內目前絕無僅有的一大奇跡,修水後人並稱之為「陳門五傑」。
8、程坊風景區
程坊風景區位於江西省東津水電站庫區,距縣城34公里,該區域山青水秀,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自然風光美不勝收,到處峰巒疊嶂,林木繁茂,古木參天,鳥鳴山幽,碧波盪漾,有「小桂林山水」之稱。特別是水庫的形成,庫區有了3萬畝水面,蓄水8億立方米,且水澄碧晶瑩,水質甚佳,透明度達7米以上,無污染物質,凈化能力強,屬國家一級水體。水域開闊處達5000米,觀賞仰角4-5度,視野寬廣,狹處只有幾米,曲折幽邃。不論從哪個角度,都難以辨別出水的流向和盡端。四面臨水的孤島12個,最大的近千畝;三面臨水、一面臨山的島嶼100多個。從縣城至庫區碼頭全線為三等級油路和水泥路,交通非常便利。
9、山背文化遺址
山背文化遺址位於修水縣上奉鄉山背村,距修水縣城約36公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中國長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修水的山背文化、廣東曲江的石峽文化、福建閩江的曇石山文化為東南地區三種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1961年1月-9月,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鑒定工作組在修水縣山背地域發現43處古文化遺址,並選擇跑馬嶺、楊家坪及養鴨場三處遺址進行試掘,揭露面積200平方米。調查和試掘共獲480件石器。
10、湯橋溫泉
黃沙鎮湯橋溫泉位於縣城南東30公里, 於十里秀水下游,湯橋集鎮之中。這里山青水秀、四周翠柏蒼松,又有全縣聞名的石咀水庫和最大的水產養殖場。湯橋乃嘉慶皇帝的太師萬承風故里和安葬地,現故地尚有萬承風的陵墓和牌坊,萬承風屬修水歷史上著名的學者和名人。嘉慶皇帝主政期間,萬承風力薦嘉慶來自己的故鄉休閑、沐浴,一睹和享受湯橋這一自然景觀。
湯橋地熱分布面廣(約1000平方米)且孔泉多處。水溫為62度,為高熱溫泉。其礦化度為38毫克/升,價值為8.5弱鹼性。屬重碳酸鈉型溫泉,每天涌量為759.2噸,據專家考證,溫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礦物元素,尤其對人體的皮膚有其獨特的理療作用。
11、 布甲溶洞
布甲鄉位於修水縣最北部,於贛鄂兩省修水、武寧、通山三縣交界處,全鄉版圖為114平方公里。境內風光旖旎、氣候宜人,景色秀麗,峰巒疊嶂,溝壑縱橫,全鄉平均海拔在750米。峰巔海拔1550米的太陽山野生中草葯上百種,是天然葯場。座落在布甲村的布甲溶洞,洞深400餘米,分四關三廳,洞內兩側溶岩畫廊,鍾石滿目、姿態各異、美不勝收,特別是後廳三柱筍石如三尊菩薩端坐其中,一尊酷似觀音坐蓮,滿面慈容,迎接遊客朝拜。相傳宋代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本鄉洞上、畫灣兩村傳道授業,故有「蛤蟆不叫念書台」「黃雀不跳畫灣地」的傳說。
⑷ 九江市修水縣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黃龍山
省級森林公園。位於幕阜山脈中部、修水縣西部,為湘、鄂、贛三省的天然屏障。距三省省會城市均不足300公里。在建的阿深高速公路從山之西側穿過。屬山嶽型自然及人文風景區。2005年景區被重新規劃開發建設。
黃龍山,自然風景秀麗,系幕阜山脈的主峰,以山雄、景奇、木豐、水美的自然景觀而著稱,被譽為「江西的香格里拉」,同時其歷史底蘊厚重,影響深遠。黃龍山是幾百萬年前劇烈的地殼運動的產物,屬褶皺斷塊山。黃龍山自古未遭人為破壞,至今一派原生態、純自然的原始風光,自然景觀大小難以勝數,黃庭堅、蘇東坡等歷代達人賢士題詩賦句,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章石刻,又為其增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和厚重的歷史內涵。景區內曾被歷朝三次封賜的祖庭黃龍寺至今猶存,香火興旺。南宋慧南(詳見《中國名人大辭典》)大師開創黃龍一宗,使黃龍寺成為宋代江西四大叢林之一,中國禪宗七宗之一黃龍宗的發源地,舉世聞名。從隋朝開始一直成為宗教與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深受黃龍宗影響的日本佛教界,經常專門派人前來拜謁黃龍祖庭。黃龍山蘊藏豐富的常年不低於70
