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景區衛生安全管理論文
⑴ 關於旅遊管理論文
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旅遊管理學科的研究進程。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攜彎的關於旅遊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旅遊管理論文 範文 一:高職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分析現代學徒制是產學研相互融合的結果,也目前國際職業 教育 發展中關鍵的模式。旅遊管理專業是高職教育階段重要的專業之一,在我國旅遊行業一片大好的前景下,基於學徒制教學模式,加強對高職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現代學徒制概述
作為的現代學徒制模式,就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通過教師與師傅的聯合傳授,以提升學生現代化職業技能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現代化學徒制流行於歐洲地區,從2014年開始才逐漸在我國高職教育領域開展。實行現代學徒制教學,需要開展聯合培養、校企合作等,對學生實施雙重管理和教育。學生在接收職業教育過程中,不僅是在校學生,更是學徒工。這種教學培養模式,更加能夠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還能夠對優化整個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等起到關鍵的作用。
二、現代學徒制背景下高職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在我國旅遊行業不斷發展的今天,社會急需大量的旅遊管理專業的人才,對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培養的人才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高超的服務技能等,同時還需要具備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 社會實踐 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現代學徒制的出現,符合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的技能培訓,是時代發展過程中對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
(二)與其他高職專業課程相比,旅遊管理專業屬於隱形的服務行業,對 文化 素質、服務意識等要求更加嚴格,並且要求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去,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旅遊企業在選擇人才過程中,需要從服務技能、敬業精神、職業道德、工作 經驗 等幾個方面綜合考察應聘者。根據旅遊管理專業這一特點,在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加強對高職旅遊管理專業進行改革顯得很有必要。通過現代學徒制中教師與師傅的傳幫帶,幫助學生更好的聯系實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三)現階段我國高職旅遊管理專業教學開展過程中,盡管很多高職院校都建立了校企合作辦法,但是由於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教學還存在教學方式陳舊、教學設施落後、人才培養模式單一等問題。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還需要利用現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提高對高素質旅遊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三、現代學徒制視角下高職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途徑
(一)高職院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機制
高職院校需要加強與旅遊企業的合作,和旅遊行業一起構建現代學徒制協同育人機制,教學團隊組成部門包括旅遊企業的師傅、高職院校教師以及專兼職教學人員等,負責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工作。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期間,需要經歷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這種螺旋結構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首先在學校由專業教師傳授相關的理論知識,然後進入企業中由師傅指導,回到學校後進行繼續學習,最後在進行實習過程。經過這種現代學徒制螺旋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旅遊管理專業的 畢業 生在畢業後自身掌握了豐富的專業經驗,養成了養好的職業習慣等,對提高學生就業具有顯著的效果。
(二)擬定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
校企合作單位需要根據旅遊行業職業發展對人才在素質、能力、知識等方面的要臘粗求,對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培養目標以及教學任務等明確定位,同時加強課程建設等,共同制定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充分利用高職院校以及企業中的各種資源,構建各個教學培養模塊等,適應旅遊產業的發展需要,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旅遊專業人才為目標。
(三)共同制定旅遊管理專業課程標准
校企合作單位從職業工輪隱鎮作崗位任務著手,根據國家相關職業考核標准等,構建高職旅遊管理專業課程標准,加強對適應現代化學徒制的專業課程開發。在課程目標中,需要明確人才素質培養目標、教學目標,同時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界定。同時,高職院校還需要和旅遊企業一起,對整個旅遊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教學設計進行優化,為課程實際運行提供依據。
(四)高校和合作企業一同制定教學與生產過程的對接
為了能夠實現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的有效對接,幫助學生更快的掌握職業技能,幫助學生盡快的了解各個服務環節對能力、素質等的需要,同時熟悉企業對人才的客觀需要等,認真分析旅遊企業各個崗位中對管理技巧、 接待禮儀 、崗位任務等續期,制定有效的評價指標和方式,通過考核評價的引導,讓學生更快的熟悉這些技能,將理論知識迅速轉化為專業技能。
(五)加強教學評價模式改革
根據旅遊職業認證考試標准、崗位晉升標准等,構建有效合理的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教學評價模式。應該與旅遊企業一起,制定明確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等,告別傳統以筆試為主的評價模式,注重對學生全面能力的考核。在學生參與實踐過程中,師傅也可以對學生做出正確的評價,將評價分為幾個重要的部分,根據每一個部分的重要程度劃分權重等,幾個部分的綜合就是學生的評分。
(六)加強高職院校旅遊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院校旅遊管理專業需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組建一支素質過硬、專業技能突出、實踐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合理的優化教師資源配置等,積極開展各項教學科研工作等。
四、 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高職旅遊管理專業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視角下。旅遊管理專業改革過程中,需要加強校企合作辦學,建立有效的教學課程體系、教學評價體系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教學質量提升。
關於旅遊管理論文範文二:旅遊管理課堂教學論文摘要:基於情境學習理論的課堂 教學 方法 ,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作為旅遊管理專業的主幹課程之一,「游目的地開發與管理」是融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知識體系,切實貫徹實施基於情境學習理論的情境項目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是可行的教學方法。在課程教學中,通過八大課堂情境項目的設計與組織,對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關鍵詞:情境學習理論;課堂情境項目;「游目的地開發與管理」
課程知識的獲取途徑可以分為「教」與「學」兩個雙向過程,其中的「教」帶有更多的被動含義,而「學」則更強調主觀能動性。在當前的教育過程中,「教」「學」是互動互促的兩個環節,兩者不可偏廢。旅遊管理專業是個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學科,特別是在導游、規劃、酒店、禮儀等各個課程教學中更應強調師生的互動,而要達到互動融通則可以通過課堂情境項目訓練和課外實踐鍛煉等具體方式實現這一目的。目前有相當多的學習特別注重課外實踐鍛煉,但對於課堂教學則關注較少,故本文主要探討基於情境學習的「游目的地開發與管理」課程中的課堂模擬項目訓練的設計與組織問題。
一、情境學習理論的基本內涵
情境理論(SituativityTheory)和情境學習(Situatedlearning)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1,2]該理論認為,學習不僅僅是一個個體性的意義建構的心理過程,而更是一個社會性的、實踐性的、以差異資源為中介的參與過程。知識的意義連同學習者自身的意識與角色都是在學習者和學習情境的互動、學習者與學習者之間的互動過程生成的,因此學習情境的創設就致力於將學習者的身份和角色意識、完整的生活經驗、以及認知性任務重新回歸到真實的、融合的狀態,由此力圖解決傳統學校學習的去自我、去情境的頑疾。情境學習兩條學習原理:第一,在知識實際應用的真實情境中呈現知識,把學與用結合起來,讓學習者像專家、「師傅」一樣進行思考和實踐;第二,通過社會性互動和協作來進行學習。情境學習理論的興起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情境認知理論指導下形成了拋錨式教學模式、隨機進入教學模式和認知學徒制教學模式三種教學模式。[3]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許多教育者創設了與其專業課目相應的教育方式,如在學校里設置作坊、廚房、溫室、花園,把他們作為教室;在真實世界中進行角色扮演,如進行軍事訓練;開展實地考察旅行,如考古挖掘、在外國文化中進行參與性觀察等;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讓學生接受工作培訓;在體育、音樂、藝術表演的實際情境中學習這些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等等。
