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旅遊

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旅遊

發布時間: 2022-02-08 12:19:37

㈠ 維護公共安全 嚴禁高空拋物相關知識

第1答案:
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一般是走路精神不集中,戴著音樂聽筒過馬路;有的同學為了趕時間;有的同學缺乏耐性、貪圖方便,快。還有的同學認識不到交通規則的重要性,認為不遵守交通規則並不是什麼大過錯,等等。 自我防護 為了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同學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必須在人行道內行走。必須在馬路兩邊的人行道步行。在橫穿馬路時,必須遵守交通規則,不要亂闖亂碰。同學們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擁擠的時候,人多車輛多,必須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一、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橫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二、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三、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第2答案:
鬧,不在交通擁擠的地方集隊、停留,以免影響人、車通行。過馬路時,應在人行橫道上通過。在沒有車輛行駛時,抓緊時間通過。如果隊伍長、安全通過有困難,可請交警叔叔協助一下通過。

讓特種車輛先行
在馬路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警燈閃亮、警報呼叫的車輛,這些是警車、消防車、救護車或工程車搶險車等特各車輛。特種車輛擔負著特殊緊急任務。交通法規規定;一切車輛和行人都必須讓執行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和工搶險車先行。

所以,我們如在以路上騎車或行走時,遇到上面這些車輛,要讓他們先通過,千萬不要爭道搶行。
不弔車 不玩車
有一些同學喜歡隨便玩弄停在馬路上的汽車,甚至在道路中間攔車、追車、吊車、向車輛投擲石塊,以此作樂。其實這是十分危險和不道德的行為。最容易造成事故。當我們發現這種不良行為時,應該及時提醒,大膽勸阻。因為攔車和追車時容易和其它行駛中的車輛相碰撞發生傷亡事故。吊車時由於人小手勁差而半途掉下摔傷。特別是向車輛投擲石塊,這是一種破壞公共財產和國家財物的不法行為,應嚴厲禁止;此外容易使車內人員受傷,發生交通事故。

文明乘車
當前,城鄉道路上是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混合交通,交通事頻繁發生。為了乘車時的安全,我們必須增強交通法制觀念。遵守乘車規定、講究公共道德、注意交通安全、文明乘車。做到「高高興興上學,平平安安回家」,這是我們每個學生的應盡職責。

文明乘車,確保安全。我們在等乘公共汽車時,應在站台上有秩序地候車。要做到等車停穩後,讓車上的人先下來,然後依次上車。上車後要主動買票。遇到老弱病殘孕和懷抱嬰兒的人應主動讓座。車輛行駛時,要坐好或站穩,並抓住扶手,防止緊急剎車時摔倒。不能將身體的任何部分伸出車外,不能在車廂內大聲叫嚷,就做個文明的小乘客。下來後,要注意安全,不要從車前車後突然穿出或猛跑過馬路,以免發生傷亡事故。

安全過鐵路道口
鐵路道口比較復雜,交通十分繁忙,行人、自行車、汽車、火車等都要從道口通過。為了保證行人和車輛的安全,在鐵路道口處都設置了柵欄。火車來臨時,紅色信號燈閃亮,柵欄關閉,行人和各種車輛停止前進,靜靜等候,讓火車通過。千萬不要跨越柵欄,冒險搶道。通過無人看守的道口時,須停車,左右仔細觀看,確認安全後,方准通過。
四季交通安全 春天 一年四季,氣候特點各不相同,它們跟交通安全關系十分密切。掌握好每個季節交通安全的規律,才能確保安全。
春天是多雨的季節,細雨綿綿,道路上濕漉漉的。車輛在雨中行駛,車輪容易打滑。如果在車輛臨近時突然穿過馬路,將會使駕駛員措手不及,以致把你撞倒。行走時,步子要小,走得慢一些,注意避讓來往車輛,如果你撐著傘,別讓傘遮住視線,看不見前進的方向。

