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房車
Ⅰ 寫少數民族的房子的文章500字
蒙古族簡介
分布在內蒙古各地,大多聚居在農村牧區,部分散居在城鎮。蒙古族發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蒙古」的漢文譯寫始見於唐代文獻稱作「蒙兀」。元代文獻始譯成「蒙古」。歷史上畜牧業生產是蒙古族人民一向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形式。如今仍有相當數量的蒙古族從事畜牧業生產。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3種方言。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薩滿教。從十三世紀元朝開始,在蒙古族統治者的強制推行下蒙古族群眾逐漸接受並改信了喇嘛教。
蒙古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實行同姓不婚的習俗。蒙古族的喪葬一般為土葬、火葬和野葬。蒙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勤勞勇敢的民族。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區的蒙古族大多保留了傳統的風俗習慣,如男女都穿身寬袖長的長袍,束以腰帶,著高至膝蓋的長筒皮靴。男子多戴深色禮帽,女子則以紅、藍色布纏頭,盛妝時還戴金銀頭飾點綴的冠。飲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為主,糧食、蔬菜為輔,多喜歡喝奶茶。解放後多數蒙古族告別了蒙古包,改住磚木或土木結構的房子。蒙古族除了過春節等節日外,每年7、8月間都要隆重舉行祭敖包和那達慕活動,即祭祀山神、路神和娛樂活動。現在這種活動已演變為草原上慶豐收、進行物資交流和舉行文體活動的各民族群眾性集會。
蒙古族
一、概況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於南起長城、北抵大漠、東達興安嶺、西越賀蘭山的這片蒼茫大地上。每當提起她的名字,人們便會想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古歌謠,眼前便會呈現出藍天白雲、碧野紅花、羊群斑斑、肉乳飄香的廣闊無垠的草原,浮現出這個"馬背上的民族"曾經叱吒風雲、縱橫歐亞、英勇善戰、氣吞山河的偉岸雄姿!
蒙古族是中國人口較多、分布十分廣闊的少數民族之一。根據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現有人口480多萬人。主要聚居於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多分布在遼寧、吉林、河北、黑龍江、新疆、青海、河南、四川、貴州、北京、雲南等地。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里亞特三種方言(按地區劃分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東北部方言)。蒙古文屬拼音文字類型,初創於成吉思汗時代。現行蒙古文有29個字母,其中表示母音的5個,表示輔音的24個。拼寫時以詞為單位上下連書,行款從左向右。
蒙古族起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據13世紀蒙古族的傳說,大約距今2700多年,蒙古部落被別的游牧部落擊敗,僅剩兩男兩女,遁入額爾古涅——昆,生息繁衍。後來人多地狹,意欲出山,於是做風箱化鐵溶山,開辟通道,全體遷徙出來。以後,每於除夕之夜,成吉思汗族人要把少許的鐵燒紅,放到砧子上錘打,以示不忘祖先故事。"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了。
蒙古族是一個勤勞、智慧而又思想開放、善於學習、勇於探索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不斷總結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實踐經驗,同時學習、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逐步了解、掌握、積累了大量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產生了許多發明創造和歷史、文學、藝術成果,涌現了眾多的科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為充實和豐富祖國光輝燦爛的科技文化寶庫,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多彩的服飾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飾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件袍子,一雙靴子而已。其實,蒙古族的服飾是非常復雜而豐富多彩的。不僅各地形制有別,而且有年齡、婚否及盛裝與常服之別。
總的來看,蒙古族的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
首飾大致可分為頭飾、項飾、胸飾、腰飾、手飾等五大類。頭飾主要有頭巾、帽子、頭帶、頭圈、辮鉗、辮套、頭釵、頭簪、耳環、耳墜等,是蒙古族首飾中最絢麗的部分。
婦女們平時一般多罩頭巾。頭巾大約丈余長,顏色多種多樣。質料有布、麻、綢、絹等。姑娘們喜歡將頭巾纏在頭上,然後在右側挽一個小結,把頭巾的穗頭垂下來。已婚婦女們則用頭巾包住頭頂後,纏一圈,不留穗頭。在莊重的場合還要戴上綉有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花紋圖案的帽子。帽頂上有紅色穗子和閃光明亮的帽頂寶石。傳說這種習俗始於成吉思汗時期。當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之後,下令每個人都要罩頭巾,以表示頭顱上飄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強大之精神常在。從結婚、告別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婦女們便要開始佩戴雍容華貴的盛裝首飾了。蒙古族的盛裝頭飾,以鄂爾多斯地區的最為典型。這種頭飾漢譯為"頭帶",主要由"連垂"和"發套"兩部分組成。不僅製作工藝精湛,而且多用數百顆珊瑚、數十條銀鏈、珍珠串和許多銀環、銀片以及瑪瑙、玉石等穿綴而成。裝扮起來可謂珠簾垂面、琳琅滿目。一付頭帶一般都重達三、四斤,有的可達十餘斤。據說一付高檔的頭帶,過去往往要用幾群好馬或數百峰好駝才能換取。
