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深圳中興新能源汽車科技

深圳中興新能源汽車科技

發布時間: 2023-04-17 07:30:21

1. 中造(深圳)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招司機屬實嗎

屬實。根據查詢中造(深圳)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官網得知,該公司招司機屬實,公司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平枝含悶湖街道新木社區富康路,經營范圍項目老或是:汽車銷售及售後服務;汽車猛彎租賃業務;代辦上牌服務等。

2. 不容小覷的中興:強過第一批造車勢力,與華為肩並肩

編輯 | 於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 專欄」

在三大造車新勢力蔚來、理想和小鵬赴美上市後,越來越多企業希望能在新能源 汽車 上闖出一片天,新能源車這塊蛋糕,萬億市場規模,目前全球3%的滲透率,不僅大,還處於產業發展初期,惹得新軍湧入。

既有網路、阿里等互聯網巨頭高調撒錢,與傳統整車廠商聯合造車;也有小米、蘋果等手機廠商為對造車產業鏈上下游廠商出資,整合造車資源。

眼下小米風風火火,向造車扣動了扳機,雷軍帶著100億美元,親自兼任智能電動 汽車 業務的CEO。

群雄爭霸下, 中興通訊也抵達了這個戰場。

大家對中興的了解,或許還停留在幾年的中興手機上,如果不是幾年前與華為一同被「制裁」的新聞,中興或許已經消失在很多人的視線里。

直到近期,中興重回大眾視野,媒體傳言,中興通訊將成立 汽車 電子產品線,並將設立 汽車 電子團隊,隸屬系統產品技術規劃部,其定位是負責 汽車 電子領域的統一業務規劃和經營。

中興通訊的總裁徐子陽承認了這個消息。

事實上, 中興通訊在「造車」領域,一點都不遜色,早已獨辟蹊徑形成了一定的積累。

不走擁擠的乘用車賽道,中興通訊完勝第一波造車勢力

回到2015年,受補貼新能源 汽車 的政策以及「互聯網+」的創新策略的影響,「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第一輪新能源造車潮吹來了。

當年,樂視高調宣布進軍 汽車 行業,與北汽和阿斯頓馬丁合作生產互聯網 汽車 ,此後造車勢力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當時,中興的創始人侯為貴親自帶隊考察 汽車 產業,立下了「智能 汽車 是中興通訊推動的第二個重點產業」的堅定信念。

但中興通訊並沒有從風口浪尖的乘用車入手,而是通過並購珠海市廣通客車有限公司,獲得生產資質和客車製造技術,進軍電動商用車市場。

之後,中興通訊迅速在珠海注冊成立中興智能 汽車 有限公司,這個公司成為中興通訊在新能源 汽車 領域唯一的整車平台,主要負責新能源客車設計開發、製造銷售及客車智能駕駛、車聯網應用的系統研發與建設運營。

事實證明,中興的選擇沒有錯 ,幾年下來,中興通訊只在中興智能 汽車 項目上投入只是略超10億元,這跟動輒百億的乘用車投資來說,投入確實低多了。

盡管投入不高,產出成果卻可圈可點。

當時規劃的產能,滿產是2000台,到了2017年,中興智能 汽車 就生產了1500多台客車,產能已經接近了飽和。

雖然單看數值不高,但是和客車的總體需求量對比,2017年客車的總體保有量也才70000台,對於剛投產、處於摸索階段的中興智能 汽車 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此外,中興智能 汽車 的客戶拓展非常順利。

國內市場上,中興智能 汽車 在深圳、珠海、廣州、武漢、香港等地相繼拓展,並在珠海的新能源公交市場、香港的雙層巴士市場,佔領了一半以上的份額;國際市場上,中興智能 汽車 是國內首家通過純電動客車整車純歐盟認證的企業,先後同義大利,阿爾及利亞,辛巴威,坦尚尼亞,荷蘭等非洲和歐洲國家開展業務合作。

中興智能 汽車 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混得風生水起,但 彼時的乘用車市場,卻是完全另一幅景象 ,造車勢力蜂擁而至,競爭激烈導致生存艱難。

造車大軍的隊伍從2016年開始快速擴張,到2017年底,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有60家,更誇張的是,到了2018年底,中國注冊的新能源 汽車 公司數量,翻了近10倍,達到了六百多家。