夏天盛夏,酷暑難熬,我們的戶外活動增多了。尤其在暑假裡,經常外出,更應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好讓家長放心。
驕陽似火,路面滾燙,灑水車給路面降溫,同學們千萬不能在灑水車周圍玩耍。當台風暴雨突然來臨時,不能急奔跑;晚上納涼,不要佔據道路,影響交通。
秋天秋高氣爽,是旅遊觀光的好季節,也是多風沙的季節。外出活動時,要防止灰沙侵入眼睛。不要 風倒著走,要注意安全。
秋天也是放風穩的好時光,但不能在城鄉道路上奔來跑去放風箏,以免發生交通事故。
冬天寒風凜冽,雪花飄飄。有人戴上了帽子和口罩,可別遮信了自己的眼睛,此外,地面上結起了一層冰,道路又濕又滑,走路,騎車稍不留神,就要摔跤,行走時不能急奔快跑。不能在道路上堆雪人、打雪仗和滾雪球,這樣既不安全,又會影響交通,甚至發生車禍。一年四季氣候不同,同學們交通安全防範不能放鬆。

學騎自行車
自行車輕巧靈活,是外出理想的交通工具,不少小朋友都想學騎自行車。學騎自行車不僅要有大人指導和保護,還要選擇在人車稀少的道路、廣場或操場等地方,禁止在交通繁忙的地段學騎自行車。當你學會騎車、興沖沖地騎車上馬路時,可千萬要注意騎車安全啊!

十二歲以下兒童不準騎自行車
城市道路復雜,車輛繁多。由於兒童缺少生活經驗,應變能力差,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實施條例》也明確規定:「不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小朋友們應自學遵守。如果到了法定的騎車年齡,也必須先認真學習有關騎自行車的規定,掌握好安全騎車的基本要領後再上道路。

