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
1. 大眾安徽純電汽車工廠正式開工建設 2022年竣工/2023年投產
大眾安徽新工廠的建設包括對原江淮汽車集團廠房車間的改擴建,以及一個全新的車身車間。項目總佔地面積達50萬平方米,其中,全新車身車間預計佔地約14.1萬平方米。新工廠將採用一系列節能措施,包括在辦公區域使用蒸汽地暖以及選用低能耗生產設備,助力集團實現減少整體碳排放的目標。此外,項目還計劃在工廠內建設電池與零部件供應商園區。
與此同時,大眾安徽正在積極擴大本土人才儲備。近日,公司在合肥大學舉行了招聘活動,計劃招納45位有工科背景的學生加入團隊。這些青年人才在集團位於歐洲各地的工廠接受長達一年的強化培訓後,將回到大眾安徽MEB工廠樣板中心擔任車間工程師。來自德國總部的研發專家也將在工廠試運行階段到訪,為本地團隊提供專業培訓。
預計到2025年,大眾安徽將僱用約500名員工,主要為研發及工程創新人才。大眾安徽將研發、質保、預生產和測試等多個部門集中在一個園區,以縮短全新電動車型的上市周期。到2025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計劃每年可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汽車,未來車型將基於MEB模塊化電驅動平台打造。
2. 欲奪新能源第一,大眾汽車勝算幾何
作者|凌雲
來源|汽車大觀
新四化浪潮的驅動下,曾被調侃「只會造燃油車」的大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終於打出了第一張牌。
11月3日,大眾品牌純電動SUV車型ID.4在深圳亮相。
除了備受國內消費者認可的「VW」車標之外,獨特的雙車戰略、全新的生產工廠以及較為成熟的銷售服務體系,都是大眾拓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優勢所在。
而且,截至2020年底「要將超級充電站增加至250多個,包含3600個充電樁,覆蓋國內16個城市」的計劃,也將成為大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站穩腳跟的加分項。
似乎也正因如此,大眾對自己的新能源前景顯得頗有信心。
大眾在其全球電動化戰略中提出,到2025年將推出80款全新電動車型,實現年產電動汽車30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至少佔一半以上。結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的相關內容看,到2025年大眾在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將達到25%左右。
在ID.4的發布現場,馮思翰也表示:「我們相信ID.4將真正改變玩法,同時我們堅信,ID.家族能夠徹底地改變汽車市場。」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ID4.補貼後售價不超過25萬元,其價格已然下探至大眾同級的燃油車區間,再配合大眾慣用的車海戰術,應該能夠圈到一部分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大眾汽車年內計劃建成255座充電站 助力2025年新能源汽車目標
財經網汽車訊大眾加快推進充電樁建設,助力其2025年在華交付1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大眾中國CEO馮思翰對外透露大眾在中國充電樁領域的布局情況。他表示,「目前,開邁斯已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布局了40座超級充電站。」
開邁斯計劃在年底前,在全國16座城市建立255座充電站,包括1800個雙槍直流充電樁。
公開資料顯示,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邁斯」),是大眾旗下充電合資公司。
去年7月,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電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開邁斯(CAMS),總投資40億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開邁斯注冊資本為8.12億元。大眾中國、中國一汽和萬幫數字均持有開邁斯28.57%的股權,江淮汽車持有14.29%股權。
針對私人充電市場,開邁斯提供智能充電牆盒產品。公共充電領域,開邁斯規劃布局了快速充電站網路,可實現充電15分鍾,車輛續航達到400公里。開邁斯還在探索布局無線充電、智能機器人充電等技術產品。
今年9月,大眾汽車和開邁斯在北京打造了首個品牌超級充電站。
而且,大眾剛推出的電動車產品ID.4系列,也主要依託開邁斯充電網路進行充電。馮思翰表示,打開CAMSPLUSapp,可預約充電樁、導航、智能地鎖、即插即充等功能。
開邁斯是大眾汽車全球充電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眾集團目前正加速在華布局電氣化。