而且,根據中國觀察報數據,2015年至2017年6月底,國內已落地的新能源整車項目超過200個,各類車企已經公開的產能規劃車輛超過2000萬輛。

這個數字,已經完全超過了2012年6月國務院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設定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純電動 汽車 和插電式混合動力 汽車 生產能力達200萬輛。

並且,當時新勢力只顧造車,配套充電設施落地的不多,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和市場教育也不夠, 蜂擁而上的新勢力們,就像氣球,一戳就破。

雖然造車勢力們努力融資圈錢排產投產,一副志在必行的模樣,但真的交付的廠商,只有蔚來、威馬、小鵬、哪吒等10餘家。

隨著補貼的退坡,仍未完成交付的新勢力造車企業中的大部分不是已經出局就是正在出局的路上。

現在的中興智能 汽車 ,不僅沒有像其他造車企業一樣倒下,反而越來越穩。

新的一期客車製造基地已經投產,年產能提高到5000輛/年,成長於第一輪造車潮的中興智能 汽車 ,是中興造車的底氣。

定位與華為一致,誰更勝一籌?

中興沒有PPT造車,中興也不做整車,中興的目標很明確:做 汽車 電子,做「被集成」,用自身在ICT領域的能力來助力客戶成功。

這個目標跟華為如出一轍,任正非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 汽車 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中興之前曾在多個領域被華為碾壓,這一回,中興跟華為,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線,誰更勝一籌?

華為 汽車 業務是基於「雲-管-端」的架構之下的,其中:

1)雲-智能車雲,以高算力AI晶元升騰系列為主。

2)管-智能網聯,主推5G+C-V2X車載通信模組、T-Box、車載網關幾種產品。

3)端-智能電動、智能座艙、智能駕駛。

華為在 汽車 業務上的布局,有序明了,再看中興的 汽車 業務,就顯得凌亂一些,中興的造車版圖由六部分構成。

1)公司主體負責5G和C-V2X;

2)中興新能源 汽車 有限責任公司布局了無線充電和充電樁電源模塊;

3)中興高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布局動力電池;

4)英博超算負責自動駕駛;

5)廣東新支點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負責智能駕駛系統;

6)中興智能 汽車 有限公司負責新能源、智能 汽車 整車。

如果將中興和華為的企業業務進行匹配,中興除了「雲」沒有公開的產品和布局,在管和端中興通訊均玩得風生水起,那我們就來對比一下中興和華為的管和端。

「管」可以理解為車聯網基礎設施,它是華為在 汽車 領域故事的起點。

華為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車聯網業務部,推出了車載模塊ME909T。

而後,利用自己通信設備製造商的優勢,華為推出了不少產品:在2017年研發了車路協同技術,華為的V2X車載通信模組對接超15家車企,在2019年就通過Balong 5000基帶,把5G帶到了車聯網的時代前沿。

現在,華為「管」的建設是它的強項,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中興通訊作為全球信息技術的領導者,在V2X領域也不差。

在全球發布了多款4G/5G/5G+V2X車載模組和T-Box產品,上游合作的供應商超過200家,下游合作客戶的行業涉及車聯網、媒體、交通等,在2020年4月,完成了國家智能網聯 汽車 長沙測試區實施全面部署。

兩者,目前都已經在封閉場景園區和示範區的試點部署,且正逐步向開放場景拓展。

「管」產業鏈長且雜,倘若真需要一分高下,華為更勝一籌,目前在V2X協議線和應用軟體上,中興都尚未拓展。

因而,從這個角度看, 華為在車聯網上走得更快

在端上,可以說的就更多了。

首先是智能電動部分。

華為的智能電動,具體產品包括BMS(裸金屬伺服器)電池管理系統、MCU電機控制系統、車載充電系統及車下充電模塊。

華為的智能電動產品已經很成熟,並且已經實現了量產和商用,在2020年5月發布的上汽MAXUS ENUIQ5和EUNIQ6這兩款車,均採用了華為的車載充電系統產品。

