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電動汽車
A. 中汽協: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破16萬輛
1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發布2020年10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10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55.2萬輛和257.3萬輛,環比增長0.9%和0.1%,同比增長11.0%和12.5%。可見,盡管受國慶和中秋雙節假期影響,10月有效工作日有所減少,但汽車市場需求依然延續了快速增長勢頭,當月產銷環比和同比均保持增長。
圖片來源:中汽協
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6萬輛,創單月歷史新高,環比和同比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分別達到16.7萬輛和16.0萬輛,環比增長19.6%和13.9%,同比增長69.7%和104.5%。
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1.4萬輛和90.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9.2%和7.1%,降幅較1-9月大幅收窄9.5和10.6個百分點。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71.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2.2%和6.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5萬輛和18.1萬輛,產量同比增長4.6%,銷量同比下降7.4%;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7輛和658輛,同比分別下降53.5%和50.4%。可見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純電動汽車產銷降幅較1-9月已有了明顯收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量結束下降,開始呈現小幅增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中國汽車未來方向一定是新能源汽車嗎
目前國家在推動新能源汽車主要是在電池上做文章。動力上肯定比不了傳統汽油柴油發動機汽車,造價成本要高好多。目前還處於研製中,上市的也是一些政府推動的,無法真正實現市場化。電池使用的電力仍然是用傳統化石燃料生產的電力,無法實現真正的無污染。但是嘗試就意味著進步,相信在不斷的探索嘗試中,會取得質的變化。目前氫能源的研究已經趨於成熟,相信不久之後,真正綠色環保且具有強勁動力的氫能源汽車可以隨處可見。
C. 中汽協:9月新能源汽車銷售13.8萬輛 同比增長67.7%
10月13日,中汽協發布了2020年9月汽車行業產銷情況。
9月份,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2.4萬輛和256.5萬輛,環比分別增長19.1%和17.4%,同比分別增長14.1%和12.8%。
截至9月份,我國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6個月呈現增長態勢,其中銷量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10%以上的增速。
今年1-9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分別完成73.8萬輛和73.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8.7%和17.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56.8萬輛和57.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9%和18.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7萬輛和15.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0.4%和13.9%;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570輛和579輛,同比分別下降56.7%和53.7%。
從目前趨勢來看,隨著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回升,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與上一年同期相比降幅已經有明顯收窄。如果能繼續保持近幾個月的增長勢頭,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全年的表現有望與去年持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中國汽車以後是電汽車嗎
這是肯定的,以後的汽車有空氣能,太陽能,電能!不會等很久了,我估計在未來三五年裡電動車就會有里程碑的突破!
E. 中國汽車什麼時候改為新能源汽車
2020年補貼停了後新能源汽車公司要死一片!!
F. 中汽協: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 產銷均呈現負增長
1月13日,中汽協發布2019年12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數據。12月整體汽車市場銷量依舊呈現出下滑趨勢,但產銷狀況正逐步趨於好轉。2019年全年產銷量與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均呈現負增長。
從細分市場來看,2019年12月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依舊呈現下降趨勢,但商用車市場以及出口市場保持著增長態勢。其中新能源汽車市場連續6個月呈現下滑趨勢,但降幅呈現收窄趨勢,銷量呈現年尾上揚趨勢,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降幅為27.4%。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9萬輛和16.3萬輛,與上個月相比分別增長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類方面,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動乘用車、純電動商用車銷量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對於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指出,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車發展,但不可能繼續大幅財政補貼,而是通過稅收、使用環節等政策予以引導。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認可度沒得到確認,對2020年新能源汽車謹慎樂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三大國有車企龍頭再聚首 160億成立中汽創智共造電動車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繼聯合出資打造T3出行後,三大國有車企龍頭的合作延伸至新能源汽車製造和銷售方面。啟信寶的信息顯示,6月2日,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一汽)、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安汽車)、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風汽車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兵裝集團,為長安汽車母公司),以及南京江寧經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60億元。
結合長安汽車1月曾發布的公告,業界認為這家公司很可能是此前各股東方籌劃成立的「T3科技平台」的落地公司,當時的信息顯示,一汽、東風、長安、兵裝集團以及南京江寧經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江寧經開科技」)簽訂協議,共同發起設立T3科技平台公司,注冊資本160億元。無論是股東方,還是注冊資本,均與本次成立的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相同。
啟信寶尚未披露五位股東在新公司出資比例。此前關於「T3科技平台」的資料顯示,在總共160億元的投資中,一汽出資40億元、東風出資40億元、長安及兵裝集團共出資40億元,國企三大龍頭共出資120億元。另外南京江寧經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出資40億元。
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為李豐軍,而李豐軍為一汽集團智能網聯開發院院長。信息顯示,此次成立的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涉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及銷售,電池、電子元件的製造及銷售等。據此前對「T3科技平台」的介紹,該平台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加強三家企業在智能新能源汽車技術等方面的聯合研發,以整合各方優質資源,降低研發成本。
新合資公司的成立,被認為是三大國有車企加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的開端。隨著汽車「新四化」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車企至關重要的布局方向。但目前,三大央企在新能源汽車上的發展節奏較緩。在這種情況下,「抱團取暖」有望加強三者在新能源技術等方面的資源協同。
此次成立合資公司並不是三大國有車企第一次「牽手」。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多次傳出三方合並傳言,但均被辟謠。不過與此同時,三者之間各種形式的合作陸續展開。
三大國有車企龍頭動靜最大的合作是共同出資組建T3出行及T3科技平台。2019年3月,一汽、東風、長安與騰訊、阿里、蘇寧等多方共同投資97.6億元成立T3出行,其中三大央企每家出資16億元,共計出資48億元,T3出行也因此被成為共享出行領域的「國家隊」。資料顯示,截至目前,T3出行的運營車輛已進入南京、武漢、重慶、杭州、長春、廣州六座城市,累計投入的新能源車輛超過15000輛。
而在此次新合資公司成立後,國企三大龍頭已經在合作中累計投入有望達到近170億元。另外,除以上合作,2020年1月,一汽集團旗下子公司與東風等公司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北京國創新能源汽車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業務范圍為投資管理、投資咨詢等。
一系列的合資動作表明,三大國有車企龍頭之間的合作逐步進入深水區。此前麥肯錫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一家車企在「新四化」領域全面投入,接下來的十年至少需要5000億元資金,這幾乎超出了所有「玩家」的承受范圍。在這種情況下,抱團模式或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汽車行業,以降低總投入成本,並應對未來市場的挑戰,而一汽、東風與長安作為國有車企龍頭,它們之間的密集合作可被視為車企新發展模式的一個代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