二、情境項目訓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情境學習理論實際上已經在許多學科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軍事領域內的模擬模擬,就是在軍事方面進行建模,然後利用模擬的技術進行模擬戰局、戰略、戰術的方法。在企業經營管理相關專業中廣泛應用的沙盤模擬訓練系統,更是將情境理論應用到了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目前在旅遊管理相關專業中,情境學習理論僅在導游課程中得到了較多的運用,部分研究者還特別總結了該種方法的具體應用成果。[4,5]對於旅遊規劃課程而言,切實貫徹實施基於情境學習理論的情境項目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也是可行的教學方法。
(一)社會工作的迫切需求,實現學校到社會的無縫對接
旅遊管理專業在近十年的發展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2014年全國各層次旅遊院校共招生28.9萬人,其中本科層次招生達到53386人。然而,超大規模的在校生人數和畢業生人數卻並沒有被社會所認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一直是困擾各部門的頭等大事。旅遊管理專業(主要是本科層次)則幾乎是為社會所拋棄,行業就業率僅為20%左右。我們不排除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許多企業或單位的管理者對於高校人才培養的不認可,從學生到職員要有一個很長的過渡階段,而這需要企業或單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重新培訓教育。有鑒於此,高校必須重要社會工作的實際需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關注當前的社會 熱點 焦點問題,將企業或單位的需求納入課堂教學體系,為實現學校到社會的無縫對接而努力工作。
(二)學生群體的鍛煉需求,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新途徑
在大學期間,學生基本上是過著三點一線式的生活,教室、宿舍、食堂成為數年大學生活的最全面的印象。目前,有相當多的學生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學校各社團或社會兼職工作,但大部分的事務與所學專業沒有任何關系,不僅不能有效地推進專業學習,反而是將專業學習作為一種負累。造成這種原因的主要因素是學校、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群體的專業鍛煉需求。本人曾在課堂上詢問全班學生,到過滕王閣景區的不到20%,且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因持有導游證而免費遊玩的。許多學生都明確說如果老師或學校如能組織景區、賓館、旅行社等實訓活動,他們非常願意參與。有據於此,許多學校也組織了較長時間的實習實訓活動,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並不是所有學校、所有院系、所有課程都能有時間進行課外集中式的實習實訓活動,如江西 財經 大學的學分制和二專制對課外實習實訓活動的開展就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制度。為此,如能在當前的制度框架下,有效地利用短短的課堂時間,將課程知識點與情境項目訓練結合起來,相信會獲得較好的效果。
(三)教師能力的充分展現,推動教師全面統籌的新方向
在傳統的教學組織模式下,作為教學主體地位的教師,往往只是知識的傳授者,不能有效地了解學生的需求,也就不能去創新知識,更不能達到提升自我的目標。目前專職教師的能力總體上可以體現在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三個方面,由於教師個體間的差異以及某些學科專業方面的不同,教師能力往往有所倚重。但在旅遊管理專業方面,我們現在則越來越強調雙師型甚至是三師型教師,不僅僅是只能在課堂上站上45分鍾,更重要的是在40分鍾內能將自己的社會實踐和科研成果轉移傳導到課堂上,並將在課堂上的新思考再次融入社會實踐和科研探索。課堂情境的設置需要我們主動學習,特別是能將自己在社會實踐中的某些案例通過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完整地展示出來,而這不僅考驗教師的教學設計水平,更是對課堂組織和課外閱歷的考驗。
(四)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促進旅遊管理專業的新發展
旅遊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應該從單一型走向多樣化,要能在大學課堂上就初步掌握相關專業技能技巧。目前有關旅遊管理專業的教學改革越來越多,許多高校也都紛紛提出了多種改革舉措,如浙江旅遊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企業學院制」人才培養模式,遼寧科技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的「雙體系」模式,江西財經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的「三環四段五聯動」模式,等等。有些高校還據此成功申報了國家級教學質量工程,如天津商業大學的國際酒店管理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湖北大學的旅遊管理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從目前各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來看,實踐教學都被提到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課堂作為進入真正社會實踐的起步環節,模擬項目教學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是推進旅遊管理專業新發展的起始一環。
三、「游目的地開發與管理」課程情境項目訓練的設計與組織
「游目的地開發與管理」是旅遊管理專業的主幹課程之一,是融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知識體系。但胡海勝:旅遊管理專業課堂教學的情境項目設計從目前來看,本門課程由於存在與其他課程內容相重復等問題,導致學生上課的熱情不高,有一定的大學情緒。針對此類問題,本人在課程教學中,採取了課堂模擬項目訓練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一)情境項目設計
根據課程的內容安排,我們編排設計了一個綜合測試項目、八個重點課堂情境項目,綜合測試項目是利用課外時間完成校園AAAA級旅遊景區提升規劃,課堂情境項目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八個方面的情境式模擬項目,包括旅遊資源調查與評價、旅遊市場分析、旅遊 營銷策劃 、旅遊產品體系設計、旅遊項目策劃、旅遊線路設計、旅遊可行性研究和景區門票管理。總體來看,在課程所有內容中,除概念體系、理論方法、研究回顧三部分不好直接設計與其相對應的項目外,在營銷策劃、主題定位、功能分區、項目創意、景區管理等主體內容方面可以更好地設計相關的模擬項目,而這也正是本門課程最為核心的內容。除以上八個項目外,在課堂上我們還穿插了一些小的情境項目訓練,如南昌市的主題 口號 、景區名稱命名、旅遊廁所智慧化設計等。
(二)情境項目組織
情境項目的組織過程遵循了提出問題—初步分析問題—重點分析問題—回顧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步驟和程序,具體組織過程見圖1。作為江西財經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的主幹課程之一,本課程的教學時長是48課時,每周3節連續上課,主要是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考慮到敘述的方便及針對性,我們以下午課程為討論對象。由於是下午2點開始上課,因此不可避免地會有許多剛睡醒或者是會打瞌睡的同學。針對這種具體情況,我一般是在開課時就將模擬項目的要求告知同學,大約用時5分鍾,以使同學們能進入模擬項目的環境中,而通過他們要具體去參與的方式,也可以激起他們的能動性而不致聽課時毫無目標。在接下來的20分鍾,我會快速地將本周所要講授的課程內容梳理一遍,其中特別是要強調與情境項目高度關聯的某些知識要點。在第一節課下課後,可以通過走入學生之間與他們聊天的方式,獲取他們對該情境項目的初步認知想法,也同時可以為接下來的具體安排予以重新考慮。在第二節課,我將根據情境項目的具體內容,安排個人思考和團體研討兩個環節,個人思考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分鍾,然後再隨機組成由3-5個人組成的小團隊中繼續討論,時間一般控制在15分鍾。經過個人思考和團體研討兩個環節後,再用5分鍾在紙上寫下他們的具體構思。在剩下的15分鍾,我會邀請若干團體上台匯報他們的構思,由師生共同點評,特別是要讓其他團隊成員來點評,激發相互間的創意思潮。如果15分鍾還不夠的話,一般會順延到課間休息時間和第三節課的前30分鍾左右。在第三節課的剩餘10分鍾內,我會再重新將第一節課所提的課程內容再度重點「回爐」,詳細闡述其中的原理和方法,讓有問題的同學提問並回答。在最後的5分鍾內,我將總結該項目和本門課程的主要內容,並讓學生預習下一章節內容。
(三)情境項目考核
為提高學生參與情境項目學習的積極性,本門課程的考核體系也做了重大改革,由原來課程考試更改為課程綜合測試,即原來的總成績=最終考試成績佔比80%+平時成績佔比20%,更改為總成績=課堂情境項目佔比50%+綜合測試項目佔比30%+出勤效率佔比10%+課外互動佔比10%,重點突出課堂情境項目參與、完成的效率和質量。在每次課堂討論過程中,均由教師和課程助手詳細記錄參與過程,實現公平公正的綜合評價體系。基於情境學習理論的課堂情境項目訓練是「游目的地開發與管理」課程教學中的一次嘗試,從目前進行的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對旅遊規劃和景區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技術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不過,受制於教師水平以及課堂時間、教學設備等限制,該教學方法仍然要與課外的實踐教學相結合,特別是如果能通過建立旅遊景區實訓實踐基地,將課堂放在實景地教學,將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胡海勝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旅遊與城市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對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研究手冊》(第三版)的學習與思考之三———關於「情境理論」與「九種情境化教學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13(9):24-29.
