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富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❶ 新能源上市公司有哪些
一、整車製造
中通客車(000957):在新能源客車的研發方面,開發了6121HEV、6112GHEV低入口並聯式混合動力客車。
亞星客車(600213):公司推出了JS6127GHBEV純電動客車、JS6126GHEV混合動力客車、JS6126UC超級電容等系列車型。
宇通客車(600066):公司將以10億成立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向如新能源汽車上游零部件包括電機、電控等。
二、電動機製造
英威騰(002334):合資公司擬創意推出便捷、智能、環保、安全的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業務,促進電動汽車推廣業務高速發。
江特電機(002176):2016年3月3日,公司擬以5.88億日元(約3400萬元)增資日本四輪電動車設計株式會社(日本電動車設計公司),獲其50%的股權。
陽光電源(300274):2015年3月,公司計劃出資1億元在安徽省合肥市設立全資子公司陽光電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三、充電樁
銀河電子(002519):2015年8月份,公司擬6.9億元收購福建駿鵬100%股權,並以不超過現金6800萬元向其增資,擬1.49億元收購嘉盛電源49%的股權,全資子孫公司銀河同智以3350萬元收購嘉盛電源11%股權。
福建駿鵬是一家業務聚集於高速增長的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主要業務為新能源電動車和高端LED關鍵結構件的供應商。
萬馬股份(002276):2016年3月17日,公司公告擬定增1.0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2.58億元,用於I-ChargeNet智能充電網路建設項目、環保高分子材料生產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奧特迅(002227):2015年6月份,公司研製的「EVFS-450/1.2M/A矩陣式柔性充電堆」取得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頒發的《新產品鑒定證書》。矩陣式柔性充電堆,適用於面向社會的、集中式直流充電站的建設。
四、電池電源
格林美(002340):2016年5月31日公告,公司擬投資3.58億元,用於建設年產4萬噸車用動力電池原料硫酸鎳生產線,以滿足公司鎳鈷錳(NCM)與鎳鈷鋁(NCA)材料戰略發展需求原料以及未來車用動力電池材料市場的需求。
合康新能(300048):資公司的電機產品主要分為:專用伺服電機和新能源汽車電機兩大類。
駱駝股份(601311):2015年12月份,公司於12月29日與東風揚子江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擬在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等方面展開合作,協議有效期至2018年12月29日。
(1)海富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新能源的各類形式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於太陽或地球內部伸出所發生的熱能。
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資能、地熱能、核聚變能、水能和海洋能和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發生的能量。也能夠說,新能源包括各類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相對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年夜的特點,對於解決現今世界嚴重的情況污染問題和資本(出格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於很多新能源散布平均,對於解決由能源引發的戰爭也有著重要意義。
新能源按種別可分為:太陽能、風力發電、生物資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氫能、垃圾發電、建築節能、地熱能、二甲醚、可燃冰等。
❷ 國內生產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有哪些
國內生產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有哪些?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未來一種趨勢,特斯拉做了很多年,現在已經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領頭羊。我們國家重視新能源汽車發展,也出台相關產業規劃。我們來看看A股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車前排公司!
誰是老大,大家心裡還不清楚嘛,先讓我比亞迪來跟大家講講,到底誰是老大。我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綜合實力第一。
基本面:新能源車行業絕對龍頭,16年新能源汽車銷量9.6萬輛,蟬聯全球第一;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約19.5%(第一);17年10月,其北美電動大巴工廠竣工並全面投產佔地面積近4.1萬平方米;18年7月,子公司中標逾55億元純電動客車招標項目。我自產電池,有「刀片電池」完美通過動力電池安全領域最嚴酷的針刺測試,擁有其他動力電池無法企及的安全性。今年上半年營收超605個億,同時凈利潤超16個億,毛利率超19%,這個成績相對牛吧。
技術面:整體走勢看,趨勢上漲。最近平台突破不斷創出新高,而且連連拉升。請大家關注支持我,為我點贊!不然我老大位置不保
比亞迪
比亞迪你牛什麼牛,看我走勢你比得上嗎
大家好,我是長城汽車,連續8年保持全國SUV銷量前三、自主品牌SUV銷量第一。
基本面:公司是中國最大的SUV和皮卡製造企業之一。目前,旗下擁有哈弗、WEY、長城皮卡、歐拉四個品牌,並與寶馬合作,成立光束汽車有限公司,產品涵蓋SUV、轎車、皮卡三大品類,動力包括傳統動力、純電動以及插電混動,具備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我不僅銷量高,還自己做電池,已建成氫能技術中心,具備燃料電池汽車核心部件的測試、試制,以及整車集成與測試能力。上半年營收超359億元,凈利潤超11億元,毛利率達到14%,就說牛不牛。
技術面:最近走勢連創新高,漲停頗多,另外在於我的持續給力和國家的政策支持,我會繼續加油的,請大家關注支持我,為我點贊!我要做老大
長城汽車
你們兩個都讓讓,我長安還沒有說話呢。
大家好,我是長安汽車,研發實力位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一的國產汽車集團。