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牧區,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其式樣和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冬天防寒護膝,夏天防蚊蟲叮咬、遮暴曬。行可當衣,卧可作被。鄂爾多斯等地的蒙古人還喜歡在袍外套穿長短不一的坎肩。
腰帶是蒙古族服飾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綢緞製成,長三四米不等。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協調。扎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韁時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飾。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灑。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 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鄂爾多斯等地區扎腰帶還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未婚女子扎腰帶,並在身後留出穗頭,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貴渾"(蒙古語,意為"不扎腰帶的人"),代替腰帶的是緊身的坎肩,以此來區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
蒙古人愛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兩種。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製成,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多用牛皮、馬皮或驢皮製成,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樣大體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種,分別適宜在沙漠、乾旱草原和濕潤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細考究,靴幫、靴靿上多綉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
三、移動的住房--蒙古包
蒙古人愛唱歌,衣食住行都有歌。東蒙草原上流傳著這樣一首描繪蒙古族傳統房屋——蒙古包的民歌:
因為仿造藍天的樣子,
才是圓圓的包頂;
因為仿造白雲的顏色,
才用羊毛氈製成。
這就是穹廬——
我們蒙古人的家庭。
因為模擬蒼天的形體,
天窗才是太陽的象徵;
因為模擬天體的星座,
吊燈才是月亮的圓形。
這就是穹廬——
我們蒙古人的家庭。
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古老的生活方式,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產物。這首歌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蒙古包形狀、顏色的由來。直到今天,牧區的夏營地上仍然傳唱著這首悠揚的古歌。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始於清代。"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在此之前的古代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包"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由網狀編壁"哈那"、條木楞子"烏尼"、圓形天窗和門等構成,外面蒙上氈子,再用鬃毛繩子勒緊即可。蒙古包規格的大小,是由每頂包所用編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長2米多)的數量來決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編壁的。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先選好地形,鋪好地盤,然後豎立包門、支架編壁、系內圍帶、支撐木圓頂、安插椽子、鋪蓋內層氈、圍編壁氈、蒙包頂襯氈、覆蓋包頂套氈、系外圍腰帶、掛天窗簾、圍編壁底部圍氈,最後用毛繩勒緊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門一般朝向東南方向。包內中央為炊飲和取暖用的爐灶,煙筒從天窗伸出。爐灶的周圍鋪牛皮、毛氈或地毯。正面和西側為長輩的起居處,東面為晚輩的起居處。周圍擺設的傢具主要有木質的碗櫃、板櫃、板箱、方桌等,其特點是小、低,佔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損壞。蒙古包看起來外形很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除天窗外,編壁牆底部還有一層圍氈,夏天可掀開通風,冬天放下保暖),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搭建時將哈那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折卸時將哈那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勒勒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個小時就能搭蓋起來,非常適合於經常移場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近年來,蒙古包的結構、材料等又有新的發展。有些地區出現了鋼架結構的蒙古包,包的前後加開了窗戶,使採光和通風性能更好。室內還增加了床、電視機、收音機等各種現代生活用品。蒙古族古老的建築藝術又煥發出了新的青春。
四、白色食品
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以奶食、肉食為主,糧食為輔。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飲食結構也有了相應的變化,糧食、蔬菜的比例大為增加。牧區中奶食、肉食和糧食已近三分天下。半農半牧區以糧為主,肉乳為輔,農業區中肉乳所佔的比例更小。
