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著老母親去旅遊
『壹』 又是一年避暑季,陪九十歲的老母親在青城山鎮農家樂避暑啰
北疆游提前返回成都後,九十歲的老母親天天都給我說:好熱哦,好熱哦。因為老母親已經連續6年沒有在成都過夏天了,每年的5月或6月初,我和老母親就已經在青城山鎮農家樂待著了。驟然在成都待到6月底7月初,已經連續六年在青城山鎮避暑的老母親有點不適應了。於是7月4日,我就帶著老母親到青城山鎮農家樂避暑來了,這也是我去北疆 旅遊 前就給老母親說好的。所以這次39天的北疆行我沒走完全程,提前從庫爾勒返回成都了。因為後面的行程南疆 旅遊 的時候都曾去過,還有最主要的是出發前給老母親許了願,7月4號帶她到青城山鎮避暑,不能食言,老母親會盼著的。
來到農家樂的老母親如魚得水,歡喜得很,因為這里有很多老人,每天在一起喝喝茶,擺擺農門陣。
農家樂門前的這條小巷,是老人們乘涼散步的地方,老母親很喜歡在小巷來回走走,因為這條小巷濃蔭蔽日,一點都不熱。
和老母親走在一起的是95歲高齡的王婆婆,王婆婆是當地人,95歲高齡的她腰不彎,背不駝,眼睛也還不是很花。青城山鎮,一個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高的地方,長壽之鄉。
清晨照例是老闆鄒敏做饅頭,自製的老面饅頭,好吃得很。鄒敏不僅會做饅頭,還會做菜。每天安排的不同菜餚,很合老人們的胃口。鄒敏,一位年輕漂亮的老闆,不僅能幹,還很有孝心。我以前的文章曾有介紹,這里就不贅述了。
中午和晚上均是四菜一湯,大家分盤食用。原來是8人一桌,因為疫情,從去年開始分盤,而且每頓都是現做的菜,安全衛生。
7月11日進伏,這天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雖然青城山鎮不屬於北方,但是鄒敏也安排了一頓麵食,不過不是餃子,而是抄手。抄手對老人們來說,更軟和,更容易消化。抄手是鄒敏自做的餡,買的抄手皮自己包的。
農家樂住了幾十位客人,吃飯的時候很熱鬧的。
每天下午,喜歡打麻將的老人們自由組合,會打打麻將,動動腦子,不會老年痴呆。
老母親來農家樂的前兩三年,也會和其他老人打打麻將,現在不打了,說打一場麻將下來太累。不打麻將的老母親會坐在旁邊看看,然後在小巷走走。
夏天是荷花盛開的季節。距農家樂不算遠的大觀鎮有一荷塘,每當荷花盛開的時候,滿荷塘的荷花隨風搖曳,翩翩起舞,甚是好看。這里也是我和老母親每年都要去打卡的地方,今年約上高娘、陳娘、周娘一起去賞荷。
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夏日驕陽里竟相開放,爭奇斗艷。
青城山鎮逢陽歷2、5、8趕場,這也是我和老母親要去逛逛的地方。每到夏天避暑時節,來青城山鎮避暑的人數以萬計,趕場的時候就熱鬧得很咯。因為除了住農家樂的避暑人,還有很多在這里租房住的人,要自己開伙做飯。
問了一下豬肉價格,12元一斤,比起冬天便宜許多了,可以說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價格。
去趕場要經過青城裡,這座建於青城山鎮鎮中的園林式建築,雖小巧玲瓏,但園林式建築的主要構成部分卻一樣不少。亭台樓榭,小橋流水,綠植鮮花等等都有,真的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里也成為來避暑的人和當地人休閑納涼的好地方。
青城山下楠木林,也是我和老母親每年要去玩玩的地方。這里的楠木樹高大挺拔,大大的樹冠遮擋了烈日,走在樹下感覺很涼快。
這座上書「青城山」三字的門樓,是青城山鎮的標志性建築。
門樓後面遠處的青山就是青城山,也就是青城山 旅遊 景區。
楠木林草木繁茂,還有一方不大的池塘。
這里有一家茶鋪,每天都有不少的人來茶鋪喝茶,因為涼快。
來楠木林還是和高娘、陳娘、周娘一起,在楠木林轉轉,然後在這里休息一下再回去。我和老母親兩人來的時候,也會在這里坐著休息。
某天晚上,鄒敏用電瓶車拉著我和老母親,還有高娘、陳娘去兜風。電瓶車沿青城山景區的觀光車道上去,白天觀光車道不開放,要下午6點以後才對外開放。
我和老母親是第一次晚上來青城山,路上看到不少的人,都是到青城山乘涼來的。
到達山上,青城山門旁的建福宮已經關門。建福宮為道教宮觀,坐落於四川省灌縣西南的青城山丈人峰下。此地傳為五嶽丈人寧封子修道處,該宮創建於唐代開元十二年(724年),時名丈人觀,宋代改名「會慶建福宮」。現僅存兩院三殿,均為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修。
青城山也關門,不過有人在山門前留影。
給老母親也在青城山門前拍了一張照片,這也是老母親第一次晚上來此。
「青城天下幽」名不虛傳,站在這里四望,林木蒼翠,濃蔭蔽日,炎夏盛暑,身游至此頓感清涼,所以晚上來這里乘涼的人絡繹不絕。
我陪九十歲的老母親在青城山鎮農家樂避暑的生活是開心快樂的。即便是今年已是第七年我和老母親來此避暑,也依然有朋友問你在那裡咋耍得慣哦。嘿嘿,我在這里就是耍得慣。即便是坐在農家樂發呆,抑或是看看青青的山,綠綠的樹也是舒服的。因為這里雖然距離成都市區才60千米左右,但氣溫比成都低幾度。青城山鎮以整個青城山脈為屏障的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該鎮清新的空氣,宜人的溫度,成為很多人的避暑勝地,如我和老母親。
『貳』 現代的孝子故事!!!