[2]J•萊夫,E•溫格.情景學習:合法的邊緣性參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劉義,高芳.情境認知學習理論與情境認知教學模式簡析[J].教育探索,2010(6):88-89.
[4]張素梅,張秋敏.基於工作情境的導游實訓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0(3):137-138.
[5]張建,程鳳春.名校長基地培養模式探析———基於情境學習理論視角[J].中國教育學刊,2014(1):44-48.
關於旅遊管理論文相關 文章 :
1. 有關旅遊管理論文範文
2. 2016旅遊管理論文參考
3. 旅遊管理論文
4. 關於旅遊管理畢業論文範文
5. 旅遊管理論文範文
⑵ 誰幫我寫一篇關於酒店安全方面的論文
淺談酒店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人命關天,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安全管理工作,而酒店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酒店經營、服務、效益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那麼如何消除事故隱患,解決經營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問題,切實保障賓客、員工的人身健康和財產安全,為酒店提供安全的經營、服務環境呢?我認為必須認真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酒店高層領導必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安全工作。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酒店安全工作也不例外,安全工作好不好,關鍵在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責。只有酒店的主要負責人重視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配備並重視安全管理人員,將安全管理工作抓緊、抓實,那麼酒店的安全工作才能搞好,經營秩序才能有保障,才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否則,酒店的安全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也不能做到安全經營,安全事故也就可能會接連不斷的發生,賓客、員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酒店必然會在經濟上遭受重大損失,也會在社會上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二是必須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酒店的安全管理工作,僅憑領導重視還是不夠的,還應將安全責任層層分解並落實下來,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在酒店形成安全責任統一體。構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安全經營管理網路。安全生產責任制是酒店最基本的安全制度,是酒店崗位責任制的一部分,是安全經營規章的核心。它的實質是「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只有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安全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才能取得實效。
三是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建立完善的突發事件處置程序及預案。我們在落實了上述工作之後,就應著手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這是開展工作的准繩。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以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它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包括:員工安全守則、安全獎懲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會議制度、安全宣傳教育與培訓制度、消防管理制度等等。對於各種設備的操作,應制定具體的操作規程。對外來施工單位應與其簽訂《治安、防火安全協議書》,對用火的均需辦理《動火證》。同時,我們要根據酒店的實際情況,制定突發事件處置程序及預案,使工作有章可循,真正遇到突發事件時才能忙而不亂。制度的制定要詳細、具體,有可操作性,而後就在於落實,要把這項工作當作重要任務來抓,從細微處入手。強調按章辦事,在制度面前堅持人人平等,對違章者該批評的批評,該處罰的處罰,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形成「按章辦事、遵章守紀」的良好風氣,「樹立安全管理永無止境」的理念。
四是必須開展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素質和管理水平。安全教育與培訓的目的是增強員工的責任感,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預防事故、處理事故的能力,是確保酒店安全經營的有效措施。通過教育與培訓使各級管理人員「精」、普通員工「會」。安全教育與培訓要根據不同的時期或不同的教育對象採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它的方法很多,比如請領導或專業人員講課;組織安全方面的活動,舉辦安全知識競賽、模擬火場的消防演習等,旨在增強安全意識和操作的直觀感。贛電大廈多年以來一直堅持新員工上崗前安全培訓工作,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同時,大廈還利用《贛電大廈》報、板報、宣傳標語等形式宣傳安全方面的知識,以及在安全方面涌現的好人好事、先進經驗等內容,營造出濃厚的安全氛圍。
五是必須加強安全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安全檢查不僅是國家有關法規的規定,也是酒店搞好安全工作的客觀要求,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首先是要制定好安全檢查制度,其次是認真落實好檢查制度,通常可以通過季節性安全檢查、日常安全檢查、各崗位安全檢查、專業安全檢查、定期安全檢查以及重大節日安全檢查等制度的落實,達到一個發現並消除事故隱患,避免事故發生的根本目的。
六是必須保證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和抓好安全設施的維護管理工作。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一是要保證在安全方面的投入,要樹立「花錢保平安」的理念,如設施設備的老化、滅火器材、消防聯動設備的維護保養等等,都需要投入資金,在這方面不能出現「欠賬」,該買的一定要買,該換的一定要換,該修的一定要修,否則就會不斷產生和增加新的隱患,形成「舊債」未還又欠「新賬」的惡性循環。二是要明確專人負責對安全設施進行日常維護和檢查,責任到人,確保安全設施設備質好量足,隨時應對突發情況。
⑶ 旅遊管理的論文範文
隨著旅遊 教育 的不斷發展,實踐教學對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意義越發凸顯,實踐教學是培養旅遊管理專業人才職業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教學方式。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旅遊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旅遊管理論文 範文 一:旅遊管理體制改革建議 摘要:近年來國內旅遊行業得到了飛速發展,旅遊業管理體制改革也逐漸歷經了起步、發展以及深化這三個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旅遊業的現代化發展,對於第三產業的持續穩健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國內旅遊行業的發展也開始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對於旅遊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旅遊業的健康發展。所以,本文從當前旅遊管理體制現狀入手,針對旅遊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和坦建議 措施 ,以期能夠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和旅遊管理體制改革提供參考。 旅遊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性行業,屬於我國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為了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的健康發展,近年來國內旅遊景點建設項目逐漸增多,旅遊人數也越來越多。在整個旅遊行業看似欣欣向榮的發展狀態下,其管理體制卻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旅遊業的健康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漸完善的大背景之下,對目前的旅遊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創新,對於促進旅遊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旅遊管理體制現狀分析 (一)缺乏宏觀管理。近年來我國政府非常關注第三產業的發展,對於旅遊業也出台了很多優惠政策,大部分部門、單位都創辦了旅遊交通、餐飲等企業,但是這類企業的人事權、產權分別屬於不同的投資單位,可以說每一個旅行社都歸屬於不同的系統。