奶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德",漢語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是用馬、牛、羊和駱駝的天然純奶製成的,品種繁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稱為"百食之長",無論居家餐飲、宴賓待客,還是敬奉祖先神靈,都是不可缺少的。因地區不同,其品種和製作方法也不盡相同。主要有奶皮子、奶油、乳酪、奶豆腐等。
奶皮子,蒙古語稱"烏日莫"。其製作方法是把鮮奶倒入鍋中用微火煮沸,然後用勺子反復揚灑,並不斷點入生奶。直到奶上有凝結物漂起,便可撤火冷卻,數小時後,蜂窩狀的奶皮子便凝結成形了,此時用筷子將其慢慢挑起,控干沾在上面的奶水,對折放好,干後即可食用。奶皮子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有葯用價值。元代《飲膳正要》說:"奶皮子屬性清涼,有健心清肺、止渴防咳、毛發增色、治癒吐血之能。"
奶油,製法及名稱較多。通常是將鮮奶裝入桶、罐等容器中發酵。待其變酸後用木棍上下反復攪動,直至奶和油分離,漂浮在上面的白色油脂,撇出來就是奶油。用它拌食炒米或炒麵鮮香可口。把這種奶油放入鍋中加熱並慢慢攪拌,還可熬煉分離出一種黃色的油脂,這就是黃油。黃油下面的沉澱物叫酥油渣。黃油是奶之精華,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經常食用可安心養神,潤肺通絡,明目增壽。
乳酪,也叫酸奶子。其製法是將鮮奶置於缸、罐、盆等容器中,令其自然發酵凝結,這種乳漿分離後的凝狀物即為乳酪。赤峰等地還有一種製作乳酪的方法,是將鮮奶放入鍋中加熱,一邊用勺揚灑,一邊將浮起的泡沫取出放入另一容器中,待這些泡沫冷卻凝結即成乳酪。乳酪可清飲,也可拌炒米或拌飯食用,清涼可口,消暑提神。
奶豆腐,其製法是將提取出奶油的酸奶子放入鍋里熬煮,使水分蒸發,奶液逐漸凝固,然後將其裝入各種形狀的奶豆腐模子中固定成型,陰晾風干即可。也有的是將酸奶加熱後冷卻,然後裝入粗布口袋中過濾擠壓,濃縮後再壓製成各種塊狀的奶豆腐。奶豆腐可酸可甜,製作時加糖即甜,不加糖則酸。曬乾的奶豆腐可以存放很長時間,日常可和以炒米奶茶食用,外出放牧或遠行又可以充當干糧。
五、民族特色小吃——馬奶酒與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和待客佳餚。
奶酒一般以馬、牛、羊、駱駝的鮮奶為原料釀制而成。尤以馬奶酒居多。傳統的釀制方法主要採用撞擊發酵法。這種方法,據說最早是由於牧民在遠行或遷徙時,為防飢渴,常把鮮奶裝在皮囊中隨身攜帶而產生。由於他們整日騎賓士顛簸,使皮囊中的奶顫動撞擊,變熱發酵,成為甜、酸、辣兼具,並有催眠作用的奶酒。由此,人們便逐步摸索出一套釀制奶酒的方法,即將鮮奶盛裝在皮囊或木桶等容器中,用特製的木棒反復攪動,使奶在劇烈的動盪撞擊中溫度不斷升高,最後發酵並產生分離,渣滓下沉,醇凈的乳清浮在上面,便成為清香誘人的奶酒。除這種發酵法外,還有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蒸餾法與釀制白酒的方法近似,一般是把發酵的奶倒入鍋中加熱,鍋上扣上一個無底的木桶或用紫皮柳條、榆樹枝條編成的筒狀罩子,上口放一個冷卻水盆或鍋,桶內懸掛一個小罐或在桶幫上做一個類似壺嘴的槽口。待鍋中的奶受熱蒸發,蒸氣上升遇冷凝結,滴入桶內的小罐或順槽口流出桶外,便成奶酒。用這種蒸餾法釀制的奶酒,要比直接發酵而成的奶酒度數高些。如果將這頭鍋奶酒再反復蒸餾幾次,度數還會逐次提高。馬奶酒的釀制和飲用,主要是在夏秋水草豐美、牛肥馬壯的季節。馬奶酒一般呈半透明狀,酒精含量比較低,"其色類白葡萄酒","味似融甘露,香疑釀醴泉"。不僅喝起來口感圓潤、滑膩、酸甜、奶味芬芳,而且性溫,具有驅寒、活血、舒筋、健胃等功效。自古以來就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愛,是他們日常生活及年節吉日款待賓朋的重要飲料。
"手扒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肉方法之一。做法是將肥嫩的綿羊開膛破肚,剝皮去內臟洗凈,去頭蹄,再將整羊卸成若干大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各執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達對客人敬重和愛戴之情的傳統方式。當你踏上草原,走進蒙古包後,熱情好客的蒙古人便會將美酒斟在銀碗或金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上,唱起動人的敬酒歌,款待遠方的貴客,以表達自己的誠摯之情。這時,客人理應隨即接住酒,然後能飲則飲,不能飲品嘗少許,便可將酒歸還主人。若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瞧不起主人,不願以誠相見等等。主人的滿腔熱情,常常使客人產生難別之情,眷戀之感。
六、民族傳統運輸工具——馬·駱駝·勒勒車
蒙古族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
蒙古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正如蒙古族諺語所說的那樣:歌是翅膀,馬是伴當。無論外出放牧、搬遷轉場、還是傳遞信息、探親訪友,甚至婚嫁等等,都要騎馬去完成。馬在他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佔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他們也因此與馬結下了特殊的感情,他們十分愛馬,甚至視馬為珍寶。在他們的心目中,馬是很神聖的動物。他們崇尚馬,以馬喻人,留下了許多贊美馬的詩詞名句、諺語等。給馬的命名也充滿了贊賞之辭,如追風馬、流雲馬、白龍馬、青龍馬、千里馬等。由於愛馬,草原上還形成了一些關於馬的節日,如馬奶節、打馬鬃節等。