基本面:新能源方面,自主創新七合一系統總成,即第三代智能整車域控制器「長安智慧芯」性能提升70%,達行業領先水平。CS75PLUS榮獲2019國際CMF設計至尊金獎,榮獲2019年度中國智能汽車指數測評和中國汽車健康指數VOC/VOI板塊測評雙料冠軍。藍鯨NE平台化產品最高熱效率40%,多項指標行業領先,榮獲「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稱號。公司為中國汽車行業第一陣營公司,與寧德時代將在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展開合作。上半年營業總收入327.82億元,凈利潤26.02億元,同比增長216.17%,不錯。
❸ 山東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有哪些
上海汽車(加入自選股,參加模擬炒股)
公司確定了明確的新能源戰略,目標是2010參股中國第一家致力於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制企業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❹ 國內做新能源汽車的公司有哪些
國內有很多汽車企業都在做新能源。比如比亞迪 北汽 小鵬 蔚來等
❺ 新能源上市公司排名
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如下:1、亨通光電:公司與株式會社藤倉合資設立上海藤倉亨通新能源研發有限公司藤倉亨通新能源投資總額為3000萬元。注冊資本為1500萬元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線控領域的技術開發設計。2、眾泰: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經在新能源轎逗汽車領域構建了較強的綜合實力和行業影響力。3、伊戈爾:投資總額12424.67萬元擬投入募集資金11851.68萬元建設期18個月。新能源用高頻變壓器主要應用於前景廣闊的新能源領域如光伏發電站的逆變系統新能源閉啟賣汽車及充電樁等領域。4、金冠股份:通過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將進入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製造與充電網路運營領域。5、金杯電工:公司租賃運營的共享汽車品牌能翔優卡規模已近2000輛於2018年3月開始實現盈利。6、國電南瑞:公司的電網自動化及工業控制類產品主要包括電網調度自動化、電網安全穩旁亂定分析與控制、變電站保護及自動化、配電網自動化、用電自動化及需求側管理、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及運營、電力市場運營技術支持系統、綜合能源服務、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及系統、軌道交通自動化及保護、工業控制自動化等。
❻ 新能源車品牌有哪些
新能源車品牌包括但不限於:
1、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美國一家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總部位於帕洛阿托。
威馬EX5是威馬汽車的首款量產車,累計銷量超6萬輛,穩居中國造車新勢力A級純電SUV累計銷量第一。威馬汽車是新勢力中第一家、也是長期以來少有的兼具智造基地和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代表性企業,也是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的車企。
2020年8月4日,《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發布,威馬汽車排名第70位,名列2020中國新型創新企業50強第43位。連續四年位列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持續領跑中國造車新勢力。
❼ 新能源車產銷資質大起底,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暫停發放了大半年的新能源車「准生證」,最近由前途汽車打破,前途取得工信部的審批後,新車量產上市將被開綠燈。然而,緩慢的資質發放頻率,對大批對產銷資質渴望的新能源車企,包括新造車勢力來說,就如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舊懸掛在它們的頸脖上。
「有些企業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卻根本沒有實力生產汽車,而是借著『資質』四處找投資;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卻得不到生產資質。」在日前舉行的2018智能汽車國際研討會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道出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解釋了相關部委暫停發放資質的原因所在。從2017年5月22日至今,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大門已經關閉了整整一年時間,背後原因眾說紛紜,但都避不開對已領取生產資質的15家新能源車企項目進展不一、表現懸殊的問責。
一方面是部分獲得資質的企業,遲遲未進入市場,除了北汽新能源和江淮大眾以及知豆,其他企業絲毫沒有成為市場主流車企的跡象。
另一方面,對資質近乎「飢渴」的新造車企業,尤其是產品進度推進較快,以及融資金額排名前列的一二梯隊,卻又遲遲無法得到資質。為了搶新車上市的進度,一些新造車勢力甚至被倒逼迂迴生產——— 尋求代工或收購有資質企業。可以說,近兩年冒起的新造車勢力,如果說之前仍處於「PPT造車」階段時,沒有領到生產資質實屬合理,那麼過去一年資質發放近乎停擺後,讓逐漸走向量產、走向市場的新造車企業,無奈地成為了被「歧視」的一方。在新能源車蓬勃發展的當下,如何把資質給到對的人,依舊有待破局。
停審現有新能源產能嚴重超標
從2016年3月17日北汽新能源拿到首張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再到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眾獲得最後一張生產資質,短短14個月時間,發改委共發放15張新能源牌照。業內曾經普遍認為新能源生產資質發放10個最合適,隨著蘭州知豆拿下第11張牌照,渴求新能源一紙准生證的新造車勢力欣喜若狂,加快遞交申請,以期佔得先機。然而,這扇資質大門卻在江淮大眾領到第15張牌照之後,在沒有正式文件的情況下關閉了,至今仍無重啟的跡象。
為何發改委暫停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這必須從發放新能源牌照的初衷說起。
