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鴻明新能源汽車

鴻明新能源汽車

發布時間: 2023-02-01 06:00:31

① 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已上市30餘款汽車零部件

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已上市30餘款汽車零部件

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已上市30餘款汽車零部件,華為2021年研發投入142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華為將未來的規模和利潤拓展寄希望於其一手打造的各路「軍團」。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已上市30餘款汽車零部件。

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已上市30餘款汽車零部件1

3月28日,華為舉行了2021年年報發布會,對公司過去一年來的業績進行了披露。值得一提的是,華為CFO孟晚舟時隔四年再度出現在發布會中。

財報顯示,2021年華為實現營收6368億元,同比下滑28.6%,而華為的上一次收入負增長還是在2002年。這一營收規模已回到了四、五年前的水平,2017、2018年,華為營收分別為6036億元、7212億元。

與此同時,華為凈利潤達1137億元,雖然同比增長75.9%,但這是在整體出售榮耀的情況下實現的成績。據了解,華為總計在處置包括榮耀等在內的子公司及業務上獲得凈收益574億元,若剔除掉這部分收益,則華為2021年凈利潤將降至約563億元,同比下滑約13%。

具體而言,消費者業務的急劇萎縮是華為營收下降的關鍵,2021年,這部分業務收入2434.31億元,同比下降近50%。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顯示,華為手機全球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17.6%,跌至2021年的約3%。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對於失去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華為的思路是希望從平板、PC、VR、車機等其他終端來進行彌補。

早在剛剛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2019年,華為就提出了「1+8+N」的全場景戰略,其中「1」指手機,「8」包括大屏、音箱、手錶、車機、耳機、平板等8種終端,「N」泛指移動辦公、智能家居、運動健康、影音娛樂及智能出行各大板塊的延伸業務。

在這個生態中,鴻蒙系統是基礎。2021年,鴻蒙系統已正式登陸手機、平板、智能手錶等應用,截至年底,鴻蒙設備總量已達3.35億台,其中搭載Harmony OS的華為設備數超過2.2億,2021年新增鴻蒙智聯產品發貨量1.15億台。

不過,想要搭建生態,華為目前尚需找到更多領域的合作夥伴。而在這方面,華為的進展並非一帆風順。

以智能汽車領域為例,華為在過去的三年中,屢次強調公司不會下場造車。有媒體統計稱,截至2021年底,華為通過任正非、輪值董事長、內部文件等多種途徑,已8次表示不會造車。

2019年1月,任正非表示:華為永遠不造車!同年5月,任正非表示,「華為不會隨便切換軌道」。同年10月,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再次否認造車事宜。

一年後,華為BU總裁王軍在手機新品發布會稱:華為不造車,而是幫助車企造好車。2020年11月,華為在內部文件中提到「華為不造車」。

2021年4月,徐直軍在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否認;一個月後,華為集團官方賬號發布「關於華為不造車的聲明」;年底,余承東又在華為冬季旗艦發布會上再次重申「華為不會造車」。

據此計算,在2021年財報發布會上,輪值董事長郭平重申不造車,是2019年來公司至少第九次公開表達相關觀點。

郭平稱,華為要用華為積累三十多年的技術與汽車行業深度融合,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華為已經構建了七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已上市30多款智能汽車零部件。

此前上汽董事長陳虹就曾表示,如與華為合作,車企就失去了「靈魂」。這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車企對華為的一些擔憂。行業人士認為,想要幫車企造好車,華為首先需要做車企的朋友。

但事實上,華為的具體做法卻已引發業界的種種聯想。此前華為與北汽、長安等車企合作時提出的Huawei Inside(HI)模式中,華為要做的是智能網聯相關的全棧技術供應,而這幾乎已經囊括了一款汽車的所有功能。

而華為與賽力斯聯手打造的新車AITO問界M5更是被網友們稱為華為「親兒子」。不僅AITO發布會是華為主導,甚至在華為的新品發布會上問界M5也能上去露臉。外界好奇的是,華為究竟參與問界M5有多深?

