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監控平台問題
Ⅰ 新能源電動汽車可以定位嗎現在還能開嗎
能開,有定位,新能源電動騎車是有定位軟體的。
Ⅱ 新能源汽車監控平台符合性驗證是不是必須是車企名義換言之,必須是有整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才能去申請
現在新能源這塊市場確實是不容小覷,畢竟是是屬於國家大力發展的行業,而與新能源相關的充電樁行業在未來也會是呈現一種爆炸式發展的情況,因此很多企業都已經投入到這個行業中,而隨著充電樁基數的增多,充電樁的運維成本,將會是企業的一大痛點,也是社會的痛點。而且事實這個痛點現在就已經存在。有痛點就會有市場,這便是點點存在的意義。點點電工」就是一家第三方的服務企業,主要幫助樁企降低成本,轉移風險等,業務包括設備巡檢、維修、安裝、調試、保養、託管、技改、抄表、建站勘察等。
Ⅲ 馬斯克承認特斯拉用攝像頭監控車主,這侵犯了車主的什麼權益
這侵犯了車主的隱私權,私自使用攝像頭監控別人,這是一種嚴重違法行為,車主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Ⅳ 北理工新能源監控平台車在國外能測到嗎
能測到
根據國家規定,新能源汽車必須安裝監控系統,而且必須與指定機構(北理工)完成對接驗收,監控平台不僅監督行駛運營情況,而且可以實時監控三電系統的運行情況。所以說,北汽新能源的產品出廠不僅有衛星定位,而且你所有的行駛規矩後台都一清二楚。
Ⅳ \"謠言\"大揭秘:新能源車自燃率高實際起火概率遠低於燃油車!
每當問起為什麼不選擇新能源汽車這個問題,總能得到幾乎相同的答案:充電慢、價格高、實際體驗不如燃油車、殘值率低下、以及還有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不安全"。
這個所謂的不安全就包括新能源汽車太容易火了,"火"就是字面意義上的火,新能源車型因為自燃這受到了尤其多的詬病。
所以這就和飛機與汽車誰更安全一個道理,雖然飛機的事故率遠遠低於汽車,但一旦發生事故,往往就是特別嚴重。
針對這個問題,目前國家也有強制標准,要求新能源車型必須有電池系統熱事件報警信號,同時明確了電池單體"失控"後,必須要在5分鍾以內不發生任何的起火爆炸,以便提供充足的逃生時間。
寫在最後:
誠然,目前新能源汽車還存在很多問題,今後也會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但每一個新興技術想要變得成熟,都需要經過這個階段,到現在還一味的給新能源汽車抹黑的,既不道德也不仗義,同時也希望消費者對新能源車型多點包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五部門:新能源汽車企業要切實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
易車訊 4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企業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強化數據安全保護。企業要切實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建立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數據安全。企業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數據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處理活動,以及數據出境安全管理:
強化組織保障。企業要明確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的負責部門,統籌推進本企業安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嚴格落實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相關業務部門的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完善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運行監測、售後服務、事故響應處置、網路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規范。
加強安全教育培訓。企業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定期組織開展質量安全、網路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安全意識和相關技能。
規范產品安全性設計。企業要制定產品安全性設計指導文件,並根據已銷售車輛暴露的安全問題持續修訂完善。安全性設計指導文件可細分為整車級、系統級、零部件級,包含但不限於整車功能安全、動力電池安全、使用操控安全、充換電安全、消防安全、網路安全等。
強化供應商管理。企業要對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及整車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供應商提出明確的產品安全指標要求,制定供應商質量體系評價制度,強化供應商評估。鼓勵關鍵零部件供應商積極配合開放與產品安全、質量分析等相關的必要數據協議。
嚴格生產質量管控。企業要建立完備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合理設置安全質量監控節點,積極提高在線檢測能力。產品下線時按照標准要求開展涉水抽檢、路試抽檢,並重點開展整車絕緣、充放電、淋雨等測試,檢測數據存檔期限不低於產品預期生命周期。
提高動力電池安全水平。企業要積極與動力電池供應商開展設計協同,持續優化整車與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匹配以及熱管理策略,明確動力電池使用安全邊界,提高動力電池在碰撞、振動、擠壓、浸水、充放電異常等狀態下的安全防護能力。鼓勵企業研究應用熱失控實時監測預警裝置和早期抑制及滅火措施。