這樣一來,造成國內旅遊系統復雜,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尤其是在一些客源不足的季節和整體市場低迷期,各個旅遊企業之間容易存在跌價競爭的現象,導致市場更加混亂,行業內部矛盾比較尖銳。對旅遊管理機構來說,不具有建設審批權,無法使用宏觀調控手段,從喚老桐而難以進行有效管理。 (二)相關 政策法規 有待完善。對旅遊管理體制來說,根據目前社會發展對旅遊的需求,旅遊管理體制也處於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中,但是卻很少涉及到政策法規層面,還是沿用過去的政策法規制度。根據現階段含彎旅遊管理的實際情況來說,一些不法商家和犯罪分子利用政策法規漏洞,在旅遊行業中組織進行非法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打亂了旅遊市場秩序,同時還損害了旅客的實際利益。 (三)旅遊管理體制不完善。由於旅遊行業是特殊性行業,且和其他相關行業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與交通、餐飲以及住宿等緊密聯系。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服務行業也得到了高速發展,很多部門都和旅遊業存在直接的經濟聯系。但是針對這些聯系行業,並沒有制定科學有效的管理體制,一部分旅行社為了吸引遊客,採取惡劣的市場競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遊客的合法利益,制約了旅遊業的發展。 (四)旅遊業產業結構失衡。現階段國內旅遊商品開發還比較落後,而旅遊商品屬於旅遊經濟的關鍵來源,其特點是效益高、成本低,且勞動密集度較大,有助於推動傳統工商業的發展。但是因為旅遊商品生產銷售管理不協調的問題,造成旅遊商品一直以來都處在自發狀態,加之旅遊產品種類相對單一,缺乏創新能力,同時在商品的包裝和運輸環節都存在一些問題,不能夠真正發揮出旅遊商品的價值。另一方面,交通業的發展不能跟上旅遊行業發展步伐,進一步導致旅遊產業結構失衡。 二、對旅遊管理體制改革的建議 (一)完善旅遊管理機構設置 一方面,國家旅遊局、旅遊協會、工商局、交通運輸局、文物管理局等應該共同攜手建立一套全國性旅遊管理體系,對全國旅遊市場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對旅遊事業整體發展制定總方案,並擬定相關規章及政策;密切監管各項 規章制度 的落實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調節各個管理部門之間關系,化解內部矛盾;制定並實施國內、國外旅遊市場開發戰略,並加強宣傳,增前我國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對國內旅遊人才的培養力度,全面推動旅遊行業發展腳步。另一方面,是對地方性旅遊管理機構進行全面完善。一些地方旅遊管理機構應積極學習並借鑒省級、市級試點旅遊管理 經驗 ,再與自身發展特點進行結合,制定出適合本地旅遊發展的管理方案。由省級旅遊管理相關主任及負責人共同設立旅遊管理委員會,作為該區域內旅遊業最高綜合管理協調部門,並且在其下設各職能處室,協調各市、各部門之間關系。 (二)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市場經濟的逐漸發展,政府部門在旅遊行業中所佔據的位置和發揮的職能也處於不斷的轉變之中,充分發揮旅遊行業協會的職能作用,提升行業自律性,必然會成為未來我國旅遊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在當前的新環境之下,國家應當引導幫助旅遊行業各部門按照自身發展情況設置旅遊行業協會,逐漸將旅遊行業和政府行政機關分離,依靠市場的調控作用確保旅遊行業能夠得以持續健康的發展。具體而言,國內旅遊行業協會的組織架構通常來說包括了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三項內容,而決策機構一般是旅遊行業各個部門、各企業會員代表所構成的,其主要職能是審議和決定行業內部的規章制度;執行機構主要設置了理事會,由管理、經營以及服務三種機構構成,主要用於相關決策的落實;監督機構設置監事會,針對旅遊行業內部和協會自身行使監督權。除開上述職能之外,各個地區旅遊行業協會還必須要負起統領職責,第一時間向會員單位傳達告知行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充分發揮出行業中介組織作用,結合行業具體需求組織進行各種旅遊行業知識培訓活動,強化與國內外同類組織的交流,推動旅遊行業朝著國際化現代化發展。 (三)積極發展旅遊行業企業 和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不同,市場經濟體制下注重企業的主導地位,旅遊行業的發展也是如此。所以我們要促進旅遊企業的發展,盡可能的發揮其在旅遊業中的主導位置,不僅要政府部門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把旅遊企業推向市場,給旅遊企業更多的自主發展權,對於旅遊企業的經營管理不作更多干涉,僅僅以監督者的角色出現,對旅遊業進行監督指導;同時旅遊企業必須結合市場發展規律來經營管理,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如此一來才能夠確保旅遊服務質量的持續提升,才能夠最終促進旅遊企業的發展,進而推動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旅遊企業還可以選擇走集約化的發展道路,對自身企業結構進行不斷調整,構建跨區域的多種企業格局,比如說集團化的大型企業、專業化的中型企業以及網路化的小型企業,如此才能夠增強國內旅遊企業的競爭力,吸引更多的閑散資金,進而構建多元化的市場運作機制。 (四)建立完善公眾參與制度 在現代旅遊管理活動中,公眾占旅遊管理的主體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旅遊管理體制改革的最終成敗,因此應當盡快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對旅遊管理進行有效監督。 1、旅遊管理部門在建立旅遊發展規劃和制定相關決策的過程中都必須事先給予公眾知情權與提議權,從而保證公眾主體地位的有效性。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也應當確保公眾能夠充分發揮出監督權,對旅遊管理活動實施監督。 2、要避免公眾參與制度流於形式,不單單是公眾對旅遊管理意見的表達或者相關信息的了解,更關鍵的在於具體的決策和執行過程中是否能夠實質性的參與。 3、為公眾創造多樣化的參與途徑,不僅要有制度化的參與方式,例如說訴訟方式或者信訪方式等,同時也應當提供非制度化的參與方式,例如說公眾能夠依靠傳媒方式或者其他志願活動來參與其中。同時政府部門也可以藉助於咨詢、調查或者評議活動來了解公眾看法,進而對旅遊管理制度實施全面的評估和判斷,並及時調整。 三、結語 總而言之,旅遊業的健康發展不僅關繫到其本身的發展,同時還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因為國內旅遊行業相對來說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加之政府部門的支持等因素,都進一步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針對當前的旅遊管理體制予以改革,進一步規范政府部門在旅遊業發展進程中的行為,積極吸取借鑒西方發達國家所積累的經驗,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組建符合實際的行業協會。通過上述措施來保障我國旅遊業的規范化發展,從而充分發揮出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旅遊管理論文範文二:旅遊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教學改革 摘要:近年來,大連大學旅遊管理專業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照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建設指標體系,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實踐教學設備和圖書資料、學生創新意識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和加強。旅遊管理專業在未來的教學改革建設中,應該著力構建人才培養模式,凝練專業特色;完善師資隊伍結構,打造教學團隊;重視課題項目申報,提升科研水平;加強課程教材建設,豐富教學內容;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創新能力;強化綜合素質教育,提高專業素養;實施專業獎勵機制,促進教學改革;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加強質量監控。 關鍵詞:旅遊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教學模式 1大連大學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與建設現狀 1.1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完善專業培養計劃 學院對旅遊管理專業培養方案、課程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完成了2014級旅遊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及專業課程教學大綱的修訂工作,使旅遊管理專業培養方案更加合理和符合實際,課程教學大綱更加規范和具體,可執行性增強。 1.2以教學團隊為引領,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實施專業負責人制度,在旅遊管理專業內根據需要劃分出三個團隊:管理學團隊、旅遊規劃開發教學團隊、應用實踐性課程團隊。打造年齡、知識、學歷、職稱等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同時,不斷採取加強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等多種方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組織教師全部參加各級各類、形式多樣的教師培訓。