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建設新能源汽車之都
『壹』 襄陽市家裝產值每年有多少個億
站在2016年的開頭,回望2015年,襄陽工業砥礪奮進、跨越趕超,勢如破竹,喜訊連連:
風神汽車公司成為我市首家年產值突破300億元的企業;駱駝蓄電池、襄大農牧入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工業規模和企業成長實現兩大突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一年跨越一個大台階,突破6000億元大關,達到6121.1億元,居全省第二位,總量超過周邊同類城市近600億元,增幅達14.2%,居全省第一位,成為漢江流域除武漢外首個工業總產值突破6000億元大關的城市。
「襄陽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領跑,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9.8%,分別高於全國、全省3.7和1.2個百分點,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葛秀全說:「面對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襄陽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不斷推動供給側改革、『兩化』深度融合,工業轉型跨越中,全市工業邁上新台階。」
供給側改革帶動汽車產業發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2015年,襄陽汽車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可以說就是走在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道上。2015年,襄陽汽車產品品系不斷完善,汽車廠家推出了不少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襄陽工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風神公司天籟車型在2015年8月累計產量突破百萬輛,成為東風日產首個產量超百萬的單一車型。
作為東風公司唯一的豪車品牌,2015年,英菲尼迪累計銷售40188輛,同比增長33.8%,6倍於豪華車市場增速(5.3%),連續第3年刷新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年度銷量記錄,連續第2年成為中國豪華車市場最快增速的創造者。
去年,風神襄陽汽車公司完成雙品牌整車下線156688台,產量同比增長46%;實現工業產值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72%;繳納稅金23.2億元,同比增長31%。
從天籟到英菲尼迪,再到新樓蘭,風神公司高端品牌的集聚及規模化,帶動全市從事汽車及零部件生產製造的企業達到460多家。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引進了除了東風汽車外的首個整車項目——年產20萬輛的鴻泰陽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襄陽。
除了整車引進大突破外,襄陽新能源汽車產值、產量雙雙高速增長,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開局良好。
去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東風汽車股份公司適應市場,開發了10-12m、6-8m純電動客車、10-12m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以及2噸-3.5噸的純電動垃圾車、運輸車、路面養護車等適應市場需求的新能源汽車。
東風汽車電氣的新能源乘用車電機已完成產品開發,南車襄陽電機3萬套新能源乘用車電機生產線已於2015年9月份投產。中興通訊新能源汽車無線充電系統已安裝調試完畢,將正式啟動載人無線充電示範線路運營。全市規模以上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產值71.8億元,同比增長63.1%;新能源汽車產量為13017輛,是2014年全年產量的7.2倍;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達1298輛,是2014年的3.8倍。
培育發展新動能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掌握產業發展主動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大舉措。
2015年,「襄陽雲谷」投產。2015年9月初,世界500強之一的華為雲華中大區數據中心在襄陽正式啟動。
還是這一年的9月,中國移動湖北襄陽雲計算中心項目正式運營,這也是中國移動繼北京、廣州之後第三個區域性數據中心投用,為襄陽乃至全省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產業快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華為雲計算襄陽數據中心一期工程、中國移動襄陽雲計算中心相繼投入運營,讓一大批IT巨頭的雲計算中心項目紛紛落戶襄陽。
