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江鈴新能源汽車銷量
1. 全球汽車市場2020年3月銷量速覽:世界各國汽車銷量大跌
全球汽車市場2020年3月銷量速覽:世界各國汽車銷量大跌,唯有俄羅斯因搶購大幅增長
北美洲
美國新車銷量99.2萬輛,同比下降27.0%
市場分析機構WardsIntelligence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輕型汽車銷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27.0%至992,392輛。1-3月美國輕型車銷量累計約為3,978,727輛(不包括捷豹路虎),同比下降12.4%。
1-3月,美國三大車企中的通用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FCA)的銷量分別下滑7.1%和10.4%,降幅均高於預期。盡管兩家公司都沒有提供3月的具體銷量,但需求明顯在3月中旬大幅下滑。根據大眾、本田、現代以及馬自達等多個汽車品牌3月銷量下滑幅度均超過了40.0%的表現,也已經凸顯出整個美國的市場。
密歇根大學數據顯示,3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即便是美國政府的2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和汽車製造商的慷慨激勵措施,也無助於改變市場悲觀情緒。
加拿大新車銷量9.6萬輛,同比下降47.1%
根據調查公司desrosiers發布3月加拿大新車銷量(推測值)同比下降47.1%至96,117輛。其中,乘用車市場下降60.7%至19,053輛。
據Scotiabank分析加拿大汽車銷量走勢時表示,盡管加拿大當前社會仍處於水平良好,但是消費力度依然疲軟,再加上疫情促使市場進一步波動,至少會暫時影響汽車銷售。
亞洲
中國新車銷量143.0萬輛,同比下降43.3%
中汽協發布3月中國汽車產銷量數據。2020年3月,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的控制,企業生產經營逐漸恢復。伴隨生產經營有序恢復,汽車產銷降幅收窄。
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2.2萬輛和143.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4.5%和43.3%。1-3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47.4萬輛和367.2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
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04.9萬輛和104.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9.9%和48.4%。1-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68.4萬輛和287.7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8.7%和45.4%。
3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7.3萬輛和38.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0.3%和22.6%。1-3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79.0萬輛和79.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8.7%和28.4%。
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含特斯拉)分別完成5.0萬輛和5.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9%和53.2%。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0.2%和56.4%。
韓國新車銷量59.8萬輛,同比下降15.0%
韓國五大汽車製造商,包括現代汽車、起亞汽車、通用汽車韓國公司、雷諾三星汽車公司和雙龍汽車公司,3月一共售出597,826輛汽車,同比下降15.0%。銷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現代和起亞汽車的主要海外工廠停產,以及另外三家汽車製造商的減產。
1-3月,這五家汽車製造商共售出1,687,905輛汽車,同比下降9.2%。
分企業來看,雙龍汽車表現最差,3月共售出9,345輛汽車,同比下降29.0%。韓國通用汽車公司的銷量同比下跌12%至37,918輛。得益於旗下SUV車型的強勁銷量,雷諾三星汽車公司的銷量逆勢上漲9.5%至15,100輛。
現代起亞是全球銷量第五大汽車製造商,因疫情的蔓延,這兩家公司暫停了在美國、歐洲、俄羅斯和印度的大部分工廠。因此,現代汽車3月銷量大跌21.0%至308,503輛;起亞汽車3月銷量也同比下降6.4%至226,960輛。兩家公司計劃增加國內市場銷量,以抵消海外市場銷量下降的影響。
日本新車銷量58.1萬輛,同比下降9.3%
行業機構數據顯示,3月份日本新車銷量(包括卡車、公共汽車和微型車)較去年同期下降9.3%至581,438輛,已經連續第六個月出現下滑。
疫情導致的零部件中斷和汽車需求下降等問題,使得包括豐田、本田和日產在內的日本所有主要汽車製造商紛紛關閉工廠。
據外媒報道,總體上來說,日本七家汽車製造商的全球產量目前預計將較2019年下降50.0%。2019年,日本七大汽車製造商在全球共生產了2,607萬輛汽車。
印度新車銷量14.3萬輛,同比下降51.0%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近日發布的月度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2020年3月份的汽車銷售量僅為143,014輛,同比下降51.0%。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指出,受疫情影響,印度汽車生產企業的原材料以及零部件進口受到很大影響,這也導致印度汽車行業的生產受到嚴重影響。
不過,根據印度最新管控,該國從3月25日才開始為期三周的全國封鎖,因此使得銷量大幅下滑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當地政策原因,隨著離月底越近,優惠可能性也越大,使得不少消費者處於觀望,但與此同時疫情的沖擊,使得市場表現再次延後。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截止3月31日印度所有的汽車工廠都已停止生產。4月中旬解除封鎖之前,印度汽車行業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都將繼續處於停滯狀態。
歐洲
英國新車銷量25.5萬輛,同比下降44.4%
根據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份英國新車注冊量為254,684輛,同比下降44.4%,創下1999年(英國引入兩年一次的號牌變更政策)以來的最差記錄。而通常情況下,3月份是英國汽車銷量最高的兩個月之一,例如2019年3月的新車登記數量佔全年總銷量的20.0%。
1-3月,英國的汽車累計銷量為483,557輛,同比下降了31.0%。
2016年,英國汽車銷量曾創下新高,自此之後,該國的汽車銷量一路下滑。受疫情影響,SMMT將英國今年的汽車銷量預測下降了23.0%,至173.0萬輛,這意味著今年銷量較去年同期或下降25.0%。
德國新車銷量21.5萬輛,同比下降38.0%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德國新乘用車注冊量為215,119輛,同比下降38.0%,這是有史以來德國最大的月度降幅。1-3月,德國汽車累計銷量為701,300萬輛,同比下降20.0%。
品牌方面,德國汽車市場的領導者大眾品牌3月銷量同比下降了35.0%,梅賽德斯同比下跌28.0%,寶馬同比下降了21.0%,奧迪同比下降了37.0%,福特同比下降了50.0%。特斯拉和雷克薩斯的表現都相對不錯。其中,雷克薩斯的銷量同比下降了2.8%,特斯拉的銷量下降了4.4%。
出口量方面,德國3月共出口23.5萬輛汽車,同比下降32.0%.
