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旅遊安全與旅遊安全感

旅遊安全與旅遊安全感

發布時間: 2021-04-27 07:26:49

A. 在旅遊期間,旅遊團的什麼行為會讓你覺得有安全感

就是不論走到哪兒,導游都會經常看看缺不缺人,生怕我們走散了。而且導游說的一句話:大家跟緊我,別人生地不熟的,走丟了,那可就不好了。就感覺這句話特別有安全感,而且在途中有什麼問題,導游也會耐心給你解答的。

B. 現在外出旅行的安全隱患越來越大,在國際旅行的時候,如何保證自己的安全呢

前段時間,轟動中美兩國的章瑩穎案終於結束了審判,不論怎麼樣,結果都已經下來了,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但是這個血的教訓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銘記在心的,隨著中國發展的越來越快,每個家庭的收入也慢慢地增長了,這樣就不乏有很多家庭會選擇外出旅遊或者送自己的孩子出國留學了,看起來是個很好的事情,多去別的國家走走,領略別國的風土人情,拓寬自己的視野,何樂而不為呢!

最後一點就是在國外要記住那個地區的幾個緊急電話的號碼,就跟中國的報警電話類似的那種,這樣就算你遇到危險,也可以第一時間報警,而不是像個無頭蒼蠅一樣,瞎轉,最後還是徒勞無功,只能坐等死亡了。

C. 旅遊小白跟旅遊團,旅遊團的哪些行為讓你很有安全感

去旅遊其實是一件很不安心的事情,但是有些旅遊團的行為就讓我很有安全感。比如說他們會像學校老師一樣每次活動結束就清點一下人數,又比如說他們會給我們安排好吃飯的地方,又比如說他不會讓我們花冤枉的錢。這些都是一些很暖的行為。

然後就是吃飯問題。有些導游才不會管你吃不吃飯呢,自己帶好自己的飯就好了,所有的飲食都讓自己解決。但是有些旅遊團就不一樣了,很多情況下旅遊團會提前安排好吃飯的問題,甚至有些好心的旅遊團還會幫忙去准備,這樣周到的服務真的會讓人旅遊路上心情舒暢。

所以說,在選擇旅遊團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多方考慮以後再決定是不是去這個旅遊團。

D. 旅遊安全事故和旅遊公共安全事件的區別

旅遊安全事故,是指在旅遊活動的過程中,由自然或人為原因所引起,造成旅遊者人身或財產損失,並由此導致有關當事人相應法律責任的事件。
旅遊安全事故從程度上可分為輕微、一般、重大和特大事故四個等級。

輕微事故
輕微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遊者輕傷,或經濟損失在1萬元以下者。

一般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遊者輕傷,或經濟損失在1萬元至10萬元(含10萬元)者。

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遊者重傷或死亡,或經濟損失在10萬元至100萬元(含100萬)者。

特大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遊者死傷多人,或者經濟損失在100萬元以上者,或者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者。

E. 如何化解旅遊者初到旅遊目的地不安全感

旅遊的本質就是脫離自己的慣常生活地,離開舒適圈,探索外面的世界。但是~
在旅遊者出發之前多關心旅遊者,多問候,發送注意事項和景點介紹。如果是導游,在見到旅遊者之後,在路上和旅遊者多溝通建立情感聯系,和你的熟悉程度抵消對目的地的不安感

F. 如何理解遊客在旅遊中的安全知覺

旅遊知覺是指對直接作用於旅遊者感覺器官的旅遊刺激環境的整體屬性的反映,也就是旅遊者通過感官獲得旅遊對象、旅遊產品整體全面信息的心理過程。例如,旅遊者知覺中的「風景如畫的湖光山色」是在其感覺到的顏色、大小、形態等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而「蘇州園林甲天下」的印象則是對蘇州園林中的亭台閣樓、假山噴泉、花草樹木、小橋流水等獨特的個別屬性的旅遊感覺後的綜合知覺。
旅遊知覺包括:視知覺、聽知覺、味知覺、嗅知覺、觸知覺、運動知覺、空間知覺、距離知覺和時間知覺。如旅遊時間知覺反映旅遊刺激物的延續性、順序和旅遊時間的長短、先後、快慢和節奏等。這在旅遊游覽日程的安排時經常會碰到,如游覽日程安排得好,會帶給遊客高低起伏、回味無窮的心理感受,否則旅遊者會感到大同小異、枯燥無味。
因為旅遊知覺是影響人們旅遊行為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所以,全面理解旅遊知覺的特性和影響因素,是探索旅遊者行為規律的必要條件之一。[1]
[編輯]