在問界M5上,除了鴻蒙車機系統和HUAWEI DriveOne三電系統,華為的觸角甚至已經伸到了車輛的外觀內飾設計、性能配置、音響、家用充電樁等角落。

注意到,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造車新勢力們傾向於在核心器件上自給自足,特斯拉甚至已經介入了電池領域,在此背景下,華為試圖成為智能汽車核心供應商,很難一帆風順。

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已上市30餘款汽車零部件2

3月28日下午,華為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368億元,同比下降28.6%;凈利潤1137億元,同比增長75.9%。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華為研發投入達到1427億元,占總收入的22.4%,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8450億元。

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表示,華為去年的研發投入佔比處於歷史高位,將持續進行高強度投入。「我們的規模變小了,但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獲取能力都在增強。」她如是透露。

對於外界的關心的鴻蒙規劃和晶元問題,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稱,華為鴻蒙手機業務目前還沒有在海外發展計劃。華為將加強對晶元企業的投資,未來華為的晶元方案可能採用多核結構。

對於華為去年整體規模下降的原因,孟晚舟稱,主要受美國多輪制裁、國內5G需求放緩和疫情帶來壓力三方面的影響。

從主營業務構成來看,2021年,華為在運營商業務領域實現銷售收入2815億元,相較同期的3026億元減少211億元,企業業務收入為1024億元較同期增長21億元,消費者業務收入2434億元較同期縮減2395億元。

在細分業務板塊佔比上,運營商業務、消費者業務、企業業務分別占總銷售收入的44.2%、38.2%、16%,其中運營商業務較上年佔比增長10.2百分點,企業業務收入佔比提升4.8個百分點,消費者業務佔比下降10個百分點。

談及如何渡過消費者業務面臨的困境,郭平表示:「晶元具有強算力、低功耗、體積小需求特性,國際多年制裁給華為消費者業務帶來很大困難,我們正積極與各方探討可解決方案,並大力拓展可穿戴、智慧屏、全屋智能等新領域及更多市場。」財報顯示,智能穿戴、智慧屏等收入增長30%。華為海外收入佔比超過50%。

對於外界關心的晶元研發和產業鏈構建問題,郭平認為,解決半導體問題,是復雜而漫長的工程,需要有耐心,相關投資行業會更具價值。「我們積極布局晶元產業,未來我們的晶元方案可能採用多核結構,以提升晶元性能並為其注入活力,從而增加持續盈利能力。」

華為2021年研發投入142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由於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提升,2021年華為經營現金流有較大增長,達到597億元;資產負債率降低到57.8%的水平。

孟晚舟表示,充裕的現金流是華為未來高投入的保證,華為將把費用投入於系統架構優化、軟體性能提升和基礎理論探索三個方面。

華為將未來的規模和利潤拓展寄希望於其一手打造的各路「軍團」。截至目前,面向政府、交通、金融、能源以及製造等重點行業,華為已推出11大場景化解決方案,成立了煤礦、智慧公路、海關和港口等「軍團」。

具體來看,華為和運營商、合作方累計簽署了3000多個5G行業應用商用合同,推動5G在製造、礦山、鋼鐵、港口、醫療等行業實現規模商用。5G toB從行業探索走向規模復制。

對於華為「軍團」的目標,郭平稱,華為將通過『軍團』縮短管理鏈條,縮短產品周期,以短鏈條運作,快速滿足工業、低碳等市場需求,華為希望通過建立若干個軍團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並為華為創造收入和利潤。郭平還透露,華為堅持不造車,但會運用30年積累的ICT經驗助推生態,華為智能汽車部件業務已上市30多款智能汽車零部件,去年一年裡,已累計發展了超過300多家產業鏈合作方。

華為再次重申不造車,已上市30餘款汽車零部件3

3月28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華為重申不造車,華為要用華為積累三十多年的技術與汽車行業深度融合,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在汽車領域,華為已與300多家合作夥伴建立了合作關系。

孟晚舟出席華為2021年財報會議 稱華為盈利能力在增強

3月28日消息,華為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參加業績發布會並表示,「我們的規模變小了,但我們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獲取能力都在增強,公司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在不斷提升。」

報告顯示,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6368億元人民幣,凈利潤113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9%。面向未來,華為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1年研發投入達1427億元人民幣,佔全年收入的22.4%,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8450億元人民幣。同時,2021年華為經營現金流達597億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降低到57.8%。

具體從三大業務來看,華為在運營商業務領域實現銷售收入2815億元人民幣,累計簽署了3000多個5G行業應用商用合同,5G在製造、礦山、鋼鐵、港口、醫療等行業規模商用;

華為消費者業務滑落成為第二大業務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434億元人民幣,智能穿戴、智慧屏、TWS耳機及消費者雲服務均實現持續增長,搭載HarmonyOS的華為設備超過2.2億台;華為企業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024億元人民幣,華為在全球700多個城市、267家世界500強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公司整體經營情況符合預期,運營商業務表現穩定,企業業務穩健增長,終端業務快速發展新產業,生態建設進入快車道。

② 單雙號限行,燃油車越來越被嫌棄,你需要一台能掛綠牌的SUV!