隨後,世界500強、全球最大的信息管理軟體及服務供應商——甲骨文公司與東津新區簽約,Oracle(襄陽)技術人才創新創業基地項目落戶東津新區。
我市還成為全省第一個全光網城市和「寬頻中國」試點城市。
我市積極貫徹實施「寬頻中國」戰略,以創建「寬頻中國」示範城市為契機,積極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並以此帶動「襄陽雲谷」建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為了給新經濟、新業態、新產業騰出廣闊發展空間,襄陽始終堅持淘汰落後產能,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關閉淘汰18家企業26個落後產能項目,2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通過採用節電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加大對外擴散外協零部件等方式方法節能降耗、增產增效。50家耗能大戶推廣萬洲電氣「能耗監測雲管理平台」,節能降耗成效顯著。
轉型升級縱深推進
2015年,我市不少工業企業轉變商業模式,改變單一的競爭模式,通過產品、價格、渠道和品牌的整體設計和創新賺錢。
從一個傳統的電動機軟起動企業一躍成為光伏新能源行業的領軍企業,這是湖北追日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創造的奇跡。短短幾年時間,湖北追日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新能源產業界迅猛崛起:無論是在光伏逆變器研發、光伏電站開發建設,還是在新能源汽車充電電源系統領域,它都如疾風驟雨般席捲而來,處處彰顯出蓬勃的競爭力。
「商業模式創新的核心是改變盈利模式。」追日電氣董事長陳建國指出,追日電氣清晰地認識到要牢牢抓住技術和市場,不能只扮演在產業鏈條低端賺取「加工費」的角色。追日電氣不僅賣產品,還賣服務。該企業進入光伏新能源領域以來,從最初單一的逆變器製造、銷售逐漸轉為光伏發電系統電氣集成。追日電氣依託核心技術及商業模式創新,將業務轉向更有競爭力的光伏發電EPC及光伏電站建設「一站式」服務。
不僅僅是追日在變,萬洲電氣「企業(集團)能源管理中心」由單純「銷售產品」向「銷售產品+整體解決方案+服務」轉變,大力開拓新生產性服務市場。
駱蓄集團開展國內兼並重組,在吉林安圖和廣西梧州分別設立東北和華南區域中心,大幅開拓國內市場;隆中葯業靠大聯大,與葵花葯業集團合作,開拓國內市場;捷力通與中機國信物聯網科技簽訂股權投資協議,靠大聯強,通過利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
『貳』 全員加速中!東風納米新工廠、新平台、新產品煥新ING
3月26日,東風納米以「蝶變共生 聚夢同行」為主題,在襄陽召開2023年夥伴大會,正式發布全新的戰略規劃。這是東風納米更名新生後,召開的首次夥伴大會,重要意義自然不言而喻。而就在夥伴大會的前一天,眾多媒體齊聚襄陽,提前感受了即將投產的東風納米襄陽工廠的智造實力。
其中,小型純電SUV納米BOX為東風納米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站穩腳跟,立下汗馬功勞。作為一款6萬級純電純SUV,納米BOX憑借有快充、有5門、大空間、強底盤、高安全的五大核心優勢,進一步拉高了同級代步車的品質標准,成為眾多消費者心目中的6萬級代步車首選。後續,隨著產品力同樣硬核的S31車型上市,有望成為納米BOX之後,又一款火爆市場的爆款車型。
除了新工廠、新平台和新產品的利好消息,東風納米還為消費者送去了切實的福利。今年3月,東風納米推出央企惠民活動,在全國范圍內發放購車補貼優惠,購買納米BOX至高可享7000元補貼。為了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福利,東風納米將活動期限延長至2023年4月30日。准備入手代步車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次鉅惠,趕緊拿下這款極具性價比的精品純電代步車。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點滴孟春曉,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叄』 襄陽比亞迪工廠地址在哪裡
襄陽比亞迪工廠地址在襄陽產業大道褲氏和內環東路。
比亞迪汽車的襄陽產業園主要生產的車輛是新能源車型,其中包括了新能源汽車整車工廠,動力電池工廠,動力電池零部件工廠,汽車零部件工廠。
比亞迪襄陽工廠的規劃:
襄陽比亞迪產業園將作為比亞迪旗下重要的新能源整車產業鏈項目,將建設新拍鄭能源汽車整車工廠、汽車零部件工廠、動力電池工廠、動力電池零部件工廠、零碳園區等五大項目。
整個工廠是分為三期來進行建設,其中第一期預計是在兩年時間之內建設完成,主要是生產新能源車型的電池系統,第二期是零碳園區,主要是研發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襲純頌膜紙,電解液等等。第三期是新能源整體和零部件的相關項目。
除了整車產能之外,比亞迪還布局了大量動力電池產能,據公開消息統計,目前比亞迪有青海西寧(24GWh)、惠州(2GWh)、深圳坪山(14GWh)、重慶璧山(45GWh)、西安(50GWh)等等。