旅遊知覺的特徵[1]
1.旅遊知覺選擇性
當旅遊者處於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環境中,感知什麼、忽略什麼、拒絕什麼,都是根據自己的具體需要進行選擇的;也就是說,在一定的時間內,旅遊環境對旅遊者感官的刺激是多樣的。但人們並不能感覺到所有的旅遊刺激信息,也不能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所有刺激發生反應,每個旅遊者總是選擇以少數事物作為知覺對象,對它們知覺得格外清晰,而對周圍的事物則知覺得比較模糊,這就成了背景,這就是知覺的選擇性。
當然,在知覺過程中,對象和背景之間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移的。例如,當遊客在聽導游講解時,導游的講話成為遊客知覺的對象,而周圍的其他聲音則成為背景;如果這時候遊客聽到周圍有人正談論他感興趣的一個話題,他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別人談話的內容上,使之成為知覺的對象,而導游這時的講解便轉化成了背景。
知覺選擇性旅遊知覺的選擇性特徵,使旅遊者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到少數重要的旅遊刺激或刺激的重要方面,減少或排除次要旅遊刺激的干擾,使旅遊者更好地接受旅遊客體,節省旅遊的時間和精力,獲得一種旅遊樂趣。
2.旅遊知覺的整體性
旅遊知覺的對象是由旅遊刺激物的部分特徵或屬性組成的,但人們並不把它感知為個別的孤立部分,而總是把它知覺為一個統一的旅遊刺激情境,甚至當旅遊刺激物的個別屬性或個別部分直接作用於人的時候,也會產生這一旅遊知覺的整體性特徵。
旅遊知覺之所以具有整體性特性,一方面是因為旅遊刺激物的各個部分和它的多種屬性存在著一定的聯系,總是作為一個整體對人產生影響的;另一個方面,旅遊者在對多種個別的信息綜合為整體印象的過程中,其個人自身原有的知識經驗也起著重要作用。例如:旅遊者到某個景點去旅遊,如果這些景點景色優美、景觀獨特、清潔衛生、服務人員彬彬有禮,盡管你可能對這個城市其他的特徵了解很少,但也可能形成對這個城市整體的良好印象;而如果你在一個餐廳正好遇到一個服務態度差的服務人員,你可能就會認為這個餐廳所有員工的素質肯定都不高,也就不願再次光顧。在旅遊景點的安排上,導游對一些比較相似的景點,只要將其內在規律指點出來,就無需每個景點都一一去參觀。
3.旅遊知覺的理解性
旅遊者對旅遊刺激物的感知是一個主觀的篩選的過濾過程。在選擇過程中,人們往往根據以前的知識、經驗和知覺時的動機、興趣來理解、覺察刺激物,進行主動的加工處理,並用概念的形式把他們標志出來,這種特徵就是旅遊知覺的理解性。知覺的理解性有助於提高知覺速度、節約感知的時間、構成更完整的知覺印象,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旅遊者對同一旅遊產品的知覺不同。
旅遊知覺的理解性不僅受到經驗的影響,而且受到語言指導的影響。特別是在旅遊環境復雜陌生、旅遊刺激物的外部特徵不明顯時,導游的語言引導可補充旅遊者知覺的內容,使旅遊者對旅遊對象的知覺理解趨於完善。如瀏覽安徽「蜜棗之鄉」水東的碧山龍泉洞時,面對那些千姿百態的鍾乳石,旅遊者可能會眼花繚亂,但通過導游的介紹,各種充滿神話色彩的石船、石蛙、孔雀、小黃山仙境、銀河等形象就會變得栩栩如生。又如許多遊客發現中國許多景區中的亭子的頂部是圓形的,下面是方形的;而北京天壇主體建築是圓形的,圍牆卻是方形的。對這種現象有的認為是為了幾何圖形的變換,有的認為是為了美觀好看,而導游在講解時的一句「天圓地方」學說在中國建築中的體現和運用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遊客了解到了建築特徵產生的內在原因,並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思維方式有了初步的認識。
4.旅遊知覺的恆常性
恆常性是指當旅遊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生變化時,旅遊知覺對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旅遊知覺的恆常性也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旅遊者的知識和經驗是最重要的因素。例如,當旅遊者向導游揮手告別時,他遠去的身影越來越小,但導游不會感到客人的身體在變小。
運用旅遊知覺的恆常性,可以開發旅遊產品。如深圳「世界之窗」一游,對縮小若干比例的「羅浮宮、白宮、紅場、埃菲爾鐵塔」等景觀模型,你仍有身臨其境、一日遍游世界、美不勝收的感覺。
[編輯]

