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新能源汽車產業招商地圖

新能源汽車產業招商地圖

發布時間: 2023-02-01 14:51:26

① 2021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暨展覽會在京隆重開幕!

(觀眾正在體驗無人配送服務)

今年組委會還進一步豐富體驗的形式和內容,網路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正式加入體驗與演

② 阜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具體位置

位於阜南經開區張寨路西側。
阜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總投資100億元,佔地1300畝,是阜陽市加快發展500億級裝備製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標志性工程。
據了解,比亞迪集團投資100億元,在阜南縣建設新能源乘用車整車線束、精工中心,輪轂軸承、座椅面套等零部件生產線,項目建成達產後,年產值超百億元,帶動就業2萬人以上,每年可為10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提供配套。

③ 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及其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漸增多,人們也更加註重生活的質量,對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對綠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應運而生。

結合環保的需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氫能等產業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等。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在2025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本土汽車整車製造企業比亞迪、吉利、江淮等企業都開始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製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車產業產業鏈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車製造成為重要的一環

新能源汽車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包括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等,這些材料經過加工製成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零部件,如:電池、電控、電機等。

對於新能源全車而言,電池、電控、電機等零部件相當於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對於新能源汽車猶如心臟般的存在,電池、電控和電機技術的發展關繫到新能源汽車的續航歷程,動力系統等關鍵指標。

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的下游主要為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製造,是新能源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包括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④ 寧波市的汽車產業發展的如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極星汽車(PSNY)、四威科技(01202)、盛新鋰能(002240)等

本文核心數據: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新能源汽車產業價值鏈;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量;寧波市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及價值鏈分布

——全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供給規模

受益於政策的優惠,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2014年開始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上升;隨後2016、2017年受到騙補事件及補貼倒退的影響,產銷量增速放緩。至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將在2020年基礎上再退坡20%。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據顯示,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54.5萬輛,同比增長159.5%。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拉動,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補貼政策也是企業在2021年加大生產力度的原因之一。

2022年1-10月,新能源汽車產量達548.5萬輛,同比增長近110%,延續增長態勢。

——全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規模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達到352.1萬輛,同比增長157.6%。2012-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2年的1.28萬輛到2021年的352.1萬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可以看出我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需求逐年攀升。2022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528萬輛,同比增長近110%。

——新能源汽車產業價值鏈分布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應;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按照用途可劃分為乘用車、商用車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新能源汽車後市場服務等應用領域。

根據新能源汽車各產業鏈環節的毛利率狀況可知,目前,上游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材料及下游換電設備利潤水平相對較高,其中換電設備的代表性上市公司毛利率高達22-41%、電池代表性上市企業毛利率更是達到22%-25%;另一方面,上游車身及附件、下游汽車金融以及汽車維修等環節的毛利水平較低、附加值較低。

註:上述毛利率區間以行業代表性上市公司2015-2021年毛利率填列

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環境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節能汽車是推動節能減排的有效舉措。《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到,重點發展新材料、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著力引進一批新興產業重大項目,培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加快形成產業體系新支柱。

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現狀圖譜

——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圖譜

在政策指引和市場需求的驅動下,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不斷完善,其中,在電池、電機、電控,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以及充電及後市場維修等市場環節均有企業布局:

—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地圖

從產業鏈各環節的代表性企業分布地圖來看,目前寧波市新能源汽車製造環節的企業主要分布於寧波市中心轄區,如鄞州區、海曙區和北侖區等區域。

——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載體圖譜

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吉利、上汽大眾等知名車企坐落於此。寧波市依託前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依託北侖汽車智造產業園等產業集群,將杭州灣南岸打造成集汽車設計研發、生產製造、技術創新、檢測測試、人才培養於一體的世界級汽車產業基地。

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

——2022年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突飛猛進

近年來,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根據寧波市統計年鑒數據,2020年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量不足0.5萬輛。2022年上半年,寧波新能源汽車產量突飛猛進,產量達4.81萬輛,同比增長605%。截至2022年7月,新能源汽車產量5.75萬輛,佔全市整車產量的15%。