發改委發放新能源生產資質,本是為了扶持一批有競爭力的優質企業,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發展,也即是「鯰魚效應」來攪動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不過,從目前拿到牌照的15家新能源企業的進展來看,產品推出普遍緩慢,競爭力弱,根本無法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更遑論對傳統車企造成沖擊,完全辜負了國家的期望「目前審批工作處於暫停狀態,主要原因是之前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的審批規則相對寬松,審批速度過快,獲批的企業實力參差不齊。」一位消息人士解釋說,發改委應該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從2017年5月開始暫停審批工作至今。
拿到新能源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分別是: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奇瑞新能源、江蘇敏安、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雲度新能源、知豆、速達、合眾、陸地方舟及江淮大眾。按照傳統車企、新造車、汽車產業鏈三大勢力劃分的話,傳統車企勢力有5家企業,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眾、江鈴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車勢力最多,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雲度新能源、河南速達、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國能新能源;剩餘的萬向集團、長江汽車、敏安汽車則屬於汽車產業鏈勢力。
南都記者統計發現,這15個獲得新能源准生證的「天之驕子」,現有產能加起來達到91萬輛。據不完全統計,正在排隊等待資質審批的新進入企業超過了20家,產能是這15家車企的兩三倍之多。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將達200萬輛,而現有的新能源產能已經嚴重超標。新能源造車熱急需降溫,從狂熱回歸理性。
事實上,拿到發改委生產資質的15家車企,並非都可以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他們還需通過工信部的考核,產品被列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即拿到工信部的「生產資質」,方能上市銷售產品。而這15家車企中,獲得工信部生產資質的只有6家,分別是雲度新能源、北汽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長江汽車、前途汽車,原因是很多車企的生產基地建設緩慢,始終無量產車影蹤。
尷尬15家車企僅6家有車在售
記者調查發現,在領取牌照超過一年時間以上的今天,有量產車型上市銷售的只有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奇瑞新能源、雲度新能源、江鈴新能源、蘭州知豆等6家車企,另外還有前途汽車、江淮大眾、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4家車企計劃在今年推出首款量產車型,而其餘5家車企中,除了重慶金康此前表示首款產品將於明年推出市場之外,敏安、萬向、速達、國能都尚無十分明確的上市時間表,也常被稱為「僵屍企業」。
有產品在售的6家車企中,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均出自傳統車企。其中,北汽新能源早已是行業的佼佼者,其目前最受矚目的大事並非產品或銷量,而是上市。事實上,北汽新能源2009年創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團規劃為未來獨立上市公司來運營,甚至從2014年開始籌備上市。今年4月27日,北汽新能源與成都前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鋒)的關聯交易方案獲批,這意味著北汽新能源這一國內新能源整車巨頭終於登陸A股。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本屆北京車展上明確了北汽新能源的上市時間表———2018年第三季度。
公開數據顯示,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銷量達到了10.3萬輛,位居比亞迪之後,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排名第二。依託傳統車企的開發平台和技術沉澱,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也雙雙排進去年新能源銷量榜前十,其中奇瑞共銷售3.68萬輛新能源汽車,江鈴則售出3萬輛,分列第六名和第七名。
在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十車企中,有四家車企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除了上述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以及江鈴新能源之外,另一家就是近兩年在新能源市場大放異彩的知豆。蘭州知豆旗下已有H1、D1、D2、D3等車型上市,2017年實現銷售4.25萬輛,排在奇瑞新能源和江鈴新能源前面,在去年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僅次於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和上汽乘用車。成立於2015年的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2017年估值超過12億美元,目前累計銷量逾10萬台,占據新能源乘用車逾10%的市場份額,純電動乘用車13%的市場份額,足跡遍布義大利、法國、德國等近20個國家。在今年由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科技部、中關村等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知豆以寧波首家「獨角獸」企業的身份亮相,未來發展前景備受看好。
雲度新能源則在去年迅速推出首款量產電動車π1,今年3月再神速推出π3,並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全球首發A+級純電SUVπ7,據稱這款車將於明年上市銷售,將具備L3級別自動駕駛能力。
涉足乘、商兩個汽車領域的長江汽車,也高調參加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帶來9款產品,包括3款乘用車和6款全新純電動物流車。據了解,長江汽車依託母公司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在電池材料、電池生產、乘用車/商用車/客車生產、汽車設計全產業鏈的優勢,目前在北京、上海設有研發中心,在天津、遼寧建立了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在重慶建立了電池材料生產基地,在中國、昆明、貴州建立了整車生產基地,甚至在美國有海外生產基地,整車年產能達10萬輛,在15家獲資質車企中與江淮大眾並列第一。