旅遊知覺的影響因素[2]
一、影響旅遊知覺的客觀因素
知覺理論的特色原則告訴我們,刺激強度大的事物、新奇獨特的事物、對象與背景差別大的事物、運動變化的事物、反復出現的事物、符合組合規律的事物容易被人所知覺。欲抓住遊客的眼球,引起遊客的注意,使遊客產生旅遊知覺,旅遊對象一定要符合以下幾個要點。
1.旅遊對象的新穎獨特
旅遊對象具有一定的刺激強度和突出的物理屬性。新穎奇特的旅遊對象是旅遊者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易被旅遊者感知,引起新奇感。如旅遊者無不被譽滿天下的九寨奇異水色和黃龍特有的喀斯特地貌風光所吸引,久久不願離去。
2.旅遊對象的組合形式
(1)接近律。當客觀事物在時間、空間上比較接近時,容易被知覺為一個整體。在空間上彼此接近的幾個旅遊對象,容易被感知為一個旅遊景點或景區。
(2)相似律。客觀事物的顏色、強度、大小和形狀等物理屬性相似時容易被知覺為一個整體。如人與人之間態度、信念和價值觀以及社會背景、文化程度、儀表、相貌比較類似,人們容易把他們知覺為某一類別或某一群體之中;旅遊景點中的廬山、承德、青島、昆明,盡管各有獨特之處,但我們通常把它們都知覺為避暑勝地。
(3)趨合律。客觀事物不完整或沒有閉合時,知覺的整體特性會把它們封閉。幾個旅遊對象共同包圍一個空間,如坐落在昆明滇池附近的大觀樓、西山、海埂公園、民族村雖是幾個旅遊景點,由於都環繞在滇池附近,構成了滇池游覽區。導游員利用閉合原理,介紹景點時故意留下某些空白,讓遊客自己去思考、想像、補缺,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更有意義的旅遊知覺。
(4)連續律。客觀事物具有連續性或共同運動方向等特點時,容易被知覺為一個整體。如在旅遊景點,戴紅色旅遊帽的遊客和戴藍色旅遊帽的遊客混雜在一起,盡管他們都朝著同一方向移動,人們還是很容易把他們分為兩個不同的旅遊團隊。
3.旅遊對象和背景的差異對比
在同一時間知覺過程中,被旅遊者清晰感知到的東西就是旅遊知覺的對象,而被旅遊者模糊感知到的東西就成為該對象的背景。對象與背景在強度、顏色和形狀上差異越大,對比越鮮明,就越容易從背景中區分出知覺對象。「萬綠叢中一點紅」,「一點紅」很容易在「萬綠」中被知覺選擇;而「萬紅叢中一點紅」,哪怕是「一團紅」也很難被知覺注意。登山旅遊者一定要穿有顏色衣服而不能穿白色衣服,以免掉隊後難以找到;導游員最好穿顏色較為鮮艷的衣服,以便在游覽過程中容易被團友辨認出來。
4.旅遊對象的活動變化
在相對靜止的背景襯托下,運動變化著的旅遊刺激物容易成為旅遊知覺的對象,如傾瀉的瀑布、飛馳的列車、閃爍的霓虹燈,都容易成為知覺的對象;而靜止不變的事物不容易成為人們知覺的對象。導游員在講解時,要根據景點的不同,注意聲音的抑揚頓挫,富有變化的語音,可以加深遊客對旅遊景點的認知。
5.旅遊對象的反復出現
反復出現的事物容易被人知覺為旅遊對象,因為一次刺激印象不深,多次刺激印象深刻。人們多次看到同一旅遊景點的廣告、宣傳材料,或者經常聽到某一旅遊景點的報道,由於信息反復出現,多次作用於人的大腦,會使人產生較為深刻的知覺印象。但要注意,多次重復刺激,會使人產生單調感導致心裡厭煩。反復是主題思想不變,形式卻稍有變化。
6.他人的言語指導
他人的言語指導,有助於提高旅遊者知覺的理解性。它能使旅遊者迅速了解、理解原來陌生的旅遊對象,從而加深對旅遊對象的印象。這一點在旅遊過程中體現得最為充分,那些有導游員講解的旅遊者往往比沒有導游員的旅遊者對旅遊景點的知覺更加鮮明和完整。
二、影響旅遊知覺的主觀因素
從主觀心理分析,知覺受個人的意識傾向、期望與經驗、需要、興趣、愛好等因素的影響。知覺原理的快樂原則說明能滿足個人需要、動機、興趣的事物首先被知覺選擇。
1.旅遊者的興趣
感興趣的東西才能成為知覺對象,它不但影響知覺對象的選擇,而且對知覺程度和知覺印象都有很大的影響。對文史知識感興趣的旅遊者,總愛把目光放在墓碑石刻、國畫書法上;具有宗教信仰的旅遊者,總也忘不了朝拜寺廟;喜歡大自然的旅遊者,對大海、高山、流泉、飛瀑、古樹、藍天等特別嚮往。
2.旅遊者的動機
凡能夠滿足旅遊者的需要,激發旅遊動機的事物都能直接成為知覺對象,那些不能滿足旅遊者需要和動機的事物往往被忽略。當人們想外出旅遊時,有關旅遊價格和線路安排以及旅遊目的地天氣的信息就成為主要的知覺對象。比較富裕的旅遊者對出行是否舒適、方便,服務是否周到考慮較多,而經濟能力一般的旅遊者則考慮是否實惠。
3.旅遊者的情緒
情緒分為積極情緒與消極情緒兩種,當旅遊者處於積極情緒狀態時,會積極主動地去感知所接觸的每一事物,雖頂風冒雪、風餐露宿,仍興致勃勃:處於消極情緒狀態時,會對一切事物毫無興趣,甚至見花落淚、對月傷懷。
4.旅遊者的個性
不同個性特徵的人在知覺的深度和廣度上有很大的差別:性格內向的旅遊者喜歡較安靜的活動項目,青睞垂釣、下棋、讀書等活動;性格外向的人對參與性強、有一定冒險性的活動項目表現積極,如登山、劃船、漂流等;多血質的旅遊者知覺速度快、范圍廣,但不夠細致;粘液質的旅遊者則知覺速度慢、范圍小,對事物知覺深刻。
5.旅遊者的知識與經驗
在旅遊活動中,知識和經驗起到縮短感覺過程、擴大知覺體驗的作用。旅遊者憑藉以往的知識和經驗,可以把接觸的旅遊信息進行歸類,加速知覺過程。知識、經驗、印象也影響著旅遊者的審美情緒和審美判斷。
6.旅遊者的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對旅遊者知覺的選擇也有很大影響。如對同一廟宇,信佛的人會把其知覺為聖地而朝拜,不信佛的人則只把其當作一般的廟宇;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對不同宗教旅遊目的地的知覺也全然不同,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會不遠萬里去麥加朝拜,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則不會把麥加當作特別的旅遊目的地。
7.旅遊者的年齡和職業
年輕人和老年人對同一景點的知覺往往各不相同。一個從事考古專業的旅遊者與一個從事醫務工作的旅遊者對古陵墓的知覺也是完全不同的。
[編輯]