——新增注冊企業波動增長

根據企查貓查詢數據,近年來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歷年新注冊企業數量也快速增長。截至2022年11月15日,寧波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注冊企業超7000家,其中2022年新注冊企業數量創歷史高峰,2022年1月1日-11月15日,寧波新能源汽車產業注冊企業數量為1830家,寧波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熱潮未減。

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及規劃

——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

為加快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寧波市汽車產業集群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至2025年,寧波市產業集群實力進一步增強,產業生態全面構建,產業規模達到萬億級,打造成為競爭性企業相互合作、集群創新迸發、組織高度結網、集群與城市共生的國際知名汽車產業集群,躋身全球汽車產業集群第一方陣,成為我國邁入世界汽車強國之列的一張名片。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寧波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數據招商指南(兩鏈兩圖兩池兩庫兩平台兩清單兩報告)》。

⑤ 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北上廣深等十大城各有痛點

從引進新能源 汽車 項目到打造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從爭奪「小米 汽車 」到「特斯拉中國第二工廠」,在新能源 汽車 產業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的各個地方政府都將新能源 汽車 視作全新的發展機遇,展現出打造中國「新能源 汽車 之都」的強烈願望。

從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到武漢、重慶等傳統 汽車 產業重鎮,再到合肥等新興 汽車 產業基地,廣袤遼闊的中國城市版圖上, 汽車 產業的變革與升級正在加速向前推進,中國新能源 汽車 的產業高地正在形成。

究竟哪些城市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走在前面?各個城市的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優勢何在?又面臨哪些發展痛點和難點?

以城市為坐標,今年8月以來,21世紀經濟報道持續推出了重磅系列報道——《 汽車 新商業地理 | 尋找中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高地》,分析解讀了國內多個城市新能源 汽車 產業。

11月17日,在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21中國 汽車 新創峰會上,21世紀新 汽車 研究院正式發布了《2021中國新能源 汽車 城市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進一步全面深入地闡述了我國新能源 汽車 城市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和面臨的發展難題,為推動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集群的形成給出建設性意見。

《報告》選取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重慶、南京、合肥、武漢十個國內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靠前的城市,從規模實力、產業密度、創新能力、營商環境、推廣應用等5個維度、10個指標,對各城市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競爭力進行了分析解讀。

《報告》指出,隨著新能源 汽車 進入市場化階段,我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價值鏈將逐步形成,產業發展重心將發生轉移,出現「以主要城市或者城市群為發展中心,形成優質產業鏈,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局面。

截至2020年底,國內新能源 汽車 總產能達2669萬輛,而當年新能源 汽車 累計銷量為136.7萬輛,產能利用率只有5.1%。

21世紀新 汽車 研究院通過查詢公開資料統計發現,目前國內新能源 汽車 項目產能建設規劃建設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別是廣東省、江蘇省、陝西省、浙江省、江西省,新能源 汽車 規劃產能均已超過150萬輛。

這五個省份中,只有廣東省是傳統的 汽車 強省,其餘四省並不是傳統的主要 汽車 生產基地,不過,毗鄰上海的江蘇、浙江兩省 汽車 零部件供應鏈體系較為完善,具有一定產業基礎,而陝西省和江西省此前的整車製造項目極少。

整體來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投資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等地,招商引資的熱情和實際落地效果也明顯優於我國傳統的 汽車 工業重鎮東北地區。

目前,國內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仍以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相關條件較為成熟的城市為主。近年來,部分二三線城市雖然有部分產業布局的舉措,也引進了相關企業,但以實力薄弱的企業為主,當地產業鏈布局不善,這些企業的發展往往也會受到一定製約,有可能會造成新能源 汽車 產能過剩的問題。

自2014年以來,國內出現了近百家新造車公司,部分地方政府提供了土地、資金、政策、資源等各方面的支持,一些企業花費大量資金,建成了生產基地,但是遲遲造不出來車,處於被淘汰的邊緣,更有一批企業已經倒閉,留下了不少「爛尾」項目。