積極聯系旅遊企業業界高層來校為師生開辦講座,增強學界與業界的聯系,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1.3以培養目標為核心,塑造專業模式特色 突出新形勢下旅遊管理專業培養特色,將旅遊休閑管理和會展旅遊作為人才培養的特色方向。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外語能力和旅遊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強化英語教學四年不間斷,設置日語課程,進行雙語教學,學生到國際集團化經營企業和境外實習基地進行生產實習,建立“知識+能力+素質”為主線的教學體系,塑造“厚基礎重應用、多元化強外語、高素質富能力”的專業特色,構建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1.4以教學改革為載體,促進課程教材建設 制定課程發展規劃,以省、市、校各級精品視頻課建設為目標,形成學科基礎課程群、專業核心課程群、特色課程群。重點建設由旅遊學概論、旅遊經濟學、旅遊規劃與開發、旅遊 市場營銷 、旅遊心理學、旅遊管理學等課程組成的專業核心課程群。同時以教學改革立項為載體,在教學內容、 方法 、考核體系等方面進行改革。將教材編寫與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相結合,以教材編寫為載體,促進教師教學科研水平提高和學科發展。 1.5以實習基地為平台,推動實踐教學開展 強化實踐教學,構建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建立健全雙向指導制度,加強校企協同創新合作,拓展實踐教學基地類型,開辟旅遊景區、旅行社、會展公司、展覽中心、文博院館、休閑娛樂中心、大型節慶活動組委會等教學實踐基地。加強校內實習基地建設,與大連大學創想賓館和博物館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實訓和實習活動。依託學校文科綜合實驗中心,建立多功能實訓室、禮儀實訓室等。與大連、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海南、澳門的高星級酒店、景區景點和旅行社等30多家旅遊企業建立多層次實習就業一體化基地關系。 1.6以常規管理為基礎,強化教學質量監控 充分發揮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督導組、學生信息員在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中的積極作用;通過建立學院、教研室、學生三級管理網路,形成學院教學質量監控和信息反饋系統。積極落實三級聽課制度,執行《領導幹部聽課制度》;認真做好期初、期中和期末各項常規教學管理工作,通過嚴格執行教學計劃、組織教師座談會、學生座談會、學生評教和教師評學等工作,對各項教學活動加強管理和質量監控。 2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旅遊管理專業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照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建設指標體系,還存在很多不足和薄弱環節,尚需要在今後的專業建設中予以解決。 2.1師資隊伍建設需要加強 旅遊管理專業現有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不夠合理,具有博士學位、行業經歷的教師數量不足。著眼於旅遊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的建設,需要繼續引進若干品學兼優的青年博士,培養優秀的青年師資,加強師資隊伍的梯隊建設。同時,也要加強現有教師博士學歷培養。另外,因為旅遊管理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2.2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需要深入 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需要深入如,精品課門類少,級別偏低;教學成果數量不多,缺少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 2.3教學改革成果有待突破 教師發表教研論文的數量不足,省級以上教研項目與教研成果獎有待提高。教育教學改革還停留在課程 教學方法 的改革與探索上,對專業建設的整體性研究及課程體系整體建設的研究還較少。 2.4實踐教學設備和圖書資料有待改善 旅遊管理專業教學實驗儀器設備(含軟體)生均值、生均專業紙質圖書資料數量不足。必要的旅遊管理專業紙質圖書資料、專業電子圖書資料需要采購;模擬模擬實訓軟體尚需采購。 2.5學生創新意識有待提高 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的意識不強、參與比例不高。學生參加綜合素質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待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待加強。 3旅遊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建設的主要措施 3.1構建人才培養模式,凝練專業特色 根據我國社會發展對旅遊人才的需求,不斷對旅遊人才培養實踐進行探索和提升,人才培養立足大連、面向遼寧、輻射全國,完善“厚基礎重應用、多元化強外語、高素質富能力”的旅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特色。建立“專業教學—校內實訓—基地實習—服務社會”四個環節的社會化協同培養平台,構建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3.2完善師資隊伍結構,打造教學團隊 通過實施“迎進來,派出去”戰略,採取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的形式,提高教師隊伍的學歷水平,豐富行業實踐經驗,聘請客座教授、實踐教學兼職教師,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加大青年博士的引進力度,加強現有教師博士學歷培養,通過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提高教師博士比例,改善師資隊伍結構。 3.3重視課題項目申報,提升科研水平 以科研促進教學,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鼓勵教師積極申報各級各類科研項目,積極撰寫學術論文,向國內外的期刊,尤其是高水平的核心期刊投稿。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申報不同級別的課題立項,尤其是要實現國家級課題的突破。打造科研團隊,提升科研水平,增強科研實力。 3.4加強課程教材建設,豐富教學內容 深化教學改革,嘗試實行MOOC、翻轉課堂、案例教學、情景式教學等教學方法。確立與現代旅遊相適應的教學標准,形成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知識、能力、素質並重的課程體系。課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積極推進雙語教學,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 3.5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創新能力 在建立實習就業一體化基地和為學生搭建專業實踐平台方面,積極與旅遊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建設高層次、多元化的境內外實習就業基地。鼓勵專任教師必須自己先走出去,深入行業實踐,同時,將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行業精英、兼職教師請進來。合理安排校外實習,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推進創新與創業教育。 3.6強化綜合素質教育,提高專業素養 不斷拓展雙語課程教學,推進具有國際視野的國際化人才培養進程;積極探索與實施研究型教學方式,突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探索通過開設研討課程等方式,開拓學生視野。加大對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參加創新創業活動及參與科研項目學生比例和參加綜合素質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7實施專業獎勵機制,促進教學改革 繼續實施專業建設獎勵方案,鼓勵教師注重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創新研究與探索,凝練教學特色,為在今後全面實施研究性教學與實踐性相結合打下基礎。 3.8健全教學管理制度,加強質量監控 建立健全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和教學質量監控,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高管理效能和效率,充分調動專業全體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確保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旅遊管理論文相關 文章 : 1. 旅遊管理論文 2. 旅遊管理論文:旅遊精細化發展之初探 3. 2016旅遊管理論文 4. 2016年旅遊管理論文題目 5. 本科旅遊管理論文 6. 2016旅遊管理論文參考
⑷ 關於旅遊的學術論文
進入80年代以來,我國旅遊業蓬勃發展,旅遊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新的增長點,越來越多的旅遊城市提出將旅遊業發展成為支柱產業。這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旅遊的學術論文,僅供參考!