?前幾天,一則新聞讓我身處鄭州的朋友們瞬間炸了毛:從12月4日起,到12月31日,鄭州開始實施單雙號限行,簡單來說,就是單日走單號,雙日走雙號,特殊車輛(公交、出租、消防車等)和懸掛綠色牌照的新能源車除外。

▼單雙限行,鄭州等地算是走在了北京、上海、深圳的「前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為什麼說年輕人選SUV一定不能錯過思皓QX,這款車有哪些獨特之處

為什麼說年輕人選SUV一定不能錯過思皓QX,這款車有哪些獨特之處?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輝煌,時下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特別是伴隨著AI人工智慧和雲計算技術的妖進,車輛變得更加智能化。在騰訊公布的《90後購車偏好調查》報告中,有一組數據信息充分說明了這一發展趨勢——「新科技對買車挑選影響的」,有超過61%的90後認為,新科技是買車一定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大家可以看到,推動智能化系統,不僅僅只是特斯拉汽車、曉亮這種造車新勢力,即便是大家、豐田汽車這種傳統式汽車企業,還在加快智能化的過程。

總而言之,在MIS皓學構架的引領下,集團旗下商品有著比平級更優秀的智能化系統主要表現。這一點,在首款車思皓QX就足以反映。與華為公司、騰訊官方深化合作,做你的智能化貼身管家為了能打造出極致的智能化系統,思皓QX不僅擁有更最先進的MIS皓學構架創變,另外還拉到一大批如訊飛科技、黎明時分、華為公司、騰訊官方等互聯網巨頭,完成平級更領先的智能化系統感受。

④ 三大國產新車,都跟華為有不解之緣,誰最有機會成「爆款」

作為國內的科技巨頭,華為在受到到美國的打壓之後,日子其實過得並不好。不過手機不夠,汽車來湊,如今華為進軍汽車市場,同樣也是振奮人心的。

據悉,作為華為智能車BU CEO余承東,已在內部定下明年銷售 30 萬台的目標。如今,北汽和長安的新車信息相繼曝光,但尚無廣汽新車的消息。要知道,長安和廣汽都特別擅長造型設計,而且在汽車產品定義、底盤調節、NVH性能等傳統技術上,都有較為深厚的積累。所以華為要成勢,還是得指望後續的新車。對此,你又怎麼看呢?歡迎關注「車域無疆」,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車域無疆,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⑤ 2020年哪些新能源汽車值得買看看這四款

說到新能源汽車,不少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鋪天蓋地的新造車勢力。但事實是,造車新勢力的車似乎更適合情懷黨和玩車一族,真正想買新能源汽車的人,大概率不會選擇它們。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哪些新能源汽車值得買呢?

奧迪e-tron

補貼後售價:69.28-82.86萬元

奧迪去年就推出了純電SUVe-tron,還請來了2019年最火的超級英雄驚奇隊長代言。作為旗下首款純電車型,自然是吸引了無數的眼球。不過目前奧迪e-tron並未國產,採用進口的方式在國內銷售,售價69.28-82.86萬元。

奧迪e-tron的外觀採用了最新的設計理念,標志性的六邊形中網辨識度非常高。相比其它奧迪車型,e-tron的中網變得扁平、條幅更密集,視覺效果更佳。奧迪e-tron的車燈造型銳利,靠近翼子板的部分還有一塊延伸出來,形成類似淚眼的造型。

豐田C-HR作為一款SUV,卻有著轎車般優秀的操控,加上時尚靚麗的外觀,上市以來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喜愛。如今純電版車型即將上市,限購城市的消費者也能買到這樣優秀的SUV了。

結語:在全球變暖、大氣污染的大環境下,純電汽車取代燃油車只是時間問題。你覺得什麼樣的新能源汽車才值得買?