德國機動車協會表示,3月的這個數據並不意外,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德國幾乎所有汽車經銷商被迫關門,多個新車注冊辦公室關閉,德國消費者在疫情期間並不考慮購車。德國Ifo研究中心預計,德國汽車產業將嚴重受到疫情影響,車業業績將嚴重下滑,預計回落到2009年水平。
俄羅斯新車銷量16.1萬輛,同比增長23.0%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3月OPEC石油產量協議破裂導致的油價暴跌,使盧布成為了今年兌美元匯率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貶值幅度大約達到了20.0%。
分析機構Autostat表示,由於盧布大跌,俄羅斯消費者爭先在價格上漲之前購買新車。今年3月份,俄羅斯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3.0%至160,640輛,1-3月,俄羅斯乘用車累計銷量為375,649輛,同比增長16.0%。
然而,由於經銷商為對抗疫情傳播而在全國范圍內關閉門店,並且只接受網路訂車,今年4月俄羅斯的汽車銷量預計將大幅下跌。
Autostat執行董事SergeiUdalov表示,銷量的上漲主要是因為盧布貶值,導致汽車價格很可能會上漲,因此大量消費者爭先在漲價之前購買汽車。Udalov表示:「汽車銷量將會回落,而且降幅會非常明顯。」他預計,今年4月俄羅斯乘用車銷量的降幅有可能達到80.0%至90.0%。
法國新車銷量6.3萬輛,同比下降72.0%
根據法國汽車工業協會CCFA的數據,3月份,法國汽車銷量大跌72.0%至62,688輛。1-3月,法國汽車累計銷量為364,679萬輛,同比下降34.1%。
3月份,在法國銷售的汽車品牌幾乎全軍覆沒,銷量全都出現了大幅下滑。唯一銷量跌幅低於50.0%的汽車品牌為PSA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DS,其3月銷量同比下降38.0%。其他表現相對較好的品牌,例如Mini銷量同比下降50.0%,起亞銷量同比下降53.0%,豐田和現代分別出現57.0%的同比跌幅。
而銷量損失較為慘重的品牌包括PSA集團旗下的歐寶,同比跌幅達89.0%,FCA集團旗下的Jeep同比跌幅達85.0%,菲亞特、西雅特和鈴木的銷量則分別下降了82.0%。
西班牙新車銷量3.8萬輛,同比下降69.0%
西班牙3月汽車銷量同比大跌69.0%至37,644輛。1-3月,西班牙汽車累計注冊量達218,705輛,同比下跌31.0%。
據西班牙汽車工業協會(ANFAC)的數據,3月,來自租賃公司的汽車注冊量下降了75.0%,來自私人客戶的需求量下降了68.0%,面向公司的批量銷售下降了67.0%。
電動汽車的銷量情況好於市場平均水平,盡管其銷量也出現了兩位數跌幅。其中電動汽車的銷量下降了44.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注冊量下降了22.0%,混動汽車的注冊量同比下跌26.0%。
汽油車的銷量下降了74.0%,占據55.2%的市場份額;柴油車的注冊量下降了68.0%,占據24.8%的市場份額;所有替代燃料汽車,包括純電動、混動以及由液化石油氣和壓縮天然氣驅動的汽車,銷量下降了38.0%,但市場份額卻上升到創紀錄的20.0%。
品牌方面,特斯拉是表現最好的品牌,銷量下降了37.0%。大眾集團旗下大眾和斯柯達品牌出現68.0%的跌幅,西雅特的銷量下降了46.0%。現代的注冊量下降了47.0%,起亞的注冊量下降了60.0%。豐田的銷量下降了48.0%。
豪華品牌中,寶馬銷量同比下降80.0%,奧迪銷量同比下降76.0%,梅賽德斯-賓士和保時捷的注冊量下降了52.0%。而PSA集團下的歐寶、標致、雪鐵龍,FCA集團下的菲亞特、JEEP、阿爾法羅密歐,以及福特品牌銷量同比下跌都超過了70.0%。
義大利新車銷量2.8萬輛,同比下降85.4%
義大利運輸部日前公布,3月汽車銷量為28,326輛,同比大跌85.4%。
3月份,幾乎所有汽車品牌在義大利的銷量都出現了大幅下滑,特斯拉是唯一一個銷量實現增長的汽車品牌,該公司3月在義大利共交付424輛汽車,同比上升58.0%。
根據義大利外國汽車製造商協會UNRAE的數據,如果義大利在4月底或5月初能夠解封,商業活動全面恢復,那麼該國今年汽車總銷量將下跌32.0%至131.0萬輛;而如果封鎖令持續更長的時間,到8月底汽車銷量仍然接近於0,那麼義大利今年的汽車銷量將僅高於100.0萬輛。
南美洲
巴西新車銷量16.4萬輛,同比下降21.8%
巴西汽車銷售商聯合會(Fenabrave)發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3月巴西汽車銷售量為16.4萬輛,同比下降21.8%。1-3月,巴西汽車銷售量為55.8萬輛,同比下降8.2%。其中,巴西轎車和輕型商用車銷售量為45.1萬輛,同比下降9.2%。
3月,巴西轎車和輕型商用車銷售量為15.6萬輛,同比下降21.9%。卡車銷售量為6,483輛,同比下降15.0%。大客車銷售量為1,295輛,同比下降35.4%。
從品牌看,3月,雪佛蘭Onix銷售量居首,銷售量為1.2萬輛。福特Ka居次,銷售量為7,103輛。現代HB20位居第三,銷售量為7,042輛。目前,雪佛蘭擁有巴西16.4%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的是福特9.2%、現代8.5%。
巴西汽車銷售商聯合會稱,3月份因防控新冠病毒擴散而實行的隔離措施對巴西汽車銷售影響很大,許多汽車經銷商關門停業,實體車店幾乎癱瘓了,只能在網上銷售,銷量大幅減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新能源汽車每月銷量
新能源汽車每月銷量是1000萬-5000萬台。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新能源汽車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的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的新結構汽車。
3. 2020前三季度車企銷量目標完成率:半數超過六成,江淮最高
盡管疫情尚未完成散去,但卻無礙「金九銀十」的如期而至。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今年9月,車市產銷兩旺,創下年內新高。其中,9月汽車銷量達256.5萬輛,環比增長17.4%,同比增長12.8%。截至9月,今年汽車銷量已連續六個月呈現增長,連續五個月增速超10%。
那麼,在「金九」的助力下,各大車企前三季度的銷量目標完成率如何?通過對目前已公開前三季度銷量數據的車企進行梳理,蓋世汽車發現:2020年1-9月,銷量目標完成率超過七成的企業有兩家,分別是江淮汽車和長安汽車,其中,江淮汽車完成率最高,達到74%;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大部分企業的目標完成率均在六成之上;比亞迪和奇瑞汽車完成率較低,分別為51.7%、47.1%。
江淮、長安完成率超過70%,完成年度銷量目標問題不大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年銷量目標完成率在70%以上的企業僅江淮汽車和長安汽車兩家,其中,江淮汽車前三季度完成率為74%,成為納入此次統計范疇中完成率最高的車企。
得益於商用車板塊的穩健表現以及乘用車板塊的持續回暖,今年9月,江淮汽車銷售新車4.5萬輛,同比增長41.4%;1-9月累計銷量33.3萬輛,同比增長3.7%,累計同比實現轉正。值得一提的是,9月26日,在北京車展中,江淮汽車發布了全新乘用車品牌思皓——該品牌與江淮大眾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思皓共標,首款車型思皓X8已同步上市。有專家指出,此次江淮乘用車品牌思皓和江淮大眾共標,標志著江淮與大眾的深度融合,未來二者有望實現全線共標,屆時將提升江淮乘用車產品的品牌力和單車利潤率。
另一家完成率超過70%的企業是長安汽車。數據顯示,2020年9月,長安汽車銷量為20.55萬輛,同比增長28.7%,1-9月累計銷量為137.09萬輛,同比增長12%,跑贏行業18.9個百分點。相較於全年191萬輛的銷量目標,長安汽車已經完成了71.7%。