從國家的層面來看,其實現在的新能源 汽車 的產能已經遠超規劃和實際需求。再者,某些地方政府的投資失敗後,存在難以歸責以及文過飾非等問題。

整體來看,目前國內布局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熱度較高的城市,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類城市,產業基礎雄厚、並培育出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車企,供應鏈體系較為完善。目前,北上廣深在產業基礎、政策支持、人才儲備、市場配套、營商環境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優勢。

第二類是傳統的 汽車 基地,但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發展仍然依靠原有的傳統車企,暫未培育出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新型互聯網造車公司。以武漢、重慶為代表的傳統 汽車 生產基地,面臨著轉型的難題。

第三類城市,在傳統 汽車 擁有一定基礎,但缺少具有競爭力的當地企業,試圖抓住新能源 汽車 的機會,對於引進新造車項目的態度更為積極。以合肥、南京等城市為代表,引進了一批新造車公司,從而打造當地新能源 汽車 產業鏈。

《報告》指出,目前,盡管主流新能源 汽車 城市產業布局已有一定基礎,但不同城市面臨著不同的產業發展難題亟需解決。

北京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低端製造業正在往外遷,亟需引進 「高端製造業+新能源」的造車項目,補齊北京在智能 汽車 和新能源 汽車 領域的短板,推動北京製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帶動相關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形成新能源 汽車 「研發+量產」的產業協同效應。

上海的劣勢在於,一是對企業端的資金支持有限。相比較而言,上海在政策層面主要以優化行政流程為主,輔以為數不多的補貼,資金方面的支持較少,某造車新勢力原本計劃在上海嘉定區建廠生產,但受制於資金鏈,轉而投靠能給它投資入股的另一城市;二是運營成本偏高。盡管上海擁有廣闊的市場和源源不斷的人才,但租金高,人力成本也高,更適合發展相對成熟的企業,而不太適合處於發展初期的、規模偏小的、資金相對緊的企業;三是集成電路、互聯網等新興領域相對較弱。

廣州則缺乏新能源龍頭車企,盡管廣汽埃安、小鵬 汽車 今年銷量捷報頻傳,但體量仍然相對較小。其次,傳統車企的體制機制模式有待激活,要加大自主創新提高研發能力,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實現突破,提高話語權,解決「卡脖子」的問題。此外,廣州市智能網聯 汽車 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傳統 汽車 產業轉型升級需要迫切。

深圳市一方面土地空間緊缺,需要打破行政屬地概念,優化深圳各個區域間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布局,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聯動中實現優勢互補;另一方面,盡管深圳近年來在高等教育和基礎研究方面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但相比於北京、上海等高校林立,深圳在人才方面的表現仍有差距。

對武漢和重慶市而言,一方面,當地的傳統車企面臨著轉型壓力。另一方面,在新造車的投資浪潮下,都沒有引入具有一定競爭力的新鮮血液,產業活力有待激活。

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發展正在提速,將重新塑造產業的格局,新機遇下優勝劣汰的出現,如果轉型不順利,將影響整個產業鏈的安全,影響當地多家公司,形成連鎖反應。

因此,車企轉型必須提速,同時,當地的產業鏈公司需要同步升級進步,並引入在新能源 汽車 及智能網聯 汽車 領域優質的供應商企業,從而將體系化的競爭優勢延續。

對於合肥、南京、杭州等新能源 汽車 產業規模正在崛起的城市而言,需要根據各自的特點與優勢,揚長去短,以新思路搭建完善的產業鏈體系。

這些城市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還處於成長狀態,總量規模偏小,龍頭企業優勢不足,現有產業規模不足以支撐產業的發展。因此,要以優質整車為代表梳理當地新能源 汽車 產業,通過一系列舉措進一步協助明星企業做大做強,通過規模化增長的實現,促進當地產業鏈體系的全面進步,形成良性循環。

隨著第一批頭部互聯造車新勢力,與不同的地方政府形成深度的合作,各個地方政府下一個階段要引入更多優質的產業鏈企業,從而促進產業逐步走向成熟。需要繼續加大鼓勵企業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車企通過市場競爭活下去,才能體現出企業的生命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⑥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今日發布 E 周要聞

快評:

隨著FSD的推送,特斯拉的可視化界面信息量越來越大,從目前的體驗來看,詳細的可視化界面是消費者願意使用輔助駕駛的關鍵,因此在實現無監管FSD之前,這個交互窗口非常重要。另外,雨刷調節放到一級菜單之後,對於第一次開Model3的朋友來說就非常友好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阜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地址

阜南經開區張寨路。比亞迪集團阜南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總投資100億元,項目位於阜南經開區張寨路。投資建設整車線束、精工中心、電機精密注塑件、輪轂軸承等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生產線,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帶動兩萬人就業,每年可為10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提供配套。

⑧ 台山市gdp來源

月1日,記者從江門台山市委宣傳部獲悉,近日,該市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台山經濟運行情況數據。今年上半年台山地區生產總值(GDP)235.53億元,同比增長3.5%,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增速排名江門第二;財政收入、外貿進出口總額等數據同比穩步增長。

一批重大項目落戶台山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台山市經濟持續恢復,生產總值、外貿總額、財政收入、規工增值、社消零售等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實現了企穩回升、穩中有進。台山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信心、攻堅克難,付出艱苦努力,取得了來之不易的良好開局。

富華重工生產車間
農林牧漁業、規上工業、社消零售金融儲蓄等行業良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台山堅持不懈抓項目、興產業、強實體、調結構,穩住經濟基本盤,所推出的一系列措施:錨定「項目提速」這個主攻點,狠抓項目建設,推動40個項目動工投產,圍繞重點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出台219條穩經濟細化落實措施,促進消費推動市場加快復甦。

廣東綠島風空氣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抓招引,優質企業爭先落戶。創新審批方式,成立重大項目並聯審批專班,採取統籌會辦、並聯審批等工作機制,開展「全鏈式」服務,推動一批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提前完成、提速落地。今年上半年成功引進超億元項目20個,投資總額299.18億元,同時,搶抓RCEP生效機遇,積極對接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召開十餘次線上線下交流會,成功簽約了投資超120億元的RCEP合作交流中心,目前正全力推進建設。

江門浪漫海岸國際旅遊度假區效果圖
興產業,優勢集群提質增效。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制定台山產業招商地圖,引導產業、項目向主導區域集聚。一批批高端製造、新能源產業項目相繼落地台山。今年上半年,高鐵新城生物科技創新產業中心、巨高機床等補鏈、強鏈、延鏈項目相繼動工、投產,投資佔比達60%。同時,擴產項目明顯增多,產業集聚加速形成。海亮銅管技術改造、迪生力新能源汽車鋁合金零部件等骨幹企業增資擴產項目加速推進,有力支撐產業集群發展。
強實體,項目建設馬力全開。今年以來,該市動工投產項目共40個,總投資額170.4億元。堅定不移推進實體經濟建設,緊盯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以過硬作風推動重點項目快開工、快投產。
調結構,三產協同多點開花。堅持以好項目、好質態推動產業結構轉型。今年上半年動工投產項目中,有工業項目27個,文旅項目4個,其他涉及社會民生、基礎設施、生產性服務等領域項目9個。同時,發揮「農業特區」試點優勢,著力打造「多彩台山 魅力僑鄉」示範帶,成功躋身2022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推動全域旅遊提檔升級,優化一二三產業結構。
據悉,實現全年目標任務,第三季度至關重要。面對內外各種因素沖擊,台山市將深入實施「科技引領」「工業振興」「園區再造」等工程,加強政策配套支持,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提速項目建設進度,促進消費擴容提質,持續擴大外貿優勢,保障財政穩健運行,加大穩崗支持力度,一鼓作氣、一抓到底,攻堅三季度、決勝全年度,全力以赴交出台山全年經濟高質量發展滿意答卷,奮力為江門創造新的輝煌貢獻台山力量。

⑨ 從小鵬汽車到寧德時代,這座城市如何吸引汽車頭部企業落戶

引進自主品牌企業發揮後發優勢

早上8時30分,專題組從廣州大道中驅車前往肇慶大旺高新區,不到兩小時的車程,體現出肇慶在廣佛肇都市圈中重要的區位優勢。

小鵬 汽車 工廠

無需人工操作,高大的機械臂輕而易舉地將一塊全景大天窗舉起安裝在車頂上,全程不到1分鍾。作為調研第一站,專題組在小鵬 汽車 位於肇慶高新區的智能網聯 科技 產業園看到,264台工業機器人正不厭其煩地完成小鵬P7的組裝工作。據了解,該車型自2020年6月啟動交付之後,於2020年11月累計交付量就突破了一萬台,在造車新勢力自主品牌車型交付量中名列前茅。