關於旅遊的學術論文篇一
對做好旅遊管理的探討
摘要: 如何做好旅遊管理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從旅遊人文資源開發以及應對旅遊危機管理兩方面闡述了旅遊管理的思想。
1旅遊管理要加強在人文資源開發利用方面的建議
1.1 促進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的統一自然資源不管多麼美麗,沒有人的參與就失去意義,沒有人文的氛圍就失去了顏色。以杭州西湖為例,是我國獨有兼具美麗的湖光山色和悠久歷史文化韻味的景區,這里孕育的文化非常豐富。既有家喻戶曉的白蛇娘子傳奇,又有文人墨客留下的象“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佳句。這些資源都可以在西湖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西湖旅遊區的各個景點,可以充分利用名人故居這一旅遊資源。遊客在遊山玩水之間,也可以充分了解到西湖文化的歷史和典故,同樣也可以利用杭州的民俗藝術團體在西湖景區表演西湖文化的傳統民俗節目,巧妙的將文化資源和自然景物結合起來,使得遊客更容易理解杭州,實現西湖景區的人文自然景觀的和諧統一。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保護西湖資源,對西湖的生態、水質、衛生狀況加強保護和監督。
1.2 努力發掘人文歷史旅遊資源我國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眾多的文化資源,像龍舟賽、元宵燈會、清明踏青、五月花會、八月觀潮、中秋賞月、重陽登高、十月廟會等民俗活動,開發利用條件極其優越。要充分利用這些民俗文化,重點打民俗旅遊,這樣不僅可以為當地的旅遊產業帶來巨大的收入,也會對當地的城市發展和定位等具有很好的作用。
1.3 提高人文素質,完善旅遊設施文化旅遊具有文化傳播和交融的作用,具有很強宣傳作用,旅遊就像一張名片,在帶給遊客旅遊資源享受的同時,也將自己的形象進行了宣傳。從事旅遊資源服務的人員素質對旅遊形象具有重要影響,在旅遊景點的一些人性化的配套設施對旅遊地形象也有重要影響。好的人文素質、禮貌切近的服務態度會對旅遊者帶來很大正面的影響,會提高遊客對旅遊滿意度,進而對整個城市的形象具有更好的印象。旅遊設施的完善程度也會對遊客帶來不同的感覺,遊客在旅遊時一般比較放鬆,一些人性化的設施會讓他們感覺很親切,一些帶有遊客可認知的語言無疑會增加親近感。
1.4 優化資源配置,改進旅遊經營策略和其他產業一樣,人文旅遊產業的開發、經營等需要進行細化研究,所不同的是一般其他企業開發的是有形產品,而人文旅遊產業開發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產品,產品的質量通過旅遊群體的滿意程度體現。開發怎樣的旅遊產品、旅遊產品的市場前景如何、如何合理規劃使得資源配置優化以及採用什麼樣的旅遊產品經營策略都需要因地制宜、通過對人文旅遊產業的科學研究實現。目前,我國很多旅遊景點在人文旅遊開發方面既有成功的經驗,又有失敗的教訓,我們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①通過加強在人文旅遊產業方面的研究,使得人文旅遊資源開發更加成功,則可以大大減小旅遊資源開發方面的風險;②旅遊資源的優化配置值得關注,不同的旅遊資源如何配置更加合理,如何配置才能更加吸引旅遊者,使得運行成本降低,產業收益增加,這些方面也需要進行科學的研究;③人文旅遊產業的經營策略非常值得研究,並非景點門票價格定得越高,旅遊產業的收入就越多,不同的旅遊景點採用聯合消費還是單項消費更好也需要根據消費者的旅遊消費心理和旅遊景點的具體情況確定。
2加強旅遊危機管理的措施
旅遊業是一個相對脆弱的行業,由其自身所具有的“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決定了她的觸角極大地延伸到其他各個行業領域,使得外界瞬息的變故都牽動著整個旅遊行業敏感的神經。旅遊危機已成為世界許多地區的旅遊業上空的陰雲,良好的危機管理成為旅遊業——這個應優先考慮快樂和關照產業的急迫需要。
2.1 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危機意識是一種競爭意識、超前意識、鞭策意識,也是一種凝聚劑。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應在感覺危機、認識危機的前提下,經常地、系統地講形勢、講問題,使員工牢固樹立危機意識和與企業共同承擔危機與風險的主人翁責任感。居民與旅遊者要強化安全意識,強調人的生命高於一切,確保平安健康也是一種增收途徑。
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應是政府危機管理的核心和重點,作為旅遊地區政府應首先樹立危機意識,加強旅遊危機戰略性研究,從根本上防止危機的形成和爆發或將其及早制止於萌芽狀態。
2.2 建立預警機制,實施預防管理在建立旅遊災害預警機制方面已經達成普遍共識。所謂"旅遊預警制度",主要是有關部門在國內外發生疫情、戰爭、社會問題、自然災害等影響旅遊的事件,予以發布並警示,從而有利於旅行社和遊人預見問題,並主動採取積極的安全措施。
2.3 建立應付旅遊危機的應急機制旅遊危機爆發後,最緊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快速反應機制,盡量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災害、事故發生後,在第一時間實施有效搶救,減少人員傷亡;在疫情發生時,防止疫情擴散;在治安事件發生後,盡快偵破案件,懲治違法分子,保護受害人,處理善後事宜。因為自然災害導致旅遊地暫時不能接待旅遊者,及時告知旅遊者,減少旅遊者的期待成本和預期心理,有利當地旅遊市場的恢復。
2.4 旅遊危機過後盡快採取措施復甦旅遊業首先,旅遊危機過後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促銷活動。其次,要利用媒體重樹區域旅遊形象。旅遊危機之後,要盡快挖掘正面報道的價值,予以針對性的促銷。第三,做好事件旅遊營銷,加大市場對旅遊地的關注。
總之,當組織或個人面對危機時,應當把社會公共利益放在核心地位,及時反應、控制、補救、總結,並有意識地將危機轉化為契機,因勢利導,借題發揮,將損失減小到最少。旅遊行業是很脆弱,但不經磨練、不經危機,這個行業永遠都是脆弱的。作為旅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努力構建比較完善的公共危機管理機制,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推動本部門以及整個行業危機管理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如東.政府在旅遊管理中的作用及制度創新[D].同濟大學,2006,(08).