開展運行安全狀態監測。企業要落實安全監測主體責任,自建或委託第三方建立新能源汽車產品運行安全狀態監測平台。企業要按照與新能源汽車產品用戶的協議,對已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的運行安全狀態進行監測,並按照相關標准要求上傳監測數據,確保上傳數據的及時性、真實性和有效性。監測數據不得違法違規使用。
強化運行數據分析挖掘。鼓勵企業加強對車輛運行數據的分析挖掘,梳理具有規律性、普遍性的安全問題並及時採取改進措施,持續優化產品在不同場景下的安全性能。鼓勵積極研究應用先進安全預警方法,不斷提升新能源汽車安全預警能力。
建立隱患車輛排查機制。鼓勵企業加強車輛運行安全狀態隱患排查,及時跟蹤和確認長時間離線車輛的安全狀態,妥善處理大面積聚集停放、頻繁報警等存在安全隱患的車輛。
加強服務網點建設。企業要合理布局售後服務網點和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專用檢測工具與設備,提升服務人員安全服務意識,確保各服務網點具有必要的售後服務和應急處理能力。各服務網點要設置獨立的動力電池檢測維修區域,落實防火分隔措施,加強消防安全管理。
優化維護保養服務。鼓勵企業細化產品維護保養項目,及時通知用戶進行維護保養,在維修保養時加強關鍵零部件的質量檢測,並結合車輛使用年限、行駛里程、故障報警信息等開展安全隱患抽樣檢測,及時發現產品安全隱患並妥善處理。同時,企業要依法公開其生產車型的有關維修技術信息。
引導消費者合理使用車輛。鼓勵企業通過駕乘操作規范手冊、視頻等方式,引導消費者培養良好的用車養車習慣。明確告知消費者安全注意事項,指導消費者熟悉電池安全使用邊界、車輛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及發生起火燃燒等事故的常見徵象等,掌握逃生自救技能,妥善應對可能出現的安全事故。建立完善客戶檔案制度,確保及時精準確定缺陷汽車產品范圍。
完善應急響應服務。企業要建立完善不同車型及不同使用場景的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方法和預案,建立「7×24小時」全天候事故應急響應通道,明確告知消費者應急報警方式,及時、准確接收用戶報警信息,並進行記錄和妥善處理,積極降低事故損失。
深化事故調查分析。企業要加強事故報告和深化調查分析,當車輛發生起火燃燒、涉嫌失控等安全事故時,應及時上報並積極配合開展事故調查,深入研判事故原因,按照相關要求及時、完整、准確提交車輛事故相關數據、事故分析報告。
開展問題分析改進。企業要重點管控單車型或同產品技術平台重復出現的同類事故,並開展深度調查和原因分析。其中,因設計或系統性原因導致的車輛事故,要對相應車型採取改進措施消除安全隱患;因操作不當導致的車輛事故,應制定專項培訓計劃,並在銷售、售後服務等環節予以告知、培訓。
履行召回法定義務。企業要加強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等缺陷線索的收集和調查分析,如實向相關部門報告調查分析結果。對於確認存在缺陷的產品,應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並主動實施召回,切實履行召回法定義務,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加強網路安全防護。企業要依法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網路安全等級保護、車聯網卡實名登記、汽車產品安全漏洞管理等要求。對車輛網路安全狀態進行監測,採取有效措施防範網路攻擊、入侵等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為。
強化數據安全保護。企業要切實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建立健全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採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數據安全。企業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進行數據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處理活動,以及數據出境安全管理。
落實個人信息安全防護。企業要按照《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個人信息,制定內部管理和操作規程,對個人信息實行分類管理,並採取相應的加密、去標識化等安全技術措施,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以及個人信息泄露、篡改、丟失。
加強貫徹落實。新能源汽車企業要提高安全責任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按照本意見加快建立健全企業安全體系,提高產品安全保障能力。各零部件供應商、售後服務等相關企業要協同做好安全體系建設工作,共同提高新能源汽車安全保障能力。
強化統籌協調。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強信息共享和事中事後監管。對於發生重大或典型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企業,將依法依規採取約談、公開通報、責令限期整改等措施。各地有關部門要結合本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際,指導企業按照意見精神做好落實,依法依規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共同做好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工作。