⑸ 修水哪裡最好玩
可以去修水東滸寨玩,東滸寨確實不錯,飛拉達超刺激的
東滸寨第一景「石窟瀑布」,落差30多米,瀑布行於棧道之前,從山頂、崖邊奔流而下,飛入湖中珠飛銀響,水汽彌漫。站在古道之上,聽水聲、觀瀑景,涼風徐徐吹得人有怡然自得之感。如果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一道彩虹。
⑹ 修水有什麼旅遊點
修水自古稱「文章奧府」,為「濂溪弦鐸之地,山谷桑梓之鄉」,文化教育比較興盛。宋代黃庭堅的曾祖父黃中理曾開辦櫻桃書院和芝台書院。延引四方學子,宋郊、宋祁兄弟和黃庭堅等曾就學於此。宋代理學家周敦頤任分寧主簿時,曾開辦書院,後稱濂溪書院。徐、祝等大姓亦辦有書院,培養眾多人才。自唐宋至清代,本縣共有進士201名,舉人317名,僅宋代即有進士160名。北宋一朝,雙井村出進士48名;歷代有丞相2名,尚書16名,正一品官員3名,從一品1名,正二品5名,從二品4名;知名文學藝術家21名。宋代名臣徐禧布衣騰達,胸蟠甲兵,殉節永樂城,有「宋殞長城」之嘆。黃庭堅開創江西詩派,與蘇軾齊名,並稱「蘇黃」,也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徐禧子徐俯,官至參知政事,又是江西詩派著名詩人,名句流傳至今。南宋政治家、軍事家、四川按撫置制使余,治蜀10年,屢挫蒙軍,勵精圖治,功勛卓著。明代周季麟、周季鳳兄弟,均官至左都御史,史稱「雙鳳」。清萬承風,為宣宗侍讀,朝庭重臣。近代以來,更是名人迭出。桃里陳氏一門,有4人名載《辭海》,陳寶箴,官至湖南巡撫,支持維新變法,向光緒帝推薦維新人才,在湘辦新學興新政,為全國封疆大吏中唯一支持和從事變法者。其子陳三立,為同光體詩派領袖,清末民國初詩壇泰斗。三立長子陳衡恪(師曾),近代著名畫家,與齊白石齊名。三子陳寅恪,聞名海內外的史學大師,著名教授,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古琴大師、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查阜西,曾參與組織著名的「兩航起義」。著名中醫徐瀛芳,民國期間,是全國中醫委員會七委員之一,被醫界譽為「中醫科學化先鋒」。當代著名作家胡曠,所著《潘虎》等文已成為當代文學史上文藝性革命斗爭回憶錄的代表作。在世名人有著名科學家,原華南植物研究所所長陳封懷,著名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黃綺和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黃蜚秋等。古代和近代縣人留下各類專著272部1198卷,這些都被修水人民引為驕傲。
修水是個古老縣份和著名蘇區,歷史文物、革命文物和風景名勝甚多。有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結束的全縣文物普查中,收集流散文物750件,全縣有古文化遺址116處,其中上奉山背跑馬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最著名。1978年被命名為山背文化。黃龍山黃龍寺,為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七宗之一黃龍宗的發祥地,是宋代江西四大叢林之一。黃龍宗宋時傳入日本,現在日本猶有15個支派,黃龍山有晉葛洪,宋黃庭堅等名人石刻和眾多名勝古跡。縣城南山崖曾是黃庭堅讀書之地,現已辟為黃庭堅紀念館,館藏文物豐富,其中以眾多黃庭堅碑刻、墓誌、著作等資料,最為著名。自宋代以來聞名朝野的雙井村,有黃庭堅陵園以及石刻等遺址遺跡。清水岩內有周敦頤等名人題刻。近代陳寶箴父子故居及遺跡,保存完好。革命歷史文物和遺址,以縣城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舊址和上衫鄉的湘鄂贛省委省事蘇舊址最著名。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和烈士館,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修水10324名革命烈士樹起巍巍豐碑。