從銷量構成來看,長安自主板塊及兩大合資品牌(長安福特和長安馬自達)今年均有不錯表現,其中長安自主銷量佔比超過70%以上,成為集團銷量的絕對主力。接下來,隨著「PLUS」矩陣、「藍鯨家族」、UNI序列等產品體系的持續完善,長安汽車銷量有望迎來進一步增長,若無意外,其大概率能順利完成全年銷量目標。
半數以上企業完成率超過60%,需把握四季度沖刺時機
另外,江鈴汽車、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吉利汽車、上汽集團、東風汽車集團前三季的完成率均在60%之上。有分析指出,車企若想完成年銷目標,前三季度的目標完成率需達到70%以上。因此,在2020年剩下的最後三個月中,這些剛過「及格線」的車企們要想達成年度銷量目標,還需把握好最後的沖刺機會。
2020年江鈴汽車定下實現33萬年銷的目標,目前其1-9月累計銷量為22.1萬輛,完成年目標67%。從銷量構成來看,商用車板塊是江鈴汽車銷量的絕對主力,今年前三季度,福特商用車、JMC品牌卡車、JMC品牌皮卡、JMC品牌輕型客車以及江鈴重卡,五類產品的累計銷量為19萬輛,佔到了江鈴汽車總銷量的86%;相比之下,其乘用車板塊則顯得較為落寞,馭勝品牌SUV前三季度銷量僅1223輛。在乘用車板塊失速的情境下,江鈴汽車若想在今年四季度沖刺全年銷量目標,勢必需要商用車板塊的更多助益。
面對年初突發疫情帶來的挑戰,長城汽車將2020年全年銷量目標下調至102萬輛。今年9月,長城汽車實現新車銷售11.8萬輛,同比增長17.79%,1-9月累計實現銷量68.1萬輛,目標完成率為66.8%。在2020年最後三個月中,長城汽車還需實現33.9萬輛,即月均11.3萬輛的成績方可完成全年銷量目標,這就需要其繼續保持金九月的銷量態勢。
與長城汽車一樣,受疫情爆發影響,廣汽集團將今年汽車銷量預期目標由原來增長8%降至增長3%左右,下調後的銷量目標為212萬輛。今年9月,廣汽集團銷售汽車21.8萬輛,同比增長15.59%;1-9月累計銷售汽車140.72萬輛,同比下降6.69%,完成其全年銷量目標的66.38%。當下,除廣汽菲克、廣汽三菱銷量表現不盡如人意外,廣汽集團旗下廣汽豐田、廣汽本田以及廣汽乘用車均處於增長態勢,若這三大主力能繼續,廣汽集團完成全年銷量目標也不是沒有可能。
今年8月,吉利汽車將其全年銷量目標從141萬輛下調6%至132萬輛。今年9月,吉利汽車銷量為12.64萬輛,同比增長11%;1-9月累計銷量87.55萬輛,同比下降9%,完成調整後年度銷量目標的66.3%。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吉利汽車要想完成年目標,月均銷量應在15萬輛之上。
2020年1-9月,上汽集團累計銷量361.3萬輛,同比下滑18.1%,完成其600萬輛年銷量目標的60.2%。2019年上汽集團全年累計銷量為623.8萬輛,倘若上汽集團要在2020年實現全年銷量正增長,那其要在接下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實現至少262.5萬輛新車銷售,照上汽集團的目前發展情況來看,顯然有些困難。今年9月,上汽集團單月整車銷售60.23萬輛,同比增長9.5%。
比亞迪、奇瑞完成率較低,完成年度銷量目標幾無可能
受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下滑影響,2020年1-9月,比亞迪累計銷量為26.9萬輛,同比下滑19.9%,參照其2019年52萬輛的銷量目標,比亞迪今年前三季度的銷量完成率為51.7%。
新時代證券研究員開文明表示,受疫情影響,比亞迪新車型集中在下半年發布,既有全新車型,如漢、宋Plus,也有改款車型,如唐、e2、e3等。此外,元已登上公告目錄,有望在今年四季度上市,這些車型的銷量佔比亞迪純電動車的一半份額,新車型的密集上市將極大推動該車企新能源車銷量向上。盡管如此,在2020年最後三個月內,比亞迪要完成剩餘25.1萬輛銷量目標,難度不可謂不大。
今年5月,奇瑞汽車集團將全年銷量目標從年初的100萬輛調低至90萬輛。盡管如此,奇瑞汽車前三季度銷量目標完成率仍不盡如人意。2020年1-9月,奇瑞汽車累計銷量42.4萬輛,目標完成率為47.1%。在最後三個月里,奇瑞汽車想要實現翻盤,幾無可能。
小結:在「金九」產銷兩旺的大環境下,大部分車企9月新車銷量都取得了較大增長,由此也帶動其前三季度的增量。蓋世汽車研究院資深分析指出,隨著國內經濟強復甦,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將大幅回升,同時,為了彌補上半年疫情帶來的損失,車企下半年會加大營銷力度,四季度國內車市仍將保持三季度的高昂熱情。
參照前三季的銷量完成率來看,江淮、長安完成全年銷量目標將成大概率事件,江鈴汽車、長城汽車、廣汽集團、吉利汽車等完成率超過六成的企業,把握好四季度最後的時機沖刺一把,也有較大希望完成全年銷量目標。而完成率不足50%的企業,想要完成年度銷量目標幾無可能,畢竟距離2020年結束,僅有不到3個月的時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新能源車企掀起漲價潮,而從一季度的產銷數據來看,似乎短期並未影響終端消費熱情,不過後續影響仍有待時間驗證。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1
短期來看,多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仍將繼續上漲。從部分車企的終端反饋來看,價格上調並未對他們的訂單造成負面影響,反而催生了一波「焦慮下的訂單」。
清明節小長假結束之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兩個頭部玩家公布了最新銷量數據。
4月2日,特斯拉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報告,當季特斯拉在全球累計交付超過31萬輛汽車,同比增長67.7%,環比增長0.5%。
4月5日,比亞迪發布產銷快報,當季比亞迪共銷售新能源汽車28.6萬輛,同比大幅增長423%,環比增長7.6%。
特斯拉和比亞迪是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企,它們的銷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風向標」。目前,行業尚未發布一季度的銷量數據,但從這些頭部企業的表現來看,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延續去年以來的火爆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年底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就面臨原材料漲價、動力電池供應緊張等壓力,以特斯拉、比亞迪為代表的多家新能源車企先後多次宣布漲價,不過一輪又一輪大幅的漲價並未對今年前三個月的銷量產生明顯影響,反而催生了一波「搶訂潮」。
在油價上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被看好。4月6日,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漲價基本不會對二季度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帶來影響。汽車流通領域人士、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二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繼續上漲,只是漲多漲少的問題。
3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或已達30%
3月銷量的持續回暖是支撐一季度整體銷量向好的重要因素。
以比亞迪為例,今年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接近10.5萬輛,同比增長333%,環比增長18.8%,佔一季度整體銷量的37%。