關注車業雜談車家號,互動將有機會贏取精美小禮品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退場警告!這幾家中國車企說:我太難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上半年共出口20.2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力為何不斷提升

上半年共出口20.2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力為何不斷提升首先是中國的新能源動力電池技術世界領先,其次是中國有龐大的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另外就是中國有著龐大的科研技術規模,另外就是中國的政府在不斷扶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上半年共出口20.2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競爭力為何不斷提升 的具體原因。

一、中國的新能源動力電池技術世界領先

首先是中國的新能源動力電池技術世界領先 ,對於世界而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研發一直都是處於世界的領先水平,這對於中國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是非常有利的,因為中國有著龐大的技術產業群。

中國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對應的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和投入。

⑧ 比亞迪漢正式上市,首搭刀片電池、牽手華為,打造新能源汽車標桿

預熱良久的比亞迪漢,終於在7月12日晚7點在線上發布!



這款車對於比亞迪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坐鎮現場,開場他就表示,漢EV是比亞迪十年磨一劍的產品,集安全、性能、豪華三大標桿於一體的新能源旗艦轎車。王傳福認為,新能源 汽車 正從上半場的電動化走向下半場的智能化,而此次發布的比亞迪漢恰逢其時。


漢基於「全面均衡領先、全生命周期安全」的開發理念打造,樹立了新能源 汽車 的安全、性能、豪華標桿。根據廠家統計,比亞迪漢創造了21項「之最」(詳見文後附錄),其中12項全球之最、9項中國之最。在新能源車「安全」、「性能」和「豪華」這三個維度上,漢都是標桿之作。

發布會中更有「新動作」吸引市場目光:該系列採用了華為基於鴻蒙系統的HiCar系統,是一套完整的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解決方案。華為HiCar全面賦能比亞迪DiLink 3.0系統,不僅可以實現藍牙自發現,將華為手機上的百萬級應用投屏到車機上,還能支持手機NFC車鑰匙功能。更重要的是,比亞迪漢將是搭載華為5G通訊模組的首款量產車,為今後推出5G 汽車 打下硬體基礎。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與比亞迪總裁王傳福一同親自站台慶祝。



發布會期間,雙方聯名的比亞迪漢定製版華為P40手機也新鮮出爐,該款定製機背面中央有一個 汽車 側影的圖標,右上角則有一個漢字「漢」。但發布會上並未多披露該定製機相關信息與價格。



除了華為的智能車載終端,該款新車型還首次搭載了體積利用率提升達50%以上的刀片電池,實現了更大強度的續航。關於刀片電池的計劃,比亞迪此前在互動平台上就有表示:「刀片電池已經在上半年投產,首次搭載在『漢』車型上,未來會在更多的車型上搭載。」

外觀上,比亞迪漢延續了E-SEED GT概念車的先鋒設計,異常奪目,同時漢DM與漢EV在細節上又有不同,可謂是各具特色。

同時漢的性能也是極具話題性,最快破百速度僅需3.9s、極限麋鹿成績超80km/h、百公里制動32.8m。漢EV是中國加速最快的量產新能源轎車

發布會的最後公布價格環節也給大家帶來了驚喜,發布的漢EV/漢DM四個車型售價21.98萬-27.95萬,其中漢DM一款車型售21.98萬元、漢EV三款車型售22.98-27.95萬元,定位中大型豪華車。



從價格上看,發布會上公布的價格比此前的預售價格略低,漢的頂配版和特斯拉目前的明星車型Model 3的起價差不多,這或許是比亞迪想從價格方面正面沖擊特斯拉Model 3。

兩個月之前,趙長江曾說,「特斯拉的牌打完了,輪到我們出牌了」。漢的上市,意味著之前的口水戰開始落到真槍實戰,比亞迪開始正式挑戰特斯拉。

比亞迪漢的實力到底如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安全:將「自燃」從新能源 汽車 字典中徹底抹掉

提到安全,首先要說的必定是最近出盡風頭的「刀片電池」。自今年3月比亞迪正式發布「刀片電池」以來,不少業內人士都對驗證其真實產品力很期待。「漢」的表現將直接影響比亞迪「刀片電池」的口碑,王傳福在介紹「漢」時也提到,「漢」是比亞迪十年磨一劍的產品。

漢EV搭載量產狀態的刀片電池,開創純電動力新里程。刀片電池採用創新的造型結構和製造工藝,擁有更好的熱穩定性,可顯著降低車輛因熱失控引發自燃的可能性。並且刀片電池順利通過了針刺、擠壓、爐溫、浸水、過充等嚴苛測試,全面安全性能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在行業公認最為嚴苛的針刺測試中,刀片電池被穿透後表面溫度維持在30~60℃之間,不僅沒有著火,甚至連煙霧都沒有冒出,成功征服了電池安全測試領域的珠穆朗瑪峰。搭載刀片電池的漢EV安全性得到成倍提升。