旅遊者對旅遊條件的知覺[2]
旅遊者對旅遊條件的知覺,是旅遊者做出旅遊決策、產生相應的旅遊行為並對旅遊服務做出評價的前提條件。
(一)對旅遊目的地的知覺
它是指人們在前往某一旅遊目的地之前,對該目的地的了解,以及到達旅遊目的地之後,對該目的地的認知。在旅遊行為的不同階段,知覺旅遊目的地的信息來源是不同的。在旅遊決策階段,知覺的信息來自於社交環境信息,即自己或他人的經驗;商業環境信息,即各種新聞媒介的宣傳、書刊、廣告、展銷會、旅遊手冊等,以間接信息為主,影響旅遊決策心理。當旅遊者到達目的地進入旅遊活動階段後,知覺信息主要來源於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親眼所見,以直接信息為主,影響旅遊者的消費行為和後續行為。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情況了解得愈多,知覺的信息愈清晰,對旅遊目的地的滿意感愈強。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知覺,受信息因素與宣傳方式影響很大。
(二)對旅遊距離的知覺
1.旅遊行為產生的心理機制
從經濟心理分析,人的行為產生與投入產出比值有關。當產出大於投入,滿足了人的需求和利益,即「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時,人的行為必然會產生;相反,當產出小於投入,沒有滿足人的需求和利益,即「物不所值」時,人的行為就不會產生;當產出等於投入,人的行為則有或然性,可能產生,也可能不產生。那麼,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的投入與產出的是什麼東西呢?旅遊者外出旅遊,付出的一是貨幣(錢),二是時間(閑),三是精力與體力;得到的是體驗產品,包括有形的旅遊紀念品、餐飲出品(如美味佳餚與精美點心),更包括無形的服務,如舒適的享受。
旅遊目的地的旅遊景觀對旅遊者會產生吸引力,距離越遠,旅遊景觀越新奇,吸引力越大。但外出旅遊要付出代價,距離越遠,付出的金錢、時間、精力、安全、方便和生活舒適,甚至情感的代價就越大。這些與距離成正比的代價,被稱為旅遊決策的摩擦力,它抑制人們的旅遊動機,阻止旅遊行為的發生。只有當旅遊者自我判斷在旅遊行為中可能獲得的收益大於所要付出的代價時,他們才會做出旅遊決策,進而把決策付諸實際行動。
2.距離知覺對旅遊決策的雙重影響
異地性是旅遊的重要特點。旅遊者總是要離開常住地到異地旅遊景點旅遊,這就形成了旅遊距離。旅遊距離的遠或近是如何影響旅遊決策呢?根據上述投入產出比值理論,距離知覺對旅遊決策會產生雙重影響,這就是說,不管旅遊距離遠或近,都會對旅遊決策產生積極的或消極的雙重影響。
(1)阻止作用
在旅遊初級階段,旅遊者是不太會進行遠距離的旅遊的。旅遊者首先會到距離近的旅遊目的地去旅遊,因為景觀吸引力較大,而摩擦力較小,付出的金錢較少、時間較短,付出的體力、精力不多,外出方便,有安全感和自我控制感;而在旅遊目的地距離遙遠的情況下,旅遊者付出的金錢、時間、精力、體力很多,因此摩擦力很大。由此可以理解旅遊客源地與旅遊目的地距離成反比的現象,即距離旅遊客源地越近的景區,旅遊者越多;距離旅遊客源地越遠的景區,旅遊者越少。這也就是先近距離旅遊後遠距離旅遊,先國內旅遊後國際旅遊的客源規律的原因之一。如自2000年以來,我國的國際旅遊客源市場中,旅遊者人數排在前三位的國家依次是日本、韓國和俄羅斯,距離應該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因素。同樣,在國內旅遊中,距離也是決定旅遊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江浙與上海互為重要客源地,也是距離在起作用。
但到旅遊者具有了豐富的旅遊經驗時,那些近距離的旅遊景點已觀賞過了,有的甚至已多次游覽過,這時,這些近距離的旅遊景點便失去了吸引力,反而會阻止旅遊者去旅遊,這時吸引力變成了摩擦力。