該產業園於2020年5月正式投產。結合肇慶 汽車 產業2020年前三季度高增長數據及肇慶高新區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這個設計年產能10萬輛的智能 汽車 製造基地,剛剛開始運轉就為肇慶高新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2021年,肇慶小鵬基地除了生產已上市的小鵬p7,還將生產新發布的小鵬p5車型,預計全年產量將達到7萬輛,較2020年將會有進一步明顯提升。

小鵬 汽車 工廠

小鵬 汽車 製造項目於2017年12月在肇慶高新區落地奠基,不到3年實現了量產交付。2021年2月1日,肇慶又迎來了一個新能源 汽車 領域重大項目落地:動力電池行業龍頭寧德時代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落戶肇慶高新區並將投資120億元建設生產基地。據介紹,這是肇慶建市以來投資最大的產業項目,寧德時代將在肇慶構建包含動力電池電芯、鋰電材料、儲能應用、電池回收等領域的新能源產業鏈。寧德時代上市公司隨後發布的公告顯示,該項目總佔地面積約1000畝,項目建設期不超過24個月。

隨著寧德時代、小鵬 汽車 等控制力和帶動力強的「鏈主」企業嵌入,將進一步推動肇慶新能源 汽車 及 汽車 零部件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據了解,目前肇慶已把新能源 汽車 及 汽車 零部件產業作為其「4+4」製造業發展格局中的「第一主導產業」,將以肇慶高新區、肇慶新區為主戰場,目標構建新能源 汽車 全產業鏈、打造千億級新能源 汽車 產業集群。

相比廣州、上海等老牌 汽車 製造基地,肇慶在近年來主攻新能源 汽車 產業招商過程中,重點引進自主品牌龍頭企業,聯手政府打造產業生態成為一大特色。「肇慶發展 汽車 產業的思路就是換道超車。」肇慶高新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也意味著肇慶發展 汽車 產業不希望依賴進口品牌,而要著力打造自主品牌和自主可控的關鍵零部件配套體系。

集群形態初顯,差異化亮點現雛形

「4年前來到這里時還沒有很多本地產業配套,(小鵬 汽車 )主要是考慮到地理區位優勢(來肇慶落戶)。」據介紹,過去肇慶傳統產業結構中 汽車 產業鏈並不具備明顯優勢,而在近幾年在該領域通過招商重點龍頭企業帶動,越來越多的產業鏈上游零配件企業也隨之來到肇慶高新區落戶,促成新能源 汽車 與智能網聯、 汽車 零部件產業集群雛形在肇慶初步形成。

肇慶新能源 汽車 及零部件產業鏈全景圖。

目前在小鵬 汽車 製造基地內,就有多家零部件企業服務小鵬 汽車 的生產製造。「本地化的零部件企業配套對整車企業來說很有意義。」據小鵬 汽車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一般情況下,本地化零部件企業配套不僅能夠降低物流運輸的經濟成本,更重要的是能減少物流運輸時間,從而加快產品生產交付速度。而在特殊情況下,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初造成物流不通,本地化零部件配套更是至關重要。

根據此前調研了解,由於廣東省傳統 汽車 產業中大量佔比為合資品牌,尤其是日系品牌,其產業鏈封閉性較強,因此廣東 汽車 產業長期存在中游整車環節規模與上游零部件環節不匹配的問題,自主品牌車企生產所需的零部件很大程度上依賴外省供應。《廣東省發展 汽車 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中也指出,廣東 汽車 零部件產業發展較為薄弱,是「十四五」期間補「短板」的重點。