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3答案: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你們能否健康成長,不僅關繫到一個個家庭的幸福,而且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所以,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包括你們自己),都有責任和義務保障你們的健康和安全。今天,我要講的課題便是與你們的健康和安全息息相關的道路交通安全,我講課的主題是:珍愛生命,安全出行。
人們說,交通事故猛於虎。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個人,而交通事故則會一口吞噬幾個甚至幾十個人的生命。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組數字:
去年,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50萬人,其中中小學生佔了10萬多。而我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則無法謙虛地排在了世界第一。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都在10萬多人,平均每天死亡達300人,這真是一個比戰爭還要無情,還殘酷的數字。就在今年的11月14日早上6點,山西沁源縣二中900多個學生在公路上晨跑時,一輛大東風帶掛貨車向學生橫沖直撞過來,造成21名師生死亡,18人受傷。當時公路上躺滿了遇難學生的屍體。這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這一起起慘烈的事故背後,有多少家庭失去了親人,有多少歡樂變成了悲劇,有多少幸福化為烏有。在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後,是一個個家庭失去了頂樑柱,是一個個白發人送走了黑發人,是一個個孩子與父母陰陽兩隔。
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道路交通事故頻頻發生?據交通警察調查統計,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極少數屬意外原因造成,75%以上的事故是駕駛員或行人的人為因素造成的。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無證駕車、超載、超速行駛、疲勞駕車、酒後駕車、強行超車、行人不守交通規則等。現在,我向大家列舉幾個由以上原因造成事故的案例:
1、去年6月28日,某鄉青年劉某無證駕駛一輛摩托車搭乘一個朋友從鄉下往縣城一路狂飆,結果在105國道上撞上一個同向騎自行車的人,由於車速過快,雙方都被摔出20多米遠,造成騎自行車的人當場死亡,劉某及其朋友也嚴重受傷,昏迷不醒。
2、今年9月底,某中學一個老師經過幾年苦戰,終於考上研究生,正准備啟程入學深造。可交在啟程前的一天,經不住親朋好友的盛情,多喝了幾杯酒,結果在騎摩托車回家的途中死在路邊,直到第二天才被人發現,一家人悲痛萬分。旁人也為之惋惜。據公安部統計,凡是酒後駕車者,每3人中就有1人死亡。
3、今年7月,一個小貨車司機由於疲勞駕車,結果在行車過程中打起了瞌睡,車子撞上了一部同行行駛的汽車,造成一死一傷。
4、至於隨意橫穿公路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真是舉不勝舉。①吉水一個小男孩坐車時要撒尿,橫穿公路時被車軋死。②一成年人到井岡山出差吃完晚飯回家,由於也喝了點酒,半路上內急,下車小便,在橫穿公路時不幸被車撞死。
綜觀這么多起交通事故,我們不難發現,我國交通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們不珍惜生命,不遵守規則。
小學生是道路交通行為中的弱勢群體,大家在參與交通的過程中,怎樣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首先,我們都來反省一下我們自己或身邊同學的交通行為,是否曾經有過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是否曾因自己不安全的交通行為而給自己帶來過一些傷害。同學們,你們當中很多人每天好幾趟往返於學校和家庭之間,途中又大多要走馬路,不管步行也好,騎自行車也好,總要避讓來往的車輛。但是,你們當中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不強或缺乏交通安全常識。想想看,當你們走在馬路上時,是不是有同學追追打打?是不是有同學邊走邊看書?是不是有同學隨意橫穿公路?是不是還有同學騎自行車時喜歡顯示自己的本領,意雙手離把或單手騎車?(我本人就曾好多次看見一些少年騎車時雙手離把,作出英雄豪傑狀)。
現在,我教大家學習三大本領:一會走路、二會騎車、三會乘車(這三個「會」的含義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時,要走人行道或在路邊行走,過馬路時,左右看,紅燈停、綠燈行,不亂跑、不隨意橫穿,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攀爬欄桿,遵規矩、保生命。
2、乘車時,等車停穩先下後上;坐車時不要把身體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車外亂扔東西。
3、不要搭乘超載車,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農用車,尤其是人貨混裝車。
4、12歲以下不要騎車。騎車時要靠右走,車速不能過快,更不能雙手離把,不逆行,不要騎英雄車。自行車後座不能載人,騎車拐彎時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發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幫忙。
6、遇到交通事故,撥打122或110報警電話,同伴被車撞倒,要記下撞人車輛的車牌號,車身顏色或其它特徵。
我將大家騎車走路的一些基本常識編成了一首小歌謠: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鬧。
不騎快車不搶道,靠右行車要記牢。
轉彎慢行仔細看,不急躁來不猛拐。
遵守交規習慣好,健康平安幸福長。
同學們,美好的人生從安全開始,只有保證了健康和安全,才能創造美好的未來,大家一定要培養文明交通意識,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只要大家始終把交通安全牢記在心,落實到行動,我相信,我們完全可以遠離交通事故。
最後,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過一個愉快祥和的新年!
第4答案: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小學生在放學排路隊時要頭戴小黃帽,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於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採取安全措施。
2、橫穿馬路應該注意什麼?
橫穿馬路,可能遇到的危險因素會大大增加,應特別注意安全。
1)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 「 綠燈行,紅燈停 」 。
2)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
3)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迴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更不能在馬路上滑滑板。
5)不要突然橫穿馬路,特別是馬路對面有熟人、朋友呼喚,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車已經進站,千萬不能貿然行事,以免發生意外。
3、怎樣認識交通信號燈?
交通信號燈分為兩種,一種是用於指揮車輛的紅、黃、綠三色信號燈,設置在交*路口顯眼的地方,叫做車輛交通指揮燈;另一種是用於指揮行人橫過馬路的紅、綠兩色信號燈,設置在人行橫道的兩端,叫做人行橫道燈。我國交通法規也對交通指揮信號燈做出了規定:
1)綠燈亮時,准許車輛、行人通行,但轉彎的車輛不準妨礙直行的車輛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和已進入人行橫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

3)紅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

4)綠色箭頭燈亮時,准許車輛按箭頭所示方向通行。

5)黃燈閃爍時,車輛、行人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可以通行。

4、騎自行車安全知識

我國被稱為「自行車王國」,是世界上擁有自行車最多的國家。但是,自行車結構簡單、一碰就倒、穩定性差,因此它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在交通傷亡事故中,非機動車(主要是自行車)受傷人數居第一,傷亡人數居第二。在我國,少年兒童年滿 12周歲,方能在道路上起自行車,並要遵守交通規則在慢車道上騎車。

