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6月份旅遊業恢復

6月份旅遊業恢復

發布時間: 2022-02-09 19:08:12

① 2020全球旅遊業什麼時候恢復

全球旅遊業什麼時候恢復 旅遊業寒冬 疫情對旅遊的影響 航空業受影響嚴重

隨著世界經濟和人們生活的逐漸好轉,旅遊成為了許多人生命中休閑放鬆的一個重要方式,更是衍生出了不少的產業鏈,許多的國家更是依靠旅遊進行發展。2020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全球旅遊業迎來寒冬,對此不少人在詢問究竟什麼時候能夠真正的恢復旅遊。

全球旅遊業什麼時候恢復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旗下公司TourismEconomics在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表示, 只要疫情能在今年上半年得到有效控制,旅遊業將在今年7月逐步復甦。2021年至2022年可以完全恢復。

不僅如此,由於人們被迫限制在家裡,未來旅遊業可能還會出現報復性增長。從旅遊網站Campsites.co.uk發布的數據來看,其網站在2月份的同比搜索量增長了18%,而3月剛開始的這一周增長就已接近30%。

旅遊業寒冬

隨著各國疫情不斷加重,限制出入境的國家越來越多,旅遊業成為最受影響的行業。

特別是一些原本以旅遊業為主的國家,其經濟狀況更加堪憂。例如寮國、泰國等一些東南亞國家,其旅遊業佔全部經濟產出的12%以上。但如今,曼谷的旅遊景點、食品市場和寺廟已空無一人。越南政府甚至在不久前發出警告稱,截至4月份,疫情將對該國旅遊業造成59億美元至77億美元的損失。

據全球商務旅行協會(Global Business TravelAssociation)估計,如果各國繼續限制旅遊出行,那麼全球遊客和公司在旅行上的支出可能會減少37%以上,使旅遊業每月損失466億美元,一年將近損失5600億美元。

疫情對旅遊的影響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秘書長祖拉布·波利卡什維利(ZurabPololikashvili)指出,旅遊人數減少將給整個旅遊業造成經濟損失,並指出:「中小企業約占旅遊業的80%,尤其是百萬包括弱勢社區在內的世界各地的生計,都依賴旅遊業。」

但是,世旅組織還指出,該部門過去表現出自身的「高度彈性」,能夠「強勢反彈」,因此將在未來經濟復甦中發揮關鍵作用。

它還呼籲為針對旅遊業的恢復措施提供財政和政治支持,並在更廣泛的恢復計劃和受影響經濟體的行動中包括對該部門的支持。

航空業受影響嚴重

兩周前,紐約證交所的航空指數暴跌了30%,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幅的兩倍多,航空業也成為了疫情重災區。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3月4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來看,自2010年以來,今年1月份,全球航空公司的月度增幅是最低的,與2019年1月相比,航班需求僅增長了2.4%。

此外,新冠肺炎將導致今年全球航空旅行需求下降,這是自上一次金融危機以來首次總體收縮。IATA的預測,2020年全球需求將收縮4.7%,這意味著航空公司收入將下降293億美元。

一些航空公司甚至因此倒閉,例如英國廉價航空公司弗萊比(Flybe)就於當地時間3月5日宣布破產,停止所有交易業務並停飛所有航班。

② 2020國內入境旅遊什麼時候恢復

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 國內入境旅遊什麼時候恢復 中國旅遊業發展走向

2020年的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受到最為嚴重沖擊的產業就是全球的旅遊業了,在這個時候許多的景點進行了關閉不說,許多的國家更是進行了出入境管理措施,這也導致跨境旅遊受到了極大的影像。對此不少人也在詢問說全球旅遊業以及國內入境旅遊業究竟什麼時候會恢復正常呢。

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

《報告》稱,受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的景氣指數重創下滑至-127,較去年同期暴跌129個指數點,達歷史最低。以景氣指數最低值為-150而言,疫情對入境旅遊市場信心的沖擊之大不言而喻。