駱駝,性情溫順,易馴服,耐飢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負重。既產乳、肉、絨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種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內蒙古西部地區駱駝很多,蒙古語稱它為"特莫",是牧民們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可騎乘、可載貨。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長,邁一步可達一米多遠,能日行一二百華里。長途跋涉經久不衰,而且負重力相當大。能載二百公斤貨物,相當於一匹駿馬和兩頭犍牛的負重量。自古就有"沙漠之舟"的美譽,是沙漠地區的貨運主力。今天,雖然有了飛機、火車、汽車等現代化交通運輸工具,但駱駝仍不失它的特殊使命。在內蒙古西部的庫布其、毛烏素等沙漠地帶,一隊隊駱駝常常在這里負重遠行,陣陣駝鈴不時從沙漠中傳出。勘探隊考查沙漠,治沙隊綠化沙漠,旅遊隊遨遊沙漠,只有那傲視沙漠的駱駝才是他們忠貞不渝的夥伴。
勒勒車,古稱"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這種車車身小,但雙輪高大,直徑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樺木或榆木製成,不用鐵件,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修理。整個車一般分下腳和上腳兩部分。下腳由車輪、車輻、車軸組成。車輪的製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車輞,將12付車輞連結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圓形車輪,支撐車輪的車輻條一般有36根左右。上腳由兩根車轅和10條車撐構成。車轅長約4米左右,中間用10條車撐固定即可。一輛勒勒自重約一百斤左右,可載貨五六百斤至千餘斤。
勒勒車輕便宜駕,適宜在草原、雪地、沼澤、沙灘上行走,可用來拉米、牛奶,搬運蒙古包和柴草等貨物。行駛時可一輛輛排成長長的車隊,首尾相連,如草原列車般行進在廣袤的草原上,一個婦女或兒童即可駕駛七八輛至數十輛,承擔全部家當的運輸任務。
除普通勒勒車外,蒙古族地區還有一些特製的、專用的勒勒車。如圍有車棚、供人乘坐的"轎車";安裝有木櫃,用以貯藏糧食、肉食的"庫房車";裝有木槽、牛皮袋或鐵桶等盛水工具的"水車"等等。
近些年來,逐漸富裕起來的廣大蒙古族人民,已不滿足於使用這些傳統的交通運輸工具,許多家庭都購買了摩托車、拖拉機、汽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生產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更加豐富多彩。
七、"那達慕"與"男兒三藝"
"那達慕",蒙古語音譯,意為"娛樂"、"游藝",是蒙古族傳統的節日性群眾集會,起源於十三世紀初。那時候,蒙古族的頭領們每當舉行大"忽力勒台"(大聚會)時,除了制定法規,任免官員,進行獎懲外,還要舉行規模較大的"那達慕"。當時,那達慕的主要內容就是進行摔跤、賽馬、射箭比賽。清代以後,那達慕一般以盟、旗或蘇木為單位,半年或一二年舉行一次,對三項競技的優勝者獎給馬、駱駝、羊和磚茶、綢緞等物。解放後,其內容和形式有了很大變化,除了進行被稱為"男兒三藝"的摔跤、賽馬、射箭等傳統體育比賽外,還增加了文藝演出、放映電影、物資交流等許多新內容,使這一傳統的民族盛會,更加喜慶、吉祥、歡樂而富於實效。現在的那達慕多在金風送爽、牛羊肥壯的夏秋季節舉行,一般進行3至7天。每逢此時,牧民們穿著嶄新的民族服裝,騎著馬,趕著勒勒車,帶著蒙古包、各種肉乳食品,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在綠茵草地上搭起氈帳,熬茶煮肉。整個草原炊煙裊裊,人歡馬叫,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之中。
"男兒三藝"的摔跤、賽馬、射箭,自古即是男子漢們必備的本領,也是衡量他們有無本事的標志。這些活動不需要專門的場地、特殊的器材和固定的人數,隨時隨地都可進行。因此,不僅是那達慕大會的主要內容,勞動之餘或婚禮、節日等喜慶時刻,民間也經常開展。
蒙古族摔跤既不同於中國式摔跤,也不同於日本的相朴,其規則、方法、服裝、場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比賽規則和方法是:不分等級(不分年齡、不分體重),沒有人數限制,只要是2、4、6、8、16、32、64、128等雙數即可。所有選手由德高望重的裁判員負責編排配對或抽簽配對後上場。比賽實行單淘汰制,一跤定勝負,失敗者不允許再上場。每輪淘汰半數。裁判員發令後,雙方握手致意,然後開始交鋒,不限時間,可以採取勾、拉、踢、絆、推、抱、舉等各種方法和技巧,但不能抱腿摔,也不準亂踢,更不能扯褲子,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即為失敗。摔跤手有專用服裝,上身為牛皮或帆布製成的緊身半袖坎肩"昭德格",下穿肥大的摔跤褲,腳蹬蒙古靴,頸上套五顏六色的布條項圈。比賽場地簡單,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軟空地,觀眾席地圍坐,摔跤手就可以在中間進行比賽了。比賽前,雙方都有人高唱挑戰歌,以助聲勢。摔跤手入場,退場時都要模仿雄鷹的動作,跳躍行進,威武雄壯。
蒙古族賽馬一般分為賽走馬和賽奔馬兩種。賽走馬是指讓馬跑對側步(即前後蹄一順交錯前進),比馬的速度、耐力、穩健和美觀。參賽的馬多用5歲以上的成年馬,騎手也以成年人為主。比賽時,要求騎手有高超的騎術,能夠駕馭好馬,使其既走得快、穩、美,又不能跑起來。賽奔馬是比馬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達終點者為勝。奔馬的步代與走馬不同,是4蹄分前後成雙交錯奔跑。參賽的選手大多為男子,尤以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居多,因為他們體形輕便敏捷。為了減輕馬的負荷和照顧騎手的安全,奔馬都不備鞍具或配備輕巧的鞍具。騎手們只穿華麗的綵衣,頭束紅綠飄帶,顯得英武、神氣。賽程一般長25至35公里。奔馬賽比走馬賽普遍,參賽的人數也多,少則幾十,多則逾百。比賽開始,選手們迅速躍馬,揚鞭飛奔,觀眾則雀躍歡呼,吶喊助威。按蒙古族的習俗,賽馬結束後還要贊馬。取得名次的馬依次排列在主席台前,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誦唱贊馬詞,然後還要朝獲得第一名的騎馬身上撒奶酒或鮮牛奶,以示祝福。除這種傳統的賽馬方式外,近些年還出現了障礙賽、花樣賽等新的賽馬形式,使這一馬上運動項目更加豐富,更加精彩。
蒙古族射箭也分靜射和騎射兩種。弓箭的式樣、重量、長度、拉力都不限,各取其便。一般規定每人射9箭,分三輪射擊,以中靶的箭數多少評定名次,靜射即指站立不動拉弓而射。人和靶位之間的距離可依具體情況而定,但同一次比賽賽程是固定不變的。騎射是指選手在特製的跑道上邊騎馬賓士邊拉弓而射。跑道通常為一條4米寬、85米長,半米多深的溝。跑道左側立有兩個靶位,右側立有一個靶位。比賽時,射手躍馬進入跑道,在疾馳的馬背上張弓搭箭,瞄準勁射。