『肆』 14路公交更換襄陽產新能源車
6月25日起,襄陽公交總公司今年采購的首批26輛新能源公交車將在14路公交線上投入運營。為助力襄陽打造「新能源梁物汽車之都」,市公交總公司不斷加大本地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和示範運營力度。今年,公司計劃再采購150輛東風天一氣電混合新能源高級客車,並逐步在部分城市公交線路投入運營。在購車前,市公交公司積極協調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東風向陽旅行車公司對車輛進行集中調試和修整,為新能源汽車的試驗、研發和推廣提供了大量的基礎數據和市猜型場實踐。這次更換的26輛新能源公交車,車身長度12米,載客量更大,車廂更寬敞。有滅火器、安全錘、防滑地板等。車廂內部,GPS實時監測車廂內外狀況,後門有液晶顯示器,讓司機穗渣猜更清楚地了解乘客下車情況,避免夾門墜落事故。這26輛新能源公交車投入14路公交後,線路運行里程不變,首末班車時間不變,票價與市區目前運營的空調車價格相同。
『伍』 一期投資100億元/共三期 比亞迪在湖北襄陽建設產業園項目
易車訊 日前,從相關渠道獲悉,湖北省襄陽市與比亞迪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比亞迪將加快推進襄陽比亞迪產業園項目建設,助力湖北打造國家級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地。
據了解,襄陽比亞迪產業園主要包括動力電池生產線及零部件、零碳園區、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項目。產業園將分三期建設,一期總投資100億元。
一期將建設30GWh動力電池及零部件項目,主要從事動力電池電芯、模組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等核心產品的研發、生產與製造,二期建設零碳園區,重點引進正/負極材料、隔膜紙、電解液等配套商,三期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比如電機、電控、空調等項目。
『陸』 5年內GDP突破7000億元,沖刺10000億元,襄陽底氣從何而來
襄陽市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800年的建制歷史,是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地理位置優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那麼它的經濟想必也是穩步上升之中的。
『柒』 襄陽投資6.2億新能源汽車電池項目開工
30日,湖北德普公司在襄陽高新區投資6.2億元的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正式開工。據楚天金報7月31日報道,該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用電池測試管理設備,將形成年產5000台生產化工設備、800台綜合測試設備、6000套電池管理系統、2000台高效智能充放電電機的生產規模,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8億元。隨著湖北沈明鋰離子公司投資50億元汽車鋰電池項目、駱駝公司投資18.9億元電池項目、國家動力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新能源汽車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企事業單位相繼落戶,襄陽形成了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動力電池、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兩縱三橫」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最新信息顯示,去年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達15.6億元,較2011年全年產值增長108%。
『捌』 襄陽的汽車產業有多發達
襄陽的汽車產業有多發達?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低端到高端、從零部件到整車、從傳統動力 汽車 到新能源 汽車 、從單一的 汽車 製造業向 汽車 產業化邁進,經過40多年的發展,襄陽 汽車 產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高高昂起襄陽工業發展的「龍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目前,襄陽已成為東風 汽車 公司輕型商用車、中高檔乘用車、新能源 汽車 及關鍵零部件總成生產基地和眾泰 汽車 生產基地,是國家新型工業化(新能源 汽車 )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節能與新能源 汽車 示範推廣試點城市、國家 汽車 動力與部件產業基地,擁有國家 汽車 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智能網聯 汽車 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國家動力電池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 汽車 零部件檢測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 汽車 及零部件檢測機構,形成了集製造、物流、商貿、試驗、檢測於一體的較為完整的 汽車 產業鏈。