(2)激勵作用
當旅遊者感知某些旅遊目的地距離遙遠時,既可能阻止旅遊行為的發生,也可能激勵旅遊行為的發生。距離遙遠的旅遊資源的新奇性和獨特性深深地吸引著旅遊者的好奇心,會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對產生旅遊行為起到激勵作用。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們普遍有一種「遠方崇拜」的傾向,距離遙遠通常意味著神秘和陌生,能夠引發人的好奇心。由於人類從來就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強烈意識與願望,這就使神秘和陌生反而構成了那些距離遙遠的旅遊景區的獨特吸引力。此外,也包括人們想像的美的形式與內容,距離產生了美,而審美需要是旅遊者普遍追求的一種重要的需要。因此,距離遙遠成了吸引力的構成因素。隨著旅遊經驗的豐富,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這種由神秘、陌生和美的因素構成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大,而那些付出的摩擦力會減小,有時距離吸引力的激勵作用會超過距離摩擦力的阻止作用,把旅遊者吸引到距離遙遠的地方去旅遊。由此可以解釋人們為什麼對得到的樂趣和收獲差不多的兩地會舍近求遠。
總而言之,距離知覺對人們的旅遊行為既有激勵作用,又有阻止作用。但是,距離知覺到底發揮什麼樣的作用,以及影響的程度如何,則因旅遊者的旅遊經驗而異,因旅遊者的旅遊條件而異,因旅遊目的而異。
對旅遊接待地來說,要減少距離的阻止作用,擴大它的激勵作用。首先,要為旅遊市場提供高質量的旅遊產品和服務,注意產品周期,不斷創新產品。其次,做好市場細分,抓住鄰近地區的客源,同時吸引遠距離的旅遊者,從而佔領源源不斷的客源市場。最後,必須高度重視旅遊宣傳,塑造良好的旅遊形象,引導旅遊者的旅遊決策。多管齊下,使距離知覺的激勵作用最大化、阻止作用最小化,強化旅遊產品和服務的吸引力。
(三)對旅遊交通的知覺
旅遊交通是指可供旅遊者使用的各種交通工具。外出旅遊要藉助各種交通工具,隨著社會進步,可供選擇的交通工具將越來越多。選擇什麼樣的交通工具,與旅遊者對這些交通工具的知覺印象密切相關。對旅遊交通的知覺,主要集中在交通工具的價格、速度、安全性、舒適性以及特色等方面。
1.對飛機的知覺
飛機是適用於遠程旅遊和講究時效的商務旅遊的交通工具,其優點是快速、方便,缺點是價格昂貴。乘坐飛機,安全是首要因素;其次是價格,對絕大多數尚未決定是否出遊的人來說,大幅折扣機票將使他們極為動心;三是時間,包括起降時間、是否按時抵達目的地、中途著陸次數;四是空中服務質量。
2.對火車的知覺
火車是國內中、近距離旅遊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優點是票價低廉,安全性強,可沿途觀賞風景:缺點是購票不易,耗費時間。影響旅遊者對火車的知覺因素有:一是運行速度,我國鐵路已是第六次大提速,為人們旅行提供了便利;二是運行時間,是否准時正點運行,發車和抵達目的地的時間,中間停留次數;三是車上服務質量。
3.對汽車的知覺
汽車是近距離旅遊和旅遊景區內的交通工具,包括私人小汽車、公共客運汽車和長途公共汽車。高速公路的發展,為汽車旅遊提供了便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擁有私人汽車家庭的比例不斷上升,選擇自駕車旅行度假的旅遊者不斷增加。汽車旅遊最大的優點是方便靈活,缺點是舒適度較差,路況擁擠。
4.對輪船的知覺
輪船主要包括渡輪和游輪。隨著航空客運的興起、鐵路客運的發展、公路客運的崛起,遠洋客運業務逐漸衰落。但是,隨著現代旅遊的發展,被稱為遊船的短程海上巡遊和內河觀光業務日漸興起。遊船舒適度好,船上服務有特色,旅途過程本身就是游覽,但受氣候影響較大。
5.對特殊交通工具的知覺