中興在智能電動部分,涉及的領域要比華為寬。

早在2012年,中興通訊就研製出了第一代無線充電樣機,在2014年,中興新能源成立,推出了智慧無線充電,並在當時中興的擅長領域——城市公交大巴上應用。

目前,中興新能源不僅有方案,亦有充電樁電源模塊、停車充電解決方案,主要為主流車企提供前裝OEM服務,無線充電的電源模塊在全球廣泛應用,國內存量第一。

不僅如此,中興通訊與智能電動相關的全資子公司,還有2016年成立的中興高能,瞄準中高端乘用車市場,主要專注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

燃料電池等動力電池項目。

可惜,中興高能沒有做好。

威馬是中興高能的重要客戶,在2020年10月,中興高能因為威馬 汽車 自燃爆出質量問題,被推入風口浪尖,陷入解散傳聞,威馬召回的動力電池型號,指向了中興高能。

此後,雖然中興高能發布了澄清公告,但一闋不振。

直到今年的3月23日,德泰新能源集團(00559.HK)發布公告,中興通訊擬收購中興高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

技術沒能到位,空有布局只是空殼,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中興高能雖然乘著動力電池裝機量提升這陣風,卻遇上寒流。也因此,雖然中興通訊雖然在智能電動上,涉及的領域要比華為寬,但空有布局不夠,技術到位更重要。

其次是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

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因為市場空間夠大,市場增速夠快,且可以成為軟體定義 汽車 的入口,因而成為了入局新能源廠商的香餑餑,華為和中興也不例外。

華為在軟體和硬體上一並發力,從前端晶元到OS再到車機生態,構建人-車-生活全場景出行體驗。

硬體領域,華為提供了包括座艙模組、車載智慧屏、抬頭顯示和激光雷達。

軟體領域,華為有車機操作平台,車機生態。車機操作系統脫胎於鴻蒙,支撐OEM、合作夥伴、第三方應用快速開發、持續升級,但目前來看,鴻蒙操作系統何時商用卻還依舊不明確。

軟硬體結合,再發揮算力上的優勢,華為打造了車雲協同的智能駕駛平台,它的MDC是業界唯一全研車載計算平台,以此構建L4級全棧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至此,華為在智能 汽車 上的布局就很明朗了。

再看中興,它把目標放在了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上,基於其技術儲備,做操作系統的解決方案。

2004年,中興通訊成立子公司廣東中興新支點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專注於基礎軟體操作系統的研發,在Linux領域業內領先。

在2020年世界智能 汽車 大會上,中興新支點發布了智能 汽車 領域中的三大操作系統解決方案,包括域控制器、智能儀表盤和FOTA網關三大類,該方案不同於鴻蒙,是基於Linux內核的中控 娛樂 和基於Android的 娛樂 系統。

另外,2017年9月,中興通訊 汽車 電子產品線(英博超算前身)研製成功了國內第一款自主正向開發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SDX1.0系統。

英博超算專注於自動駕駛技術及產品的研發,產品包括自動駕駛專用用域控制器、車載實時操作系統、V2X設備等,並為國內整車廠提供ADAS和自動駕駛整體解決方案。

2020年,英博超算和奇瑞合作,做了中國國產第一套擁有自主核心知識產權的L2.99智能駕駛系統的智能駕駛的量產車。

雖然新支點本身也很強,但是中興欠缺的是,沒有打通閉環,不如華為的軟硬體的結合,由內到外聯通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有力,如果說華為在智能 汽車 上已經連成了線,那麼中興還處於繪點的途中。

所以,中興雖然在管和端不弱,但華為的爪子伸得太長了,一開始目標就很明確,網鋪得夠廣,由點到面,形成一張難以攻破的網,這一點,中興難匹敵。

中興華為相逢,華為勝。

結語

中興造車,與其他造車新勢力不一樣,目前沒有做幕前,而是做幕後的賦能者,也沒有大肆宣傳,提出不切實際的PPT造車計劃,在很多公司還在思考以何種方式切入造車這塊蛋糕的時候,中興吃到了第一口,年復一年的積累,讓它已經落地了很多產品,技術層面已經達到了國內領先。

雖然中興的野心很大,但隔壁還有華為部署周密,遙遙領先,中興「智車」要成功,還需要拿出更堅定的目標,以及過硬的產品。


3. 深圳中興新能源科技多少員工

100-499人。深圳市中興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7月16日,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創研路西麗中興通訊工業園,根據查詢深圳中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官方顯示,新能源部分的員工規模在100-499人,該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子產品、計算機軟硬體的技術開發與銷售,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技術研發等。