目前,國內疫情雖已初步得到控制,但新冠肺炎在國際蔓延的趨勢愈演愈烈。除中國外,全球逾100個國家和地區的累計確診病例已超8萬。包括義大利、韓國以及伊朗在內等國家正迎來疫情集中爆發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情況下,從業者對於2020年上半年入境游市場的預期十分悲觀。

區別於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市場的蓬勃生機,入境旅遊市場長期以來表現不溫不火,對GDP的貢獻比值明顯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但近年來,受益於以下因素,中國的入境游市場在波動中緩慢增長,但增幅仍明顯遜色於國內和出境旅遊市場。

國內入境旅遊什麼時候恢復

對比2003年非典的持續時長,從2002年12月第一例確診案例到4月疫情的集中爆發,疫情於2003年7月基本控制,共持續了近八個月。而新冠肺炎於2019年12月開始在中國境內陸續出現患者,到1月下旬集中爆發,以大多數受訪者認為自春節起疫情影響周期將至少持續4個月以上的預測來看, 新冠肺炎對入境旅遊業績的影響快則至6月為止,慢則至少到8月結束。

考慮到義大利、韓國與伊朗等境外國家正迎來3月疫情的集中爆發期,且世界衛生組織(WHO)於3月11日將新冠肺炎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病」的情況下, 預計中國入境游市場的恢復需更長時日,並將滯後於國內旅遊市場的復甦。

中國旅遊業發展走向

旅遊的多樣化趨勢

旅遊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統治地位的觀光型旅遊將向多樣化發展,如休閑娛樂型、運動探險型等。旅遊者多樣的個性化需求對旅遊基礎設施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進入老齡 社會後針對老年人出遊增多進行的特色旅遊服務等。

旅遊空間擴展的趨勢

科技的進步,旅遊的空間活動范圍更加廣闊,不但可以輕易地進行環球旅行,而且可以向深 海、月球或更遠的宇宙太空發展,出現革命化的新的旅遊方式。

旅遊大眾化趨勢

旅遊不再是高消費活動而是作為日常生活進入了千家萬戶。旅遊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們的工作、生活都可能是遠距離的長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廣泛而龐大的人群交流和遷移,傳統的地域觀念、民族觀念被進一步打破,旅遊的淡旺季不再明顯。

旅遊服務逐漸向人性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

隨著旅遊業從經驗管理走向科學管理,標准化服務的實施使服務質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於旅遊需求的多樣性、多變性等特點,標准化服務的弊端逐漸顯露。因此,未來旅遊服務將通過人性化的服務滿足不同遊客的需要,努力使所有的遊客滿意。近幾年,我國旅遊業的服 務范圍在不斷拓寬,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做得很不夠。

③ 國慶節旅遊業恢復了嗎

能夠恢復到去年的百分之七十左右,應該已經很好了,相比於國際上的其它國家,中國不僅能夠正常生活,還能外出旅遊,中國人取得了不起的成績。

④ 新冠疫情重創旅遊業,國際旅遊業如何恢復正常運行

開放跨國旅遊當然是彌補損失的最佳方式。希臘和喬治亞在6月中旬首次宣布將開放外國遊客入境,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首批宣布開放邊境口岸的兩個國家。雖然大多數歐洲國家和地區仍在觀望,但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德國等國已經宣布建立跨國旅遊“綠色區域”,這些國家將首先為國際旅遊相互開放邊境。最近,義大利正式向英國公民開放其旅遊許可證。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查里亞斯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也承認它們之間的“旅遊安全走廊”協議,這三個國家的公民相互旅行和訪問。