蒙古族人民群眾性的摔跤、賽馬、射箭等體育運動,不僅鍛煉了體魄,豐富了業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近幾十年來,內蒙、新疆等地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運動員,蒙古族運動員在全國的各種比賽中屢屢獲獎,在國際比賽中也常登領獎台,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八、馬頭琴的故事
馬頭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傳統樂器。又名"胡兀兒"、"胡琴"、"馬尾胡琴"、"莫林胡兀兒"等。為擦弦類弦鳴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為飾而得名。它由共鳴箱、琴桿、琴頭、弦軸、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多為梯形,也有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質木板製作,兩面蒙以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桿用色木、梨木或紅木等製作,上部左右各有一個弦軸,頂端為琴頭。拉弓多用藤條或木桿與馬尾作成,兩條琴弦分別用40根(裡弦)和60根(外弦)左右馬尾合成,兩端用絲弦結住,系於琴上。馬頭琴的演奏方法與其它拉弦樂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夾在琴的里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獨奏或自拉自唱。其發音柔和、渾厚而低沉,音色悠揚、醇美,富有草原風味,因而有人形容說:"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近幾十年來,蒙古族民間樂器製作技師、演奏家們對傳統馬頭琴進行了改革,擴大了共鳴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彈性,用尼龍弦代替了馬尾弦,使音量顯著增大並將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馬頭琴原有的柔和、渾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點。
蒙古人愛馬,對馬頭琴也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關於馬頭琴的來源,草原上至今還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在察哈爾草原上,有一個蒙古族青年叫蘇和。蘇和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靠放羊過活。一天,蘇和在牧歸的路上撿到了一匹小白馬,便將其抱回家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白馬一天天長大。它渾身雪白,美麗健壯,深得蘇和祖孫倆的喜愛。它也整日與主人形影不離。一年春天,王爺舉行賽馬大會。並許諾誰取得冠軍便把女兒嫁給誰。在朋友們的勸說鼓勵下,蘇和也騎著自己心愛的小白馬去參加了比賽,而且獲得了冠軍。可王爺不但不兌現諾言,反而打傷了蘇和,搶走了他的小白馬。一天晚上,睡夢中的蘇和被外面的聲音驚醒,他走出蒙古包一看,原來是為擺脫王爺、回到主人身邊而身中數箭的的小白馬跑了回來。因傷勢過重,小白馬第二天便死去了,蘇和悲痛萬分,幾天幾夜茶飯不進。一天夜裡,蘇和夢見了小白馬,他撫摸著它,它也靠近主人,輕輕地說:"主人,你若想讓我永遠不離你,還能為你解除寂寞的話,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隻琴吧!"蘇和醒來以後,就按照小白馬的話,用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做成了一隻琴,在琴柱頂部按小白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每當他思念小白馬時,便拉起琴來。從此,馬頭琴便傳遍了草原。
Ⅱ 有關草原的禮儀
禮儀風俗:
蒙古民族對來客,不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一見面總是熱情問候:「他賽音百努。」(安好),隨後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請客人進蒙古包,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問長問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後,慷慨大方的主人總是把香甜的黃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乳酪以及獨具草原風味的「手扒肉」一一擺在客人面前,請客人痛飲飽餐。主人若對客人表示特別敬意,常把奶壺、酒壺托在哈達上端出來,有時還唱一些表示歡迎和友好的歌曲來勸酒,客人接杯暢飲,主人就格外高興。遇到宴會請特別尊貴的客人或祭典,常擺整羊席。蒙古族叫它「烏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當客人告別的時候,常常是舉家相送,指明去路,並一再說「白乙日太!」白乙日太烏查熱亞(希望我們愉快地再見),「阿木日、賽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獻哈達:哈達是藏語音譯。常在迎送、饋贈、敬神、拜年以及喜慶時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賀。這種禮節由來已久。據《馬柯·波羅游記》中所寫, 蒙古族「過年過節時都互相用金銀玉石做的禮品同白色綢布一起捧獻」。
遞鼻煙壺:是蒙古民族古老的習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個精緻象個瓷瓶樣的小壺,敬給客人嗅,這就是裝著鼻煙的鼻煙壺。遞鼻煙壺也有一定的規矩。如果是同輩相見,要用右手遞壺,互相交換,或雙手略舉,鞠躬互換,然後各自倒出一點鼻煙,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聞煙味,品完再互換。如果是長輩和晚輩相見,要微欠身,用右手遞壺,下輩脆足,用兩手接過,各舉起聞嗅,然後再互換。