實際上,4月以來,已有多家新能源車企公布了3月份及一季度的銷量數據。與2月受春節假期影響增速放緩相比,3月各家車企交付量環比均大幅改善,多家車企創下業績新高。
造車新勢力陣營中,在剛剛過去的3月,小鵬汽車交付1.5萬輛,同比增長202.1%,環比增長147.6%;理想汽車交付1.1萬輛,同比增長125.2%,環比增長31.1%;蔚來交付9985輛,同比增長37.6%,環比增長62.9%。
近段時間剛剛崛起的造車新勢力,也交上了相當靚麗的成績單,哪吒汽車交付1.2萬輛,同比增長270.5%,環比增長69%;零跑汽車首次月銷破萬,同比增長908.9%,環比增長192.8%。
與此同時,傳統車企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持續發力。廣汽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廣汽埃安3月份交付達20317輛,同比增長189%,也創下了品牌銷量新高。
各大新能源車企3月銷量上漲,一方面是之前既有訂單以及春節假期期間累積需求的釋放,另一方面也顯示了新能源汽車當前的市場認可度空前提升。當然,3月銷量也有一定特殊性,作為一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份,往往本身就是車企沖銷量的關鍵時間節點。
不過,2022年的3月也有些特殊。有接近汽車流通行業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3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在整體新車銷量中佔比已達到30%左右。這個「非官方數據」尚未得到證實,不過如若屬實,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或將迎來發展的又一個小拐點。
上述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3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較高,不僅與新能源汽車市場自身的增長有關,也與燃油車市場整體銷量下滑有關。據他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響,3月傳統汽車品牌銷量普遍有一定下降。
二季度銷量或仍將保持高位
市場對於新能源汽車接下來的銷量整體依然樂觀。
分析指出,盡管車企仍然面臨缺芯、原材料及整車價格上漲等多重不穩定因素,但新能源汽車仍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雙碳」戰略、智能化形成新增拉力、規模化使上下游產業鏈與整車形成互動、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在快速提高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車還將保持一段時期的快速發展。
乘聯會也預測,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滲透率約為22%。
短期來看,多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仍將繼續上漲。從部分車企的終端反饋來看,價格上調並未對他們的訂單造成負面影響,反而催生了一波「焦慮下的訂單」,據稱,某造車新勢力曾在3天之內就接下了過去一個月的訂單量。
孫少軍則透露,過去銷量不怎麼火爆的大眾ID系列,上周的付費咨詢量在顯著增加。「這波漲價後,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也重新被用戶關注。」他分析,油價的上漲讓更多用戶開始選擇和接受新能源汽車,而從總體供應上來看,新能源汽車並不算多,車源仍為緊俏,短期內訂單並不會受到漲價影響。
實際上,很多車企在調價的基礎上,也會通過同步擴大權益等方式維穩新增訂單的表現。以一汽-大眾旗下的ID系列車型為例,其近期推出了2022款全新車型,多款車型漲價5400元,但也升級了諸多配置,例如對A柱面料優化、增加車側鍍鉻飾條和儀表台縫線、在車內增加頂棚USB介面,等等。
從車企的角度,他們更不希望調價之後銷量下跌。孫少軍告訴記者,即使訂單短暫地受到影響,車企也會想盡辦法去沖銷量,因此就算有下跌,也不會在第二季度。
有券商分析師也稱,鑒於調價導致的部分用戶需求前置,疊加留存訂單,預計產能以及供應鏈情況仍為短期內交付量爬坡的主導因素。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整體格局也將更為明晰。上述接近汽車流通行業的人士認為,今年整體汽車市場並不樂觀,在這樣不確定性加強的行情之下,市場會呈現馬太效應,即強者越強,更多用戶湧向比亞迪和特斯拉,市場「兩超多強」的格局會越來越顯著。
不過,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迎來更多新玩家和產品。隨著更多主流用戶湧入其中,新能源汽車市場本身也將發展得更為完善和充分,上述人士預計,在8萬以下、35萬元以上的新車市場,也將迎來電動化。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2
4月初,多家車企一季度產銷數據出爐,在此起彼伏的漲價潮中,新能源汽車繼續維持高增長態勢。
小鵬、理想、哪吒等造車新勢力一季度累計銷量突破3萬輛,傳統車企亦表現不俗,比亞迪3月份新能源車產銷量更是突破10萬台,創下歷史新高。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
4月6日晚間,小康股份發布月度產銷數據,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480輛、7451輛,同比增幅分別為123.53%、164.69%;一季度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7391輛、14200輛,同比增長296.87%、207.43%。其中主力車型賽力斯單月實現銷量3160台,同比增長13倍,一季度累計銷量為5044台,同比增幅約12倍。從車型佔比來看,小康股份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突破3成。
同日,力帆科技產銷成績單出爐,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累計實現產銷1010輛、5530輛,同比增幅達8.6倍、50.68倍,且產銷量環比呈逐步上升態勢。目前,力帆汽車在售的車型均為新能源車,之所以產銷數據差別較大,主要是由於公司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中,部分由吉利汽車生產。
傳統車企中,比亞迪的轉型力度頗為激進。據產銷數據,公司3月份單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一季度累計產銷量分別達28.75萬輛、28.63萬輛,同比增幅均超4倍,其中純電動與混動車型各佔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一季度燃油車銷量僅為5049輛,同比大減89.78%,且3月份燃油車產銷均已歸零。
作為廣汽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埃安表現出了極強的競爭實力,3月單月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同比大幅增長189%。
造車新勢力方面,「蔚小理」內部出現分化,小鵬、理想均保持高增長,蔚來增幅相對較低;與此同時,哪吒、零跑等二線新勢力車企迎頭趕上,月銷量均突破萬台。具體來說,小鵬、理想、蔚來3月份交付量分別為15414輛、11034輛、9985輛,同比增幅分別為202%、125.2%、37.6%;哪吒、零跑3月交付量為12026輛、10059輛,分別躍升至新勢力排行榜第二、第四。
當然,也有部分車企出現銷量下滑情況。以極氪汽車為例,3月交付1795輛,環比下滑38.5%。公司表示,交付量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與晶元供應短缺的影響,預計4月交付量明顯回升。
漲價潮影響幾何?