5、乘坐公共汽車應該注意什麼?
1)乘坐公共汽(電)車,要排隊候車,按先後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後,先下後上,不要爭搶。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車內。

3)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4)乘車時要坐穩扶好,沒有座位時,要雙腳自然分開,側向站立,手應握緊扶手,以免車輛緊急剎車時摔倒受傷。
第5答案: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你們能否健康成長,不僅關繫到一個個家庭的幸福,而且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所以,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包括你們自己),都有責任和義務保障你們的健康和安全。今天,我要講的課題便是與你們的健康和安全息息相關的道路交通安全,我講課的主題是:珍愛生命,安全出行。
人們說,交通事故猛於虎。可是老虎再凶,也只能一口吃掉一個人,而交通事故則會一口吞噬幾個甚至幾十個人的生命。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組數字:
去年,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50萬人,其中中小學生佔了10萬多。而我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則無法謙虛地排在了世界第一。我國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都在10萬多人,平均每天死亡達300人,這真是一個比戰爭還要無情,還殘酷的數字。就在今年的11月14日早上6點,山西沁源縣二中900多個學生在公路上晨跑時,一輛大東風帶掛貨車向學生橫沖直撞過來,造成21名師生死亡,18人受傷。當時公路上躺滿了遇難學生的屍體。這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後,這一起起慘烈的事故背後,有多少家庭失去了親人,有多少歡樂變成了悲劇,有多少幸福化為烏有。在每一起交通事故背後,是一個個家庭失去了頂樑柱,是一個個白發人送走了黑發人,是一個個孩子與父母陰陽兩隔。
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道路交通事故頻頻發生?據交通警察調查統計,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除極少數屬意外原因造成,75%以上的事故是駕駛員或行人的人為因素造成的。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無證駕車、超載、超速行駛、疲勞駕車、酒後駕車、強行超車、行人不守交通規則等。現在,我向大家列舉幾個由以上原因造成事故的案例:
1、去年6月28日,某鄉青年劉某無證駕駛一輛摩托車搭乘一個朋友從鄉下往縣城一路狂飆,結果在105國道上撞上一個同向騎自行車的人,由於車速過快,雙方都被摔出20多米遠,造成騎自行車的人當場死亡,劉某及其朋友也嚴重受傷,昏迷不醒。
2、今年9月底,某中學一個老師經過幾年苦戰,終於考上研究生,正准備啟程入學深造。可交在啟程前的一天,經不住親朋好友的盛情,多喝了幾杯酒,結果在騎摩托車回家的途中死在路邊,直到第二天才被人發現,一家人悲痛萬分。旁人也為之惋惜。據公安部統計,凡是酒後駕車者,每3人中就有1人死亡。
3、今年7月,一個小貨車司機由於疲勞駕車,結果在行車過程中打起了瞌睡,車子撞上了一部同行行駛的汽車,造成一死一傷。
4、至於隨意橫穿公路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真是舉不勝舉。①吉水一個小男孩坐車時要撒尿,橫穿公路時被車軋死。②一成年人到井岡山出差吃完晚飯回家,由於也喝了點酒,半路上內急,下車小便,在橫穿公路時不幸被車撞死。
綜觀這么多起交通事故,我們不難發現,我國交通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就是人們不珍惜生命,不遵守規則。
小學生是道路交通行為中的弱勢群體,大家在參與交通的過程中,怎樣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首先,我們都來反省一下我們自己或身邊同學的交通行為,是否曾經有過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行為,是否曾因自己不安全的交通行為而給自己帶來過一些傷害。同學們,你們當中很多人每天好幾趟往返於學校和家庭之間,途中又大多要走馬路,不管步行也好,騎自行車也好,總要避讓來往的車輛。但是,你們當中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不強或缺乏交通安全常識。想想看,當你們走在馬路上時,是不是有同學追追打打?是不是有同學邊走邊看書?是不是有同學隨意橫穿公路?是不是還有同學騎自行車時喜歡顯示自己的本領,意雙手離把或單手騎車?(我本人就曾好多次看見一些少年騎車時雙手離把,作出英雄豪傑狀)。
現在,我教大家學習三大本領:一會走路、二會騎車、三會乘車(這三個「會」的含義就是要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1、走路時,要走人行道或在路邊行走,過馬路時,左右看,紅燈停、綠燈行,不亂跑、不隨意橫穿,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攀爬欄桿,遵規矩、保生命。
2、乘車時,等車停穩先下後上;坐車時不要把身體的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也不要向車外亂扔東西。
3、不要搭乘超載車,如摩托、拐的等。更不要坐農用車,尤其是人貨混裝車。
4、12歲以下不要騎車。騎車時要靠右走,車速不能過快,更不能雙手離把,不逆行,不要騎英雄車。自行車後座不能載人,騎車拐彎時要伸手示意。
5、在道路上遇到突發事件,要立即就去找大人幫忙。
6、遇到交通事故,撥打122或110報警電話,同伴被車撞倒,要記下撞人車輛的車牌號,車身顏色或其它特徵。
我將大家騎車走路的一些基本常識編成了一首小歌謠:
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上打和鬧。
不騎快車不搶道,靠右行車要記牢。
轉彎慢行仔細看,不急躁來不猛拐。
遵守交規習慣好,健康平安幸福長。
第6答案:
交通安全順口溜:
(1)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規則要牢記,從小養成好習慣,不在路上玩游戲。
(2)行走應走人行道,沒有行道往右靠,天橋地道橫行道,橫穿馬路離不了。
(3)一慢二看三通過,莫與車輛去搶道。騎車更要守規則,不能心急闖紅燈(4)乘車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隊;手頭不能伸窗外,扶緊把手莫忘記。