為方便旅遊者游覽觀光,一些特殊的交通工具也受到人們的青睞。例如景區內的電動游覽車、羊車、馬車,融交通和娛樂於一體;乘坐纜車既能避免上山、下山過度消耗體力,又能以另一種視角欣賞風景;還有一些民族地區的溜索,架在深山峽谷有驚無險,這些交通工具都由於其獨特性容易引起遊人的興趣。
(四)對旅遊時間的知覺
1.有節奏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節奏,是大自然的根本規律之一,也是人類活動的時間規律之一。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要有節奏,具體來說三句話:「有張有弛、先張後弛、路張的弛」。「有張有弛」是指旅遊活動要張弛結合,勞逸相宜;不能過分緊張,當然也不能過分鬆弛。「先張後弛」是指在旅遊活動的全過程中,起始階段因為體力旺盛、精力充沛、求知慾望強,活動可安排得緊張一點;結束階段活動宜安排鬆弛一點。「路張的弛」將在下面解釋。
2.旅宜速
旅行要緊張,即「路張」。旅行要快,即要用較短的時間完成居住地與目的地之間的往返行程。旅遊者外出旅遊,總要設法縮短枯燥的途中時間,採用最有效、迅捷的交通工具來節省時間。因為旅遊者的旅遊時間是固定不變的,縮短旅行時間意味著延長旅遊目的地逗留時間。旅,只是條件:游,才是目的。絕大部分旅遊活動的目的地是旅遊景點,旅遊者都希望有充足的時間觀光游覽,而在交通工具上的旅行是為實現這一目的的途徑與方式。同時,由於交通工具中的空間限制會造成人的生理疲憊與心理的單調枯燥感。為了降低這種不良感覺,導游常在旅途中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做一些讓旅遊者感興趣的講解,或以唱歌、做游戲等方式來消磨時間。對旅遊時間的知覺也因旅遊動機而異,如徒步旅行者更願意把較長時間消耗在旅行途中,以更好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3.游宜慢
游覽要舒緩,即「的弛」。在旅遊目的地逗留的時間要充足,活動安排要鬆弛,能夠保證旅遊者盡興地觀賞遊玩、從容地品評體味。游覽景點是旅遊的目的,而游覽要有安逸輕松的心情,才能領略山川大海、風景名勝、歷史古跡的美景,若是走馬觀花,不能從深處領略美的內涵,則不能盡興開懷。旅遊者希望有足夠的時間在旅遊地停留、有豐富的內容供自己享用;而旅遊供給方也應盡量在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為客人提供盡善盡美的服務,變單調的觀光產品為集觀光、休閑、參與、度假等產品並舉的多元化產品,從而盡量延長旅遊者在旅遊目的地的滯留時間,使遊客流連忘返。
4.要准時
活動要准時,要兌現事先承諾約定的服務時間要求,包括限時、守時、准時。如交通工具准時出發、准點到達,各種服務規范要有時間制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交通工具能否准時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准時能保證旅遊者按照計劃去安排時間和活動,旅行中因為各種原因一旦導致誤時、誤事,就會打亂旅遊者的心理平衡,引起他們的強烈不安和反感,甚至要求旅遊供給方賠償其損失。
5.可調控
時間,不僅有物理時間、社會時間,更有心理時間。旅遊者的時間知覺是旅遊者對時間這種客觀事物的主觀印象,人的時間知覺是相對的,心理時間是可以調控的。影響時問知覺的因素有:
(1)活動內容。旅遊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旅遊者心情愉快,就會覺得時問過得很快;相反,旅遊活動貧乏寡味,旅遊者就會心情落寞,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2)情緒態度。旅遊者態度積極、情緒盎然會對時間「短估」,感到時間過得快;相反,態度消極、情緒索然會對時間「長估」,感到時間過得慢。
(3)期待。人在等待時,時間過得慢,等待對象來到了,時間則又快了。

