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款寶馬5系黑色內飾圖片
『壹』 2020款寶馬5系顏色種類照片
2020款寶馬5系顏色種類如下。
在國內外中高端車型市場中,寶馬5系憑借出色的綜合實力受到了廣泛歡迎。寶馬5系推出的換代車型並一直沿用至今,它不斷優化改進,不僅外觀、內飾向7系靠攏,並且動力、舒適性上也都有明顯提升。
寶馬5系是一款豪華中型車,這款豪華車在國內市場銷量很不錯。
2020款寶馬5系一共有六種顏色,分別是:礦石白,寶石青,碳黑,開士米銀,雪山白,月光銀。
『貳』 寶馬5系525LI豪華套裝車身黑色內飾配什麼顏色好
17款的寶馬320li豪華設計套裝,指導價是37.99萬,優惠根據各地情況價格不同。上海這邊大概32萬左右。希望幫到你
『叄』 新寶馬5系外黑裡面配什麼顏色好看
寶馬五系這款車子黑色的話裡面選擇米色的內飾更顯檔次一些參考一下。
『肆』 新款寶馬5系實拍圖
近日,有海外媒體曝光一組新款寶馬530i的實車圖。據悉,國產版新款5系有望於今年9月在北京車展上市開售。
在動力方面,國產新款寶馬5系將搭載高/低功率調校的2.0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04馬力和280馬力,與之匹配的是8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新款寶馬5系官圖發布!雙外觀造型+48V輕混,老闆們再愛我一遍
今天寶馬正式亮相了新5系中期改款車型,新車分別在外觀、配置甚至動力總成上都有相應的變化,例如新增了48V輕混系統、換裝了新的外觀設計語言等等,讓這一次中期改款5系十分具有分量。
全新雙外觀設定
運動&豪華
中期改款的5系看起來要更加干練精神許多,我想是中期改款用了更加多凌厲的線條增加了氣勢,過濾掉了現款的商務氣息,改款後會更加適合「成熟」後年輕人的眼光。
現款5系進氣格柵為分體式的「雙腎設計」,改款後變為一體式,尺寸更長。當然前臉最引人矚目的,是新裝備的新一代天使眼激光大燈,燈眉部分有藍色標識進行點綴,科技感十分強烈。
車尾的LED尾燈也更換了全新樣式,對於一台改款車型來說,能夠在外觀上給消費者看到明顯的區分變化,讓人知道他開出去的是一台新款的車型,已經非常心滿意足了。
新車將會推出兩款不同風格的車型,分別為運動款和豪華款雙造型。豪華造型的5系在包圍樣式上有一定的不同,前臉下半部分採用了貫穿式的黑色通風口設計,車身也會有更多的鍍鉻裝飾,比運動款的要更加大氣沉穩一些。
在外觀尺寸方面,中期改款5系車長約增加30mm。
最新一代iDrive7
兼容蘋果和安卓互聯
內飾上基本維持原樣,不過在改款寶馬將重點放在了科技配置上。
新車搭載了寶馬最新一代信息娛樂系統iDrive7,據稱加入了更多拓展功能的IPA智能個人助理語言系統,並帶有RSU遠程軟體升級功能。
除此以外,新系統能夠適配本地導航軟體,新系統能夠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手機互聯。總之,中期改款5系的iDrive7的功能會比現款的更加豐富和強大。
一鍵加速?
新增48V輕混黑魔法
中期改款5系將提供四種動力總成,分別為:530i、530e插電混動、540i和M550i。其中540i車型將採用48V微混系統+六缸發動機,動力參數保持了335ps。
530e插電混合版延續2.0T發動機+電動機組成插混系統,提供最大功率288ps和峰值扭矩420Nm動力輸出,通過「XtraBoost」功能,可額外十秒鍾輸出的40ps動力。
M550i xDrive車型搭載4.4L V8 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提供最大功率523ps和峰值扭矩723Nm的強大動力,採用高性能輪胎時,0至100英里/小時加速只需3.6秒,變速箱進行運動型升級,提升了換檔速度。
其中中期改款5系還將加入48V輕混系統,採用啟動電機和額外的電池,當駕駛員松開油門或者踩下剎車時,制動能量回收系統會將動能轉換為電能,儲存在48V電池中。
48V電池能夠支持車輛在車速低於約14km/h時關閉發動機,使用滑行功能節省燃油。除此以外,這款48V輕混系統還能夠提供額外11匹馬力,能讓改款5系有更加迅捷的起步反應和加速。
更加巧合的是,在5月27號當天除了寶馬發布改款5系以外,對家賓士也正是發布了新一代賓士E級敞篷版的官圖,雖然是敞篷版,不過已經足以腦補出四門標准版車型的樣子了。這一波正面對杠你更支持誰的顏值?