交通安全宣傳警句:
行萬里平安路做百年長樂人
但願人長久千里路暢通
人生美好步步小心
路無規不暢國無法不寧
狹路相逢「讓」者勝
處罰違章不留情 看似無情最深情
愛妻愛子愛家庭 無視交規等於零
亂穿馬路 失道無助
超載超速 危機四伏
酒後駕車 拿命賭博
一秒鍾車禍 一輩子痛苦
遵守交規 儲蓄安全
禮讓禮讓 人車無恙
高速公路 行駛適速
心無交規 路有坎坷
遵守交通法規 關愛生命旅程
實線虛線斑馬線 都是生命安全線
路為國脈 法系民魂
出了車禍速報警 救死扶傷見真情
心頭常亮紅綠燈 安全行駛伴人生
生命只有一次 平安伴君一生
禮讓三先 路暢民安
寧繞百步遠 不搶一步險
千里之行 慎於足下
謹慎駕駛千趟少 大意行車一回多
一人出車全家念 一人平安全家福
人病不上車 車病不上路
同為行車人 相見禮為先
雖為坦途 超速者戒 縱有捷徑 亂穿者止
居安思危危自小 有備無患患可除
違章超載 得不償失
減速慢行勿爭先 關照生命到永遠
國法如山 逃逸必捉
完!
備註:完全靠自己慢慢打的,沒任何抄襲!

㈡ 避免旅遊公共安全事件的方式,要注意哪些方面

避免旅遊攻略,全世界的方式要注意的是個人方面要注意安全,並且國家政府都需要做好一定的安全規定

㈢ 同理心圖表法尋找遊客安全防範意識

摘要 對於「同理心文明」的研究,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同理心主張」。孔子認為人類是一個看不見的整體,或者說是宇宙的一部分。他不僅主張將仁愛由親人之情逐步向外擴展,惠及所有人,還主張「畏天命」,即敬畏自然規律,將對人類的道德關懷推及自然萬物。

㈣ 和旅遊相關的法律法規

1、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行政許可辦法

2、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3、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法

4、文化和旅遊部 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

5、文化和旅遊部 導游管理辦法

(4)公共安全突發事件旅遊擴展閱讀:

以下是規范性文件,非法律法規,均來自於文化和旅遊部:

1、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加強旅遊誠信建設實施失信聯合懲戒的通知

2、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出境游市場監管的通知

3、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換發電子導游證相關事宜的補充通知

4、辦公室關於加強出境旅遊管理規范出境旅遊經營的緊急通知

5、國家旅遊局關於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遊客合法權益的通知

6、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領隊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㈤ 論:旅遊景區治安問題及其防控

不外乎,這幾點
一、遊客越園逃票 二、景區商戶 三、周邊村民 四、景區內部漏洞(硬體設施、然件設施)
圍繞這幾點就可以寫了!

㈥ 跟著旅遊團走發生事故

對於事故深表同情。
1.這種提前的免責合同是沒有法律效應的。旅行社撇不開關系,建議這是找律師所咨詢一下。
2.發生意外賠償保險是否已賠,賠償你是否不滿意,這些是可以協商的。
3.追究責任這是公共安全問題,應該是由交通、公安等政府部門和旅協輔助介入調查判定是否存在旅行社違規操作等問題,你個人的追究責任只能是走民事渠道,追求賠償,但是由於旅行社是有給你們買保險的,所以賠償還是得保險來。

㈦ 旅遊安全事故和旅遊公共安全事件的區別

旅遊安全事故,是指在旅遊活動的過程中,由自然或人為原因所引起,造成旅遊者人身或財產損失,並由此導致有關當事人相應法律責任的事件。
旅遊安全事故從程度上可分為輕微、一般、重大和特大事故四個等級。

輕微事故
輕微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遊者輕傷,或經濟損失在1萬元以下者。

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遊者輕傷,或經濟損失在1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者。

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遊者重傷或死亡,或經濟損失在10萬元至100萬元(含100萬)者。

特大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遊者死傷多人,或者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者,或者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者。

㈧ 國際旅遊中如何避免社會治安問題的發生

  1. 不要單獨行動,單獨行動發生社會治安問題的幾率比結伴而行的大得多;

  2. 不要與意識形態不一樣的當地人談論政治,從而引發分歧,導致社會治安問題的發生;

  3. 不要去人跡罕至的地方(如:小巷子、破屋子之類的),降低發生社會治安問題的可能性;

  4. 不要用語言、身體語言和眼神挑釁當地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5. 貴重物品隨身攜帶,並且將其時刻至於自己的控制范圍之內;

  6. 不要隨意跟隨當地人到自己不了解的地方;

  7. 如果受到警察盤查,先要求警察出示證件。

㈨ 疫情期間隱瞞不報繼續離開廣州市到外省旅遊違法什麼

我勸你不要冒風險。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期間,隱瞞、謊報疫情信息的,造成嚴重後果的,按妨傳染病防治罪追究刑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第款 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定罪處罰。患有突發傳染病或者疑似突發傳染病而拒絕接受檢疫、強制隔離或者治療,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情節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三十條 【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還是不要亂出去的好,接受社區指令和安排,上面這是嚴重的後果。不要給咱廣東人抹黑。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他人。

180805202

㈩ 帶團過程中遇到治安問題,導游員應採取什麼措施

導游帶團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2019-12-08 23:00

導游帶團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旅遊者對下榻賓館的不滿,對其乘坐的交通工具的不滿等等。為了更好的開展旅遊活動,下面提供了一些建議。

旅遊活動中客人投訴問題及對策

在整個旅遊活動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據有關人士的統計,多達幾十種。從旅遊活動(出發前 旅途 游覽 住宿 返程)中反映出情況是各具特色。每一次問題的出現都會給導游帶來很多精神上的壓力,所謂排除問題法是指導游員在導游故障出現時如何及時有效的解決困難,使旅遊團活動正常的開展下去。