4. 深圳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有哪些

深圳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有
1、深圳市世余念祥豎搏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2、新世界能源有限公司
3、程朗能源有限公司
4、高擾德利電池有限公司
5、力牛科技能源公司。

5. 中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中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7月11日,法定代表人:熊井泉,注冊資本:23,236.0元,地址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新安街道興東咐拿社區衡慧搭68區留仙三路2號鴻輝工業區2號廠房901。

公司經營狀況:
中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處於開業狀態,公司擁有15項知識產權,目前在招崗位2個,招投標項目1項。

建議重點關註:
愛企查數據顯示,截止碧搜2022年11月26日,該公司存在:「自身風險」信息25條,涉及「立案信息」等。

以上信息來源於「愛企查APP」,想查看該企業的詳細信息,了解其最新情況,可以直接【打開愛企查APP】

6. 跨界造車受挫之後,中興通訊轉身汽車電子供應

3月3日,有媒體報道稱,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通訊)將成立 汽車 電子產品線,並將設立 汽車 電子團隊,隸屬於系統產品技術規劃部,其定位是負責 汽車 電子領域的統一業務規劃和經營。

單從時間上看,中興似乎是 科技 巨頭中入局 汽車 較晚的廠商,華為已經喊出了「幫助車企造好車」的口號;蘋果、網路、富士康等 科技 企業帆棚已經成為跨界造車陣營中的一員。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興通訊並不是 汽車 界的「新兵」。早在2012年,中興通訊就開始了在 汽車 領域的布局。從動力電池到充電技術再到自己造車,中興在 汽車 領域的投入,可以說是實打實的。沒趕上高端智能手機發展浪潮的中興通訊,似乎要更堅定地投入到 汽車 「新四化」的事業中。

回望中興通訊近十年的造車大計,它遠非一帆風順。2016年,中興通訊通過收購珠海廣通客車正式進入整車領域,並信心滿滿地對外表示「五年時間,爭取在商用車市場做到業內前五。」然而,現實很骨感,隨著智能城市進程的加快,成熟的商用車企業同樣在智能化領域做了大量的投入和布局。如今,五年時限已過,不管中興是否計劃重啟「親自」造車,像華為一樣定位車企一級供應商,似乎是最穩妥的選擇。

01 跨界製造商用車偃息旗鼓

公開資料顯示,中興通訊前任董事長侯為貴多年前曾數次對外表示,中興通訊將會進入新能源 汽車 行業,侯為貴還多次率團考察可以合作的整車廠。

2014年,中興通訊成立全資子公司中興新能源 汽車 有限責任公司(去年年底更名為「中興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定位為新能源 汽車 產業綜合服務商,提態頌則供專業充電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專注新能源 汽車 配套設施的研發。2016年底,中興通訊對外公開表示,已於2016年7月成功收購珠海市廣通客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通客車),進入新能源 汽車 領域。該筆收購完成後,中興通訊旗下子公司中興智能 汽車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興 汽車 )隨之成立,同時獲得進入 汽車 市場的資質以及傳統造車技術。

同年12月,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興智能 汽車 有限公司、中興新能源 汽車 有限公司聯合中標深圳西部公交項目,將為深圳西部公共 汽車 有限公司提供204台8米純電動客車及智能充電基礎配套服務。當時,該項目的競標者有同在深圳的商用車企業五洲龍,以及規劃在深圳投資建廠的南京金龍等多家企業。剛成立不久的中興 汽車 就拿下百輛大訂單,似乎是為造車開了個好頭。但是梳理公開資料可以發現,中興 汽車 後續的國內訂單幾乎沒出過珠三角地區。

雖說客車訂單多來自政府與企業采購,趨向保護地方品牌,可是同在深圳的商用車企業並不只是中興一家,還有比亞迪、五洲龍以及同樣是跨界造車的開沃 汽車 (南京金龍母公司)。即便是在廣通客車的大本營珠海,還有董明珠投資的銀隆客車。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和規模上,中興 汽車 更是與頭部商用車企業相差甚遠。於是,中興 汽車 一直未停止海外市場的 探索 。