新E級敞篷版
AMG E53 Coupe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寶馬新款5系配置曝光:9月國內上市,新增黑色套件,2.0T動力大漲
近日,網路上曝光了一組國內中期改款寶馬5系車型的詳細配置單,新車在配置方面有所調整,同時所搭載的2.0T發動機在功率上進行了大幅上調。根據此前消息,改款後的國產寶馬5系最快有望在今年9月正式上市。
新款5系將繼續推出包含燃油版(包含長軸及短軸)和插電式混動版的車型,並且兩者都會提供運動套裝和豪華套裝兩種外觀套件,其中長軸版將會推出13款車型,包含2款525Li車型、8款530Li車型以及3款535Le車型,其中混動車型由原先的530Le更名為535Le,540Li車型或不再提供。
科技配置方面,新車根據配置不同,將提供發動機遠程啟動、全景天窗、車內香氛系統、駕駛員輔助系統、HUD抬頭顯示、Bowers&Wilkins音響系統、後排娛樂系統、後排智能觸控系統、行車記錄儀等選裝或標准配置。
動力部分,新款5系將繼續搭載高低兩種功率調校的B482.0T發動機,最大功率分別提升至204、280馬力,海外版車型全系動力還加入了48V微混系統,國產版本目前尚無消息。傳動系統方面,新車均匹配8檔手自一體變速器。
插電混動版車型535Le車型電動機最大功率126馬力,系統綜合最大功率292馬力,峰值扭矩達到420N·m,純電模式下續航里程超60公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2020款寶馬5系提車作業,暗夜藍內飾,挺好看的
本人19年底有購車想法,鎖定賓士e300和寶馬5系。後來實在忍受不了賓士4S店人員天生的優越感和惡劣的服務態度,直接pass掉賓士,鎖定寶馬5系,經過反復考量准備買530i,石青色外觀和暗夜藍內飾,後因為4s店沒有現車,只有一款525i極地白低功率版本,暗夜藍內飾的,看了現車後,確定是剛出廠不久,id7系統,勺子大燈,被暗夜藍內飾深深吸引了,決定不等530了,直接下定,開回家過年!交定金,辦貸款,刷首付,上牌提車,開車回家過年。說一下用車感受:1.外觀,因為之前的車就是白色,所以本人不反感白色,白色顯大氣,安全色,就是車漆為普通漆,但是後期維修也便宜,忍了。標軸線條比較均衡勻稱;2.內飾:暗夜藍內飾為進口車專供色,並且是選配色,他的皮質比其他顏色的皮質要厚實一點,顏色也很有品質;中控和門兩邊飾板均為鋁制菱形飾板,挺好看的,門把手和門板也是包皮的,比較良心;3.空間:本人182,前排調到最舒適情況下,坐後排還有一拳空間,因為寶馬後排的坐墊比較長,後排座椅傾斜度很符合人的坐姿,包裹性強,所以雖然後排空間看著局促,但是實際做進去剛剛好,不擠,但是你要像長軸一樣翹二郎腿也不可能,這點跟長軸沒法比,只不過對於我自己開車,後排平時也很少做人的情況下,完全夠用;後備箱空間也挺大的;4.異味:因為進口車,他們使用的塑料回料只有5%,所以沒有任何異味,甲醛也不超標,這一點做的要比國產的強,車上會有真皮座椅的皮子味道,據說十年八年也是這個原味,不過還好很淡,用一個車載香水就蓋過去了;5.不滿意的地方:進口車標配的配置太低了,沒有無線充電,沒有座椅通風加熱,尾門居然是手動的,沒有鎖車自動升窗只能按住鎖車鍵升窗,對於這個價位和級別的車來說,有點不應該。准備後期網上買個obd自動升窗器按上,價錢合適的話價格電動尾門,就夠了。6動力方面:雖然是低功率,只有184匹馬力,但是匹配的采埃孚8AT變速箱非常聰明,能將發動機的功率以最少得損耗發揮出來,所以車子並不像大家想的那樣肉,高速輕松上160不費勁,也就是說160以下跟530沒區別,平時超車和浪一下絕對夠用了,160以上我只拉到180,升速雖然沒前段塊,但是也不差,車速180的情況下,車子也是相當穩當。我開車沒有飆車習慣,只有超車喜歡,這個動力真的合適和我,完全夠用了,本來還因為沒有530現車感到遺憾,開了525之後才感覺沒有遺憾的必要,還省了6萬+銀子,滿足了。順便說一下論壇里經常的高低功率互掐,我打個比方,好比買手機,我之前買的128內存的,最高峰用掉49內存,剩下的就是閑置內存,用不到,現在的新手機我直接上64內存完全夠用。我的意思是說如果在乎性價比,525完全夠用,不用擔心動力問題;如果不在乎錢上530,雖然會有動力閑置,但是中間的差價換了高功率發動機和增加的多個配置也是劃算的。最後上圖[嘻嘻]
18寸輪轂,胎噪比530的19寸輪轂小,且不容易鼓包
『捌』 新寶馬5系內飾哪個顏色好看
酒紅色好看
採納哦謝謝
『玖』 新款寶馬5系,大氣的外觀,奢華的內飾,「有里有外」開著面子足
新款寶馬5系實拍。外觀的設計非常大氣,前臉採用最新的家族化風格,進氣格柵採用黑色雙腎的造型帶來很強的運動氣場,扁平的頭燈亮起來十分精緻,內部刻畫十分仔細,LED日間行車燈採用很有科技感的設計,下格柵採用蜂窩狀的設計很有運動范,兩側不規則的導流口設計動感,前包圍採用運動的設計,前臉運動氣息非常到位。側面輪廓的造型非常舒展又運動,簡潔的車身造型非常有豪華感,龐大的車身尺寸設計帶來非常強大的氣場,流暢的腰線設計非常簡潔,C柱的造型很有大氣感,輪轂的設計非常動感。車尾的造型很有時尚的氣息,輪廓設計非常簡潔大氣,尾燈採用很有精緻感的設計,排氣採用雙邊共兩出的設計。內飾採用豪華又運動的設計,中控的布局非常大氣,方向盤造型運動,中控屏設計時尚,按鍵布局合理,空調出風口造型很有質感,座椅包裹性好,做工精細,用料考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