車輛感測器是智能 汽車 的重要零部件。

「大家看這些環繞在車身的小圓塊,這輛車也有。」在廣東奧迪威感測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肇慶廠區,奧迪威副總經理梁美怡帶著專題組在員工停車場走了一圈,有不少搭載超聲波感測器的 汽車 。從最老款的車型沒有安裝,到前後四角安裝,再到環繞車身一周都有安裝,越新款、智能功能越多的車型安裝的感測器就越多。「這些超聲波感測器很多就是由奧迪威自主研發生產的,包括每個感測器晶元都是我們自主研發設計。」 梁美怡自豪地說。

據梁美怡介紹,奧迪威早年一直埋頭研發感測器技術,最早應用市場主要在家電領域和海外 汽車 電子市場。其多款 汽車 感測器產品,例如能夠自動檢測車內遺落小孩、寵物的感測器設備,已成為韓國等國家 汽車 標準的「安全件」,在海外市場多個領域份額領先。在此輪智能 汽車 變革來臨前幾年,奧迪威就通過自主研發完成了車規級超聲波感測器的技術積累,如今,奧迪威正處在智能 汽車 市場應用厚積薄發的又一個關口。在剛剛發布的小鵬P5上,共搭載了32個感測器設備支持其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其中就有多達12個超聲波感測器。「未來人們也許會像比較智能手機的配置參數一樣來看智能 汽車 的感測器配置。」 梁美怡說。

智華(廣東)智能網聯研究院總經理賴斯楷介紹,在廣東省提出「鏈長制」及相關產業鏈圖譜摸排要求之前,肇慶就對全球 汽車 產業鏈供應商及肇慶 汽車 產業鏈情況進行了分別摸底,並以此為重要的招商依據。

在肇慶 汽車 產業鏈全景圖中, 汽車 零部件鏈條佔比過半,具體分為新能源 汽車 核心零部件、傳統 汽車 核心零部件、 汽車 電子和 汽車 輕量化4大板塊,每個環節都列出了本地發展水平和發展方向。其中,動力電池在未引進寧德時代之前發展水平一般,尤其鋰電池部分為空白。驅動電機發展水平較高,但暫無車用IGBT生產企業。控制系統、 汽車 電子和 汽車 輕量化發展水平處於剛起步階段,但都已涌現出代表企業,包括北理華創、小鵬 汽車 、奧迪威、風華高科、亞太新材料等。

同時,這張產業地圖也展示出肇慶的「補鏈」意識,將動力電池、車用IGBT、車載信息系統、機電耦合裝置、車用感測器、智能網聯部件等關鍵零部件均納入未來發展方向。而今年與寧德時代的簽約,就是肇慶「補鏈」新能源 汽車 核心動力電池環節的重要一步。

目前,肇慶已擁有 汽車 製造及 汽車 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64家,除5家整車生產企業外,其他多數均為自主零部件企業。未來,新能源 汽車 核心零部件及智能 汽車 核心電子智能部件或將成為肇慶 汽車 產業發展的差異化亮點,以及參與全省 汽車 產業集群協作的關鍵。

此外,為了將智能 汽車 上路,面向智能 汽車 自動駕駛技術的封閉測試需求,肇慶通過開放城市級道路測試用地的方式,也成為一項產業差異化亮點。據負責運用路測的公司前沿德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廣東省內超過80%的自動駕駛 汽車 測試都是在肇慶示範區完成的,包括文遠知行、小馬智行、AutoX等眾多自動駕駛創新公司,大眾、紅旗等乘用車以及巴士、重卡等商用車測試。

區域產業觀察

高端產業配套高端人才、集群效應待提升

近幾年來肇慶市重點圍繞智能 汽車 市場趨勢發展新能源 汽車 及零部件產業,通過重點招商、龍頭企業帶動,在自主化換道超車路線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初步成果,同時也符合廣東省「十四五」規劃方向。

不過整體來看,肇慶的產業集群尚在形成過程中,仍將迎接挑戰。如目前落地肇慶的智能 汽車 項目主要以生產製造環節為主,小鵬 汽車 、奧迪威等企業研發中心仍然設置在廣州等一線城市,這對肇慶想聯手企業,打造智造產業生態來說,是一個需要解決的現實情況。