澳大利亞宣布了一項176億澳元的財政計劃,以幫助經濟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政府還將在未來四年內投入67億澳元幫助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德國宣布推出一項總預算為500億歐元的民生政策,以幫助小企業和自由職業者體驗這一流行病的影響,全球旅遊業可能會出現一些新趨勢。由於不同國家不同的疫情和移民限制,許多人會擔心長途旅行,而短途旅行、國內旅行或自駕游等相對安全的旅行可能會成為未來新的增長點。疫情還為旅遊業提供了一個將營銷重點轉移到國內遊客的機會。

⑤ 國內的旅遊恢復至疫情前7成,你覺得什麼時候能完全恢復到疫情之前

受新冠病毒的影響,我國的旅遊業在這兩年內非常蕭條,也因為疫情的反反復復,國內的旅遊業也沒有完全恢復,現國內的旅遊恢復至疫情前7成,相信大家都在期盼著疫情能夠徹底結束,我們能夠再恢復到平常的日子。那什麼時候國內旅遊能夠完全恢復到疫情前,這完全取決於什麼時候疫情能夠徹底結束。個人認為可能還需要一年的時間。

一、疫情反反復復

疫情總是反反復復,有的地區還存在一些無症狀感染者,並且也會有很多密切接觸者,什麼時候能夠把最後一個人治療好,疫情什麼時候才能夠結束,我們才能夠徹底放下防備。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只要疫情不結束,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受到影響,我們就不能放鬆警惕,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出門也一定要帶口罩。期盼各地的疫情能夠徹底結束,也期望我們的生活,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恢復正常,國泰民安,社會和諧。

你覺得什麼時候國內的旅遊業能夠完全恢復到疫情前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⑥ 2020年6月21號去桂林旅遊、想問一下洪水退了沒、旅遊可恢復

今天都已經正常水位了,南方的水漲得塊,退得也塊。你21號來旅遊完全沒有問題。

⑦ 雲南旅遊業4月10日能恢復嗎

雲南旅遊業4月10日當然可以恢復了,沒有問題了,因為現在已經基本上結束了,恢復的快應該沒問題。

⑧ 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旅遊產業造成了重大的損失,特別是國內幾乎所有的旅遊景點和遊玩項目都關閉,交通暫停,旅遊業百分百的停止運轉,對於旅遊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那麼疫情過後,旅遊業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徹底恢復呢?

近日,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WTTC)發布了全球旅遊業危機研究報告, 稱疫病影響旅遊業的恢復期平均 19.4個月

去年,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與美國全球救援公司(GlobalRescue)合作,重點對2001年至2018年期間國際上90次危機對各國與城市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全球旅遊業面臨的風險,提出了應對危機的建議,並匯集了政府、非公有部門、目的地機構、國際組織與協會、學者的廣泛意見,歷時8個月完成了這份《危機准備、管理和復甦》研究報告。

報告稱,隨著全球化連通性、旅行便利性和富裕人群的崛起,國際旅遊業呈現顯著增長態勢。從1950年至2018年,國際入境人數增長了5500%。同時,旅遊業給目的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創造了數百萬工作機會,保護了自然與文化財富,促進了繁榮,減少了貧困,改善了教育。但是,從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緊張局勢到恐怖主義,再到不斷變化的健康威脅和升級的環境威脅,世界風險格局正在發生變化,新的風險不斷重塑全球生態體系。

報告將旅遊業常見危機分為四類:恐怖主義、社會動亂、自然災害、流行性疫病暴發。其中提到,在90次危機中,有12起是流行性疫病暴發。

報告稱,流行病暴發已成為新常態,類似H1N1的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估計在450億-550億美元之間。疫病的平均恢復期為19.4個月,時間跨度為10個月到34.9個月。恐怖主義也是許多國際旅行者十分關注的問題。

但實際上,成為恐怖主義受害者的機率較低,因此,旅行業反彈較快,受恐怖襲擊影響的地區旅遊業恢復時間最短,平均為11.5個月,范圍從2個月到42個月。而政治動盪或社會動亂對一個國家旅遊業的損害遠遠大於恐怖襲擊,政治不穩定性和內亂事件的平均恢復時間最長,為22.2個月,恢復期從10個月至44.9個月不等。

近些年,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和程度都急劇增加,1970年至2016年間自然災害數量翻了4倍,而恢復的時間范圍跨度最大,從1個月至93個月,平均為16.2個月。

報告建議,識別和理解各類風險僅僅是第一步,旅遊業必須建立多樣化、動態與分散的防風險布局,並實施分類施策與操作的整體機制。

旅遊業恢復至少需要1年時間

南方日報:您預計影響時間會持續多久?