借「東風」起步乘風破浪 汽車 產業產值躍升至兩千億級
改革開放前,襄陽僅有7家為東風 汽車 公司(原第二 汽車 製造廠,以下簡稱二汽)配套的 汽車 零部件企業,處於 汽車 零部件生產和加工階段。
20世紀80年代初,二汽在襄陽開辟第二基地(當時稱二汽襄樊基地),為襄陽 汽車 產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從此,襄陽 汽車 產業開啟了乘風破浪的航程。
這一時期,為配合二汽戰略東移的發展部署,促進地方 汽車 工業崛起,市委、市政府果斷做出了「依託二汽、大力發展 汽車 工業」的戰略抉擇。一批原來從事機械加工和農機生產的企業陸續發展成為二汽零部件配套生產廠家。短短幾年,全市 汽車 及零部件企業發展到95家,初步形成了二汽系列產品配套、配件、協作的生產格局。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襄陽 汽車 產業發展步入快速成長期。1992年5月,神龍 汽車 有限公司在武漢成立,並在襄陽建設發動機工廠。隨後,二汽更名為東風 汽車 公司(簡稱東風公司)。
1992年9月,第一輛富康轎車從東風公司襄陽試裝廠駛出。緊接著,藍鳥轎車、第一輛3噸輕型車先後下線,標志著襄陽 汽車 產業開始跨入生產整車的時代。
東風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在襄陽成立後,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等一批重點骨幹企業相繼落戶襄陽。隨後,東風小霸王輕卡等 汽車 新品種在襄陽正式投產或下線。
2000年,全市 汽車 工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12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9.5%。
因東風而興,乘東風發展。經過10年的培育和發展, 汽車 產業迅速成長為我市的龍頭產業,成為全市經濟 社會 發展的第一引擎。
2010年,全市 汽車 產業實現產值1074.3億元,佔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46.7%,襄陽成為全國千億級 汽車 產業城市之一。
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 汽車 產業產值達2011.4億元,突破2000億元大關。
2017年,全市 汽車 整車產量突破3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27.9%(全國增速為3.2%)。
2018年,在全國 汽車 產業負增長背景下,襄陽 汽車 產業逆勢而上,全市 汽車 產量突破38萬輛,同比增長23.4%。
目前,全市從事 汽車 及零部件生產製造的企業達到5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88家,過億元企業200多家,過100億元的企業有4家。
產值從百億級躍升為千億級,襄陽 汽車 產業用了10年,而從千億級到兩千億級,只用了5年。
向高端邁進向集群發展 「襄陽造」 汽車 及零部件國內領先
2003年,東風日產第一款高檔轎車——天籟在襄陽下線,襄陽乘用車發展水平躍上新的台階。
2012年,英菲尼迪國產化項目落戶襄陽,標志著襄陽乘用車發展水平向高端產業鏈跨出關鍵一步。
2014年,東風日產高端乘用車英菲尼迪在襄陽下線,襄陽成為英菲尼迪全球三大生產基地之一。
2015年,東風日產全新旗艦SUV新樓蘭正式下線;2016年,高級轎車「西瑪」在風神襄陽 汽車 有限公司投產,襄陽乘用車品系不斷完善,全國中高端乘用車生產基地的優勢地位凸顯。
2018年,我市成功引進東風日產暢銷車型——奇駿,並於5月正式在我市實現量產,為推動我市整車結構升級、全年產量再創新高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湖北美洋 汽車 成功導入「君馬MEET3」「君馬SEEK5」兩款SUV車型在我市生產,正式開啟我市 汽車 產業國有與民營板塊「雙輪驅動」新格局。
一個個項目落戶,一款款新車型推出,襄陽 汽車 產業不斷向高端化邁進,帶動我市 汽車 產業轉型升級增效,提升了襄陽 汽車 產業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目前,襄陽整車產能達到80萬輛,發動機產能達到131萬台,車橋產能超過100萬根。主要產品有東風日產天籟、樓蘭SUV、奇駿SUV、豪華車英菲尼迪等乘用車,東風小霸王、多利卡輕卡、東風御風高端輕客等商用車,東風天翼新能源客車和專用車(特種車)等整車系列,東風標致、雪鐵龍發動機,東風德納車橋,駱駝蓄電池以及車身總成、變速器總成、車架總成、電氣和儀表系統總成系列,軸承、座椅、燈具、蓄電池、調角器、車門鎖、發電機、起動機、摩擦材料、油品化工等分總成系列。其中,輕型商用車產銷量位居全國第三;客車底盤位居國內第一;商用車車橋規模位居亞洲第一; 汽車 蓄電池生產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座椅調節裝置和 汽車 軸承位居國內自主品牌行業第一位;動力總成生產規模和 汽車 摩擦片生產規模在國內名列前茅;試驗檢測機構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十二五」以來,圍繞整車和關鍵總成近地化配套以及集群集聚發展,襄陽 汽車 產業形成了以高新區為核心,輻射棗陽、谷城、老河口、南漳、保康、宜城等區域的發展格局,依託骨幹企業建設了東風 汽車 零部件產業園、東風日產英菲尼迪產業園、東風德納車橋工業園、神龍工業園、美洋 汽車 工業園、谷城三環工業園、棗陽專用車產業園、南漳機電產業園等特色園區,配套能力和集聚度不斷提升。