大眾9月提出,要聯合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江淮大眾三家合資企業,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
同時計劃到2025年,國產15款新能源車型,純電動車型在集團產品組合中佔比達35%。馮思翰表示,在此產品組合基礎上,大眾計劃每年在中國市場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車型。
資深汽車分析師任萬付表示,大眾加速在華電動化,也是為了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以保持領先地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雙品牌電動化戰略落地,為何一汽-大眾能夠創領新能源變革
近日,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全文出台,戰略方針已定。在全文中,「綠色」被提及19次,「能源」「新能源」被提及11次,能源結構體系優化是中國能源戰略改革的方向,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推進「能源革命」與「提倡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正因如此,電動 汽車 產業作為綠色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迎來了未來五年最大發展機遇。
眾所周知,電動 汽車 、新能源 汽車 一直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從2001年國家出台一系列關於新能源 汽車 方面的戰略規劃和政策指導開始,我國新能源 汽車 行業已經經歷了二十年堅定不移的創新轉型工程。
而作為國內最早的現代化乘用車合資企業之一,一汽-大眾在近30年的發展中建立了行業領先的生產、研發、質保、采購和服務等全方位的強大體系能力,並成為國內乘用車合資企業的典範。如今,面對新能源浩大變革中的機遇和挑戰,一汽-大眾在今年邁出了電動化發展中堅實的一步:「基於MEB平台打造的ID.4CROZZ亮相」「基於MLB evo平台打造的奧迪e-tron投產」讓大眾和奧迪雙品牌電動化戰略得以全面落地。
在一汽-大眾持續落地精品產品間,行業也在頻頻發問,為何一汽-大眾能夠在短時間締造如此成果?為何一汽-大眾能夠成為新能源變革中的佼佼者?對於以上「靈魂拷問」,一汽-大眾在此前於佛山舉辦的「電動化、數字化」高峰論壇給出了完美解答。論壇上,一汽-大眾從技術到產品,從製造到綠色生產,從未來布局到體系構建,針對電動化布局進行了全維度解析,為中國新能源 汽車 發展,提供了一整套值得借鑒的行業範本。
自ID.4CROZZ正式與市場見面,消費者在最容易接觸品牌的產品端首次體會到一汽-大眾在電動化上的碩果。作為MEB平台下的電動化產物,ID.4CROZZ充分展示了MEB平台具備的真實續航、長軸距短前懸帶來的大空間等絕對優勢。更為重要的是,根據規劃,未來三年一汽-大眾將推出四款MEB車型,這似乎傳遞出一個信號:一旦一汽-大眾開始在電動賽道上全速沖刺,大量新能源精品將在短時間內佔領各大細分市場。而在一汽-大眾奧迪這一邊,MLB evo平台下的當頭炮——奧迪e-tron已成為豪華品牌中實力最為突出的純電車型。
兩款里程碑式產品的亮相與投產,標志了一汽-大眾雙品牌在電動化發展中勢如破竹的姿態,而除了產品端,一汽-大眾自2017年開始著力布局新能源領域後,其打造的摩斯智聯和摩捷出行雙「摩」並進,車聯網自主研發進展順利;與華為、阿里、寧德時代等合作夥伴一起,共同開發創新技術解決方案,構建NEV生態系統。這些領先行業多個身位的動作讓外界看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一汽-大眾,一個將電動化真正融入品牌發展脈絡的一汽-大眾。
據了解,預計到2021年底,超充樁規模將超過3000個,超過6000個車位。覆蓋25個城市,並飽和覆蓋7個電動車核心城市,實現5公里內必有一個超充站。在應急充電方面,用戶可通過一汽-大眾超級APP進行一鍵加電操作,實現上門充電或者上門取送車充電,滿足用戶應急充電需求。
從這些成果和規劃中不難看出,如果說以特斯拉為首的新造車企業是當下金融市場對標電動化時代的風向標,那一汽-大眾無疑是 汽車 工業在電動化,數字化轉型中的壓艙石,一場真正發源於傳統 汽車 強企內部的革新與布局,才可能從根本上重塑中國 汽車 工業電動化藍圖的主線,作為全面貫徹電動化戰略的合資巨擘,一汽-大眾無疑是自我變革最為徹底的勁旅。
在電動化製造方面,隨著華南基地佛山MEB智慧工廠以及長春基地MLB evo平台的投產,一汽-大眾建成了具備國際競爭力和行業領導力的電動化製造體系。
其中,MEB平台是德國大眾面向未來開發的,專門用於生產智能化、網聯化、純電動 汽車 的模塊化平台,整合了大眾 汽車 的所有先進生產技術,旨在為用戶創造全新的用車體驗。作為一汽-大眾全國五大基地「智慧工廠」擔當,華南基地率先引進了MEB平台,從精益工藝、智能製造、嚴苛檢測三個角度打造全新的MEB工廠。
在高度智慧化的基礎上,佛山MEB工廠對生產技術與工藝進行了革新升級,其中,新能源車間是佛山MEB智慧工廠領先全行業的亮點。