這在前階段刷屏的針刺實驗中也得到了側面佐證,大部分電動車搭載的三元鋰電池在針刺瞬間出現劇烈的溫度變化,表面溫度迅速超過500℃,並發生極端熱失控,開始劇烈燃燒。

傳統磷酸鐵鋰電池在被穿透後無明火,有煙霧從電池卸壓閥噴出,表面溫度達到了200℃~400℃,電池表面的雞蛋被高溫烤焦。

而刀片電池被鋼針穿透後,電池殼體沒有出現鼓脹、冒煙和明火現象,電池外殼溫度僅僅只有30℃左右。

另外,電池系統上比亞迪採用了「七維四層」 高溫穩定安全矩陣,具備全球最安全的電池安全保護系統。

可以說,刀片電池,從根本上解決了購車者對於電動車消費的安全焦慮。根據比亞迪的官宣,要將「自燃」從新能源 汽車 字典中徹底抹掉。



高安全不見得成本也高,得益於基於磷酸鐵鋰材料創新而來,刀片電池可以將每KWh的成本降低到600元以下,相比三元鋰電池千元以上/KWh的高成本可謂是極具性價比。漢EV電池包的帶電量接近79Kwh,節省的成本不是一星半點。假設未來高端純電動 汽車 都推出100度電的電池包,那麼刀片電池與三元鋰電池的差價可以高達數萬元。



而且,得益於對電池結構設計的創新,刀片電池包內部的空間利用率比塊狀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提高了50%。這是其保證有足夠續航能力的重要原因。由於採用了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漢EV的刀片電池還擁有循環充放電3000次、行駛120萬公里的長壽命優勢,有效化解了用戶對於電動車長期使用後續航里程衰減的焦慮。

可以說,刀片電池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行業對車用電池在高安全、長續航、長壽命等幾大要素方面不能兼顧的通病。在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出現之前,刀片電池是一個很好的折中解決辦法。

除了電池安全之外,比亞迪漢在車身安全方面並沒有鬆懈,其採用的LCB高安全性能車身以C-IASI優秀評級、C-NCAP五星評價為目標打造,熱成型鋼(抗拉強度1500兆帕)用量(100公斤),位居中國自主品牌第一,是第二名的2.2倍。設計合理的載荷傳遞路徑,能夠充分保護乘員及電池包安全。

不僅電動化要安全,智能化也要很安全。「沒有安全保障的智能化,都是對消費者的極端不負責任。」趙長江在發布會上表示。

漢搭載了比亞迪首創的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套系統由前一後二 3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和 5 個攝像頭組成(前單目攝像頭、4 個環視攝像頭)。包含DiDAS和DiTrainer兩大部分:

漢EV搭載的Di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包含功能豐富的DiDAS駕駛輔助技術和DiTrainer教練模式,DiDAS擁有達到L2.5級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包括ACC-S&G停走型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ICC智能領航系統、ICA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TJA交通擁堵輔助系統、CSC彎道速度控制系統、FCW前向碰撞預警系統、AEB-CCR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VRU行人識別/保護系統、LDW車道偏離預警系統、LKS主動式車道保持系統、APA全場景自動泊車等功能。

DiTrainer教練模式可根據駕駛行為、路況、駕齡、天氣等因素評測,選擇性開啟輔助駕駛功能。它能夠學習駕駛員駕駛習慣,能夠對於駕駛員類型以及駕駛水平進行判斷,並通過通知提醒以及電腦對車輛干預等方式,優化駕駛輔助系統對於行駛時的幫助。

另外,高效凈化車內空間的超生化模式、「嬰兒級」塗裝清凈新工藝,為漢構築起全維安全防護體系,當之無愧為中國最安全的新能源轎車。

性能: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續航長達605公里

在動力性能與續航能力上,比亞迪漢更是底氣十足。

漢EV超長續航版豪華型和漢EV超長續航版尊貴型,NEDC綜合工況純電續駛里程為605公里。比亞迪漢EV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刷新了之前由全新唐DM創造的4.3秒紀錄,從而成為中國加速最快的量產新能源轎車,也因此躋身全球量產車百公里加速「3秒俱樂部」。



