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全生態鏈獨角獸
A. 國創中心:探索新能源汽車生態賦能新範式
文/鄭金武
科技 部部長王志剛在日前召開的第七屆中國電動 汽車 百人會論壇上透露,2020年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銷量達到136.6萬輛和136.7萬輛,連續6年位居全球首位。
「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和生態鏈, 科技 創新在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國家新能源 汽車 技術創新中心(簡稱「國創中心」)總經理原誠寅對此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銷量逆勢上揚,實屬不易。
作為我國 汽車 領域唯一的一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國創中心以「突破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和增強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效能」為核心任務,布局搶佔新能源 汽車 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新賽道、制高點,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生態鏈融合發展,推動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邁上了新台階。
多領域多主體形成「網狀生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規劃(2021一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 汽車 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新能源 汽車 新車銷售量達到 汽車 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
「隨著 汽車 動力來源、生產運行方式、消費使用模式全面變革,新能源 汽車 產業生態正由零部件、整車研發生產及營銷服務企業之間的『鏈式關系』,逐步演變成 汽車 、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領域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
原誠寅表示,相互賦能、協同發展,成為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的內在需求,跨行業、跨領域融合創新和更加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成為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的時代特徵,極大地增強了產業發展動力,激發了市場活力。
而中國新能源 汽車 要真正做到大而強,需要各類市場主體之間相互賦能、協同發展,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共同完善產業生態。基於此,國創中心聚焦新能源 汽車 各鏈條創新主體,搭建創新平台、匯聚創新資源,堅持多方協同創新理念,最大限度利用好各類創新資源。
據介紹,國創中心與近百位國內外行業知名專家、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近600家國內外創業公司和創新組織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已初步形成成國內外具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新能源 汽車 創新生態圈,為持續建設跨領域、跨行業的創新生態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構建協同創新發展新格局
2020年9月,由國 科技 部、工信部共同支持,國創中心作為國家共性技術創新平台牽頭發起的「中國 汽車 晶元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在京正式成立。
紫光集團是聯盟的參與者之一。「通過相互賦能、協同創新、共同發展、跨界融合、共生共贏,紫光集團將攜手國創中心,為推動建設我國全球 汽車 晶元創新高地和產業高地貢獻力量。」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吳勝武表示。
據介紹,紫光集團將參與新能源 汽車 晶元標准制定與更新、車規級安全晶元研發與測試、智能交通應用示範區建設等工作。
「紫光集團將協同國創中心共同參與車規級晶元的標准制定,以標准為引領,帶動 汽車 晶元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及認證等關鍵環節全面提升,實現重點突破、協同創新、促進我國 汽車 工業實現轉型升級。」吳勝武表示。
在產業生態賦能上,國創中心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推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生態鏈融合發展。圍繞「打造世界新能源 汽車 技術創新策源地、構建世界級新能源 汽車 技術創新生態圈」的發展目標,國創中心進一步加強前瞻謀劃布局,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加強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對接,將技術創新突破與市場規模效應有機結合在一起。
2020年12月,國創中心與交通部科研平台北簽署戰略協議,圍繞中國大交通技術應用場景全方位合作在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智慧物流、實驗檢測、信息安全協同、交通智能防疫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等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實現協同創新、共同發展。