在蒙古民族的習慣中,騎馬、坐車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時,就要輕騎慢行的,以免驚動畜群,在進蒙古包以前馬鞭和馬棒要放在門外,如帶入包內,則被看作對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車、上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車上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包內西北角為供佛的地方,睡覺時腳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煙袋或手指人頭。鍋灶不許用腳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腳,否則等於侮辱灶神。蒙古包內,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門的左側縛一條繩子,把繩子的頭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來訪者就不應進門。
歲時風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節日要算過年,一般進入臘月十五,人們就著手作過年的准備工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一天,全家人或親友聚在一起飲食娛樂送火神。
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過大年最歡樂的幾天。大年三十夜幕降臨後,人們便聚集在最年長者家中,開始除夕「乃日」(宴會),全家人盡情享受「守歲」。除夕宴會上應備辦「三鍋」一鍋是奶茶鍋;二鍋是羊背鍋;三鍋是肉湯飯食鍋。宴會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開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裡留一兩位老年人或婦女,其餘人身著節日盛裝,手提銀壺奶茶,端著奶食品,來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將供品撒進點燃的火堆里,然後叩頭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接著是家庭內部拜年。晚輩向長輩問安叩拜,老人手捧哈達,壯年人用小幅綢子、青年人則用色澤鮮艷的長條綢子叩拜,長輩賜給子孫食物和錢。
家庭內部拜年結束後,人們首先到最年長者家中,進門時依年齡大小而先後進,拜完年後至少獻兩首頌詞,三支歌,對出色的歌手,戶主捧起放有哈達的奶食盤誦祝詞,歌手待誦詞完後將哈達揣進懷里,接過奶食盤讓其他歌手品嘗。
生活風俗
(1)服飾:
靴子:蒙古靴子分馬靴和蒙古靴兩種,馬靴分棉靴和單馬靴。用牛皮製成黑色,個別有紫色,挺撥,秀氣,年青人多愛穿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翹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圖案,壓花紋,裡面有的襯皮,有的襯氈,靴身寬大,靴可套棉襪氈襪。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愛穿長袍。這種袍子,寬大袖長。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領子較高,紐扣在右側。袍子的領口、袖口、邊沿,常用漂亮的花邊點綴,袍子的顏色,因地因人因季而異。
腰帶:是穿蒙古袍子時所必備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綢緞,長有五米,顏色和袍子相協調。
首飾:平素牧區婦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紅、綠等顏色的長綢子把頭纏上,男子,夏季多戴鴨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樣是尖頂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婦女的首飾,逢年過節,喜慶宴會,訪親探友時用於頭上的裝飾。裝飾品種類很多,材料也因貧富不同。比較講究的,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等製成。
(2)飲食:
蒙古族的飲食大致分三大類,即肉食、奶食、糧食。一日三餐,兩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條、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愛的食品。尤其願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種多樣。常見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飲料主要有三種: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飲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發酵後的馬奶「其格」以及發酵後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熱止渴,且富有營養;奶酒,又叫蒙古酒。把發酵的奶放入鍋中慢火熬煮、蒸餾後即釀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語叫「查干伊德」是純潔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種:白油、黃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馬奶(通稱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種聚會、盛宴中的珍貴飲料。在那達幕大會上,總是痛飲其格,以慶賀畜牧生產的大豐收和吉祥如意。據《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忽必烈在皇宴會上曾把其格、駝奶等飲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飲料之一,蒙古酒是從牛奶中提煉而成,故稱「牛奶酒」蒙古酒綿厚醇香,無色透明,少飲延年健體、活血補氣,男女老幼皆可飲之。蒙古族人製做「牛奶酒」歷史悠久,據史書載,蒙古勃兒只斤鐵木真1206年建國時每逢吉慶之日狂飲此酒,增添喜日氣氛。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尤為盛產蒙古酒。然而,時過700多年,生產蒙古酒的原始工藝流傳至今仍未改變。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種天幕式的住所,呈圓形尖頂。通常用羊毛氈子一層或二層覆蓋。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 」的意思。 古時稱作「穹廬」「氈包」。