這些成績都要歸功於比亞迪自產的高性能電機、電控和電池系統。刀片電池可穩定輸出570伏電壓、800安培的大電流;前後雙電機搭載智能電四驅系統,總功率達到363kW,最大扭矩可達680N·m。據悉,漢EV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全球首次搭載了高性能集成碳化硅MOSFET電機控制模塊,將電控系統過流能力提升58%,讓電機功率和扭矩得到盡情釋放。



不僅要加速快,還要剎得住,停得穩。比亞迪漢EV搭載博世IPB集成制動控制系統,通過採集剎車踏板位移的信號,再結合各個感測器的參數,能夠瞬時計算出當前需要的制動力,並由電機推動液壓實施制動,可顯著縮短制動響應時間3-4倍。再加上布雷博定鉗和固特異高性能輪胎,比亞迪漢EV四驅高性能版的實測百公里制動距離只有32.8m,這是全球同級別新能源轎車百公里制動最短距離。

不僅如此,基於IPB系統的「CST舒適制動功能」也首次配備在比亞迪漢上,從而讓它在「剎得住」的同時兼顧了舒適性。

另外,比亞迪漢EV應用了新能源車最領先的車身動態穩定技術,配合由前賓士底盤專家精心調校的懸掛系統,能夠實現80公里/小時的中國中大型轎車麋鹿測試最佳成績,從而提升緊急避險安全系數。


針對高速、堵車、開空調等真實場景,漢通過全球新能源車最高的能量回收效率(漢搭載的博世IPB集成制動控制系統比普通制動系統多回收10%制動能量)、中國同級別量產車最低的風阻系數(0.233Cd)和節能環保的雙銀鍍膜擋風玻璃(太陽能阻隔率可達50%以上)等一系列節能降耗措施,創造出滿足消費者真實使用場景的長續航。

再加上搭載的刀片電池空間利用率比傳統電池包提升50%以上,電池容量達到了76.9 kWh,使漢EV超長續航版的NEDC綜合工況純電續駛里程可達605公里。

漢DM採用動力較前代強勁的DM-p技術,百公里加速4.7秒,NEDC綜合工況純電續駛里程81公里,綜合續駛里程超過800公里,同時提供提供純電、並聯、串聯、高速、能量回收五種動力模式選擇。

另外,在補電方面,比亞迪漢EV具備從30%充到80%只需25分鍾的快速充電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充電10分鍾、行駛135公里。

智能網聯:搭載華為HiCar及5G技術

對於新能源 汽車 的發展方向,比亞迪的判斷是:「電動化是上半場,智能化是下半場。」基於這個結論,比亞迪與華為展開深度合作。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親自現身發布會現場,與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同框,為新品打Call在發布會上,余承東不僅分享了比亞迪漢的智能體驗,還提到了比亞迪漢搭載了全球首個量產車上的5G通訊模組,為其通訊提供了強有力的硬體支持,5G賦能DiPilot打造「網聯版」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比亞迪介紹,DiPilot基於行業領先的自動駕駛輔助功能,融入比亞迪的演算法優勢,具有自學習、自進化特點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套被稱為DiPilot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將與全新開發的DiLink3.0軟硬體系統融合,形成新的人車交互方式,讓自動駕駛輔助不僅僅是「功能」,更是一種人性化的「陪伴」。

余承東還指出,比亞迪漢搭載的華為HiCar解決方案,能夠將百萬級的手機應用帶入智能 汽車 中,擁有比 CarPlay 更多的應用。



而且採用無感化的藍牙自連接模式,同時能夠通過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充分地使用車和手機上的硬體能力。

同時,比亞迪漢還搭載了華為新一代NFC的車鑰匙,不管手機有電沒電,有網、沒網,依然能夠通過貼近 汽車 後視鏡的方式解鎖車門,實現全場景的數字化進入。這一小細節,將能提高NFC車鑰匙的實際用車使用中體驗感,可以想像一下,當手機沒電或沒網時,還能順利打開車鎖,對於用戶來說,還是非常便利的,也是一項不錯的體驗。



據華為官網介紹,HiCar是華為提供的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解決方案,具備手機和 汽車 的分布式無感連接、手機和 汽車 資源虛擬化共享、應用和服務在多設備共享,用戶體驗的車內、車外無縫流轉等特點。去年9月,余承東曾透露,華為HiCar生態夥伴超過30家車廠,包括北汽、奇瑞、江淮等車企已經加入,合作車型超過120款。