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研平台副秘書長羅凱闡述介紹:「雙方以交通行業技術創新需求為主線,以技術應用、項目轉化落地為目標,建立大交通場景業務模式,以交通行業重點科研平台為紐帶,圍繞人、交通工具、路、橋、港,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新技術、新模式等多方面建立合作機制,助力 科技 強國和交通強國建設。」
此外,國創中心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深化產學研融合創新。先後與吉林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圍繞人力資源開發與利用、人才培養、技術開發與應用、軟課題研究與應用、資源互補和共享等方面展開了相關合作。
瞄準提升新能源 汽車 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持續構建新能源 汽車 科技 創新生態體系,國創中心在構建協同創新發展新格局方面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
不斷提升成果轉化效能
2020年10月,國創中心(淄博)先進車用材料創新中心(簡稱「國創淄博中心」)正式揭牌,旨在打造世界級先進車用材料技術創新策源地及創新生態圈。
淄博國創中心先進車用材料技術創新中心副院長許燁介紹,在雙方的合作中,國創中心發揮了平台、技術、人才、應用等領域優勢,國創淄博中心利用本地政策優勢、產業基礎優勢、體制機制優勢等與之形成互補,在共同 探索 新能源 汽車 輕量化發展新的路徑, 探索 建立輕量化產業創新生態體繫上取得了積極進展。
未來5年,淄博國創中心將形成3到5個國際材料研發機構全面合作和聯合培養機制,建成國際級研發測試共性服務平台,吸引不少於10家國際先進材料項目、產業鏈相關企業或研發中心等落戶淄博,服務當地企業不少於100家、全球企業不少於20家。
同時,聚焦新能源 汽車 技術(輕量化)創新拉力賽,聚集共性技術,挖掘產業痛點,推動行業創新,支持成果轉化,並以此為重要轉手,推動雙方攜手共建中國先進車用材料「輕」谷。
為提升成果轉化效能,國創中心頻頻出招。2020年11月,國創中心與北汽藍谷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基於ARCFOX極狐αT打造世界級開源整車驗證平台,並利用各自優勢,在新能源 汽車 技術創新領域實現優勢互補,發展共贏。
「國創中心瞄準前沿技術應用對前瞻性技術方向進行統籌布局,北汽藍谷提供技術轉移轉化平台和應用場景,同時又以問題為導向,對國創中心提出新技術研發、新應用訴求的新需求。」北汽藍谷董事會秘書胡革偉介紹說。
在此基礎上,雙方將形成螺旋式上升創新接力賽,共同加速創新技術上車應用,幫助整車企業降低前瞻技術評價投入和風險,助力創新零部件企業壓縮上車周期和成本。
「創新是一種生態,多樣性共生、開放式協同、多系統相互鏈接、資源豐富、自由生長。」原誠寅表示,國創中心下一步將推出生態亞馬遜計劃,真正打造中國的產業創新生態,為中國新能源 汽車 繼續走在世界的前列提供有力支撐。
B.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國,我們擁有多少自主技術
據中汽協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24.2萬輛和120.6萬輛,產量同比下降2.3%,銷量同比下降4%,這是近10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年銷量首次出行同比下跌情況,這也是2019年汽車市場大環境衰退的一個表現。但即使在這種環境下,亦未能撼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的主導地位,據EVsales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近221萬輛,這就意味著中國在2019年貢獻出超過50%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從市場佔比上而言,中國無疑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國。
當然,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能夠在國內市場風生水起,離不開的是政策的推動和各車企的積極響應,讓新能源汽車獲得極大的推動力。但市場歸市場,技術歸技術,在近幾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紅利下放,各大汽車企業紛紛進駐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同時,也在同步開發更先進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可一旦談論到技術,難免會以國家為立場與國外技術進行對比,尤其是對於作為產銷量最大的中國而言,如今的新能源汽車三電核心技術表現究竟如何呢?
說到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國內的電池技術,在擁有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這兩家專注研究新能源動力電池的企業後,國內的動力電池技術也在急速上漲,而在實現國產後的特斯拉也選擇與寧德時代合作,未來車型將搭載寧德時代提供的電池。要知道,現在特斯拉Model 3採用的是松下和LG,如今它與寧德時代合作,也意味著這個從一開始就引領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向的企業對中國電池技術的認可度。
而且在今年的4月份,DeepTech聯合CB Insights(這里提到CB Insights是一家世界級權威風險投資數據公司,會定期發布經濟發展趨勢以及獨角獸公司的名單,此次榜單對於國內動力電池市場極具投資權威指導價值。)針對中國動力電池及上下游企業的評選出爐,榜單按照燃料電池、鋰離子(液態)電池和固態電池三種技術路線分類,億華通、寧德時代、輝能科技分別作為代表性企業上榜。
對於寧德時代,榜單給出的入選理由為:寧德時代經過近十年的野蠻生長,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商,市值超過 2500 億。經歷了比亞迪的雙雄競爭並最終靠技術路線勝出,寧德時代如今的競爭對手,已經是松下、三星 SDI 和 LG 化學。
