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宿舍房車
1. 研究生畢業後的生活真的有想像中那麼好嗎
備戰考研是一件非常心酸的事情,很多人到這個時候已經堅持不下去了,有些人會想:考研對人生真的會有很大的改變嗎?
這件事或許只有讀過研的學長學姐才知道,那麼考上研究生的他們所經歷的生活是他們原來想像中的生活嗎,是你們想像中的生活嗎?或許從他們的回答中能給你一些堅持的動力。
網友:@達米亞愛迪森
從一個不知名二本大學考上了國內某重點985。畢業後隨學校留學項目去美國拿到第二個碩士學歷(LLM)。
本科對於自己的專業沒有一點興趣,二十歲出頭我根本沒想過未來,大學四年唯一的正事就是學英語(到最後救了我的命)。說實話考研完全是出自自己對社會的逃避,因為我並不知道要考什麼專業,只是看大家都在風風火火地准備,只到有一天我親戚建議報考法律碩士,因為他有個同學許多年前在澳洲當了律師,現在據說家纏萬貫…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事—不用考數學…
考研這個過程是很簡單的,但讀研的這三年是漫長的,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但考研無疑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目前為止最重要轉折點)。
網友:@Reford
本科長三角某二本學校,讀了五年大學打了五年dota,巔峰時期天梯1800+,比起2000分大神還是差點,每次都是考前抱佛腳,掛科兩門,長年班級倒數。
考研一戰才考了200分,基礎太差,實習也沒心情看書。後來二戰,以最後一名的成績,考上華南某985,碩士期間拿了國獎,現在研三,正在准備出國讀博。
對於未來,依舊是未知數。不過最大的感受就是,環境氛圍的改變和眼界的開闊。本科畢業,覺得回家找個工作,房車不愁,找個姑娘結婚生子,也能過一輩子。讀研,見識過更好的以後,就會想要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感覺跳一跳也能夠的著。
網友:@特急教師
我是專科畢業兩年後辭職考研的,跨學歷,跨學校,跨專業,什麼都跨……就這樣堅持,終於考完了。整個人都虛脫了,積蓄花的一干二凈,身無分文了,找朋友借了五百塊錢,快過年了,又不敢回家。
我最後如願以償的考上了研究生,讀研期間,我感到很快樂,我很感謝讀研的經歷,回憶起來,我覺得讀研太幸福了,這來之不易的一切,我很珍惜。我找到了女朋友,讀了很多書,評上了優秀畢業生。
研究生畢業找工作那會,還是因為第一學歷是專科,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和歧視。後來,我來她任教的學校,做了臨聘教師。一年後,我們結婚了,我也考上了編制。
工作快三年了,在職業上成長比較快。當班主任,把學生從初一帶到了初三,雖然過程很艱辛,但是體會到了職業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現在收入也不錯。
網友:@蘭言寄墨
考研完全是一個人戰斗,一個人跟你的自製力、勤奮度、學習能力度戰斗,這才是最難熬的。忍受了那種一個人的孤獨,你就再也不怕孤獨了。
復試過線,就這樣經歷了一次死去活來,就讀了研。我的心情肯定因為被錄取而開心,但我的活,不是讀研救的。
剛進學校那會,很多考上的人都是沾沾自喜,開懷大笑,剛考上的開心就跟突然成為暴發戶的感覺一樣,過不了多久就煙消雲散。
研一是我目標為止最迷茫的一年,我到研二才想清楚自己想要做什麼行業,做什麼崗位,也是最近幾天才把自卑的情緒驅散…這個世界的樂趣就在於,無論你是誰,你都有無限種可能,或好或壞,全取決於你自己。
網友:@可子
考上研究生,改變了我一生的方向。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
高考的時候,由於填報志願的失誤,使我在超過一本線近50分的情況下,跌到了第三志願,去了一個非常一般的二本學校。但從一入學起,我就決心一定要通過考研改變自己的命運。
具體考研復習過程如何,就不多說了,那足以寫滿一整篇回答。我只記得,在考研的最後近半年,每天早上出門的時候,舍友們還在床上,晚上回宿舍的時候,舍友們也還在床上。現在都還能回憶起,南京的冬夜那種刺骨的寒冷。
考研的過程也有很多波折,但最終還是達到了自己的目標,考上了南方的一所985。自此,人生的方向就發生了改變。
在讀研究生期間,我也沒有學術上的天分,沒想過繼續深造,就普普通通的畢了業。但是,因為學校的背景,在工作上多了很多選擇。畢業後順利考上了公務員,並一路從基層調動到市級部門,現在也有了一定職務。
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生期間我遇到了我的女朋友,現在的老婆。她是學霸,保送讀的研究生。畢業工作後,她在體制外做得風生水起,賺的錢比我多得多。