在國際市場方面,中興 汽車 市場總監姚權力在2019年底接受采訪時表示,該公司生產的雙層大巴佔香港地區六成的份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批雙層巴士是與英國最大客車製造商ADL合作,由中興 汽車 也就是廣通客車採用代加工模式生產。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客車市場,中興都只佔據「小眾」的市場份額。

其實,在經濟大環境及補貼退坡的影響下,國內客車市場已經趨向飽和,競爭壓力加劇。相較於乘用櫻局車,客車領域技術、投資門檻相對較低,由此切入整車領域難度相對較小,但中興 汽車 的發展路徑並不如此前規劃的」躋身前五」那麼順利。

02 尚存質疑的無線充電技術

除了進軍整車製造,中興通訊在 汽車 領域最重要布局之一是無線充電技術。早在2012年,中興通訊就開始著手研究新能源 汽車 的充電技術,並於2014年成立全資子公司中興新能源 汽車 有限責任公司。

無線充電,是一種非接觸式的充電方式,功率發射端和接收端之間沒有接觸,隔空進行充電。目前,無線充電在手機、耳機等小功率領域已經開始了商業應用。中興、華為、上汽榮威、比亞迪、北汽新能源等設備供應商和整車廠家都在此領域有所研究,但目前國內市場還沒有一款支持無線充電的量產車型。原因在於,無線充電技術還存在許多「硬傷」沒有解決。

中興新能源 汽車 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胡超曾在2019年的百人會上發表演講,「 汽車 要從智能網聯發展到自動駕駛和自動泊車地步,最後一定會需要一項自動化的充電技術。因為,包括最後一公里的泊車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是需要自動化的充電技術來解決整個智能網聯 汽車 無人化運作操作的閉環。」

無線充電確實省掉了目前充電過程中『拔槍』這一動作,然而為了省去這一步,車企需要承擔更高的成本。有充電技術領域專業人士指出,無線充電沒有廣泛普及的原因除了成本高於充電樁方案以外,還存在充電過程中有損耗,充電效率低等問題。此外,無線充電時需要車輛與線圈精確對齊,這對一些車技欠佳的用戶來說,將會影響其使用體驗。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目前國內缺乏統一的技術標准,這就導致這一技術難以大規模推廣運用。而且,公眾對無線充電中電磁輻射問題始終存在疑慮,這就降低了普通用戶參與和使用的積極性。

胡超也坦言,無線充電目前更適合於用在商用車上。梳理中興無線充電合作項目也能發現,基本上是與新能源客車廠家的合作。即便是前途不明朗,中興依然在堅持無線充電技術的投入。今年2月,中興通訊關於「一種無線充電定位方法、裝置、系統及電動 汽車 」專利信息被授權公開。統計顯示,中興通訊5000多條專利中,有24條與 汽車 相關,其中最早一條申請日出現在2013年。與 汽車 相關專利主要涉及無線充電、車聯網、停車位狀態檢測、車輛行駛路線分析等。

03 Tier1比直接造車更「靠譜」

隨著軟體定義 汽車 以及5G時代的到來,在5G和車聯網領域掌握優勢的中興通訊似乎意識到,做Tier1(一級供應商)比直接造車更「靠譜「,友商華為就是最好的參考。

有專業分析機構指出,至 2040 年,全球自動駕駛 汽車 銷量可超 3000萬輛,而中國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預計至2023年,中國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達到2381億元;至2025年,國內車聯網的滲透率將由2020年的24%,提升至65%。而自動駕駛與車聯網將成為 汽車 電子最大的藍海市場。

正因如此,智能 汽車 的賽道已經不僅僅是車企之間的競爭,也吸引了越來越多跨界玩家的入局。而且 科技 巨頭有著天然的優勢,它們可以將成熟的技術延申到智能 汽車 領域,尤其是在5G技術、車載感測器、自動駕駛、晶元等方向。