統籌策劃:南都記者 鍾鍵挺 張澤彤
采寫/製表:南都記者 何羽 鍾鍵挺 實習生:貢芊芊
編輯:張澤彤
❽ 中國建造新能源汽車的公司有哪些
國內大型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作為您購車的參考。
北京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是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主要從事整車製造、零部件製造、汽車服務貿易、研發、教育和投融資等業務,是北京汽車工業的發展規劃中心、資本運營中心、產品開發中心和人才中心。
新能源汽車車型:北汽新能源EV160/EV200/EU260純電動汽車
榮威汽車
榮威(ROEWE)是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旗下的一款汽車品牌,該品牌下的汽車技術來源於上海汽車之前收購的羅孚,但上海汽車並未收購「羅孚」品牌。2006年10月12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汽車股份」)正式對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為「榮威(ROEWE)」,取意「創新殊榮、威儀四海」。榮威的品牌在4年時間裡面發展迅速,其產品已經覆蓋中級車與中高級車市場,「科技化」已經成為榮威汽車的品牌標簽。榮威品牌口號為「品位,科技,實現」。
新能源汽車車型:榮威E50 EV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1月8日注冊成立,現注冊資本為38.8億元。公司於1997年3月18日動工建設,1999年12月18日,第一輛奇瑞轎車下線;以2010年3月26日第200萬輛汽車下線為標志,奇瑞進入打造國際名牌的新時期。目前,奇瑞公司已具備年產90萬輛整車、90萬台發動機、40萬套手動變速箱及5萬套自動變速箱的生產能力。
新能源汽車車型:奇瑞QQ3
東風日產啟辰
啟辰」深圳東風南方華辰專營店正式落成在2011年10月28日,於2012年3月26日正式開業,是啟辰品牌真正走向消費者的第一步,是全國第一家啟辰專營店。「啟辰」是東風日產全力打造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承載著東風日產的產業夢想。「啟辰」以「共創價值共謀福祉」的企業使命為源頭,以親和近人的態度、至善踐行的精神,整合世界級的先進技術,為中國主流消費者開啟愉悅高品質汽車生活的品牌夢想。
新能源汽車車型:啟辰E30 EV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6月的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6月28日,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鋼鐵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長隆酒店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共同發起人,對原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大型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集團,是中國汽車行業首家在集團層面引入多家合資夥伴,進行改制設立股份公司的企業。
新能源汽車車型:廣汽傳祺E-jet增程式電動車、海馬普力馬EV
東風汽車公司
東風汽車公司:現為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東風的故鄉在車城十堰,公司總部於2004年相繼遷往了「九省通衢」的武漢。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發動機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水平事業。
新能源汽車車型:東風S30 EV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IT,汽車和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目前,比亞迪在全國范圍內,已在廣東、北京、陝西、上海等地共建有九大生產基地,總面積將近700萬平方米,並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台灣、香港等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現員工總數已超過15萬人。
新能源汽車車型:比亞迪E6先行者、比亞迪F3DM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核心整車企業,伴隨中國改革開放大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長安正式進入汽車領域。1996年注冊並成為極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新能源汽車車型:長安E30 EV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長城汽車是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主要從事改裝汽車業務。長城汽車是中國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營整車汽車企業、國內規模最大的皮卡SUV專業廠、跨國公司。
新能源汽車車型:兩款純電動車長城歐拉\精靈EV、以及混合動力哈弗
江淮汽車
江淮汽車是國內純電動轎車投放市場比較早的企業。數據顯示,2013年以前,中國投放到市場上的純電動轎車,江淮汽車占近50%,到現在已經發展了4年多,公司不斷使用迭代開發的技術,每年市場投放都有一定的批量。
新能源汽車車型:江淮和悅IEV4電動汽車
重慶力帆實業(集團)公司
力帆集團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歷經21發展,成為以汽車、摩托車的研發、生產、銷售(包括出口)為主業,並投資於金融業的大型民營企業。力帆已十度入選中國企業500強,連續多年成為重慶市出口第一名。是中國首家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
新能源汽車車型:力帆620 ev 純電動汽車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內汽車行業十強中唯一一家民營轎車生產經營企業,經過二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在汽車、摩托車、汽車發動機、變速器、汽車電子電氣及汽車零部件方面取得輝煌業績。連續四年進入全國企業500強,被評為「中國汽車工業50年發展速度最快、成長最好」的企業,躋身於國內汽車行業十強。