現在我們一家三口,在這座一線城市裡生活得很幸福,也都有很好的發展前途,物質生活充裕,孩子聰明可愛,父母也都接過來同住。
所以有時候我也會想,如果當年在那麼寒冷的冬夜裡,我有所退縮、有所懈怠的話,我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因此,每當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我都會安慰自己,如果當年考研沒成功,現在的一切都不會擁有,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說到底,都是考研轉變了我的命運。我很感激當年那個為考研拚命的我。
網友:Dr.NR
高考上了個二本,大學五年糞發塗牆,立志考研。本科畢業後,考研進入中山大學,碩士畢業後上博士,後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美聯合培養。以後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
如果沒有考研,我將終生被985本科同學無條件碾壓!
2. 適合二個人的小型房車推薦
適合二個人的小型房車推薦如下:
1、瑞弗啟界R500:
瑞弗啟界R500是一款自行B型房車,外觀方面看起來跟大型商務車差不多,而且也並不會說很臃腫特別難看,其內部的配備非常齊全,會客區、廚房、卧室、衛浴間都有,就像是一個移動小家,讓你帶上小夥伴或另一半去環游世界絲毫不是問題。
2、旌航福特V362:
旌航福特V362是一款非常適合環球旅行的房車,雖然外觀上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其內部大有乾坤,裡面的氛圍營造非常溫馨,而且空間也很大,最重要的是還配備了上下鋪的雙人床,晚上睡覺的時候再也不用自己鋪床了,讓你環游世界的同時,還能重溫大學宿舍的時光。
3、長城覽眾風駿C6:
長城覽眾風駿C6房車是一款讓人非常喜歡的房車,其內部並沒有太過於奢華,一切看起來都比較普通,但是也非常實用,它的空間完全不會讓人感覺到壓抑,而且它配備的床還特別大,不用卷縮著睡,這對於住房車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
4、上汽大通MAXUS生活家V80:
上汽大通MAXUS生活家V80是一台住了之後就會愛上它的房車,它在內部的營造具有很強的氛圍感,而且無論是看起來還是住起來都像極了一個小公寓。
3. 張益唐的個人生活
據大學時住在張益唐隔壁宿舍的沈捷回憶,他們曾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當時,不管是上課還是考試,年齡比他大4歲的張益唐總是「領先一截」,「他很愛自學,我們難題解不出來,都找他」。沈捷記得,張益唐畢業以後,把全部家當放到房車里,便開著車去多個大學一邊求職,一邊「講這個結果(指雅克比猜想的成果)」。其中一段時間,張益唐還來到沈捷當時任教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他住我這邊的那段時間,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追求『完美』的性子,有一位教授評價他做出的是雅克比猜想證明中最好的一個,但因為其中一個細節未完全搞清楚,就被他看作是『一般的成果』,死活不願意發表。 」
張益唐9歲時偶然得到一本大學數學教材,便開始潛心數學,研究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等的數學難題。研究數學最大的感受是數學是美麗的,素數的結構是美麗的,值得一生投入。對獲獎他感到非常高興。這么多年來,雖然生活有時很不容易,但他對數學的執著和熱愛從沒有改變,從沒有放棄夢想。談到成功經驗,張益唐說,首先,數學研究最重要的是不要盲目崇拜權威,要敢於挑戰傳統,對那些別人說不可能做到的事要勇於探索;其次,不要怕失敗,每次失敗都是新的起點,不要因為失敗而喪失信心,不要有畏懼心理。如果真正熱愛數學,就不要放棄。數學是對人類智力水平的一個衡量,很多數學猜想和難題擺在那裡,就像跳高運動員要征服的橫桿。看看數學家們誰能跳過去,跳出新高度。
4. 為什麼新一線城市越來越吸引本科畢業生
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95萬人,較去年增加16萬人;自2011年以來,全國畢業生人數按照2%-5%的同比增長率逐年增長,近7年間累計畢業生人數達到5075萬人。現當代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如此艱難,選擇在哪裡就業是一個十分令人頭疼的問題。
本科畢業生在新一線城市就業比率逐年上升