近期,在鋰電上游原材料價格暴漲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壓力下,新能源車企掀起漲價潮,而從一季度的產銷數據來看,似乎短期並未影響終端消費熱情,不過後續影響仍有待時間驗證。
從全球范圍來看,電動化趨勢已經勢不可擋,多家造車大廠紛紛公布燃油車停售時間表。4月3日晚間,比亞迪宣布自2022年3月起,將全面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未來在汽車版塊,將專注於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此前北汽、長安均把燃油車停售時間定格在2025年;長城汽車則表示至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佔比達80%;
國際車企方面,大眾集團宣布將於2035年在歐洲停售燃油車,目前旗下大眾、奧迪已停止內燃機研發;福特將從2030年開始在歐洲僅銷售電動乘用車;本田汽車未來逐步提升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佔比,並在2040年停產燃油車;豐田汽車近年來也加速電動化轉型,表示至2035年旗下雷克薩斯品牌只銷售電動汽車。
東方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汽車漲價和疫情的影響預計在5-6月份有所體現,但在燃油車油價持續上漲和優惠幅度持續收窄的負面作用下,預計汽車消費將轉向以電動車為主,車型的持續升級和消費者內心接受電動化是最強的驅動力,漲價不影響中長期需求,仍然看好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回升。
新能源汽車普漲催生搶訂潮3
面對近期新能源車市場出現的較大價格波動,不少消費者一時難以接受,他們都希望購買到一個「未漲價」狀態下的訂單,以規避由此帶來的購車成本增加。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如今,這個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萬能的「黃牛」面前,不過是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據悉,一些人通過銷售「未漲價」狀態的新車訂單,每單就可輕松賺得上萬元的好處費。由於市場過於火爆,甚至出現了一個新興名詞:轉單費。
新車訂單成為市場硬通貨
「特斯拉Model Y的未漲價訂單轉讓,意味著你可以用27.6萬元的價格購買到該款車型,比官網優惠4.09萬元,現在買到就是真的賺到。」在某二手互聯網交易平台,一位重慶網友發布了一則新車訂單交易信息,引發消費者廣泛關注。在短短幾十字的產品描述背後,有多位想要購車的'消費者在留言區咨詢。
資料圖片
事實上,這僅是市場私下新車交易的冰山一角。《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該二手交易平台發現,「隨時匹配車輛」「無需多等待」「最快一周提車」等轉讓字眼隨處可見,對於著急購車的人而來說,一輛「未漲價」狀態的新車訂單頗具誘惑力。
對此,消費者王若琳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感慨道:「漲價過後,方知未漲價新車訂單的可貴。」
今年以來,汽車企業紛紛上調新能源車產品售價,疊加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下滑以及車企優惠力度減弱等因素影響,讓消費者感受到了新能源車價格上漲的滋味。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大部分車企都上調了旗下新能源車型產品價格。比如特斯拉8天之內3次漲價、比亞迪(002594)旗下10餘款車型價格上調等消息充斥著汽車市場。
作為動力電池主要生產廠家,孚能科技高級副總裁張峰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今年下半年市場環境得到緩解,明年年初原材料緊缺狀況將有可能發生變化。但構成新能源車產品價格因素有很多,新能源車整體價格出現下調最早也要等到2023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由於原材料上漲波及程度較廣,所以在短時期內,新能源車價格明顯回落的可能性不大。考慮到市場環境的特殊性,不排除新能源車價格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發現,新能源車產品價格越是充滿不確定性,新車訂單升值概率就越大。因而,在新能源車市場未能恢復正常前,「未漲價」狀態下的新車訂單格外受到市場追捧。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影響眾多消費者購車計劃的新能源車漲價潮,卻成為了「黃牛」眼中獲取利潤的時機。一位倒賣車輛訂單的「黃牛」向《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你不買也沒關系,反正現在的市場根本就不愁賣,價格沒有可談餘地。」
消費者低價購車難
「我從來沒有想過,在新能源車價格集體上漲背後,原本遊走於灰色地帶的背後交易成了這次產品漲價潮的最大贏家。」比較了解最近一段時間車市情況的消費者蔡旭東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在整個咨詢過程中,多位「黃牛」表示「擁有訂單就是最大資源」,在苦苦等待購車的消費者面前秀起了「肌肉」。
蔡旭東表示,這些「黃牛」完全是抓住了消費者想要購買價格優惠車輛的心理。
據了解,目前「未漲價新車訂單」的轉單費普遍以萬元起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與網友「啊烤爐」交談中獲悉,其轉讓的2022款Model 3車型未漲價訂單價格為23.59萬元,在保證可以落戶的情況下,至少要花費3萬元的費用購買這個訂單,且不包括訂金費用,他才同意轉讓。
據悉,目前Model 3車型市場售價為29.1萬元,若消費者選擇這一方式購車,在減去給賣家的3萬元轉單費用後,實際優惠則為2.51萬元,優惠幅度低於給「黃牛」的價格。
實際上,轉單費用往往是根據車型熱銷程度和市場定價來決定的。一般而言,市場售價越高的車型,因為受眾人群較少,所以轉單費用也更便宜。比如,網友「你好胖子!」售賣的Model Y未漲價訂單,由於產品售價較高,市場售價優惠近4萬元,其表示只需要付1.3萬元的轉單費即可成交。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此次新能源車價格上調,主要是受整體市場供應鏈環境影響進行的調整。上漲的費用並非放進了車企的腰包,主要是承擔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成本支出。與此不同的是,市場上未漲價訂單的定價並無規律可循,完全是由銷售者自身心理價位所決定。
「銷售訂單的交易者本著只要比現在市場價格低,手中訂單就有吸引力的原則進行銷售,即便只低1萬元,對於想要購車的消費者仍然是不小的優惠,所以他們會將大部分差價空間作為『好處費』。」崔東樹說。
制定規則才是根治亂象關鍵
其實,在汽車銷售領域,「黃牛」現象由來已久。越是市場熱銷車型或因特殊原因市場出現搶購行情時,「黃牛」表現就越是活躍。
前不久,《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在調查長城汽車(601633)坦克300時發現,北京部分長城汽車4S店對於消費者私下交易訂單的行為表示默許。而正是來自車企和汽車經銷商的默許,才給了汽車「黃牛」市場生存空間。
據記者了解,為了抑制「黃牛」現象,回應消費市場關切,汽車企業也在紛紛「出招」。
近日,特斯拉推出「不轉賣承諾函」,其中提到:一次或多次累計下單購買多台特斯拉車輛的車主需要簽署這份承諾函,承諾自提車365天內(以第一次開票日期為准),不將任何車輛向任何第三方過戶轉讓或實際轉讓,違反承諾的在7日內按每台違約車輛的開票價20%的金額支付違約金, 否則特斯拉有許可權制違約車輛綁定賬戶變更以及超級充電等服務。
特斯拉公關部負責人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該規則主要針對的是一次性或一年陸續購買多台車的人,對常規消費者沒有影響。
小鵬汽車則對產品訂單均進行身份證實名關聯,簽訂合同前均須核實身份信息,之後方可進入交付環節。小鵬汽車方面表示,如有客戶因個人原因取消預訂,車輛訂單將重新納入統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訂單轉賣的可能性。
蔚來汽車實行訂單實名制,不支持私下轉讓。如果購車人被質疑為轉讓訂單,有可能會無法成為該車的首任車主,購買者將無法享受主機廠官方僅針對首任車主提供的維保、充電等售後保障權益。
崔東樹表示,只要車企和經銷商對此類現象加以重視,制定更完善的新車購買規則,「黃牛」就沒了生存空間。
5. 一季度汽車銷量下滑42.4% 中汽協擔憂需求端受損
一季度各車企銷量情況統計