❾ 新能源汽車十大名牌
如下 :
1、特斯拉
特斯拉,成立於2003年,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引領者,也是全球第一家採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電動汽車公司,美國著名的純電動車製造商。目前旗下新能源電動車型有Model X、ModelS、lModel 3、Model Y。
❿ 中國最好的新能源公司有哪些
中國新能源企業30強名單:
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尚德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商之一。作為全球及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光伏自主技術創新以及國際市場開拓方面取得了公認的成就。尚德是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光伏企業,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比亞迪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是全球最大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之一,是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軍企業,比亞迪在鋰電池及電動汽車研發領域引領國際先進水平,並且率先生產出雙模純電動和純電動汽車,在電動汽車行業處於領先地位。該公司獲得了投資大師巴菲特的青睞。
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銳是中國最大的風電整機生產企業,中國風電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大功率風電機組及海上風電方面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風電機組製造的國產化作出了很大貢獻。華銳也是全球最大的風電設備供應商之一。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風科技是中國風電行業的先行者,堅持自主研發,具備3MW風機的自主研發技術,為推動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做出很大貢獻。金風是行業內第一家上市的風電企業,推動了行業的發展。金風還是全球最大的風電設備供應商之一。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英利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縱向整合企業之一,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以垂直整合產業鏈取得了行業領先優勢。英利積極投身參與公共事業,累計向邊遠地區捐助1500萬元,很好地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賽維LDK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矽片生產商。在光伏晶硅原料和矽片領域具備國內領先的規模和技術水平,通過產業鏈縱向延伸進一步確立了行業競爭優勢。該公司在2009年成功投產萬噸級高純硅項目,打破了國外在此項技術上的壟斷。賽維LDK是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業之一,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 皇明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商之一,國內光熱產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近年來在光伏及節能建築領域不斷創新開拓,成為國內新能源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中航惠騰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中航惠騰是中國最大的風機葉片生產商,全球知名的葉片生產商之一。其大型風機葉片已經打入國際市場。該公司在開發新產品的過程中,從產品設計、工藝到模具研製、試驗檢測等各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關於風電葉片的科研成果,同時也擁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使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具備了絕對優勢.
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明陽風電是中國排名靠前的知名風電企業,中國民營風電企業中領軍者之一。該公司研發的超緊湊型風機技術為今後大功率風電機組的研發提供了技術基礎。明陽風電獲得多家國際著名VC投資,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蘇州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是中國光伏產業著名企業,是行業內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業之一,近年發展速度很快,其產能在行業中排名靠前。該公司研發的UNG硅組件系列已正式下線,新產品正式投放市場,填補了光伏市場的空白,有利於光伏電池的成本下降.
江蘇太陽雨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太陽雨是中國最大的太陽能熱水器供應商之一。產品已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2008年,憑借 「保熱牆」技術,太陽雨為行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哈丁博士也因此榮獲世界太陽能行業最高獎「霍特爾獎」。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陽光是中國最大的逆變器生產商,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擁有逆變器行業國內唯一的自主創新技術,為解決光伏和風電並網提供了關鍵性解決方案。
晶澳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晶澳是較早海外上市的光伏企業之一,國內光伏產業領軍企業之一。晶澳在單晶硅電池領域具備國際一流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該公司堅持自主研發,單晶硅電池轉換效率達到了18.7%,在全球大規模光伏電池生產商中處於領先水平.