相對的,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這一領域也有著相當不錯的造詣,例如比亞迪在前段時間推出的刀片電池,它通過改變內部結構,從而達到更高的續航里程,同時刀片電池的散熱功能也比普通電池要好,安全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目前驅動電機主要分為直流電機、交流電機及輪轂電機等幾類;其中直流和交流電機又可進一步劃分。目前行業對交流非同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及開關磁阻電機關注度較高。通過對常見的幾種電機進行比較分析可知,永磁同步電機具有效率高、轉速范圍寬、體積小、重量輕、功率密度大、成本低等優點,成為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主要驅動電機。
但就目前而言,國內的電機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據了解,國內體現電機技術水平的發明專利佔比僅為50%,遠低於國外90%的水平。而且在輕量化、集成化等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國外已實現「電機+變速器」等一體化集成。因此在輕量化方面,如今的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依舊有相對的短板存在。
要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上仍有待提升的地方,那當屬電控技術。而在電控技術中,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技術是目前的電控技術里的核心,在新能源汽車的成本結構中,成本最高的是動力電池,而緊隨其後的就是IGBT,作為與動力電池電芯齊名的「雙芯」之一,占整車成本約5%左右的IGBT,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但以目前而言,國內的IGBT技術與國外技術依舊有一定的落差,電控中的IGBT百分之七十來源於海外企業,僅剩下的百分之三十還是通過自建與外購來解決這燃眉之急,長期以來,國內IGBT都是進口英飛凌、三菱等國際巨頭,「一芯難求」。
但就在前段時間,總投資額高達10億元的比亞迪IGBT項目在長沙正式動工,該項目設計年產25萬片8英寸晶圓的生產線,投產後可滿足年裝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能需求。如今,比亞迪IGBT晶元晶圓的產能已經達到5萬片/月,預計2021年可達到10萬片/月,一年可供應120萬輛新能源車,也就是相當於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總數。從這則信息可以看出,中國品牌正式打破之前IGBT被國外企業壟斷的格局,技術展現也將越來越牢靠。而且比亞迪也正式與華為達成合作,前者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內有著領先的行業技術展現,後者在5G及智能科技方面有著全球頂尖的技術實力,這兩者結合將會為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新能源汽車。
總體而言,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實力,雖然在某些領域的表現還相對欠缺,但汽車廠家都已提早布局,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將引領全球,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國家。而對於汽車廠家而言,新能源汽車技術或許是中國品牌的另一出路,一旦新能源汽車獲得普及,中國汽車品牌的世界地位將獲得質的飛躍。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侵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新能源車品牌有哪些
新能源車品牌包括但不限於:
1、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美國一家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總部位於帕洛阿托。
威馬EX5是威馬汽車的首款量產車,累計銷量超6萬輛,穩居中國造車新勢力A級純電SUV累計銷量第一。威馬汽車是新勢力中第一家、也是長期以來少有的兼具智造基地和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代表性企業,也是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的車企。
2020年8月4日,《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發布,威馬汽車排名第70位,名列2020中國新型創新企業50強第43位。連續四年位列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持續領跑中國造車新勢力。
D. 中國純電動汽車的市場現狀是怎樣
在南方等等有經濟補貼的地方。電動車汽車的後市場還是可以的。望採納謝謝。
E. 廣汽聯手科大訊飛成立星河智聯 打造新能源車企「獨角獸」
當前,世界汽車產業鏈迅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平台化發展,催生了汽車企業與科技企業之間的頻繁合作。11月30日,廣汽集團、廣州資本、訊飛科技三方企業簽定合作協議,宣布創立星河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將來將在智能座艙、車聯網平台、汽車智能化服務項目等行業,創建汽車品牌、科技感等汽車商品體驗的行業領導者。
前不久,廣汽埃安的知名品牌獨立傳言及其後續的石錘定音,一度使廣汽集團公司的股票價格實現大幅度增漲,其中兩次漲停,都充分說明了金融市場對廣汽埃安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中的認可。能夠預料,以目前廣汽埃安的強悍發展勢頭,未來踏上獨立IPO幾乎毫無懸念。非常期待廣汽埃安千億級智能電動新能源車企「獨角獸」發展之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新能源汽車哪家好
首先推薦的就是比亞迪品牌,第一在世界上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等於全世界的總和,第二生產量和銷售量全世界第一,所以它代表全世界最高實力和支持我們的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