[2]牛江.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管理的利益相關者分析[D].北京林業大學,2007,(03).
[3]王詠.遺產旅遊地管理體制的初步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5,(05).
[4]張志娟.中國傳統文化與旅遊管理[D].廈門大學,2001.
[5]烏傑.淺談旅遊危機管理機制的構建策略[J].科技資訊,2008,(01).
[6]陳景翊,姜春紅.中國旅遊業危機管理對策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關於旅遊的學術論文篇二
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發展驅動因素量化分析
[摘要]三亞市是我國旅遊房地產發展的代表城市,總體發展水平在我國處於領先地位。本文在對相關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發展的主要驅動因子,對我國城市旅遊房地產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性。
三亞市地處海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國唯一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擁有土地面積1919.6平方千米。三亞市是中國熱帶濱海旅遊資源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在境內長達209千米,每岸線上,密布亞龍灣、大東海、鹿回頭公園、天涯海角、南山文化旅遊區等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不僅具備現代國際旅遊五大要素——陽光、海水、沙灘、綠色植被、潔凈空氣,而且還擁有河流、港口、溫泉、岩洞、田園、熱帶動植物、民族風情等各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作為旅遊業與房地產業相互滲透融合產生的新興產業,旅遊房地產目前在中國越來越得到重視,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而三亞市的旅遊房地產發展不僅走在全國前列,也最具有代表性。胡浩(2005)以上海為例研究了大都市旅遊房地產發展與布局,徐翠蓉(2005)以青島市、蘇瓊瓊(2006)以杭州市、程敘(2008)以重慶市、謝志林(2008)以南寧市和任宜煊(2009)以山東省海濱城市為例對旅遊房地產項目開發及市場發展狀況等進行了研究。而有關旅遊房地產發展驅動方面,劉艷紅(2004)認為經濟增長(內因)和經濟全球化(外因)共同促進了旅遊房地產發展。胡浩(2005)認為休閑時間增加、政府大力推動、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居住職能變化、商業服務業發展等條件促進了旅遊房地產項目開發。從文獻綜述看,並沒有學者對三亞市的旅遊房地產發展狀況做過研究,也沒有專門對城市旅遊房地產發展驅動因素進行研究,方法也局限於簡單的定性分析。本文利用多元統計學當中的相關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研究影響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發展的驅動因子,建立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發展驅動因子逐步回歸方程,並分析各驅動因子間的關系及其作用,為該市旅遊房地產可持續發展和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同時也尋求城市旅遊房地產發展的共性。
1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發展現狀特徵
自從1996年三亞市在亞龍灣成功舉行中國度假休閑游開幕式,凱萊度假酒店正式起航,後來幾十個大型旅遊項目相繼投建,三亞市的旅遊房地產業開始蓬勃發展,至今已有十多年。
現階段三亞市的房地產銷售主要為旅遊房地產,其發展呈現以下特徵:
(1)產品特徵:旅遊房地產產品主要以公寓、住宅、別墅和產權式酒店為主,作為島外客戶的“第二居所”、“第三居所”等,其中公寓、住宅所佔比例較高。
(2)產品分布:主要分布具有一定景觀的區域,充分利用海景、河景、山景資源。目前正在開發海景沿線的基礎上向縱深發展。
(3)置業人群:有調查研究表明,絕大多數的購房者來自於島外,這一群體佔到了三亞市總體樓盤客戶的90%以上.並且大多為二次甚至多次置業者,集中來源於“兩區都”,即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東北高寒地區和首都北京。
2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發展驅動因素的量化分析
2.1指標選取和數據標准化
本文通過對《三亞年鑒》中社會經濟、城市發展、旅遊業以及房地產業等方面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選取了第三產業主導性X1、對外貿易商品進出口總值X2、全社會貸款余額X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X4、旅遊總收入X5、接待過夜旅遊者人數X6、社會旅客周轉量X7、實有客房數X8、文教衛科事業費占財政支出比例X9、城市居民每萬人擁有公共汽車數X10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Y等11個指標變數進行分析,其中指標Y代表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的發展。由於不同的自變數Xi,它們的取值范圍和單位都不相同,為了在無量綱影響下進行計算,利用SPSS.18統計軟體對三亞市2000—2006年X1~X10和Y進行標准化處理,結果見上頁表1。
2.2基於主成分分析法的因子分析
通過SPSS.18統計軟體對標准化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得到相關系數矩陣,見表2。可見變數之間的相關系數大都在0.5以上,所選取的10個變數之間相關性較高,可以提取綜合指標。而從公因子方差中可以看到X1-X8的共同度都在90%以上,最低的X10也有62.2%的共同度,即這些變數的信息丟失較少,都能被因子解釋,因此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從因子分析的總方差解釋中可知第一個因子的特徵根為6.918,解釋10個變數總方差的69.181%;第二個因子的特徵根為1.198,解釋10個變數總方差的11.981%;第三個因子的特徵根為1024,解釋10個變數總方差的10.244%。前三個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91.406%,能夠包含大部分變數的信息,故選取三個主要因子,見表3。
表3顯示的是旋轉後的因子載荷矩陣。可知,第一因子F1基本反映了X2~X8變數的信息,包含對外貿易、金融、物價、旅遊業等方面,因此可命名為“城市經濟和旅遊發展水平”因子。第二因子F2主要反映了X9、X10變數的信息,可命名為“城市公共事業發展水平”因子。第三因子F3反映了X1變了的信息,可命名為“城市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因子。根據因子得分的系數矩陣,可以寫出以下的各因子的得分函數:
F1=-0.088X1+0.135X2+0.160X3+0.167X4+0.158X5+0.133X6+0.158X7+0.123X8-0.044X9+0.033X10
F2=-0.028X1+0.029X2-0.089X3-0.061X4-0.144X5+0.041X6+0.002X7+0.128X8+0.682X9-0.565X10
F3=0.909X1+0.058X2-0.076X3-0.130X4-0.025X5+0.063X6-0.107X7+0.069X8-0.206X9-0.216X10
2.3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因子分析只是對多個指標變數的降維處理,並不能解釋各因子的影響作用,因此還需要對各因子和因變數Y之間的關系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
根據表4建立的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為:Y=A+0.991F1+0.130F3
方程式中的常數項為A,值為4.109E-18,偏回歸系數B1為70.991,B3為0.130,經T檢驗,B1和B3的概率P值均小於0.001,按給定的顯著性水平0.10的情形下,均具有顯著意義。
從表達式可以看出:F1對因變數Y的影響遠遠大於F3,就是說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的發展主要是受F1(城市經濟和旅遊發展水平)直接驅動影響。而F3涵蓋了城市除農業、工業和建築業以外的其他產業的發展水平信息,對旅遊房地產的發展起到支持作用,驅動力明顯不如F1大。具體到城市科教文衛、交通等公共事業的發展水平因子F2,由於主要服務於三亞本地居民而對旅遊房地產發展的驅動不明顯,被剔除在驅動力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之外,這也與三亞旅遊房地產的主要消費群體來自市外的情況是吻合的。
以上分析只是對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發展驅動因素的量化分析,還有看到一些不能量化的方面:第一,地方政府為增加財政收益,對旅遊房地產業大力扶持,出台一系列相關利好政策,促進旅遊房地產的發展。第二,居住理念與消費文化的轉變也促進了旅遊房地產的發展。第三,大量閑余資本的炒房投機行為已經成為影響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發展的驅動因素之一。
3結論
依託於獨特旅遊環境和較大的國際知名度,)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的發展呈現出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其所體現出來的特徵具有城市旅遊房地產的典型意義。綜合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結論:
——三亞市旅遊房地產發展的主要驅動因素是三亞市旅遊業發展水平以及城市綜合經濟水平,旅遊業和綜合經濟水平越高,對旅遊房地產發展的驅動力作用越大。城市其他第三產業的發展對旅遊房地產的發展業起到一定的輔助驅動作用。
——城市旅遊房地產的發展除了當地政府的政策扶持與民間資本的投資推動之外,最根本的驅動因素是城市旅遊經濟發展水平。因此,提高城市旅遊素質,發展城市旅遊經濟,發揮旅遊產業關聯帶動作用是城市旅遊房地產良好發展的先決條件。
⑸ 求一篇關於旅遊景區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的論文。如通過,高分追加!