修水縣地貌形態多姿,氣候條件優越,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資源豐富。
修水共有林業用地面積497.62萬畝,森林覆蓋率49.2%,活立木蓄積量736萬立方米,杉木占森林蓄積量的56.92%,馬尾松占森林蓄積量的28.19,毛竹有3.92萬畝,蓄積量為568萬根,植樹造林保存面積83.2萬畝,被列為江南48個重點林業縣之一。
修水植物資源豐富,全縣有種子植物2000多種,屬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植物54種。如我國特有的活化石銀杏,本縣特有的珍稀樹種柳葉臘梅、金錢柳、香果松、穗花杉、伯樂樹等。
修水有白術、花椒、車前子、白花茵陳、麥冬、半夏等中草葯300多種。野生中華獼猴桃、板栗、楊梅、棗、柿、棠葛、油茶、油桐、烏桕等經濟作物分布廣泛。
修水野生動物種類繁多,現有脊椎動物200多種,其中哺乳動物30多種,鳥類41種,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華南虎、金錢豹、獐、蟒蛇、白鷳等18種,省級保護的黃鼬、大杜鵑等8種。此外還有眾多的魚類、兩棲類和爬行動物,均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⑺ 幾月去江西旅遊最好玩
江西的氣候基本四季分明,所以一般春秋季節去比較好。尤其春天可能更適合,比如四月天吧。
⑻ 修水縣的旅遊
黃龍山,自然風景秀麗,系幕阜山脈的主峰,以山雄、景奇、木豐、水美的自然景觀而著稱,被譽為「江西的香格里拉」,同時其歷史底蘊厚重,影響深遠。黃龍山是幾百萬年前劇烈的地殼運動的產物,屬褶皺斷塊山。黃龍山自古未遭人為破壞,至今一派原生態、純自然的原始風光,自然景觀大小難以勝數,黃庭堅、蘇東坡等歷代達人賢士題詩賦句,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章石刻,又為其增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和厚重的歷史內涵。景區內曾被歷朝三次封賜的祖庭黃龍寺至今猶存,香火興旺。南宋慧南(詳見《中國名人大辭典》)大師開創黃龍一宗,使黃龍寺成為宋代江西四大叢林之一,中國禪宗七宗之一黃龍宗的發源地,舉世聞名。從隋朝開始一直成為宗教與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深受黃龍宗影響的日本佛教界,經常專門派人前來拜謁黃龍祖庭。黃龍山蘊藏豐富的常年不低於70ºC的溫泉,具有很好的葯用功效。為方便遊客,景區建有多處風格別樣的休閑避暑山莊和溫泉洗浴場所,是人們休閑度假的理想之選。每年3月舉辦的黃龍山登山節和黃龍寺特定的佛事節慶活動都會吸引大量遊客。景區內主要景觀有:龍王峰、龍湫池、試劍石、鳴水瀑布、黃龍寺摩崖石刻、劉磐墓、犀牛望月、石田三畝、泰清溫泉、玉皇殿、石龜問松、八卦石等40多處。 黃沙鎮湯橋溫泉位於縣城南東30公里, 於十里秀水下游,湯橋集鎮之中。這里山清水秀、四周翠柏蒼松,又有全縣聞名的石咀水庫和最大的水產養殖場。湯橋乃嘉慶皇帝的太師萬承風故里和安葬地,現故地尚有萬承風的陵墓和牌坊,萬承風屬修水歷史上著名的學者和名人。嘉慶皇帝主政期間,萬承風力薦嘉慶來自己的故鄉休閑、沐浴,一睹和享受湯橋這一自然景觀。
湯橋地熱分布面廣(約1000平方米)且孔泉多處。水溫為62度,為高熱溫泉。其礦化度為38毫克/升,價值為8.5弱鹼性。屬重碳酸鈉型溫泉,每天涌量為759.2噸,據專家考證,溫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礦物元素,尤其對人體的皮膚有其獨特的理療作用。 山背文化遺址位於修水縣上奉鄉山背村,距修水縣城約36公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中國長江中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修水的山背文化、廣東曲江的石峽文化、福建閩江的曇石山文化為東南地區三種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1961年1月-9月,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鑒定工作組在修水縣山背地域發現43處古文化遺址,並選擇跑馬嶺、楊家坪及養鴨場三處遺址進行試掘,揭露面積200平方米。調查和試掘共獲480件石器。