創新突破打造最強增長極 建設「中國新能源 汽車 之都」
2002年新能源 汽車 產業起步;2009年第一輛新能源整車下線;2010年東風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商用車項目開工;2013年被列為國家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示範城市;2016年由襄陽製造的首款純電動轎車——東風俊風ER30下線……從少數企業 探索 ,到形成集整車生產、零部件生產和研發檢測於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襄陽新能源 汽車 產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已進入快速發展期,成為襄陽經濟發展的最強增長極。
2018年新能源 汽車 整車產量突破4萬輛,同比增長23.7%;新能源 汽車 產值突破23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均創 歷史 新高。
堅持 科技 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增強核心競爭力,是襄陽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
本世紀初,一批從事電氣、電機、 汽車 改裝、整車生產的企業、研究機構,相繼進入新能源 汽車 零部件研發和整車改裝領域進行 探索 。東風襄陽旅行車有限公司進行新能源 汽車 整車底盤設計研發;襄陽特種電機公司研究開發電機與變速箱一體化的驅動系統……
此後,襄陽新能源 汽車 產業一路高歌猛進。2009年,首批15輛商品化純電動客車在東風襄陽旅行車有限公司下線。2010年,東風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攜旗下純電動客車「東風天翼」「帥客MPV」「奧丁SUV」、微型客車、環衛車等7款新能源產品亮相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動車展。襄陽宇清傳動 科技 有限公司研發的驅動系統通過專家評審並申報專利,為上海世博會新能源 汽車 提供配套產品……
加快產業轉型,搶占發展先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襄陽新能源 汽車 產業戰略發展規劃》《中國新能源 汽車 之都行動規劃》《襄陽市新能源 汽車 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相繼出台。政策的支持使我市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在全市 汽車 產業產值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新能源 汽車 產業體系日趨完善。
目前,襄陽從事新能源 汽車 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及院所有30多家,形成了「三縱三橫」(純電動 汽車 、混合動力 汽車 、燃料電池 汽車 ,動力電池、驅動系統、控制系統)的產業形態,逐步發展了整車研發、生產(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和市政環衛車等新能源商用車)—檢測基地(國家動力電池檢測中心、東風新能源 汽車 檢測線)—動力電池—驅動、控制系統—充電器生產和充電輔助系統—教育(培訓)基地—示範運行—推廣應用—售後服務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襄陽堅持以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帶動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2018年,我市共推廣新能源 汽車 11827輛,其中東風俊風ER30和眾泰E200作為我市生產的新能源乘用車產品,成為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的主流車型。
襄陽,正傾力打造「中國新能源 汽車 之都」。
搶抓機遇加快產業升級 推進 汽車 產業高質量發展