1、王希海
王希海,大連孝子,2011中國十大孝子提名獎,中華傳統文化論壇義工。為照顧因腦出血成為植物人的父親,當年23歲的王希海不僅放棄了出國工作的機會,還放棄了成家的念頭。
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中,他目睹了醫院中生活的老人的林林種種,王希海漸漸體悟到了生活的真諦。他用照顧父親的經驗照顧其他老人,其間他幫助的臨終老人有一百多個。
2、陳斌強
陳斌強是一名人民教師,2007年,陳斌強的母親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
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家住縣城的陳斌強,每周都會將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摩托車30公里,帶著母親去上班,到了周五,又將母親「綁」回家中照料。一連五年(截至2012年),風雨無阻。
3、王凱和王銳
王凱和兄弟王銳是黑龍江省蘭西縣人。2007年,兩人年近80歲的母親在老伴去世後,提出想到外面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
因為母親暈車,王凱和王銳就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製作了一輛重達350公斤的人力「房車」,起名「感恩號」。
兄弟倆兩次從家鄉出發,徒步拉著八旬老母,歷時517天,行程37000公里,游遍包括北京、香港在內的1000多個城市和鄉鎮。他們創造了人間奇跡,感動了全國無數人。
4、陳錄雪
陳錄雪,四川成都雙流縣人。2006年因為帶著老母親去青城山遊玩,母親無意中說:「我從來不知道原來外面還有這么好的地方,早知道這樣我做乞丐也要來這里的。」
母親的這句話深深刻在陳錄雪心上,於是他買來一輛二手車改造成房車,帶母親全國旅遊。母親生於1913年,如今已百歲了。
2006年至今,他帶著母親旅行,走過了大半個中國,他將孝行融入到旅遊中,為社會傳遞正能量,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他曾經受到全中國100多家媒體的爭相報道,中央電視台也進行過專門采訪,他所到之處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被他感染、感動!
5、張尚昀
河南小伙張尚昀家境貧寒,考入長春稅務學院不久,因母親患重度腦部殘疾生活陷入困頓。
為了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他把患病的母親從農村老家背負到長春,白天背著母親外出打工掙錢,為老母治病,晚上守著母親挑燈夜讀,終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在六個學期中五次拿到獎學金,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在數千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被錄用為河南省稅務系統公務員。
『叄』 背著81歲老母親到貴州看猴,湖南孝子這番舉動為何能感動全網
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對於很多人而言,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好好的孝順自己的父母,甚至於有些人還不願意去孝敬自己的父母。
但貴州的這位小伙就做到了,母親年輕時一直有去貴州的心願,因身體原因一直不能行動。看著母親一天天年邁下去,兒子心裡不是滋味,於是為了幫助母親圓了她的心願,兒子就決定背著自己的81歲老母親到貴州景區看猴子。怕母親顛簸受累,還用細繩輕輕的將母親給捆住。最終母親圓了自己的心願,而兒子這樣的舉動,在全網贏得了一致好評。
當一個人的年歲漸老,他們便逐漸的失去了對子女的價值,與此同時也會給子女帶來更大的負擔。孝順與不孝順的選擇考驗的便是一個人的良心。
『肆』 男子背84歲丈母娘旅遊,他身上有哪些精神與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大家可能看到了這樣一個消息,男子背84歲丈母娘旅遊,他身上有哪些精神與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很多人都說一個輪椅都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搞得這樣麻煩煩,其實背著80歲的丈母娘去旅遊,更能表現這個男子對於丈母娘的關心,孝敬長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帶著丈母娘去旅遊,也能夠體現這個男子很重視自己的妻子,從這個事件,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個男子是一個很孝順的人。在生活中我們也是這樣,不要因為忙碌的生活而忘記了在家中的父母,多抽時間來陪陪家人,陪陪父母。以上只是小編個人的觀點,孝敬父母是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我們要把這個傳統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