淺談季節性旅遊市場食品監管的方式方法
目前正值旅遊旺季,確保旅客食品安全,是旅遊景點監管的重點,也是工商部門監管的主要對象。針對旅遊市場周期短、遊客相對集中,食品經營者結構復雜、客流量大、監管難度大等特點,如何加大對旅遊市場食品、餐飲的監管,是擺在我們工商部門的首要問題,探索對其監管方式和方法,對於今後監管工作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 目前季節性旅遊市場餐飲經營存在的問題:
1、因經營的條件所制,難以辦理《衛生許可證》。這些旅遊勝地由於受自然、生活等環境的制約,再加上經營設備簡陋,經營周期短,經營地址不固定等因素,按照衛生部門要求,不具備辦理《衛生許可證》的條件,因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不予頒發《衛生許可證》。
2、因有關前置手續的制約,為辦理營業執照造成難度。季節性強的旅遊勝地經營的大部分是商業、餐飲業。在對餐飲業的監管上,由於辦理《營業執照》前需要經營者提供衛生部門核發的《衛生許可證》、經營人員《健康證》,而絕大多數經營者全年只能經營3至5個月時間,再加上經營的從業人員不穩定,正因為如此,從衛生部門要求獲取不到辦證的資格,工商部門就無法辦理辦注冊登記手續,經營者就領不到《營業執照》。
3、對工商部門日常監管工作造成困難。工商機關對旅遊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嚴把市場准入關。因大部分經營者的前置許可不夠條件,因而就造成了無序進入或違法經營(無照經營)長期存在,給工商部門日常監管造成了許多不便。同時也制約著旅遊市場的發展和遊客對本地區旅遊景區食品安全的信譽度。
4、經營的飲食質量無法保證。在「三證」尚不健全、監管難以深入、各職能部門職權不及時到位的情況下,經營者經營的飲食質量就難以保證,萬一發生飲食方面不安全問題時就無法查處,形成部門之間相互扯皮,當地政府以經營的商戶屬於衛生、工商、公安為理由推辭,衛生部門以沒辦《衛生許可證》為由不參與處理,工商部門沒辦營業執照處罰難以介入等問題,到最後處理的結果將導致遊客不滿意,經營者意見大的問題。
二、監管的方法:
1、配合衛生部門辦理臨時《衛生合格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應本著確保遊客食品安全,加強對旅遊市場的監管力度。特別是對景區餐飲業的管理,應由景區管委會協調工商、衛生、公安等部門聯手,形成監管合力。對不符合辦理《衛生許可證》條件可以協調衛生部門嘗試核發臨時《衛生合格證》的辦法,以解決前置許可的問題。
2、辦理確不具備條件的,實行實名登記制。對辦不下《衛生許可證》的,採取實名登記制的辦法:一是經營者出攤經營前出示本人身份證有效證件並予以復印,詳細登記經營者出攤位置、名牌號;二是登記經營者詳細地址,起碼知道經營者是什麼地方人,萬一出了問題,就能及時聯系;三是由工商部門對採集到的經營者相關信息進行建檔保存、備查。
3、簽訂食品安全合同,責任到人。在經營前,由衛生、工商部門對經營者簽訂有關食品安全責任合同書,合同上必須載明有關各負責任承諾等事項,應負的責任范圍。
4、建立市場查巡制。實行實名管理以後,對經營者在日常監管中具有以下4個作用:
(1)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明確了雙方間的連帶責任。經過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簽訂食品安全生產經營合同書以後,明確了經營者在經營中各種事項,達到的標准,如發生不安全事故時所負的責任,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經營者不得規范各自的經營行為,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發展前景和經濟效益。
(2)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彌補了原先經營者地址不詳、聯系方式不通的局面。徹底改變以往傳統地做法,對經營者提供的個人身份證及住所要與公安核實,經審驗准確無誤後備案,同時所備案的聯系方式是否能打通,並每月聯系一次。這樣萬一發生什麼問題,就能果斷做出應急措施,消除不安全隱患。
(3)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方便了日常監管。一般旅遊勝地離工商所比較偏遠,為日常巡查工作帶來很多不利因素,特別是對外地來本地經營的,人員流動性大、經營周期短、經營人員又不穩定,加之我們日常監管因人員少、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局限,一度曾出現過監管不到位、巡查缺失、記載不詳等問題,導致有些旅遊市場曾發生過食物中毒事件。實行這一管理後,就會降低事故發生的極率,提高日常監管力度。
(4)實行實名管理制以後,取得了遊客的信任。實行實名制管理後,對每個經營者製作一個《文明經商監督牌》,正面標明經營者姓名、年齡、地址、營業執照號、監督電話等事項,反面印有《文明經商公約》,讓遊客一看,一目瞭然,如發生什麼問題遊客就撥打監督電話,也能說清經營者的姓名。這樣以來,讓遊客吃的放心、住的舒暢、喝的滿意、玩的快樂,領略大自然的美,逐步提高旅遊景點對遊客的滿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