「新一線」城市是相對於一線城市(北上廣深)衍生出的新概念,這一概念由《第一財經周刊》於2013年首次提出,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5個維度選出。
上述報告選取的「新一線」城市有13個:包括成都、杭州、南京、武漢、天津、西安、重慶、青島、沈陽、長沙、大連、廈門、無錫。
根據麥可思的統計數據,2016屆中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有所上升,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有所下降。
具體來看,2016年的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由2015年的22%增加到23%;在一線城市就業的比例由2015年的26%降到24%。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選擇新一線城市?
以成都為例:2017年7月20日開始,具有普通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憑畢業證來蓉即可申請辦理落戶手續。「產業新政50條」出爐後,關於人才落戶的新政條款受到了極大關注,成都市對人才開出了極為寬松的落戶條件,政策一出,省內外的無數青年人才紛紛開始期待細則的推出與執行。
成都市通過放寬人才落戶條件、簡化落戶手續,吸引青年大學生和技能人才來蓉聚集和創新創業。「我們按照『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覆蓋了高、中、低各個層次,不僅僅非要是本科生畢業,各類技能人才只要在本市同一用人單位工作2年及以上,同樣可以在成都落戶。」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先落戶後就業,放寬人才落戶限制。
「新一線」城市就業滿意度連續三年上升
不僅吸引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比例在升高,上述報告的數據顯示,2014至2016屆中國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在「新一線」城市的就業滿意度也連續3年上升。
2014至2016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滿意度為60%、62%、66%,比一線城市本科畢業生分別低5個、4個、4個百分點。2014至2016屆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半年後在「新一線」城市就業的滿意度為59%、61%、63%,比一線城市高職高專畢業生分別低1個、2個、1個百分點。
「新一線」城市彰顯魅力何必堅守北上廣?
早在去年上半年,合肥學院計算機系應屆畢業生李亮,就和40多個同學,與合肥一家信息科技企業簽訂了工作協議。
「以往,IT領域的很多師兄、師姐都選擇在『北上廣深』打拚。」李亮說,不過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留在合肥。因為一線城市房價太高,而且發展機會不如二線城市多。
雖然一線城市仍保持相對最高的就業簽約率,但多個調查機構的報告都顯示,近兩年,高校畢業生選擇就業地不再盲目追逐「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等「新一線」城市魅力凸顯,成為大學畢業生熱衷的擇業目的地。
招聘網站「BOSS直聘」以2016年進入職場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出爐的《應屆生就業競爭力報告》顯示,僅36%的人希望在「北上廣深」工作,比3年前下降了15%。
通過梳理湖北、湖南、河南3個中部省份公布的高校畢業生流向數據看到,近3年來,3省高校畢業生留在本省就業人數佔比呈現上升趨勢。
丁雪峰說,湖北是高教大省,往年大量畢業生流向珠三角、長三角。近年來,留在湖北就業比例穩中有升,2016屆42.7萬名畢業生中,60.2%選擇留在湖北,同比增長1.25個百分點。
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表示,近年來,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部分加工業、製造業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畢業生就業區域分布的變化體現了我國產業轉移、產業結構調整給畢業生就業帶來的影響。
文/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