蒙古包分兩種。一種是牧區夏季用的,為移轉式的,一種是冬營地為半固定式的。蒙古語稱移轉包為「烏爾郭格爾」。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積雪,下雨時包頂不存水。包的門方長而小且連地面,寒氣不易侵入。包的百葉哈納是用數根相等的細木棍和牛皮繩連結而成,用時拉開便成圓形的蒙古包牆,搬遷時折疊,又能當勒勒車的車板。包的頂端有個口就是天窗,可通煙通氣,又可採光。
4、生產風俗
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親訪友、出外辦事都需乘馬。馬的體質不但結實強健,而且極耐粗放飼養,以忍苦耐勞著稱。日行可達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能騎馬。
勒勒車,也叫「大樣車」,這種車的輪子較高,直徑最長的有一米四、五。軸輪多是用樺、榆、硬雜木而製成,車轅較長,除車身外一般相當於半身的長度。它可以拉水、搬運蒙古包、運燃料、用於婚喪嫁娶,適應於草原、沙漠上通行。
庫房車,車體上放置一木製長方形有蓋有門的櫃,櫃外用鐵皮包封,或圍生牛皮,可防風、防水、防潮。櫃內可儲藏糧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車,車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鐵制桶,用來拉飲用水,平時蓄水用。
駱駝,是沙漠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別是在冬季,牧民放牧願騎駱駝,騎乘較暖,忍苦耐勞,幾天不喂草、不飲水也能過的去,冬季行路。搬運主要依靠駱駝,在沙漠中,常常可見到成群結隊的駱駝,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魚貫而行,因此駱駝被人稱為「沙漠之舟」。
5、祭祀風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標志,起指路,辨別方向和行政區劃的作用。 祭敖包的時間,多在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六、七、八月間。祭祀時,敖包插上樹枝,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旗上寫經文,祭禮儀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養的牛、馬、羊宰殺了,供奉在敖包之前。這種祭法由來已久,現在各另地方還有。相傳游牧時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賜,因此,祀天、地諸神時,就要宰殺牲畜來報答。
(3)酒祭:就是把鮮奶、奶油,一滴一滴灑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這種祭神的風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稱作「酒注禮」,至今有的地方還能看到。據說它的意思是說,神不僅要吃肉,也要飲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燒一大堆干樹枝或一大堆牛、馬、羊糞。祭祀時,各戶都走近火邊,念著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瑪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燒,燒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認為火最潔凈,用火可以驅逐一切邪惡。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貴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過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時,也有這種禮祭,現在已經沒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娛樂風俗
(1)賽馬:是草原上最激動人心的傳統體育娛樂活動,賽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華里。賽手不穿靴襪,只穿華麗的綵衣,頭上束著紅、 綠綢飄帶,顯得既輕便又英武。當駿馬疾馳的時侯,賽馬人騎在馬上如騰空一般,表現出嫻熟的騎藝。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輪著摔,一上來就互相抓握,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都為失敗。摔跤人數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雙數,總數不能出現奇數。摔跤手的服飾比較講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褲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條綉有各種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上衣是牛皮製做,上邊釘滿銀釘或銅釘(卓都格),背後中間有圓形銀鏡或」吉祥」之類的字,腰間系有紅、藍、黃三色綢子做的圍裙,腳登蒙古靴或馬靴。優勝者脖子上常套著五顏六色的布條頂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於軍事訓練,後改為娛樂的活動。分靜射和騎射兩種。
(4)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愛的民族樂器,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草原牧民愛馬頭琴,對馬頭琴有特殊的感情。馬頭琴的琴聲優美動聽,有人形容:「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