在車聯網領域,中興通訊已經與多家車企展開了合作。目前,中興通訊為吉利 汽車 提供前裝的無線通信模塊等解決方案,支持整車更好的FOTA與OTA。2019年,中興與奇瑞 汽車 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研究基於5G的車聯網、智能製造、智慧園區等業務領域的應用場景,同時中興通訊一級子公司英博超算(南京)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博超算)與奇瑞新能源聯合成立的合資公司安徽奇英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據了解,英博超算的前身是中興通信 汽車 電子產品線(業務單元)。2018年12月,英博超算從中興通訊剝離獨立,成立英博超算(南京) 科技 有限公司。2020年,奇瑞新能源與英博超算聯合發布了搭載L2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車型—奇瑞小螞蟻智駕版,其智能駕駛系統正是來自英博超算。另外,去年9月上市的奇瑞純電SUV大螞蟻,其搭載的車載晶元是來自地平線與英博超算共同研發的。

不管是造車還是做Tier1,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越來越多的 科技 巨頭們正在智能新能源 汽車 的產業鏈上尋找突破口,覬覦這個估值萬億的藍海市場。誠然, 科技 水平與軟硬體服務能力是華為、中興這樣跨界玩家的實力。但中興在商用車領域的坎坷,已經可以說明造車並非易事。像友商華為一樣,賦能傳統車企而非親自造車,也不失為一個穩妥的選擇。

7.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什麼子公司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公司有:

1、深圳市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

2、中興能源有限公司

3、深圳中興力維技術有限公司

(7)深圳中興新能源汽車科技擴展閱讀:

中興發展歷史:

1985年中興通訊前身深圳市中興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

1986年深圳研究所成立,中興通訊開始自主研發。

1990年自主研發的第一台數據數字用戶交換機ZX500,成功面市。

1996年獲得孟加拉交換總承包項目,深圳中興新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成立(由航天系統691廠、深圳廣宇工業集團公司與中興維先通共同投資組建),首創「國有民營」經營機制。

1997年,深交所A股上市。

1999年推出ZTE189全中文雙頻手機。

2004年獨家為雅典奧運會提供寬頻互聯網設備支持,港交所H股上市。

2011年,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史立榮先生獲得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 中興入選首批「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榮獲「2011年度寬頻創新大獎」。

2013年,榮獲2013年度中國品牌500強。

2018年7月19日,中興解禁以來,中興拿下的三大運營商訂單累計超過了5億元人民幣。

2018年11月7日,中興通訊宣布將加大針對交通及汽車市場的戰略投入,開發基於3GPP Release 14的LTE-V2X路側單元(RSU)和車載模組單元,搭載來自Qualcomm Incorporated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的C-V2X晶元組解決方案。[

8. 中興汽車無限駕駛怎麼樣

2016年,在珠海,發生了兩件與公交公司有關的大事。一個是董明珠收購銀隆,在全國製造業引起轟動,一個是中興這個經驗不多的客車企業落戶珠海。

2018年5月29日,中國客車網采訪了中興智能汽車高級副總裁姚權,全面解讀了中興智能汽車這位客車行業新兵的自信與制勝之道。

中興的新能源黑科技

說起來,珠海銀隆和中興智能汽車不僅是鄰居,更是兄弟:

2002年韶關客車廠遷至珠海後,更名為珠海廣通,創立了廣通汽車和廣通客車兩個品牌。2012年,「廣通汽車」品牌被銀隆收購;2016年,「廣通客車」的品牌歸通信領域巨頭中興通訊所有。

根據珠海「十三五」規劃,新能源汽車裝備將是珠海六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2016年7月,中興實現「跨界」新能源汽車,將目光投向珠海金灣。

據姚權介紹,作為中興通訊的全資子公司,中興智能汽車贏得行業發展先機的最大優勢是中興通訊的5G技術,以及在無線充電、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方面的深厚技術積累。這些技術是無人駕駛和智能駕駛的核心。

專家普遍認為,中國自動駕駛的前沿和主陣地首先會集中在公交車領域。因此,我們不難看出,中興進入客車行業是搶先布局的重要一步。

作為重要的戰略布局和業務發展,中興有意將珠海智能汽車項目打造為集團第二大業務,並期望逐步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在中興看來,「新能源智能」是未來汽車的樣子。在廣通客車現有基礎上疊加中興強大的科技實力,重點加大碧唯環保智能汽車技術研發投入,將是未來的決勝之路。