對賓館的不滿

這類故障在整個旅遊過程中的投訴是最普通的,雖然說現在我國賓館飯店在軟硬體上比較過關,但不等於完全放鬆工作,比如:遊客已經到達賓館,但房間還沒有準備好,賓館的房間還有異味,不幹凈,個別服務員對遊客不友好,服務不到位,賓館的電梯老出毛病,餐廳的飯菜不衛生,遊客的行李很晚才送到賓館等等。

在排除這些問題上,其實並不太難,原則上要掌握兩條:一是事先與賓館要有確認二是出現了問題要積極主動協調解決。比如:旅遊團的房間沒有準備好,遊客都已經到達賓館,而導游卻與前台服務員大吵大鬧,互相責怪,那就是嚴重的錯誤。因為絕大多數遊客對此不感興趣,他們希望能早點進房,所以導游員在這時候更應該介紹一下賓館設施,第二天的行程安排以及叫早時間。遊客坐車都比較勞累,必要時設法讓每個人都有座休息,避免發生亂哄哄的局面,造成賓館對導游不滿。

對房間的異味,不幹凈,導游應及時向服務總台提出換房,並幫助客人住

進換過的房間。另外,對待賓館服務員的態度問題,電梯出毛病,以及伙食不幹凈等問題,導游員要盡快協調,不使遊客產生怨氣和不滿。

對旅遊者進行鑒貌辨色

導游員要帶好一個旅遊團隊確實不容易,這是因為旅遊團隊本身就是由各種旅遊者所組成的緣故。這些遊客中間有富商、紳士、有政府官員、新聞記者、平民百姓等。由於旅遊者在年齡、職業、愛好、性格和性別等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再加上「百姓百姓,一百條心」這樣一個特殊而又無法改變的現實,無形中就形成了錯綜復雜的服務對象。同時,旅遊者在不同的地方、時間和環境等又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導游員接觸的面既廣又復雜,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如果導游員沒有清醒的頭腦和靈活機動的處事方法,以及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是難以接待和滿足好各種類型的遊客的。要把握好整個旅遊團隊的全局就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國內團隊因為地區不同在飲食上也大有學問,比如山西人愛吃麵食,四川以辣為主,在性格上也大有不同,例如:東北人豪爽,而南方人就顯得斤斤計較。

在每一個旅遊團隊中都會出現一個或幾個難弄的遊客,他們中間有些人做人精明辦事老練,時常用自己的處世哲學去衡量導游員的所作所為。在旅遊過程中也常常表現出與導游員對著乾的姿態,好勝心又極強。在遊客眼裡他(她)像個「旅遊批評家」,專門從事評頭論足的"專業工作」。比如導游員要安排游覽行程,他卻要打亂導游員的安排並且發表自己另搞一套的高論。又比如在旅遊餐廳用餐時,盡管膳食質量無可挑剔,但也少不了這位評論家的評判等。這些人的種種表現自然地會引起其他一些遊客的注意,因而使不少遊客「人雲亦雲」起來。

作為導游員此時心裡必須明白,在某些處世方面你可能遠不如這些人,但你應該揚長避短,主動權還是在導游員手中,問題關鍵是用智慧去對待這此遊客。首先,導游員切忌用語言和行動去迎合這些人的胃口,對於那些奇淡怪論和歪點子要及時給予制止。

與此同時,也可及時贊賞這些人所提的合理化建議,但必須有節制,不必大加贊揚。此舉是為了讓這些人懂得如果是真正想把事情辦好自然會得到絕大多數遊客的擁護,如果是擾亂那隻會受到反對和譴責。其次,關於游覽行程的安排問題,導游員既可充分肯旅行社安排的科學性、緊湊性和合理性,或拿出旅行社所規定的行程安排表以示遵照遊客與旅行社所簽合同執行,亦可採用因人、因時、因地的旅遊原則作一解釋。這些人可能多次來到此地,但是新變化的情況肯定是沒有導游員清楚的。