陳氏故居:修水桃里是清末兩代名人陳寶箴、陳三立父子的誕生地,陳寶箴之子陳三立(1853—1937)維新四公子之一,清末同光體詩派代表人物,近代愛國詩人;陳三立長子陳衡恪(1876—1923)近代著名畫家,與齊白石齊名,並擅長篆刻、書法、詩文;陳三立三子陳寅恪(1890—1969)現代著名史學大師、教育家,他學識淵博,在國內學術界享有崇高聲譽。(陳氏一家三代祖孫四人均載入《辭海》《中國名人大辭典》);陳衡恪次子陳封懷(1900—1993)著名植物園專家、植物分類學家。陳氏一家四代出了這五位傑代人物。
⑼ 一年中什麼時候去旅遊最好
南方人去北京最好選擇在春秋季節,夏季暑假太熱人多,春秋天不冷不熱,最好避過法定節假日,春天微風不燥還是不錯的選擇
什麼時候去南極旅行最佳時間,幾月去最好請看下面對於各個月份的表述,相信你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出發時間10月和11月下旬雖然十月份南極洲的游輪很少,但旺季初期會提供很多優惠。在整個南極半島的東側,海冰盛行。實際上,這是唯一一個可以看到大片海冰的季節,然後才在季節後期分裂。在此期間,某些物種,例如阿德利(Adlie),巴布亞(gentoo)和帽帶(chinstrap)企鵝上岸開始築巢。因此,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可以看到成年企鵝在尋找伴侶時的求偶儀式。對於許多南極海鳥(如斯卡亞,信天翁和海燕)也是如此。如果您沿著韋德爾(Wedell)海上進行特殊的破冰之旅,您將有很大的機會看到難以捉摸的帝企鵝。春天的花朵遍布福克蘭群島,象海豹在11月開始在南喬治亞群島求愛。喬治亞群島南部也是王企鵝故鄉。在十一月期間,雌性產蛋,可以看到雌性蹣跚地行走,腳上有一個平衡的蛋,而雄性則在海上狩獵。海狗在海岸上交配,他們的交配儀式通常都很激進。在此期間,著陸帶也會打開。這意味著希望攀登Vinson山的人們可以在新的冰層上開始探險。對於希望在內陸進行南極露營,以發現帝企鵝的人們來說,這也是一件好事。
12月和1月對於攝影師而言,這是特別好的時間,因為在此期間,白天的時間最長,大約為20小時。在此期間,天氣「最溫暖」,半島溫度通常超過5攝氏度。
12月初是個很好的時機,看到企鵝雛鳥在福克蘭群島上孵化,隨後在12月下旬,沿著南極半島的雛雞。海豹幼崽在南喬治亞群島的海灘上很常見,沿半島發現鯨魚和齒鯨的數量也在增加。由於崽子在這個季節生長,因此最好的景象之一就是看到父母上岸,對成千上萬的小崽子開始瘋狂喂養。如果您對南極洲的歷史特別感興趣,那麼這是個游覽南極洲的好時機,因為南極東部周圍的海冰破裂,並允許您游覽很少有人參觀的景點,例如歷史悠久的沙克爾頓和斯科特小屋。這也是陸地探險的最熱門時間,因為長時間的白天使天氣更加有利。2月和3月該季節後期是賞鯨的最佳時間。同樣,海狗在半島和島嶼上也越來越普遍。年輕的海狗往往在嬉戲,經常成為出色的攝影對象。小崽子仍在陸地上並開始換毛。在此期間,海鳥仍然存在,天氣開始再次降溫,溫度通常略低於冰點。
去雲南旅遊幾月份去最好,雲南地處低緯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復雜,所以氣候也很復雜。全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徵。所以去雲南旅遊是一年四季都適合的,要說什麼時候最適合,那還要看你什麼時候有時間、想什麼時候來。春季:春天是去大理、昆明的最好時間,俗話說的好,大理三月好風光。全國各地都還冰封大地時,雲南昆明已經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游覽當然是個好季節特別適合到雲南感受春天的氣息,呼吸新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