營造良好氛圍。行業組織要充分發揮行業自律和技術支撐作用。鼓勵行業組織研究建立新能源汽車企業產品質量安全評價體系,積極宣揚先進典型,適時曝光負面案例。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為新能源汽車安全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Ⅶ 新能源汽車起火概率不到油車一半,真的嗎
7月29日,河南安陽一新能源 汽車 在充電中起火
今夏以來,中國新能源 汽車 再度迎來頻頻著火的季節,讓人感覺,電動 汽車 起火概率相當高。但是,來自新能源 汽車 國家監管平台的數據,卻與我們的直覺相反: 新能源 汽車 起火概率,不到傳統燃油車的一半。
9月20日,在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全球智慧出行大會(GIMC2020)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介紹了新能源 汽車 國家監管平台在新能源 汽車 安全監管領域的應用。他介紹,2019年中國新能源 汽車 起火概率萬分之0.49,2020年是萬分之0.26,比燃油車的萬分之1到萬分之2,要低很多。
孫逢春院士在GIMC2020演講
1
國家平台七大總結
孫逢春介紹了國家監管平台發現的新能源 汽車 起火事故7大總結。
結論1
新能源 汽車 著火事故比例低於傳統燃油 汽車
2019年中國新能源 汽車 著火事故率是萬分之0.49(2019年事故涉及187輛,2019年保有量約381萬輛)。2020年以來,新能源 汽車 年化火災事故率是萬分之0.26(因新冠疫情總體出行里程減少)。而根據公安部門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傳統車的年火災事故率約為萬分之1-2。
結論2
中國新能源 汽車 著火事故率顯著低於國外水平
2012-2019年特斯拉安全報告表明,每行駛2.8億公里,就發生一起特斯拉燃燒事故,中國新能源 汽車 的燃燒事故率是4.47億公里1次(2018年-2019年國家監管平台統計數據)。
結論3
涉及大型車企著火的車輛較少
結論4
著火車輛中乘用車佔比較大 (2020年目前統計的54輛著火車輛中,乘用車25輛,佔起火車輛46.3%,專用車25.9%,客車24.1%,其他3.7%)
結論5
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較好
結論6
運動狀態下著火車輛較多。 靜置31.4%,行駛狀態40%,充電狀態17.1%,未知狀態11.4%。
結論7
2017年及以前出廠新能源 汽車 事故率較高。
孫逢春還介紹,國家監管平台根據大數據分析,能夠對可能發生起火的車輛做預警。新能源 汽車 燃燒事故是「可發現、可預判、可處置」的。
國家監控平台的預警能力
截至2020年3月,發生燃燒事故的車輛,有70.9%接入了國家監管平台,其中又有62.9%的車輛,在事故發生10天前,國家監管平台進行了預警提醒。
2
如何理解
如何理解國家監管平台這一結論?
分析1:新能源 汽車 起火事件就是這么多嗎?
孫逢春介紹,至2020年3月,新能源 汽車 接入國家監控平台的比例是81.89%。照此推算,如果有新能源 汽車 起火,至少八成會被記錄在案。
不過, 越是老的車,越可能沒有接入監管平台,而他們的起火概率比後來的車要高。 一是因為當初的技術水平差,二是一些部件老化,或無人看護。這一點,國家平台的結論也是認可的——2017年及以前出廠事故率較高。
其次,雖然監控平台接入比例比較高,但是不是所有起火都被監控了?國家監管平台「2020年目前統計的54輛著火車輛」,沒有說明統計截止時間。而根據 我看到的一份基於媒體報道的統計,2020年截至9月3日,就有76起新能源 汽車 起火事故。
我個人認為, 真實的新能源 汽車 起火概率,可能要在國家平台統計的水平上高不少。
另外,在對比新能源 汽車 起火概率和燃油車起火概率時,要考慮到,目前保有的新能源 汽車 都還比較新,而燃油車要老的多,如果考慮這一因素,可能新能源 汽車 起火概率要相對升高一些。
分析2:乘用車佔比較大?
這點,如果考慮新能源乘用車在新能源 汽車 中佔比目前近8成的背景,而實際起火佔比僅46.3%來說, 乘用車雖然佔比大,但起火概率更小。
而且,乘用車起火容易被外界獲知,而客車、專用車的起火,如果發生在企業內部場所,可能更容易被掩蓋,而沒有被記錄下來。
分析3: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較好?
2017年之前,中國新能源 汽車 大部分用的磷酸鐵鋰,但是如監管平台所說,起火比較多。磷酸鐵鋰本徵安全性較好,但在中國新能源 汽車 實踐當中,似乎並不支持這個結論。可能是在起火速度和爆發性上,磷酸鐵鋰比三元好一點。
分析4:充電狀態起火不多?
Ⅷ 企業新能源汽車監控平台是與地方對接還是國家對接
三級安全監管平台全部互通對接 生產企業為直接第一責任人 同時對接地方平台和國家平台
Ⅸ 除了電池之外,電動汽車還存在著哪些弱點
一般國內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多150公里左右,加上天氣、道路、電池等多種因素,實際續航能力也超過100公里。開車出去前要計劃好路線,這確實很麻煩。最常見的北汽E150EV電動車,製造商規定的續航里程為150公里,經過實際體驗,平均續航里程為120公里左右,低於電池容量的20%,對電池壽命有很大影響。大家都知道,從北京市中心開車到平谷大約有60公里,往返120公里。開電動車可以說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走錯路或晚出出口,你就會有杯子。可以看到,即使是在北京郊外的一天旅行也不能滿足我們。那麼買電動車基本上意味著告別自駕游或長途旅行。
電動汽車的安全風險不僅是電池本身,各充電鏈路也存在安全風險(例如,電動汽車BMS、充電模塊、充電器、充電文件監控平台等各鏈路出現故障時,電動汽車充電安全問題可能會出現)。特斯拉上海金橋超級充電器和特斯拉models自發起火,火災是「電壓不穩定」引起的。可見電動汽車的安全性也比燃油車性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