保繼剛: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已經遠遠超過非典。非典期間,全球29個國家報告臨床診斷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而截至3月3日零時,全國確診80151例,死亡2943例,海外確診12010例,死亡184例。它目前是非典時期的10.9倍。目前看來,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的新增確診人數穩步下降,廣東自2月16日以後新增確診都低於10人,3月2日新增確診0人,全國多個省市也都出現了新增確診0人的現象,但對於湖北來說,總體確診的量還是很大。

從政府管制的角度來講,旅遊業全面開業的時間還存在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盡管有些地方旅遊景區開業了,但實際真正的遊客不多,遊客的信心恢復會有所滯後。同時,旅遊業與其它行業相比,不是生活最必需的行業,所以旅遊業開業的時間要滯後一些。

在不考慮其它因素下,如果疫情在上半年結束,我們可以粗略地作出以下判斷:從我國經濟發展所處的周期以及旅遊市場自然發展規律來看,2020年下半年國內旅遊會恢復性增長, 到2021下半年恢復甚至超過2019年同期規模水平, 旅遊業的恢復時間大體需要1年左右時間

核心觀點:全球發展旅遊速度將會趨緩

南方日報:新冠肺炎疫情將會對國際旅遊發展產生哪些影響?

保繼剛:從國際上來講,新冠肺炎疫情相比起2003年的非典,影響是更大的。有兩個數據可以看出,WTTC世界旅遊業理事會統計得出,2003年非典全球旅遊業的損失是300到500億美元。2003年中國人出國旅遊佔全球總量1.5%。到了2018年,中國有1.77億人次出境旅遊,佔全球旅遊消費16%。美國華人趙金林教授在文章中指出,據不完全統計,新冠肺炎疫情將會使得以依靠中國出國旅遊為主要客源的東南亞國家短期旅遊收入將減少30%。比如說泰國,中國是泰國的第一大客源國,中國遊客的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2.7%。2019年,中國遊客為泰國貢獻了180億美元的收入,而2020年1月24日到31日,中國遊客下降60%,一周損失2.94億美元,預計泰國1月到6月的收入會減少97億美元。2019年中國遊客佔美國旅遊人數7%,中國遊客在美國的花費是340億美元。由於疫情爆發,美國將減少103億美元的旅遊經濟收入。

對於世界旅遊來說,由於我國是世界旅遊主要客源國,對世界旅遊貢獻率在12%以上,本次疫情對世界旅遊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就其總量影響而言,今年的全球旅遊發展速度將會趨緩,增長速度會形成零增長或者負增長的發展態勢。

核心觀點:一時危機阻擋不了旅遊業發展

南方日報:2003年非典疫情過後,旅遊產業長期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在您看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過後,旅遊產業是否還能夠繼續保持高位增長?旅遊產業的基本面是否會發生變化?