湘電集團有限公司 : 湘電集團是國內電力和新能源裝備領域的領先企業,開創中國機電產品的多項第一,在風電直流電機等技術領域位居國內前列。該公司是我國機電一體化裝備製造的骨幹企業,在我國大功率風電機組研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 中廣核是國內核電運營的重點企業之一,同時也大規模投資建設風電、並網光伏電站,是國內領先的清潔能源綜合服務集團。
新奧集團: 新奧是中國最早致力於清潔能源的民營企業之一,國內領先的新能源綜合技術研發服務企業,在生物質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領域具備國內一流的技術水平。新奧還是國內最大的城市燃氣運營商之一。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是國內晶硅電池領域領先的企業之一,是光伏建築一體化領域的領先者。天合光能積極開拓下游應用市場開發,由其研發的原材料回收及廢料專有加工技術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符合低碳經濟理念。是行業的推動者之一。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 中核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核能企業之一。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是中國核科技工業的主體,同時也是我國核工業發展的核心保障力量。該公司是我國核電行業的領軍企業,目前已完全具備了四代核電技術的研發能力。今年該公司第四代核能技術獲重大突破,實驗快堆首次臨界。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龍源電力是中國最早從事新能源開發的電力企業之一,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風電運營商。在我國風電並網發電突破和生物質能開發方面,建立了從發電到服務的整合化核心競爭力。到2009年底,該公司的風機裝機總量達到亞洲第一,世界第五。
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保利協鑫是中國領先、亞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多晶硅生產商。是中國光伏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
勝利油田勝利動力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勝動集團是我國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燃氣發電機組生產企業,該企業具有強大技術研發團隊,成功研發了適用於低濃度煤層氣、沼氣、秸稈燃氣等系列燃氣發電機組。
南京高精齒輪集團有限公司: 南京高齒是中國最大的風電齒輪箱供應商之一。國內生產風力發電主傳動及偏航變槳傳動設備主要廠商,在大功率風機齒輪技術方面取得國內領先水平。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大唐集團是我國最大的電力企業之一,擔負著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的重任。作為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大唐集團近年來在清潔煤利用、生物質能、光伏和風力發電、碳交易等新能源相關領域表現突出,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
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正泰太陽能是國內非晶硅薄膜電池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通過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突破技術瓶頸,在薄膜光伏領域取得領先水平。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杉杉科技是中國第一、世界最大的鋰電池正負極材料供應商之一,是汽車動力電池重要的材料供應商。杉杉科技從鋰電池負極材料起步,相繼建立起鋰電池正極材料、電解液等完整鋰離子電池材料生產線。致力於成為動力電池領域全球領先的企業之一。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客車是中國新能源客車的領跑者。是我國唯一一家純電動及混合動力大型客車的生產企業。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中電投集團是五大發電集團之一,清潔能源已佔集團總發電量30%,居五大發電集團首位。中電投還是電力裝備行業的重點龍頭企業,為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裝備升級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華能是中國五大發電集團之一,除在火電清潔煤利用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之外,同時在新能源領域積極拓展。近年大規模投資風能和太陽能電站,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集團之一。
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億晶光電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具備垂直一體化的光伏企業,其電池片產量已躋身全國前十位,是全球最大的單晶垂直一體化光伏企業。2009年,億晶光電榮獲福布斯「2009中國潛力企業榜」。該公司自行研製的低成本高效率太陽能電池銀漿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際壟斷。該公司在國內主板上市。
江蘇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林洋新能源是國內光伏產業著名企業,是一家集硅棒、矽片、太陽能電池片、電池組件、BIPV的研發、系統集成於一體的國內領先企業之一。公司於2006年12月2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公司產品質量均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居行業前列。
「新能源企業30強」中有13家上市公司。從企業性質來看有,5家央企和18家民營企業;從行業來看,有12家太陽能、8家風能、4家新能源綜合性集團、3家汽車新能源動力企業、2家核能和1家生物質能企業;從地區來看,江蘇佔7家、北京6家、河北3家、山東3家、上海2家、廣東2家、深圳1家、新疆1家、江西1家、安徽1家、香港1家、湖南1家、浙江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