G. 作文:旅遊時安全重要還是冒險重要,為什麼

這個國慶我們一家人去了江西旅遊,上了一個星期的課程,期待的就是這個假期。下面,我就來和你們分享一下我的江西之旅! 坐了差不多三個小時的車,路上的風光也是無比的唯美,四面環山的風景,偶爾還有一條長長的隧道,有小溪,一路上就在這種享受中度過。 而在江西的第一個晚上,漫天的星星,這在惠州、深圳都是很少見的。但是,唯一的就是好冷......欣賞完星星,開始回房間補覺,為明天的行程做准備。那就是——爬小武當山。 又是一段車程,在快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往窗外一看,就看到了兩座石頭山連在一起,形狀很像「耶」的「V」字形,
旅遊時安全重要
真是越來越期待了!在大門照了相,我們一家就迫不及待的買了門票,蹬蹬蹬的就跑了上去,沒辦法,心情太激動! 爬完了一個階段,看到一個大大的撞鍾,有幾個人就跑過去,拿起那木頭柱就往上撞,bong、bong、bong的就響了起來,那聲音真的是震耳欲聾。所以我們沒有坐多久就站起來繼續我們的光榮路程! 那麼,這個景點就不得不說了,名字叫「一線天」,為什麼呢?因為在我們走著的這條路上,旁邊有兩座石頭形成的山中間夾著可以走的一條路,當你往上看時,就會看到沒有被山遮擋住的那呈「一」字的天,很神奇很好玩吧!那麼過了一線天,眼前的景象就終於光明了很多,看到幾座連綿起伏的石頭山環繞在周圍,叔叔讓我向他指的那個地方看,竟然有一座天橋從一座石頭山的山頂架在另一座石頭山的山頂,叔叔告訴我們說,那裡就是我們的目標,要到達那座天橋,必須經過一個九十度角階梯,你要從那個階梯爬上去。聽到這個,我不知道自己應該是害怕,還是激動。不管了,去哪裡再說! 終於到了那個階梯,往山下看看,腦子里突然想:這要是掉下去,怎麼辦啊......叔叔去問了一下,得知一個消息:今天因為遊客太多,為了安全著想,這個階梯和天橋不給予開放。當時我就舒了一口氣,也許是因為害怕那九十度,但還是有一點可惜的感覺! 他們說,既然到不了天橋,我們就去山頂吧。但是這是的我和媽媽還有兩個姐姐,都已經筋疲力盡,異口同聲地說到:「你們去吧,我們在這里等你們。」所以,我們便在旁邊的一石頭上坐下來,享受美食。等了差不多半個鍾,那幾個汗流浹背的下來了。爸爸說:「這一下可是把我剩下的力氣全都花光了,可是沒想到,不僅僅那個地方有九十度的階梯,這也有一個!」當時我們幾個享受著的人可是舒了一口氣!還好沒有去啊! 這就是我們爬小武當山的經歷,下山的時候,又一次聽到那聲音,bong、bong、bong。想起我們那一路,覺得還是很不容易的,這次爬山真的給我太多美好回憶了!