(5)音樂、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稱。每當宴會,慶祝節日, 歌聲常常一個接一個。唱古老的民歌,民間傳說的故事, 唱草原富饒美麗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聲悠長而高亢,音調多激昂,歌的韻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會、節日、婚禮用的和奏樂器是兩股胡琴,四股胡琴、蕭等。
(6)「好來寶」:是蒙古民間獨特的曲藝形式,是一種說唱藝術。它有固定的曲調和唱詞。一般是兩人拉著四胡對唱或一人自問自答。說唱演員不但能拉會唱,而且有觸景生情的靈感,有隨編隨唱的本領,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較濃,如今在錫林浩特市有時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來寶」人數不等,有自編、自拉、自演,典調動聽,形式多樣且好看。
(7)蒙古象棋:類似國際象棋,由棋盤和棋子組成,棋盤有深淺兩色間隔排列的64個小方塊,棋子共32枚,雙方各16枚,有諾顏(王爺),哈屯(王後),也稱波日斯,各一枚,哈薩嘎(車),駱駝,馬各2枚,厚烏(兒子)各8枚。 對奕時白格先走,以後雙方輪流走一著,吃掉對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車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著,雙方任何一個「厚烏」到達對方最末一格時,都可變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個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對方的「烏努欽厚烏」(孤兒)。「王」被對方將死,就算輸棋,雙方均剩「王」或雙方只剩同色格的單駱駝算和棋。
(8)「沙嘎」那達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種玩法。沙嘎的寬凸面叫「好尼」(綿羊),寬凹面四」牙瑪」(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馬),窄凹面則「烏和日」或「特模」(牛或駱駝)。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每年七八月間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是娛樂、游戲的意思,它源於摔跤、射箭、賽馬三項競技,現已成為草原上慶豐收、進行物資交流和舉行民間體育活動的隆重集會。
Ⅲ 游牧者房車都有什麼產品
據說,他們已經有了皮卡房車、拖掛房車、移動房屋、旅遊房車、旅居車、旅行車、移動別墅等多款房車。產品會陸續做出來,在京哈高速的酷車小鎮也有直營店,有展出,也可以進去體驗一下~
Ⅳ 游牧者房車能換負值輪轂嗎
你好,不能
Ⅳ 突然就出現了很多單人女性自駕游,又住車上又做飯,是炒作還是愛好
你也說了是單身女性,因為單身女性不會有更多的脫身的原因,所以他們很容易駕車做飯,並不是炒作。說到愛好哪個人不喜歡旅遊呢?
Ⅵ 為什麼蒙古族的人不住我們的方磚屋呢而住在蒙古包呢
蒙古等游牧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23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長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數百人 。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游牧區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薩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很容易拆裝,有利於放牧時搬遷流動。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因為很容易拆裝,有利於放牧時搬遷流動。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
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終年趕著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一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帳篷。
蒙古包也稱「氈包」。蒙古族傳統民居。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牧區。一種用厚羊毛氈製成的圓形凸頂房屋。分移動式和固定式兩種。牧區多建移動式。通常高約2.5米,直徑4米。包頂有圓形天空,通煙氣。包門小,朝南或朝東南。具有製做簡便,便於搬運、耐御風寒,適於游牧等特點。
目前蒙古包大多用在內蒙古草原旅遊區,有著蒙古民族特色。並發展特色農業。
Ⅶ 試游牧者dmax自動擋越野可以拖掛房車嗎
你好,可以拖的,需要改裝
Ⅷ 游牧者房車這個公司是什麼人組成的
是由一群追求游牧自由生活的80後組成,懷揣著能重新定義房車感念,再設計中突顯個性、人性化、便捷及時尚感。更可以滿足「年輕心態」人群的個性化房車使用需求。
Ⅸ 求推薦可以了解房車的APP
房車一開始的模樣是吉普賽人的大篷車,因為吉普賽人是游牧民族,於是他們把馬車做成一個帶著輪子的簡易房子,裡面傢具齊全,然後再用馬拉著這個簡易房走。房車真正興起的時間是十九世紀初那些馬戲團,他們都是採用吉普賽人的大篷車作為交通工具。
歐洲人通常把房車叫做:caravan,就是大篷車的意思。
人們為什麼會製造出房車,他的靈感從哪來來的呢,其實,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汽車開始興起,美國人又熱愛自由,所以美國人把床,廁所,廚房改裝到轎車上。
時間上的發展
1920 把簡易的木質傢具安裝到T型地盤上
1930 運用飛機結構設計,安裝了舒適的傢具,和相對應居家的各種系統,
事實上第一次世紀大戰結束後,美國人就開始了旅行式的露營生活,帶著帳篷和做飯工具,四處漂泊。再之後逐步的進步和完善,就演變成了現在的模樣。我最佩服的人亞瑟爾.吉.舍爾曼。他就是我們的房車之父。當時的他為了帶著家人去度假,他買了一部剛剛上市的大篷車,當時的大篷車只有四個輪子,到了路營地棚子才能搭起來,然而結果卻不盡人意,他按著說明書上的說明絞盡腦汁弄了一個多小時都沒成功。雖然最後通過幫助搭建好了帳篷,但他對大篷車的信任和這次度假的熱情全都消散一空。於是這位房車之父創建了第一條有能力製造有蓋式拖車的生產線。雖然他帶動了一次房車的革命,但是在40多年後人們才承認了他對早期房車的巨大貢獻,他的名字現在還在房車博物館里所記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