在基礎條件上,肇慶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資源方面較為薄弱,在重大科學裝置,在源頭創新及高端人才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對於肇慶來說,需要更加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協同合作,補充創新短板十分重要。

其實,近年來這樣的案例也不少,比如東莞松山湖,借深圳產業外溢,隨後積極通過引入相關智能企業、研發機構,有效地補充了部分產業短板。同樣,肇慶需要做到是不斷提升產業高質量發展水平、提升集群效應、打造清晰的城市產業生態品牌,通過區位優勢、城市協同機制,去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科研成果落地肇慶,讓肇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智能 汽車 的應用之城。

對此,國家新能源 汽車 技術創新中心副總經理鄒廣才向專題組分享的「新能源智能 汽車 技術創新模式變革」的想法或值得借鑒。鄒廣才認為, 汽車 技術創新分為實驗室、工程化、產業化三個階段,工程化的過程決定了創新技術能否轉化為真正的商品。而中國傳統的 汽車 行業長期在三個階段存在比較大的沖突和矛盾,導致創新成果或想法沒有能力工程化,也沒有能力符合產業化要求。正因此,在促進工程化和產業化方面,肇慶或許可以找到發力點。

據鄒廣才介紹,對國外機構進行調研總結後,國家新能源 汽車 技術創新中心提出了自己的理念,用共建、共享、共用、互利的開放運行機制,聚焦各界創新資源,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實現四個加快:加快解決行業基礎共性問題,加快建立前沿技術共性服務,加快形成全產業鏈互利共贏機制,加快創新成果落地轉化。為此,國創中心打造了整車技術開發平台、前沿技術檢測驗證平台、知識產權運營平台、孵化創投培育平台四個平台,在九個技術領域進行技術攻關。

事實上,工程化參與創新在肇慶已有自發 探索 。在肇慶奧迪威廠區,就設置了一個獨棟的工程實訓中心,據梁美怡介紹,這個培訓中心對於奧迪威來說十分重要,每個招來的新人才,包括在廣州研發中心的工程師,都要到肇慶奧迪威生產一線進行工程培訓,才能夠更好地進行自研開發。

同樣,自動化智造工廠也並不意味著不需要人才,而且更需要高端人才。據肇慶官方提供的材料顯示,小鵬 汽車 肇慶工廠目前配置了600餘名高效且高素質的成員,78%來自主流主機廠,74%超過5年工作經驗,其中工程師超97%為本科及以上的學歷。為此,專題組認為,在科研資源存在短板的情況下,肇慶或許更需要如深圳早期一般更多聚焦市場化、產業化路徑,為高端產業持續注入創新力。

出品:南都智能 汽車 產業生態研究中心

統籌:甄芹 任先博

⑩ 新能源汽車是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現狀和未來是什麼

汽車的電動化趨勢給傳統汽車帶來的改變是革命性的。傳統汽車的動力傳遞路線非常復雜,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自動變速器、驅動橋,目前,像德國、法國等國家已經明確公布了停止銷售燃油車的時間表,中國目前來說還沒有計劃啟動,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而伴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不過發動機從2.0T降到1.5T驍雲,輪轂從22寸降到20寸,輪胎從馬牌性能胎變成其它輪胎,剎車卡鉗也從跑車卡鉗變成普通卡鉗

熱點內容
波爾速越野摩托外殼 發布:2025-02-01 11:38:41 瀏覽:666
寶駿510價格表內飾 發布:2025-02-01 11:23:36 瀏覽:834
商務車型04年車 發布:2025-02-01 10:56:53 瀏覽:546
比較適合家庭用的商務車 發布:2025-02-01 09:57:51 瀏覽:93
越野車遙控的還能爬山 發布:2025-02-01 09:47:51 瀏覽:714
幾線車到金鼎豪庭綏化 發布:2025-02-01 09:41:06 瀏覽:609
cs75拆內飾板 發布:2025-02-01 09:30:08 瀏覽:928
太空艙座椅商務車圖片 發布:2025-02-01 09:11:43 瀏覽:659
重慶和廣州車價 發布:2025-02-01 08:59:01 瀏覽:935
寶馬越野車x8圖片 發布:2025-02-01 08:59:00 瀏覽: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