整體來看,第一季度各品牌銷量下滑幅度為30%-55%。日系車銷量跌幅小於美系、韓系汽車企業,一汽-大眾銷量下滑30%左右,跌幅小於多數合資品牌,豪華品牌的市場表現也要好於主流合資品牌。吉利、長城、比亞迪多個自主品牌的跌幅則超過40%,市場表現不及合資品牌,這與中汽協公布的數據相符。
合資品牌跑贏大盤
具體來看,豐田等日系品牌延續了近兩年的強勢表現。豐田一季度在華銷量超過27萬輛,同比下滑22.2%,是跌幅最小的汽車品牌之一。一季度,另外兩大日系品牌本田、日產的銷量下滑幅度要大於豐田。本田在華合資公司之一的東風本田因為總部位於武漢市,因而產量受影響較大。不過,東風本田銷量跌幅甚至要小於廣汽本田。本田一季度銷量為22.2萬輛,同比下滑33.8%,東風本田銷量則同比下滑31.5%。
東風日產(含東風啟辰銷量)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40.4%,3月銷量55424輛,同比下滑46.7%。但馬自達一季度的市場表現頗令人意外。馬自達1-3月在華銷量為3.6萬輛,同比下滑30.7%,跌幅要小於本田以及日產兩大品牌。
相比於日系、德系品牌,美系車以及韓系車銷量下滑更為嚴重,跌幅均超過40%。通用汽車旗下別克、雪佛蘭兩大品牌第一季度銷量分別同比下滑42.5%、54.7%。同期,現代汽車全球銷量為901000輛,同比下降12.5%,其中中國市場同比下滑51.1%。
上汽通用的銷量早在2018年下半年便出現下滑。按照其去年發布的產品規劃,2019-2023年,上汽通用將推出總計60款以上全新或改款車型,其中包括9款國產插電混動或純電動車,覆蓋轎車、SUV和豪華車等主流細分市場。2019年,新車型的上市暫未能扭轉上汽通用的下滑趨勢。
豪華品牌中,德系豪華車三強BBA(賓士、寶馬、奧迪)正在加快市場恢復。賓士1-3銷量為13.9萬輛,同比下滑20.3%。同期,寶馬銷量為11.6萬輛,同比下滑31%。一汽-大眾奧迪3月銷量40488輛,同比下滑月20%,其一季度銷量為113033輛。
「在中國和韓國,我們的經銷商完全開業,我們看到那裡的需求在大幅增長,這給了我們信心。」戴姆勒集團在公布一季度業績時表示。中國是賓士寶馬奧迪這三大豪華品牌銷量最大的單一市場。
豪華品牌第二梯隊中,雷克薩斯一季度售出2.8萬輛,同比下滑27.5%。雷克薩斯的混動車型依舊受到市場追捧,1-3月銷量為10351輛,占總銷量的36.9%。另外,雷克薩斯3月銷量佔去年同期的92%,整體銷售已逐步恢復正常。
去年,凱迪拉克是國內銷量僅次於寶馬、賓士、奧迪的第四大豪華汽車廠商。今年一季度,凱迪拉克的銷量為2.7萬輛,跌幅則達到40%。沃爾沃銷量雖不及另外兩家競爭對手,但其跌幅比大多數品牌表現更優秀。沃爾沃3月銷量9560輛,同比跌16.2%,一季度20780輛,同比跌30.5%。
此外,由於國產Model3等車型的推動,特斯拉一季度市場超出預期。4月3日,特斯拉宣布2020年第一季度生產了近10.3萬輛電動車,交付了約8.84萬輛,這是特斯拉有史以來數據最亮眼的第一季度。乘聯會數據顯示,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銷量已經超過1.8萬輛。
多家自主品牌銷量腰斬
相對於合資品牌與豪華品牌,自主品牌的情況較為嚴峻。吉利汽車在4月7日公布2020年3月及第一季度銷量數據。吉利汽車3月總銷量為73021輛,環比增長245%,同比下滑41.4%;今年第一季度總銷量為206027輛,同比下滑43.8%。2020年年初,吉利將2020年銷量目標定為141萬輛,目前已完成15%。
長城汽車也於4月9日公布了旗下哈弗、WEY、長城、歐拉四大品牌的具體銷量,情況同樣不樂觀。銷量主力哈弗品牌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48.45%,高端品牌WEY則下滑62.8%。整體來看,長城汽車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47.04%。
第一梯隊的三家自主中,長安汽車的市場恢復不錯。3月長安中國品牌汽車銷量為11.4萬輛,同比下滑26.2%。
海馬、比亞迪汽車一季度銷量同比下滑近50%。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比亞迪的總銷量大幅下滑,但得益於宋Pro等新車型的上市,比亞迪燃油車SUV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77%。海馬汽車車型較為單一,一季度銷量為2591輛,同比下滑49.12%。
與上述幾大品牌相比,江鈴汽車一季度銷量下滑31%。據了解,江鈴是國內最大的救護車生產商,疫情期間,江鈴收到大量救護車訂單,帶動了整體銷量。截至3月底,江鈴汽車累計收到4500輛救護車訂單,這些救護車主要基於江鈴旗下車型福特全順打造。
在大多數品牌銷量大幅下滑的同時,一汽集團兩大自主品牌均實現增長,其中紅旗品牌一季度銷售整車25001輛,同比增長87.4%;奔騰品牌終端零售22006輛,同比提升12%,而兩者大幅增長的原因在於去年基數較低。
同樣因去年基數較低而保持銷量增長的還有新造車企業蔚來汽車。3月份,蔚來品牌整體交付量達1533輛,同比增長11.7%;一季度總計交付3838輛,超出其2019第四季度財報定下的3400~3600輛的目標。
更多的自主品牌如奇瑞、廣汽傳祺等,暫未公布3月份銷量。此前,考慮到疫情影響,不少車企已經下調了今年的銷量目標。3月中旬,長城汽車將2020年的目標銷量從此前的111萬輛下調至不低於102萬輛,凈利潤目標也從此前的47億元下調至不低於40.5億元;廣汽集團也調整今年汽車銷量預期目標,由原來增長8%降至增長3%左右。
新能源汽車降幅最大
新能源汽車產銷表現也明顯好於上月,環比增速迅猛,同比降幅比2月有所收窄,但仍然下降幅度最大。
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含特斯拉)分別完成5.0萬輛和5.3萬輛,環比增長3.8倍和3.0倍,同比下降56.9%和53.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萬輛和4.0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8.5%和55.6%;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萬輛和1.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0.2%和44.1%;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8輛和36輛,其中產量同比增長5.6%,銷量與同期持平。
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下降60.2%和56.4%。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比降幅繼續呈較快下降。
中汽協稱,隨著復工復產狀況的好轉,國內汽車市場當前主要矛盾體現在消費市場的需求亟待恢復和提振,消費端恢復還比較困難。據有關消息顯示,多個行業發生了中小企業被迫關停的情況,嚴重影響從業人員的收入,導致汽車消費能力受損。此外,隨著海外疫情的加劇,外向型出口企業面臨3個月到半年的停工,員工收入下降,也將影響汽車消費。
中汽協表示,僅僅考慮國內因素影響,下半年汽車行業應該可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仍難以彌補一季度和上半年的損失,今年汽車銷量或成負增長。「下半年汽車行業的銷售水平有望恢復或超過去年同期,但仍將受到海外疫情防控進展的不確定因素影響。」中汽協稱。
目前,多地出台了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大部分都涉及到新能源汽車。另外,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延遲兩年退出,這些政策將對未來新能源汽車消費產生影響,但效果預計到下半年才能顯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3月轎車銷量排名完整版發布,哪些品牌的銷量穩步前進
3月轎車銷量排名完整版發布,這些品牌的轎車銷量穩步進步。
一、宏光MINI
3月份,凱美瑞以22518台的成績成為B級汽車銷售的第一名。凱美瑞之所以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外形更年輕,更因為它是一輛空間和舒適度都很好,它的長度為4900/1840/1455 mm,軸距2825 mm,在同級車中都屬於佼佼者。
動力部分,配備了2.0 L、2.5 L、2.5 L三款混合動力,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2.5 L的HEV,搭配E-CVT無級變速器,總動力為218馬力,百公里油耗僅為4.1 L。
7. 新能源汽車良幣驅逐劣幣
疫情重創車市,新能源汽車良幣驅逐劣幣過程加劇。直觀表現是洋品牌新能源汽車份額暴漲,中國品牌內部結構調整——頭部企業逐步替代尾部企業,整合重組成為今年發展方向。
狼真的來了?