探索 新途徑,尋求新跨越。在襄陽 汽車 產業發展進程中,市委、市政府總體規劃、頂層設計,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減量化增長為主線,強力推進 汽車 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智能網聯 汽車 產業先行先試。利用襄陽自貿片區先行先試的政策機遇和襄陽達安 汽車 檢測中心有限公司優勢,積極在襄布局智能網聯 汽車 項目,搶抓智能網聯 汽車 發展先機,助力襄陽產業鏈優化升級。當前,湖北省政府積極支持襄陽市開展智能網聯 汽車 道路先行先試工作,「國家智能網聯 汽車 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落戶襄陽達安 汽車 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成為全國兩家之一、華中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智能網聯 汽車 檢測中心。襄陽智能網聯 汽車 試驗場建設工作有序推進,《襄陽市智能網聯 汽車 道路測試管理規定(試行)》對外發布,智能網聯 汽車 道路測試工作已正式啟動。同時,襄陽市聯合東風公司、華為公司積極開展「智行隆中」項目,圍繞「智慧 汽車 谷」「智慧出行」「智慧物流」和「智慧交通雲」四個方面,啟動項目建設工作,致力於將襄陽打造成為智慧交通城市新標桿。
啟動燃料電池產業項目。襄陽積極籌備開展燃料電池產業項目建設工作。東風襄陽旅行車氫燃料電池客車已成功下線,目前襄陽正與東風襄陽旅行車有限公司合作開展氫燃料電池公交示範運營及加氫站建設工作,並與國內多家燃料電池核心企業研發機構就氫燃料電池系統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襄陽達安 汽車 檢測中心氫燃料電池實驗室已經建成,成為國內首個具備氫燃料電池 汽車 測試能力的試車場。襄陽達安 汽車 檢測中心、國家動力電池檢測中心等機構也在積極加強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電堆、關鍵零部件和整車等方面的試驗檢測服務能力,建設第三方優質公共服務平台,開展燃料電池電堆、關鍵零部件、發動機系統集成等方面的測試技術和指標體系研究,積極謀劃國內首個「國家氫燃料電池 汽車 檢驗檢測中心」。武漢金凰已與襄陽市達成戰略合作,將在我市設立氫燃料電源系統研發生產合資公司,圍繞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電堆及其核心技術、加氫站建設和氫燃料 汽車 運行平台等開展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襄陽氫燃料電池產業鏈。
襄陽 汽車 產業發展大事記
1984年10月,二汽襄樊基地正式奠基,為襄陽 汽車 產業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
1992年9月,第一輛富康轎車從東風公司襄陽試裝廠駛出。緊接著,藍鳥轎車、第一輛3噸輕型車先後下線,標志著襄陽 汽車 產業開始跨入生產整車的時代。
2000年,全市 汽車 工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12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9.5%。以整車為龍頭、以 汽車 總成為骨幹、以零部件為依託的 汽車 產業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汽車 產業迅速成長為襄陽的龍頭產業。
2004年,經 科技 部批准,襄陽成為國家 汽車 動力與部件產業基地。隨著相關支持產業陸續融入 汽車 產業發展, 汽車 產業的關聯企業開始集聚,襄陽 汽車 產業集群雛形呈現。新能源 汽車 也進入 探索 、研發、試驗階段。
2009年,襄陽市第一輛新能源整車下線。
2010年,全市 汽車 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1074.3億元,佔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46.7%,成為全國千億級 汽車 產業城市之一。襄陽被列為國家節能與新能源 汽車 示範推廣試點城市。
2012年,英菲尼迪國產化項目落戶襄陽,標志著襄陽乘用車發展水平向高端產業鏈跨出關鍵一步,也讓整個湖北乃至中部地區躋身國內豪華 汽車 生產格局行列。
2013年,襄陽被列為國家新能源 汽車 推廣應用示範城市。
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 汽車 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
2016年,由襄陽製造的首款純電動轎車——東風俊風ER30下線。
2018年,襄陽市政府與東風公司簽署《促進襄陽 汽車 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7—2021)》。明確了東風公司襄陽基地的「六大基地」發展定位(中高端乘用車生產基地、新能源 汽車 產業基地、動力總成生產基地、 汽車 零部件生產基地、 汽車 檢驗檢測基地和重要的進出口基地)。湖北美洋 汽車 成功導入「君馬MEET3」「君馬SEEK5」兩款SUV車型在我市生產,正式開啟我市 汽車 產業國有與民營板塊「雙輪驅動」新格局。國家智能網聯 汽車 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湖北)落地襄陽,湖北省第一個智能網聯 汽車 道路測試管理規定及測試路段相繼發布;氫燃料電池客車在我市成功下線,國內首個具備氫燃料電池 汽車 測試能力的試車場在襄陽市。
襄陽除了地產,就靠 汽車 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