總之,對待這些遊客的擾亂,導游要小心謹慎,事先要有周密的安排,別讓有些人有空可鑽。

涉及問題要得體

導游在旅遊途中,通過和遊客交流,講解知識,調節情緒,溝通情感。交流得好,相互間可以很好地建立起友誼,使整個個旅遊過程充滿情趣,有相見恨晚之感,好的導游,因為導游技巧高明,導游水平較高,和遊客建立了持久的朋友關系。這也是一種無形資產,直接影響著今後的業務。相反,導游中問題百出,「一名話讓人跳」,形成矛盾或不快,直接影響整個遊程,也影響自己的威信。因此,在導游中應該注意處理問題

中外國情不同,歷史文化不同,政治見解不同,在旅遊途中會形成不同的觀點,有的甚至歧見甚大,難以彌合。作為導游,要用自己的嘴講國家的立場,這是根本。涉及政治內容要講完即收,絕不參與爭論、辯論。對遊客中的敵對挑釁,惡意詆毀,則要立場堅定,觀點鮮明,理直氣壯地予以澄清,要求對方立即停止與旅遊無關的話題。更不允許導游員盲從於外國人,一味附和,這和優質服務、遊客至上是兩碼事。

參觀廟宇、道觀、教堂是旅遊節目的組成部分。導游員在導游中要把握如下原則:一是介紹宗教和中國文化,介紹宗教藝術對人們思想的影響,要避免成為偽道和佈道者;二是在宗教場所不要使用貶低和攻擊性言辭,在講解和禮貌諸方面都應該合規合距;三是迷信的東西打上「易」或「數術」幌子,更能欺騙人。不應參與遊客間的看相、算命、測字等迷信活動,如遊客參與也必須加以勸阻。更不得自會看手相,測八字等,給遊客看命相。四是對遊客一般祈福避邪的活動,如求簽、打卦、摸福、求福像等則一般不予干涉。

導游員不講解,這是遊客投訴的內容之一。這里有一個敬業問題也有一個樂業問題。究其原因,一是不會講,缺乏對導游講解內容的研究,光其是沿途導游的研究,想說不會說,充人個景點的內答:無從下口,應平時多鑽研業務,增加講解導游的切入點和話題。二是態度冷漠,不願講解,只是遊客問起,才勉強說上幾句,這說明導游職業道德修養不夠。對待遊客要盡自己所長,有針對性地我講多聊,盡責盡力,以取得遊客好感。

旅遊中的突發事件

作為一名導游來講都有一種願望,就是高高興興帶團,平平安安回家,然而往往是不隨人願的,突如其來的事件也會經常發生,作為導游這類事件是不可避免的。

不可抗力因素

旅遊安全事故在旅遊過程中屢見不鮮,例如交通事故、火災事故、治安事故等。

>>>>

導游如遇交通事故,在導游清醒的情況下,應立即採取措施,冷靜果斷地處理,並做好善後工作,由於交通事故的類型不同,處理的方法也很難統一,一般情況下,導游應採取以下措施:首先立即搶救保護現場,並立即報案,迅速通知旅行社,接著做好全團的安撫工作,最後寫出書面報告。

>>>>

在旅遊就餐時常有食物中毒的現象發生,導游應提醒客人不要買小攤上的食物,用餐的餐具要請洗干凈等,如發生這類事故,應通知旅行社說明情況,

查明責任。

熱點內容
白動駕駛房車 發布:2025-02-13 15:20:49 瀏覽:902
標致408的內飾感覺很老 發布:2025-02-13 15:03:37 瀏覽:498
皮卡上高速要封閉嗎 發布:2025-02-13 14:26:09 瀏覽:660
518上海房車展齊星新全順房車 發布:2025-02-13 14:08:40 瀏覽:892
五十鈴皮卡換索菲姆發動機 發布:2025-02-13 14:04:14 瀏覽:103
鹽城計程車價格計算方法 發布:2025-02-13 13:38:18 瀏覽:108
北汽e系列兩廂內飾 發布:2025-02-13 13:12:36 瀏覽:722
2019北京皮卡進城要求 發布:2025-02-13 13:06:06 瀏覽:159
福田485柴油貨車價格 發布:2025-02-13 13:03:42 瀏覽:639
北京開車自駕游貴州路線 發布:2025-02-13 12:59:19 瀏覽: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