一季度,洋品牌新能源汽車市佔率同比上漲了20個百分點,份額擴張了四倍還多。就在一年前,本土新能源汽車的份額還在九成以上。新能源汽車股比放開至今一年有餘,反對者驚呼:狼真的來了!支持者表示: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是劣幣和良幣實現分離的重要前提。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0年1~3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約為11.4萬輛,同比增幅為-55.1%。其中,本土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8.3萬輛,同比增幅為-65.2%;洋品牌新能源車銷量約為3.1萬輛,同比增幅高達94.1%。
從市場佔有率看,一季度本土新能源車份額為72.5%,市場份額近三年來首度跌破90%。與此同時,洋品牌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躍升至27.5%,與2019年同期相比上漲了4.3倍,與2018年同期相比暴增了17.6倍。具體看,洋品牌中特斯拉表現極為搶眼,一季度銷量約為1.7萬輛,獨佔了14.6%的市場份額。特斯拉成為中國新能源股比放開最大的受益者。
2018年7月28日,中國新能源汽車股比正式放開。當時,有支持者認為:「股比限制政策不利於中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壯大,所以應當盡早放開汽車領域的股比限制。」但反對者認為:「放開外資股比限制將進一步擠壓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空間,對本土品牌發展產生致命打擊。」
然而,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股比放開,是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的重要舉措,顯現出中央政府做大做強汽車工業的決心。新能源股比放開標志著市場由政策驅動,進入了政策、市場雙輪驅動的新階段,進入了優勝劣汰的新階段。
中國品牌韌性強
盡管洋品牌市場份額翻倍,但中國品牌顯現出極強的韌性。一方面頭部企業市場份額穩固,另一方面「本土新銳」的市佔率大幅提升,逐步替代小企業成為新能源市場的主力。
當前,本土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內部存在三方勢力。傳統實力派中,以比亞迪、上汽、北汽為代表,連續四年來累計市場份額始終保持在四成左右。同時,眾泰、江鈴、華泰等新能源領域曾經的強者市場份額快速萎縮,被長城、廣汽為代表的新能源領域「本土新銳」快速趕超。
統計顯示,2017年一季度,眾泰、江鈴兩家企業新能源汽車份額分別為9.8%和9.4%,今年一季度驟降至0.1%和0.5%,市場份額縮水幅度高達90%。與此同時,長城和廣汽新能源汽車今年一季度的份額分別為2.40%和7.10%,與2017年同期相比實現了零的突破。
從格局變化看,本土新能源車企仍佔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達到七成;並且三家傳統實力派占據絕對優勢,市場份額佔四成;同時,中國品牌內部結構正在經歷「換血」,未來以優秀中國品牌為主力的本土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將顯現出更強的韌性。
從長期走勢分析,盡管國家出台了新能源補貼最新政策,且明確規定了2020~2022年補貼階段性退出的比例。但是新能源汽車距離市場競爭的本真越來越近了,在傳統能源車領域靠品牌、品質、技術占據一席之地的規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將會同樣適用,良幣驅逐劣幣成為中國品牌發展的大趨勢。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良幣逐劣幣的過程中,洋品牌未必能獲全勝,現在強的以後可能被迫出局;當前頭部的中國品牌也未必能夠保住地位,一些優秀的中國品牌很可能後來居上。縱觀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歷史,這種格局的轉換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這次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定重演,甚至結果可能都是一樣的。
連橫破縱成大勢
在良幣驅逐劣幣的大勢下,中後部企業積極尋找合作夥伴來消除自身短板,抱團取暖形成規模經濟、降低批量成本,或許能在殘酷的「淘汰賽」中生存下來。
疫情沖擊下,汽車行業整合重組的案例不少。標志性事件是4月27日,吉利控股集團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長沙市人民政府在長沙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託管湖南省省屬國有企業長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屬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沙工廠。據悉,吉利正式託管長豐獵豹汽車工廠後,將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導入新能源汽車產品及技術,推進資源整合。
顯然,車企合作資源互通可以形成優勢資源互補。一些自身技術不夠強的地方,可以通過合作資源互通,來實現短板的跨越。同時,新能源是高投入行業,合作分攤研發費用,既可以緩解研發投入的巨大壓力,又能在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因此,無論是解決眼下問題,還是謀劃未來市場,企業之間加強連合,都不失為切實有效的解決路徑。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股比正式放開,競爭機制引入。2020年,中央再度明確補貼退坡機制,靠吃補貼為生的車企漸漸淡出,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回歸本真,良幣驅逐劣幣成主流。與此同時,車企之間加強合作資源互通會成為一大趨勢,違背這一趨勢的企業將很難存活下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2020年3月上市車企產銷快報-商用車:有所復甦,福田超6萬
2020年3月上市車企產銷快報-商用車:有所復甦,福田超6萬、江鈴超2萬
2020年4月初,部分汽車類上市公司按照慣例紛紛發布了2020年3月份的產銷快報。本期單獨統計了商用車上市企業的產銷數據,截止發稿時已發布產銷數據的商用車企業共有9家。快來先睹為快吧!(註:上市公司產銷數據系自願發布,因此有的車企雖然是上市公司,但卻不對外發布該項數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引進雷諾後,江鈴集團新能源卻後繼無力
五菱宏光MINIEV火的一塌糊塗,江鈴集團新能源為何後繼無力?