據悉,該車間包含殼體焊裝線與電池裝配線,採用IVTAC 高速沖鉚、免對比在線測量、視覺引導系統等先進技術,確保電池包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其焊裝線是基於VASS 06最新標准設計的高智能化自動生產線,整線自動化率達到85%。大量採用高精尖新技術,真正實現了高水準的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而裝配線是按照康采恩集團最新標准規劃的高自動化、高智能化、高柔性化生產線,自動化率達到80%;電池車間採用機器視覺系統,獲取圖像並進行數字化分析,其高精度測量確保了產品高質量的穩定性。
作為一汽-大眾電動 汽車 戰略樣板工廠,佛山MEB智慧工廠目前年產能超過60萬輛。到2024年,佛山MEB智慧工廠的生產能力將達到77萬輛。結合一汽大眾未來三年四款MEB車型的發展規劃,強大的製造能力將成為高速推新的有力保障,而也正是因為有佛山MEB智慧工廠作為背書,一汽-大眾的電動化產品攻勢才能真正與其他企業拉開差距,成為拉動中國 汽車 電動化變革的引擎。
從現有的 汽車 行業生態圈到未來新能源 汽車 生態圈,對行業中每一個利益相關方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變革。傳統 汽車 主機廠必須決定其是否要從一個以固定資產、產品一次性銷售的商業模式中跳脫,轉型成為向消費者提供「零死角」新能源服務的服務商。
而當一汽-大眾邁入電動化時代後,其考慮的不僅僅是「進入」電動化領域中來,更是「拓寬」電動化領域的更多可能,這也是一汽-大眾再次與其他傳統車企拉開差距的關鍵點。
為了構建全維度的新能源 汽車 生態圈,一汽-大眾從研發體系、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營銷體系等多個維度發力,持續完善NEV生態系統,促進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型這一發展目標的實現。
在研發體繫上,除了佛山MEB工廠外,一汽-大眾還規劃了佔地總面積9500平方米的新能源中心,並且已經逐漸形成覆蓋整車特性各個領域的研發能力體系,具備了整車本地化開發的能力,這也幫助一汽-大眾能夠打造超越中國用戶期待的高品質新能源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一汽-大眾建立了「全員全過程」的質保體系,組建了超過2000人的質量保證團隊,以強大的體系力和深入血液的質量意識,確保新能源產品的高品質。這就是說,消費者所購買到的一汽-大眾新能源產品不光強於產品力上,更穩於產品質量的保障上。
更重要的是,針對新能源產品,一汽-大眾對營銷體系進行了全面升級。近年來,一汽-大眾通過渠道下沉、銷售網路深耕細作等方式,建立起新型戰略夥伴關系,與合作夥伴實現發展、合作、共贏。並且,通過開發精細靈活的網路模式、打造整合的線上數字化營銷平台等方式,一汽-大眾覆蓋全國的營銷網路不斷進化。在推出年輕化、個性化的產品,豐富品牌內涵的同時,一汽-大眾還藉助文化、 體育 等多領域跨界營銷展現出品牌親和力。這為一汽-大眾新能源產品獲得銷售、服務高滿意度奠定了堅實基礎。
由此可見,一汽-大眾所構建的NEV生態是融合新能源 汽車 各支鏈的集大成者,此舉在目前合資品牌市場中,是絕對鮮有的。從生產端到營銷端再到服務端,一汽-大眾的革新在中國 汽車 向新能源領域轉型的路上
全體系的迸發成就了一汽-大眾在新能源變革中的領先性,而作為一家深耕中國車市多年的車市領航者,一汽-大眾在創領變革的同時,依舊將「綠色製造」定為發展第一準則。
可以看到,為了進一步減少碳排放,一汽-大眾發布全新的新能源戰略「goTOzero」,聚焦氣候變化、資源、空氣質量和環境合規四大行動領域。基於此項戰略,一汽-大眾開展 汽車 行業規模最大的減碳計劃, 汽車 、工廠、經銷商、辦公室和供應商網路,都將達到100%的綠色環保。
一汽-大眾(技術)副總經理迪亞德在「電動化、數字化」高峰論壇上對外宣布,一汽-大眾將制定一個明確的規劃,所有工廠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30%的目標。這一點在一汽-大眾佛山MEB工廠中就有明顯體現,其是國內 汽車 行業首個獲得中國綠色建築委員會授予的「綠色工業建築」三星認證工廠。在建築的全生命周期內,一汽-大眾最大限度地節能、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目前,佛山MEB工廠已實現了綠色能源轉換,所使用的電能都來自清潔能源。
結語: 「創新」二字,各主機廠在當下中國新能源 汽車 領域皆在不斷提及,的確,唯有創新才能應對飛速變革的市場,才能踩准國家發展的節奏。但「創領」對於很多主機廠而言,是望塵莫及的,想做到對市場的引領,並推動市場進入新能源時代,需要的並不僅僅是一款高續航的車型,或單單一個技術平台,更應該是一套全維度的發展架構,而能夠構建如此架構的,有且僅有一汽-大眾。
一方面,一汽-大眾是當下車市的領頭羊;而另一方面,在近三十年的發展中,一汽-大眾不光在發展,更成為了車市的觀察者,其更懂得如何能幫助行業轉型,這也正是一汽-大眾不遺餘力打造智慧工廠、建設NEV生態的原因所在。
今年是一汽-大眾的「創變」之年,更是而立之時前的關鍵蓄力,其在電動化上所埋下的伏筆以及打下的堅實基礎也在即將迎來的「十四五」中得到全面釋放。市場有理由相信,這家在燃油車領域的引領者將以新的面貌去撬動中國新能源車市的新一輪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