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疫情期間旅遊安全嗎
發布時間: 2025-04-27 10:20:44
㈠ 關於加強紹興安昌古鎮疫情防控的通知
國內疫情再次爆發。為響應國家防疫政策,紹興安昌古鎮也出台了相應的防疫措施。為落實外防進口、內防反彈的常態化防控措施,確保市民和遊客的健康安全,請准備前往的遊客做好充分准備。詳情請看下文。
閉園通知
各位遊客朋友:
為嚴格落實防控責任,堅決築牢疫情防控防線,保障遊客健康安全,安昌古鎮實行提前預訂、錯峰旅遊、實名參觀。景區最大承載量降至50%,嚴格控制瞬時流量。建議錯峰入園團體遊客不超過30人,實行分散游覽,嚴格控制人群聚集。自2021年12月10日起,景區內中國銀行舊址黃成廳、綏康錢庄、石雕館、民俗館、玄卷館、石頁閣、安康寺等8個室內景點暫停開放,2個遊船碼頭關閉,暫停烏篷船運營。
安昌古鎮簡介
安昌可以說是紹興最原始的古鎮,沿河的李三市場至今還保留著一種質朴的生活氣息。香腸和醬油是這里的一大特色。這里幾乎沒有旅遊團,更多的是悠閑生活的當地人。很多人說這是十年前的西塘。
古鎮依河而建,北岸是商業城,南岸是居民樓,水上多座石橋連接兩岸。古鎮聯票里的收費點基本都分布在河的兩岸,古鎮門口的售票可以拿到印刷精美的導游圖。
從景區入口看,北岸是文史館(城隍廟)、遂康錢庄、石雕館、紹興大師館。其中,紹興師爺博物館值得一去。除了黃酒,紹興著名的特產是師爺。博物館展示了師爺的歷史、分類、日常用品和日記等。讓人對這個行業有了全面的了解。石雕館是三晉的老入口,收藏了大量的紹興石雕,挺有意思的。沿著河的南岸,可以看到國有銀行的風貌和規模宏大的中國銀行舊址安康寺,安昌民俗博物館有大量的圖片和生活用品,可以讓你一窺安昌的生活習俗。
如果只是逛逛古鎮的街道,感受一下安昌的風土人情,是不需要買門票的。河邊的游廊下有很多當地人擺的小攤。與義烏其他小商品都在古鎮上商業化不同,安昌人賣的小玩意更接地氣。從氈帽到鞋刷、紐扣,都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需求。還有一些拉白糖、箍鐵環、做布鞋的老藝術家,一輩子堅守著世代相傳的手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安昌的香腸和醬油遠近聞名,《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更是遍布全國。河邊竹架子上掛著密密麻麻的臘腸,也是古鎮里唯一的風景。古鎮的仁昌醬園不僅是一處風景,也是安昌香腸的秘密之一。來這里的人總會順手買一些回來。
坐在安昌古鎮實惠的烏篷船上體驗水鄉生活,也是很多人選擇安昌的原因。這里的烏篷船比紹興其他地方便宜很多。建議體驗一下。
昂古鎮好玩的時候,是每年大年初一的臘月三。此時,天氣雖冷,卻別有一番風味。除了當地的社戲和民間獨奏會,還能經常遇到熱鬧的水上婚禮船隊。
來這里旅遊的人,一般會在游覽結束後返回紹興市區,但不太可能在古鎮過夜。但你一定不能錯過吳尚氈帽酒店裡發霉的乾菜燒肉和筍干
㈡ 12月份去紹興合適嗎
截止到2022年12月16日,12月份去紹興合適。
根據疫情防控中心官方資料顯示,病毒穩定,適合出行,因此12月份去紹興合適。
紹興,簡稱越,古稱越州,是浙江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城市。
㈢ 紹興東湖景區、蘭亭景區受疫情影響12月10日起暫停開放
最近浙江等地疫情非常嚴峻。因此,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浙江紹興的很多景區已經對外關閉,比如紹興的東湖景區、蘭亭景區等。更多詳情請見下文。
當前位置女士們、先生們: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遊客生命健康安全,該集團旗下的東湖景區、蘭亭景區自12月10日起暫停對外開放。開放時間將另行通知。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紹興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10日
1、東湖景區和蘭亭景區暫停開放
東湖位於浙江省紹興市紹興古城東約6公里處。它是懸崖、洞穴、石橋和湖面巧妙結合的名園。它是浙江省三大名湖之一。東湖雖小,卻因其奇岩怪洞而成為旅遊界人士公認的罕見的「湖中奇觀」。日本的旅遊機構交通公社曾經在同時游覽過杭州西湖和紹興東湖的日本遊客中做過問卷調查。對東湖的印象比西湖多,可見對東湖的贊美並不是紹興人的自我認知。
東湖有陶公洞、仙桃洞等奇妙的景觀,也有丘挺亭、夏川橋、飲水亭、桂嶺、琴橋等適當的人工裝飾。身在東湖,猶在畫中。除了岩石和湖泊的自然風光,東湖也是一個歷史古跡。孫中山、陶、徐錫麟、魯迅等。參觀過東湖或討論過革命計劃。陶去世後,紹興人在東湖成立了陶藝社,紀念英烈。1916年8月,孫中山先生親自向陶社進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游覽東湖。郭沫若在東湖留下一句詩:「東湖是人鑿的。」站在幾千尺的城牆上,路很難走。大船進洞,井觀天。別說湖小,天在裡面。「來東湖的遊客不僅會被如畫的風景所吸引,還會被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所感動。
1、東湖景區介紹
蘭亭,位於紹興市區西南25里的朱蘭山腳下,是與玉齡、東湖並列的紹興近郊三大名勝之一。曾以書法名家作品《蘭亭集序》享譽海內外;十年來,蘭亭書法節因不斷舉辦而越來越出名。蘭亭是東晉著名書法家、書法家王羲之的園居。這是一座金代園林。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種植蘭花,漢代曾在此設驛亭,故名蘭亭。現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時任郡守的沈琦重修。幾經修繕,於1980年恢復明清園林風格。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