中興智能汽車兩年成績單

中興雖然進入客車行業時間不長,但依託廣通客車原有的基礎和中興的品牌效益,2017年生產了1000多輛客車,實現了內銷。

2017-2018年企業生產持續增長,內銷市場主要集中在深圳、廣州、珠海、澳門、香港等珠三角地區。目前在中國運營的車輛約有800輛。據姚權透露,中興2018年智能汽車國內銷售目標是1000台以上。目前,該公司已與珠海巴士簽署協議,年內向珠海巴士提供653輛電動巴士。

此外,中興智能汽車已經走出國門,先後與英國亞歷山大·丹尼斯、香港JitLeun開展戰略業務合作。同時還出口到哈薩克、以色列、阿聯酋、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喬治亞。

據姚權介紹,中興智能汽車在國際市場上以高端路線為主,2017年出口量接近1000台,2018年將在此基礎上增長。

為此,中興智能汽車新基地項目目前正在建設中,預計2018年建成投產。基地建成後,年客車產能有望達到1萬輛,全部投產後可產生數百億產值。

雖然國內新能源客車發展如火如荼,但客觀來說,目前電動客車海外市場仍處於導純慧豎入期。作為行業新兵,中興智能汽車認為,自己與宇通、比亞迪等行業龍頭企業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姚權給自己定下了2018年海外電動大巴銷量僅100輛的目標。至於燃油公交車,他表示,預計年出口量將超過1000輛。

據姚權介紹,中興智能汽車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完成氫燃料公交車的R&D和生產,實現以燃料電池為驅動系統的清潔汽車能源自主技術,全面掌握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系統VCU整車控制器技術和燃料電池系統最優控制技術FCU。未來,這些都是中國客車贏得國內外市場的法寶。

換句話說,中興智能汽車即將加入中國氫燃料公交車的行列,將以自主技術取勝。

智能駕駛的五年目標

當然,基於中興強大的技術優勢,中興智能汽車認為自己在自動駕駛公交車領域具有先天優勢。

通信行業出身的姚權認為,要真正實現自動駕駛,必須建立在5G技術成熟應用的基礎上,這個時間線應該是5-10年。

「我認為當5G技術成熟並大規模應用時,才能真正實現無人駕駛和自動駕駛。」姚表示,雖然中興智能汽車在ADAS方面也在做一些集成應用,但是只有5G技術才能在幾毫秒內做大實現車與車之間、車與路之間、車與信號燈之間的信息傳遞。但目前4G技術需要數百毫秒,這種反應速度無法滿足自動駕駛的需求。

在他看來,5G技術的成熟和大規模應用還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屆時,交通基礎設施將逐步完備,信號燈、路網都可以通過物聯網的5G技術上傳到雲端。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安全地進行自動駕駛。

為此,中興智能汽車推出了中興客車的終極目標:根據出行的便捷性、交通的順暢性、排放的清潔性,其階段性發展規劃如下:

未來兩年規劃:實現公交車ADAS功能,即車道偏離、行人檢測預警、危險工況輔助制動,實現能夠滿足基礎場景應用的車載智能計算平台和操作系統開發。

未來3-4年規劃:基於中興車聯網技術、智能計算平台、操作系統技術的成熟積累,實現公交車自動駕駛功能,即在低速工況下(

百萬購車補貼

熱點內容
大江三輪汽油車價格及圖片 發布:2025-01-18 15:31:46 瀏覽:630
dario汽車價格 發布:2025-01-18 15:23:44 瀏覽:958
新哈佛h8內飾圖片 發布:2025-01-18 15:18:12 瀏覽:249
日產風度內飾按鍵 發布:2025-01-18 15:05:56 瀏覽:469
175米平板拖掛車尺寸標准 發布:2025-01-18 14:46:39 瀏覽:842
w開頭的越野車是什麼車 發布:2025-01-18 14:44:13 瀏覽:160
定向越野運動方法 發布:2025-01-18 14:38:31 瀏覽:554
長城拖掛房車2018 發布:2025-01-18 14:38:29 瀏覽:607
豪沃前四後八內飾圖片 發布:2025-01-18 14:36:18 瀏覽:318
寶沃越野車維修是否方便 發布:2025-01-18 14:35:21 瀏覽: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