保繼剛:從歷史上歷次「災難」(一戰、經濟大蕭條、二戰、地震海嘯、金融危機、「非典」)後的情況來看,旅遊業都沒有消亡,不僅沒有消亡,旅遊業在全球的經濟比重中佔比越來越大。旅遊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體現。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旅遊是一個永遠的朝陽產業,一時的危機阻擋不了旅遊業的發展。這也是旅遊業界同仁應該取得的共識。

從旅遊業恢復的角度判斷:國內旅遊特別是短程旅遊率先恢復,出境旅遊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出境旅遊還可能受到我國外匯收入的影響,與其呈正相關,入境旅遊的恢復可能需要更長時間。與此同時,度假旅遊、自然康養旅遊將會有一個大的增長;城市旅遊消費會更加活躍,都市周邊的鄉村旅遊會有大幅度的增長;自然地理尺度大的地區和疫情不嚴重的地區,旅遊會有較大的恢復;團隊旅遊特別是長線團隊旅遊恢復尚需要一定的時間,散客特別以自駕為主的家庭出遊方式會有一個大的恢復,長線的旅遊包車、旅遊專列恢復將較為緩慢。

產業發展思考

核心觀點:不應片面誇大旅遊業損失

南方日報:現在很多媒體都在預測,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國旅遊業損失或達萬億,您怎麼看待這個判斷?

保繼剛:對於國內的影響來說,我認為目前有一些媒體或者專家的計算是偏大的。他們的依據是根據2019年全國旅遊收入的總量是6.5萬億人民幣來計算,而問題在於,6.5萬億又是怎麼算出來的呢?另一個是攜程公布的數據,攜程發布了一個消息,預計2020年春節期間全國會有4.5億人次出行,旅遊業收益不低於5500億。但是在這4.5億人次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人是回鄉,雖然都在「流動」,但是否也算在「旅遊人」當中呢?

核心觀點:「報復性增長」是偽概念

南方日報:很多媒體和智庫都預測,疫情過後旅遊消費市場大概率會出現2003年非典過後的報復性增長,你怎麼看?

保繼剛:會不會出現所謂「報復性增長」,要看以哪個階段的指標做參照,跟現在相比還是和去年同階段指標相比。跟現在比,它一定是報復性增長,因為現在是零。但是若你說跟去年相比,那就不一定,而且兩位數的增長就算是報復性增長嗎?我們應該更實事求是地來對待統計數據,來認識旅遊業。各大旅遊研究智庫也應該實事求是地做好深入調研,而不是人雲亦雲或者採用嘩眾取寵的說法,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這是我們智庫應該做的。

核心觀點:借機擠掉旅遊統計的「泡沫」

南方日報:如果說當前媒體對旅遊業的損失預測是不科學的,我們應當怎樣更科學地了解統計數據?

保繼剛:疫情後,我們應當借用這次旅遊業「歸零」的機會,把統計數字的泡沫擠掉,實事求是地認識旅遊業,引入地理尺度來進行統計,即按省、市、縣三級地理尺度來進行遊客統計。當前的弊端是把眾多數據疊加在一起,一位湖南遊客到了廣州、佛山、珠海,三地都將他算到遊客數量里,最後匯總遊客量,1個人變成了3個人,這將會產生疊加效應,從而導致數據與現實不符。引入地理尺度後,根據軌跡來統計外省到廣東的人數,我們可以更加准確地計算出外省遊客的數據。

數據也可能是泡沫。以學生為例,中山大學旅遊學院一年級本科生中,80%的人有超過兩個手機號碼,家鄉一個讀書地一個,這樣的雙卡雙待,使得用電訊數據來計算的遊客數量變相增加。另外乘高鐵和高速公路自駕的人,比如從廣州到昆明,途徑廣西和貴州被記錄為廣西和貴州遊客,但實際上並沒有在廣西和貴州進行消費。以春節為例,返鄉人員被統計在遊客數量上,但是其住宿和餐飲的消費會比正常的旅遊者要低。因此,疫情之後對於旅遊的研究以及決策來講,我們有機會從零開始,得到一個更加科學准確的數據。

核心觀點:重新認識旅遊業的脆弱性

南方日報:很多人都說旅遊是朝陽產業,但又是很脆弱的產業,我們應當如何認識旅遊業的脆弱性?