H. 影響旅遊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我覺得最影響旅遊安全的事情是生病,很多地方的環境溫度不一樣,地方飲食也不一樣,有些人的身體比較敏感,很容易出現水土不服,感冒之類的。出門在外一定要注意身體。

I. 為什麼旅遊安全越來越受人們重視

因為旅遊本來是開闊視野和散心去了 結果花錢堵了心甚至喪了命 那誰也不願意接受啊 不如不去呢

J. 關於旅遊安全感悟讀書筆記的6作文

說到旅遊,從小我也沒少在中國的大江南北轉悠,從長白天池的煙霧繚繞到五大連池的泉水叮咚,從北京故宮的紅牆綠瓦到圓明園的殘垣斷壁,從泰山之巔的一覽眾山小的氣魄到孔府孔廟中的中華文化之悠久,從五台山的晨鍾暮鼓到雲崗石窟的燦爛輝煌,從上海的繁華到蘇園的清幽……
游覽過了名山大川、歷史古跡,當然沒少長見識,可是,無論現在回想起哪個地方,都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要我細說,究競看到了學到了什麼,我不得不承認我真的記不得了。為什麼呢?當然,也許那時我還小吧?可是我覺得不全因為這個……
從客觀上說,游覽不少地言時都令我感受到中國人真是太多了!自古人們稱蓬萊為「仙境」,可蓬萊給我的感覺卻是實實在在的「人間」,那裡匯集了黑頭發、藍眼珠、黑皮膚的來自七大洲五大洋的人們,英語、普通話、粵語及各個地區的方言在它的上空交融,肩挨著肩、踵接著踵——別說是妄想見到其盛名遠揚、十幾年才一遇的海市蜃樓,就是想仔細的看一看所謂「仙境」的亭台樓閣也難有空檔機會。所以蓬萊給我最深的印象恐怕要是人了。
中國人真是太忙了!如果跟著旅遊團走,那恐怕沒有哪處景觀你是能真正看懂看透的。每到一處,總會在長長的人流後面側耳細聽導游的講解,而往往導游已將大隊人馬拉向另一處景點時,你還沒能看見導游剛才講述的那座廟、那間殿中到底是何般景象。所以大多數情況下,旅遊給我的印象是匆匆忙忙,走馬觀花。
中國人把名勝搞得太商業化了!不和說很多景點過一道門就要收一次費、檢一次票,更可怕的是,過度商業經營已經使一些景觀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記得在煙台某處香火鼎盛的寺院,我們游覽時正值某位大師在寺中講禪論道,不少人都站長排,尤其是帶孩子的家長們,都想讓大師的靈光照一照,輪到我時,在一位小僧的引導下,我們進了一間暗室,一位蓄有極長的白須的年老僧人盤坐在地上的一個蒲團上,然後說了聲「阿彌陀佛」,就對在旁的另一位小僧使了個眼色,叫他把我們帶進了另一間屋子,只見那和尚拿出一個紅布裹著的小盒子,打開後是一塊玉佩,他說了大師認定我與佛門有緣之類的一些話,宗旨是需要哪塊玉佩的保護,而那一塊小小的玉佩的售價竟是一千五百元!這就是所謂的「佛門聖地」?我有些懷疑。
當然還少不了主觀原因,就像沒有知識就算再富貴也談不上高雅,不了解就談不上喜愛。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自己不曾讀過有關的書籍,當然也就談不上對某處景觀能存有深刻的理解,當然就不曾有過真正地感悟,沒有感悟的游覽就像是過眼雲煙,一會就散,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刻在腦海中的。
然而不涉足名山大川,不游盪江河海湖,就不知祖國地域之廣大,歷史之悠久。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曉水深;不賞奇景,就不知其絕。讀萬卷書,不須行萬里路。不如此,哪能知徐霞客「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真諦!不如此,怎能悟毛澤東「不到長城非好漢」、「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境界。
就算某些古跡已被現代人們賦予了太多的意義,或者已被現代文明摧殘的面目全非,但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並靜下心來去感悟,拋開世俗加在那些景觀上的東西,那麼「旅遊」就有了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我記起曾經有人說過:「旅遊,不在於看到了什麼,而在於感悟到了什麼。」

熱點內容
旅美升頂房車 發布:2025-01-27 12:59:34 瀏覽:666
電動小越野車圖片 發布:2025-01-27 12:46:35 瀏覽:156
嘉陵70改裝越野 發布:2025-01-27 12:04:18 瀏覽:554
4500車越野車報價 發布:2025-01-27 12:04:14 瀏覽:653
老款帕拉梅拉內飾顏色 發布:2025-01-27 12:00:55 瀏覽:274
福田房車g9哪裡賣 發布:2025-01-27 11:51:24 瀏覽:833
賓士s庫存車價格 發布:2025-01-27 11:48:26 瀏覽:23
越野車故障 發布:2025-01-27 11:39:48 瀏覽:100
傾盆大雨內飾的詞語 發布:2025-01-27 11:15:56 瀏覽:158
女生發朋友圈曬豪車 發布:2025-01-27 11:08:38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