漢還為車主提供了超級營地模式、快遞到家模式、千里眼模式等實用的黑 科技 應用,並且十分貼近大部分中國消費者的現實用車場景。其中超級營地模式可實現車輛對外放電,能夠在野營時安全使用各種電器;而快遞到家模式可在不方便接受快遞時,遠程式控制制車內後備箱安全收取快遞。



另外,漢還具備整車OTA遠程升級能力,通過OTA技術,用戶只需在自己的車機屏幕或是手機上操作就能實現相關系統的升級,不需要去4S店,省時省力。

比亞迪在前瞻智能 科技 方面儲備非常豐富,作為比亞迪王朝系列最新、最高端的旗艦轎車,漢將會解鎖比亞迪「智能駕駛 科技 樹」上的更多新功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

定義新能源時代的中式豪華

漢沒有跟隨歐美豪華車潮流,遵從中國人審美感受,將中國文化傳承至整車設計中,以豪華為骨、傳統為韻,開辟出和而不同的中式豪華之道,為新能源時代的中系豪華車作出了定義。

外觀設計方面,漢以Dragon Face為語言,將中國文化中的古老圖騰熔鑄於前衛動感的造型之中。並且漢還提供玄空黑、赤帝紅、時光灰、雪域白四種不同顏色選擇。



內飾方面漢則開發出玄武黑、朱雀紅、麒麟棕、日蝕藍、蒼穹灰五種色彩,為消費者提供了「玄武黑+朱雀紅」、「玄武黑+麒麟棕」、「日蝕藍+蒼穹灰」三種氛圍配色選擇。其中,朱雀紅代表了尊貴、熱情,也寓意著平安、吉祥,彰顯中式豪華專屬尊貴感。

漢座椅的Nappa真皮原材料精選自巴西進口A級黃牛皮,經20多道工藝加工而成,透氣性好、紋理細膩、觸感柔軟,雙向龍鱗衍縫線融入中國美學,帶來尊貴高端的觀感。車內天然真木內飾經12道工序打磨而成,強度和抗震性能優異,獨特紋理和高級灰質感營造出和諧自然的感受。



DiLink 3.0智能網聯系統通過智能語音升級和DiUI個性化升級,配合15.6英寸超高清8核自適應旋轉PAD,帶來豪華智能的S級旗艦享受。全新UI以「行雲流水」為理念,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玉佩等元素。漢所展露的明確的中系豪華車風格,透露出令人自豪的中國文化自信。



NVH性能是影響 汽車 豪華品質的三大挑戰,從超低風阻、靜音輪胎帶來的極低風噪、胎噪,到抑制電機嘯叫的電動車NVH獨有解決方案,再到利用大量模擬分析和材料提高聲學和密封性能,漢創造了圖書館級的NVH靜謐空間。

在剎車體驗上,漢搭載博世CST舒適停車控制系統,在確保制動安全的同時,有效避免點頭頓挫等不適感,為駕乘人員提供更為平順、舒適的剎車感受。


目前比亞迪官方購車政策還是非常給力的,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購車即可享受「2+2無憂計劃」和「5+5尊享服務」;包含置換補貼、免費充電樁、4S店免費充電等福利,提供首任車主的3年或6次免費保養和三電終身質保服務,可謂相當厚道。



漢旗艦級的產品實力、令人驚喜的市場售價,充分滿足了中國高端新能源車消費者的高標准、嚴要求及國貨情結,將對整個行業和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改寫新能源 汽車 市場格局,加速新能源車替換燃油車的步伐。

目前據比亞迪官方的消息,漢已收到超過 2 萬份訂單。難怪比亞迪在發布會上信心十足地宣戰:「特斯拉的牌打完了,該輪到自主車出牌了!」比亞迪是全球唯一一個全面掌握了電動車技術的車企,有自己的電池、電控技術,能設計能生產,已經成為撼動特斯拉的對手。希望這款首個搭載刀片電池的電動 汽車 ,能夠延續上市前的勢頭,帶領比亞迪重回頂部。

附:比亞迪漢的12個全球之最和9個中國之最

12個全球之最:

1.全球首款搭載高性能高集成碳化硅MOSFET電機控制模塊的轎車(EV)

2.全球首款搭載5G極速車載服務的量產車(EV)

3.全球能量回收效率最高的新能源車

4.全球車機系統匹配應用最多的車型

5.全球首款採用巴斯夫定製玄空黑的車型

6.全球首款搭載DiTrainer教練模式的車型

7.全球首款搭載HUAWEI HiCar的新能源車:

8.全球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轎車(EV)

9.全球設計壽命最長的新能源純電車(EV)

10.全球穩定性最好的新能源車(EV)

11.全球最安全電池安全保護系統——動力電池「七維四層」高溫穩定安全矩陣

12.全球同級別百公里制動距離最短(32.8m)的新能源轎車(EV)

9個中國之最:

1.中國充電最快的新能源車:充電10分鍾,行駛135km(EV)

2.中國屏佔比最高,解析度最高的量產新能源車

3.中國首款搭載博世IPB集成制動控制系統的新能源轎車

4.中國1500HS熱成型鋼使用量最高的量產車(100kg)

5.中國最安全的新能源轎車(電池安全、主被動安全防護、安全配置、內飾用材)

6.中國麋鹿測試成績最佳的中大型轎車(80km/h)(EV)

7.中國加速最快的量產新能源轎車,漢EV百公里加速3.9s

8.中國加速最快的插電混動轎車,漢DM百公里加速4.7s

9.中國同級別風阻系數最低的量產車型,漢EV風阻系數低至0.233Cd

⑨ ARCFOXαS是一款什麼樣的車性價比怎麼樣

ARCFOXαS,性價比:ARCFOX的IMC構架綜合服務平台由全世界一流零部件代理商麥格納打造,是世界第一個商業適用5G技術性的IMC智能化構架。ARCFOX的製造中心位於鎮江市,是麥格納第一次在歐洲地區以外投資項目的全車生產加工中外合資企業製造廠。

ARCFOX的智能化系統構架集成ic由華為集團給與,實際上是華為集團新一代NH50005G集成icT-BOX。此外北汽電動汽車還和華為集團協作建立了「1873戴維森創新實驗室」,聯合開發房屋朝向下一代的智能網聯 電瓶車 技術性。ARCFOX北汽極狐即將推出阿法爾S車是一款全智能電動轎車,也是全世界第一款批量生產的帶有三顆激光感測器的車。

⑩ 幾何推出G6/M6兩款車型,換裝HarmonyOS智能座艙的表現如何

幾何圖形品牌發布2款新汽車——幾何圖形G6與幾何M6,在其中幾何圖形G6預售價格為15.28-17.48萬余元,幾何圖形M6的預售價格為15.28-17.48萬余元。據了解,在智能座艙層面,2款車型配置了8G運行內存+128G儲存空間,那樣的人物設定可產生更為順暢的軟體使用感受。

驅動力層面,幾何圖形G6與幾何M6均配備70kWh高容積三元鋰電池。值得一提的是,在充電電池智能溫控智能管理系統及其電驅橋余熱回收系統的支持下,新汽車不僅可以確保電池溫度穩定,而且在低溫下,仍然可以完成續航提高5%。

李書福方案,2025戰略計劃高檔純電動品牌極氪產銷量將達65萬部,含極氪品牌吉利控股集團新能源佔比將超40%。方案5年之內推出了25款之上全新升級智能化新能源技術。

因此,李書福試著跨領域辛勤耕耘。今年兩會上,李書福再一次明確提出與甲醇汽車有關的建議。他曾經表明:「吉祥從能源問題、低碳綠色考慮,深耕細作甲醇燃料汽車16年,產生關鍵技術專利權近200件,開發設計包含汽車、商用汽車以內近20款生物醇油車型。」據了解,2022年,吉祥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醇電混動轎車,第4代吉利帝豪醇電混動轎車。

熱點內容
波爾速越野摩托外殼 發布:2025-02-01 11:38:41 瀏覽:666
寶駿510價格表內飾 發布:2025-02-01 11:23:36 瀏覽:834
商務車型04年車 發布:2025-02-01 10:56:53 瀏覽:546
比較適合家庭用的商務車 發布:2025-02-01 09:57:51 瀏覽:93
越野車遙控的還能爬山 發布:2025-02-01 09:47:51 瀏覽:714
幾線車到金鼎豪庭綏化 發布:2025-02-01 09:41:06 瀏覽:609
cs75拆內飾板 發布:2025-02-01 09:30:08 瀏覽:928
太空艙座椅商務車圖片 發布:2025-02-01 09:11:43 瀏覽:659
重慶和廣州車價 發布:2025-02-01 08:59:01 瀏覽:935
寶馬越野車x8圖片 發布:2025-02-01 08:59:00 瀏覽:292