保繼剛:旅遊行業有它非常脆弱的一面,任何突發事件對旅遊業的影響非常直接且嚴重,行業風險很高。旅遊產品不能儲存,不像汽車或者糧食,今天賣不了可明天賣,一個地方賣不了換個地方賣,這就是旅遊業與其它行業相比脆弱的地方。因此,旅遊需求是敏感的,旅遊行業是脆弱的,但是行業脆弱不等於沒有生命力,不等於沒有未來發展的潛力。

核心觀點:當前旅遊投資方式過重

南方日報:近年來,旅遊業呈現出投資大、周期長的特點,但是脆弱性使得旅遊企業的風險過高,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保繼剛:在談脆弱性的同時,學界最近談的比較多的是恢復力,也就是旅遊地或產品在遭到危機之後的恢復能力。實際上,我們以往常說的旅遊業特徵——投資少、見效快、成本低,恰好與現在相反。在旅遊發展的初級階段,實際上呈現了共享經濟特徵。以陽朔為例,旅遊業開始是用自家的門面賣啤酒和美食,騰空兩個房間做住宿,這就是投資少。後來經濟發展好了,追求五星級酒店甚至是國際品牌的酒店,變成了投資大,周期長,這樣一來,風險就大了,我們應該藉此機會反思。

因此,在對脆弱性和恢復能力的認知下,我們應該考慮旅遊企業的不同方式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比如現在的民宿是越來越高端化,在面對疫情的時候,它的脆弱性就表現出來了。我們是不是更多的要考慮最早提出來的說旅遊業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靈活模式,也就是說,我們從學術上回到那種替代性發展、包容性發展思路上,而不一味地去追求投資額的多大?

核心觀點: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務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疫情過後,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更應該從哪些方面制定和出台有關政策,有效激發需求側市場,助力旅遊業恢復產業活力?

保繼剛:我更關注的是會不會有大規模裁員,會不會有很多人失業。旅遊直接就業2826萬人,旅遊直接和間接就業7991萬人,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9%。如果穩定了旅遊業的就業,就很大程度上穩定了國家的就業基本面,使社會更加穩定。

至於如何恢復產業活力,我覺得不需要政府太多激勵,只要經濟穩定了發展了,旅遊業是會起來的。還有去年國家提到議事日程的「消費稅立法」,估計今年人大會通過並實施,這會激發地方政府從實質上重視旅遊業發展,因為旅遊消費可以直接體現在地方稅收。因此政府最重要的還是在控制好疫情之後,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務,因為不管這次出現什麼狀況,旅遊的需求依然會存在的。同時,從產業的發展來看,要調整旅遊供給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以「+旅遊」而不是「旅遊+」的方式推進旅遊供給體系的建設。

⑨ 境外旅遊業什麼時候恢復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6

⑩ 今年下個月6月份能恢復正常全國旅遊嗎

今年的六月份能恢復正常全國的模板我想應該是這個應該是做不到到六六月份都馬上怎麼可能就全國都能做出來我覺得最好還是不要就到處去輪擠的地方這樣對大家都不是很好。

熱點內容
賓士烏尼莫克u4000越野房車價格 發布:2025-02-13 04:19:27 瀏覽:956
湖光房車詹姆斯庫克 發布:2025-02-13 04:13:39 瀏覽:929
餘姚到舟山普陀山自駕游攻略 發布:2025-02-13 04:09:00 瀏覽:626
賓士14t小越野 發布:2025-02-13 04:07:15 瀏覽:466
西藏越野車俱樂部騙子 發布:2025-02-13 04:06:38 瀏覽:599
買房車最少需要多少錢 發布:2025-02-13 04:05:45 瀏覽:997
自駕游嶗山半天攻略 發布:2025-02-13 03:58:51 瀏覽:480
forerunner935越野 發布:2025-02-13 03:58:12 瀏覽:129
溫州人在外地有多少豪車 發布:2025-02-13 03:48:10 瀏覽:702
從蘭州開車到西安自駕游攻略 發布:2025-02-13 03:34:00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