12月15日車市觀察訊,江鈴汽車乘用車銷售分公司在上海陸家嘴開業,江鈴乘用車再次回歸視線。同時,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也引起關注。
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後繼無力,已成既定事實。雷諾產品遲遲無法導入,現又宣布進軍乘用車市場,在一條賽道無力追趕,換一條賽道接著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新能源車產銷資質大起底,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暫停發放了大半年的新能源車「准生證」,最近由前途汽車打破,前途取得工信部的審批後,新車量產上市將被開綠燈。然而,緩慢的資質發放頻率,對大批對產銷資質渴望的新能源車企,包括新造車勢力來說,就如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舊懸掛在它們的頸脖上。
「有些企業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卻根本沒有實力生產汽車,而是借著『資質』四處找投資;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卻得不到生產資質。」在日前舉行的2018智能汽車國際研討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道出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解釋了相關部委暫停發放資質的原因所在。從2017年5月22日至今,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大門已經關閉了整整一年時間,背後原因眾說紛紜,但都避不開對已領取生產資質的15家新能源車企項目進展不一、表現懸殊的問責。
一方面是部分獲得資質的企業,遲遲未進入市場,除了北汽新能源和江淮大眾以及知豆,其他企業絲毫沒有成為市場主流車企的跡象。
另一方面,對資質近乎「飢渴」的新造車企業,尤其是產品進度推進較快,以及融資金額排名前列的一二梯隊,卻又遲遲無法得到資質。為了搶新車上市的進度,一些新造車勢力甚至被倒逼迂迴生產——— 尋求代工或收購有資質企業。可以說,近兩年冒起的新造車勢力,如果說之前仍處於「PPT造車」階段時,沒有領到生產資質實屬合理,那麼過去一年資質發放近乎停擺後,讓逐漸走向量產、走向市場的新造車企業,無奈地成為了被「歧視」的一方。在新能源車蓬勃發展的當下,如何把資質給到對的人,依舊有待破局。
停審現有新能源產能嚴重超標
從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再到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眾獲得最後一張生產資質,短短14個月時間,發改委共發放15張新能源牌照。業內曾經普遍認為新能源生產資質發放10個最合適,隨著蘭州知豆拿下第11張牌照,渴求新能源一紙准生證的新造車勢力欣喜若狂,加快遞交申請,以期佔得先機。然而,這扇資質大門卻在江淮大眾領到第15張牌照之後,在沒有正式文件的情況下關閉了,至今仍無重啟的跡象。
為何發改委暫停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這必須從發放新能源牌照的初衷說起。
發改委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本是為了扶持一批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也即是「鯰魚效應」來攪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過,從目前拿到牌照的15家新能源企業的進展來看,產品推出普遍緩慢,競爭力弱,根本無法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更遑論對傳統車企造成沖擊,完全辜負了國家的期望「目前審批工作處於暫停狀態,主要原因是之前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審批規則相對寬松,審批速度過快,獲批的企業實力參差不齊。」一位消息人士解釋說,發改委應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從2017年5月開始暫停審批工作至今。
拿到新能源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按照傳統車企、新造車、汽車產業鏈三大勢力劃分的話,傳統車企勢力有5家企業,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眾、江鈴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車勢力最多,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雲度新能源、河南速達、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國能新能源;剩餘的萬向集團、長江汽車、敏安汽車則屬於汽車產業鏈勢力。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這15個獲得新能源准生證的「天之驕子」,現有產能加起來達到91萬輛。據不完全統計,正在排隊等待資質審批的新進入企業超過了20家,產能是這15家車企的兩三倍之多。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將達200萬輛,而現有的新能源產能已經嚴重超標。新能源造車熱急需降溫,從狂熱回歸理性。
事實上,拿到發改委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並非都可以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他們還需通過工信部的考核,產品被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即拿到工信部的「生產資質」,方能上市銷售產品。而這15家車企中,獲得工信部生產資質的只有6家,分別是雲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原因是很多車企的生產基地建設緩慢,始終無量產車影蹤。
尷尬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記者調查發現,在領取牌照超過一年時間以上的今天,有量產車型上市銷售的只有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奇瑞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等6家車企,另外還有前途汽車、江淮大眾、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4家車企計劃在今年推出首款量產車型,而其餘5家車企中,除了重慶金康此前表示首款產品將於明年推出市場之外,敏安、萬向、速達、國能都尚無十分明確的上市時間表,也常被稱為「僵屍企業」。
有產品在售的6家車企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均出自傳統車企。其中,北汽新能源早已是行業的佼佼者,其目前最受矚目的大事並非產品或銷量,而是上市。事實上,北汽新能源2009年創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團規劃為未來獨立上市公司來運營,甚至從2014年開始籌備上市。今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與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鋒)的關聯交易方案獲批,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這一國內新能源整車巨頭終於登陸A股。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明確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時間表———2018年第三季度。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達到了10.3萬輛,位居比亞迪之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排名第二。依託傳統車企的開發平台和技術沉澱,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也雙雙排進去年新能源銷量榜前十,其中奇瑞共銷售3.68萬輛新能源汽車,江鈴則售出3萬輛,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
在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十車企中,有四家車企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除了上述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以及江鈴新能源之外,另一家就是近兩年在新能源市場大放異彩的知豆。蘭州知豆旗下已有H1、D1、D2、D3等車型上市,2017年實現銷售4.25萬輛,排在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前面,在去年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僅次於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成立於2015年的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2017年估值超過12億美元,目前累計銷量逾10萬台,占據新能源乘用車逾10%的市場份額,純電動乘用車13%的市場份額,足跡遍布義大利、法國、德國等近20個國家。在今年由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科技部、中關村等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知豆以寧波首家「獨角獸」企業的身份亮相,未來發展前景備受看好。
雲度新能源則在去年迅速推出首款量產電動車π1,今年3月再神速推出π3,並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全球首發A+級純電SUVπ7,據稱這款車將於明年上市銷售,將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
涉足乘、商兩個汽車領域的長江汽車,也高調參加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帶來9款產品,包括3款乘用車和6款全新純電動物流車。據了解,長江汽車依託母公司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在電池材料、電池生產、乘用車/商用車/客車生產、汽車設計全產業鏈的優勢,目前在北京、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天津、遼寧建立了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重慶建立了電池材料生產基地,在中國、昆明、貴州建立了整車生產基地,甚至在美國有海外生產基地,整車年產能達10萬輛,在15家獲資質車企中與江淮大眾並列第一。
統籌策劃:南都記者 鍾鍵挺 張澤彤
采寫/製表:南都記者 何羽 鍾鍵挺 實習生:貢芊芊
編輯:張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